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陷阱:从就业到失业

遭遇陷阱:从就业到失业

一、遭遇陷阱:从就业到失业(论文文献综述)

汪洪溟[1](2019)在《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现代工业社会之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安全网”与“稳定器”作用,从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意义上来说,无疑应视之为公民所应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多方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并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与巨大的进步。2016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包括“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实现基金的安全可持续运行”的具体发展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综合当前的经济与社会总体形势来看,当前我们仍然正处于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对照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方面,尤其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依然不充分和不均衡的现实,未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然有着较多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在研究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社会保障资金及其待遇支付等作为维系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其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以及整个经济增长的效应问题,是不能不深入考虑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必须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等因素的经济效应加以具体而深入的分析。例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是否如理论预期的那样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这些问题的回答尽管可以依据相关的理论进行定性的分析,但是同时无疑也需要有相关的实证分析结果来作为必要的支撑。为此,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全民覆盖”宏伟目标的具体实施步骤之际,本文即以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分析为主要内容,来对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以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分析为视角,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的研究,在理论上,本文可以弥补已有大量研究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不足所带来的缺憾,所做的实证分析能够深化我们对相关的制度与政策措施的认识,同时也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丰富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本文对建国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的分析与总结,能够为我们反思过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否存在不足,提供必要的思路。另外,本文选取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实证分析,能够为相关社会保障项目的制度设计与改进,提供不同的视角并为提高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出一定的贡献。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主要是对社会保障基本概念的总结与相关文献的评价,为了更好地梳理出本领域所涉及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基础,我们在开展本文研究之初就专门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我们将建国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按照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了“计划经济时期”、“双轨制时期”、“市场经济时期”和基本建立以来的发展等四个阶段,并就每一阶段的制度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给出了我们的评价;第四部分分为三章,由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构成,分别是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我们分别就社会保障经济影响分析的三个最主要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首先归纳和总结相关理论分析框架与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第四部分是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验的总结;第五部分是基于全文的分析所得出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我们认为现阶段主要应当在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扩大制度覆盖面、健全财务模式并强化基金监管,以及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等几个方面,来把握未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可以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切入点。已有的大量社会保障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都是立足于具体的单方面的社会保障经济效应,尤其储蓄与消费效应等分析,而本文研究则是首先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的实际过程,以及结合可能存在的问题得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我们的研究内容与方向的。这样的研究视角使得我们的实证分析,始终都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的与需要,并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等不同层面实现了有机地结合。例如,本文首先进行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是进行理论分析框架的总结与分析,然后结合理论框架设计了实证分析模型,最后我们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其对政策制定层面的影响分析与总结。二是构建了基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框架。为了有效地达到本文分析与研究的最终目的,我们所进行的作为主体部分的实证分析,首先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与选择,以已有的大量研究为基础,我们没有选择通常人们普遍关注的储蓄与消费效应,而是从宏观效应分析入手,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效应涵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效应。经过三个方面的实证分析与探讨,我们认为这样的内容构成比较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可以有效避免宏观与微观层次相互脱节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本文在内容上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刘赛特[2](2018)在《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反贫困策略研究 ——以就业质量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是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不断提高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的历史,就是不断与贫困作斗争、从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可以说,贫困——匮乏和短缺,是人类面临的永恒挑战。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更是世界各国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就业是劳动者融入城市社会、分享发展成果、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就业性收入是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否实现就业以及就业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更是使其摆脱贫困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失业和就业不足是导致城市贫困的直接原因,增加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和低收入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往对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数量方面,对于就业质量研究不多。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出现越来越多在业贫困人口。他们虽然实现了就业,但大多处于劳动力市场边缘,就业不稳定,工作环境恶劣,收入低,待遇差,享受不到正规就业者的权益,更缺乏社会保障和相关福利待遇。低质量的就业使大批劳动者陷入贫困境地,成为城市中“有工作的穷人”。可见,单纯实现就业还不足以改变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就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关系到就业工作的全局,已经成为研究就业问题的核心。因此,不仅要关注城市贫困人口就业数量的增加,更要关心城市贫困人口就业质量的提升。只有实现高质量就业,才能让城市贫困人口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最终走出“贫困陷阱”。目前,我国城市在业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下岗再就业人员、在岗低收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的大学生以及其他低收入青年等。他们往往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但缺少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向上流动的空间。