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

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

一、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琳[1](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郑媛[2](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张旭莹[3](2020)在《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同质化的趋势日渐增长,唯有发展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才能实现文化强国之理想。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以传统建筑重要构件中的影壁作为研究客体,以历史悠久、晋商故里的晋中地区作为研究客体的区域范围。晋中影壁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礼制与风水的背景下,晋中影壁艺术不仅在空间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还在精神上满足百姓祈福的心理,蕴含了丰富的隐性价值与显性价值。本文以理论与应用两个维度阐述与分析晋中影壁艺术的应用。在理论层面,首先本文对晋中影壁艺术的结构与特性进行分析与综述,从晋中影壁艺术的历史形成因素、形制构造、艺术表征与文化特性以及对比国内各地传统影壁艺术这四个角度系统性论述晋中影壁艺术的建构;第二,因晋中影壁艺术的独特性,笔者以晋中大院为研究区域范围,解析晋中影壁艺术营建习俗与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晋中大院影壁的形制与材质、修建的营建机制、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以及呈现的建筑意与人文内涵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晋中影壁艺术隐含的审美观与儒商思想,梳理总结晋中影壁艺术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应用层面,首先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价值与呈现形式,论述晋中影壁艺术所体现的各类型空间布局及其营造的空间氛围,解析晋中影壁艺术建筑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道教风水学、传统文化美学、艺术美学和市场需求四方面阐述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第二,以空间作用与空间形式两个角度阐述了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应用形式,同时阐述了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应用形式;第三,分析晋中影壁艺术的发展与遗存状况,从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两个维度解析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在乡村空间的应用方面,以晋中许村影壁作为具体案例的研究对象,分析许村影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艺术介入的方式缓解晋中影壁艺术逐渐没落的问题,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在城市空间的应用方面,剖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布局的应用规律,笔者以晋中影壁艺术中的“三雕艺术”作为应用切入点,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案例,获得相关发展经验;第四,针对晋中影壁艺术的现状及梳理的相关案例经验,提出从晋中影壁自身、情感文化以及完善相关保护政策这三个角度展开晋中影壁艺术的保育工作;在发展方面,以实际情况选择发展模式为前提,提出晋中影壁艺术的设计发展新模式;第五,基于以上理论知识与案例经验,选取晋中市区的民居作为设计实践基地,通过改变民居内的人行路线、空间布局、空间色调及家具陈设等多种设计手法,反映了笔者对于晋中影壁艺术的发展与应用方式的思考与体会。综上所述,笔者以晋中影壁艺术体现的审美观、装饰艺术、风水文化等因素作为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的应用价值与模式,吸取优秀设计案例的经验与教训,为晋中影壁艺术的应用发展做出理论上的指引以及概念设计方案的参考,为我国当下传统地域性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实践思路与借鉴意义。

郑晓男[4](2020)在《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各种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发展,乡村地域建筑的整体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然而许多地区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模仿、机械复制,忽视了我国固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致于很多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在传承和应用的过程中丢失。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开始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在完善和发展现有的乡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要以生态宜居为本,融入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特色,引进新技术新科技,延续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传承应用。吉林省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作为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独特的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前郭县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上,同样贯穿于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发展过程中。本文通过研究前郭县建筑文化背景,即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分析了前郭县现有的乡村地域建筑的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进行了提取,其中主要包括功能符号、装饰符号和特色文化符号。分析探讨了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演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发展的影响。