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特点

论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特点

一、略谈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丁坦[1](2021)在《偏爱古典性——对西方古典艺术语言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围绕古典艺术的概念展开讨论,论述的方法将聚集于历史上的批判视角以及艺术家个人创作对古典艺术概念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从正面描述古典艺术和从反面论述偏离古典性的方式来丰富对于古典艺术的认知。本文试图还原古典艺术在历史中演化的丰富内涵,还原西方古典艺术的内在法则和真实原则。

徐思[2](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唐诗修辞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诗歌修辞主要以研究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为主要目标,唐诗中的修辞是我国诗歌修辞史上的高峰,故唐诗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非如此,表现在课程标准对修辞内容的导向模糊,教师不清楚修辞研究范围、性质和功能,从而使教师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改善这种唐诗修辞教学现状就必须确定唐诗修辞词教学内容和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方面,因此在本文的第三章先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唐诗分布情况,从体裁、时期、题材三方面展开分析;再就以上分析结果来确定唐诗修辞教学应包含哪些修辞内容,修辞内容分别为音律修辞、词法修辞、句法修辞和篇章修辞,每一分类下有若干修辞知识。第四章就唐诗修辞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修辞应用三方面论述,使修辞学理论与中学语文修辞教学相融合。

孙景鹏[3](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认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左乃文[4](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马晨希[5](2020)在《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文中研究指明武汉方言属于北方话系统,但与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以及中南地区的湖南、广西的方言更接近。就武汉方言内部而言,汉口话因汉口镇(现划分为江岸、江汉、硚口三区)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而闻名,被称为“汉腔”。武汉方言存在着大量修辞造词现象,笔者将朱建颂先生的《武汉方言词典》作为主要语料来源,对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进行定义,查找筛选,梳理分类,比较研究。笔者将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分为比喻造词、借代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和双关造词,并对武汉方言各类修辞造词按照修辞特点进行分类:将武汉方言比喻造词分为前喻式、后喻式和全喻式;将武汉方言借代造词分为旁代类、对代类和综合类;将武汉方言夸张造词分为夸大式、缩小式和超前式;将武汉方言委婉造词分为疾病与死亡类、生理与性爱类、社会与人生类和性格与称谓类;将武汉方言双关造词分为谐音双关造词和藏词之法双关造词。笔者归纳出每种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心理生成机制、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发掘武汉方言修辞造词所蕴含的武汉码头文化、饮食文化和商业文化。笔者将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在“普方古”视角下,与现代汉语修辞造词和古代汉语修辞进行比较研究,力图得出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一般性结论,希望能对武汉方言相关研究和其它方言修辞造词研究提供帮助。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邱铭[7](2019)在《“瘦”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 ——兼析《全宋词》中“瘦~/~瘦”》文中指出“瘦”是汉语中内涵丰富的词,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依据,归纳整理“瘦”10个相关义项,在此基础上分析“瘦”参构词的语义和构词方式。再以《全宋词》为语料,统计《全宋词》中含“瘦”的词句,根据语义将其归纳整合为人体外形、动物外形、景物形貌、景象变化等四个语义场,运用接受修辞学的理论分析词人表达“瘦”的修辞意图,以及读者接受“瘦”的修辞心理,并进一步从宋代“内守外协”政治模式和“引佛入儒”思想文化出发,对《全宋词》中“瘦”高频出现的原因进行解析。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前人对“瘦”及“瘦”参构词的研究成果,分为三类:“瘦”的语言学研究、“瘦”的文学审美研究、“瘦”的艺术文化研究。从研究中发现:“瘦”文学审美和艺术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多,语言学层面研究成果较少。据此说明以接受修辞学为理论指导的缘由、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通过比较三部权威辞书,明确“瘦”词典释义,整理出与本文语义研究相关的10个义项,并以瘦1……瘦10的方式标记。其中瘦1指少肉、消瘦,瘦2指细小,瘦3指减少,瘦4指土壤贫瘠,瘦5指贫穷,瘦6指窄小,瘦7指削直,瘦8指稀薄,瘦9喻诗风,瘦10喻字体。并以此分析《汉语大词典》中“瘦”参构词,论述“瘦”形容人时,参构词有消极色彩;“瘦”形容单薄、弱小的物时,多数参构词有消极色彩;“瘦”形容硬物时,参构词有积极色彩。