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德育内容比较

中日小学德育内容比较

一、中日小学德育内容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崔梦琪[1](2021)在《日本“道德学科化”改革及其对中国德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

江婷[2](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张茜[3](2021)在《人教社三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整数的运算”内容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版本的教材比较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小学数学中的“整数的运算”在数与代数中占据的比重最大,贯穿于20以内,百以内,万以内,万以上这四个循环圈,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运算技能和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本研究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978版、1992版、201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归纳特色,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本研究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并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设计和呈现方式等多维度出发,对以上三版教材中“整数的运算”进行比较研究,概括特色。结构体系具体包括单元设置、内容分布、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具体栏目的安排;内容设计具体包括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习题难度、教材难度;呈现方式具体包括素材选取、情境设计、插图运用、习题编排、语言表达方式等。通过教材比较,可以拓展“整数的运算”内容的设计思路,为科学编制我国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理论依据,为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及教材编写和修订提供实践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栏目设置由单一简洁转向多样丰富;内容设计各具风格,教材难度不断加大;素材选取类型较少,其他学科来源不足;插图运用与时俱进,语言表达图文并茂;情境设计渗透德育,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由此得出以下启示:栏目设置强化结构,完整体现育人功能;科学匹配广度深度,合理提升教材难度;注重联系其他学科,深入挖掘课程资源;运用多种表征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学生认知特征,情境创设丰富多彩。

施诗[4](2021)在《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国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开展全民法治教育。学校作为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重任,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应该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使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理念融入学生成长发展和日常学习、行为活动中,内化为心中的一种坚定信仰,帮助学生自觉成为法律的崇尚者、遵守者以及扞卫者,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拥护者和热爱者。日本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法治教育方面颇有建树,值得我国借鉴学习。本文首先分别从1868年明治维新至1945年,以及1945年以后两个阶段阐明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发展历程;然后阐述日本中小学校法治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目标及其内容、教材、教育方法、法治教育的师资、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方式等六个方面的具体举措;进而总结其优势与特色,其主要表现在将法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教育方式方法多样化、社会参与体系相对健全、法治教育教师力量雄厚。论文最后结合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开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日本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法治教育仍存在学校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缺乏配套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法治教育资源不足、法治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家庭与社会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日本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是:我国应明确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法治教育整体规划;完善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制度;加强法治教师培养力度,提升教师整体法治素养及专业化水平;优化法治教育内容资源,创新法治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法治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优势,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构建社会常态化参与机制最终推动中小学法治教育取得更大成效,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助力。

张家雯[5](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孙成[6](2020)在《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不断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大力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深入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不断深化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流,努力为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实践方法,向来是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围绕重塑国家主导价值观与国际形象,日本既面临如何巩固和维系国家政权、服务国家战略整体转向,又面临如何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体系与时代坐标下重塑国家政治认同,还面临在全球化冲击下教育引导青少年如何持守文化传统、彰显民族特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探索形成了依托学校社会科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模式,在目标确立、内容转化、方法应用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辩证地加以观照审视。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价值原则,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历史流变、现状特点、主要困境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系统地批判性考察,以期全面把握日本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规律与主要特点,并通过同我国的比较性分析,提出若干有益启示和对策建议。全文共包括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解决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前提性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旨在从国家顶层设计、教科书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与实施方法三个层面,全面把握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样态;第三部分为第五章,重在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进行本质透视和批判反思。