加入WTO后,企业质量管理怎么办?

加入WTO后,企业质量管理怎么办?

一、加入WTO后企业的质量管理怎么办?(论文文献综述)

周影[1](2019)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中美贸易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以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有所缓解,贸易额稳步增长。据联合国统计,2000年至2018年间中方对美方的出口额从1000.01亿美元增长到5632.03亿美元,增长了约463.2%。美方对中方的出口额从161.85亿美元增长到1201.48亿美元,增长了约642.34%。而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两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据我国海关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较上年同比出口下降约120亿美元。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更是伤害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且我国出口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其他的出口替代市场以缓解库存压力,企业生产率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阶段,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下简称TPU)作为近阶段较新的研究方向,探究其对包括企业生产率在内的微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本文从理论方面分析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中国加入WTO之后TPU下降主要通过“竞争激励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提高企业生产率。接着本文借鉴Baron和Kenny(1986)的做法,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此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2)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合并后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别借鉴Handley and Lim?o(2013)和Feng(2014)、Pierce and Scortt(2016)的经验对TPU进行了测算,并以ACF、LP、OP三种方式对企业生产率进行了衡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企业生产率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3)新新贸易理论对企业的异质性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本文基于此理论从企业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贸易方式研究了中国加入WTO前后TPU的下降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较于私营企业对TPU的下降反应弹性更大,一般贸易企业比加工贸易企业对TPU下降的反应更加灵敏。(4)一项贸易政策实施之后,企业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对生产率进行调整。所以本文将2000-2013年分为四组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检验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生产率对TPU下降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发现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年限越长,企业生产率对TPU下降的反应弹性更大。(5)考虑到美国贸易环境每年都会变化,本文将美国对中国产品所征收的实际进口关税纳入到基准模型,并加入关税和TPU的交互项研究中国加入WTO前后随着美国贸易环境的变化TPU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贸易环境下TPU的下降更能带来企业生产率的提高。(6)为了更加深入研究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来源,本文借鉴Dynamic Olley-Pakes分解法(以下简称DOP分解法)将企业生产率分为企业成长效应(组内效应和组间效应之和)以及净进入效应(进入效应和退出效应之差)。研究发现TPU下降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源于企业成长效应,从组成部分看,市场资源配置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组间效应)要大于企业自身生产率转变的影响(组内效应),企业的进入效应大于企业的退出效应。从总体看,企业成长效应大于企业净进入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中美两方政府应建立起双边协商机制平等友好地进行磋商谈判。其次政府应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补贴,鼓励企业创新,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以分散出口风险。最后企业本身应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企业预警机制从而灵活调整其生产经营决策。

徐明峰[2](2012)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面临全球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格局,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密切关注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大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变化和特点,制定促进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改善农产品贸易条件,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比较优势不足和农业基础薄弱有很大的关系。例如,我国每年进口农产品中,小麦、大豆、棕榈油、天然橡胶等资源型的产品占有主要份额,进口这些产品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比之下,我国主要出口的蔬菜、豆类等产品加工程度不高,产品价格偏低,一直是我农产品出口的薄弱环节。提高中国农产品特别是中高端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我国农业生产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的学者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独到之处,但就中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言,目前还有如下三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1)生产要素发育不完全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约效应;(2)中国分散的小农户生产模式的特征和影响;(3)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及政府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环境面临着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以及进口国市场不断出现新的需求,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出口的区位优势、价格优势趋于弱化。其次,中国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领域都已成为国际资本争夺的重点,农户和企业即使在本地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地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外部环境;再次,随着我国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成本不断上升,农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弱化甚至丧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将全面提升,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贸易逆差将成常态。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迅速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通过农产品市场竞争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带动本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和出口企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入手,重点研究全球农产品竞争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性的内容,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介绍国外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针对我国存在大量小规模农业生产者这一基本事实,提出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本论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详细比较了中国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政策,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大宗粮食生产成本差异,总结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色列等国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为提高本论文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中国苹果汁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机制,小型生产者通过合作社提升农产品顾客价值的方法,增强农业价值链整合的途径等内容研究中采用了案例分析方法。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全文分七部分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介绍了论文分析所用概念、理论和模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竞争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合作社优势的理论解释等,讨论了构成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钻石模型”应用案例等。