就业不充分、就业质量不高成为这一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城市工作贫困人口充分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是增加其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科学治理城市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已有一些专家学者从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社会政策等角度对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展开研究,但对于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综观现阶段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在研究对象方面,多以城市贫困问题这一整体为对象,缺少针对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研究。第二,在研究主题方面,多以就业数量为重点,缺少对工作贫困者就业质量的研究。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缺少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内容。第四,在理论视角方面,缺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理论,难以从更深层面探求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途径。因此,笔者将城市贫困治理的视角从无业贫困转向有业贫困,将研究重点从就业数量转向就业质量。本文以权利能力理论、发展型社会政策为依据,从就业质量角度入手研究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反贫困策略。研究者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长春市在业贫困人口调查数据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指数模型,分析了就业质量与城市贫困的关系,研究了影响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并结合理论与实际提出反贫困策略。根据就业质量的维度和内涵,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文章选取了八项与劳动者就业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研究,分别为:工资收入、劳动时间、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劳资关系、职业发展、社会保险和工作满意度。研究者通过对长春市360户低收入家庭的调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就业质量与贫困度呈显着负相关。劳动者就业质量越高贫困度越低,就业质量越低贫困度越高。通过改善在业贫困人口的就业质量,可以有效降低贫困度,提高生活质量,这对于缓解城市贫困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其就业质量存在正相关。个人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就业质量也越高。其中,劳动者的职业资格水平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受教育程度,再次为健康水平。第三,城市在业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与其就业质量存在正相关。个人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其就业质量也越高。其中,劳动者的社交网络顶端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社交网络差异,再次为社交网络规模。第四,制度性因素对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就业质量有很大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性安排决定了人们享有自由、运用自由的权利。针对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各影响因素,研究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性建议:第一,加强对劳动者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投资,全面提升在业贫困者的就业能力;第二,改善现有制度体系,保护在业贫困人口平等的政治参与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提高低收入人口的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第三,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在业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疾病风险,减少由疾病带来的各项损失。让工作贫困群体过上更加健康富足的生活。

周银坤[3](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魏丹[4](2017)在《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认为易地搬迁是中共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之一,旨在解决因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匮乏和交通不便等恶劣的生存环境所引起的农村贫困现象,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实现其由“因困而贫”向“因迁而富”的转变,对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早在2001年,我国就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的一个阶段,在攻克贫困难题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搬迁并不等于脱贫,如果不注重移民后续发展,极有可能造成“因迁返贫”,而实现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保障其就业,所以建立和完善移民就业保障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贵州省自2011年起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搬迁移民多以依托城镇安置为主,并且针对移民后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就业保障政策。本文选取贵州省榕江、石阡、织金和余庆四个县的调研数据,首先对扶贫生态移民就业保障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s回归模型,从移民特征、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和社区环境四个方面对移民就业保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然后得出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政策存在四个方面的困境:就业制度保障方面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乏力;就业机会保障方面就业机会缺乏、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培训保障方面效果不佳、参训率低以及培训工作经费紧张、重叠无序;就业服务保障方面平台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低。最后针对困境运用合作治理理论从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就业机会、优化培训网络和健全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期完善扶贫生态移民就业保障政策体系,对我国下一步易地扶贫搬迁提供对策和建议。

刘凯,张瑞凯[5](2017)在《低收入家庭的失业与就业:人群、趋势及国际比较》文中认为失业问题是低收入家庭的顽疾。本研究使用"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数据库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调查数据,深入剖析了低收入群体的失业特征、就业渠道和就业救助服务利用情况。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面临非常严峻的失业问题,其中农村低收入家庭丧失劳动能力的问题以及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失业无业和丧失劳动能力的问题严重,进城务工家庭的失业、无业问题逐渐显现;低收入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以非正式为主,超过一半的低收入家庭没有使用过就业救助服务。本文亦对中西方就业救助制度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强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在就业救助中的角色以及建立长期的就业追踪制度等政策建议。

刘燕[6](2016)在《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研究(1989-2015)》文中指出社会排斥理论是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福利国家危机,以及欧盟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兴起的。欧洲学者们试图以这种新的理论和视角来诠释欧洲国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出现的社会问题。欧盟一体化进程不仅是经济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融合的过程。作为一个超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联合体,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排斥概念首次在欧盟的官方文件中被提及。此后,欧盟逐步地制定并推行反社会排斥的政策,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世纪以来,消除贫困和反社会排斥日益成为欧盟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社会排斥理论、反社会排斥以及社会融合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欧盟把2010年确定为反贫困和反社会排斥年。基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等差异性原因,各成员国反社会排斥的政策措施和执行力度不尽相同。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排斥及其相关理论也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关于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的相关研究则为数不多,且至今尚无与此论题直接相关的专着或译着。因此,研究欧盟的反社会排斥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五章对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关于“社会排斥”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主要研究社会排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背景、相关理论内涵及概念界定等内容,并对吉登斯(Giddens)、思尔维(Silver)等学者关于社会排斥的代表性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后文相关章节的研究构建理论框架和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欧盟反社会排斥的历程进行历史回顾。主要以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反社会排斥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分别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斯本战略”时期和“欧洲2020战略”三个阶段的欧盟反社会排斥行动、计划、方案和战略等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治理特点等内容进行历史回顾、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探讨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在失业方面的体现。