具体来说:第一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厘定和辨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价值观教育、日本价值观教育、日本公民教育、日本社会科课程等相关概念,解决了日本社会科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名实之辩”问题,证明了价值观教育在日本社会科课程中虽无名但有实的基本事实,并基于这一认识前提系统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历程,以期在纵向维度上宏观勾勒这一问题的历史图景。第二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社会科课程具有鲜明的国家主导性特征,在国家权力的支配下大力实施能够反映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主导意识形态传播。身为日本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之一的文部科学省精心地主导了社会科课程的顶层设计,围绕价值观教育构建了系统完备、层级分明的制度保障,具体包括三个层级:一是根本法和基本法层面的《日本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发挥着根本性、持久性的价值理想性功能;二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层面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发挥着时代性、灵活性的价值导向性功能;三是学校课程标准层面的《学习指导要领》,发挥着直接性、系统性的价值规范性功能,为社会科课程建构起了既崇尚民主、和平,又具备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色彩的总体价值取向。第三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重在从教科书维度把握日本社会科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内容性转化及其意识形态取向。一是分析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审定制度与编写情况,选择样本并制定分析框架;二是总结归纳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及其内容形态。包括以民主、和平与爱国为主的政治价值观教育,以人权、公共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的社会价值观教育,以创新、勤劳与契约精神为主的经济价值观教育,以持守传统与拥抱多元并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三是基于意识形态取向的视角,发现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主要在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对立性建构中宣传和倡导日本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以确证自我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第四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一是探究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实施方法,包括基于个体经验与主体探究的问题解决学习法、从“他者”向“当事人”进行价值视角转换的情境与模拟教学法、从理性认知到价值反思的讨论与辩论教学法;二是探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外协同方法,包括以地域教育场馆为中心的校外协同载体和以道德课程为中心的课程间协同载体;三是探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价值冲突选择与判断的标准化测验法和基于“量规”的观察与行动分析评价法。第五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批判与启示。一是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突出以国家认同重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诉求、侧重以国家顶层设计为牵引的制度保障、彰显以显隐相融为特征的内容形式、强调以实践化培育为导向的实施策略、注重以横纵衔接为目标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进行批判性审视,包括“自由史观”与历史教科书的右翼化困境、意识形态偏见与民粹主义困境、“过度综合化”与主导性缺失困境、青少年政治冷漠与实效性困境;三是思考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本文认为应当更加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探索形成更具亲和力与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郭海洋[7](2020)在《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教育史一直是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还原近代石家庄地区教育的历史面貌,探索近代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代石家庄的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内容为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主要概述石家庄古代教育史的发展过程和总结石家庄古代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介绍了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石家庄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第三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第四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主要阐述了中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第六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第七章内容为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第八章内容为石家庄新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分析。石家庄传统教育自先秦时期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与跌宕起伏,为近代石家庄新教育的萌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近代教育渐成体系。20世纪初,新学制的相继出台,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石家庄地区新式小学堂的创办,让民众逐渐开始意识到创办新式教育的必要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石家庄地区的书院相继改为高等小学堂,比如,栾城龙冈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获鹿县和正定县都成立劝学所,倡办新学。近代石家庄中学堂的发展比较缓慢,清末时期主要有两所,即赵州官立中学堂和正定府官立中学堂。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和新式小学堂的大规模出现,创办近代师范教育的历史需求凸显而出,它是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为本地区培养了充足的师资力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石家庄随即沦陷,这一时期石家庄存在着日伪殖民区和中共根据地两种政权形式,在日伪统治地区,为配合其军事和经济侵略,日伪当局采取多种奴化教育手段,在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企图建立殖民主义教育制度以维持其殖民统治。随着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始恢复创建学校教育。石家庄地区在晋察冀根据地领导下,各区县的根据地开始恢复办学,并创办了一批新学校,学校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此外,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了一批抗日游击学校以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这些学校没有固定的学制和班制,但是这一系列教育举措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对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清末及民国初期石家庄未出现高等教育,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办学,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石家庄开始创办正规化的高等教育,其中着名的华北大学为解放全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学教育从此走向正规化。