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胸椎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

中老年胸椎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

一、中老年胸段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姣姣[1](2021)在《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疾病负担及转归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是由伤害性事件导致的急性神经损伤类疾病,具有突发性、高致残性、治疗费用高昂、康复时间长和转归效果差等特点,不仅会给个体的身心带来严重伤害,而且会对整个家庭、社区及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TSCI是一种可预防的伤害性疾病,而制定预防性策略需要有效的疾病特征数据支撑。从全球范围来看,关于TSCI流行规模和救治成本的研究较少,只有少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创伤登记系统实时获取TSCI患者的流行特征资料,而中国尚未开展全人群范围的TSCI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从中国伤害性疾病的救治体系和救治模式来看,TSCI发病后易于流向三级医院住院病案系统,因此通过开展基于三级医院病案系统的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研究,可初步了解TSCI对我国人群的危害程度及特点,为制定TSCI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目的基于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和西安市红会医院TSCI住院患者费用调查,描述我国TSCI住院患者的流行特征,分析影响TSCI住院患者费用和转归效果的因素,初步了解TSCI给我国人群健康带来的疾病负担。方法首先,通过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我国TSCI住院患者的流行特征。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摘录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入院的TSCI住院患者人口统计学、损伤及救治特征等信息,经数据清洗后共纳入4404名调查对象。利用复杂抽样加权和脊髓损伤相关床位占比估算全国三级医院的TSCI住院患者数,同时描述住院患者的特征分布。其次,通过西安市红会医院的TSCI住院患者费用调查,分析TSCI住院费用情况。本次调查从西安市红会医院病案系统中摘录2019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入院的TSCI住院患者数据,共382名。利用上述数据,描述不同TSCI疾病特征的住院费用分布,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住院患者费用的因素。最后,利用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的出入院ASIA损伤分级变化描述TSCI住院患者神经功能转归现状,并采用两水平logistic随机截距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医院间影响住院患者神经功能转归的因素。结果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三级医院TSCI住院患者约为72907例,住院患者发生率为52.35/100万。在4404例TSCI住院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中,平均年龄为51.6岁,≥60岁患者比例为32.4%;男女比例为3:1,且0~9岁的男女比例最低(2:5),30~39岁最高(4:1);农民和工人的比例最高(56.2%)。在损伤病因中,高处坠落为首要损伤病因(30.1%),常见于男性和青壮年人群;跌倒为次要病因(28.2%),常见于女性、儿童和老年人群。在损伤水平与程度中,颈脊髓损伤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不完全脊髓损伤占86.0%,与颈脊髓损伤相比,胸脊髓损伤的平均年龄较低,完全性脊髓损伤比例高(48.4%)。在入院ASIA损伤分级中,D级脊髓损伤所占比例最大,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入院ASIA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A级至C级脊髓损伤的比例均高于女性,<10岁组中B级脊髓损伤比例最高,其它年龄组均为D级脊髓损伤比例最高,且入院A级和B级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损伤病因为高处坠落,C级和D级损伤患者为跌倒。在救治特征分布中,中位住院时间为14天,受伤后2小时内入院的比例为7.5%,受伤当天手术的比例为1.9%,接受手术和康复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1.8%和37.4%。基于西安市红会医院TSCI住院费用调查数据得出,382例TSCI患者的总费用为3908万元,人均住院费用为102305.2元,中位住院费用为76569.4元,次均住院费用为43959.5元。在TSCI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住院时间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最大,随后依次为手术等级、合并损伤、损伤病因、康复治疗和入院ASIA损伤分级。基于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得出,4404例TSCI住院患者的神经功能好转比例为27.3%。在出院ASIA损伤分级分布中,D级脊髓损伤的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C级、A级、E级和B级,不同年龄组中均为D级脊髓损伤的比例最高,且随年龄增长呈波动升高趋势。在TSCI转归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不同医院的脊髓神经功能转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相关系数(ICC)为24.2%;在患者层面,年龄、损伤水平及程度、伴随骨折或脱位与脊髓神经转归效果呈负相关,而受伤至手术时间、康复治疗和手术干预方式与其呈正相关。结论基于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调查和西安市红会医院TSCI住院患者费用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估算的我国2018年三级医院TSCI住院患者约72907例,在缺乏全人群范围的TSCI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情况下,该数据对于阐述我国TSCI疾病负担现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2)TSCI患者住院费用(中位住院费用为76569.4元)高于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提示我国TSCI患者直接经济负担较重。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费用受住院时间、手术等级、入院ASIA、合并损伤、损伤病因和康复治疗等因素影响。(3)TSCI住院患者转归效果差,提示患者出院后将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长期的疾病负担。多因素分析显示,转归效果受年龄、损伤水平与程度、伴随骨折或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和康复治疗等因素影响。(4)TSCI住院患者主要特征:TSCI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农民工是高危人群。高处坠落为TSCI住院患者首要病因。不同性别和年龄的TSCI病因分布不同,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多发于男性青壮年,而跌落多发于女性、儿童和老年人群。TSCI住院患者多为颈段损伤,完全性损伤比例较低。男性、青壮年的损伤程度重。