在经济领域, “失业”指的是劳动者遭遇劳动力市场的排斥。如何消减劳动力市场排斥是欧盟层面反社会排斥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本章主要是在对失业与社会排斥的相互关系、失业的致因,以及失业的现状及趋势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讨论欧盟在失业方面的反社会排斥行动、计划、方案和战略等相关政策以及成员国之间的互动。第四章主要探讨和分析欧盟制定的教育方面的反社会排斥政策。社会排斥并不单纯的表达为某种结果和状况,社会排斥理论更强调其动态性和过程性。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在于对个体所实施的社会化过程。本章主要对校园内外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社会排斥分别进行阐述。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识读能力,识读能力缺乏或低下是社会排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表现,而教育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则是应对劳动力市场排斥的一剂良方。本章主要对欧盟在基础教育阶段和职业教育阶段所实施的为应对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排斥问题所采取的各类教育战略、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案等政策加以分析和归纳。第五章主要探讨以无家可归者和残疾者为代表的欧盟特定人群的社会排斥及应对问题。无家可归作为社会排斥最极端的表现形式,残疾者则由于自身生理弱势和社会弱势,在社会生活中容易遭到来自社会主流群体的排斥。此两类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引起了欧盟的关注和重视,并针对其社会排斥的致因、表现及特点,出台了若干欧盟层面及成员国层面的反社会排斥行动计划、方案及战略等,且这些反社会排斥政策呈现多样化趋势。

穆维博[7](2016)在《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援助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相较于传统的社会救助,它是一项“赋能型”救助、“发展型”救助和“治本型”救助。在国家提出精准扶贫和保障公民体面劳动的背景之下,研究就业援助制度的基本理论、发展现状,总结国外发展经验,并针对我国存在的制度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就业援助制度是国家针对就业困难人员而设置的一种具有就业促进和社会救助双重属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政府和社会通过制定特殊扶助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依法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系列活动和制度的总称。就业援助是兼具就业促进和社会救助属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通过实施该制度,能够有效地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它是一项“赋能型”救助。其被实施有助于克服社会救助直接向困难群体“输血”的缺陷,它更具有积极性的“造血”功能,能够有助于克服就业困难人员的福利依赖现象。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由全国性法律规定和地方性实施规范所构成的就业援助制度体系,就业援助法律制度已得到了《就业促进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律规定。但是其仍然存在法律属性不清,责任主体不明,职责不明确,对象认定标准不合理、范围不科学以及援助措施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从我国就业援助现有法律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出发,采用了以法学为主的综合研究方法。并密切联系相关的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就业援助研究的既有成果.综合运用法解释学、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在对就业援助的基本理论、西方国家制度经验、我国立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就业援助的责任主体、就业援助的对象认定、就业援助的措施完善等主要制度要素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主体部分由以下六章组成。第一章就业援助的基本理论。首先,对就业援助的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就业援助是一种具有社会救助兼具就业促进属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它的实施蕴含着“发展型救助”的理念,且对克服福利依赖,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价值,社会救助属性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它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帮助的方式是促进他们就业,也因此具有就业促进属性。其次,运用词源学方法对就业援助的概念进行了厘清,认为就业援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但就业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的,通过实施就业援助措施帮助他们就业,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生活困境的社会救助的活动和制度。再次,对就业援助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认为就业援助的理论基础在于保障受助对象“有尊严的生存”的基本人权。就业援助是基于实质正义而产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立论之基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弱势地位的正视。就业援助是国家之责,这是现代政府理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实现受助对象基本人权和维护社会实质正义的必要保障。第二章讨论了西方国家的就业援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首先,文章对西方福利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认为就业援助制度融汇于整个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之中,且被当作是该项改革的工具与手段,其有效帮助了西方国家克服了“福利依赖”问题。其次,对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就业援助制度的起源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值得我国制度完善时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政府积极推进就业援助法制化的重要性;二是政府主导、多元化的援助责任体系值得借鉴;三是强调受助者责任,工作福利制的建构。第三章对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有制度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就业援助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认为我国就业援助制度最早始于古代的“以工代赈”。发展、成熟于现代。其在现代的发展分别经过了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经过梳理发现,就业援助这一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经验和不足。经验主要包括:坚持生产救助与生活救助相结合;逐步制度化;援助对象的适时调整;建立在劳动力市场基础之上。其不足主要表现为制度化程度不够。认为在当前的制度建设中应继承较好的经验,克服发展中的不足。其次,主要对我国现有的就业援助的相关的全国性规范和地方性规定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全国性规范而言,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援助国家层面的规范数量不足,立法内容和立法技术不够成熟;就业援助的法律属性不清等。就地方性规范而言,其问题主要包括:立法层次较低;援助对象范围不一;转授权落空与二次授权问题较大;规范性程度不足等。总体来看,这些问题主要源于政府责任承担不足,援助对象认定不清及援助措施设置不够科学三个制度要素上。第四章重点对就业援助的政府责任进行了论述。首先,认为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是政府保障人权、实现实质正义,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权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其次,认为政府在就业援助中承担的责任应当定位为一种主要责任,其他主体承担着辅助责任。政府承担的责任类型主要包括:制度供给责任;资金供给责任和管理实施责任。并发现了当前政府在承担就业援助责任时还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制度供给方面,存在制度供给不充分、现有规定不够具体、立法内容较粗糙;在资金供给方面,存在就业援助资金缺乏独立性、中央、地方责任不清;在管理实施方面,存在责任主体机构不明、就业援助工作配备人力物力不足等问题。针对就业援助政府责任的现存问题,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政府责任的不足:一是针对制度供给不足,建议制定专项就业援助规定,督促地方政府落实责任,并健全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二是针对资金供给责任问题,建议实现就业援助资金预算单列,加大中央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三是针对管理实施责任问题,建议完善就业援助管理体制,明确主管部门并赋予其职权职责,用法定方式将就业援助实施制度化。同时,为了缓解单一国家力量的不足,建议构建以国家为主导、社会为辅助的就业援助多元责任主体体系。第五章对就业援助对象认定所依据的法律规定,认定标准、对象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首先分析了就业援助认定所依据的法律规定,从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未充分落实中央授权;存在一些立法技术问题。其次,对就业援助对象认定的现有标准和范围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就业援助对象认定中存在认定标准不明晰、不全面的问题;就业援助对象范围存在封闭性的问题;认定程序存在欠缺争议处理机制、程序设置不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就业援助对象认定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建议对就业援助对象认定的法律制度首先进行完善;增加主观认定标准的可判断性,进一步完善客观标准;建议采用“概括+列举”的模式克服就业援助对象封闭性问题,同时,还需扩展援助对象的范围。完善已有的认定程序,并设定争端处理程序和权利救济机制。第六章主要对就业援助措施进行了论述。首先,对规定就业援助措施的法律依据进行了梳理,并梳理出就业援助措施主要包括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低保”联动、公益性岗位安置、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等。