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近万名优秀领导、各类骨干人才,成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力量。通过研究石家庄地区的教育发展,可以发现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经了两次高峰时期,其中石家庄教育事业在古代时期发展较好时期是在元朝,一度成为了河北地区乃至北方的一个教育中心,书院教育较为突出,出现了着名的封龙书院;近代以来,20世纪初石家庄教育达到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期,新式教育兴起,随着石家庄近代化的历程,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回顾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石家庄地区教育兴与衰主要是受到了地缘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大。纵观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整体发展趋势而言,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同时,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和其自身特点,这也是由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就此,在最后一章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王亚萍[8](2020)在《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校道德教育对国家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学生的需求决定了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6版)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教与学要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所以,要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然而目前学校在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效果。因此,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学校道德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和学校道德教育教学实际,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以S小学为个案,通过对S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前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情况,剖析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探寻其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对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有所帮助。文章一共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相关文献梳理、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主要是通过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的分析,说明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合理性;第三部分是对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包括调查过程、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小学道德教育目标倾向知识培养、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道德教育评价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挖掘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提出奠定基础;第五部分是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结合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实现课程育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文化育人、开展多种活动,实现实践育人、完善学校制度,实现管理育人、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实现协同育人。

陈思琪[9](2020)在《中国、新加坡小学品德教材呈现方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品德教材作为课程教学中最直接的文本材料,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囊括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传播国家和社会意识价值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养成良好品格打下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教材传递信息的直接手段,对于教材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帮助学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的教学,进而影响到品德教育的发展。新加坡与我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有着共同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加上中国和新加坡的品德教材都助推了品德教育,因此两国的品德教材具有一定可比性。本文选择新加坡《好品德好公民》教材和中国《道德与法治》教材,先运用文献法对教材及教材的呈现方式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再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中国和新加坡教材文本内容作统计、归纳并据此展开分析,进而进行两国教材的比较。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并结合教材实际情况等以确定研究各维度及其中涉及的各方面,以此搭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根据此分析框架,从形式和内容两个维度对两国教材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形式维度比较从开本与尺寸、肌理与色彩、版面编排与设计三个方面展开,内容维度包括栏目、插图、言语、知识等。研究发现两国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存有共同点:两国教材的色彩选择与版式设计都适合学生阅读;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都重视学生思考力且均留有一定思考空间。但同时,两国教材呈现方式也有不同之处:中国教材突出视觉的协调统一,强调知识探究,注重情境创设,呈现多样性;而新加坡教材强调视觉冲击力,侧重知识传递,偏向故事讲述,体现功能性趣味性。为了凸显教材的冲击力、功能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本研究对教材呈现方式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一是调整色彩和版式设计;二是改变栏目与插图设置;三是创设连续的故事情境;四是丰富练习和活动方式。