第二章以《全宋词》为语料,统计《全宋词》中含“瘦”的词句,根据语义将其归纳整合为人体外形、动物外形、景物形貌、景象变化四个语义场。在此基础上,运用接受修辞学理论分析词人表达“瘦”的修辞意图和读者接受“瘦”的修辞心理。借此论述:一、《全宋词》语境中“瘦”可与不同物象搭配,构成临时参构词,表现出较强搭配能力;二、词人用“瘦”为有意之选,“瘦”修辞对象的不同反映词人思绪各异;三、“瘦”的使用反映了宋代社会对该词的认可。第三章从《全宋词》中词人创作出发,论述词人用“瘦”的特点:不同词人对“瘦”的表述相似。据此说明《全宋词》“瘦”修辞活动特点:修辞活动中,接受者转换为表达者,构成“表达→接受→再表达”的模式,以此论证喜瘦是宋代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再从政治和思想两出发,分析宋代喜瘦的原因,论证“内守外协”政治特点下,宋代社会心理转为内敛,“瘦”柔弱的特点符合宋代社会审美;“瘦”直硬的特点满足词人表达不屈的需要。同时,论证“引佛入儒”思想特点下,蕴含平淡的佛教观念和重视伦理的理学,决定“瘦”以柔弱貌和直硬貌参与修辞活动。第四章是结论,主要对本文主要观点进行说明,并指出本文写作不足之处,以求在反思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

司家瑜[8](2019)在《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文中提出“赋、比、兴”是围绕《诗经》产生的三个传统诗学概念,“比”作为其中一个独立的范畴,初见于《周礼》。关于《诗经》“比”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受古今学者的重视。对于近代以前“比”的研究资料,萧华荣先生在《意境·典型·比兴编》一书中已作过汇集。但还未有学者对1900年以来“比”的研究作单独的整理与归纳。1900年以后《诗经》“比”的研究和之前相比,研究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嬗变,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这一时期众多的学术成果是值得以一篇综述来全面梳理的。于是,本文从这个研究空缺入手,将1900年至今《诗经》“比”的研究按研究历程的特点,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建国前,由于西方“文学”与“史”的观念引入中国,于是《诗经》“比”的研究从“宗经”的传统下脱离出来,开始纳入文学、史学的范畴,为后世开启了新范式;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诗经》“比”的研究成果数量极少,且研究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新民歌服务。但这一时期也不乏重要的成果出现;三、改革开放后至今,《诗经》“比”的研究迎来了全新风貌,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由于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比”的研究范式再次发生嬗变,在之前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开始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开拓新的领域。总体呈现出细化、深入的学术特点。本文再按每一阶段的研究视角进行归类,总体包括本义考据、表现方法、思维方式、美学价值、研究史、文化起源、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只有表现方法的研究是从1900年至今始终没有离开学术视野的,受学者关注最久。此外,本文不仅对研究文本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且对不同学者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大致描述,并尽量客观地评价其得失。在文章最末的结语部分,针对《诗经》“比”当前的研究不足之处,笔者尝试提出了几点建议。总之,本文全面勾勒了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脉络,探讨了其中的成绩与不足,以期让读者对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泂杲[9](2019)在《近百年《诗经》“赋”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历经时间的检验更突显其思想意蕴和艺术价值之丰厚。“诗三百”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真实地描绘了两千多年前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面貌,这些都离不开“赋”的广泛运用。本文主要是以20世纪初至今,一百多年来《诗经》中的赋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整理有关论着发现有期刊论文253篇,着作77本。全文以横向展开研究分为:赋的发生起源、本义、作用及影响四个部分。同时又以时间为纵轴,对赋的研究既注重传统观念的延伸,又结合时代发展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学者们结合了民俗学,发生学,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等方法对赋展开研究。并且本文在整体上对各家观点之间的继承、断裂进行了梳理分析。纵观各家所论观点,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章:第一章对赋发生起源的观点做了梳理,归类分为了三部分。在第一节中,学者们回到了赋发生的具体时代,认为赋起源于原始巫史、祭祀仪式活动之中;在第二节中,学者们认为赋在上古诗舞乐合一的背景中,起初是民间百姓表达情感和生活的歌咏调子,后来赋演变成了周代用于政教的音乐调子;在第三节中,学者们认为赋的起源研究范围不应只是局限于《诗经》,他们以中国古代独特的原始思维方式为基础,从发生学的角度对赋的起源予以探究。第二章是对赋之本义的探讨。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思潮为研究背景,由于学者们解读的视角不同主要分为了四部分:在第一节中,赋的含义是作为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具体是对物的直铺和对情感的表达;在第二节中,学者们认为赋的本义是指文学诗歌的体裁;在第三节中,学者们回到了赋发生的历史情景之中,认为赋是作为《诗经》的具体应用方式而存在;在第四节中,学者们认为赋的本义是指对思维方式的构造和表现方式。