其次,对主要就业援助措施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就业援助措施所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班晓娜[8](2015)在《工作搜寻视角下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就业问题关乎民生,尤其是青年就业问题,更是关乎到每个家庭的生存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问题,在中国,大学生青年就业群体的就业历年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1世纪初开始的前几年就出现了就业难问题,并且学者们分析了各种就业难原因,教育扩招、经济增速、国外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就毕业生本身工作搜寻来说,其持有的保留工资对就业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其搜寻行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保留工资水平现在是什么样的水平?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因素又影响到了保留工资水平?保留工资对工资起薪产生影响了吗?保留工资对就业搜寻时间长短起到影响了吗?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与解释。同时,分析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更能容易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困境。本文的研究围绕着大学毕业生就业搜寻和保留工资影响因素展开的。就业搜寻过程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季必须经过的阶段,毕业生就业搜寻与普通劳动力不同,本文强调了其特点和属性。并对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分析了影响毕业生保留工资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是普通劳动力市场中共有的,有些是大学毕业生特有的,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本文还针对就业难、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概括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所在,通过图表分析中国大学入学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GDP增长率、企业景气指数、失业率等指标,来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尤其是社会的经济背景以及高等教育扩招背景,同时提出研究大学生工作搜寻的意义以及提出保留工资研究的价值所在。另外,提出了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和不足等内容。第2章是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对工作搜寻理论进行了阐述,从工作搜寻成本和工作搜寻密度来阐述工作搜寻行为。并从工作搜寻角度对保留工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保留工资理论进行概括性评价,为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搜寻行为和保留工资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对国内有关大学生就业搜寻文献以及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综述,作为后续研究的铺垫。第3章是对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对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属性和求职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调研数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搜寻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工作搜寻对保留工资的影响,以及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细致的结论。第4章是依据文献理论与方法,对保留工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专业、户籍、家庭财富、学生干部、党员等众多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了指标筛选,最后得出九个指标显着影响指标。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分析,考察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群体的工作搜寻与就业选择行为。第5章是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主要针对降低工作搜寻成本、缩短工作搜寻时间以及控制合理保留工资水平等方面,提出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缩短就业搜寻期,同时要实行可行的政策减少就业性别歧视,提高人力资本,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搜寻能力,提升全社会为大学生就业服务能力,改变就业观念做出适度的保留工资,进而实现顺利就业。第6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及主要创新性工作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大学毕业生就业搜寻过程仍有明显的特点大学毕业生求职群体与普通劳动力市场仍有明显不同,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仍旧普遍存在就业歧视,并且就业信息搜寻渠道主要靠网络媒体和校园发布,国家机关不再是主要的就业意向,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是主要的就业方向。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密度仍然很大,获得就业面试机会减少,毕业生搜寻时间较短,半数毕业生离校时已经有了确定单位,很多毕业生并不急于找工作,一方面源于持有的保留工资,另一方面想搜寻更好的工作。(2)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相互影响工作搜寻成本对保留工资产生影响,保留工资在3500元以下具有显着性影响,同时两者负相关。而保留工资超过3500以上,工作搜寻成本与保留工资之间关系不显着。工作搜寻时间对保留工资产生显着性影响,并且两者具有负相关性,工作搜寻时间越长,保留工资越低。毕业生的保留工资对就业搜寻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保留工资影响工作起薪,保留工资和工作起薪呈正相关,保留工资越高,获得较高工作起薪的概率越大。研究表明,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时间产生显着性影响,保留工资决定了工作搜寻期的长短,保留工资越高,搜寻时间越长,保留工资越低,搜寻时间越短。(3)工作搜寻过程中的保留工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性别、党员、学历、学校声望、家庭总收入、亲属中科级以上干部人数、求职总花费、就业意向地点、就业搜寻地工资水平等九个指标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对保留工资产生了显着性影响。男性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高于女性大学生,党员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要高于非党员大学毕业生,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较高的保留工资水平,家庭总收入越多,保留工资越高。亲属中科级干部人数越多,毕业生保留工资越高。求职花费越多,保留工资越高。毕业生意向就业地点越是大城市,保留工资越高。就业搜寻地工资水平越高,毕业生的保留工资越高。而其他指标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只能说明在本次研究中影响不显着。就业难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工作搜寻过程中的保留工资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保留工资更能影响到工作搜寻结果。因此,关注工作搜寻行为和保留工资问题,可以透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背后的一些原因,必须要通过全社会的合力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有:(1)分析了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相互关系在工作搜寻对保留工资影响方面,主要分析了工作搜寻成本、工作搜寻时间、工作搜寻次数对保留工资的影响。在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的影响方面,主要分析了保留工资对工作起薪和工作搜寻结果的影响,这些分析基本上验证了以往的理论研究结论,也比较符合现实实际,通过对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的研究,更能挖掘出大学毕业生本身以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以及就业难问题也有些启发。(2)对保留工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国内现有的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搜寻以及保留工资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性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少量的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对影响保留工资的因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和验证,从个人特征、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歧视、个人偏好、社会资本、就业服务、搜寻成本和搜寻时间等方面进行指标完善。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搜寻及保留工资的研究,必须放在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中进行研究,大学生就业搜寻群体与普通劳动力搜寻群体有共性之处,但其特殊性很明显。研究这些特殊性,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康二军[9](2015)在《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形势发展,国际上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探索均向“从保障到就业”转变,强调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虽然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就被赋予了“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的功能,但从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在促进就业方面缺乏有效手段,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发挥严重不足。本文结合相关就业、失业理论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践(以河北省相关数据为例),分析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促进就业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找出了影响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覆盖面窄,互济性差,缺乏促进就业的激励措施,基金支出渠道狭窄、支出结构不合理,扩大基金支出范围缺乏法律依据等。深入分析了阻碍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更好发挥的主要原因:就制度顶层设计而言,存在制度未能实现全覆盖、费率确定机制有待完善、失业保险与就业促进补贴政策并行的制度设计、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就覆盖面窄的问题而言,主要存在用人单位和职工主观认识不到位、制度设计上风险和收益分担机制对参保者缺乏吸引力、失业保险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执行法律和制度不严等问题;失业保险互济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失业保险的统筹层次低,各统筹地区间基金收支、结余差距大,导致提高统筹层次存在重重困难;从监管方面来说,存在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顺畅、基金监管中过多的行政干预使得基金监管存在困难、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审核监管机制不严等问题;另外,失业保险经办水平低,就业服务精准化程度和职业培训的有效性不强也影响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有效发挥。依据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相关理论,立足我国社会现实,从树立先进的失业保险理念、整合失业保险制度和积极就业政策交叉的内容、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调整失业保险待遇给付制度、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完善失业保险统计和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方面,就更好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探索提出了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路径选择和机制构建的建议。

