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林相如对现代人的启示——心理平衡分析

廉颇、林相如对现代人的启示——心理平衡分析

一、廉颇与蔺相如对今人的启示——心理平衡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定明[1](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提出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张磊[2](2016)在《中国古代怨恨观研究 ——以先秦两汉子书为探讨中心》文中指出怨恨是主体受到客体刺激之后心情的一种委曲不平的抑郁状态,主体主动搜寻刺激下产生的怨恨是为自生型怨恨,客体主动施加刺激下产生的怨恨是为他生型怨恨。自生型怨恨的出发点是主体自身的欲望,这种欲望主要包括尊严欲望、价值欲望、情感欲望、利益欲望;他生型怨恨的出发点是客体对主体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包括尊严伤害、价值伤害、情感伤害、利益伤害。以先秦两汉子书为代表的中国古籍对怨恨的发生逻辑、观念基础、规范原则、体察途径、消除方式、控制措施、调节策略、疏导指向、治疗药石多有论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国古代怨恨观”。本文共分为绪论、本论、余论三个部分:绪论作为第一章,主要交代本文研究的动机、时段、思路、材料,梳理、检讨学界既有的代表性成果,界定、厘清怨恨的概念及发生逻辑。本论部分包括本文的二、三、四、五、六章。第二章从道德及责任角度省察了怨恨的发生逻辑。敬、信、俭、让等道德条目,作为君、臣、父、子等社会角色所应履行的相关责任条目被大部分主体所认同,如果客体的思想或行为违背了上述条目,就有可能伤害到主体的尊严欲望、价值欲望,从而刺激主体产生怨恨。第三章从情感及利益角度省察了怨恨的发生逻辑。杀父、夺妻、强迁等行为在伤害主体情感欲望方面造成的创痛烈度最巨,势必会激发怨恨。而主体对亲情、恋情、友情、恩情的欲望也是激发其产生怨恨的触媒。在逐利的世风下,客体侵害主体的利益固然会产生怨恨,而主体自身对利益的渴求特别是由此激发的嫉妒心理也常常是怨恨的催化剂。第四章首先阐明了“报”观念是怨恨实施的观念基础。“报”观念主要包括善恶有报、施恩不图报、恩怨必报等内容。“以德报怨”的主张虽与“报”观念有一定龃龉,且不乏局限,但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以德报怨”却是打破“仇仇相报”局面的唯一途径。其次阐明了“以直报怨”主张是怨恨实施的规范原则,即应公正、合宜地去报怨。第五章主要从客体的角度探讨如何去化解主体对其的怨恨。其中,切实地使下情能够上达是体察怨恨的有效途径,而损己利人则是消除怨恨的方式。富民、教化、法治三项控怨措施在实施时,富民具有前提性地位,教化与法治应相辅相成,根据具体的时势决定二者何为主,何为辅。第六章主要从主体的角度探讨如何化解其自身的怨恨。“价值置换”作为一种心理调节的策略,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反求诸己”作为一种疏导怨恨的指向体现了一种自省式思维。所谓“诗可以怨”不仅是说诗可以表达怨恨,也是在说诗可以泄导怨恨。而礼、乐之所以具有疗怨的功效在于其能对人的欲望进行一种合理的节制。余论作为第七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主要以东亚为视角,以复仇问题为切入点,揭示出中国古代怨恨观的部分理论局限在于义务思想优先于权利思想、暴力倾向优先于申诉倾向、私德观念优先于公德观念、道德意识优先于法制意识。第二节主要以世界为视角,以华夷冲突为切入点,阐明了注重文化调和的中国古代怨恨观对当代而言具有调节纷争、冲突、矛盾、怨恨的特殊价值。

王代光[3](2014)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学阶段选修课程的开设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国际国内高中阶段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标志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正式拉开帷幕。其中,选修课程的开设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和热点,作为最具改革活力的高中语文,其选修模块课程的加入为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注入了新的元素,但实施现状不容乐观,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本研究以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微型研究为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整个研究,经历了五个环节。首先,对国内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然后,以重庆市为例,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中语文选修模块实施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教师的问卷和访谈,发现高中语文选修模块在实施目标、教材选用、模块开设时间、模块教学、选课制度及评价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欧美、日本等国母语选修课程开设成功经验的概述,勾勒出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应然构想。以此为理据,以自己工作的学校为例,对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实施进行微型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实施不能照搬方案,应根据学校实际,实行必修模块、限定选修模块、自由选修模块三轨并行,同步穿插的实施模式,这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选修课程模块内容有着明显的学情差异,要以学定教,对模块内容遴选优化,有机整合,再对模块之间进行组联,因为选修课程或者选修教材只是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学生是课程或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选修课程模块教学要“因课制宜”,体现不同的个性化和选择性,“专题教学”与“综合探究”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选修课教学一定要有别于必修课教学,一定是在必修的基础上拓展和提高,根据模块内容,要么重运用,要么重鉴赏,要么重分析探究;选修课程模块的评价主体要多元,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过程性评价,又要有终结性评价,更是要“过程记载+结果检测”综合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最后分别从教育观念、资源整合、课程领导、教师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实践的推进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李军[4](2013)在《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文中认为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制度相当完善。研究明代文学,当措意其制度。君主专制之下,明王朝强化对知识分子的控制,要求士夫为君所用,传统儒家观念士人也以从仕作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因此明代士大夫阶层从士人到官员,其行为及意识都受到王朝文官制度的规范与影响。所谓文官制度即文官管理制度,指王朝对文职官员从选用到退休的一系列人事管理制度,包括入仕途径的制定、出身类型的划分及认证、职位的选授、任职期间的考核、致仕管理等。本文即从明代文官制度入手,一方面研究文官制度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对士大夫作家的行为规范,以及对有才华者的文学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文学文本的分析与解读,研究文学是如何对文官制度元素进行文学化处理与表达的。通过对文学事实的发掘与文学现象何以存在的探究,寻找文学发展的深层影响要素与存在规律,也争取为研究其它朝代的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一定的思路与经验。全文由引言、正文与结论组成。引言主要界定了相关概念,论述了选题的价值与意义,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与创新及不足等基本情况。正文分六章。第一章总论“文官制度”的内容与性质,分析了制度与文学之间的双向关系模式:制度通过影响作家的行为与情感而影响文学活动,文学在反映生活的过程中,也对影响与引导生活运行的制度进行文学化的反映,所反映的是制度在作家心灵中的折射而非制度本身的条文形式。第二章至第四章,论述了王朝的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关系。出身制度提供了入仕的途径,决定了文官是进士官、举监官还是吏员官的出身类型,具有资格认定制度的性质。官员的出身与授职紧密联系,从初选到迁转都以出身为授职资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出身制度与授任制度相结合,形成明代授职中的出身歧视现象,从王朝的仕途管理到社会的主流观念形成了“进士至上”的价值判断。