第三章对赋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分为了三部分。在第一节中,是赋对艺术系统的作用,具体是于对创作者、作品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的作用;在第二节中,赋的作用升华到了艺术意境层面:具体是对情与景的融合,及赋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展开;在第三节中,对赋与比兴之间作用的争议加以辨析。第四章对赋的影响做了梳理。主要表现在赋对文学、艺术及文化两部分。在第一节中,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赋,在传统文学体裁中如:对文体赋、诗歌、小说等的影响,以及赋在电视、电影、广告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展现出赋具有新时代的研究特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在第二节中,赋超出了诗学范围上升到中国文化层面,影响了国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并作为东方民族文化诗性审美方式影响了世界。可以说对赋的探源,亦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探源。因此对《诗经》之赋的研究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通过上述四章对诸学者观点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近百年来《诗经》之赋在整体上有更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曹雨[10](2019)在《滇剧唱词比喻修辞研究》文中指出滇剧是云南艺术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一直以来学者们从未中断过对滇剧的研究。目前,学界对滇剧的研究主要偏向于艺术方面,鲜有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滇剧的唱词进行研究。本文从修辞学角度出发对滇剧唱词中的比喻辞格进行考察,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定性统计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了滇剧唱词中的比喻修辞。本文从比喻辞格的类型、本体、喻体、喻词、功能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对滇剧唱词中的比喻辞格进行了研究。对所收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分类统计后,滇剧唱词中的比喻类型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零度形式及十四种偏离形式,其中明喻的使用数量最多。另外,在滇剧唱词中比喻辞格存在综合运用的现象,有相同类型的比喻辞格连用、不同类型的比喻辞格连用及比喻辞格与其它辞格的合用等。滇剧唱词中比喻修辞的本体和喻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以把本体和喻体分为人物类、事物类、具体事件类、熟语类和俗语类五个大类。除了多样性的特征外,本体还具有具象性、多为人物类本体和本体结构多样化的特点。喻体则具有喻体多为事物类、喻体选择偏爱动物类和喻体选择虚拟事物的特点。而联结本体和喻体的喻词在滇剧唱词中种类多样,形式丰富,具有鲜明性和书面化两大特点。最后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修辞功能是比喻最基本的作用。它能使平淡的语言形象化、艺术化。从修辞功能的角度看,滇剧唱词中比喻修辞具有衔接情节、照应语境的篇章功能,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文化功能和增强语言魅力、塑造剧中意境的审美功能。

二、略谈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偏爱古典性——对西方古典艺术语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古典艺术”的词源分析和在历史上的演变
    (一)柏拉图
    (二)亚里士多德
    (三)阿尔贝蒂
    (四)瓦萨里
    (五)温克尔曼
    (六)莱辛
    (七)黑格尔
    (八)沃尔夫林
    (九)潘诺夫斯基
    (十)弗里德伯格
    (十一)贡布里希
二、古典艺术的修辞学基础和形式特征
    (一)修辞学的来源
    (二)作为一位历史画家
    (三)对古董的态度
    (四)古典风格
    (五)素描和色彩
三、通过几个代表性的人物来阐述古典艺术的具体概念
    (一)菲迪亚斯
    (二)沙特尔教堂西面山墙雕塑
    (三)乔托
    (四)曼坦尼亚
    (五)达·芬奇
    (六)米开朗琪罗
    (七)拉斐尔
    (八)卡拉奇兄弟
    (九)普桑
四、对古典艺术语言的挑战和重构
    (一)卡拉瓦乔
    (二)伦勃朗
    (三)拿撒勒画派
    (四)库尔贝
    (五)毕加索
五、其他领域的体现
    (一)文学
    (二)建筑
    (三)音乐
结语

(2)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唐诗修辞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现状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唐诗修辞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修辞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
    (二)唐诗修辞教学内容单一、模式化
    (三)修辞教学方法陈旧
三、初中唐诗选篇分布
四、唐诗的修辞教学内容
    (一)语音修辞
    (二)词法修辞
    (三)句法修辞
    (四)篇章修辞
五、初中语文唐诗修辞教学建议
    (一)教师对修辞应有正确的认识
    (二)修辞教学内容应丰富
    (三)完善修辞教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四、理论背景
        (一)互文性理论