第三部分,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重点分析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规模、产品结构、出口国的特点,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和出口农产品特点的关系,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外部环境以及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等问题。第四部分,世界部分国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开展农业合作提高小农业竞争力、开展农业对外投资、发挥政府在提高农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几个方面,介绍国外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的做法和经验。第五部分,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主要讨论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小农分散经营条件下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小农户大市场矛盾,提出小型农业生产者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获得规模优势,扩大对价值链的贡献的案例、策略和方法。分析中国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地区分布、贸易对象的特点,市场竞争主体的特点等问题,总结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特点、来源,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原因、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策略。第六部分,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与政策。从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涉农企业素质、深化金融农村改革、改善农产品竞争环境、开展对外投资等角度介绍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讨论政府在提高本国农产品竞争力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七部分,研究结论和建议。简明扼要概括本论文研究的重要结论、建议。本文认为:(1)中国仍然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与农业生产流通有关的制度不健全对农业竞争力的制约很大,农村金融问题和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尤为突出;(2)中国农业生产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为数众多的分散生产的小规模生产者,产品缺乏竞争力,所得到的农业支持和政府补贴非常有限,面临非常直接的国际竞争;(3)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与本国农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政府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创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是: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改善农业准公共品供给,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二要提高涉农企业素质和选择合宜的国际竞争策略;三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四要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透明度,健全食品质量溯源体系,从对产品和企业的监管转变为对企业供应链的监管;五要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走合作化道路,六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农业对外投资。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与一般的论着和政策建议不同,本文特别强调中国小规模农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者面临的“小农户”“大市场”矛盾的成因,针对小规模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2)以农产品价值链为基础,深入阐述了利用合作社机制获得竞争优势的方法,例如提高产品顾客价值、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实现价值链整合的方法等,并详细讨论了提高农业合作社自身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和管理原则。由于本人的理论水平所限,对中国农业、世界农业以及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不够,本论文还有很多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主要有:(1)粮食安全是影响各国农业竞争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限于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本论文对该问题没有展开讨论。(2)关于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的认定、优势的定量分析、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关系等研究还不够深入。

徐战菊[3](2009)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限制。随着关税措施被弱化,其他非关税措施的应用不断受到约束,对进口的限制作用逐步减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因其自身特点,越来越多的为各进口国选用。据调查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障碍。因此,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应对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减少对外贸易损失,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就近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新趋势进行了阐述,继而导出对我国及我国企业的启示。其次,论文对我国出口企业及其成长概况进行了回顾,接着从现行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两方面入手对发达国家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再根据我国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调查情况,从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并从四个方面(国外、企业自身、政府相关部门、宏观环境原因)对出口企业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解其根源是规避此类壁垒以及减少相应损失的前提和基础。第三,论文就出口企业成长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包括: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外因、内因,特别是技术因素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并结合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出口企业成长的特征。论文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正、负推动作用,及其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影响。第四,论文研究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结合我国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实际情况,根据系统输入要素、转换要素、输出要素设计了由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模型,对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进行了应用评价。最后,论文在前期理论研究、调查和机理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出口企业微观层面、政府和社会宏观层面的对策研究。企业对策研究首先从法律基础和社会基础两个层面提出利用社会资本,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并辅以案例说明,接着探讨了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长路径(包括: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则、应对现行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策,最后就企业在成长中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阐述,包括: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改进管理方法,解决质量问题,和发展技术创新,解决技术问题等内容。政府和社会宏观层面的对策研究:在对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的现状,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应对对策,指出建立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兼顾的支撑体系,是我国宏观主体(政府及中介组织)的应对之道。

苏迎社[4](2007)在《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为建筑设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国家相关行业政策、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方式由过去单一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质量,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竞争。ISO9001:2000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4年提出,ISO9000标准总结了质量管理发展的经验,为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我国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建立并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建筑设计行业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为建筑设计企业建立、实施、总结出一套基于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论文在介绍质量管理体系和ISO9000标准发展的基础上,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为线索,分析了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审核与持续改进,阐明了建筑设计企业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并以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建筑设计企业如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运行效果。这些研究为建筑设计企业实际应用提供经验和借鉴。

