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启示与重大科学发现的条件——在中国科协第一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

历史的启示与重大科学发现的条件——在中国科协第一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

一、历史的启迪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在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鸣[1](2022)在《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文中指出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史学经历了三次转型,多种"新史学"次第登场,旧传统崩塌,新传统难以确立,以致当前的中国史学在理念、结构、范式、知识体系、研究方式乃至表述形式等方面,均打上了深重的外来印记。中国史家越来越离不开欧美史学的模式及启发,同时也感受到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文化压力,由此引发"中学"和"西学"、传统和现代、政治和学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多重博弈。为了走出困局,中国史家纷纷设想以多种方式构建自己的史学话语体系,冲破欧美史学的笼罩。然则要在当今学术全球化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不得不继续借用来自欧美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必须取得能为欧美史学界所认可的研究成果。这一悖论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庞坤缺[2](2021)在《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开放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致力于自身发展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发展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器,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扩大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倡议,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遵循,同时,为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这个主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探讨其理论特征、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系,接着深入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现实依据等,再对其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探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世界影响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把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问题,梳理介绍清楚,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开放、对外开放、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等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再具体分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框架内分析了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关系。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释。概而观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刻必然的依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为理论基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对外交往理念、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其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现实根基。第四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本章从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从根本理念、战略布局、重要支撑、价值目标、重要保障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严密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心,为后两章的研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第五章针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展开剖析,本章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是其在思想维度的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其在实践维度的方法论。在新时代境遇下,科学把握、系统剖析其方法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方略的践行,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六章归纳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在前几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集中揭示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总结了其理论贡献;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等方面剖析了其实践意义;从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探讨了其世界影响。

唐钱[3](2021)在《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阿卜杜外力·塔西卡热[4](2021)在《功能主义目的论视域下2017-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维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齐鑫[5](2021)在《杨松林历史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章佳萍[6](2021)在《初中语文科幻小说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严婉婷[7](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幸福效应:实践创新路径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用其一生践行着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誓言,并指出:“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源泉。”马克思认为人类追求幸福应当以需求为动力、以实践为前提、以劳动为途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赋予了更为深刻、广泛的内涵,习近平提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青年学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将个体幸福的实现深深植根于其实践中。大学作为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大学教育必须全面把握“实践”的深刻内涵。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研究以实践创新为外驱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驱动大学生幸福发展的路径,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本文主要运用“陕西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与心理健康大数据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结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大学生幸福发展量表”、“大学生实践创新量表”,采用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及结构方程建模软件AMOS18.0做大数据实证分析,探究实践创新如何激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大学生幸福发展,得出结论如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幸福发展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规范公民行为、社会准则、国家发展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驱动其幸福发展。(2)大学生实践创新蕴含着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的三大途径。劳动意识、技术应用与问题解决,分别对应实践主体、实践手段与实践客体,为实践创新驱动幸福发展创造了条件。(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中实践创新彰显整体协调作用。以实践作为中介,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促进个体幸福发展,整体协调两者关系。(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个体幸福发展受到各群组差别性调节。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就加强实践创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提出教育策略:首先,坚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夯实实践创新素养。其次,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类型学校针对性实施实践创新教育。最后,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素养,提升幸福获得感。论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实践观,探究大学生幸福发展的实现途径,力求为培养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晓达[8](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吕婧[9](2021)在《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机勃勃的力量之源,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支柱。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历久而常新的主题,是每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必须要让爱国主义紧紧扎根在大学生心中,并成长为参天大树,筑牢爱国信仰根基,才能培养出可以肩负复兴伟业的时代新青年。在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培育和增进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山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三晋人民用热血和生命在近代历史发展各个时期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瑰宝,它集中反映着党和人民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育人功效,是新形势下开展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素材与优质载体。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论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主要对山西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对山西红色文化的宝贵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它可以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方向、创新形式、丰富素材、增强情感体验,这将为后续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第三部分是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阐述说明,在总结调查问卷数据和归纳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山西红色文化应用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深入探讨分析影响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综合了前述分析,从增强理论教育夯实爱国认知、优化育人氛围厚植爱国情怀、拓宽传播渠道砥砺爱国意志、完善教育机制筑牢爱国信仰、开展实践活动践履爱国行动这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应用山西红色文化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马倩[10](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二、历史的启迪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在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的启迪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在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的破碎:三种“新史学”相续登场
二、“西方”的幽灵:无处不在的域外印迹
三、榜样的力量:外来范式的示范效应
    (一)法国年鉴学派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三)德国概念史
四、前路何在:全球化时代的学术自主性

