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财务审计推进现代银行体系建设

深化财务审计推进现代银行体系建设

一、深化金融审计 促进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果静[1](2021)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从何处入手》文中提出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指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对金融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问题研究。会议提出了九个重大课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包含哪些内?

贾康,苏京春,郭金[2](2020)在《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与建设以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重要背景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机制,是服务于中国现代化战略、现实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涉及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经典内容与前沿创新。本文对我国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以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进行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的梳理。首先,分别考察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其次,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模型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自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阶段;最后,在理论与实践双视角下,提出了我国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协同建立的对策建议。

王毅[3](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高锐[4](2020)在《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文中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以来,随着一系列“严监管”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各类金融风险呈现收敛可控的局面,中国金融杠杆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次凸显出来。为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项举措缓解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但又出现政策持续放宽导致的局部领域杠杆率快速回升的问题。为什么“防风险”政策和行动会加剧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而随后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和举措会再度引发风险?从公共治理学科的视角看,“防风险”与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不能实现平衡的根本原因在哪儿?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解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涵,给出推动“防风险”背景下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答案。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防控金融风险和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间的矛盾,其本质上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运作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在于政府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二者的协调本质上涉及金融体制结构改革、政府经济金融职能重新定位、政府金融管理权力分配等问题。因此,本文从金融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给出如何促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答案。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是各类金融活动主体在国家治理框架下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相互关系,以及治理的方式方法、途径、过程和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治理”的概念和框架更加适用于解释和应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事务管理活动和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其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蕴意是健全现代金融治理体系、塑造现代金融治理能力,即实现国家金融治理的现代化。本文所探讨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就是金融风险可控,包括实现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银行同业业务等的良好治理,同时,把握好改革、发展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避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就是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而为金融体系注入源源活力、为金融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推论,构建现代化金融治理框架,对缓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出现的突出矛盾、实现两者的统一与平衡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金融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旨向是要求政府履行现代金融治理职能,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明确政府干预边界、推进金融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有为地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从而实现“金融监管”到“金融治理”的转变、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实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平衡,即如何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总体上,文章基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变化的实践状态,通过建构现代金融治理分析框架,考察其中存在的金融治理偏差和失灵问题,继而寻求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具体而言,首先,研究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可以进一步防止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意愿和能力,进而优化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使得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变窄,促使银行收紧信贷政策、减少民营企业贷款份额,从而加剧了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其次,文章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旨就是要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推动传统的金融监管范式向金融治理转变。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金融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模式的现代化,是金融治理制度、金融治理体制的现代化,是金融治理主体、金融治理工具的多元化,是政策供给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动员能力、金融服务能力、通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调金融治理中的部门整合和多元融合。再次,文章认为从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实践情况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表现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前后民营企业融资难度的变化,不同企业由于规模、类型、信用甚至隐性社会地位的差异而金融风险与融资水平不同,以及抑制金融业发展造成的金融资源配置和实体经济发展在结构上出现不协调、不适应。其原因在于金融治理制度、体制、政策、协调能力、动员能力等出现问题与偏差,以及金融体系公平竞争机制长期缺位、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潜在矛盾、金融治理体系存在的固有矛盾引发的治理失灵。本文从金融治理偏差与失灵两个理论分析维度出发,通过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归因分析结构,系统地揭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一般规律。最后,本文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背景下实现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化需要完善金融治理偏差与矫正金融治理失灵。