郭明远[5](2005)在《加入WTO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工程建设监理制是建设领域中的一项国际惯例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这种制度使工程业主、承包商、监理三者构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当前国外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原则,被誉为“合理使用资金和满足物质文明需要的关键”。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自1988 年开始实行建设监理制度,给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在提高工程质量、投资效益、规范建设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建设监理行业还在经营机制、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当前我国加入WTO 的新的历史形势下,随着国外有实力的监理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及我国的监理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市场竞争,我国建设监理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但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应该分析问题、找出差距、制定策略为我国的监理行业寻求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本文在对国外建设项目管理及我国建设监理基本情况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对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国外建设项目管理的概况和主要特点;利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建设监理与国外的建设项目管理从模式、准入制度、人员素质、监理取费、人员收入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深入分析了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提出并分析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在WTO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预测论述了我国监理行业进入WYO 以后的发展方向;并从两个方面(政府、企业)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通过分析论述,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5 个发展方向:全社会对监理需求及认知度的提高;监理业务向纵深化发展,包括监理业务的扩展和监理业务的精细;监理企业的两极化;监理人才的高素质化;监理市场竞争环境的改观。 (2)加入WTO 后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的应对策略:政府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建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发挥监理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企业策略主要包括进行监理企业改制、重视企业资本、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张秀娟[6](2004)在《加入WTO后企业质量管理如何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从贯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不断识别顾客需求、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和培育企业质量文化等方面,对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质量管理如何创新,特别是如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进行了探讨。

曾述银[7](2004)在《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文中提出写作目的与意义目前,我国水电监理企业约有82家。十几年来,监理工作不断规范化,监理队伍不断成长发展,为我国的水电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水电监理企业的发展历史不长,规模较小,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既存在着体制上的诸多弊端,也有企业内部管理上的许多问题。根据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的一项调查结果:目前“真正有实力、有业绩、有信誉的工程监理企业只占10%,一般化的占60%,较差的接近30%。” 这是对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现状的高度概括性描述。本人长期供职于一家国有大型勘测设计院,从事水电监理工作十几年,对此深有感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水电监理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对水电监理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水电监理企业如何利用国家未来1520年水电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 后面临的挑战方面,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制推行以来逐步颁布和制订的法律、法规和依据,阐述了我国开展水电工程建设监理的理论依据和法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监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1)政府宏观管理方面:职能的转变尚不彻底、监督管理有待理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远未形成、监理取费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法律法规制度尚未配套;(2)行业协会的管理方面:作用有限,自身建设尚待加强、监理工程师的系统培养制度尚未建立;(3)监理企业自身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尚未完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激励与创新机制。其中,对水电监理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监理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业人员的素质等社会极为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也简单说明了人们对实行建设监理制的认识误区。针对上述提出和分析的问题,本文在第四章结合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监理适应<WP=3>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国家西部水电大开发的需要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带来的机遇,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最后,从经营模式多样化、产权主体多元化、管理集约化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外大型咨询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期对我国整个水电监理行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作用。主要贡献本文根据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全面分析了水电监理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以及水电监理企业自身的建设和企业化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规范水电监理行业的管理,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拓展监理企业的全过程监理和项目管理之路,提高水电监理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应对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挑战,增强我国水电监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电监理行业只是我国工程建设监理业的一个分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整个工程监理领域仍然存在,因此,本文所探讨和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不但对目前水电工程监理行业正在进行的企业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整个建设监理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极具借鉴价值。