郑国辉[2](2021)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测量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PTK)患者脊柱-骨盆参数并探讨其特征,探究PTK对矢状位平衡的影响和发生PTK后骨盆代偿的模式。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82例PTK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9例,女53例,年龄53-76岁(平均63.7±5.6),所有患者均行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检查。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对所有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进行测量,包括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上腰弯前凸角(Upp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UALL)、下腰弯前凸角(Low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LA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投射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正常无症状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由文献中获得。统计分析矢状面参数之间的差异,以及PTK患者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K患者LKCA为46.4°±14.8°,TK为38.9°±15.2°,LL为37.9°±15.1°,UALL为-1.7°±13.9°,LALL为40.2°±12.0°,PI为50.9°±11.7°,PT为25.3°±11.1°,SS为25.4°±12.9°,SVA为57.1mm±41.8mm。TK、LALL、PI、PT、SVA显着高于正常无症状人群(P<0.05),LL、UALL、SS显着低于正常无症状人群(P<0.05);LL与PI、PT、SS、TK、SVA相关(P<0.05),SVA与PI、PT、LL相关(P<0.05),LALL与PI、SS呈显着相关(P<0.05),UALL与PT、SS、TK呈显着相关(P<0.05)。结论PTK患者在TK、LL、PI、PT、SS、SVA等参数上与正常无症状人群有显着差异,矢状面上,脊柱与骨盆参数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局部后凸的产生使骨盆自身的解剖参数变化,同时骨盆因失平衡发生后倾进行代偿;外科手术干预需要合理规划腰椎前凸的重建目标,以恢复局部后凸的正常序列为主。

曾宪英[3](2019)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骨质患者64例,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入针对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骨折的专项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中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脊柱骨折患者加入有针对性的专项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刘良典[4](2020)在《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对脊柱骨质疏松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经过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干预后的脊柱骨质疏松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对脊柱骨质疏松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为临床医师提供脊柱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新思路。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并已确诊为脊柱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计纳入200例调查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65-70岁组、71-75岁组、76-80岁组、81-85岁组,每组5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进行八段锦练习和自拟腰部锻炼法锻炼,干预期间不使用相关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程度,采用SF-36量表结合医疗信息等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使用SPSS2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在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干预1年后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显着减轻,P<0.05;各组患者在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干预后生存质量提高,SF-36量表最终次评分较干预前显着改善,P<0.05。结论:(1)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脊柱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程度。(2)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可以提高脊柱骨质疏松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未来的脊柱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更多的考虑对患者进行长期的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治疗。