其一,采用多元化治理工具,继续推进金融治理手段科技化,丰富已有治理理念。其二,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积极推动建立更加有序、有效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其三,建立综合型治理政策调控架构,建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优化的长效机制。其四,推进现代金融治理的“元治理”进程,为金融治理得以实现提供各种制度机制支持。其五,明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边界,建立治理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风险分担和问责机制。其六,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金融法人治理体系等金融治理各项体系,继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与开放,增强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李斐[5](2020)在《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金融的核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金融风险产生的显着负面效应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安全,进而危及国家安全。目前,间接融资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手段,银行作为金融媒介,一直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庞大的经营主体,对银行开展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监督活动,这种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国家审计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在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等方面与其他监管机构存在一定差异。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特点,能够发挥站位高、视野广、覆盖全的优势,在提升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防范金融风险和打击金融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和金融监管的新要求,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国家审计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理论依据、实践经验、作用方式、实现路径和实施效果等方面使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性分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银行风险、金融监管、国家审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深入系统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国家审计在银行监督方面存在的优势。通过分析审计机关开展金融审计的实践经验,论述审计机关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作用方式和实现路径,并尝试搭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框架。然后,基于审计机关在职责权限以及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和实现方式,分别针对全国性银行风险、地方性银行风险以及区域银行风险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国家审计功能发挥的效果,为审计机关实现银行业金融风险防范目标提供经验证据。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家审计存在的不足,探讨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实现方式的改进,完善实现机制和途径,促进国家审计作用发挥的最大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审计监督对于全国性银行的风险防范呈现“∧”字型特征。在审计实施的第二年,由于审计公告形成的民众监督与银行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形成的合力,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最为明显,能够显着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国家审计对于违法案件的查处也体现了“∧”字型特征,在案件查处后的第二年表现出对银行风险的显着抑制作用。第二,审计方式对于银行风险具有显着影响。银行在一年中连续多次接受国家审计的情况下,受到审计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会更强,原有的高风险业务和违规业务操作模式惯性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对于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督促力度更大,体现出国家审计更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作用。同时在“审计风暴”热度减退的情况下,审计结果公告仍然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在促进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国家审计监督在防范地方性银行风险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中介效应。国家审计功能发挥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并通过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有效降低地方银行的信贷风险,提升整体资产质量,政府治理起到了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用在提升地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方面也有所体现。第四,国家审计具有防范区域银行风险的作用。国家审计的经济处罚职能和审计建议职能均与区域银行风险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够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减轻了政府干预银行信贷资金的动机,提升了政府治理水平,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五,加强国家审计的“逆周期”监督有助于防范银行风险。金融风险体现出一定顺周期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银行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过分乐观,会放松信贷政策,降低信贷标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逆周期”的审计监督,揭示风险隐患有助于银行风险的防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审计的职能和定位、审计方法发展、组织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以及公告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实现机制和途径的改进,提出政策建议,以满足新时代国家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判,提前感知金融市场风险,发挥审计的预防性作用,不但要能“治已病”,还要“防未病”。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达到审计纠偏和风险防范的效果,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分析研究时,发挥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功能,提高金融审计对风险识别的前瞻性、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通过建立管理中心,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交互渠道等方式,建立进一步优化审计组织模式,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施审计项目的动态、集中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四是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业务实战能力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讲政治、高素质以及掌握丰富金融知识的专业化金融审计干部队伍。五是创新审计公告制度,探索发布金融市场风险分析报告,增强金融审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强化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为:(1)丰富和深化了国家金融审计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国家审计理论,从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出发,论述了国家审计防范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基本依据,阐述了国家审计的作用方式和实现途径,从而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夯实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理论基础。(2)提供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直接经验证据。由于可获取的公开数据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关于国家审计,尤其是国家金融审计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实证研究内容。(3)多层次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作用。在考虑领导体制、政府治理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实证分析获取各级审计机关影响银行风险方面的实现路径,进一步丰富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研究。