边疆[8](2004)在《WTO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坚持以“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为方向 ,以建立外贸宏观调控体系为重点 ,已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与国际经贸通行经贸规则的新型外经贸管理体制。加入WTO如何增进国有外贸企业后劲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已经成为政府决策层、企业界和理论界关心和探讨的课题。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倾向 ,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势及要求 ,保证中国加入WTO后企业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既要满足现在企业的发展 ,又要考虑以后企业发展的需要 ,并为今后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奠定坚定的发展基础。这一问题的解决 ,对于外贸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李富山[9](2004)在《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为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标准的发布实施,以及我国加入WTO的要求,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的竞争方式逐渐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服务的非价格因素竞争。ISO9001∶2000标准总结了质量管理发展的经验,为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建立并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提高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目的是在分析建筑防水材料行业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为建筑防水材料企业总结出一套基于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法。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全面介绍了质量管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概况以及ISO9000标准的发展,分析了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阐明了建筑防水材料企业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其次,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过程为线索,详细论述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审核与持续改进。最后,以天津澳克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为例,进一步具体阐明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筑防水材料企业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效果,并简要探讨了6σ管理目标。

张军[10](2003)在《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文中指出论文以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基本理论硬核的历史变迁为出发点,回顾了经济学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并以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以及基于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作为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认为贯穿这三大人性假设的主线是“自由”原则,而经济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实质则是对不同“主体自由”的扬弃过程。通过揭示各种人性假设与其产生的社会实践背景间的关系,提出了应当以“知识人”假设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论文在此假设前提下,并以系统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企业本质及其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论文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知识人——利益协同体”,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一个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在一定物化资本配置格局中的特别合约”;企业成长的动机是“知识人——利益协同体”在外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为求得自身发展的一种本能冲动;企业成长的实质是企业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流、能流、人流以及信息流的交互作用,从而实现自组织和自演进的自然系统过程;企业在与外界环境持续进行物流、能流、人流以及信息流交换的同时,形成了自身的“经济场”;影响企业成长经济场有效运行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职能演进、市场环境演进以及产业技术演进等)和内部组织因素(包括资本聚量演进、组织结构演进以及企业制度演进等),将以上影响元素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成长的六维坐标图体系;在内外部影响元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成长一般将历经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规则经营的发展阶段;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一般会有所差异,因此,企业成长战略的侧重点也将伴随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而有所调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认为,引导企业健康成长的向导是战略管理,并对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理论变迁、当代企业战略联盟与企业成长以及构建中国企业跨国战略联盟的原则与建议进行了研究.在产品经营部分,论文对企业产品经营的内涵、150认证与产品经营的关系以及中国企业培育产品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展开了详细论述。在品牌经营部分,论文通过对企业品牌经营的内涵与决定因素、品牌经营战略、品牌经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品牌经营战略的具体措施。在资产经营部分,论文对企业资产经营的内涵与地位、资产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做了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在资本经营部分,论文就企业资本经营的内涵与地位、资本经营的原则与方式展开了系统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绩效进行了全面剖析,针对当前中国上市公司产权资本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企业角度、市场角度和政府角度,提出了推进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良性运行的策略。规则经营是企业成长的臻境,也是21世纪企业成长战略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此,论文首先对企业规则经营的内涵和运行环境进行了创新性分析:其次对企业规则经营的基本理论做了必要阐述;而后重点研究了企业规则经营的方式与相关策略;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系统应对方案。

二、加入WTO后企业的质量管理怎么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企业的质量管理怎么办?(论文提纲范文)

(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中美贸易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企业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文献研究评述
第三章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企业生产率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中国企业生产率的测算
    第三节 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节 竞争激励效应
    第二节 出口学习效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描述
    第二节 基本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来源分析
    第四节 贸易环境的影响研究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影响渠道检验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1.4.2 国外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1.5 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6 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6.2 论文的创新点
        1.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及分析模型
    2.1 国际贸易理论
    2.2 国际竞争理论
        2.2.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2 产品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2.3.1 全球价值链概念
        2.3.2 全球价值链中的经济租及影响
        2.3.3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2.4 合作社优势的理论解释
        2.4.1 交易费用理论及经济治理结构
        2.4.2 交易费用与合作社优势
        2.4.3 农产品全球价值链与合作社优势
        2.4.4 规模经济与合作社优势
    2.5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模型
        2.5.1 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
        2.5.2 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2.5.3 “钻石模型”分析实例——以色列土豆出口的竞争优势
3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3.1 全球农产品贸易现状
        3.1.1 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增长
        3.1.2 农产品贸易增速低于工业制成品增长速度
        3.1.3 农产品贸易占货物贸易额的份额趋于下降
    3.2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3.2.1 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3.2.2 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
    3.3 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3.3.1 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3.3.2 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3.4 主要农产品的贸易流向及地区分布
    3.5 不同类型产品的出口特点
        3.5.1 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
        3.5.2 特定产区的农产品出口
        3.5.3 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产品出口
        3.5.4 加工农产品和食品出口
    3.6 农产品出口国的主要类型及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3.6.1 农产品出口国的主要类型