封芬[10](2015)在《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下的必然产物,对劳动者而言,失业是最大的风险,而就业则是最好的保障。如果失业率过高,不仅失业者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更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安定。因此,继法国1905年首先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之后,世界各国也纷纷建立失业保险来应对失业危机,历经百年的发展,失业保险现已成为各国政府应对失业危机所采取的最普遍且最有效的方式。失业保险制度运行至今,由于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制度弊端开始显露,于是各国开始逐渐把注意力从消极保障生活转向积极促进就业。目前已经有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相关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是纵观全球,尤其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失业保险制度依然过于注重失业后的救助和补偿,而忽视了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而在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以来,失业保险经历了从初创到改进再到不断完善的演变过程,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着,但不能忽视的是,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同样面临着“重保障、轻就业”的问题,失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而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功能却明显缺失。在制度建立之初,受失业人口数量庞大和失业保险基金薄弱的限制,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可是时至今日,我国失业人口总数基本趋于稳定、失业保险基金迅速增加并存在大量结余,促进就业功能发挥的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人口膨胀的今天,如何抓住时机进行改革,发挥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成为政府和人们共同关注的一大民生问题。为此,本文选取失业保险制度作为切入点,沿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问题分析—经验借鉴—政策建议”的思路,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引入收入—闲暇模型和DMP模型,对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分析显示失业保险的领取资格、保障水平的高低、领取期限的长短等因素都会对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产生影响;其次,运用我国2002—2013年失业保险和就业相关的数据,一方面,建立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对三大经济地带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在不断增强,但是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率却一直没有提高,并且地区差异显着,此外,各地区就业训练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实施情况也有待改善;再次,在借鉴国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改革措施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未能有效促进就业的原因,包括覆盖率和受益率低、缴费机制不完善、支出模式不合理以及职业培训和介绍体制运行不善等等;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具体建议。

二、遭遇陷阱:从就业到失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遭遇陷阱:从就业到失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主要创新
        1.3.2 可能存在的不足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社会保障
        2.1.2 社会保险
        2.1.3 社会救济
        2.1.4 社会福利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3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迁演
    3.1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1.1 时代特征与基本制度背景
        3.1.2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3.1.3 对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价
    3.2 双轨制之下的反思与继续探索
        3.2.1 “双轨制”时期的形势分析
        3.2.2 “双轨制”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
        3.2.3 对“双轨制”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价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目标模式的确立
        3.3.1 制度背景与主要内容
        3.3.2 对目标模式的评价
    3.4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与进一步发展
        3.4.1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
        3.4.2 以“五大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
        3.4.3 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
4 社会保障的劳动就业效应分析
    4.1 社会保障对就业影响的机制
        4.1.1 社会保障影响劳动力资源的区域与行业配置
        4.1.2 社会保障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与供给决策
    4.2 社会保障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变量、数据与模型设定
        4.2.2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4.2.3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4.3 基于就业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4.3.1 基于劳动力供给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4.3.2 基于劳动力需求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4.3.3 社会保障对劳动力供需的调节
5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5.1 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5.1.1 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
        5.1.2 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机理
    5.2 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调节的实证分析
        5.2.1 指标、数据与模型建构
        5.2.2 模型估计与检验
        5.2.3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
    5.3 基于公平收入分配的社会保障建设分析
        5.3.1 制度覆盖面决定收入分配调节范围
        5.3.2 支出水平决定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5.3.3 制度设计决定收入分配调节方向
6 社会保障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
    6.1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
        6.1.1 社会保障影响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
        6.1.2 社会保障制约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
        6.1.3 社会保障基金影响资本市场运行
    6.2 社会保障经济拉动效应实证分析
        6.2.1 变量、数据与模型
        6.2.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2.3 主要结论
    6.3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
        6.3.1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
        6.3.2 社会保障覆盖面
        6.3.3 社会保障项目的设计与优化
7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建设经验借鉴
    7.1 美国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7.1.1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7.1.2 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7.2 德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与改革经验
        7.2.1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7.2.2 德国社会保障改革经验
    7.3 瑞典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7.3.1 瑞典的社会保障建设