第二章以进士出身官仕途之优为中心,指出进士官出身——授任的制度规定与运行现实倒逼士人首选科举入仕,至无奈地步方选择以监生历事的方式入仕为官的社会事实,揭示出明代诗文记录了他们为了官场前程而在科举之路上的动摇与坚持、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沮丧等生活形态与心灵体验,小说与戏曲寄托了他们的白日梦,起到了心灵补偿的作用。对于已获出身的进士,形成了这样的文学事实:作家本身的任职历程与心态、送赴外任的诗歌形成“盼归京职”的写作模式、叙事文学人物的仕宦履历与追求等元素。第三章以举监出身官仕途歧视为中心,分析在举监宫出身——授任制度下举人、贡生型作家的入仕心态分析,重点分析了小说中监生官的地位、监生的形象,探讨了入仕环节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第四章以吏员出职制度为研究对象,指出吏员出身之难、授职之低的影响:明代文学创作队伍里无吏员身份的作家,文学作品里,小说出现吏员迅速获得美职的故事,以此作为文学典型而进行劝善。第二至四章围绕出身—授任制度的研究,揭示出了该制度运行之下由出身歧视现象带来的种种文学表现和文学对该现象的反映与改写,是明代文学与此前诸代相比所独有现象。第五章研究了明代考核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关系。考核制度规范了官员接受王朝考满与考察,其行为具有预期性,在抒情文学中形成了考察、考满之送行、纪行诗文,叙事文学中借考察、考满行为叙述人物的行为与心理。第六章研究致仕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关系,通过分析制度内容,揭示了致仕制度在官场退出性质之外,明代中期起增加了具有朝代特色的惩罚性质。这影响了官员对致仕的态度,在抒情文学中,后期致仕题材诗文明显减少;叙事文学则以其退出性质为基础,通过致仕情节展示人物性格,或安排为人物的完满结局。结论是全文的总结,回顾了各章的重点内容,从宏观上概括了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的双向关系中的要点与各制度影响的不同表现。

刘英波[5](2013)在《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相对于唐诗、宋词而言,人们对元代散曲的研究较少;与元代散曲比,人们对明代散曲的关注也少。不过,从散曲家的参与范围、万首(套)以上的存曲数量、相对多元的题材与风格、曲作承载的时代及地域文化信息等方面看,重视和研究明代散曲对文学史和文化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综观明代散曲,明代中后期散曲取得的成就最大,时代性、地域性色彩鲜明,而研究成果较为稀见,故此本文选取“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为题予以研究。本文采取“以史为经、以地为纬”的结构模式,以数理统计、文献史料为支撑,以散曲文本为根基,以地域群体与个案研究为切入点,运用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历时考察明代中后期不同时段散曲坛和南、北方代表性曲家群的承变特点,共时分析同一时段南、北方代表性曲家群和个案曲家的生命形态和散曲创作特点,进而概括出南、北方散曲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出南、北方散曲的文学精神与一些规律性特点。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明代中后期散曲的研究现状,交代本选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难点、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本章概述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影响的直接性、间接性、复杂性,文学创作对地域文化的记载、传播与干预功能;界定“明代中后期”和“南、北方”时地的指称范围,指出南、北方散曲家失衡的籍地分布特点,阐释散曲家集中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与长江流域(成都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分布规律及原因,解读曲家动态分布(移居、游历、宦游)与散曲创作的关系,比较分析吴中、蜀中、关中、山左四地散曲家数量的流变特点等。第二章南方局部复兴——成化、弘治间散曲。本章简述了明初散曲的过渡性特点与明前期散曲的低迷状况,指出了明代初、前期南、北方散曲家的籍地分布特点;概括出成化、弘治间散曲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点,分析了影响南方局面复兴的内、外原因;重点探讨了地域文化与南方代表性曲家——南京陈铎、高邮王盘、吴中祝允明、唐寅等散曲创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成化、弘治间北方散曲冷落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要之,成化、弘治间的散曲家主要集中于江南一带,延续了明代初期、前期散曲家集中南方的特点;此期南方散曲家个体特点突出,没形成社团组织;都会(市)及周边地区的地域文化对散曲的题材、风格影响明显;少量散曲家率先引领散曲在南方局部复兴的文学史意义值得肯定。第三章南、北竞胜——正德、嘉靖间散曲。本章阐述了正德、嘉靖间散曲的繁盛特点和南、北方散曲的竞胜局面;重点论述了南、北两地的吴中散曲、“杨门”散曲、关中散曲、山左散曲四个地域性曲家群。吴中散曲,通过分析吴中散曲家的地域分布、身份地位、曲家交流、创作特点等,概括出吴中曲家多而曲作少、题材突破小、影响有限等特点,并从成、弘间创作风气的延续、家人与朋友影响、尚俗之风与俗文学的兴起以及曲家境遇、文体特点、缺少大家带动、重视不够等方面解读了吴中曲家队伍壮大与成就不着的原因;杨门散曲,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式曲家群,重点论析了杨门三曲家(杨廷和、杨慎、黄娥)散曲中不同的悲苦心态和雅中存异的曲风,描述了杨门散曲中对自然物貌的述录,并对杨门曲家的影响与地位做出了评介;关中散曲,主要分析关中曲家群的地域性、突现性、关联性、辐射性表征,阐释政治境遇、心理诉求、文体特点、复古情结等对关中散曲复兴的影响,对具有突破性特点的祝寿曲、咏史怀古曲的表现及其成因,关中文化与“雄豪”曲风形成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论述,还探讨了关中散曲对关中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承载等;山左散曲,分析山左散曲家的地域性、关联性特点与“章丘词会”成员的组成及活动特点,论述传统文化、自娱需求、演唱特点、时代氛围等对山左散曲兴盛的影响,解读地域文化与山左散曲中的用世色彩及“豪雅”曲风形成的关系,阐释冯惟敏散曲中的地理景观、历史人物、历史史实、方言俗语等地域性特点。由以上分析得出,正、嘉间散曲家仕途折戟与北方散曲的兴盛关系密切,核心曲家的带动对南、北方散曲的兴盛影响较大(北方尤其明显);南、北方曲家身份以官宦居多,北方曲家群内部关系的密切程度强于南方,但整体组织松散、影响范围不大;受地域文化影响,北方散曲的题材、风格明显与南方曲坛存有差异;经济繁荣程度、地区文化氛围、曲家个体态度等也是影响南、北方散曲兴盛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南方继盛、北地转衰——隆庆、万历间散曲。本章分析了隆庆、万历间散曲对正德、嘉靖间散曲的承变性特点以及此期散曲的地域性特征;选取了此时仍处于繁盛状态的吴中散曲、山左散曲作为群体关注对象;结合南方散曲整体兴盛的实际,我们把曲家集中、成就突出的浙北散曲、南京散曲也纳入了群体考察的范围;并选取河朔曲家薛论道作为对北地散曲考察的代表性个案。吴中散曲,论述吴中曲家群在曲家、题材、体式、曲论等方面对正、嘉间的突破性表现,解析梁辰鱼、孙楼、杜子华等代表性曲家散曲创作的突出特点,探讨了绮艳、雅丽曲风笼罩下豪爽之风的表现及成因,并描述出代表性曲家梁辰鱼、茅溱散曲中的地域色彩等;浙北散曲,深刻剖析经济富足、文化积淀、民众审美、吴中带动等因素对散曲家积聚浙北的影响,探究曲家身份地位走低的缘由,分别对罢官、致仕曲家胡文焕、高濂、屠隆、陈与郊、冯敏効散曲创作的突出特点,隐逸曲家周履靖、王屋不同的曲风,以及王骥德言情曲的文化意义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南京散曲,分析正、嘉间南京散曲“表面冷落、实际兴盛”的特点,概括出隆、万间南京散曲家数量多、身份低、居地集中、受外来人士影响明显等特点,重点论述了南京散曲家的生活情趣——结社、宴集、狎妓、好游等与散曲创作之间的关系;山左散曲,与嘉靖间的山左散曲比,该期山左散曲家的地域分布与身份地位呈现出新的特点,分析了嘉靖以后山左散曲继盛的主要原因,总结出山左散曲在题材、曲风方面的承变性特点,对山左散曲中的景观、节俗、方言等地域色彩进行了解析;薛论道散曲,主要解析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燕赵文化、军旅生涯、儒家思想等与其“愤豪”、“壮豪”、“庄豪”等豪放曲风生成的关系。概之,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场域是造成隆、万间散曲南盛北衰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思潮、昆腔改革成功等对隆、万间南方散曲的繁盛影响巨大;文人群体的壮大与有限入仕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此期曲家身份走低的主要原因;散曲家之间的交流,南方多于北方;创作氛围、曲家经历、创作目的影响散曲题材选取与曲风形成;绮艳之风充斥整个散曲坛(南方为盛),豪放、清雅、嘲谑之风局部存在;南京的特殊位置与环境影响到当地散曲的兴盛状况等。