        3.6.2 不同类型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力分析
    3.7 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特征和影响
        3.7.1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是基本的贸易和竞争规则
        3.7.2 国际资本主导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基本格局
        3.7.3 贸易关系扭曲和不公平竞争局面持续
        3.7.4 非关税壁垒削弱了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
        3.7.5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
        3.7.6 进口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7.7 双边自由贸易开辟了农产品贸易的新局面
        3.7.8 区域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影响不容忽视
4 界部分国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4.1 依靠企业的经营战略获得国际竞争力
        4.1.1 通过主导农业生产上游价值链获得竞争优势
        4.1.2 通过主导农业下游价值链获得竞争优势
        4.1.3 以流通环节为核心的全价值链参与模式
    4.2 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小农业的竞争力
        4.2.1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主要模式和基本经验
        4.2.2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经验
        4.2.3 小农业通过合作社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4.3 通过对外投资开展农产品国际化经营
        4.3.1 世界农业国际投资的基本情况
        4.3.2 涉农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
        4.3.3 农业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4.4 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农业竞争力提高
        4.4.1 农业补贴政策
        4.4.2 科技兴农战略
        4.4.3 重视公共产品的供给
        4.4.4 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5 中国农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5.1 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问题
        5.1.1 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5.1.2 小农户分散经营的不利影响
    5.2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原因
        5.2.1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5.2.2 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原因
        5.2.3 中国农产品主要贸易对象及地区的分布
    5.3 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3.1 农产品贸易方式和竞争主体的变化
        5.3.2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表现
    5.4 中国加工农产品竞争力分析—以苹果汁为例
        5.4.1 案例背景
        5.4.2 比较优势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
        5.4.3 中国苹果汁竞争优势的来源
        5.4.4 苹果汁竞争力的启示
    5.5 中美两国大宗农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
        5.5.1 两国大豆和水稻出口基本情况
        5.5.2 单位面积总成本的比较
        5.5.3 平均成本的比较
        5.5.4 关于比较结果的说明
    5.6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促进因素
        5.6.1 国民经济发展
        5.6.2 参加WTO的机遇
        5.6.3 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5.7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5.7.1 农业政策方面的因素
        5.7.2. 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5.7.3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5.7.4 外部制约因素
6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与政策
    6.1 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6.1.1 重视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6.1.2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服务
        6.1.3 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生产服务
        6.1.4 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消除产业发展的短板效应
        6.1.5 改善和加强农业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6.1.6 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6.2 提高涉农企业素质
        6.2.1 提高涉农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6.2.2 提高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
        6.2.3 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
        6.2.4 选择合宜的国际竞争策略
        6.2.5 提高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6.3 切实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6.3.1 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
    6.4 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环境
        6.4.1 提高农产品交易的透明度
        6.4.2 从对产品和企业的监管转变为对企业供应链的监管
    6.5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6.5.1 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6.5.2 学习国外成功经验走农业合作的道路
        6.5.3 建立有竞争力的农业合作组织
    6.6 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投资
        6.6.1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原因
        6.6.2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机遇
        6.6.3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重点
7 研究结论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对企业成长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基本理论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
    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2.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类
    2.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质
    2.1.4 技术性贸易壁垒三要素
2.2 WTO/TBT协定与SPS协定
    2.2.1 TBT协定综述
    2.2.2 SPS协定综述
2.3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2.3.1 企业成长的定义
    2.3.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3.3 企业成长环境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3.1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特点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新趋势
    3.2.1 通报数量越来越多
    3.2.2 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3.2.3 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3.2.4 对安全、环保和能效的要求与关注越来越强
3.3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启示
    3.3.1 对我国政府及社会支持的启示
    3.3.2 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我国出口企业及其成长状况
4.2 发达国家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4.2.1 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4.2.2 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
    4.2.3 以玩具为例进行分析
4.3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分析
    4.3.1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别分析
    4.3.2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损失分析
4.4 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影响分析
4.5 出口企业屡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
    4.5.1 国外原因
    4.5.2 企业自身原因
    4.5.3 政府相关部门原因
