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区神秘的“哈瓦”世界

嘉绒藏区神秘的“哈瓦”世界

一、嘉绒藏区神秘的“哈瓦”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丹珍草[1](2020)在《文化遗传基因与生命本相体悟——关于“康定七箭”》文中提出文化遗传基因往往表达了一个民族心理层面的东西,往往与其文化根脉息息相关。被称为"康定七箭"的甘孜藏族作家意西泽仁、列美平措、格绒追美、达真、高旭帆、尹向东、雍措,几乎都出生并成长于康巴藏区,与甘孜藏族自治州这片土地有关。无论是地理的、文化的,还是文学的,"康定七箭"对本土文化、地方性知识、乡土地理等民族志式的观察体悟与书写,不仅吸收题材资源和文化养分,更让乡土观念与家园意识渗透于字里行间,实际上也守护了人类原初的温情。由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禁忌习俗、民间信仰等所承载的更为久远的部族文化遗传基因及文化心理,对他们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仅是个体性的,更是群体性的。他们虽然以汉语写作,但表达习惯和叙事语境却是藏语式的,深涵康巴藏区文化意蕴。康区特殊的地理空间、文化传承与他们的文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疏离,他们的文学创作表达了更为开阔视野中对生活

杨旻旻[2](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武晓静[3](2018)在《守望故乡——论康若文琴诗集《马尔康 马尔康》中的地理空间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马尔康马尔康》是康若文琴的第二本诗集,诗人以家乡的名字"马尔康"来命名,体现了其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与依恋。该诗集共收录诗歌108首,根据诗歌内容分为5辑,第一辑"边界——从蒲尔玛启程"为家乡自然文学景观与人文文学景观的赞歌,第二辑"嘉绒,关于自己的颂词"为生活在阿坝大地上嘉绒亲人的剪影,第三辑"叫出你的名字,纳凉的盛典"为故乡的事物、节日与生活场景的描摹,第四辑"隐约的万物,低语"则是生存在阿坝大地上的植物与动物的写生,第五辑"风吹门"乃是诗人康若文琴的内心独白。

任小波[4](2018)在《《贤者新宴》(1-6)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贤者新宴》系着名藏学家王尧先生主编的一套综合性的藏学研究丛刊,共出6辑(1998—2009年)。此刊所收论文,涵盖藏族语言、历史、佛教、艺术等多个研究领域,集中反映了王尧先生宏观博雅的藏学理念和奖掖后辈的学术风范。

丹珍草[5](2017)在《嘉绒藏区民间文化与作家创作》文中研究表明民间文化表达了一个民族心理层面的东西,往往与其文化根脉、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文章以嘉绒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为例,分析阐释嘉绒藏区民间文化、口头文学与作家文本如何相互联系却又彼此疏离。对这些作家的创作而言,嘉绒藏区民间文化不仅是文学创作的题材资源,而且在叙事学和民族志方法上给人们以启迪。他们通过对嘉绒藏区本土文化的观察体悟与书写,捕捉到了部族更为久远的文化遗传基因——由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禁忌、习俗、巫术、民间信仰等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他们虽以汉语表述,但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却是藏语式的,而且更多的是藏族民间文学式的。从他们的文本中,能够感受到民间文化资源所提供的文化养分对于作家的文学表达及其艺术风格的深刻影响。

康禹熙[6](2017)在《“然杰”:嵌入在嘉绒藏族葬礼中的礼物交换行为研究 ——以四川省明村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指明仪式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是某一族群文化在某一特定时期的集中展演,往往浓缩了该族群日常生活中关于宗教信仰、经济生产、亲属制度、伦理体系等各个方面,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交换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仪式上的礼物交换便是其多样性的一个表现。仪式上的礼物交换作为嵌合在仪式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关联着人类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居住在四川省西部的明村嘉绒藏族在他们的葬礼仪式上进行着一种礼物交换行为——“然杰”。通过对明村嘉绒藏族葬礼仪式上的各类交换行为及“然杰”这一特殊的礼物交换行为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对明村礼物交换及“然杰”这一特殊经济生活形式的研究,将明村礼物交换行为与已有礼物交换理论进行通联,并透过礼物交换对明村这个嘉绒藏族村庄传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结构、家族共同体建构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通过对田野点明村的资源分布与经济结构、宗教信仰与仪式系统以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交换行为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对葬礼仪式与葬礼仪式上的交换行为及一种特殊的交换行为——“然杰”的过程进行考察。再从经济层面对葬礼仪式中的交换行为及“然杰”展开分析。再次对“然杰”的交换动机与社会关系进行的探究。最后认为,葬礼上的礼物流动勾勒出嘉绒藏族亲属关系的基本框架,家族共同体在这样的框架结构中得以维持与整合。礼物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在不断的相互建构中整合着整个社区。