第五章南方余盛、北方萧条——天启、崇祯间散曲。此期散曲呈现出整体趋衰和南、北方曲家数量差距较大的特点,这里分别选取具有“余盛”特点的吴中散曲和成就相对较大的山左曲家丁惟恕、孙峡峰作为南、北方考察对象。吴中散曲,重点分析世运、观念、目的、家风等与吴中具体曲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如相同命运、不同散曲——陈子龙、夏完淳散曲,冯梦龙散曲中的“情教论”,歌姬的知音宛瑜子,家风与吴江沈氏、叶氏散曲等;并对明代散曲殿军施绍莘的生命轨迹与其曲风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专节论述。山左散曲,主要从世风与地域文化影响的角度,分析丁惟恕、孙峡峰两位布衣曲家叹世曲、言情曲、拟时曲曲、劝戒曲的特点及其成因,并指出二者散曲中的方言特色等。总体而言,天启、崇祯间南、北方散曲整体趋衰,群体性特征弱化,个体性特点突出;明末混乱的时局对散曲创作影响不大;曲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观念、喜好与家风等对散曲创作影响明显。第三部分结语。通过对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整体性、阶段性失衡。明代中后期散曲家和存曲数量整体呈现出南、北失衡的特点,而且不同时段南、北方曲家、曲作的数量也明显失衡。2.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代散曲前期低谷、成弘间局部复兴、正嘉间南北竞胜、隆万间南盛北衰、天祯间整体趋衰,显示出明代散曲的兴衰起伏与时代脉搏密切相关;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对世情、时事的直书,以及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也彰显出鲜明的时代色彩。3.散曲家的多元特点。南、北方散曲家之间松散而又紧密的关系与诗文领域流派林立的局面不同;北方多仕途失意曲家,南方多致仕、未仕曲家;嘉靖以后曲家的身份地位整体走低;南方女性曲家远多于北方。4.地域文化对散曲创作影响较大。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文化是造成南、北两地散曲的题材、曲风出现差异的重要因素,南京、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南方散曲家聚集的渊薮。5.不同的文学精神。北方散曲的实用性、功利性、教化性色彩强于南方,南方散曲的尚情、尚趣、趋隐思想胜过北方。6.趋雅向俗之风。在南、北方散曲整体趋雅过程中各自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向俗之风,而“浅”、“俗、”“趣”是散曲得以传播的基石。7.文坛中的非主流地位。散曲在多数明代文人心目中的非主流地位与诗文的正统地位不同,这影响到了它的内容与风格。

金妍妍[6](2012)在《“群居和一”:荀子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与教育家。荀子思想集先秦百家思想之大成。荀子学说深刻影响两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战国之际,诸侯兼并,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批判地继承先秦各家的思想精华,重新构建先秦儒家“群居和一”的社会伦理思想体系。荀子社会伦理思想不仅解决“礼崩乐坏”的时代文化秩序重构的问题,而且为秦王朝统一中国奠定理论基础。战国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伦理思想在百家争鸣中不断传承与更新。殷商“尊神而率民”,西周“制礼作乐”,春秋“礼崩乐坏”是荀子社会伦理思想的历史背景。王室衰微,各路诸侯期望以“实力”相争,定鼎天下。士不断崛起,社会层级的流动加剧。中国社会历经空前长期、大规模、根本性的变革是荀子思想的现实背景。随着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变,诸子百家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针砭时弊,着书立说,形成荀子“群居和一”社会伦理思想的思想背景。荀子“群居和一”理念即人之“群”何以“和”的问题。荀子运用“人生不能无群”、“明分使群”、“隆礼重法”、君者“能群”、“善群”等命题诠释群的伦理内涵与理想境界。荀子认为“群”的理想境界是“和”。“群居和一”是荀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和谐之境。天人论、人性论与认识论是荀子社会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关系中“人”居于核心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天人之学是荀子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的政治哲学。人性论是荀子社会伦理又一哲学基础。人性论阐释性与心的关系,性伪之论与善恶之辩,性恶论与“群居和一”的关系。同时,荀子着力从认识论的视角阐释“解蔽”与“正名”,解析蔽塞,正名与“群居和一”思想的关系。荀子认为礼治是实现“群居和一”社会理想的治世方略。荀子构建了以礼义为本源,以隆礼义、行法乐的制度设计,以善政之道,富国之道、仁者之兵为实践路径的礼治思想体系。荀子认为“和则一”是“群居和一”的理想境界。荀子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以分则和”、“和则一”三个角度诠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境界。荀子重构“群居和一”社会伦理体系凸显人类永恒的“和谐”主题。荀子“群居和一”社会伦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原美林[7](2012)在《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法律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家族司法是指家族内部依据其祖训家规等家族法审断家族纠纷,惩罚犯罪族人以维护家族稳定秩序的一种活动,包括鸣告、裁断、执行等必要的司法程序。家族内部常因田土、户婚等发生纠纷,为了保证家族能良序发展,家族长利用家族赋予其尊长的权威,依据家族法对违反礼教,不守规矩的族人实施司法处置。家族司法有家、房、族三级组织结构,其主体是家族长。对于家族司法,我们不能以现代意义的司法含义去理解,而应立足于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背景来考察。本文讨论的家族司法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与三权分立下所谓的司法有明显的不同。我国古代的司法制度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与当时的国情密切相关,这也就决定了在几千年的司法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古代司法制度别具特色,家族司法的发展就是其中特色之一,它暗含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规律。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对中国传统家族司法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主要问题:家族司法是怎样一种司法?同时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文章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与资料收集;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并将论文中应用的核心概念,如家族、家族法、家族司法等进行界定,旨在明确这三个概念的范畴界限。绪论部分最后提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中国司法制度研究中,首次不局限于国家正式司法制度发展状况的研究,更侧重于非正式司法制度的研究,第一次将非正式司法制度拟专题博士论文进行论证。这样有助于更全面、更客观地理清中国传统司法的发展脉络。经过查阅大量的家谱和地方志文献,在掌握国内外关于家族制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家族司法目前的研究情况,结合分析统计的数据资料,首次提出家族司法是典型的纠问式司法和贤能司法。第二章阐述了家族司法发展演变和盛行之社会成因。在论证家族司法萌芽、发展、成熟、鼎盛、淡出的发展演变过程时,把各个朝代有影响力的家族司法举要介绍,并将明清家族司法作为一个点,进行家族司法的断代研究。这一完善时期的家族司法能最鲜明地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家族司法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尚礼重法、简单务实的基本特征。第三章分析了家族司法独特的农耕文化,德、法、情、礼结合,法致中和,实践理性的经世致用精神等思想基础。第四章剖析了家族司法的组织结构和诉讼审判;提出了家族司法的诉讼依据、诉讼程序、惩罚方式、审判效力等。第五章阐述了家族司法和国家司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通过前几章对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的论证,指出中国传统家族司法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必然。