    4.5.4 宏观环境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5.1 出口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5.1.1·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成长的特征
    5.1.2 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外因
    5.1.3 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内因
    5.1.4 技术因素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
5.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效应
    5.2.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正面推动
    5.2.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负面推动
    5.2.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出口企业成长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构建
6.1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必要性
    6.1.1 解决我国出口企业成长过程中"信息不灵"的问题
    6.1.2 国际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
6.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6.2.1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目标
    6.2.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一般流程
    6.2.3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实施步骤
6.3 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6.3.1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
    6.3.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评价体系的建立
    6.3.3 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警度确定
6.4 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评价
    6.4.1 评价模型的选择
    6.4.2 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6.4.3 模糊神经网络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6.4.4 运用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训练网络并实现评价功能
    6.4.5 对某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实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
7.1 利用社会资本,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7.1.1 加强法律意识
    7.1.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7.1.3 案例
7.2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长路径
    7.2.1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则
    7.2.2 出口企业应对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7.2.3 出口企业应对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
    7.2.4 企业在应对中的成长路径
7.3 出口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对策
    7.3.1 创业期企业对策
    7.3.2 成长期企业对策
    7.3.3 成熟期企业对策
    7.3.4 蜕变期企业对策
7.4 在成长中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7.4.1 企业成长与企业社会责任
    7.4.2 改进管理方法
    7.4.3 发展技术创新
    7.4.4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过程中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对策
8.1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的现状
    8.1.1 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8.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与快速反应
    8.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
8.2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8.2.1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
    8.2.2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存在的问题
8.3 基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应对对策
    8.3.1 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活动
    8.3.2 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8.3.3 加大基础性投入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建筑设计企业概况
        1.1.1 建筑设计企业地位及发展
        1.1.2 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分类
        1.1.3 建筑设计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质量管理发展概况
        1.2.1 质量的起源及发展
        1.2.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1.2.3 国外质量管理介绍
        1.2.4 我国质量管理现状
        1.2.5 ISO9000标准的发展
    1.3 论文的工作内容
        1.3.1 建筑设计企业行业质量管理体系需求分析
        1.3.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和保持实例研究
2. 建筑设计行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分析
    2.1 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建筑设计与国家政策导向
    2.3 WTO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2.3.1 WTO的基本原则
        2.3.2 加入 WTO对建筑设计行业的有利影响
        2.3.3 加入 WTO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2.3.4 加入 WTO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2.4 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3. 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过程
    3.2 质量管理初始状态评审
    3.3 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应用
    3.4 质量方针的制定
        3.4.1 质量方针概念
        3.4.2 质量方针的要求
    3.5 质量目标的制定
        3.5.1 质量目标的概念
        3.5.2 质量目标的要求
4. 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
    4.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依据
    4.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原则
    4.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4.3.1 体系文件编制总体思路
        4.3.2 质量手册的编制
        4.3.3 程序文件的编制
        4.3.4 质量管理体系的其它文件
    4.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
        4.4.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4.4.2 管理评审
    4.5 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分析
    4.6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6.1 持续改进类型与基本过程
        4.6.2 持续改进分析工具
5. 企业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
    5.1 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院简介
    5.2 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院组织结构图
    5.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5.3.1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和文件要求
        5.3.2 程序文件及其它支持性文件
    5.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5.4.1 文件控制及纪录控制的实施
        5.4.2 资源管理的实施
        5.4.3 产品实现
        5.4.4 测量、分析、改进
6. 结论与展望
    6.1 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总结
    6.2 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加入WTO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外建设监理的起源和发展
    1.2 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概况
        1.2.1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产生的背景
        1.2.2 我国建设监理的概念
        1.2.3 我国建设监理的任务和内容
        1.2.4 我国监理工程师的准入资格制度
        1.2.5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发达国家工程项目管理概况和特点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
