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

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

一、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敏[1](2021)在《电子商务赋能贵州山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农村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国情都决定了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山地农业面积占我国农业总面积四分之一,是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百业之基,但我国城乡二元化严重,乡村经济落后,农产品供给侧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明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匮乏,加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优化乏力,农产品供需不匹配,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对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传统产业带来“破坏性”冲击,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其他产业生产方式,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且电子商务融入各行业趋势不可逆。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应用有助于精准对接市场,指导农业生产,消除牛鞭效应,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帮助农户创收,实现扶贫,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新动力。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相关概念和贵州农业发展进行介绍,总结了电子商务通过重塑农资供应和金融服务、指导农业生产、改善流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农产品商业模式驱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其次,通过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和电子商务发展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利用2013年至2018年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地区面板数据考察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接着,根据古典经济学中的索洛模型,通过PLS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驱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路径,7个研究假设中只有1个没通过检验。最后,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构建了贵州省电子商务驱动山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模型,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策略建议和研究总结。研究发现:电子商务技术通过资本深化和劳动水平路径驱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而技术进步路径效果不明显,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对贵州来说,改善要素禀赋影响作用最大,因而是驱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佳路径,但是这一路径可能会造成农业产业机构合理化失衡。

侯纯纯[2](2021)在《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胶东经济圈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探测农业生产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趋势,有助于深化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合理优化,对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及提出因势利导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胶东经济圈2003-2018年39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了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特征以及农业部门间生产结构变动的趋势,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在时间维度上,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的总体特征表现为:2003-2018年间种植业和渔业产值占比上升、畜牧业产值占比下降,这与全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阶段特征分为平稳变动和缓慢调整两个阶段;趋势特征体现为种植业依旧是农业内部四部门中的重要支撑产业,渔业的增长势头最强劲,林业的增长优势不明显。农业部门生产结构变动表现为:在种植业部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相对稳定,粮经作物产量及比例变化在2003-2009年间总体上呈增长状态,2010-2018年呈现不断下降状态,反映了随着时间增加人们渐渐由更多种植粮食作物转为种植经济作物;在畜牧业部门:以猪和家禽的养殖为主,牛和羊的养殖不占优势,畜产品的存栏与产量变动相一致,猪肉和禽肉的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牛肉和羊肉的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在渔业部门:随着人们对渔产品需求的上涨,水产品的养殖面积持续扩大。(2)在空间维度上,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各县市区农业生产内部的4部门在2003-2018年间,林业集聚的优势县市区数量变动最小,其次是种植业和渔业,牧业的变动最大;种植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增加,林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减少,牧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增加,渔业优势集聚区相对减少。农业生产结构地域部门差异表现为:在种植业部门各县市区种植经济作物的扩展趋势,说明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正积极调整;在畜牧业部门养殖牲畜的存栏总量占比下降的县市区虽然比上升的县市区要多,但是肉类总产量占比上升的县市区要大于肉类总产量占比下降的县市区,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规模化;在渔业部门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养殖面积上升和下降的占比情况相当,具有相对稳定的渔业发展优势。(3)通过对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胶东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城镇化率、非农GDP占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较为显着,工业化率和人均GDP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弱;农业生产条件是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重要推动力量,种植业劳动效率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大,农村用电量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不突出,化肥使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对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4)基于对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分析以及影响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条件两大因素的探讨,提出了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突出农业各部门生产特色;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劳动生产率。

田嫒[3](2021)在《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既刺激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又使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逐渐扼喉的困境,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驱动转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四川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ricultur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GTFP)的研究,对推动四川乃至全国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对AGTF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经济—资源—环境”分析框架为起点,分析四川农业发展现状,并基于EBM-GML指数模型测算1999-2018年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指数,分析四川AGTFP变化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识别相关因素对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四川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高素质农业劳动力流失、化肥和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以及农业环境污染依然较为严峻的困境;(2)四川AGTFP年均增长1.10%,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为24.77%,增长表现为技术进步单驱动型,相对技术效率恶化抑制其增长;AGTFP增长地区差异显着,成都平原经济区最快(1.94%),川东北经济区最慢(0.02%);AGTFP年均增速(1.10%)略高于传统ATFP年均增速(0.98%);(3)财政支农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及工业化水平对四川AGTFP增长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农效应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人力资本、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经营规模产生了阻碍作用;各因素对四川AGTFP的影响效应主要源自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贡献。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要提升四川AGTFP,必须以“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为抓手,以“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为保障,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原则推动各地构建协调、可持续、绿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农业面源污染和碳排放同时纳入非期望产出,将水资源消耗纳入投入要素,并以农业用水量作为衡量指标,AGTFP测算指标选取更为精准;以综合考虑了径向和非径向的EBM模型定义方向性距离函数,以GML指数构建全局生产可能集,AGTFP测算方法更为精准。