论文在分析研究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演变的基础上,对当代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应用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合前郭县人民的生活居住需求和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的历史背景,从而探索出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的策略。通过以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的探索,在现有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对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应用单体进行初步的模型建构设计,希望为当代新农村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传承应用提供集实践性、应用性、借鉴性于一体的新的发展。

孔令晨[5](2020)在《大理喜洲传统民居门楼形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喜洲是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如今在这里依旧保留着众多堪称白族建筑典范的民居建筑,而门楼是喜洲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建筑在日益消亡,而新建的现代建筑又往往忽略地域文化而独立存在。由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是传承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对喜洲门楼形制进行研究可以为传统地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系统的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建筑类型学及民居门楼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研究问题并找到分析问题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调研确定研究范围,对喜洲传统民居门楼的概念及产生背景做出阐述。第三、四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章节。第三部分从门楼的立面形制入手,主要引入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对喜洲门楼立面形制进行分析,探究其形制演变的潜在规律;并运用人类学研究中归纳法和整体系统的理论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喜洲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历史史志资料、观察喜洲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实地的调研访谈,对喜洲传统民居门楼形制演变背后的成因进行解读。第四部分从门楼入口空间入手,对喜洲传统民居门楼入口空间的内涵及作用进行分析,并通过对门楼入口空间的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来探究门楼入口空间的限定类型以及空间序列的组织。第五部分基于上述章节对喜洲门楼形制的整体研究,探究在当代建筑设计之中如何对传统民居门楼进行传承与创新。本文通过对传统民居门楼形制的研究,主要得出三点研究结论:一、喜洲传统民居门楼与入口空间形制多样化的背后存在着潜在规律。二、门楼作为喜洲传统民居的精髓,它形制的演变受到了当地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居民价值观念、经济水平、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三、了解门楼的文化内涵并掌握喜洲门楼的类型元素,是现代门楼设计中延续白族传统民居门楼建筑文化的关键。

余姝颖[6](2019)在《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程泰宁作为当代中国标杆性的建筑师之一,始终致力于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道路。在60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程泰宁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并立足本土,建构了一套富含东方文化内涵的建筑理论体系。系统、深入地对程泰宁的建筑思想、作品、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国建筑理论发展和对年轻建筑师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在大量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人物访谈、案例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等多种方式,从时间、空间、思想三个维度对程泰宁进行研究。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从三个维度对程泰宁展开研究。第二章是从时间维度上梳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和人物访谈,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划分为求学、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多元开拓四个阶段。在求学阶段,主要分析了布扎体系和杨廷宝、刘敦桢等名师对程泰宁今后建筑创作发展的影响;在素养积累、思想成熟和多元开拓等执业阶段,笔者主要从实践活动、理论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章是从空间维度上分析程泰宁建筑作品。以对1956-2018年间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统计为切入点,初步分析了程泰宁建筑作品中的规模、类型和地域分布特征。基于人物访谈、文献研究和部分案例的实地调研,进一步对程泰宁具体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进行解析。笔者在收集程泰宁本人发表论文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类文献的基础上,借助词频统计和人物访谈等方式,分析程泰宁的设计思想和教育思想特征。第四章是从思想的维度上研究程泰宁对建筑创作和教育的思考。本章以文献词频统计为基础,结合人物访谈和文本解读,深入分析程泰宁的创作思想和教育思想。关于程泰宁的创作思想,主要是从文化观、环境观和审美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关于程泰宁的教育思想,主要从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第五章,总结了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和思想对中国建筑师执业的启示。本文共计约72000万字,图表共127张。