杨峰[7](2017)在《白马藏族“神案”的宗教人类学解读》文中研究指明白马地区藏民族的信仰体系相对复杂,既有藏族本土宗教-苯教也有其他宗教的影子。这种复杂的信仰体系与白马藏族的历史、地理环境有直接的联系。白马藏族生活在藏汉文化相遇的青藏高原边缘缓冲地带,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造就了白马藏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形成人、神、自然之间的三维社会模式。白马藏族的"神案"正是这一地区特殊文化的缩影,"神案"中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自然崇拜的相互融合是这一文化的独特之处。白马藏族"神案"集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于一体,将白马藏族的信仰形式、历史故事、文化形态以及人与大自然的互动关系进行压缩和具象化后,隐含或呈现在"神案"之上。从宗教人类学视角解读白马藏族"神案",把白马藏族的文化客观地展现出来。在不同研究结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探讨白马藏族的宗教、历史、文化。同时,根据白马藏族供奉"神案"的习俗,探讨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下,"神案"对白马藏族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解读人、神、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解释"神案"在白马藏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产中产生的社会功能和反映的精神诉求。

泽仁卓玛[8](2016)在《丹巴地区宗教多元性特点及其影响研究 ——以墨尔多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嘉绒是藏族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分支,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农耕文化背景上的宗教、语言、建筑、歌舞、婚姻习俗、服饰文化等诸多方面。嘉绒文化是整个藏民族宗教、文化和历史方面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藏族历史文化中熠熠生辉。嘉绒地区是川藏的边缘地带,曾处在藏汉两大政权之间,历史上多次处于两种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区域--汉藏文化的过渡地带。嘉绒有其独特的语言,当地民众大多信奉苯教,其中也不乏信奉藏传佛教的信众。此外,汉文化也较早地渗入到嘉绒的方方面面,使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在历史烟尘中追溯嘉绒文化足迹的线索,而且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它是嘉绒藏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上嘉绒十八土司中巴旺、巴底和革什扎土司之所在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可是,在现今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学者们除了对在嘉绒地区享有声望的着名寺院和个别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进行过研究外,对于同样隶属于嘉绒地区的丹巴的研究却是廖若星辰,即使有也是以石碉建筑为主的建筑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服饰文化和墨尔多神山作为研究对象,往往会忽视对当地宗教文化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其地位进行深入的研究。作为本论文田野点的墨尔多寺是一座集不同宗教和宗教派别于一体的混合型寺院。该寺位于近岳扎乡境内的墨尔多神山南麓,小金北岸,距县城章谷镇10.5公里。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年藏历饶炯十一年问即(公元1671年),起初该寺是一座以祭祀墨尔多山神为主的山神庙,寺院流派属苯教。光绪三十四年藏历饶炯十五年间即(公元1908年)章古屯岳扎汛岳扎街团首段有德动员岳扎、卡丫一带农民山功德、投工,又去小金川流域各处化功德,得到宅垄守备、千总及所辖各头人的资助。从外地请来木匠李登华主持翻修扩建。民国三十一年藏历饶炯十六年间即(公元1942年)被大火烧毁。1943年段有德之子、岳扎乡乡长段天和刘继华再次主持修建。因当时负责维修寺院的段氏父子为道教信徒,所以,从那时开始道教也开始逐渐留存于墨尔多寺庙。文化大革命时期寺庙遭到严重损坏,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际,党和国家对我国宗教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历史残留的宗教问题也进行了拨乱反正,规定信教自由等根本政策。