刘显[4](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郭鹏鹏[5](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孟秋菊,徐晓宗[6](2021)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研究》文中认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目前缺乏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内涵的研究。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是以我国地少人多的资源禀赋为前提,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根本,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以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经营行为融入小农户为关键,以兼业小农户和离农户有效分化为核心,以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为本质,以农业经营现代化、农业结构优质化、农产品品质化和农产品流通顺畅化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深入剖析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根本、引领、关键、核心、本质和目标,有助于弥补目前学界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提高相关职能部门与农业经营主体的认识水平,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一目标的实现。

王佳方[7](2020)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繁荣稳定、农民生计等重要基础功能,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粮食产量连年增高,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617元。农业农村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业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向好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隐忧:农业产业结构供需失衡,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这些当前农业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破我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困境、有效应对“三农”工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围绕“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全文共9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为第3-8章。本部分首先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内涵进行研究,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机制;其次,通过研究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分析评价中国农业供给效率,指出农业供给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全面剖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面研究路径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最后从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和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四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部分是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本部分从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守住三条基本底线、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二是依据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构建了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实现路径,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三是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市场和政府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且细致的剖析研究,得出了四个系统、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希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王洁梅[8](2020)在《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武鸣区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武鸣区围绕农民增收主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武鸣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基础建设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畜牧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渔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突出,制约了武鸣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武鸣区亟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广西统计年鉴、南宁市统计年鉴及武鸣区政府各部门获取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武鸣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农民收入现状,研究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鸣区以种植业为主导,畜牧业为辅;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武鸣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居农民增收的主导地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远高于广西农民。接着通过对武鸣区农业各部门内部结构构成分析,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蔬菜和水果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影响显着;畜牧业中肉类产量以猪肉为主,猪饲养产值最高,生猪养殖在畜牧业中是武鸣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实证分析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五是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王新利[9](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阀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的无可替代性。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稳,则天下稳。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治理这一发展短板,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核心战略,适宜的农业产业结构则是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战“疫”关键阶段,农业工作既是战略需要,更是特殊考验。近年来,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仍处在不断调整优化中,但农产品成本较高,种类单一,质量较差,竞争力较弱,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农业发展深陷困境。治理当前困境的最有效措施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宜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够增收,促进农业进步。所以,有必要探索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这对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比了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后,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但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种植业处于主导地位。应加大力度综合发展其他三产业,力求农业内部产业平衡发展。(2)在吉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种植业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牧业,而后是林业,最后是渔业。(3)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特点,找准优势产业,精准发力,促进全省农业经济发展。进而提出了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首先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加大力度发展渔牧产业;其次跟随市场脚步,用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后,强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管理技术水平。

李明文[10](2020)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发生率、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通过投入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终究会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急需找到一个新的推动力,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使要素配置趋优化,提高要素生产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新结构经济学认为要素禀赋是分析产业结构问题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决定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因素。“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的基本状况,但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农业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耕地面积减少、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流失的现实约束下,如何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瓶颈,来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突显问题?农业结构升级作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可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来改善要素结构,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有效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科学问题:在农业劳动力要素不断转移、资本要素快速替代及土地要素稀缺程度升高的趋势下,农业要素禀赋变化是否会促进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如何?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及解答。本文基于2003-2017年中国1743个县域的农业面板数据,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利用空间SARAR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效应进行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九个章节,主要研究内容提炼如下:第一,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运用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成因、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其次,利用数理模型推导,尝试理论推导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第二,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测度县域农业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系数,并测度县域农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数,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其次,利用空间SARAR和SEM模型实证分析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分析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第三,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其次,采用Moran’s I指数检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SARAR和SDM模型实证探索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与作用路径;最后,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指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非线性影响与作用路径。第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从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来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正向效应;首先,运用增长速度模型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其影响因素;其次,实证验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有:第一,2003-2017年资本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快速上升,而劳动力要素在农业要素禀赋结构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且2003-2009年中国县域要素禀赋结构出现固化迹象;县域农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而农业结构高级化在2008-2015年出现恶化情况之后得到缓解。资本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土地要素禀赋系数的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水平,而劳动力要素禀赋系数升高阻碍了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即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适当提高资本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而适当降低劳动力要素的相对丰裕度;县域农业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两者共同作用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第二,2004-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趋势,而县域整体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且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源泉;不同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中、东、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中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未呈现出显着的δ收敛趋势,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却存在显着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第三,农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的提高均有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反而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农业结构高级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来实现,而农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完成。农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均促进了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对东部县域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结构服务化对东、中、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形成了阻碍作用,且对西部的阻碍作用最大;而农业结构高级化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中部县域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农业结构升级对东、中、西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均通过技术进步途径实现,技术效率实现途径不明显。第四,农业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当劳均耕地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一门槛,且随着劳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且农业结构服务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变为促进作用;当劳均资本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双重门槛,且随着劳均资本量的增加,农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提升作用均不断增强,而农业结构服务化在第一、二区间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形成阻碍作用,当跨过门槛值0.2070时,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的影响由阻碍转为促进作用。第五,2004-2017年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资本要素是农业产出贡献率的主要推动力,且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而农业资本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态势;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投入的依赖程度有增强的趋势,这不利于农业经济转向效率和质量型增长;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增加可以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2004-2017年县域整体及东、中、西部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出倒“U”型规律,且东、中、西部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呈依次递增的规律,实证验证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显着减小县域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有: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从县域层面出发,利用2003-2017年中国县域农业面板数据,分析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县域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更真实且更具代表性;而现有相关文献多从省级或市级层面进行研究,缺乏县域层面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经验证据。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探索要素禀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把新结构经济学相关理论引入农业领域,把要素禀赋作为农业结构的研究起点,要素禀赋变化是否带来农业结构升级,而农业结构升级是否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农业层面,未有学者从此思路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第三、研究思路的创新。已有文献并未过多的关注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在揭示农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发现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机理。