郝飞飞[6](2020)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媒介,是中央银行为达成货币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货币政策框架和政策工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信贷控制、窗口指导等常规政策工具无法满足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流动性支持工具、紧急注资国有化、量化宽松政策、零利率、负利率、前瞻性指引、逆转操作以及货币互换等创新型政策工具层出不穷,在流动性补充、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差异化的有效性。据此货币政策工具大致分为常规政策工具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主要包括此前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后者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工具创新,旨在应对“零利率”约束下限的货币传导问题并推动金融中介的信贷释放。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都进行了重大的政策创新和工具匹配,流动性支持、零利率、量化宽松及结构性资产购买计划等都是两个货币当局的共同工具选择,在流动性危机应对和最后贷款人功能履行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较好地发挥了创新政策工具的作用。但在经济复苏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则呈现明显的分化。中国同样实施了重大的货币政策框架改革与创新,正逐步走向一个“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体系,货币发行从外汇占款主导到便利工具主导,多样化的便利工具在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考察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等环节的政策传导有效性。在以变量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考察中,便利工具的规模和利率在货币市场传导中发挥了差异化的功能。整体而言,便利工具更多是价格型政策工具,这对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体系转向带来实质性的支撑,即便利工具在货币市场的传导,特别是价格传导上基本是有效的,当然不同便利工具的量和价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化。但是,在信贷市场传导中,在考虑表外信用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后,SHIBOR市场利率变化在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在考虑2016年后的金融监管强化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后,市场利率在信贷市场或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开始有所显现,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表现较为凸显,但房地产投资对市场利率变化、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等都不甚敏感。在便利工具成为货币发行主导力量后,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绩效有所弱化,数量型政策框架向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型或是一个重大趋势,但是,存在中间目标工具空缺、传导机制不顺畅以及中央银行职能多样化等制约,未来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以及创新型政策工具匹配仍然任重道远。在走向“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框架过程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体系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有效缓释多目标工具匹配性和部分工具有效性的矛盾性。

许莉,王月[7](2019)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实现路径探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围绕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国家审计不仅要在审计理论上,更要在审计总目标、具体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上加以研究,包括在审计流程、方法性程序等方面不断探索。

郎方方[8](2019)在《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对审计定价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市场充满着高度的风险,其发展也是瞬息万变。法律环境是现代金融公司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会影响或约束到公司行为。法律风险也就成为了公司在市场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一种重要风险。金融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因公司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条款,从而引起了一些法律问题,并使公司在经济和声誉方面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即为法律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发现金融公司法律风险较高时,审计风险也较高,同时,为了提供合理保证,就需要安排更多的审计活动,提高审计服务的效果,那么从风险和成本两个角度思考,会计师事务所就可能会制定较高的审计服务价格标准。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对处于不同法律风险等级的金融公司确定不同的审计定价呢?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金融公司法律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经过对审计定价和法律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可以将现有研究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研究对象以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主,另一类是研究中对法律风险的衡量方法不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点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专门针对金融行业的公司的审计定价研究极少,因此,本文以2014-2017年在A股上市的金融类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金融公司法律风险的高低对审计定价的影响。一方面,相对其他经济主体而言,金融主体有其很独特的方面,因此,金融行业的审计定价是审计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更加有必要单独研究和发现该类主体的审计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我国法律环境正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为了改善审计工作的效果,规范审计定价,保证审计事业能够稳定协调发展,那么针对法律风险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法律风险对审计定价影响的研究。一是将多个理论作为分析基础,以问题导向的方式,提出两个研究假设,二是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有层次、多步骤的回归分析。此外,除了对全样本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外,本文还在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进一步检验研究假设的同时还发现了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水平会对审计定价造成十分显着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但是将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对比时,可以发现注册会计师在评估审计风险时,对法律风险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银行业的外部监管环境较为严格,注册会计师对法律风险的敏感程度较高,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环境较为宽松,注册会计师对法律风险的敏感程度会有所减弱。本文丰富了金融审计的研究内容。在研究样本方面,不仅选取了整个金融行业,还将金融行业区分为不同类别,进行了审计定价的对比研究,这为后续的金融审计定价和法律风险的关系研究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同时该研究还在模型中加入了具有行业特点的指标,扩展了审计定价模型。

