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红旗渠调研报告

河南省红旗渠调研报告

问:当年修红旗渠的方案是怎么审批的
  1. 答:当年修红旗渠的方案是经国家计委委托水电部批准续建该工程,并指定引漳入林灌溉工程的设计由河南省计委审批的。从1963年起,红旗渠设计工作进入新阶段。为了将红旗渠灌溉工程列入雀宴国家基建项目,省、专、县水利部门做了大量工作。4月,按照 河南省委指示,组成薯卖省、专、县联合勘察设计组。通过查勘,编写了《浊漳河上游水文调查报告》和《河南省引漳入林红旗渠灌溉工程查勘报告》及《引漳入林灌溉工程红旗渠总干渠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总体设计要求1964年7月以前审批。
    1、1963年12月31日,河南省纪数岁逗委以【1963】计基字第631号发文,发出关于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引漳入林灌溉工程续建设计任务书的批复》的通知。
问:红旗渠旅游有哪些优势、劣势?
  1. 答:红旗渠风景区位于豫、源毁模晋、冀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林州市。在具有“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象蓝色飘带缠绕其间。
    1.分水苑风景区
    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距市区18公里,位于林虑山北部向东分支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凹腰处,原名余升:“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红旗渠风景区
    。这里各景点排列有序,规划严整,翠柏簇拥,渠水奔腾。真可谓“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2.青年洞风景区
    由分水苑风景区驱车上行30公里,即可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路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雹缓山悬崖绝壁之上,更使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主景“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惊诧之余,唯有赞叹.....
    络丝潭风景区
    3.络丝潭风景区座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故称“天桥断”。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
    景区值得一去,是艰苦创业的一本历史书,是建国初期艰苦奋斗的活化石,是红色教育基地的成功典范。
  2. 答:仪征这边行悄近几年开发了不少的尺带枣旅游景点 只是还没有形成规模
    各自的优劣势不清楚 不过在仪征这里的地理位置比较好 离江南经济圈比较近 交通也很便利 距离古城扬州仅仅半小时车程 受到的辐射影响很大 而且仪征这边的消费水平教苏南发达地区偏低 很适合我国今年的小陵拆长假时期周边地区游客前来旅游~~~
问:有谁能告诉我关于红旗渠的资料啊?
  1. 答: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西部太行山麓,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起来的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该渠1960年2月动工兴建,1969年4月全部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正式定名为“红旗渠”。
    林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是一个酷旱山区。为了解决严重缺水问题,1960年2月,原林县县委在对林县山川河流和区域人文地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勘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设计,毅然决定带领全县人民动工修建红旗渠,把漳河水引进林县。当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期,资金、物质、粮食、技术十分匮乏。面对重重困难,具有大无畏英雄气概的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在建设者们每人每天6两粮食的艰苦条件下,用汗水、血肉和100多条生命,投资1.25亿元(其中7878万元是林县人民勒紧裤带自己投入的),苦战十年,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建造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开凿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乡候壁 断下的漳河上。全渠由总干渠及3条干渠、数册宽百条支渠组成,总长2000公里。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墙高4.3米、底宽3米,引水量20立方米/秒。总干渠及3条干渠共开凿悬崖绝壁50余处,斩断山崖264座,跨越沟涧274条,修建隧洞、渡槽、涵洞等各种建筑物1080座。支渠配套工程穗姿凯建砌石渠道595米,总长约1500公里。
    60年代由林县人民群众修建的红旗渠这一宏伟工程,曾轰动国内外猜唤,被誉为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壮举,有“人工天河”之称。
  2. 答: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西部太行山麓,是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建设起来的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该渠1960年2月动工兴建,1969年4月全部竣工。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后正式定名为“红旗渠”。
    林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是一个酷旱山区。为了解决严重缺水问题,1960年2月脊游,原林县县委在对林县山川河流和区域人文地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勘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考察、设计,毅然决定带领全县人民动工修建中圆红旗渠,把漳河水引进林县。当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期,资金、物质、粮食、技术十分匮乏。面对重重困难,具有大无畏英雄气概的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在建设者们每人每天6两粮食的艰苦条件下,用汗水、血肉和100多条生命,投资1.25亿元(其中7878万元是林县人民勒紧裤带自己投入的),苦战十年,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建卖野塌造了一条人工天河。
河南省红旗渠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