        (二)对话句法理论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五、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语用认知法
    六、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一)形式表现模式
        (二)语义关系模式
        (三)认知模式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一)概念整合
        (二)套用浮现义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一)单套式
        (二)叠套式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一)言内模式
        (二)言外模式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一、主观性特征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一)评注性副词
        (二)表小量的补语
        (三)假设句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一、主要结论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二、余论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三、本文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武汉概况
        1.1.1 武汉城市概况
        1.1.2 武汉方言概况
    1.2 研究现状
        1.2.1 修辞造词的研究成果
        1.2.2 词语修辞义的研究成果
        1.2.3 武汉方言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武汉方言中的修辞造词现象
    2.1 武汉方言比喻造词
        2.1.1 前喻式比喻造词
        2.1.2 后喻式比喻造词
        2.1.3 全喻式比喻造词
        2.1.4 武汉方言比喻造词“表里值”特点
    2.2 武汉方言借代造词
        2.2.1 旁借类借代造词
        2.2.2 对代类借代造词
        2.2.3 综合类借代造词
        2.2.4 武汉方言借代造词“表里值”特点
    2.3 武汉方言夸张造词
        2.3.1 夸大式夸张造词
        2.3.2 缩小式夸张造词
        2.3.3 超前式夸张造词
        2.3.4 武汉方言夸张造词“表里值”特点
    2.4 武汉方言委婉造词
        2.4.1 疾病与死亡类
        2.4.2 生理与性爱类
        2.4.3 社会与生活类
        2.4.4 性格与称谓类
        2.4.5 武汉方言委婉造词“表里值”特点
    2.5 武汉方言双关造词
        2.5.1 谐音双关造词
        2.5.2 藏词之法双关造词
        2.5.3 武汉方言双关造词“表里值”特点
第三章 武汉方言中的多辞格兼用造词现象
    3.1 武汉方言双辞格兼用造词现象
        3.1.1 武汉方言借代和委婉、夸张兼用造词现象
        3.1.2 武汉方言双关修辞兼用造词现象
    3.2 武汉方言三辞格兼用造词现象
第四章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文化内涵
    4.1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码头文化内涵
        4.1.1 充满江湖习气的称谓语
        4.1.2 重信义的江湖词语
        4.1.3 反映不良江湖习气的词语
    4.2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饮食文化内涵
    4.3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商业文化内涵
第五章 “普-方-古”视角下的武双方言修辞造词
    5.1 “普-方”视角下的武汉方言修辞造词
    5.2 “古-方”视角下的武汉方言修辞造词
    5.3 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的内部差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瘦”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 ——兼析《全宋词》中“瘦~/~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瘦”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瘦”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瘦”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 “瘦”参构词的语义分析
    小结
第二章 《全宋词》“瘦”及其参构词语义场的修辞阐释
    第一节 人体外形语义场中“瘦”及其参构词的修辞阐释
    第二节 动物外形语义场中“瘦”及其参构词的修辞阐释
    第三节 景物形貌语义场中“瘦”及其参构词的修辞阐释
    第四节 景象变化语义场中“瘦”及其参构词的修辞阐释
    小结
第三章 《全宋词》“瘦”修辞接受的社会文化语境
    第一节 《全宋词》中“瘦”修辞活动的社会性
    第二节 内守外协下“瘦”的修辞接受
    第三节 引佛入儒下“瘦”的修辞接受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不足之处
附录1 “瘦”现有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20世纪初至建国前《诗经》“比”的研究
    1.1 对“比”本义的研究
    1.2 对“比”修辞学方面的研究
    1.3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1.4 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二章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诗经》“比”的研究