姜鑫[5](2020)在《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因具有稳定患椎、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压缩程度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关于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报道也层出不穷。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包括手术、临近以及远临节段再骨折,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再骨折,都会给患者个人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对于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也亟待新的突破与进展。既往研究多通过收集该机构一段时间内所有术后出现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推测再骨折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但此种方式统计的人群年龄跨度大,由于年龄跨度所带来的资料偏差更大的。其统计结果虽然能够给治疗提供参考,但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治疗经验。不仅如此,中国老龄人口数目多,老年人群在自身情况、社会情况、发病情况、治疗过程等均不同于普通人群,需要更多针对性的治疗与研究。目的:通过对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人群行椎体成形治疗后出现手术节段及临近节段再骨折的有关危险因素展开讨论,减小年龄跨度大引起的临床结果偏差,使研究结果更准确、更具针对性。同时,总结本地区老年人的发病情况及特征,探索本地区治疗的具体方案,以期减少高龄老年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发生,改善本地区高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所有采用PVP治疗的患者资料。依据相关入组标准,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随访资料,并对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椎体的部位、有无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骨水泥的材料学特性、手术入路、骨水泥的分布模式因素(骨水泥剂量及其与终板的关系、骨水泥凝固形态及其具体分布、是否发生渗漏)、手术前后患椎前缘高度变化、手术前后患椎矢状面角度变化、术后是否有预防骨质疏松相关治疗、有无患高血压、有无患糖尿病以及其他部位骨折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及临近椎体再骨折的诊断标准将纳入对象分为无再骨折组及治疗后再骨折组,同时依据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展开研究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76个骨折椎体行椎体成形治疗后,发生椎体骨折的共55例(19.93%)。其中,临近节段再骨折的发生率占全部手术节段的11.23%,手术节段再骨折的发生率占全部手术节段的4.71%。临近节段再骨折组与无再骨折组对比: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病人年龄、骨水泥剂量、骨水泥分布、术前患椎前缘高度比、术后椎体前缘改善百分比两组间比较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年龄、骨水泥分布、术后椎体前缘改善百分比是治疗后临近节段再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手术节段再骨折组与无再骨折组对比:单因素分析后提示患者年龄、合并椎体裂隙征、骨水泥剂量、骨水泥分布及形态两组间比较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患者年龄、骨水泥剂量、骨水泥分布为治疗后术椎再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患者的年龄、治疗后椎体前缘改善的高度及骨水泥分布是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行椎体成形治疗后临近节段再骨折的危险因素;高龄人群有着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发病特点,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对压缩的椎体前缘复位、并注意使骨水泥均匀双侧分布。(2)年龄、骨水泥剂量及分布是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行椎体成形治疗后手术节段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术中要注意控制骨水泥注入剂量,并尽可能使骨水泥均匀双侧填充,减少治疗后手术节段再骨折的发生。

魏翀,雷鸿,姚强[6](2019)在《三种方法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的变化》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中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VCF)骨密度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年龄为50~65岁的74例中老年VCF患者并按意愿分为三组,分别为保守治疗(保守组,23例)、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24例)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27例)。对治疗后三组患者疼痛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3、6、9和12个月椎体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KP组无痛比例多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3、6、9个月时三组患者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6、9个月,PVP组和PKP组患者骨密度均高于保守组(P均<0.05),保守组患者治疗后3、6、9个月时骨密度值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 PVP和PKP对VCF均有一定治疗效果,能减少骨量丢失,PKP可缓解患者治疗后疼痛。

王高祥[7](2019)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研究1 12例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24小时内住院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相关因素,给临床上预防骨折后便秘提供参考,以减少便秘给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带来的额外痛苦及潜在隐患,提高患者在骨折恢复期间的生活质量。方法:根据设定的病例选择标准,从201 7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在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住院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中筛选出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病例中患者住院1周内的排便情况,运用χ2检验对性别、年龄、骨折椎体数量、主要骨折节段、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止痛药、糖尿病、增液承气汤预干预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P<0.05分析出在单因素作用下有统计学意义的便秘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对经单因素分析证实在单因素作用下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有影响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在多因素作用下各可能相关因素与便秘发病的关联情况,结合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l)本次研究纳入的11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中有80例发生便秘,便秘的发生率为71.4%.(2)χ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单因素作用下,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因素、增液承气汤预干预因素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相关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多因素同时作用下,椎体压缩程度因素、增液承气汤预干预因素均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骨折椎体中、重度压缩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用增液承气汤预干预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1)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发病率较高,可达71.4%。(2)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因素可能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危险因素。(3)增液承气汤预干预因素可能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保护因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用增液承气汤预干预可减少便秘的发生率。