毛佩玉[10](2020)在《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的实施关乎社会稳定,民族存亡,其中意义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并未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科举制度下对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的研读,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伦理教化。不过,近代以降在西力东渐的背景下,中国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遭遇亡国灭种的危机。一时间中国社会动荡,人心浮动。随后虽然清帝逊位,民国建立,但如何重塑国民道德仍是清末及民初的重要时代主题。后来的史实证明,中华民族虽然再度遭遇日寇入侵,但不仅同仇敌忾赶走日本侵略者,而且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新陈代谢。而这一切离不开学校德育对国民道德、信仰及认同等方面的塑造。笔者通过研读史料,发现清末民初的德育主要通过修身课程进行,且至1923年被“公民科”取代前,“修身科”作为近代中国首个德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现有研究对于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修身课程的研究仍留有空间。故此,本研究以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根据收集到的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的相关原始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梳理清末修身课程设立的背景。在内忧外患的合力作用下,清政府推行新政,积极向西方及日本学习。特别是在研习日本设立“修身科”统一思想、规范国民及稳定社会的经验后,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首次将“修身科”列入学校课程体系,且位于各科之首。直到1923年,“修身科”被“公民科”取代,才正式落下帷幕。第二,探索清末小学修身课程的起步。清末之际,中国颁布学制,要求小学堂设置修身课程,并规定其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德行,修业年限为初小五年,高小四年,授课时数均为每星期两小时。这一时期修身教材的主要编纂者有高梦旦、张元济、蒋维乔、蔡元培和庄俞等,并延请部分日本人协助编写;教材内容涉及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层面,且尤以个人及家庭层面为盛,如要求学生讲卫生、爱清洁、守纪律等;典型事例方面多选取中国古代先贤事例,以学习并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教学实践上,因其尚处于不成熟的萌芽阶段,且受时局影响,进展并不理想。第三,结合新德育观探究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的发展。民国成立后,改造国民性、培养国民道德提上日程。随着蔡元培在教育部会议上颁布注重公民道德要旨,民初小学修身课程改革就此展开。首先,在修业年限时长方面做出调整,规定初小修身课程修业年限四年、高小修业年限三年,授课时数均为每星期两小时。其次,教材编纂方面,主要编纂者有陆费逵、蒋维乔、沈颐及包公毅等,题材兼具中外故事,且无论数量、种类皆较清末大幅度增多,还出现了修身挂图等。再次,教材内容方面,虽仍集中在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层面,但已不同于清末,更倾向于社会、国家层面,体现出培养学生国家观念的目的。且在教科书中新增“职业”“公德”、“法制”等内容,其中初小侧重“授以道德之要旨”,高小在初小基础上增加“民国法制大意”,体现出国家注重培养国民道德、养成“新国民”的要求。最后,教学实践方面,受时局动荡及教育发展水平不一等影响,各省份小学修身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参差不齐。笔者选取江苏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作为个案进行论述。第四,探析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的意义及启示。一方面,就其意义而言,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不仅使学生修炼品性,陶冶道德情操,培养修身处世的能力,也完善了近代中国学校课程体系,更为随后“公民科”及现代德育课程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就其启示而言,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对当前德育课程的标准制定、教材编纂、教学方式,乃至培育合格的德育教师等方面都提供了经验教训。总之,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随时代变化而进行着新陈代谢。在西学东渐与“中学”“西学”的多重作用下,小学修身课程肩负的使命从清末的解决道德危机、稳定人心、统一思想进而挽救清政府统治,至民国建立后转变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国民”,并通过教材编纂、教材内容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调整,发挥教化国民的作用,同时为随后德育课程奠定基础。这既是时代对德育课程的要求,也是德育课程肩负历史使命的体现。其中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

二、中日小学德育内容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小学德育内容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3.4.1 桐城派概况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4.1 理论渊源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4.2 发展历程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4.4 本章小结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5.5 本章小结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6.2 德育内容
        6.2.1 修身
        6.2.2 齐家
        6.2.3 治学
        6.2.4 为官
        6.2.5 社会
    6.3 德育原则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6.4 德育方法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6.5 本章小结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附录五:学堂章程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3)人教社三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整数的运算”内容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二) “整数的运算”教材内容的研究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教材选取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教材
        (二) 整数的运算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四、研究工具
        (一) 课时系数
        (二) 内容广度
        (三) 内容深度
        (四) 习题难度
        (五) 教材难度
第二章 三版教材中“整数的运算”的比较
    一、课程标准中“整数的运算”的内容要求
        (一) 三种课程标准中“整数的运算”的内容要求
        (二) 三种课程标准中“整数的运算”内容要求的比较
    二、整数的运算”的结构体系
        (一) 单元设置
        (二) 内容分布
        (三) 教材内容的逻辑联系
        (四) 具体栏目的安排
    三、“整数的运算”的内容设计
        (一) 内容广度
        (二) 内容深度
        (三) 习题难度
        (四) 教材难度
    四、“整数的运算”的呈现方式
        (一) 素材选取
        (二) 情境设计
        (三) 插图运用
        (四) 习题编排
        (五) 语言表达方式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一) 栏目设置由单一简洁转向多样丰富
        (二) 内容设计各具风格,教材难度不断加大
        (三) 素材选取类型较少,其他学科来源不足
        (四) 插图运用与时俱进,语言表达图文并茂
        (五) 情境设计渗透德育,贴合学生日常生活
    二、研究启示
        (一) 栏目设置强化结构,完整体现育人功能
        (二) 科学匹配广度深度,合理提升教材难度
        (三) 注重联系其他学科,深入挖掘课程资源
        (四)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 考虑学生认知特征,情境创设与时俱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依法治国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愈发重要
        2.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颇有建树,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3.笔者的实践经历与研究兴趣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文献研究法
        3.历史研究法
    (五)核心概念
        1.法治与法制
        2.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
二、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明治维新时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三、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概况
    (一)法治教育课程设置
    (二)法治教育目标及其内容
        1.形成规则意识方面的内容
        2.私法和消费者保护方面的内容
        3.宪法方面的内容
    (三)法治教育教材
    (四)法治教育方法
    (五)法治教育师资力量