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之间虽然存在施罚目的的一致性,但在施罚范围上,国家司法对家族司法有所限制,体现出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第六章和第七章,以通论的方式对家族司法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功能等作出阐述,总结家族司法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通过对家族司法的批判与继承,作出价值评判,以便能更透彻了解家族司法到底是怎样一种司法。研究家族司法的意义在于它的思想灵魂可以为当代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参照,如何利用好中国传统家族司法曾有的平衡能力和治理社会的效果。家族司法依据家族法对族人的惩责,有方式和程度的差别,轻重不一。家族司法的惩罚方式,例如笞杖、处死族人的惩罚措施虽然在当代已不存在,但我们在理解传统家族司法时,要着重看它的思想灵魂为当代司法理念带来的影响。我们要肯定的是,家族司法的思想灵魂的确存在,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都将对国家法律产生某种影响。家族司法后期转换形成的司法理念将是我们分析制定法运作时须要考虑的一个基本背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讨论家族司法转换的司法理念如何进入当代司法这一问题了。家族司法作为社会历史经历的一个重要的法律文化元素,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虽然其自身原来的面貌不复存在,但其遗留下来的,被国家法律制度所挤压变形出现的后来以现代司法理念为表现形式的潜意识,将仍然影响着我国当代司法制度的发展。

卓丽芳[8](2012)在《钱钟书论李贺》文中研究表明钱钟书对李贺诗歌的评论,是现代李贺诗歌研究的重要成果,对当代李贺诗歌研究很有影响,他的许多观点常常为研究者所引用和发挥。《谈艺录》(补订本)从第七则至第十五则集中论李贺诗歌,先总论了李贺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再论述了李贺诗歌的主题立意、语言风格(修辞格、用字特点)、渊源和意境。全文共计四万余字,引用中文典籍140余种,外文典籍42种,评析了82首李贺诗歌,占李贺全诗的35%,采用了传统诗话与文言形式表述了对李贺诗歌独到的见解,言简意赅、新颖独创。尤其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语言风格,以中外比较诗学的视野观照李贺诗歌艺术,是钱钟书为李贺诗歌研究开拓的新切入点和观照角度。本文以《谈艺录》(补订本)论李贺诗歌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钱钟书对李贺诗歌所作的评论以及评论时所使用的方法。全文共分四章分别论述了李贺诗歌的主题立意、语言风格、章法结构和意境风格诸方面的观点,试图对《谈艺录》中钱钟书有关李贺诗歌的评论作一个系统的详细的梳理和论述。

权娥麟[9](2010)在《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文学研究的基本角度,对汉魏晋南北文学中的寓言文学,以专题的形式作了梳理。本文将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回顾相关寓言研究现状,参考既有研究,重新界定寓言的范围。第一章是先秦寓言的概述。第二、三章是汉魏晋南北朝寓言概述,着眼于寓言的时代性,思想、价值观的变迁对寓言文学的影响,对先秦寓言的发生及其特点,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继承与发展,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分期与阶段发展,进行较具体的、系统性的研究。并且通过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存在样态,先细致梳理描述那些现存史料中存在比较多的寓言的时代、真伪、分类性质等等,然后再与先秦比较,指出其同与异。第四章到六章是从形象、结构、语言等方面分层阐述寓言本身的文学价值和特征。第四章是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寓意与形象。寓言的形象是作者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而塑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寓言的类型化形象,了解作者反映的生活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思想内容与形象的共同点是多样化倾向,比以前的寓言作品功利性因素减弱,表现的内涵更为深化,而且形象之间的关系更复杂化,形象的角色也有所不同。通过分析一个个形象的意味与形象之间的关系,确认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丰富多彩性。第五章,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虚构性的故事与作者寓意的阐述并存,本章通过显示这种单元在寓言结构中的作用,发现结构的一般特征,总结多种主旨呈现方式以及这些主旨呈现方式在寓言结构中的作用。第六章则是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语言特征分析,从语言角度来细致、准确地揭示汉魏晋南北寓言的内涵,通过作品里的词语、句子上的分析,探求怎样提高故事的整体性,怎样经营内容与形式的调合,以帮助读者对寓言的深刻理解。

赵新华[10](2007)在《论司马迁和《史记》中的失败英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作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座耀眼的丰碑——《史记》。《史记》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对历史事件的叙述的。所以说,人物是全书的灵魂。引人注目的是,《史记》中出现了大量的失败英雄人物形象。这类人物以其卓越的才智或以文或以武建功立业,突显英雄气概。然而,他们最后要么遭酷刑被害,要么无奈自杀,即使苟活的几个人亦是抑郁终生,晚景凄凉。司马迁对这一系列的人物有着独特而复杂的感情,对他们曾经取得的英雄业绩羡慕不已,又对他们的失败饱含悲痛。司马迁为什么对这类人物有所偏爱呢?在这些失败英雄身上又寄寓着司马迁怎样的情感呢?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史记》中的失败英雄这一系列形象,对从中体现的司马迁的家族荣誉感、抒“愤”情节以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一番探讨。本文分以下几部分论述:一、《史记》中的失败英雄。在界定“失败”和“英雄”的前提之下,对《史记》中的失败英雄形象进行归纳汇总,并分为三类:(1)武官猛将,如李广、蒙恬等;(2)文臣参谋,如文种、晁错等;(3)术士说客,如苏秦、郦食其等。并简要介绍其一生事迹,着重从卓越功绩(英雄)和凄凉结局(失败)两个方面入手,并适当叙述其祖上之辈的有功之上。二、从失败英雄的英雄之举谈司马迁。司马迁对《史记》中的英雄们充满赞叹和羡慕之情,这是司马迁本身所具有的建功立业心的外在流露;司马迁还不同程度的叙述了这些英雄们祖上的业绩,隐含着对英雄们光宗耀祖的肯定,这是司马迁家族荣誉感的表现。另外,司马迁还给扁鹊、郭解等人作传,认为他们有资格被写入史书,表现了司马迁朴素的平等意识。三、从英雄之失败谈司马迁。司马迁笔下的这些英雄失败的原因虽然各异,但他们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谗言的攻击,尤其司马迁那个时代李广三代含冤被害的事例对司马迁的触动更大。甚至司马迁自己亦因为被疑诅李广利而惨遭宫刑之祸。司马迁为此是有着强烈的“愤”的,不抒是不快的。然而特殊的时代、特殊的背景(司马迁的社会背景)、特殊的职业使得司马迁带着伤痕和泪水把大量的失败英雄写入了《史记》中。四、司马迁在塑造失败英雄这一系列形象时,写人技巧的出色运用。《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主的历史书。他不能像小说那样“因人运事”,进行虚构,而要具备严谨的、客观的态度;但又不能像记“流水帐”那样死板的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对于想要发泄的“愤”言,不能压抑不语,但也不能像“泼妇骂街”那样直击目标。为此,司马迁展现了其非凡的写人技巧。对比手法、侧面描写的恰当运用、人物描写的个性化等等均给后世文学创作留下了宝贵的可学之处。五、司马迁塑造的失败英雄形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司马迁塑造的这组形象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们频繁出现在了后代诗、词、曲、小说中。直至近年的电影《英雄》、《神话》亦有他们的光辉形象。不仅仅如此,他还开拓了后世文学创作的着书发“愤”传统,使后世正直的士人找到了合理而安全的发泄途径;在审美同情和悲剧快感中感受到生命的可爱、正义的价值,从而更加珍爱生活,向往真善美。总之,《史记》中出现了大量的失败英雄形象不是偶然的,从中寄寓着体现着司马迁深切的悲剧意识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二、廉颇与蔺相如对今人的启示——心理平衡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廉颇与蔺相如对今人的启示——心理平衡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一、涵化的内涵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五、媒介宣推不力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第一节 情为何物