    2.1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2.2 “比”的研究之研究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至今《诗经》“比”的研究
    3.1 对“比”本义的研究
        3.1.1 用诗方法说
        3.1.2 演述方法说
        3.1.3 诗体说
        3.1.4 教诗方法说
    3.2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3.3 对“比”思维方式的研究
        3.3.1 原始思维
        3.3.2 二元“相性”思维
        3.3.3 艺术思维
    3.4 对“比”美学价值的研究
    3.5 对“比”文化起源的研究
        3.5.1 宗教仪式说
        3.5.2 原始思维说
    3.6 “比”在现代诗学中的流变
    3.7 “比”与“兴”的比较
    3.8 “比”与西方诗学中的“比喻”比较
    3.9 “比”的研究之研究
    3.10 其他方面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近百年《诗经》“赋”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诗经》之赋的起源
    1.1 赋起源于巫术宗教
    1.2 赋起源于民间歌谣
    1.3 赋起源于原始思维
第二章 《诗经》之赋的本义
    2.1 赋作为诗歌艺术方法
    2.2 赋作为文学诗歌体裁
    2.3 赋作为《诗经》的具体应用方式
    2.4 作为思维的建构及表现方式
第三章 《诗经》之赋的作用
    3.1 赋对艺术系统的作用
        3.1.1 赋对创作者的作用
        3.1.2 赋对作品的作用
        3.1.3 赋对接受者的作用
    3.2 赋对艺术意境的作用
        3.2.1 情景物我的相融
        3.2.3 时空意象的展开
    3.3 赋与比兴作用辨析
第四章 《诗经》之赋的影响
    4.1 赋对文学与艺术的影响
        4.1.1 赋对文学方面的影响
        4.1.2 赋在艺术方面的影响
    4.2 赋对文化层面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滇剧唱词比喻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滇剧研究综述
    第一节 滇剧发展历史研究
    第二节 滇剧声腔研究
    第三节 滇剧剧目研究
        一、剧目的搜集整理
        二、剧目的鉴赏评析
    第四节 滇剧表演艺人和表演艺术研究
        一、滇剧表演艺术家研究
        二、滇剧音乐研究
        三、滇剧表演艺术研究
    第五节 滇剧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
        一、滇剧文化价值研究
        二、滇剧传承发展研究
第二章 滇剧唱词比喻辞格类型
    第一节 滇剧唱词比喻辞格的零度形式
        一、明喻
        二、暗喻
        三、借喻
    第二节 滇剧唱词比喻辞格的偏离形式
        一、反喻
        二、缩喻
        三、倒喻
        四、较喻
        五、约喻
        六、双喻
        七、博喻
        八、诘喻
        九、补喻
        十、引喻
        十一、接喻
        十二、扩喻
        十三、迂喻
        十四、连锁喻
    第三节 滇剧唱词比喻辞格类型的特点
        一、零度形式占比大,明喻使用频率高
        二、比喻辞格的综合运用
第三章 滇剧唱词比喻本体研究
    第一节 本体的类型
        一、人物类
        二、事物类
        三、具体事件类
        四、熟语类
        五、俗语类
    第二节 本体的特点
        一、本体具有具象性
        二、本体多为人物类
        三、本体结构多样化
第四章 滇剧唱词比喻喻体研究
    第一节 喻体的类型
        一、人物类
        二、事物类
        三、具体事件类
        四、熟语类
        五、俗语类
    第二节 喻体的特点
        一、喻体多为事物类
        二、喻体选择偏爱动物类喻体
        三、喻体选择虚拟事物
第五章 滇剧唱词比喻喻词研究
    第一节 喻词的类型
        一、似类
        二、如类
        三、像类
        四、比类
        五、是类
        六、成类
        七、其它
    第二节 喻词的特点
        一、鲜明性
        二、书面化
第六章 滇剧唱词比喻修辞功能研究
    第一节 篇章功能
        一、衔接情节
        二、照应语境
    第二节 文学功能
        一、塑造人物
        二、渲染气氛
    第三节 审美功能
        一、增强语言魅力
        二、塑造剧中意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略谈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偏爱古典性——对西方古典艺术语言的研究[J]. 丁坦. 美术大观, 2021(12)
  • [2]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唐诗修辞教学研究[D]. 徐思.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武汉方言修辞造词现象[D]. 马晨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瘦”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 ——兼析《全宋词》中“瘦~/~瘦”[D]. 邱铭.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D]. 司家瑜. 山西大学, 2019(01)
  • [9]近百年《诗经》“赋”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D]. 王泂杲. 山西大学, 2019(01)
  • [10]滇剧唱词比喻修辞研究[D]. 曹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