    (六)日本中小学校与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合作开展法治教育
四、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优势与特色
    (一)将法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
    (二)教育方式方法多样化
    (三)社会参与体系相对健全
    (四)法治教育教师力量雄厚
五、日本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现状
        1.学校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2.缺乏配套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
        3.法治教育资源不足
        4.法治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5.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6.家庭与社会参与度不足
    (二)日本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1.完善法治教育整体规划
        2.完善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制度
        3.提升教师整体法治素养及专业化水平
        4.创新法治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法治实践能力
        5.构建社会常态化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5)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传统
        2.文化传统教育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四)文献综述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知行结合
        (2)显隐结合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1.家庭方面
        2.社会方面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二)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需要
        (三)日本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样本意义和独特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价值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与价值观教育
    一、价值观、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学科阐释
        (一)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价值观教育的学科阐释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及其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辨析
        (一)日本价值观教育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的内涵界定、教学科目和学习领域
        (三)社会科课程:日本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流变
        (一)战后民主化改革中的民主主义导向时期
        (二)经济高速增长中的国家主义与能力主义结合时期
        (三)政治保守化转向中的右倾异变时期
        (四)国家正常化路线中的公共主义本位时期
第二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
    一、以根本法和基本法确立民族性价值理想
        (一)《日本国宪法》与《教育基本法》中的三大价值理想
        (二)社会科课程创生与价值理想的确立
        (三)价值理想的挑战与困境
    二、以教育中长期规划树立时代性价值导向
        (一)日本时代性价值困境与《教育振兴基本计划》
        (二)“公共”价值导向确立中的社会科课程改革
    三、以学校课程标准制定指导性价值规范
        (一)《学习指导要领》的内容结构与总体特征
        (二)《学习指导要领》中的社会科课程价值体系
        (三)《学习指导要领》的最新修订与价值观目标深化
第三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及其内容分析方法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审定与编写情况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样本选择与依据
        (三)基于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框架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
        (一)以民主、和平与爱国为主的政治价值观教育
        (二)以人权、公共精神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社会价值观教育
        (三)以创新、勤劳与契约精神为主的经济价值观教育
        (四)以持守传统与拥抱多元并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意识形态取向
        (一)意识形态取向:课程分析与教科书研究的重要视角
        (二)他者形象建构:以偏见和失实性描述刻画价值对立面
        (三)自我形象建构:以回避和美化凸显自我价值优越性
第四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问题解决学习法:基于个体经验与主体探究的价值认同
        (二)情境与模拟教学法:从“他者”向“当事人”的价值视角转换
        (三)讨论与辩论教学法:从理性认知到价值反思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外协同方法
        (一)校外协同:以地域教育场馆为中心
        (二)校内协同:以课程间协同为主体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
        (一)标准化测验的评价方法——基于价值冲突的选择与判断
        (二)基于量规的观察与行动分析评价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中心
第五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批判与启示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突出以国家认同重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诉求
        (二)侧重以国家顶层设计为牵引的制度保障
        (三)彰显以显隐相融为特征的内容形式
        (四)强调以实践化培育为导向的实施策略
        (五)注重以横纵衔接为目标的一体化建设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深层困境
        (一)“自由史观”与历史教科书的右翼化困境
        (二)意识形态偏见与民粹主义困境
        (三)“极端综合化”与主导性减弱困境
        (四)青少年政治冷漠与实效性困境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
        (二)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建设
        (三)构建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四)探索形成更具亲和力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史料整理
        一、研究现状
        二、近代石家庄教育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三、教育方志的功用与价值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近代化
        二、中国教育近代化
        三、近代中国教育史
        四、石家庄
        五、近代石家庄教育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设计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
    第一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史概述
        一、商周至隋唐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第二节 石家庄的书院教育
        一、石家庄书院的历史嬗变
        二、封龙书院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的历史功绩
        一、石家庄地区一度成为北方教育的中心
        二、义学的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