    2.2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介绍
        2.2.1 DBB 模式
        2.2.2 CM 模式
        2.2.3 PM 模式
        2.2.4 项目总承包模式
        2.2.5 EPC 模式
    2.3 国外项目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介绍
        2.3.1 美国项目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2.3.2 法国项目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2.4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
        2.4.1 FIDIC 对工程师权力的规定
        2.4.2 FIDIC 道德准则
    2.5 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我国建设监理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比较和分析
    3.1 我国建设监理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差别的比较
        3.1.1 国外项目管理模式与我国建设监理的比较
        3.1.2 中外监理企业及监理人员准入制度的比较
        3.1.3 中外监理人员素质的比较
        3.1.4 中外监理取费及监理工程师收入的比较
        3.1.5 中外监理存在环境的比较
    3.2 我国建设监理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差别的原因分析
        3.2.1 监理服务范围狭窄的原因分析
        3.2.2 监理人员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3.2.3 监理收费低的原因分析
        3.2.4 监理效果和作用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3.2.5 委托性质有差别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加入WTO 后我国监理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 《服务贸易总协定》基本内容
        4.1.1 普遍义务原则
        4.1.2 具体承诺方式
    4.2 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面临的挑战
        4.2.1 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挑战
        4.2.2 对监理市场竞争的挑战
        4.2.3 对监理行业体制的挑战
        4.2.4 对监理全行业的挑战
    4.3 加入WTO 后我国监理行业面临的机遇
        4.3.1 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的规范化
        4.3.2 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的执法工作
        4.3.3 推动我国监理企业的联合
第五章 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发展方向的分析判断
    5.1 全社会对建设监理认知度及需求的变化
        5.1.1 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5.1.2 国外监理企业的成功做法
    5.2 监理业务的纵深化发展
        5.2.1 监理业务的扩展
        5.2.2 监理业务的精细
    5.3 监理企业的两极分化
    5.4 监理人才的高素质化
    5.5 监理取费标准的提高
    5.6 监理市场竞争环境明显改观
第六章 加入WTO 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6.1 政府策略
        6.1.1 建立高效率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
        6.1.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6.1.3 完善法律法规
        6.1.4 加强市场监管
    6.2 企业策略
        6.2.1 进行监理企业改制
        6.2.2 重视监理企业资本
        6.2.3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监理人才队伍
        6.2.4 积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
        6.2.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法规
    2.1 我国水电工程开展建设监理的理论基础
    2.2 我国水电工程开展建设监理的法规和依据
        2.2.1 法律
        2.2.2 行政法规
        2.2.3 部门规章
        2.2.4 依据
第三章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1 政府宏观管理方面
        3.1.1 政府职能的转变尚不彻底
        3.1.2 政府监督管理有待理顺
        3.1.3 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远未形成
        3.1.4 监理取费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3.1.5 法律法规制度尚未配套
    3.2 监理行业协会的管理方面
        3.2.1 行业协会的作用有限,自身建设尚待加强
        3.2.2 监理工程师的系统培养制度尚未建立
    3.3 监理企业自身的建设和管理方面
        3.3.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尚未完善
        3.3.2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3.3.3 缺乏激励与创新机制
    3.4 对建设监理的一些认识误区
        3.4.1 业主单位的认识误区
        3.4.2 承包单位的认识误区
第四章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1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4.2 明确工程监理的定位、范围和发展方向
    4.3 改进监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
        4.3.1 监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现状
        4.3.2 对监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的建议
    4.4 促进和培育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4.4.1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4.4.2 加强法制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4.5 加强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4.5.1 行业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定期发布
        4.5.2 促进本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4.5.3 进一步规范行业内企业的竞争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5.4 促进企业的对外交流,积极协助成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5.5 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
    4.6 推动监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行业结构的调整
        4.6.1 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现状
        4.6.2 加快水电监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4.6.3 大力推进监理行业结构调整
    4.7 提高监理水平,避免责任风险
        4.7.1 严格履行合同
        4.7.2 提高专业技能
        4.7.3 提高管理水平
        4.7.4 加强职业道德约束
        4.7.5 完善法律体系
        4.7.6 推行职业责任保险
    4.8 重视监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
        4.8.1 重视监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
        4.8.2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4.9 加强企业公信力的建立,培育一批名牌监理企业
    4.10 积极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水电监理企业的竞争实力
        4.10.1 加入WTO后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10.2 加入WTO后我国水电监理行业采取的对策
    4.11 国外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4.11.1 产权体制
        4.11.2 经营和服务范围
        4.11.3 公司管理方式
        4.11.4 政府对咨询业的管理
        4.11.5 国际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8)WTO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自我调整与完善
    (一) 深化体制改革, 完善竞争机制
    (二)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 形成创新机制
    (四) 以制度强化管理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 加入WTO后, 国有专业外贸企业存在的必然性
        1.外贸公司功能的永恒性
        2.外贸公司业务的多元性
        3.外贸公司优势的助力性
        4.外贸公司自身的竞争性
    (二) 加入WTO后, 国有专业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
        1.有利于各种贸易机会的增多
        2.有利于扩大出口
        3.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
        4.有利于开拓代理业务
        5.有利于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 加入WTO后, 国有专业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三、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生存战略
    1.彻底转变贸易观念
    2.构建新型贸工关系
    3.大力推行代理制度
    4.实施自我品牌战略
    5.坚持科技兴贸
    6.稳定外贸人才队伍
四、建立跨国贸易集团
    (一) 实施OEM战略
        1.无品牌策略
        2.采用下游制造商品牌策略