        一、情及人情
        二、人情共同性
        三、情为爱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一、尊重原则
        二、关怀原则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一、仁爱原则
        二、宽容原则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一、理性原则
        二、适度原则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一、明礼原则
        二、重信原则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古代怨恨观研究 ——以先秦两汉子书为探讨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关于本文古籍资料引用的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时段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材料
    第三节 文献检讨与研究概况
    第四节 怨恨研究相关概念、逻辑之厘清
第二章 怨恨发生逻辑的多角度省察(上)
    第一节 道德角度
    第二节 责任角度
第三章 怨恨发生逻辑的多角度省察(下)
    第一节 情感角度
    第二节 利益角度
第四章 报与直:怨恨实施的观念基础与规范原则
    第一节 “报应观”与怨恨
    第二节 “报答-报复观”与怨恨
    第三节 关于“以德报怨”
    第四节 关于“以直报怨”
第五章 怨恨的体察、消除与控制
    第一节 体察怨恨的途径:下情上达
    第二节 消除怨恨的方式:损己利人
    第三节 控制怨恨的措施:富、教、法
第六章 怨恨的调节、疏导与治疗
    第一节 调节怨恨的策略:价值置换
    第二节 疏导怨恨的指向:反求诸己
    第三节 治疗怨恨的药石:诗、礼、乐
第七章 余论
    第一节 对中国古代怨恨观理论局限的再思考:以东亚为视角
    第二节 对中国古代怨恨观当代价值的再思考:以世界为视角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3)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的综合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选修课程
    (二) 选修课程模块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全人教育是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研究的目标指向
    (二) 模块结构是发挥语文选修课程最大效益的保障
    (三) 共同要素是语文选修课程内容选择与组合的依据
    (四) 多元智能是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功能体现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实然表现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 调查工具设计与试测
    (二) 调查取样与实施
二、数据分析与解读
    (一)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总体认同度调查
    (二)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的课程目标调查
    (三) 有关高中语文选修课组织与实施制度的调查
    (四) 有关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资源的调查
    (五)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的教学情况调查
    (六)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评价情况调查
三、语文新课程选修模块实践的问题表征
    (一) 语文新课程选修模块的地位:或装饰或附庸
    (二) 语文新课程选修模块的目标:或拔高或放水
    (三) 语文新课程选修模块的指导:或应对或强制
    (四) 语文新课程选修模块的教学:或延伸或模仿
    (五) 语文新课程选修模块的评价:或片面或简单
四、语文新课程选修模块实践的症结剖析
    (一) 语文选修课程理论研究的薄弱
    (二) 高考的现实压力难以消解
    (三) 选修课课程资源诸方面的限制
    (四) 教师的认识与素养尚存差距
    (五) 学校现实条件的不足 第二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应然构想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程实施模式借鉴
    (一) 欧美、日本等国母语选修课程开设模式
    (二) 欧美、日本等国母语选修课程实施的启示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实施理念
    (一) 构建开放有序的选修模块课程
    (二) 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三) 充分发挥模块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实施要求
    (一) 目标要求:在必修的基础上拓展与提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 开设要求:在目标要求下学校自定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选课程
    (三) 教学要求:突出选修课的特征,选择适合学生和选修内容的教学方法
    (四) 评价要求: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学分管理 第三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实践探索
一、“多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模式实践
    (一) 组织形式——“多轨并行”
    (二) 开设时间——“同步穿插”
二、“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模块结构模式实践
    (一) 设置结构——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
    (二) 设置类型——学术性、趣味性、职业性
    (三) 模块组联——统一集中+自主选择
三、“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实践
    (一) 选择原则——培养目标与不同需求
    (二) 选择方式——有机整合与遴选优化
四、“专题分析+整体探究”的选修课程模块教学方法实践
    (一) “专题分析”教学
    (二) “整体探究”式教学
五、“过程记载+结果检测”的选修课程模块评价模式实践
    (一) “过程记载”——评价学生发展过程
    (二) “结果检测”——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三) “过程记载+结果检测”——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实践的推进意见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前提
二、整合优势资源是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基础
三、加强课程领导是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关键
四、打造教师队伍是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核心
五、完善评价体系是选修课程模块实施的保障 结论与反思
一、主要结论
    (一) 选修课程模块实施要“因校制宜”
    (二) 选修课程模块内容要“以学定教”
    (三) 选修课程模块教学要“因课制宜”
    (四) 选修课程模块评价要“多元而有差别”
二、几点反思
    (一) 如何消解考试的压力
    (二) 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三) 如何做到语文教师与选修模块课程同步发展
    (四) 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二) 外文部分 附录 后记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清单

(4)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的整体考察
    第一节 基本概念:官、文官与文官制度
        1.1.1 官与文官
        1.1.2 制度与文官制度
    第二节 文官制度下的明代文学
        1.2.1 明代文官制度概述
        1.2.2 明代文学发展概述
        1.2.3 文官制度对文学的制约与影响
        1.2.4 文学对文官制度的文学化反映