(2)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开放的内涵
        2.1.2 对外开放的内涵
        2.1.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2.2.1 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
        2.2.2 强烈的风险意识
        2.2.3 博大的国际胸怀
        2.2.4 科学的思维方式
        2.2.5 形象的语言风格
    2.3 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关系
        2.3.1 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为对内改革提供丰富经验
        2.3.2 以改革促开放,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2.3.3 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3.1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3.1.1 国际背景
        3.1.1.1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
        3.1.1.2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变化
        3.1.1.3 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3.1.2 国内背景
        3.1.2.1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3.1.2.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3.1.2.3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
    3.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
        3.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的理论
        3.2.1.2 列宁关于开放的理论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
        3.2.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3.2.2.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3.2.2.3 江泽民的对外开放思想
        3.2.3.4 胡锦涛的对外开放思想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交往和开放的思想资源
        3.2.3.1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3.2.3.2 郑和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3.2.3.3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等开放思想
        3.2.3.4 康有为、梁启超的开放思想
        3.2.3.5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3.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3.3.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3.3.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
        3.3.3 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3.3.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1 根本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
        4.1.1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4.1.1.1 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4.1.1.2 扩大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4.1.2 开放发展新理念的丰富内涵
        4.1.2.1 主动开放
        4.1.2.2 全面开放
        4.1.2.3 共赢开放
        4.1.2.4 双向开放
        4.1.2.5 公平开放
        4.1.3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4.1.3.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1.3.2 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4.1.4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4.1.4.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
        4.1.4.2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均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4.2 战略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4.2.1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4.2.1.1 打造东部沿海开放新高地
        4.2.1.2 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
        4.2.1.3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4.2.2 完善对外开放贸易布局,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4.2.2.1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4.2.2.2 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4.2.2.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4.2.2.4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4.2.3 完善对外开放双向投资布局,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
        4.2.3.1 稳步实施“引进来”
        4.2.3.2 积极推进“走出去”
    4.3 战略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4.3.1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4.3.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
        4.3.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目标
        4.3.2.1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4.3.2.2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4.3.2.3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4.3.2.4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4.3.2.5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4.3.3 “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
        4.3.3.1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4.3.3.2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4.3.3.3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4.3.3.4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4.3.3.5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4.3.4 “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
        4.3.4.1 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4.3.4.2 为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广阔空间
    4.4 重要支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4.1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定位与角色
        4.4.1.1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4.4.1.2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4.4.2 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4.2.1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4.4.2.2 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4.4.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
        4.4.3.1 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展示中国担当
        4.4.3.2 在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4.4.3.3 在网络治理新兴发展领域承担中国责任
        4.4.3.4 在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中贡献中国力量
    4.5 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4.5.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4.5.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4.5.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4.5.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4.5.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4.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4.5.2.1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4.5.2.2 安全上坚持共治共处,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4.5.2.3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4.5.2.4 文化上坚持互鉴共存,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4.5.2.5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4.6 重要保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4.6.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4.6.1.1 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4.6.1.2 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4.6.1.3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4.6.2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4.6.2.1 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4.6.2.2 树立“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周边关系
        4.6.2.3 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5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5.1 思想维度
        5.1.1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5.1.2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
        5.1.3 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
    5.2 实践维度
        5.2.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5.2.2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
        5.2.3 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
        5.2.4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6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6.1 理论创新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
        6.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6.2 实践意义
        6.2.1 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新动力
        6.2.2 为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新空间
        6.2.3 为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提供新平台
    6.3 世界影响
        6.3.1 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展示了中国力量
        6.3.2 为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6.3.3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幸福效应:实践创新路径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1.3.1 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实践观的研究成果述评