罗海斌[9](2017)在《国家审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职能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商业银行体量大、资本雄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对我国金融系统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审计作为服务国家治理的“免疫系统”,对国有商业银行负有监督职责。一直以来,国家审计在打击银行领域违法犯罪、抵御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制度建设方面成果显着。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银行业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银行业违法犯罪案件依然高发;银行业务创新、金融混业经营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人们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效益的关注日益升温等。这些都给新时期的国家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新要求,国家审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国家审计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为国有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国家审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职能为研究对象,以审计署发布的所有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17份审计结果公告为数据来源,通过研读和整理,统计和归纳,结合其他外部证据,厘清了国家审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职能的实施步骤,理性分析了监督职能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分析认为,国家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职能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完善:加强对银行创新业务的审计、重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审计、健全审计问责机制。

杨进[10](2014)在《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机制研究 ——基于金融风险防范视角》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的国家,到跃升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历经苦难的中国,在世界发展史中再一次书写了辉煌的一笔。与此同时,我国也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大国,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由于其开放属性而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经济和金融环境也因此越来越复杂,潜在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金融风险是当今经济社会的一大隐患,金融风险是金融危机的诱因,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金融危机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而是整个世界的经济,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已经多次得到证明。一直以来,金融风险的防范在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中做得较为规范和完整,但这仅仅是对具体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的防范,而一个国家通过一个体制和体系对宏观和微观金融风险的防范在世界各国的应用实践中都还相对欠缺。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审计的职能特点和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动态审计预警体系,为防范宏观和微观金融风险,做出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探索。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首先对选题做出分析,分析了选题的背景,在大金融背景下,金融风险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指出选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意义。接着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国际和国内都对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做过相当研究,但对提出动态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命题的研究者很少,这是根据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论衍生出的动态审计预警功能。部分学者提出:审计的这种金融“监管角色”(regulatory role)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应该适应在不同时期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改进。然后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和思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难点以及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创新做出描述。第2章,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这一部分,本文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文献综述:(1)金融审计方面的文献。金融监管在我国主要是通过金融监管行政职能部门来履行职责的,金融审计由国家审计署联合社会审计开展工作。学界有许多学者对金融审计提出了诸多看法,提出了优化金融审计的基本框架。(2)金融风险预警方面的文献。风险预警指的是当风险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通过监测就可以预知风险的变化及其风险程度,从而对风险预警并对风险进行合适的干预。(3)动态审计与动态预警方面的文献。动态审计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何为动态?就是指适时性和过程性监控,当风险处于发展变化中时,监管系统可以对风险进行过程性分析和适时监控,将风险的发展趋势适时进行描述和通知,对风险发展过程进行监管和干预。本部分分析了国内采用信号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对金融风险进行研究的基本情况。第3章,金融环境及金融监管分析。多方面分析了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与风险来源,对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的新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全球两次金融危机的形成情况做了梳理,对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做了深入分析。本章回顾了金融风险的基本内容,对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及金融监管理论进行了概述。第4章,审计基础理论及审计免疫系统论。目前的审计基础理论主要有系统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COSO理论,前三种理论不仅是审计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他众多理论的基础,COSO理论是内部审计理论,是内部审计的理论依据。本章重点对审计免疫系统论做了深入分析和探讨,该理论是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理论框架。第5章,动态审计及动态审计预警理论。根据现有文献对动态审计的研究,进一步梳理了动态审计的框架,对动态审计从归纳的角度提出了理论框架设计。本章的重点是对动态审计预警理论做了定义和分析,对动态审计预警理论做了创新性研究。第6章,动态审计预警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研究。本章运用实证研究的几种方法:数理实证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档案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调查数据和数理实证研究法对建立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对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述,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论赋予审计的预防功能,为审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撑。接着对静态和动态预警模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最后对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证。第7章,预警体系构建及运行实证检验。本章通过对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构建和运作机制的设计,全面展开论文写作。首先对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审计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接着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风险指标进行了拣选。然后通过信号分析法构建了对金融风险的反馈分析机制,对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测,从而通过信号反映金融风险的状态并由国家审计机构提出对金融风险进行干预的方案和手段。本章通过取得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各项反映金融风险的实际指标数据对预警体系进行测试,取得了实证检验,说明动态审计预警体系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是合理可行的。第8章,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实施机制。对动态审计预警体系实施的条件因素进行了分析,条件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接着对金融监管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再从审计监管模式和审计要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综合研究了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实施机制,从技术框架和隶属关系上充分论证了系统实施的可能性。