第二章 进士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的出身途径与文官的出身认证
        2.1.1 明王朝的常规出身途径
        2.1.2 明代文官考选入仕的出身分类
        2.1.3 明代文官的出身登记方式——贴黄
    第二节 务在甲科:授任制度中的出身歧视与士人心态
        2.2.1 资格立制:不得已而任之以法
        2.2.2 出身效应:宦途升沉,定于谒选之日
        2.2.3 士人心态:众情所趋向,务在甲科
        2.2.4 出身之难:数十万人,以三百名为率
    第三节 进士出身与明代作家
        2.3.1 作家的科目出身与仕宦之优
        2.3.2 科目、志趣选择与作家命运
        2.3.3 科目考选与文学传统继承
        2.3.4 科目考选与作家队伍结构
    第四节 科目考选与明代诗文
        2.4.1 科目考选:应考诗文的一般性分析
        2.4.2 赴考作品:四海皆名利
        2.4.3 中式作品:儒冠能见帝
        2.4.4 下第作品:萧然出凤城
        2.4.5 科考与诗文:谢肇淛、袁中道等作品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科目出身与白话短篇小说
        2.5.1 科目出身与明代小说关系总论
        2.5.2 科甲出身与小说收束
        2.5.3 考选受官与情节推转
        2.5.4 考选经历:叙事中心
        2.5.5 进士出身的迷思
    第六节 科目考选与明代戏剧
        2.6.1 戏曲作家的士林身份分析
        2.6.2 明人“戏曲成就与科举出身”关系论
        2.6.3 科目考选与明代曲作
        2.6.4 科目考选题材的创作心理分析
    第七节 进士授任与文学活动
        2.7.1 授任制度大要
        2.7.2 进士初授的文学影响
        2.7.3 内外官的迁转与文学
第三章 监生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监生历事出身制度
        3.1.1 “监生”的内涵
        3.1.2 监生历事出身之法
        3.1.3 监生历事入仕的运行态势
    第二节 历事出身—授任制度下的作家心态与诗文创作
        3.2.1 举贡作家的整体格局
        3.2.2 历事—授任之途下的作家及作品
    第三节 监生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3.3.1 小说对监生“出身—授任”的反映
        3.3.2 监生出身—授任制度下文学形象的反映
        3.3.3 监生入仕环节的文学反映
    小结
第四章 吏员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吏员出职制度
        4.1.1 明代吏员(吏典)队伍的构成
        4.1.2 吏员出职制度的历史渊源
        4.1.3 明代吏员出职的制度规定
        4.1.4 明代吏员出职制度的运行态势
    第二节 吏员出身—授任与明代小说
        4.2.1 吏员出职小说
        4.2.2 其他小说作品中对吏员出职制度的反映方式及内容
    第三节 吏员出身—授任制度与明代诗歌
        4.3.1 明代吏员出身作家的缺席
        4.3.2 明代诗文对吏员出身官的写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核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朝觐考察与明代文学
        5.1.1 朝觐考察制度概要
        5.1.2 朝觐考察与明代入计诗文
        5.1.3 朝觐考察与明代作家:以汤显祖、袁宏道为案例的分析
        5.1.4 朝觐考察与白话小说
    第二节 考满制度与明代文学
        5.2.1 考满制度概述
        5.2.2 考满与诗歌
        5.2.3 考满与白话短篇小说、戏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致仕制度与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致仕制度概要
        6.1.1 明代之前致仕制度的发展状况概要
        6.1.2 明代致仕制度概要
        6.1.3 明代致仕制度异于前代的突出之处
    第二节 致仕制度与文学生态
    第三节 制度背景下的作家创作
        6.3.1 官员致仕的自抒怀抱
        6.3.2 致仕与赠别酬酢
    第四节 文学作品对致仕的反映与运用
        6.4.1 诗歌对“致仕”的语言表达——以何良俊致仕酬答为例
        6.4.2 戏曲与“致仕”
        6.4.3 小说与“致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明代中后期散曲的研究现状概述
    二、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本文研究的难点、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关系概说
        一、 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影响的直接性、间接性与复杂性
        二、 文学创作对地域文化的记载、传播与干预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一、 明代中后期与南、北方的指称范围
        二、 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三、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地域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四、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的动态分布特点
        五、 南、北四地散曲家数量的流变特点
第二章 南方局部复兴——成化、弘治间散曲
    第一节 明代初期、前期散曲的基本表征
        一、 过渡中的新变——明初散曲
        二、 低谷中的发展——明代前期散曲
        三、 明代初期、前期南、北方散曲家的籍地分布特点
    第二节 “南方文学”——成化、弘治间散曲的特点
        一、 成、弘间散曲的新变表现
        二、 “南方文学”——成、弘间散曲的地域性特点
        三、 散曲在南方局部兴起的原因
    第三节 南京都市文化与陈铎散曲
        一、 都市商业文化对散曲题材的直接影响——绘世曲
        二、 都市娱乐文化与陈铎的咏妓、谈艺、节序曲
        三、 南京文化中心的地位与文士交往曲
        四、 都市文化与陈铎散曲中的娱乐精神
    第四节 “江山之助”与王盘散曲的“清丽”之风
        一、 “工雅出奇”、“萧疏放逸”的清丽曲风
        二、 “江山之助”与“清丽”曲风的形成
    第五节 场域与曲风——吴中祝允明、唐寅“艳雅”曲风的表现及成因
        一、 “艳雅”曲风的基本表现
        二、 都会(苏州)繁荣对“艳”风形成的影响
        三、 自然、人文环境的熏染与“雅”风形成
    第六节 冷落——成化、弘治间的北方散曲
        一、 冷落中的不同色彩——北方散曲的基本表现
        二、 北方散曲冷落的主要原因概说
    小结
第三章 南、北竞胜——正德、嘉靖间散曲
    第一节 正、嘉间散曲的繁盛表现与散曲家的地域分布
        一、 正、嘉间散曲繁盛的基本表现
        二、 正、嘉间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第二节 阵容强大,成就不着——正、嘉间的吴中散曲
        一、 正、嘉间吴中曲家群的主要特点
        二、 热闹与冷落的反差——正、嘉间吴中散曲的创作特点
        三、 创作氛围——吴中散曲家队伍壮大的主要原因
        四、 创作态度——曲家队伍庞大与成就不着的主要因由
    第三节 清音雅调与悲苦心曲——嘉靖间新都“杨门”散曲
        一、 典型的家庭式曲家群——“杨门”曲家的构成特点
        二、 不同境遇下的悲苦心态——“杨门”三家曲作的思想解读
        三、 “雅”风中的异调——“杨门”三家曲风的同与异
        四、 情感寄寓的地域物象——“杨门”散曲对地域文化的记述
        五、 有限的辐射与独有的地位——“杨门”曲家的影响与地位
    第四节 北曲复兴的“重臣”——正、嘉间的关中散曲
        一、 “关中”及关中散曲家的群体特点
        二、 正、嘉间关中散曲兴盛的主要因由
        三、 最具突破性的题材——祝寿曲的量增及其成因
        四、 特殊境遇、特殊地域与咏史怀古曲的凸显
        五、 关中文化与关中散曲“雄豪”曲风的生成
        六、 乡土情怀——关中散曲对地域文化的承载
    第五节 北方曲坛的主力军——嘉靖年间的山左散曲
        一、 山左散曲家的基本表现与“章丘词会”
        二、 嘉靖间山左散曲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 儒家情怀与山左散曲题材中的用世色彩
        四、 少有的真情,娱人的谑趣——祭悼曲与嘲谑曲
        五、 山左文化与山左散曲的“豪雅”之风
        六、 山左散曲对地域文化的承载——以冯惟敏的曲作为例
    小结
第四章 南方继盛、北方转衰——隆庆、万历间散曲
    第一节 隆、万间散曲的承变性、地域性表征