谢凌峰[7](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指出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郭梦露[8](2019)在《当代语境下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探析 ——青年建筑师的创作意识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与国际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建筑师坚持不懈与创新求索着我国本土建筑的发展未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部分文化出现没落的现象、相似的设计手法被广泛运用、地域建筑特色渐渐消失等。国际化影响下的中国建筑市场,现代建筑创作理念仍占据主导地位,与之对应的传统乡土文化出现“边缘化”危机。那么,当代中国建筑师如何能够重新唤起中国新乡土建筑文化的发展,这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发展势头强劲,当代青年建筑师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已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主力,也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当代青年建筑师,试图突破前辈们传承传统的思考模式,转而进行与传统对话的全新尝试,他们的作品中展现了对传统地域、乡土文化的尊重,体现着明显的时代性以及对建筑本质问题的关注,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与尝试、遭遇的阻力与困境都是对建筑创作方向的新探索和对先锋性建筑的新尝试及对建筑观念的新认识,诚然,目前这部分建筑师的数量只是少数,但是却可以通过他们对中国建筑界的发展现状了解一二,更足以透视出未来的创作方向与发展趋势。这群思想活跃的青年建筑师近年来的作品大都集中在新乡土建筑领域,笔者试着通过这些设计作品来尝试分析青年建筑师的设计价值取向,以期厘清中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不难从青年建筑师的建筑实践中看出,中国建筑界对于地域乡土文化领域的日渐关注。笔者在文中还探讨了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创作意识与实践的突破及局限,并提出个人的总结及建议,引申为对中国当代新乡土建筑创作的思考。全文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总领章节。概述了本文研究论题的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笔者的研究思路与逻辑,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阐释,以期初步形成完整和清晰的理论共识。总论部分(第二章)为背景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新乡土建筑所处的社会背景,归纳总结出其在不同时期阶段的发展历程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的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在自然环境、时空架构、文化传承和技术建构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建筑类型的创作意识:在环境方面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文化传承方面追求和而不同,在建构方面追求发展革新。分论部分(第三、四、五章)为分类综述。分别从创作思路、手法策略和创作特征三个方面展开对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新实践的总结、梳理和论述。布局谋篇上,根据每章特定的论题,综合解析出中国新乡土建筑在当代语境下的创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了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在相应方面所采取的创新实践思路和创作态度,分类论述融合渗透的自然共生、情景交融的空间体验、一以贯之的文脉传承、乡土语言的内涵升华、因地制宜的材料择用、延续创新的技术应用,对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手法与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总结。结论部分(第六、七章)为评价与展望。首先统筹全局,总结了新乡土建筑的成就和发展困境,继而以前瞻性视角,展望中国新乡土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以此为立足点指明新乡土建筑仍需付诸的长足改进,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刘璐[9](2019)在《筑舍解乡愁—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乡土建筑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的显性形态是物质的,但是建筑设计确是一种具有文化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研究工作。新乡土建筑作为一种创作倾向,其作品不仅反映特定的自然生态条件,同时也融合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尤其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愈能感受到其创作与社会文化发展呈现出的交互性和共时性。新乡土建筑的创作强调中国价值文化的回归,也是现代建筑“危机意识”下的必然产物。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新乡土建筑创作的理论研究多从建筑自身领域出发,缺乏跨学科的深层思考,尤其缺乏从文化符号学角度的探讨。作为“城市和建筑之魂”,文化是建筑创作必须的土壤,建筑是文化发展进程的一部分,且为文化之有形和具象体现的载体。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符号学成为建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之一,符号学与建筑学之间的连带关系便受到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及建筑师们的热烈关注。但对于当下中国的新乡土建筑创作来说,仅仅依赖符号学的分析、研究方法,未必可以完全揭示建筑背后蕴含的全部文化意义。本次研究期望在文化学与符号学两个层面的理论间建立对话关系,使文化符号学成为指导新乡土建筑创作理论的学术趋势。通过文化符号学与新乡土建筑创作互动关系的探讨说明了这一理论建立的客观性和必要性;结合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为研究工具,对文化符号学与新乡土建筑质构关系的探讨则强调了这一理论对新乡土建筑创作指导的可能与必然。在具体论述上,主要从符构、符义及符用三个层面出发,结合中国当下优秀的新乡土建筑创作进行分析,期望对其文化符号引借与组构、意义隐喻表达和文化符号语境与人意识形态关系等内容进项评断,力求发掘并梳理文化符号学指导新乡土建筑创作的逻辑与理论框架。本研究中关于文化符号学的应用具有创新性,也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期望通过对中国当代新乡土建筑实践的分析,重新思考新乡土建筑在当代中国的困境和问题;期望通过文化符号学的广阔视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新乡土建筑创作的关系,并对未来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提供自己的见解。