第9章,结论与建议。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表明,动态审计预警系统可用于对宏观和微观金融风险的监测,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标,在我国当前面临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下,该体系的构建是必须的,也是完全可行的。最后提出了对政策的建议和后续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观点:(1)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审计监管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审计的预防功能使审计监管在金融监管中扮演独特角色。(2)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实现路径是动态审计预警体系,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监测与反馈-风险预警”机制,识别警兆,发出防警排警信号,并根据风险预警模型输出风险信号,同时也根据系统回馈信息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3)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核心是风险监测与反馈机制,除了运用动态预警技术如信号分析法、案例推理技术法等外,风险审计、制度审计、延伸审计、跟踪审计等审计技术的系统整合有助于动态审计预警机制的完善。(4)风险识别指标分为金融监管风险指标、金融机构风险指标和交叉影响指标,防范风险的目标、识别风险的原则、金融类别以及金融风险对于审计风险的影响形式和程度等影响识别指标的建立。(5)风险预警模型输出的预警信号是金融风险的信号,审计的程序处理效率和预警信号传递的通畅性对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具有显着影响。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主要创新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审计免疫系统论理论思想基础上提出动态审计预警理论,并对动态审计预警理论的内涵、外延以及可能应用进行系统的阐释。(2)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动态审计预警体系,详细阐述该预警体系的组成要素和内在联系。从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有效性来讲,运用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网络进行改造,可以大大降低构建系统的成本并便于机制和体制改革创新。(3)梳理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实施机制,基于特定环境提出相应的审计预警实施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分析,以及构建动态审计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下,金融风险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我国政府审计职能的免疫系统功能,结合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系统和政府审计职能的拓展,构建一个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国家经济监管部门的大金融监管系统,对防范宏观和微观金融风险能够起到有效的积极的作用。同时,在该系统提供辅助经济决策信息下,国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监管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对风险实施动态监管,也就是对风险形成的过程进行监管,能够在金融风险出现以前,通过合适的干预手段降低和规避风险,阻止风险的积累,达到经济和金融环境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

二、深化金融审计 促进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金融审计 促进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从何处入手(论文提纲范文)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本保障
重点实现四个政策目标
加快推进三项工作

(2)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
    (一)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综述
    (二)现代财政制度的实践脉络
        1.现代预算制度改革。
        2.现代税收制度改革。
        3.建设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
    (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综述
    (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实践脉络
        1.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建设。
        2.宏观审慎政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3.现代金融基础设施。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综述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模型。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文献综述。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脉络
        1. 1993~1997年:从“双松”转为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2. 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
        3. 2004~2007年: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4. 2008~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
        5. 2011年至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
四、理论与实践双视角下的制度与政策关系
    (一)理论视角下的制度与政策关系
    (二)实践视角下的制度与政策关系
        1.现代财政制度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2.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3.现代财政制度、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关系。
    (三)我国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对策建议
        1.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对策建议。
        2. 加快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对策建议。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4)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政府经济金融职能的理论演进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三)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关研究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研究
        (五)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
        (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关概念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政府金融监管改革理论
        (二)现代金融治理理论
第二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概述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时代背景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行动机制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三、实践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平衡
        (一)调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重点
        (二)平衡“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
        (三)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旨:金融治理现代化
    一、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一)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金融治理模式现代化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下的现代金融治理意涵
        (一)“防风险”与“促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政府治理行为制度性约束的同步加强
        (三)中央和地方金融治理权力的合理配置
        (四)政府、市场和自组织治理机制的协调
        (五)金融治理“公共理性”水平显着提升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下的现代金融治理理论框架建构
        (一)现代金融治理体系构面
        (二)现代金融治理能力构面
        (三)现代金融治理模式构面