        三、传统书院为近代学堂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社学和义学对推动教育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传统教育使社会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第二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文化背景
        三、教育环境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教育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
        三、建立近代学校体系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二、学校的管理和课程适应社会发展
        三、职业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三章 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清末小学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小学校的兴起
        三、铁路通车与职工子弟小学的建立
        四、主要小学介绍
    第二节 教育管理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二、德育教育
        三、教研机构及其活动
        四、教师联合会及其活动
    第三节 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的设立及其成效
        一、推行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背景
        二、石家庄义务教育实验区的设立
        三、义务教育实验区的成效
    第四节 教会小学、女子小学与少数民族小学
        一、天主教教区的设立
        二、天主教与教会小学
        三、伊斯兰教与回民小学
        四、女子小学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初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新式小学的广泛建立扩大了受教育人群的范围
        二、为中等教育发展输送了优秀人才
        三、培养了大量近代化社会公民,推动了社会发展
        四、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革
第四章 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新式中学堂的建立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学教育的启动
        二、赵州官立中学堂
        三、正定府官立中学堂
    第二节 民国“新学制”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发展
        一、新学制的颁行与中学“三三分段制”的确立
        二、河北省省立第十五中学校
        三、私立石门初级中等学校
    第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二、招生与管理
        三、行政管理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特点
        一、学生课业负担重,课程难度较大
        二、省立中学师资雄厚
        三、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设施齐备
        四、学生思想进步,投身革命事业
第五章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
        一、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二、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
        三、石家庄师范教育的发展
        四、师范教育的典范-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
        五、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二、石家庄地区职业教育的类型
        三、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的评价
第六章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
    第一节 抗大二分校
        一、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建立
        二、教育宗旨
        三、抗大二分校的教学与管理
        四、抗大二分校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马列学院、中央外事学校与华北军政大学
        一、马列学院
        二、中央外事学校
        三、华北军政大学
    第三节 华北大学
        一、华北大学的成立
        二、教学与管理
        三、华北大学工学院
        四、华北大学农学院
        五、着名教育家在华北大学的教育实践
        六、华北大学的历史功绩
        七、华北大学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创办的现实启示
    第四节 华北高教会与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一、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二、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
        三、对院系进行初步调整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综合评价
        一、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
        二、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启示
第七章 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
    第一节 石家庄的沦陷与教育浩劫
        一、石门伪政权的建立
        二、日伪对教育的破坏
    第二节 日伪奴化教育的实施
        一、推行学校奴化教育
        二、奴化社会教育
        三、统制报刊强化奴化宣传
        四、利用宗教进行反共宣传
    第三节 日伪在石家庄推行奴化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泯灭了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
        二、盲目推崇日本,轻蔑自己的祖国
        三、维护封建礼教,做封建主义的殉葬品
        四、培养了一批顺从殖民统治的御用知识分子
    第四节 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一、晋察冀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教育实施办法
        二、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
        三、社会教育与冬学运动
        四、抗日文化教育的宣传及其作用
第八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历史反思及启示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变迁特点
        一、新式教育不断正规化
        二、企业办学是近代石家庄教育的重要支撑
        三、私立学校发展迅速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一、经济滞后制约教育发展
        二、政府的管理不善
        三、教育观念落后与人口素质低下
        四、教育经费不足
    第三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对当今教育发展启示
        一、经济发展与地方教育经费充足促进教育发展
        二、政治变迁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三、文化因素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1.道德教育生活化概念
        2.道德教育生活化理论研究
        3.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一)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理论基础
        1.杜威经验教育理论
        2.马克思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二)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现实需要
        1.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2.克服虚无主义思想,要求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3.学校奉行应试教育,学生实践能力亟需加强