李彩霞[10](2019)在《起寮筑景:浙闽畲族建筑当代设计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呈现出“共生”的和谐关系。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作为我国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畲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文化底蕴浓厚,其传统建筑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布局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分支,当代民族建筑创作对于地域性建筑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浙闽畲族地区的当代建筑设计中抒写畲族传统文化,使得本地区的现代建筑设计更具地域适应性,成为当下建筑师所关注的问题。论文将浙闽畲族传统造物文化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浙闽畲族传统建筑产生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文化背景,并深刻剖析浙闽畲族传统村落、民居、材料与细部等起寮筑景的建筑文化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价值等综合因素产物。并借助田野调查、文献阅读、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探究当代浙闽畲族建筑表达方式,从浙闽畲族传统环境观的现代演绎、场地的现代表达、空间形式的现代演变、材料与色彩的现代运用以及细部表达等方面加以详细描述,并结合笔者的畲族设计实践,对总结的设计表达方式进行实际运用。论文通过对浙闽地区畲族传统文化的适应性解读,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文化属性,对现代建筑设计仍然适用。浙闽畲族当代建筑创作中,从宏观的城镇规划、中观的建筑单体设计到微观的材料与细部等现代表达方式中都依据畲族传统文化突显民族认同感。实践设计本身因地制宜,注重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现代功能与技术,达到与历史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1.2.3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分类分析法
        1.5.3 量化分析法
        1.5.4 关键词分析法
        1.5.5 图解分析法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2.2.1 local(地方)
        2.2.2 region(地域)
        2.2.3 in-situ(在地)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2.3 “在地”的“在”与“地”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2.6 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1 《云南建筑》概述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3.2.2 社会环境因素
        3.2.3 文化环境因素
        3.2.4 历史文脉因素
        3.2.5 技术特征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4.2.5 小结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5.1.1 图解方法理论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2.2 建筑生成手法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3.2 建筑生成手法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4.2 建筑生成手法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5.2 建筑生成手法
        5.5.3 解构与重构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2)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1.7.1 章节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2.4.1 目标:动态舒适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3.1 气候环境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3.2 地貌环境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3.4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营建的对策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6.1 地域环境解析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6.2.1 筒屋式民居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6.2.3 现存问题分析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概括与总结
    7.2 问题与不足
    7.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作者简历

(3)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课题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
        1.3.2 研究客体的范围
    1.4 研究课题的现状分析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田野调查法
        1.5.2 文献法
        1.5.3 归纳总结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晋中影壁艺术的概述
    2.1 晋中影壁的形成因素
        2.1.1 晋中影壁形成的文化因素
        2.1.2 晋中影壁形成的社会地位