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务赋能贵州山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结构优化
        2.1.1 产业结构优化概念
        2.1.2 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2.1.3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涵义
        2.2.2 农业结构优化的动因分析
    2.3 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2.3.1 电子商务与乡村振兴
        2.3.2 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贵州省农业结构优化现状及电子商务作用路径分析
    3.1 贵州省农业产业现状
    3.2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3.3 电子商务对农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路径
        3.3.1 电子商务重塑农资供应和金融服务
        3.3.2 电子商务指导农业生产
        3.3.3 电子商务改善流通效率
        3.3.4 电子商务优化资源配置
        3.3.5 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商业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面板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4.1 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4.1.1 被解释变量
        4.1.2 解释变量
        4.1.3 控制变量
    4.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4.2.1 模型设定
        4.2.2 描述性统计
        4.2.3 面板数据模型的确定
    4.3 回归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PLS方法的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路径研究
    5.1 PLS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5.2 模型建立和假设提出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拟合效果检验
        5.3.2 假设检验及路径实证
        5.3.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电子商务发展对贵州山地案例分析
        5.4.1 贵州案例实证分析
        5.4.2 结果讨论
        5.4.3 策略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基于面板数据的熵值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生产结构定义研究
        1.2.2 农业生产结构评价研究
        1.2.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规律研究
        1.2.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研究
        1.2.5 胶东经济圈研究必要性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
        2.1.1 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演变
        2.1.2 农业现代化发展核心理论
    2.2 产业结构理论
        2.2.1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2.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2.3.1 农业规模结构
        2.3.2 农业市场结构
    2.4 小结
第3章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分析
    3.1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时间变动
        3.1.1 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变动
        3.1.2 农业部门生产结构变动
    3.2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空间变动
        3.2.1 农业生产结构地域总体差异
        3.2.2 农业生产结构地域部门差异
    3.3 典型案例
        3.3.1 寿光
        3.3.2 莱州
    3.4 小结
第4章 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影响因素
        4.1.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1.2 农业生产条件
    4.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4.2.1 指标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2.3 模型设定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平稳性检验
        4.3.2 相关性检验
        4.3.3 协整检验
        4.3.4 实证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5.2.2 因地制宜,突出农业各部门生产特色
        5.2.3 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致谢