郑如庚[8](2019)在《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锁定板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为保证患者循环稳定、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设计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到2018年8月间在本院住院行锁定板固定术治疗的134例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69例;年龄4675岁,平均(60.4±7.8)岁;骨折分型:AO33-A型骨折83例,AO33-C型骨折51例;共有46例合并基础病,其中包括高血压24例、糖尿病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术后切口均加压包扎,未留置引流管。应用Gross方程对围手术期总血容量、总失血量以及隐性失血量进行计算。分析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慢性疾病、手术用时对134例股骨远端骨折锁定板固定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应用EpiData3.1软件校正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χ±s形式录入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锁定板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用t或方差检验;检验水准:P<0.05示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60岁与<60岁比较,对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以及术后隐性失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类型的差异对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的情况对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用时不同对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差异对患者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设术后隐性失血量为因变量(Y),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X),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X1)、骨折类型(X2)、慢性疾病(X3)、手术用时(X4)均与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锁定板固定术后发生隐性失血量呈正相关(P<0.01)。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回归模型:Y=304.365+4.534X1+6.512X2+4.569X3+48.326X4。结论: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骨折类型、慢性疾病、手术用时均与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锁定板固定术后发生隐性失血呈正相关。临床可据此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失血量进行预估,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预后。

王鲁烨[9](2018)在《睡枕高度、个体数据与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无颈椎病者和颈椎病患者群体的睡枕高度、个人身体相关数据测量,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到能够符合每个人“同身寸”比例数据的最佳枕头高度。【方法】选取50位(25位男性,25位女性)有颈椎病的成年人,年龄为18-70(50.40±13.55)岁,另外选取50位(25位男性,25位女性)无颈椎病者,年龄为18-70(44.22±13.76)岁。分别测量他们的肩颧距、右手掌宽度、枕头原始高度、仰卧枕高、侧卧枕高、经调整后的最佳枕高。找出适合颈椎病患者最佳枕高的计算方法,用最佳枕高检验对颈椎病的影响,并用VAS评分检测最佳枕高对颈椎病症状的影响,最后对再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取得的颈椎病患者和无颈椎病者两组个体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身高、体重、右手掌宽、肩颧距等对颈椎病的影响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提示身高、体重、右手掌宽、肩颧距这些个体数据与颈椎病的发生无关;两组的年龄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提示年龄可能是颈椎病发生的一个影响因素,颈椎病患者的年龄要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的年龄;颈椎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两组的原始枕高、仰卧枕高和侧卧枕高经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原始枕高与颈椎病的发生无关(P>0.05),而颈椎病患者仰卧和侧卧枕高均要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0.05),提示仰卧枕高和侧卧枕高可能是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两组枕形构成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枕形可能与颈椎病的发生无关;两组枕芯填充物构成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枕芯材料可能与颈椎病的发生无关;右手掌宽、肩颧距、身高及体重与最佳枕高均有关系,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603、0.345和0.378,提示右手掌宽和肩颧距与最佳枕高的相关关系较密切,而身高和体重与最佳枕高的相关关系密切程度较小;无颈椎病者个体数据与最佳枕高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右手掌宽对最佳枕高影响较大,可解释最佳枕高的37.7%的变异量,并得出回归方程:(?)(最佳枕高的预测值)=1.558+0.807x(右手掌宽);对颈椎病患者个体数据与最佳枕高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肩颧距对最佳枕高影响较大,可解释最佳枕高的35.8%的变异量,得出回归方程(?)(最佳枕高的预测值)=2.001+0.726x(肩颧距),颈椎病患者和无颈椎病者其最佳枕高的预测方程虽然不同,但可能存在密切联系(r=0.905,P=0.000),颈椎病组患者调整枕头高度后,VAS评分较调整前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说明最佳枕高对颈椎病患者症状有改善作用。