因此,在1982年—名格鲁派喇嘛带头开始修缮寺庙,渐渐地寺庙的流派也从最初的苯教寺院演变成了如今以格鲁派为主,兼具藏传佛教其他教派、汉传佛教、道教等各民族综合信仰的宗教活动场所。多种宗教和宗教派别在一座寺院里和谐共处,并且不同信仰的信众亦能在一座寺院里和睦相处,这种独特的宗教现象在藏区其他地方是罕见的,亦是独特的。在地理环境、文化以及人们主观区隔的影响下,宗教打破了彼此间的界限,在更深层面上形成“对立共处”、“有序共处”、“和谐共处”三种共存模式。这些共处模式的形成和相互转换,主要依据两方面因素:一是宗教互动的成熟,即宗教互动是由外在层面向内在层面不断深入,可以体现为从信徒、宗教活动、宗教仪式向信仰观念渗入的程度,互动程度越高越深入,宗教或各宗教派别间的关系也就越密切;二是宗教间主观认知和认同的程度,即由宗教相互承认、理解到相互肯定,体现为宗教关系从相互区隔回避、相互包容向相互兼容转变的程度。这两方面的因素,推动着宗教关系由相互区隔向相互包容和兼容,构建出丹巴的宗教多元性特点。多元宗教生态格局,反映了一定区域内多元宗教共存关系。丹巴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地区,研究总结宗教多元性特点和宗教共存生态格局,对中国宗教关系具有积极地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山神文化作为藏族民间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文化之一,是至今鲜活的集体表象,象征着藏族社会记忆,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触及藏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墨尔多神山作为嘉绒地区地位最高、影响最深的家乡神祗、地域神及战神,其形成、演化过程伴随着藏族社会、历史、文化和宗教的变迁,具有多种文化背景,又有不同时代的层层积淀。由墨尔多山神崇拜衍生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山神文化既与整个藏族文化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关联性,又有自身发展的轨迹和特点。在嘉绒藏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墨尔多神山和墨尔多山神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宗教文化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墨尔多山神作为自然与文化交界处的符号,在历史进程中,旧的文化密码已被改写。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墨尔多寺也与墨尔多神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宗教之所以产生,在于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性。多元宗教之所以能够并存与交融发展,在于多元宗教满足了不同民族群体的精神诉求。这主要通过信众的日常生活和节庆文化得以体现。本论文以位于丹巴县岳扎乡境内的墨尔多寺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为依据,运用宗教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重点探究在墨尔多寺七月初十庙会的宗教仪式中不同民族的多元宗教文化现象,考察、分析丹巴宗教多元性特点的发展与交流,揭示其多元宗教文化平等对话与和谐共处的生态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该区域多元宗教并存的原因及其社会功能。本论文由五个章节构成:前言部分交代了选题缘由、阐述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综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表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节对丹巴的地理位置和宗教文化进行了考察,共分为三大点,主要阐述了丹巴地区的宗教文化概况,描述了苯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与道教等不同宗教文化在丹巴地区的并存与融混状况。同时交代了丹巴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该地区关于墨尔多神山与山神的历史传说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影响。第二节旨在阐述墨尔多寺的管理制度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分三点来论述,涉及了墨尔多寺的起源,历史变迁中的发展以及寺院的现状。其中寺院的现状包括寺院的结构、管理制度以及寺院的经济来源等情况。第三节主要论述了丹巴地区多元宗教共存的特点,将墨尔多寺的七月初十庙会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着重分析了丹巴地区多元宗教共存的现状及其特点,通过对寺院里供奉着的多元宗教或多种派别的神像与雕塑现象的分析,来揭示丹巴地区多元宗教共存的特点。