        3.采用零售商品牌策略
    (二) 创自有品牌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TQM)
        2.正确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3.实现品牌本土化
        4.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9)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建筑防水工程与防水材料概述
    1.2 质量管理发展概况
    1.3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分析
    2.1 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2.2 建筑防水材料相关国家政策、标准及规范
    2.3 WTO对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影响
    2.4 建立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第三章 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和保持
    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过程
    3.2 初始状态评审
    3.3 八项基本原则的应用
    3.4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
    3.5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3.6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
    3.7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四章 企业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例
    4.1 澳克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概况
    4.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4.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第五章 总结与6σ管理目标探讨
    5.1 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方法的总结
    5.2 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
    5.3 6σ管理目标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 论文结构与创新
1 理论硬核与研究工具
    1.1 理论硬核:知识人假设
        1.1.1 “经济人”假设的历史变迁与马克思的批判
        1.1.2 当代西方人性假设的发展及我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
    1.2 研究工具: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
        1.2.1 系统思想溯源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的产生
        1.2.2 系统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
2 企业成长的条件
    2.1 企业的本质:知识人-利益协同体
        2.1.1 马克思的企业本质理论
        2.1.2 西方学者的企业本质理论
        2.1.3 我国学者的企业本质理论
        2.1.4 对以上理论的综合评述与本文观点
    2.2 企业成长的条件:六维坐标图体系
        2.2.1 企业成长的内涵
        2.2.2 企业成长的条件
3 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3.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理论变迁
        3.1.1 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3.1.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历史变迁
        3.1.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变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3.2 当代企业战略联盟与成长研究
        3.2.1 企业战略联盟的构成与运作方式
        3.2.2 企业跨国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与特征
    3.3 构建中国企业跨国战略联盟的原则与建议
        3.3.1 中国企业构建跨国战略联盟的基本原则
        3.3.2 中国企业构建跨国战略联盟的具体建议
4 企业成长与产品经营
    4.1 企业产品经营的内涵
        4.1.1 产品与产品认知价值
        4.1.2 企业产品经营的内涵
    4.2 ISO认证与产品经营
        4.2.1 ISO的渊源与演进
        4.2.2 ISO与WTO的关系
        4.2.3 ISO 9000与企业产品经营
        4.2.4 ISO 14000与企业产品经营
    4.3 培育产品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成长
        4.3.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
        4.3.2 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4.3.3 培育中国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方案
5 企业成长与品牌经营
    5.1 企业品牌经营的内涵与决定因素
        5.1.1 品牌与品牌经营的内涵
        5.1.2 企业品牌经营的方式与决定因素
    5.2 企业品牌经营战略研究
        5.2.1 企业传统品牌经营战略
        5.2.2 企业品牌关系经营战略
        5.2.3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品牌经营战略
    5.3 品牌经营与企业成长
        5.3.1 品牌经营促进企业成长的机理
        5.3.2 西方国家企业品牌经营的历程与启示
        5.3.3 中国企业跨国品牌经营研究
6 企业成长与资产经营
    6.1 企业资产经营的内涵与地位
        6.1.1 资产与资产经营的内涵
        6.1.2 企业资产经营与产品经营的关系
    6.2 资产并购与企业成长
        6.2.1 资产并购的内涵与模式
        6.2.2 企业资产并购的理论综述
        6.2.3 国外企业资产并购与成长的历史演进
    6.3 中国企业资产并购与成长研究
        6.3.1 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历史回顾
        6.3.2 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动机与模式
        6.3.3 当前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制约因素
        6.3.4 推动中国企业资产并购的对策分析
7 企业成长与资本经营
    7.1 企业资本经营的内涵与地位
        7.1.1 资本与资本经营的内涵
        7.1.2 企业资本经营的地位
    7.2 企业资本经营的原则与方式
        7.2.1 企业资本经营的基本原则
        7.2.2 企业资本经营的方式
    7.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与成长研究
        7.3.1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的绩效分析
        7.3.2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面临的问题
        7.3.3 推进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经营良性运行的系统方案
8 企业成长与规则经营
    8.1 企业规则经营的内涵与运行环境研究
        8.1.1 企业规则经营的内涵
        8.1.2 企业规则经营的运行环境研究
    8.2 企业规则经营的基本理论综述
        8.2.1 哈耶克的规则(制度)理论
        8.2.2 伯恩斯的规则-系统理论
        8.2.3 我国学者的规则(制度)理论
    8.3 企业规则经营的方式与策略
        8.3.1 企业技术规则经营
        8.3.2 企业管理规则经营
        8.3.3 企业市场规则经营
        8.3.4 企业政府规则经营
        8.3.5 小结
    8.4 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系统方案
        8.4.1 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8.4.2 中国企业从事规则经营的机制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致谢

四、加入WTO后企业的质量管理怎么办?(论文参考文献)

  • [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中美贸易实证分析[D]. 周影.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2]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徐明峰.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徐战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6)
  • [4]建筑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苏迎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5]加入WTO后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研究[D]. 郭明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6]加入WTO后企业质量管理如何创新?[J]. 张秀娟.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04(04)
  • [7]我国水电建设工程监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D]. 曾述银.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8]WTO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战略[J]. 边疆.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02)
  • [9]建筑防水材料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李富山. 天津大学, 2004(04)
  • [10]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 张军. 四川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加入WTO后,企业质量管理怎么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