第四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实践探析:金融治理的偏差与失灵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实践景观
        (一)总体性失衡表现
        (二)阶段性失衡表现
        (三)结构性失衡表现
        (四)冲突性失衡表现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下金融治理偏差
        (一)治理制度偏差
        (二)治理体制偏差
        (三)治理主体偏差
        (四)治理工具偏差
        (五)金融政策偏差
        (六)协调能力偏差
        (七)动员能力偏差
        (八)服务能力偏差
        (九)通用能力偏差
        (十)治理模式偏差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下金融治理失灵
        (一)金融体系公平竞争机制长期缺位
        (二)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潜在矛盾
        (三)金融治理机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归因的二维结构
        (一)基本假设
        (二)二维结构
        (三)结构矩阵
第五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路径选择:金融治理的矫正与完善
    一、提升金融治理工具的运用水平
        (一)实现治理工具多元化
        (二)推进治理手段科技化
    二、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三、建立综合型治理政策调控架构
        (一)加强各项政策紧密配合
        (二)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政策
        (三)落实民企长效发展政策
    四、推进现代金融治理的“元治理”
    五、理顺金融治理之中的各种关系
        (一)明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边界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和问责机制
        (三)建立治理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六、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制与体系
        (一)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四)建立金融法人治理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银行风险
        一、银行风险产生原因
        二、银行风险影响因素
    第二节 政府行为与银行风险
        一、金融监管的作用
        二、政府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第三节 国家审计影响政府治理研究
    第四节 国家审计对金融风险防范的作用
        一、国家审计的实现方式
        二、国家审计与微观银行风险
        三、国家审计与宏观金融安全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银行业风险
        一、风险含义及分类
        二、风险状况分析
        三、风险测度方法
    第二节 银行监管体系
        一、银行监管制度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银行监管发展
        三、银行监管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国家审计基本依据
        一、法律法规方面
        二、历史经验方面
        三、现实需要方面
    第四节 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功能分析
        一、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职能区分
        二、国家审计功能定位
        三、国家审计的实践与发展
    第五节 国家审计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一、国家审计作用方式
        二、国家审计实现路径
    第六节 国家审计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免疫系统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全国性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一、国家审计频次的影响
        二、审计结果公告的影响
        三、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
        四、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地方性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统计性描述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一、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
        二、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三、不同地区审计效能差异
        四、银行上市后影响因素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区域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统计性描述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突出预防性和建设性作用
    第二节 优化金融审计方法
        一、推进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二、强化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
    第三节 完善金融审计组织模式
        一、做好组织模式的顶层设计
        二、促进上下联动与协同效应
    第四节 加强金融审计人才培养
    第五节 创新金融审计公告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货币政策框架与政策工具:基于文献的梳理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一、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内涵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间目标的关联
        四、政策规则与操作框架匹配
        五、货币政策框架及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货币理论(MMT)及其工具体系
        一、MMT内涵及发展
        二、MMT的政策框架及运行机制
        三、MMT及其工具的局限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文献综述
        一、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章 货币政策工具:类别、功能与局限
    第一节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与局限
        一、存款准备金
        二、再贴现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
    第二节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与局限性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
        二、量化宽松
        三、前瞻性指引
        四、负利率
        五、扭曲操作
        六、货币互换
    第三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内涵与运作机制
        二、主要特点和不足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关系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与有效性提升
        二、多样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有效性的提升
        三、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再认识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多元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
    第一节 危机爆发与常规政策应对
        一、次贷问题演变为次贷危机
        二、危机早期的常规货币工具运用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与流动性支持工具创新
        一、次贷危机升级为系统性危机
        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创新与运用
        三、小结:流动性创新工具的有效性
    第三节 危机应对、国有化与量化宽松
        一、系统重要性机构救助:担保、注资与国有化
        二、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提供与资产负债表修复
        三、小结:量化宽松和扭转操作的有效性
    第四节 新型政策工具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正常化
        一、非常规工具取得较大成功
        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
    第五节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启
第五章 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欧元区的分析
    第一节 欧央行传统政策框架
        一、欧元区传统货币政策框架
        二、物价稳定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下的货币工具应用
        一、系统性危机下的经济表现