        4.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二、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工具
        1.调查对象
        2.调查工具
    (二)调查内容
        1.道德教育的环境
        2.道德教育的目标
        3.道德教育的内容
        4.道德教育的过程
        5.道德教育的评价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课时安排符合规定,执行落实不到位
        2.目标制定周密合理,实施倾向知识积累
        3.现有内容贴近生活,涵盖范围不全面
        4.教学方式丰富多样,讲授法使用频率高
        5.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次数少
        6.教学评价以文本测试为主,活动评价依据所占比重小
三、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阻力及成因
    (一)小学道德教育实施的阻力
        1.道德教育实施条件有限,难以取得应有教学效果
        2.道德教育目标倾向知识积累,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难以体现生活的完整性
        4.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实际需要
        5.道德教育评价随意性强,缺乏统一的科学评价方案
    (二)小学道德教育实施阻力的成因分析
        1.深受应试教育影响,重智育轻德育
        2.学校道德教育功利化,盲目追求教学成果
        3.课程资源开发有限,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小
        4.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缺失,教学实践缺乏理论指导
        5.学校各部门未形成合力,道德评价体系难以完善
四、实现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一)结合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实现课程育人
        1.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教学安排,保障德育课程达到教学效果
        2.挖掘各学科蕴含德育资源,实现德育与各科教学有机融合
    (二)创建和谐校园,实现文化育人
        1.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以环境改变带动学生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道德教育实施提供依托
    (三)开展多种活动,实现实践育人
        1.应时应景举办活动,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2.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生活
    (四)完善学校制度,实现管理育人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2.班主任接管班级德育工作,师生共建良好班集体
        3.学校各部门协同监督,完善道德评价体系
    (五)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实现协同育人
        1.加强家校沟通合作,提高家长家教水平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共育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中国、新加坡小学品德教材呈现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2.品德教材是品德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
        3.呈现方式是教材传递信息的直接手段
    (二)研究意义
        1.充分挖掘品德教材德育功能
        2.帮助教师分析运用品德教材
        3.拓宽小学品德教材比较视角
    (三)研究综述
        1.教材研究
        2.教材呈现方式研究
        3.品德教材的形式与内容呈现方式研究
    (四)概念界定
        1.小学品德教材
        2.呈现方式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思路
一、分析框架
    (一)分析维度的确定
    (二)形式层面分析维度的确定
        1.前人的维度划分
        2.本研究的分析维度
    (三)内容层面分析维度的确定
        1.前人的维度划分
        2.本研究的分析维度
二、中国、新加坡教材形式层面呈现方式比较
    (一)开本与尺寸
        1.开本
        2.尺寸
        3.比较分析
    (二)肌理与色彩
        1.肌理
        2.色彩
        3.比较分析
    (三)版面编排与设计
        1.版面编排
        2.具体设计
        3.比较分析
三、中国、新加坡教材内容层面呈现方式比较
    (一)栏目
        1.栏目类型
        2.栏目数量
        3.比较分析
    (二)插图
        1.插图类型
        2.插图数量
        3.比较分析
    (三)言语
        1.言语表述主体
        2.言语句式
        3.言语表述方式
        4.比较分析
    (四)知识
        1.知识传递方式
        2.知识呈现顺序
        3.比较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两国教材的色彩选择与版式设计适合学生阅读
        2.两国教材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
        3.两国教材都重视学生思考力,且均留有一定思考空间
        4.中国教材突出视觉的协调统一,新加坡教材强调视觉冲击力
        5.中国教材重知识探究与情境创设,新加坡重知识传递与故事讲述
        6.中国教材呈现多样性,新加坡教材体现功能性和趣味性
    (二)建议
        1.调整色彩和版式设计,提高冲击力
        2.改变栏目与插图设置,提升功能性
        3.创设连续的故事情境,增强故事性
        4.丰富练习和活动方式,增加趣味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道德与法治》教材1-3年级各单元、课标题
附录2 新加坡《好品德好公民》教材1-3年级各主题、课标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二、近代中国创设修身课程的背景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发生危机
    (二)教育功能的拓展及科举制度的式微
    (三)效仿日本学制设立修身课程
三、清末小学修身课程的起步
    (一)清末小学修身课程标准的制定
    (二)清末小学修身课程的教材编纂
    (三)清末小学修身课程的教材内容
    (四)清末小学修身课程的教学实践
四、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的发展
    (一)民初小学修身课程标准的重订
    (二)民初小学修身课程教材的扩展
    (三)民初小学修身课程教材内容的变更
    (四)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的教学实践
五、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的意义及启示
    (一)历史意义
    (二)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一)原始资料
    (二)相关着作
    (三)相关论文
致谢

四、中日小学德育内容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道德学科化”改革及其对中国德育的启示[D]. 崔梦琪.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3]人教社三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整数的运算”内容比较研究[D]. 张茜. 扬州大学, 2021(09)
  • [4]日本中小学法治教育研究[D]. 施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 孙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D]. 郭海洋. 河北大学, 2020(08)
  • [8]小学道德教育生活化实施阻力及消解策略探究 ——以大理市S小学为例[D]. 王亚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9]中国、新加坡小学品德教材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 陈思琪.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清末民初小学修身课程研究[D]. 毛佩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日小学德育内容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