        1.3.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述评
        1.3.3 关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研究成果述评
        1.3.4 关于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的研究成果述评
        1.3.5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发展、实践创新关系的研究成果述评
        1.3.6 前人相关研究述评与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创新点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实践观的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1.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实践观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论述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外延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与功能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途径
    2.3 塞利格曼幸福理论
        2.3.1 幸福要素
        2.3.2 幸福功能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3.1 资料与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对象
    3.2 方法与工具
        3.2.1 研究方法
        3.2.2 实证工具
    3.3 假设与检验
        3.3.1 理论假设
        3.3.2 实证检验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信度效度检验与基本资料分析
        4.1.1 问卷信度检验
        4.1.2 答卷效度检验
    4.2 对象人口学与社会学资料分析
        4.2.1 学校样本:总样调研高校频数
        4.2.2 性别样本:总样调查男女生频数
        4.2.3 研究样本:随机抽取5%样本N1697
        4.2.4 学校分布:抽样大学生N1697 所在高校的分布频数
        4.2.5 性别分布:抽样大学生N1697 男女性别分布频数
        4.2.6 年龄分布:抽样大学生N1697 年龄均值与分布频数
    4.3 多元线性分析与预测模型
        4.3.1 男女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值比较T-Test
        4.3.2 男女生实践创新三大指标均值比较T-Test
        4.3.3 男女生幸福效应五大要素均值比较T-Test
    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发展、实践创新等之间两两相关分析
        4.4.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类指数相关系数
        4.4.2 大学生实践创新三大指标相关系数
        4.4.3 大学生幸福效应五大要素相关系数
    4.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实践创新及幸福效应回归分析
        4.5.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实践创新回归分析
        4.5.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幸福效应回归分析
        4.5.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预测实践创新与幸福效应的层次回归分析
    4.6 性别*组别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进而增加幸福的调节及交互效应
        4.6.1 性别*学校分类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4.6.2 性别*父母教养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4.6.3 性别*内外控点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4.6.4 性别*年龄对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而增加幸福的方差分析
    4.7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实践创新进而增加幸福的结构方程模型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幸福发展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
    5.2 大学生实践创新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的三大途径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中的实践创新彰显整体协调作用
    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践创新驱动幸福受到各群组差别性调节
    5.5 建议:加强实践创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幸福发展教育策略
        5.5.1 坚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夯实实践创新素养
        5.5.2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类型学校针对性实施实践创新教育
        5.5.3 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素养,提升幸福获得感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8)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对象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山西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概述
    2.1 山西红色文化概述
        2.1.1 山西红色文化的界定
        2.1.2 山西红色文化的类型
        2.1.3 山西红色文化的特点
    2.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2.2.1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阐释
        2.2.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义
    2.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分析
        2.3.1 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
        2.3.2 有利于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2.3.3 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2.3.4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体验
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3.1.3 调查问卷的回收和统计
    3.2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社会各界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共识
        3.2.2 部分高校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逐步展开
        3.2.3 学生自身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广泛认同
    3.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大学生对山西红色文化认知程度有限
        3.3.2 高校运用山西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创新较少
        3.3.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
    3.4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严峻考验
        3.4.2 山西红色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
        3.4.3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保障机制不健全
4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及实现路径
    4.1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4.1.1 时代性原则
        4.1.2 “三贴近”原则
        4.1.3 系统性原则
    4.2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
        4.2.1 增强山西红色文化理论教育,夯实爱国认知
        4.2.2 优化山西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厚植爱国情怀
        4.2.3 拓宽山西红色文化传播渠道,砥砺爱国意志
        4.2.4 完善山西红色文化教育机制,筑牢爱国信仰
        4.2.5 开展山西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践履爱国行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定义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2.1.2 话语空间
        2.1.3 中国“和合”话语
    2.2 政治话语研究
        2.2.1 话语与政治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2.3 话语空间研究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2.3.2 相关研究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2.4.2 语言学领域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3.1.1 源流与内涵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3.3 认知识解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语料构成
    4.3 分析步骤
    4.4 分析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5.1 空间指示
        5.1.1 空间范畴表达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5.2 人称指示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5.2.2 指示中心——“我们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5.3 空间性隐喻
        5.3.1 容器隐喻
        5.3.2 空间隐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6.1 时间指示
        6.1.1 时间范畴表达
        6.1.2 时间“满格
    6.2 时间性隐喻
        6.2.1 旅程隐喻
        6.2.2 潮流隐喻
        6.2.3 建筑隐喻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6.3.1 “要”的时间植入
        6.3.2 “将”的时间植入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7.1 价值性隐喻
        7.1.1 色彩/画卷隐喻
        7.1.2 游戏隐喻
        7.1.3 关系隐喻
    7.2 图式化
        7.2.1 行动链图式
        7.2.2 平衡图式
    7.3 凸显
        7.3.1 句型凸显
        7.3.2 语义凸显
    7.4 转喻
        7.4.1 部分代整体
        7.4.2 整体代部分
        7.4.3 行为代行为体
    7.5 级阶调整
        7.5.1 详略度
        7.5.2 变焦
    7.6 观察点
        7.6.1 引用
        7.6.2 客观化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8.2.1 时间-空间
        8.2.2 价值-空间
        8.2.3 价值-时间
    8.3 本章小节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9.1.1 空间维度对比
        9.1.2 时间维度对比
        9.1.3 价值维度对比
        9.1.4 总体差异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9.3 本章小节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启示
    10.3 局限与展望
参引文献
附录

四、历史的启迪和重大科学发现产生的条件——在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一个当代学术史的考察[J]. 李剑鸣.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D]. 庞坤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 唐钱.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4]功能主义目的论视域下2017-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维译研究[D]. 阿卜杜外力·塔西卡热. 西北民族大学, 2021
  • [5]杨松林历史画创作研究[D]. 齐鑫. 鲁东大学, 2021
  • [6]初中语文科幻小说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 章佳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幸福效应:实践创新路径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D]. 严婉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8]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吕婧. 中北大学, 2021(09)
  • [10]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历史的启示与重大科学发现的条件——在中国科协第一届学术年会上的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