        二、危机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三、金融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第三节 主权债务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
        一、希腊引爆主权债务危机
        二、欧债危机、利率目标与结构性货币工具运用
        三、债务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第四节 通货紧缩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一、负利率政策
        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三、资产购买计划
        四、欧元区前瞻性指引
        五、通货紧缩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六、不确定的未来与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
第六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市场传导及实体经济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分析
        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
        二、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政策意图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验证的两个环节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实证设计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描述
        三、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SHIBOR的影响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影响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第四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初步探索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传导中的理论设计
        二、市场利率、融资溢价与政策传导:违背理论
        三、分阶段后的传导机制:结果改善
        四、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考察:特殊的变化
    第五节 简单结论
第七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提升: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转型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基本历程
        一、国家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过渡阶段
        二、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阶段
        三、中央银行制度调整完善期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核心中间目标的政策有效性评价
        一、信贷调控、广义货币与经济增长
        二、广义货币与物价稳定
        三、汇率改革、外汇占款与货币供应
    第三节 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升的难题
        一、职能定位:价格型政策难以全面替代数量型政策
        二、中间目标:价格型核心工具的空缺
        三、传导机制的考察:缺乏基础利率
        四、职能权衡: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完善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一、构建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二、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三、重点推进数量型框架向价格型框架转型
        四、着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实现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二) 国内文献
三、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机理
    (一) 经济监督职能
    (二) 经济评价职能
    (三) 免疫系统功能
    (四) 信息提供者理论
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实现路径
    (一) 一般金融审计目标的实现路径
    (二)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审计目标实现路径
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审计目标实现的例证分析:以银行业务为例
    (一) 审计总目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 审计范围与重点:宏观风险指数及微观风险点多
    (三) 全面风险管理:宏观审慎评估
    (四) 实质性测试: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审计方法的
    (五) 审计报告:准确筛选、客观反映

(8)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对审计定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法律风险
        1.3.2 审计定价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研究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3.1 理论分析
        3.1.1 审计风险理论
        3.1.2 保险理论
        3.1.3 委托代理理论
    3.2 研究假设
        3.2.1 法律风险对审计定价影响的假设
        3.2.2 注册会计师对法律风险敏感程度的假设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设计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实证模型的构建
第5章 实证检验及结果解释
    5.1 整体研究的实证检验与结果解释
        5.1.1 描述性统计
        5.1.2 Person相关性分析
        5.1.3 回归分析
    5.2 对比研究的实证检验与结果解释
        5.2.1 描述性统计
        5.2.2 Person相关性分析
        5.2.3 回归分析
    5.3 小结
    5.4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性建议
        6.2.1 金融公司需要重视法律风险
        6.2.2 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和落实监管政策
        6.2.3 注册会计师需要更全面地评估公司风险
    6.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国家审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职能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统计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文献评述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介绍与理论基础
    2.1 国家审计的概念介绍
        2.1.1 国家审计的本质
        2.1.2 国家审计的目标
        2.1.3 加强审计工作的要求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2 免疫系统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3章 国家审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现状
    3.1 国有商业银行概况
    3.2 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审计现状
        3.2.1 审计结果公告的统计整理
        3.2.2 审计发现的问题汇总
        3.2.3 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第4章 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审计案例研究
    4.1 中国农业银行概况
    4.2 审计发现的问题
        4.2.1 业务经营及财务收支问题
        4.2.2 其他问题
    4.3 审计署处理情况
    4.4 中国农业银行整改情况
    4.5 外部证据对审计结果的检验
        4.5.1 中央巡视组的证据
        4.5.2 媒体公众反映
第5章 对审计实施效果的分析
    5.1 审计取得的成效
        5.1.1 保障银行资产安全
        5.1.2 揭示银行违法线索
        5.1.3 促进银行制度建设
    5.2 审计存在的问题
        5.2.1 对银行创新业务的审计有待加强
        5.2.2 缺乏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
        5.2.3 绩效审计很少涉及
        5.2.4 部分问题屡审屡犯
第6章 完善建议及研究结论
    6.1 促进审计监督职能完善的建议
        6.1.1 加强对银行创新业务的审计
        6.1.2 重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
        6.1.3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6.1.4 健全审计问责机制
    6.2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机制研究 ——基于金融风险防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1.2.1 论文研究设计