    2.2 晋中影壁的构造及等级制度
        2.2.1 壁顶
        2.2.2 壁身
        2.2.3 壁座
    2.3 晋中各类型影壁的艺术表征与文化特性
        2.3.1 皇家影壁
        2.3.2 寺观影壁
        2.3.3 晋中民居影壁
    2.4 晋中影壁艺术与各地传统影壁艺术的比较
        2.4.1 晋中影壁艺术特性
        2.4.2 北京四合院影壁艺术特性
        2.4.3 云南白族影壁艺术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晋中影壁艺术的营建习俗与文化内涵解析——以晋中大院为例
    3.1 晋中大院影壁的形制和材质
        3.1.1 晋中大院影壁的布局
        3.1.2 晋中大院影壁的平面形式
        3.1.3 晋中大院影壁的材质
    3.2 晋中大院及影壁营建的民俗原因
        3.2.1 经济因素
        3.2.2 风水文化因素
        3.2.3 晋商人文因素
    3.3 晋中大院影壁修建的营建机制
    3.4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3.4.1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及吉祥诉求
        3.4.2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的功能
        3.4.3 晋中大院影壁的审美观点及居宅营造思想
        3.4.4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的等级制度
    3.5 晋中大院影壁的“建筑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形式
    4.1 晋中影壁艺术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营造
        4.1.1 过渡空间
        4.1.2 围合空间
        4.1.3 转折空间
    4.2 晋中影壁艺术的空间设计手法
        4.2.1 隔、曲、聚
        4.2.2 对称与非对称
        4.2.3 复合界面的中介空间
    4.3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
        4.3.1 道教风水学价值
        4.3.2 传统文化价值
        4.3.3 艺术美学价值
        4.3.4 市场需求价值
    4.4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4.4.1 晋中影壁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形式
        4.4.2 晋中影壁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形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1 晋中影壁艺术的现状分析
    5.2 晋中影壁艺术在乡村空间中的应用分析——以许村为例
        5.2.1 许村影壁的问题分析
        5.2.2 许村影壁的再设计
    5.3 晋中影壁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5.3.1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的布局设计
        5.3.2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5.4 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启示
        5.4.1 晋中影壁艺术与晋商文化的联系
        5.4.2 晋中影壁艺术的保育方法与措施
        5.4.3 晋中影壁艺术的设计新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晋中市影壁艺术应用的概念方案设计
    6.1 方案基地分析
    6.2 方案户型
    6.3 现状分析
    6.4 方案设计与分析
        6.4.1 平面布置图
        6.4.2 方案俯瞰图
        6.4.3 方案效果图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1 地域建筑
        1.4.2 乡村地域建筑
        1.4.3 文化符号
    1.5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吉林省前郭县建筑文化背景研究
    2.1 前郭县概况介绍
    2.2 影响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的生成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人文因素
    2.3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的基本类型
        2.3.1 蒙古族乡村地域建筑
        2.3.2 汉族乡村地域建筑
        2.3.3 蒙古族与汉族融合的乡村地域建筑
    2.4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2.4.1 社会环境的变迁
        2.4.2 人为与自然灾害
        2.4.3 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2.4.4 建筑文化符号传承缺失的问题
    2.5 前郭县建筑风貌总体定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提取
    3.1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提取的原则
    3.2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功能符号的提取
        3.2.1 聚落形态
        3.2.2 院落类型
        3.2.3 单体平面布局
    3.3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的装饰符号
        3.3.1 装饰图案
        3.3.2 建筑构件
        3.3.3 建筑色彩
        3.3.4 建筑材料
    3.4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的特色文化符号
        3.4.1 火炕文化
        3.4.2 居住文化
    3.5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价值
        3.5.1 文化生态价值
        3.5.2 历史人文价值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应用研究
    4.1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应用理念及原则
    4.2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在功能布局上的应用
        4.2.1 乡村聚落形态设计应用