        一、 隆、万间散曲的承变性表征
        二、 南、北差距拉大——散曲家的地域分布特点
    第二节 多方突破,成就可观——隆、万间的吴中散曲
        一、 隆、万间吴中散曲对正、嘉间的突破性表现
        二、 “闲者”的乐章——吴中散曲中的隐曲之情与娱悦之趣
        三、 绮艳、雅丽之风笼罩下的豪爽之气
        四、 吴中曲家的游历生活与曲作中的地域色彩
    第三节 政治边缘人的乐章——隆、万间的“浙北”散曲
        一、 散曲家集中“浙北”的地域观照
        二、 “浙北”曲家身份地位走低的原因解析
        三、 失意者的自我救赎——“浙北”罢官、致仕曲家散曲
        四、 不同姿态与不同曲风——隐者周履靖、王屋及其曲风
        五、 娱乐与真情——王骥德言情曲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隆、万间南京散曲家的生活情趣与散曲创作
        一、 表面“冷落”与实际兴盛——正、嘉间南京散曲概说
        二、 “仙都”乐曲的“印象”——隆、万间南京散曲的表征
        三、 南京散曲家的结社、宴集之趣与散曲创作
        四、 南京散曲家的狎妓之趣与散曲创作
        五、 南京散曲家的好游之趣与散曲中的地域色彩——以陈所闻的曲作为例
        六、 南京散曲家的谐谑之趣与嘲谑之曲
    第五节 继承中的新变——隆、万间的山左散曲
        一、 隆、万间山左散曲家地域分布与身份地位的新变
        二、 隆、万间山左散曲继盛的主要因由
        三、 隆、万间山左散曲题材与曲风的承变性特点
        四、 山左散曲对地域文化的述录
    第六节 河朔曲家薛论道“豪放”曲风生成的地域观照
        一、 人与自然的“对话”——薛论道豪放曲风生成的“原动力”
        二、 燕赵文化与薛论道叹世曲的“愤豪”之风
        三、 军旅生涯与薛论道边塞曲的“壮豪”之风
        四、 儒家思想与薛论道说理曲的“庄豪”之风
        五、 有意为之的结果——薛论道南曲中的北曲“豪风”
    小结
第五章 南方余盛、北方萧条——天启、崇祯间散曲
    第一节 世运·观念·目的·家风与吴中散曲
        一、 相同的命运与不同的散曲——陈子龙、夏完淳散曲
        二、 “情教论”的宣扬——冯梦龙散曲中的主色调
        三、 歌姬的知音——宛瑜子的咏姬曲
        四、 家风与散曲——吴江沈氏、叶氏家族中的散曲家
    第二节 科举·蜕变·隐闲·向俗——施绍莘的生命轨迹与其散曲曲风
        一、 走向隐闲之路——施绍莘由科举转向隐居的脱变原因
        二、 隐闲之心与施绍莘散曲的俊雅、洒脱之风
        三、 向俗、用世之心与施绍莘散曲的艳婉、繁闹、豪爽之风
    第三节 世风与地域影响下的北地曲坛——山左散曲
        一、 底层文人的用世之心——丁惟恕、孙峡峰的叹世曲
        二、 北地曲家笔下的婉艳之色——丁惟恕南曲中的言情曲
        三、 是传承,也是独创——丁惟恕的拟时曲曲
        四、 底层文人的儒家情怀——孙峡峰的劝勉曲
        五、 北地曲家的身份象征——丁惟恕、孙峡峰曲作中的方言词
    小结
结语
    一、 南、北方散曲的失衡性、时代性特点
    二、 南、北方散曲家构成特点的异同
    三、 地域文化与南、北方散曲的互动关系
    四、 趋雅向俗——南、北方散曲曲风的共同走向
    五、 南、北方散曲的文学精神与散曲的非主流地位
附录一:明代散曲家基本情况统计系列一览表
附录二:明代各时段散曲家籍贯统计系列一览表
附录三:明代各时段散曲题材类型统计系列一览表
附录四:明代前期、成弘、正嘉、隆万、天祯间散曲家身份统计表
附录五:明代散曲家考补与曲作辑佚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群居和一”:荀子社会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荀子其人其学
    1.2 研究现状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难点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 荀子“群居和一”社会伦理思想的渊源
    2.1 历史背景
        2.1.1 殷商:“尊神而率民”
        2.1.2 西周:“制礼作乐”
        2.1.3 春秋:“礼崩乐坏”
    2.2 现实背景
        2.2.1 兼并战争频发
        2.2.2 群而无分,礼废乐坏
        2.2.3 王制遂灭,士之崛起
    2.3 思想渊源
        2.3.1 先秦诸子社会伦理思想概述
        2.3.2 “群居和一”社会伦理之演进
第三章 “群居和一”的概念辨析
    3.1 “群”
        3.1.1 人生不能无群
        3.1.2 何谓理想之“群”
        3.1.3 荀子之“群”的启示
    3.2 “和”
        3.2.1 “和”之渊源
        3.2.2 诸子之“和”
        3.2.3 荀子之“和”
    3.3 “群居和一”
        3.3.1 诸子的和谐构想
        3.3.2 “群居和一”与“礼”
        3.3.3 “群居和一”与“法”
第四章 “群居和一”社会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4.1 天人论
        4.1.1 天人之别
        4.1.2 天人之际
        4.1.3 天人能参
    4.2 人性论
        4.2.1 性与心
        4.2.2 性伪之论与善恶之辩
        4.2.3 性恶论与群居和一
    4.3 认识论
        4.3.1 解蔽
        4.3.2 解蔽之利弊
        4.3.3 荀子之正名
        4.3.4 正名之反思
第五章 和则一:“群居和一”的理想境界
    5.1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5.1.1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5.1.2 不夭其生,不绝其长
        5.1.3 天人相分
    5.2 “义分则和”
        5.2.1 “义分则和”之因
        5.2.2 “义分则和”之质
        5.2.3 “义分则和”的价值
    5.3 “和则一”
        5.3.1 差等和谐
        5.3.2 分配和谐
        5.3.3 礼乐和谐
第六章 礼治:“群居和一”的治世方略
    6.1 礼义者,治之始也
        6.1.1 礼的原生形态:尧舜禹时期及夏商周之礼
        6.1.2 礼的次生形态:孔孟之礼
        6.1.3 礼的再生形态:荀子之礼
    6.2 隆礼义,行法乐
        6.2.1 隆礼义
        6.2.2 礼与刑
        6.2.3 美善相乐
    6.3 善政之道
        6.3.1 为君之道
        6.3.2 君臣之际
        6.3.3 君仪民景
    6.4 富国之道
        6.4.1 足国之道
        6.4.2 何以“足国”
        6.4.3 足国裕民的启示
    6.5 仁人之兵
        6.5.1 何谓“议兵”
        6.5.2 仁人之兵
第七章 “群居和一”思想体系的现代价值
    7.1 历代荀学之定位
        7.1.1 孟荀并称到崇孟抑荀
        7.1.2 极为偏颇到全是申韩
        7.1.3 隐而不显到复兴荀学
        7.1.4 排荀与尊荀
    7.2 学术价值
        7.2.1 儒者与非儒之辩
        7.2.2 “群居和一”社会伦理的学术价值
    7.3 实践价值
        7.3.1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7.3.2 荀子“群居和一”社会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与资料收集
        1.2.1 研究现状
        1.2.2 资料收集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1.4.1 概念界定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家族司法发展演变和盛行之社会成因
    2.1 家族司法的发展演变
        2.1.1 家族司法的萌芽
        2.1.2 家族司法的发展
        2.1.3 家族司法的完善
        2.1.4 家族司法的淡出
        2.1.5 家族司法的转型
    2.2 家族司法盛行之社会成因
        2.2.1 重血缘的国家形成
        2.2.2 社会结构的二元性
        2.2.3 法律治理的二元性
        2.2.4 司法审判的二元性
第3章 家族司法的思想基础
    3.1 独特的农耕文化
    3.2 德、法、情、理结合
    3.3 法致中和
    3.4 实践理性的经世致用精神
第4章 家族司法的组织结构和诉讼审判
    4.1 家族司法的组织结构
        4.1.1 家
        4.1.2 房
        4.1.3 族
    4.2 家族司法的诉讼审判
        4.2.1 诉讼依据
        4.2.2 诉讼程序
        4.2.3 惩罚方式
        4.2.4 审判效力
第5章 家族司法和国家司法的冲突与融合
    5.1 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的冲突