【结论】年龄、侧卧枕高及仰卧枕高可能会影响颈椎病的发生,而身高、枕型、枕头填充物等与颈椎病的发生未见有明显关系;右手掌宽、肩颧距、身高及体重与最佳枕高均有一定的联系,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0.603、0.345和0.378;无颈椎病正常人最佳枕高的“同身寸”数据为右手掌宽,可根据本研究中的回归方程式:(?)(最佳枕高的预测值)=1.558+0.807x(右手掌宽),得到无颈椎病正常人最佳枕高的个体化预测值;有颈椎病患者最佳枕高的“同身寸”数据为肩颧距,可根据本研究中的回归方程式:(?)(最佳枕高的预测值)=2.001+0.726x(肩颧距),得到颈椎病患者最佳枕高的个体化预测值。调整最佳枕高前后,颈椎病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提示调整最佳枕高,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张猛[10](2017)在《探讨中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与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中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or dislocation,CSCIWFD)的临床特征、MRI表现、手术时机、方法和结果。从而得出治疗CSCIWFD的治疗策略尤其是预后和不同手术时机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2例中老年CSCIW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20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3.28±10.67)岁;损伤原因:机动车事故20例,意外跌倒15例,自行车事故11例,物体砸到5例,体育活动1例;脊髓损伤程度:完全性颈髓损伤5例,不全颈髓损伤47例。治疗前给与JOA及ASIA评分。损伤后8小时内接受治疗患者使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然后根据CSCIWFD患者损伤类型进行不同术式,根据手术治疗的时机不同分为3组:早期手术组(伤后72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17例、晚期手术组(伤后在72小时3周内进行手术治疗)22例和延迟手术组(在3周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13例。末次随访使用日本骨科学会颈脊髓功能(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法再次对各组治疗后的颈脊髓功能、运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52例中老年CSCIWFD患者随访时间533月,平均随访时间(15.03±6.39)月。JOA评分为011分,平均为5.52分;与治疗前相比,早、晚及延迟手术组末次随访JOA改善率达到57.47±10.91%、58.13±8.06%、61.18±7.42%。早期手术组、晚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在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和ASIA运动评分均显着提高(P<0.05),ASIA运动评分改善率分别:70.72±7.39%、67.92±7.42%、66.45±9.65%,而三组间的JOA改善率和ASIA运动改善率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颈椎管减压手术能明显改善CSCIWFD患者的脊髓功能。2.根据颈椎MRI诊断结果选择合适手术能够帮助CSCIWFD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并且手术时机(3个月内)与神经恢复没有明显关联。

二、中老年胸段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老年胸段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疾病负担及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TSCI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
        1.1.1 TSCI流行病学负担
        1.1.2 TSCI经济负担
    1.2 TSCI转归情况
    1.3 TSCI数据现状
    1.4 立题依据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思路
    3.2 技术路线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TSCI住院患者的流行特征描述
        4.1.1 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4.1.2 中国TSCI住院患者数的估算
        4.1.3 确定分析指标与方法
    4.2 TSCI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2.1 TSCI住院患者费用调查
        4.2.2 确定分析指标
        4.2.3 统计学分析
    4.3 TSCI住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1 确定分析指标
        4.3.2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中国TSCI住院患者估算结果
    5.2 TSCI住院患者特征分布
        5.2.1 人口特征
        5.2.2 损伤特征
        5.2.3 救治特征
    5.3 TSCI住院费用结果
        5.3.1 基本情况
        5.3.2 TSCI住院费用差异
        5.3.3 TSCI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5.4 TSCI住院转归结果
        5.4.1 TSCI住院转归现状
        5.4.2 TSCI住院转归的影响因素
6. 讨论
    6.1 中国T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负担情况
        6.1.1 中国TSCI住院患者数的估算
        6.1.2 TSCI住院患者特征
    6.2 TSCI住院患者经济负担情况
        6.2.1 TSCI住院费用情况
        6.2.2 TSCI住院转归情况
    6.3 TSCI防治启示
7. 结论与建议
8.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率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发表文献
附录一 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病案调查表
附录二 创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费用调查表
个人简介
致谢