        4.2.2 院落布局形式设计应用
        4.2.3 单体平面设计应用
    4.3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在建筑造型上的应用
        4.3.1 建筑色彩设计应用
        4.3.2 建筑墙体设计应用
        4.3.3 屋顶设计应用
        4.3.4 门窗设计应用
    4.4 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策略总结
        4.4.1 文化符号提取
        4.4.2 文化符号创新
        4.4.3 文化符号应用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5)大理喜洲传统民居门楼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类型学领域研究现状
        1.3.2 传统民居宅门研究现状
        1.3.3 白族民居门楼研究现状
        1.3.4 研究评述
        1.3.5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喜洲门楼概述及产生背景
    2.1 门楼释义
    2.2 研究范围界定
        2.2.1 研究区域的选取
        2.2.2 研究时间的选取
    2.3 喜洲的自然环境概况
        2.3.1 地理区位
        2.3.2 气候条件
    2.4 喜洲的人文概况
        2.4.1 民族文化
        2.4.2 宗教信仰
        2.4.3 商贾经济
        2.4.4 传统环境观
第三章 喜洲门楼立面的类型学研究
    3.1 建筑类型学概述
        3.1.1 建筑类型学概念释义
        3.1.2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3.2 门楼立面类型研究
        3.2.1 喜洲门楼的基本类型
        3.2.2 喜洲门楼的类型提取
        3.2.3 喜洲门楼类型的转译与重构
        3.2.4 喜洲门楼多样形制下的潜在规律
    3.3 喜洲门楼形制演变的文化内涵
        3.3.1 建筑人类学的分析方法
        3.3.2 喜洲经济发展对门楼形制的影响
        3.3.3 等级意识的瓦解对门楼形制的影响
        3.3.4 建筑审美观念转变对门楼形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喜洲民居门楼入口空间的类型分析
    4.1 建筑入口空间的概念
    4.2 门楼入口空间的内涵及作用
        4.2.1 礼制观念的体现
        4.2.2 视觉引导作用
        4.2.3 内外的过渡作用
    4.3 喜洲门楼入口空间平面形式统计
    4.4 喜洲门楼入口空间限定类型
        4.4.1 浅空间
        4.4.2 深空间
        4.4.3 扩展空间
    4.5 喜洲门楼入口空间序列的组织
        4.5.1 入口门楼
        4.5.2 漏阁天井
        4.5.3 第二道门
        4.5.4 厦廊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喜洲民居门楼的传承与发展
    5.1 喜洲民居门楼的发展现状
        5.1.1 喜洲传统民居门楼的损坏
        5.1.2 新建门楼尺度形态的不合理
    5.2 喜洲民居门楼的现代设计理念
        5.2.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2.2 喜洲民居门楼类型学研究的应用
    5.3 喜洲民居门楼的现代设计手法
        5.3.1 喜洲门楼形制的创新设计
        5.3.2 喜洲民居门楼入口空间的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喜洲门楼调研汇总表(部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程泰宁出版论着
        1.3.2 其他学者的研究
        1.3.3 人物类研究的一般视角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时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创作历程
    2.1 划分依据
    2.2 求学阶段:(1952—1956)
        2.2.1 布扎体系的影响
        2.2.2 名师影响
    2.3 素养积累阶段(1956—1980)
        2.3.1 时代背景
        2.3.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3.3 理论积累
    2.4 思想成熟阶段(1981—2002)
        2.4.1 时代背景
        2.4.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4.3 理论建构
    2.5 多元开拓阶段(2003至今)
        2.5.1 时代背景
        2.5.2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2.5.3 理论完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程泰宁的建筑作品探析
    3.1 本章研究方法
        3.1.1 统计分析法
        3.1.2 人物访谈法
    3.2 程泰宁建筑作品一般特征
        3.2.1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规模特征
        3.2.2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类型特征
    3.3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地域分布特征
        3.3.1 江浙一带的开拓
        3.3.2 地方特色的萃取
    3.4 程泰宁建筑作品的空间特征
        3.4.1 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
        3.4.2 空间的运动性体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程泰宁建筑思想分析
    4.1 本章研究方法
        4.1.1 文献统计范围
        4.1.2 统计方法
        4.1.3 初步分析
    4.2 比较与融合:以文化观贯穿始终
        4.2.1 互为参照的中西文化
        4.2.2 立足本土的当代理论体系建构
    4.3 融入与表现:以整体思维塑造环境
        4.3.1 多维语境下的整体思维
        4.3.2 “克制比张扬更难”
    4.4 意境与通感:以“情景合一”拓展审美维度
        4.4.1 “情景合一”的审美主导
        4.4.2 “通感”的审美方法
    4.5 职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程泰宁的教育思想
        4.5.1 以实践触发思考
        4.5.2 力行公民教育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1.1 时代的见证者