        5.1.1 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原则冲突
        5.1.2 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死刑处罚冲突
    5.2 家族司法与国家司法的融合
        5.2.1 家族司法是国家司法的延伸
        5.2.2 家族司法弥补国家司法的不足
第6章 家族司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功能
    6.1 家族司法的基本特征
        6.1.1 政治与伦理紧密联系
        6.1.2 尚礼重法
        6.1.3 简单务实
    6.2 家族司法的历史功能
        6.2.1 稳定基层社会的政治功能
        6.2.2 凝聚家族向心力的社会功能
        6.2.3 保障家族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
第7章 家族司法价值评析和历史反思
    7.1 家族司法价值评析
        7.1.1 正面价值
        7.1.2 负面影响
        7.1.3 现代转换价值
    7.2 家族司法的历史反思
        7.2.1 批判
        7.2.2 继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钱钟书论李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论李贺诗歌的主题立意
    第一节 感流年而驻急景
    第二节 发牢骚以抒己愤
    第三节 远尘氛而少寄托
第二章 论李贺诗歌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独到的修辞手法
    第二节 偏向化的选词特征
第三章 论李贺诗歌的章法结构
第四章 论李贺诗歌的诗境
参考文献
致谢

(9)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三. 寓言概念、范围的重新界定
第一章 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前奏——先秦寓言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寓言产生及其原因
    第二节 先秦寓言发展概述
        一、士阶层的形成与寓言创作
        二. 士志于道,道寄于言
    第三节 先秦寓言的特点
第二章 两汉寓言概观
    第一节 两汉寓言的新变
        一. "以史为证"——历史的文学化
        二. "依经立论"——寓意的论证与强化
    第二节 以《新语》为代表的"过秦"寓言
    第三节 以《说苑》、《新序》为代表的政治寓言
    第四节 以《韩诗外传》为代表的经学寓言
    第五节 以《淮南子》为代表的人事寓言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寓言概观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寓言的新变
        一. 故事篇幅增加,叙事结构完备
        二. 重个性轻功利的创作观
    第二节 以《世说新语》、《笑林》为代表的志人寓言
    第三节 以《搜神记》、《幽明录》为代表的志怪寓言
    第四节 以《苻子》为代表的玄学寓言与以《百喻经》为代表的佛学寓言
第四章 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寓意与形象
    第一节 寓意的多样化倾向
        一. 寓意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二. 社会审美心理的成熟对寓意的崭新性要求
    第二节 形象描绘之特征
        一. 以人物形象为主创作传统的继承
        二. 寓言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及手法
        (一) 以生动对话凸现人物个性
        (二) 以强烈对比表现不同性格与行为趋向
    第三节 形象与寓意关系分析
        一. 动物形象之类型及其寓意
        (一) 马的形象-表达怀才不遇的情绪
        (二) 鸟的形象-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二. 人物形象之类型及其寓意
        (一) 君臣形象-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建构
        (二) 愚人形象-谐谑、娱乐性的增强
第五章 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结构
    第一节 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结构的一般特征
        一. 不同性质的单元并列——故事主旨+寓意阐述结构
        二. 以议论性文字概括故事主旨以明示寓意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多样化
        一. 转折型叙事结构模式
        二. 判断型叙事结构模式
        三. 辩证型叙事结构模式
    第三节 故事结构经营的个性化
        一. 通过转折突出寓意的结构
        (一) 从无知到自知的清晰过程
        (二) 从假象到真相的发现过程
        (三) 反常观念的设置
        二. 主旨呈现在结构中的作用
        (一) 首括式
        (二) 尾括式
        (三) 并列式(连环式)、层递式
第六章 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个性化特点
        一. 通过作者加工、润色,表现个性化语言
        二. 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对形式美的更高追求
        一. 文章的均衡美——对偶、排比的运用
        二. 视听美感效果——四言为主句式的运用及紧凑的情节
        (一) 四言为主,整齐精炼-语言的整饬化倾向
        (二) 篇幅短小,情节紧凑-语言的弹性与节奏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语用策略及效果
        一. 通过委婉含蓄的语言,淡化真实的语境
        二. 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强化说服的效果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司马迁和《史记》中的失败英雄(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史记》中的失败英雄
    1.1 “失败”与“英雄”
    1.2 《史记》中的失败英雄人物形象
2. 从失败英雄的英雄之举谈司马迁
    2.1 司马迁对失败英雄的偏爱离不开他的家族荣誉感
    2.2 从失败英雄身上体现的司马迁的“平等”意识
3. 从英雄之失败谈司马迁
    3.1 英雄被疑遭嫉与失败
    3.2 李陵三代之冤与司马迁遭刑
    3.3.司马迁借失败英雄抒“愤”
4. 司马迁在塑造失败英雄时写人技巧的出色运用
    4.1 突显失败英雄形象鲜明的个性化
    4.2 对比手法在对失败英雄塑造中的巧妙运用
    4.3 间接描写在塑造失败英雄形象时的恰当安排
5. 《史记》中的失败英雄形象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5.1 对后世文学发“愤”着书传统的影响
    5.2 在题材方面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5.3 对文学接受者审美心理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四、廉颇与蔺相如对今人的启示——心理平衡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2]中国古代怨恨观研究 ——以先秦两汉子书为探讨中心[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7)
  • [3]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实践研究[D]. 王代光. 西南大学, 2014(09)
  • [4]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D]. 李军. 南开大学, 2013(06)
  • [5]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D]. 刘英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1)
  • [6]“群居和一”:荀子社会伦理思想研究[D]. 金妍妍. 中南大学, 2012(03)
  • [7]中国传统家族司法研究[D]. 原美林. 湘潭大学, 2012(02)
  • [8]钱钟书论李贺[D]. 卓丽芳. 漳州师范学院, 2012(10)
  • [9]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研究[D]. 权娥麟. 复旦大学, 2010(01)
  • [10]论司马迁和《史记》中的失败英雄[D]. 赵新华. 新疆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廉颇、林相如对现代人的启示——心理平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