        1.2.2 论文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框架、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创新
        1.5.1 研究的主要观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金融审计方面的文献
    2.2 金融风险预警方面的文献
        2.2.1 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研究
        2.2.2 金融风险的测定和预警研究
        2.2.3 金融风险实证研究
    2.3 动态审计与动态预警方面的文献
3. 金融环境及金融监管分析
    3.1 金融市场与金融风险
        3.1.1 金融市场
        3.1.2 金融风险
        3.1.3 金融风险的来源
    3.2 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风险与交叉风险
        3.2.1 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
        3.2.2 金融监管风险及交叉风险形成机制
    3.3 金融风险的实证证据
        3.3.1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
        3.3.2 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
    3.4 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3.4.1 公共利益理论
        3.4.2 保护债权论
        3.4.3 金融风险控制论
        3.4.4 金融监控理论
4. 审计基础理论及审计免疫系统论
    4.1 系统论概述
    4.2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3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4.4 基于COSO框架的审计过程理论
        4.4.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路径
        4.4.2 内部控制理论的内容
        4.4.3 内部控制理论的假定
        4.4.4 内部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4.5 审计免疫系统论概述
        4.5.1 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
        4.5.2 免疫系统论下审计的基本内容
        4.5.3 免疫系统论下国家审计的基本内容
        4.5.4 国家审计的基本任务
5. 动态审计及动态审计预警理论
    5.1 动态审计理论建立的基本构想
        5.1.1 动态审计在审计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
        5.1.2 动态审计的目标及实施范围
        5.1.3 动态审计的运行模式探讨
        5.1.4 动态审计的风险防范
    5.2 动态审计预警理论
        5.2.1 动态审计预警的概念
        5.2.2 动态审计预警的适用范围
        5.2.3 动态审计预警的功能
        5.2.4 动态审计预警的评价
6.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研究
    6.1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建立的可行性实证分析
        6.1.1 问卷设计
        6.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6.1.3 调查样本的结构分析
        6.1.5 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6.1.6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6.1.7 单因素方差分析
    6.2 其他实证研究法的运用
        6.2.1 档案研究法
        6.2.2 案例分析法
    6.3 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性分析
        6.3.1 管理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分析
        6.3.2 活跃金融活动下的风险隐患分析及监管
        6.3.3 金融混业经营及金融创新下的大金融监管思路
        6.3.4 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业的风险关系
        6.3.5 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审计的基本情况
        6.3.6 深化金融监管和金融审计改革
    6.4 静态预警模式的评价以及与动态预警模式的比较分析
        6.4.1 静态研究模式分析
        6.4.2 动态预警模式与静态预警模式的比较
    6.5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的实现路径
        6.5.1 风险信息采集与传递系统
        6.5.2 风险识别与判断系统
        6.5.3 风险分析与反馈系统
        6.5.4 自适应学习系统
        6.5.5 历史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7. 预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实证检验
    7.1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特点分析
        7.1.1 预警系统的审计特性
        7.1.2 预警系统的动态特性
    7.2 动态审计预警指标的选择
        7.2.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7.2.2 调查问卷、研究方法和调查数据
        7.2.3 风险指标分析
        7.2.4 金融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框架
    7.3 预警风险识别系统构建及实证检验
        7.3.1 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及预警原理分析
        7.3.2 风险预警模型实证检验
    7.4 动态审计预警机制
        7.4.1 风险监测
        7.4.2 识别警兆
        7.4.3 防警排警信号
        7.4.4 加强薄弱环节
        7.4.5 安全监控
        7.4.6 动态审计安全评估
        7.4.7 完善预警系统
    7.5 风险预警机制
        7.5.1 风险预警信号的处理
        7.5.2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架构
        7.5.3 风险预警信号的传递
        7.5.4 风险预警
8.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实施机制
    8.1 条件因素分析
        8.1.1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实施环境分析
        8.1.2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技术条件分析
        8.1.3 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政策条件分析
    8.2 金融监管环境
        8.2.1 从国际方面分析
        8.2.2 从国内方面分析
    8.3 审计监管模式
    8.4 审计要素
    8.5 动态审计预警功能的实现机制
        8.5.1 动态审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8.5.2 动态审计系统网络与安全设计
        8.5.3 动态审计系统数据视图设计
        8.5.4 动态审计监管系统数据分析设计
        8.5.5 动态审计预警系统功能实现机制
9. 研究成果、建议与后续研究思路
    9.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9.2 对策与建议
        9.2.1 对策
        9.2.2 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思路
        9.3.1 研究不足
        9.3.2 后续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深化金融审计 促进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从何处入手[N]. 陈果静. 经济日报, 2021
  • [2]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综述与实践脉络[J]. 贾康,苏京春,郭金. 经济研究参考, 2020(17)
  • [3]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4]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D]. 高锐. 吉林大学, 2020(08)
  • [5]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D]. 李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D]. 郝飞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实现路径探究[J]. 许莉,王月. 财会通讯, 2019(13)
  • [8]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对审计定价影响的研究[D]. 郎方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国家审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职能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D]. 罗海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 [10]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机制研究 ——基于金融风险防范视角[D]. 杨进.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深化财务审计推进现代银行体系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