(3)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2 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3 关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4 文献简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1.3 规模经济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3 小结
3 四川省农业发展现状
    3.1 农业经济增长现状
        3.1.1 农业产值持续增加
        3.1.2 农业产值在第一产业占比先降后升
    3.2 农业资源约束现状
        3.2.1 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乏力
        3.2.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量居高不下
        3.2.3 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整体素质不高
        3.2.4 化肥、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
    3.3 农业环境污染现状
        3.3.1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3.3.2 农业碳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3.4 小结
4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4.1 测算方法
        4.1.1 建立环境生产技术边界
        4.1.2 构建EBM方向性距离函数
        4.1.3 构建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4.2 测算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4.2.1 指标选取
        4.2.2 数据说明
    4.3 测算结果分析
        4.3.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动分析
        4.3.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4.4 小结
5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及指标说明
        5.1.1 人力资本
        5.1.2 财政支农力度
        5.1.3 农业结构调整
        5.1.4 农业经营规模
        5.1.5 农业基础设施
        5.1.6 工业化水平
    5.2 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2.1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2.3 面板单位根检验
        5.2.4 模型设定及参数估计
        5.2.5 回归结果分析
        5.2.6 稳健性检验
    5.3 小结
6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提升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6.2.1 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
        6.2.2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2.3 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6.2.4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6.2.5 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口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5.1 主要数据来源
        2.5.2 生产水足迹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2.5.4 耕地压力指数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3.3 讨论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5 讨论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转型研究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1.3.6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思路
        2.2.1 数据获取
        2.2.2 数据分析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3.1 A区概况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3.3 研究的村庄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4.4.2 文本分析方法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4.4.4 研究发现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5.2 案例介绍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5.5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7.2 主要结论
    7.3 讨论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7.4 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简评
二、小农户的内涵
    (一)小农户的界定
    (二)小农户的特征
        1. 小农户占比大且主体地位突出
        2. 小农户自家承包地规模小且细碎化
        3. 小农户兼业化程度较高
        4. 小农户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
        5. 小农户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
        6. 小农户参与分工协作程度日益提高
三、现代农业的内涵
    (一)现代农业的界定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1. 现代农业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大农业
        2. 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农业
        3. 现代农业是发达商品农业
        4. 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
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
    (一)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凝练
    (二)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解读
        1. 前提:我国地少人多的资源禀赋
        2. 根本: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3. 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 关键:现代经营理念与现代经营行为融入小农户
        5. 核心:兼业小农户和离农户的有效分化
        6. 本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
        7. 目标:农业经营现代化、农业结构优质化、农产品品质化和农产品流通顺畅化
五、结语