同时,通过对来自四面八方前往墨尔多神山和墨尔多寺朝拜的宗教无偏向的信众们的描述,分析总结出墨尔多寺的信众在民族成分上呈现出汇聚藏、汉、羌等多民族的信仰现象;在宗教信仰方面存在一座寺院兼容苯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道教等的融混特点。信众分布上包含了来自安多、卫藏和康巴的藏族信徒,并且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前往墨尔多神山转山朝圣和墨尔多寺祭祀祈福的国内外信众以及游客也大有人在。在考察过程中,除了观察仪式本身,还特别关注仪式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第四节是对藏文化边缘地带,藏汉结合区域多元宗教文化并存的原因分析。在探讨藏文化边缘地带丹巴地区多元宗教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存与交融个案基础上,讨论多民族杂居地区多元宗教文化和睦并存的原因及特点。结合典型案例具体说明各宗教及各宗教派别和谐相处的原因,并阐述了多元宗教共存的发展趋势。从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两方面来论述,认为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佛苯关系、宗教无偏向思想的影响、政权分散不集中、地缘、历史文化与宗教本身以慈悲为怀的宗教宽容精神等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第五节介绍了丹巴地区多元宗教共存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共分为三大点。首先,从宗教文化传承方面概述了多元宗教共存在传承宗教文化方面起到的积极意义。其次,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入手,通过满足不同群体信众的宗教诉求和增强族群凝聚力与认同感方面出发,分析研究了多元宗教共存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来了解多元宗教共存对改善寺院条件和增加当地民众经济收入方面起到的积极影响。再者,探讨了丹巴多元宗教客观共存对民族关系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李玉琴[9](2009)在《试论四川藏族服饰文化的多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四川藏族服饰文化是藏族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康巴和安多的服饰文化特点为主,兼具边缘服饰文化的特征,文化多元特征极其鲜明。本文从物质形态、社会控制和文化习俗三个层面诠释了该区域服饰文化的多元性内涵,并探讨了服饰多元文化形成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多元文化并存、多民族文化交流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宋婷婷[10](2009)在《四川嘉绒藏区民居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研究 ——以丹巴地区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丹巴地区嘉绒藏族的民居建筑是嘉绒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嘉绒藏族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嘉绒藏族长期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斗争所取得的文化成果。嘉绒藏族多居住在四川西部的丹巴地区,是一个山地农耕民族,其民居建筑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嘉绒藏族民族文化与其他支系的藏族及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区别的一种符号及象征,也是嘉绒藏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反映。同时,它还反映了嘉绒藏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即:既与其生产生活习俗相适应,又体现出嘉绒藏族的宗教信仰。在嘉绒藏族的许多民族传统文化中,陶器制作工艺,嘉绒藏区传统花带子、头帕编织工艺等都已经随着与外界文化接触的不断扩大、加深以及嘉绒藏族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走向衰退,但民居建筑却传承状况良好。这一民族认同符号的强化是基于人类造物文化和造物行为才出现的,因此其中必然内涵有技术的因素,而技术又必须依托一定形式才能起作用。所以本研究以民居建筑技术的传承方式为切入点,以田野考察为主要研究方法来研究丹巴地区嘉绒藏族民居建筑的保存同传承与此相关的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反思现代教育对教育以及教育方式的理解。