        5.1.2 潮流的批判者
        5.1.3 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的建构责任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7)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3 相关研究评析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1.4.1 地理范畴
        1.4.2 时间范畴
        1.4.3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6.2 启示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当代语境下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探析 ——青年建筑师的创作意识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乡土建筑
        1.3.2 新乡土建筑
        1.3.3 当代乡土
        1.3.4 地域主义建筑
        1.3.5 乡土营建
        1.3.6 青年建筑师
        1.3.7 相关概念辨析
        1.3.8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案例选取
        1.4.3 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3 青年建筑师及其作品研究概述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7.1 研究难点
        1.7.2 研究创新点
2.中国新乡土建筑发展历程
    2.1 中国新乡土建筑的社会背景
        2.1.1 农耕文明转型与城乡二元化
        2.1.2 当代乡村聚落发展境遇
        2.1.3 对文化传承的迫切诉求
        2.1.4 特殊事件导向下的需求
    2.2 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发展历程
        2.2.1 先驱探索:建国初期
        2.2.2 承前启后:文革时期
        2.2.3 多元突破:改革开放时期
        2.2.4 理性创新:新时代的新尝试
    2.3 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发展背景
    2.4 本章小结
3.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现象解读
    3.1 建筑师群体特征
    3.2 实践工作方式
    3.3 项目地域分布
    3.4 项目功能类型
    3.5 项目性质
    3.6 实践介入模式
    3.7 本章小结
4.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意识与思路
    4.1 重视乡土价值
        4.1.1 自然环境因素
        4.1.2 建成环境因素
        4.1.3 人文环境因素
    4.2 融入现代设计
        4.2.1 引入现代观念
        4.2.2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
        4.2.3 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4.3 模糊设计模式
        4.3.1 在地设计
        4.3.2 向民间学习
    4.4 本章小结
5.青年建筑师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手法与策略
    5.1 融合渗透的自然共生
        5.1.1 应对自然环境条件
        5.1.2 气候的适应与调节
        5.1.3 返璞归真的设计语言
    5.2 情景交融的空间体验
        5.2.1 外部空间表达
        5.2.2 内部空间塑造
        5.2.3 内外部空间沟通
    5.3 一以贯之的文脉传承
        5.3.1 注重细部表达
        5.3.2 把握色彩质感
        5.3.3 借鉴民俗民风
        5.3.4 再现乡土图景
    5.4 乡土语言的内涵升华
        5.4.1 提炼与转译
        5.4.2 隐喻与象征
    5.5 因地制宜的材料择用
        5.5.1 传统材料的新演绎
        5.5.2 现代材料表达乡土性
        5.5.3 新旧材料的对比与融合
    5.6 延续创新的技术应用
        5.6.1 应用适宜技术
        5.6.2 革新建造工艺
        5.6.3 改进乡土技术
        5.6.4 引入现代技术
    5.7 本章小结
6.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启示与展望
    6.1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观念取向
        6.1.1 自发性
        6.1.2 自觉性
        6.1.3 自省性
    6.2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设计启示
        6.2.1 创作成就
        6.2.2 困境与束缚
    6.3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意义探讨
        6.3.1 社会层面
        6.3.2 建筑学层面
    6.4 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的发展展望
        6.4.1 边缘方向拓展
        6.4.2 对立与融合
        6.4.3 多维度探索
        6.4.4 高技化演变
        6.4.5 可持续性发展
    6.5 本章小结
7.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筑舍解乡愁—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乡土建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 论文研究相关知识背景
        1.5.1 符号学理论的提出与主要流派
        1.5.2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1.5.3 新乡土建筑与后现代建筑
        1.5.4 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发展过程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新乡土建筑的文化符号学概略
    2.1 文化符号学的本体认定
        2.1.1 建筑文化符号的特性
        2.1.2 文化符号学的定义与结构观
        2.1.3 文化符号学与一般符号学的差异性
    2.2 新乡土建筑创作的文化环境
        2.2.1 新乡土建筑中的文化构成层次