(2)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对脊柱骨质疏松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
        1.3.1 病例来源
        1.3.2 诊断标准
        1.3.3 纳入标准
        1.3.4 排除标准
        1.3.5 剔除标准
        1.3.6 脱落标准
        1.3.7 终止标准
    1.4 研究方法
        1.4.1 健康宣教
        1.4.2 运动锻炼方法
        1.4.3 运动锻炼流程
        1.4.4 调查问卷的设计
        1.4.5 观察指标
        1.4.6 调查方法
    1.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调查问卷回收结果
    2.2 纳入病例男女构成比对比
    2.3 患者疼痛评分变化
    2.4 患者SF-36评分变化
3 讨论
    3.1 关于生存质量的研究
    3.2 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机制
    3.3 运动疗法要素分析
    3.4 八段锦各式动作的中医理论分析
    3.5 自拟腰部锻炼法的中医理论分析
    3.6 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3.7 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运动疗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三种方法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保守组
        1.2.2 PVP组
        1.2.3 PKP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评估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
3 讨论

(7)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认识
        1.1 解剖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1.4 治疗
    2 对骨折后便秘的认识
        2.1 骨折后便秘发病率
        2.2 骨折后便秘的危害
        2.3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便秘的常见因素
        2.4 预防骨折后便秘的常用方式
    3 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3.1 便秘的定义
        3.2 便秘的分型
        3.3 便秘的发生机制
        3.4 便秘的诊断标准
        3.5 便秘西医治疗
    4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4.1 病名考究
        4.2 病因
        4.3 病机
        4.4 便秘的中医诊断
        4.5 中医治疗便秘的常用方法
        4.6 常用的治疗便秘的单味中药及方剂
        4.7 中药汤剂预防便秘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椎体压缩程度分型标准
        1.5 资料采集
        1.6 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单因素分析
        2.3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多因素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便秘发病率分析
    2 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因素分析
        2.1 研究结果分析
        2.2 支持该分析的理论依据
    3 增液承气汤预干预因素分析
        3.1 研究结果分析
        3.2 支持该分析的理论依据
    4 结论
    5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8)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人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睡枕高度、个体数据与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 颈椎病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脱落、中止和剔除试验标准
    1.3 分组情况及试验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4.2 原始枕高、仰卧枕高、侧卧枕高、最佳枕高
        1.4.3 肩颧距、右手掌宽度
    1.5 安全性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1.7 质量控制
第二章 结果
    2.1 影响因素分析
    2.2 最佳枕高的“同身寸”研究
    2.3 最佳枕高对颈椎病患者VAS评分影响
    2.4 安全性评估
第三章 讨论
    3.1 个体数据对颈椎病的影响
    3.2 枕高、枕形、枕芯填充物对颈椎病的影响
    3.3 个体数据与最佳枕高的相关性
    3.4 最佳枕高对颈椎病患者VAS评分影响
    3.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10)探讨中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与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根据颈脊髓MRI的CSCIWFD分型
    (3)治疗方法
    (4)术后治疗和康复
    (5)疗效评价标准
    (6)数据收集及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脊髓功能评价
    2 典型病例资料
符号说明
(四)讨论
(五)结论
课题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中老年胸段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创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疾病负担及转归分析[D]. 张姣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2]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特征分析[D]. 郑国辉.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分析[J]. 曾宪英. 名医, 2019(06)
  • [4]八段锦结合腰部锻炼对脊柱骨质疏松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D]. 刘良典.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D]. 姜鑫.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6]三种方法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的变化[J]. 魏翀,雷鸿,姚强.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7]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D]. 王高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中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相关因素分析[D]. 郑如庚.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9]睡枕高度、个体数据与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D]. 王鲁烨. 东南大学, 2018(01)
  • [10]探讨中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与临床疗效[D]. 张猛.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中老年胸椎骨折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