二、嘉绒藏区神秘的“哈瓦”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绒藏区神秘的“哈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2)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1.1.1 小金县概述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1.2.1 仪式前的准备
        1.2.2 冬经仪式过程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1 从祖源到族源
        2.1.2 语言与认同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2.3.1 大坪寺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4.1.1 亲属互助圈
        4.1.2 地缘互助圈
        4.1.3 友缘互助圈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4.3 仪式与互助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5.1 权力与权威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6.1.1 大坪寺的结构
        6.1.2 一僧一户制度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致谢

(5)嘉绒藏区民间文化与作家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嘉绒藏区苯教文化的浸润
    (一) 巫术
    (二) 占卜
    (三) 灵魂信仰
    (四) 禁忌
二说唱结合的叙事传统
    (一) 歌谣叙事
    (二) 初民式表达
结语

(6)“然杰”:嵌入在嘉绒藏族葬礼中的礼物交换行为研究 ——以四川省明村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四、田野调查经历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明村嘉绒藏族礼物交换习俗概述
    一、明村概况
    二、明村嘉绒藏族经济生活中的多种交换行为
第二章 明村嘉绒藏族的葬礼仪式及仪式中的“然杰”
    一、葬礼仪式
    二、“然杰”过程
第三章 “然杰”中的经济活动
    一、购买“然杰”
    二、“然杰”的消费
    三、“瓦勒达”的炫耀性消费趋势
第四章 “然杰”的交换动机与社会关系
    一、生者与逝者的非实物形态互惠
    二、家族共同应对风险与家族共同体
    三、家族内部关系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白马藏族“神案”的宗教人类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白马藏族文化背景
    一、历史梗概
    二、文化生态
第二章 "神案"
    一、"神案"类型
    二、山神"神案"
    三、家神"神案"
    四、"神案"中的宇宙观
        (一) 三界之"天"
        (二) 三界之"地"
        (三) 三界之"人"
第三章 "神案"的发展与形成
    一、"神案"的精神基础
    二、"神案"与自然神崇拜方式
    三、"神案"与藏汉文化交流
第四章 "神案"与信仰体系
    一、苯教传承
        (一) 贝布((?))
        (二) 灰瓦((?))
        (三) 道巴((?))
        (四) 其他苯教文化现象
    二、祖先崇拜及其演进
    三、道教融入
第五章: "神案"的艺术特征及主要功能
    一、艺术特征
        (一) 形象性
        (二) 文化主体性
    二、社会功能
        (一) 认识世界的"窗口"
        (二) 道德约束
    三、宗教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8)丹巴地区宗教多元性特点及其影响研究 ——以墨尔多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中文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期成果

(9)试论四川藏族服饰文化的多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服饰多元性的表现
    (一) 边缘地区服饰形态的丰富多彩
    (二) 服饰的多元还体现在特定人群服饰行为的变异和多面性
    (三) 服饰的多元也表现在普通百姓寄寓美好心愿的多重符号的叠加
二、多元性原因分析
三、结语

(10)四川嘉绒藏区民居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研究 ——以丹巴地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对象及其确立依据
    三、已有研究综述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丹巴民居建筑技术传承的田野考察
    一、田野点概况
    二、丹巴地区技艺类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状况调查
    三、丹巴地区嘉绒藏族的民居建筑概况
    四、解读丹巴地区嘉绒藏族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五、丹巴地区嘉绒藏族民居建筑技术的传承状况
第二章 影响丹巴地区嘉绒藏族民居建筑技术保存与发展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民间传统技艺本身
    二、外部因素——传承活动
第三章 丹巴地区嘉绒藏族民居建筑技术的传承方式
    一、民居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的界定
    二、传承方式在传承活动中的地位
    三、民居建筑技术的传承过程
    四、民居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的运行
    五、民居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的特点
结语
    一、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理解教育是什么
    二、教育的方式
    三、学校教育高度自为是否合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嘉绒藏区神秘的“哈瓦”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遗传基因与生命本相体悟——关于“康定七箭”[J]. 丹珍草. 阿来研究, 2020(01)
  • [2]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3]守望故乡——论康若文琴诗集《马尔康 马尔康》中的地理空间的建构[J]. 武晓静. 阿来研究, 2018(02)
  • [4]《贤者新宴》(1-6)总目录[J]. 任小波. 中国藏学, 2018(S1)
  • [5]嘉绒藏区民间文化与作家创作[J]. 丹珍草.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5)
  • [6]“然杰”:嵌入在嘉绒藏族葬礼中的礼物交换行为研究 ——以四川省明村为研究对象[D]. 康禹熙. 云南大学, 2017(05)
  • [7]白马藏族“神案”的宗教人类学解读[D]. 杨峰.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 [8]丹巴地区宗教多元性特点及其影响研究 ——以墨尔多寺为例[D]. 泽仁卓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9]试论四川藏族服饰文化的多元特征[J]. 李玉琴.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5)
  • [10]四川嘉绒藏区民居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研究 ——以丹巴地区为个案[D]. 宋婷婷. 西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嘉绒藏区神秘的“哈瓦”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