        7.3.2 瑞典的福利危机与改革经验
    7.4 日本和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建设经验
        7.4.1 日本的社会保障建设
        7.4.2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建设
8 基于经济效应的社会保障建设对策
    8.1 以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促进经济效应
        8.1.1 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
        8.1.2 强化责任与风险约束机制
        8.1.3 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立法
    8.2 以全民覆盖和全民共享促进收入分配效应
        8.2.1 构建发展型社会福利
        8.2.2 尽快实现社会保险的全民覆盖
        8.2.3 完善收入分配顶层设计
    8.3 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
        8.3.1 健全“统账结合”的财务模式
        8.3.2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
        8.3.3 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8.4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8.4.1 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8.4.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制度
        8.4.3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后记

(2)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反贫困策略研究 ——以就业质量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设计与方法
        1.2.1 分析和解释框架
        1.2.2 研究的对象、场域和资料
        1.2.3 研究伦理以及限制性条件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就业质量
        1.3.2 平等就业权
        1.3.3 贫困
        1.3.4 城市在业贫困
    1.4 相关文献回顾
        1.4.1 社会保障学视角
        1.4.2 社会学视角
        1.4.3 社会政策学视角
    1.5 本研究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反贫困理论与就业理论
    2.1 反贫困理论
        2.1.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1.2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2.1.3 收入再分配理论
        2.1.4 涓滴理论
        2.1.5 森的权利能力理论
        2.1.6 发展型社会政策
    2.2 就业理论
        2.2.1 西方传统就业理论
        2.2.2 凯恩斯就业理论
        2.2.3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2.2.4 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
        2.2.5 人力资本理论
        2.2.6 社会资本理论
第3章 城市在业贫困问题现状
    3.1 城市在业贫困问题的产生
    3.2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规模
    3.3 城市在业贫困率发展趋势
    3.4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构成及特征
        3.4.1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构成
        3.4.2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的特征
    3.5 城市在业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3.5.1 影响城市在业贫困的内部因素
        3.5.2 影响城市在业贫困的外部因素
第4章 就业质量与城市贫困的关系
    4.1 就业与城市贫困的一般关系
    4.2 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反贫困的意义
    4.3 长春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状况分析
        4.3.1 工资收入指数
        4.3.2 工作时间指数
        4.3.3 工作稳定性指数
        4.3.4 工作环境指数
        4.3.5 劳动关系指数
        4.3.6 职业发展指数
        4.3.7 社会保险指数
        4.3.8 工作满意度指数
        4.3.9 就业质量指数
    4.4 就业质量与城市贫困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5章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1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就业特殊性
    5.2 影响就业质量的内部因素
        5.2.1 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2.2 社会资本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5.3 影响就业质量的外部因素
        5.3.1 教育制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5.3.2 就业制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5.3.3 社会保障制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第6章 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反贫困对策
    6.1 理论的指导
        6.1.1 权利能力理论的指导
        6.1.2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指导
        6.1.3 “赋权增能”反贫困对策的提出
    6.2 完善社会制度
        6.2.1 赋予平等的政治参与权
        6.2.2 保障受教育权
        6.2.3 维护社会保障权
        6.2.4 建立健全就业法律制度
    6.3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6.3.1 加强普通教育
        6.3.2 重视职业教育
        6.3.3 完善职业培训
        6.3.4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6.4 增加社会资本投资
        6.4.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6.4.2 加强社区建设
        6.4.3 动员民间组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4)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正义理论
        2.1.2 治理理论
        2.1.3 就业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安置
        2.2.2 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
        2.2.3 就业保障
3 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1 扶贫生态移民概况
    3.2 调查样本及情况说明
        3.2.1 样本基本情况
        3.2.2 样本家庭经济情况
        3.2.3 样本城镇就业情况
    3.3 就业保障的现状分析
        3.3.1 就业安置现状
        3.3.2 就业教育培训现状
        3.3.3 就业权益保护现状
        3.3.4 就业配套政策实施现状
    3.4 就业保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研究假设
        3.4.2 模型的选取与构建
        3.4.3 主要变量及统计特征
        3.4.4 回归结果分析
        3.4.5 小结
4 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的困境分析
    4.1 就业制度保障的困境分析
        4.1.1 就业保障制度体系不完善
        4.1.2 就业保障政策执行乏力
    4.2 就业机会保障的困境分析
        4.2.1 就业机会缺乏
        4.2.2 就业渠道狭窄
    4.3 就业培训保障的困境分析
        4.3.1 移民参训效果不佳、参训率低
        4.3.2 培训工作经费紧张、重叠无序
    4.4 就业服务保障的困境分析
        4.4.1 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4.4.2 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低
5 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的完善对策
    5.1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政策执行成效
        5.1.1 完善就业保障制度
        5.1.2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5.2 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数量
        5.2.1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5.2.2 扩宽城镇就业渠道
    5.3 优化培训网络,增强移民就业能力
        5.3.1 提高培训针对性
        5.3.2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
    5.4 健全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5.4.1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5.4.2 完善就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5)低收入家庭的失业与就业:人群、趋势及国际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一)低收入群体的失业与就业问题
    (二)中西方就业救助政策概览
    (三)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数据与指标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简介
    (二)指标设计与分析策略
三、研究结果
    (一)低收入家庭的失业问题
    (二)低收入家庭的就业渠道
    (三)低收入家庭接受就业救助服务的情况
四、就业救助政策国际比较
    (一)救助对象的差异
    (二)救助内容和方式的差异
    (三)救助主体及资金来源的差异
    (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差异
    (五)失业保险建设的差异
        1. 国民保险法
        2. 求职人员法
        5. 单亲家庭救助金
        6.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
        7. 儿童营养计划
        8. 住房援助计划
五、讨论与总结