        2.2.2 影响新乡土建筑实践的文化因子
    2.3 新乡土建筑中的含义框架
        2.3.1 建筑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2.3.2 新乡土建筑创作的逻辑本质
第三章 文化符号学与新乡土建筑的质构关系—以莫里斯符号学为工具
    3.1 符构学:砖石瓦砾中文化符号的解构及组合
        3.1.1 符构学的理论来源与运用价值
        3.1.2 文化符号的消耗、复原与形式嬗变
        3.1.3 文化符号在新乡土建筑中的运用
    3.2 符义:新乡土建筑是传承文化的符号系统
        3.2.1 符义学的理论来源与运用价值
        3.2.2 建筑文化符号的语义与隐喻
        3.2.3 文化符号语境与意识形态问题
    3.3 符用:新乡土建筑设计本质的探讨
        3.3.1 符用学的理论来源与运用价值
        3.3.2 文化符号学—新乡土建筑的有效评介机制
第四章 文化符号学运用与建筑创作
    4.1 文化符号的引借与组构
        4.1.1 建筑符号、建筑文化符号与建筑形态感知
        4.1.2 建筑文化符号“所指”的裂变
    4.2 文化符号的意义隐喻与语境建立
        4.2.1 建筑文化符号的含义与建筑隐喻
        4.2.2 文化符号与语境的相互作用
    4.3 文化符号的诠释与建筑体验
        4.3.1 建筑文化符号与意境
        4.3.2 建筑师的设计观与建筑体验
第五章 新乡土建筑创作思考
    5.1 文化变迁与新乡土建筑的动态关系
    5.2 构建中国新乡土建筑的文化符号域
结语:乡愁救赎与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起寮筑景:浙闽畲族建筑当代设计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分支—少数民族建筑现代性表达
        1.1.2 当代畲族建筑创作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缘起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相关概念梳理
        1.3.2 研究对象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地域建筑研究现状
        1.4.2 当代少数民族建筑创作现状
        1.4.3 浙闽畲族建筑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浙闽畲族传统建筑文化适应性概述
    2.1 概述:从文化性到艺术性
        2.1.1 浙闽畲族传统文化性:生态性的民族造物
        2.1.2 浙闽畲族传统文化性:忠勇派的民族性格
        2.1.3 浙闽畲族建筑艺术性:单一性与多元化
        2.1.4 浙闽畲族建筑艺术性:世俗与神圣
        2.1.5 浙闽畲族建筑艺术性:开放与封闭
    2.2 适应地形环境—山地院落景观
        2.2.1 宗族文化“渗透型”的村落布局及空间形态
        2.2.2 融入“风水观念”的民居形式及空间组合
        2.2.3 本土化的建筑材料与细部表达
    2.3 适应人文观念—“天人合一”思想
        2.3.1 就地取材的建筑营造方式
        2.3.2 建筑空间形态的自我适应
    2.4 适应文化习俗—多样民族风情
        2.4.1 多元共存的宗教信仰
        2.4.2 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浙闽畲族建筑创作表达方式
    3.1 当代浙闽畲族建筑自然环境设计的表达方式
        3.1.1 “用形”的气候回应
        3.1.2 “用意”的地形环境回应
    3.2 当代浙闽畲族建筑场地设计的表达方式
        3.2.1 基于传统“核心式”的当代“中心型”布局模式
        3.2.2 基于传统“聚居式”的当代“组团型”布局模式
    3.3 当代浙闽畲族建筑空间设计的表达方式
        3.3.1 外部空间:畲族传统建筑节点元素的再现
        3.3.2 内部空间:畲族传统建筑空间意向的重复
        3.3.3 过渡空间:畲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转译
    3.4 当代浙闽畲族建筑材料与色彩设计的表达方式
        3.4.1 传统材料的现代运用
        3.4.2 现代材料的适应性表达
        3.4.3 色彩的现代性表达
    3.5 当代浙闽畲族建筑细部设计的表达方式
        3.5.1 民族性传统标志图纹的抽象运用
        3.5.2 民族性语言符号的原型再现
        3.5.3 民族性建造及形式的演绎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浙闽畲族建筑文化表达实践探索
    4.1 城市公共建筑福安市畲族文化中心设计实践
        4.1.1 项目概述
        4.1.2 环境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4.1.3 空间及造型的延续与创新
        4.1.4 材料与色彩的现代运用
        4.1.5 建筑细部的现代演绎
    4.2 乡村公共建筑福安市牛山湾村文化中心设计实践
        4.2.1 项目概述
        4.2.2 场地设计:凤舞牛山,惊鸿一驻
        4.2.3 建筑设计:以开放空间为核心的布局形制
        4.2.4 细部设计:畲族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成果发表

四、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3]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D]. 张旭莹.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吉林省前郭县乡村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应用研究[D]. 郑晓男.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5]大理喜洲传统民居门楼形制研究[D]. 孔令晨. 云南大学, 2020(08)
  • [6]程泰宁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 余姝颖. 东南大学, 2019(01)
  • [7]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当代语境下中国新乡土建筑创作实践探析 ——青年建筑师的创作意识与实践[D]. 郭梦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筑舍解乡愁—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乡土建筑特征研究[D]. 刘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10]起寮筑景:浙闽畲族建筑当代设计表达研究[D]. 李彩霞.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建筑文化中的环境观与地域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