(7)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2.4 总结与评价
第3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3.1.3 新供给经济增长理论
        3.1.4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3.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3.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3.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3.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3.3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
第4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状况分析
    4.1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
        4.1.1 农业整体发展趋势平稳向好
        4.1.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1.3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4.1.4 农业发展遭受“双板挤压”
        4.1.5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危机
    4.2 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分析
        4.2.1 基本原则
        4.2.2 指标体系
        4.2.3 评价方法
        4.2.4 综合评价
    4.3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农业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4.3.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
        4.3.3 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4.3.4 农业体制机制发展水平滞后
    4.4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4.4.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影响
        4.4.2 市场配置资源不足
        4.4.3 政府宏观调控存在越位与错位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分析
    5.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5.1.1 农林牧渔结构分析
        5.1.2 粮食结构分析
        5.1.3 种植结构分析
    5.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5.2.1 农产品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5.2.2 缺少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
        5.2.3 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5.2.4 农产品国际竞争形势严峻
    5.3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
        5.3.1 统筹调整粮经作物种植结构
        5.3.2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5.3.3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5.3.4 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第6章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分析
    6.1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现状分析
        6.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6.1.2 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现状分析
        6.1.3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6.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问题
        6.2.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
        6.2.2 高素质劳动力进入不充分
        6.2.3 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存在限制
        6.2.4 土地流转效率不高
        6.2.5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过高
    6.3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的路径
        6.3.1 积极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6.3.2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6.3.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
        6.3.4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6.3.5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第7章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分析
    7.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7.1.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7.1.2 农业科技经费来源多样化
        7.1.3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提升
        7.1.4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提升
    7.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供给侧发展的关系
        7.2.1 研究设计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2.3 平稳性检验
        7.2.4 边界协整检验
        7.2.5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关系
        7.2.6 稳定性检验
    7.3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的路径
        7.3.1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7.3.2 提高对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
        7.3.3 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7.3.4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第8章 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分析
    8.1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8.1.1 实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原因
        8.1.2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8.1.3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路径
    8.2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革
        8.2.1 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村金融发展
        8.2.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8.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8.2.4 加快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实现路径
    8.3 深化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3.1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8.3.2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8.3.3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第9章 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
    9.1 全面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以农民为核心的改革理念
    9.2 守住三条基本底线,确保改革路径不出较大偏差
    9.3 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
    9.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创新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结构
        2.1.2 农民收入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
第三章 武鸣区基本概况
    3.1 地理历史概况
    3.2 经济发展概况
        3.2.1 武鸣区地区生产总值情况
        3.2.2 武鸣区财政收入情况
        3.2.3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第四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1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分析
        4.1.1 武鸣区农业总产值变化分析
        4.1.2 武鸣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变化分析
    4.2 武鸣区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2.1 武鸣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4.2.2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
        4.2.3 武鸣区农民收入结构与广西农民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5.1 武鸣区农业内部各部门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5.1.1 种植业
        5.1.2 畜牧业
        5.1.3 林业
        5.1.4 渔业
    5.2 农业结构变化与农民收入变化间关系的分析
        5.2.1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5.2.2 实证分析
        5.2.3 结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6.1.1.1 武鸣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6.1.1.2 武鸣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1.2 .建议
        6.1.2.1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6.1.2.2 加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力
        6.1.2.3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1.2.4 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6.1.2.5 提高立体养殖技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乡村振兴战略视阀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农业
        1.2.2 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1.2.3 乡村振兴战略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研究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理论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1.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 产业组织理论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主导产业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产业政策理论
        2.3.1 路径依赖理论
        2.3.2 公共参与理论
    2.4 理论基础小结与本文研究视角的提出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分析
    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
        3.1.1 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的影响
        3.1.2 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需求的影响
    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
        3.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3.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民生活富裕
        3.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3.2.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第四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及效应分析
    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4.1.1 主导产业的更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1.2 提高生产率带动经济增长
        4.1.3 通过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4.1.4 协调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转移效应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生产优化效应
        4.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效应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吉林省农业资源基本情况
        5.1.1 农业自然资源
        5.1.2 农业社会资源
        5.1.3 农林牧渔产业资源
    5.2 吉林省农林牧渔业构成变化趋势
        5.2.1 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变化趋势
        5.2.2 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构成变化趋势
        5.2.3 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构成变化趋势
第六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6.1 理论模型分析
        6.1.1 模型假设条件
        6.1.2 建立分析模型
    6.2 实证分析
        6.2.1 实证策略
        6.2.2 因果关系检验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2.4 实证分析结论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7.1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1.1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7.1.2 区域优势不明显
        7.1.3 缺乏优质农产品
    7.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吉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措施
        7.2.1 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加大力度发展渔牧产业
        7.2.2 跟随市场脚步,用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7.2.3 强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管理技术水平
第八章 全文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概念界定
        1.3.3 数据来源
    1.4 分析框架、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1.4.1 分析框架
        1.4.2 论文结构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要素禀赋理论
        2.1.2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2.1.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1.4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有关要素禀赋与产业(农业)结构的研究文献
        2.2.2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变迁与升级的研究文献
        2.2.3 有关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2.2.4 有关产业(农业)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数理模型构建
    3.1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3.1.1 理论分析
        3.1.2 数理推导
    3.2 农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3.2.1 理论分析
        3.2.2 数理推导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域要素禀赋与农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演变
    4.1 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4.1.1 测度方法
        4.1.2 数据处理
    4.2 农业要素禀赋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4.2.1 农业要素禀赋系数动态演变趋势
        4.2.2 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动态演变趋势
    4.3 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分析
        4.3.1 县域整体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4.3.2 不同区域农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趋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要素禀赋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5.1.1 研究方法
        5.1.2 变量设定
    5.2 空间相关检验
        5.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2.3 BP及 Hausman检验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县域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5.3.2 不同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影响机理讨论——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
        5.4.1 指数测度
        5.4.2 匹配分析
        5.4.3 实证检验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变化及收敛分析
    6.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处理
    6.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动态演变
        6.2.1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6.2.2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趋势
    6.3 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检验及分析
        6.3.1 δ收敛及分析
        6.3.2 绝对β收敛及分析
        6.3.3 条件β收敛及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定
        7.1.1 研究方法
        7.1.2 变量设定
    7.2 空间相关检验
        7.2.1 空间相关关系检验
        7.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7.2.3 BP及 Hausman检验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
        7.3.2 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分析
    8.1 研究方法
    8.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应分析
        8.2.1 贡献率测度
        8.2.2 贡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8.2.3 稳健性检验
    8.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
        8.3.1 变量设定
        8.3.2 空间相关检验
        8.3.3 实证结果分析
        8.3.4 稳健性检验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务赋能贵州山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D]. 张兴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胶东经济圈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侯纯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田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6]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研究[J]. 孟秋菊,徐晓宗. 重庆社会科学, 2021(01)
  • [7]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 王佳方. 辽宁大学, 2020(07)
  • [8]武鸣区农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王洁梅. 广西大学, 2020(07)
  • [9]乡村振兴战略视阀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王新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1)
  • [10]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分析[D]. 李明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制度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