(6)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研究(198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社会排斥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社会排斥理论发端的背景
        一、社会排斥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排斥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 社会排斥理论核心与外延的探讨
        一、社会排斥理论的内涵及其视角
        二、社会排斥理论的外延及其维度
        三、社会排斥术语的理论概化
第二章 欧盟反社会排斥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欧盟上世纪末反社会排斥的开启
        一、“社会排斥”术语在欧盟官方文件中的出现
        二、欧共体时期的反贫困行动
    第二节 欧盟里斯本时期的反社会排斥
        一、《里斯本战略》的社会政策目标
        二、“开放协调”治理方式的引入
    第三节 欧盟后里斯本时代的反社会排斥
        一、《欧洲2020战略》的出台
        二、《欧洲2020战略》中的反社会排斥倾向
第三章 欧盟应对失业问题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第一节 失业与社会排斥的关系
        一、失业理论的探讨
        二、互为因果的失业与社会排斥
    第二节 欧盟失业状况与趋势
        一、欧盟失业状况与社会排斥的表现
        二、经济危机下的欧盟失业状况
        三、欧盟失业的趋势和特点
    第三节 欧盟失业问题中社会排斥存在的因素
        一、结构性因素
        二、长期性因素
    第四节 欧盟及其成员国应对失业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一、欧盟应对失业的反社会排斥整体战略
        二、欧盟与成员国政府应对失业的反社会排斥互动
        三、成员国政府间应对失业的反社会排斥互动
第四章 欧盟教育领域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识读能力与社会排斥
        一、教育与社会排斥
        二、基础教育与“识读能力”
    第二节 欧盟基础教育中的社会排斥
        一、欧盟基础教育中的显性社会排斥
        二、欧盟基础教育中的隐性社会排斥
    第三节 欧盟基础教育中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一、欧盟对基础教育重要性的新认识
        二、欧盟对数字化时代提高公民读写素养的认识
        三、欧盟基础教育中社会排斥的应对措施
    第四节 欧盟职业教育中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欧盟对职业教育的新定义
        二、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中的反社会排斥原则
        三、欧盟成员国职业教育中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第五章 欧盟面向特定人群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第一节 欧盟对无家可归者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一、无家可归者的分类及成因
        二、无家可归者所遭遇的社会排斥
        三、欧盟应对无家可归者社会排斥的措施
    第二节 欧盟对残疾人群的反社会排斥政策
        一、对残疾人群的理论界定与事实鉴定
        二、残疾人群遭遇社会排斥的现状分析
        三、欧盟促进残疾人群“就业实现”的社会融入措施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就业援助与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就业援助的定义、属性与功能
        一、就业援助的定义
        二、就业援助的属性
        三、就业援助的功能
    第二节 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理念与原则
        一、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的理念
        三、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的原则
第二章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与就业援助立法
    第一节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与就业援助
        一、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
        二、就业援助在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改革中的功能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就业援助制度及借鉴
        一、美国就业援助制度
        二、英国就业援助制度
        三、德国就业援助制度
        四、我国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章 我国就业援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立法分析
    第一节 我国就业援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就业援助制度的开始阶段
        二、我国就业援助制度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就业援助制度的完善阶段
        四、我国就业制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第二节 我国主要就业援助法律制度评析
        一、就业援助立法评析
        二、就业援助地方性规范评析
    第三节 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的现存问题
        一、就业援助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二、就业援助对象认定标准、范围和程序不科学
        三、转授权问题突出
        四、立法技术存在缺陷
第四章 就业援助的责任主体——政府
    第一节 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的正当性分析
        一、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的必要性
        二、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的合理性
    第二节 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的定位及责任类型
        一、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的定位
        二、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的类型
    第三节 我国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供给责任的问题
        二、资金供给责任的问题
        三、管理与实施责任的问题
        四、职能部门不清、结构单一的问题
    第四节 政府承担就业援助责任的完善
        一、制度供给责任的完善
        二、资金供给责任的完善
        三、管理与实施责任的完善
        四、就业援助责任主体体系的完善
第五章 就业援助的利益受体——援助对象
    第一节 就业援助对象的定位及法律依据存在问题
        一、就业援助对象的定位
        二、对象认定法律依据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就业援助对象的认定及存在问题
        一、就业援助对象的认定标准
        二、就业援助对象的认定范围
        三、就业援助对象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就业援助对象认定制度的完善
        一、就业援助对象认定法律依据的完善
        二、就业援助对象的认定标准、认定范围和认定程序的完善
第六章 就业援助的实现方法——就业援助措施
    第一节 现有就业援助措施的现状分析
        一、公共就业服务
        二、职业教育和培训
        三、“就业——低保”联动
        四、公益性岗位安置
        五、集中就业与按比例安置就业
    第二节 我国就业援助措施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就业服务措施存在的问题
        二、职业培训措施存在的问题
        三、“就业——低保”联动措施存在的问题
        四、公益性岗位安置措施存在的问题
        五、集中安置与按比例就业措施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就业援助措施的完善
        一、公共就业服务措施的完善
        二、职业培训措施的完善
        三、“就业——低保”联动措施的完善
        四、公益性岗位安置措施的完善
        五、集中就业与按比例就业措施的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工作搜寻视角下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1.4.1 对毕业生保留工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4.2 分析了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互动关系
    1.5 本文存在的不足
        1.5.1 统计方法有限
        1.5.2 未能进行省际和地域之间的分析
2 理论及文献研究综述
    2.1 工作搜寻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保留工资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3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关系分析
    3.1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的必要性
        3.1.1 劳动力市场中信息不完全
        3.1.2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价格离散
    3.2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过程
        3.2.1 数据来源及描述
        3.2.2 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现状
    3.3 工作搜寻与保留工资的相互关系分析
        3.3.1 工作搜寻对保留工资的影响
        3.3.2 保留工资对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
    3.4 保留工资与工作搜寻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3.4.1 工作搜寻对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的影响
        3.4.2 保留工资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
4 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 主要影响因素
        4.1.1 个人特征
        4.1.2 代际因素
        4.1.3 教育制度因素
        4.1.4 劳动力市场因素
    4.2 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保留工资描述
        4.2.2 保留工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2.3 实证结果及讨论
5 促进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的政策建议
    5.1 增加工作搜寻途径
        5.1.1 进行就业结构调整
        5.1.2 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5.2 降低工作搜寻成本
        5.2.1 制定反就业歧视具体措施
        5.2.2 完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制度
        5.2.3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
        5.2.4 完善城乡统一户籍政策
    5.3 缩短工作搜寻时间
        5.3.1 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5.3.2 高校应加大就业信息服务
        5.3.3 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歧视
    5.4 确保毕业生合理的保留工资水平
        5.4.1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5.4.2 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5.4.3 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5.4.4 完善职业生涯教育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3.国外的主要经验做法
    (三)主要思路、内容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
        1.主要创新之处
        2.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相关概念
        1.就业、失业、充分就业
        2.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制度
    (二)相关理论
        1.最优失业保险理论
        2.积极的失业治理理论
        3.工作搜寻理论
    (三)失业保险发挥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1.失业保险的功能
        2.失业保险各功能间的相互关系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主要途径
        1.待遇确定及给付
        2.发放职业介绍补贴
        3.发放职业培训补贴
        4.援企稳岗政策
        5.其他政策手段
    (三)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发挥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失业保险覆盖面窄,参保率低
        2.统筹层次低,互济性差
        3.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直接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比例低
        4.部分促进就业支出项目法律依据不足
三、阻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发挥的原因探析
    (一)失业保险顶层制度设计不尽合理
        1.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有待健全
        2.失业保险基金筹资制度有待完善
        3.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激励不足
    (二)并行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1.并行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并行的制度设计不利于基金支出范围的扩大
        3.并行的制度设计不利于改善基金支出结构
        4.并行的制度设计不利于为失业人员提供更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
    (三)失业保险扩大覆盖面受到制约
        1.失业保险制度未能实现全覆盖
        2.企业和劳动者对失业保险认知度低,参保意识淡薄
        3.风险和收益分担机制对企业和职工缺乏吸引力
    (四)提高统筹层次的时机尚不成熟
        1.地区间基金多寡不均阻碍了统筹层次的提高
        2.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制约统筹层次的提高
        3.部门和地区间利益调整,影响统筹层次的提高
    (五)失业保险监管力度不够
        1.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2.基金监管存在困难
        3.资金资格审核监管机制不严
    (六)失业保险经办水平较低
        1.机构设置不统一,人员配备不足
        2.失业保险经办制度、功能不健全
        3.信息化建设落后
    (七)相关法律和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八)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有待加强
四、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路径选择和机制构建
    (一)树立先进的失业保险理念
    (二)协调理顺失业保险制度与积极就业政策
        1.整合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
        2.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和支出结构
        3.整合机构、完善职能,促进就业服务功能的发挥
    (三)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1.加强立法,扩大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
        2.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3.完善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确定机制
        4.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四)调整失业保险待遇给付制度
        1.严格把握保险金给付条件
        2.合理确定保险金给付标准
        3.调整保险金给付期限
        4.调整失业保险金给付方式
        5.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
    (五)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培训机制
        1.拓展失业保险基金对培训补贴的支出范围
        2.由数量型培训向质量型培训转变
        3.培训目的向重视提高个人持续就业能力转变
    (六)加强失业保险统计和信息管理工作
        1.完善失业保险统计制度
        2.实施失业保险信息化管理
        3.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理论分析
    2.1 失业保险及其促进就业功能
    2.2 收入—闲暇模型视角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研究
        2.2.1 收入—闲暇模型
        2.2.2 收入—闲暇模型视角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影响
    2.3 DMP模型视角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研究
        2.3.1 DMP模型的匹配函数
        2.3.2 DMP模型的工资议价
        2.3.3 DMP模型视角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影响
3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效果的评价
    3.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轨迹及其背景
    3.2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现状
        3.2.1 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情况
        3.2.2 各类就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实施情况
    3.3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综合评价
        3.3.1 指标构建
        3.3.2 数据处理
        3.3.3 实证结果
        3.3.4 综合评价
4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未能有效促进就业的原因分析
    4.1 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和受益率低
    4.2 失业保险基金的缴费机制不完善
    4.3 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模式不合理
    4.4 职业培训和介绍体制运行不善
5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改革措施及其启示
    5.1 国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方面的改革措施
        5.1.1 完善立法保障,维护特殊群体就业权力
        5.1.2 改革制度设计,促使失业人员积极就业
        5.1.3 调整支出结构,增加促进就业所占比例
    5.2 国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方面的启示
6 加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的政策建议
    6.1 扩大覆盖面,提高受益率
    6.2 从统一费率逐步过渡到差别费率
    6.3 调整失业保险的支出水平、结构、期限和方式
    6.4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就业培训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遭遇陷阱:从就业到失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效应分析的社会保障建设研究[D]. 汪洪溟.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2]城市在业贫困人口反贫困策略研究 ——以就业质量为视角[D]. 刘赛特. 吉林大学, 2018(12)
  • [3]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扶贫生态移民城镇就业保障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D]. 魏丹. 贵州财经大学, 2017(02)
  • [5]低收入家庭的失业与就业:人群、趋势及国际比较[J]. 刘凯,张瑞凯. 社会建设, 2017(03)
  • [6]欧盟反社会排斥政策研究(1989-2015)[D]. 刘燕. 云南大学, 2016(01)
  • [7]我国就业援助法律制度研究[D]. 穆维博.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2)
  • [8]工作搜寻视角下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问题研究[D]. 班晓娜.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9]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问题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康二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5(07)
  • [10]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的实证研究[D]. 封芬.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遭遇陷阱:从就业到失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