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抛米应注意的问题

机械化抛米应注意的问题

一、水稻机械化抛秧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艾芹[1](2021)在《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稻机械化的大力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但水稻机械化栽培有其技术及方法上的特殊要求。对此,分析水稻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操作要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曾佳,刘玲,谭炎宁,许可,孙学武,欧阳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2](2021)在《‘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隐性红色颖壳资源是杂交水稻混播制种理想的遗传工具。为选育优质高产适用于混播制种的杂交新组合,本次研究探讨了‘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的产量影响因素。以‘隆科638S’为母本,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为父本,基于正交设计法设计了3个因素:父本处理方式(抛秧和干处理)、播种方式(机械混直播、人工混撒播)、父母本比例(6:1、9:1、12:1、15:1),母本结实后进行小区测产,并通过五点法随机取5株样本考种,事后采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混播制种中父母本比例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最佳参数为机械成条形播、父母本比例(6:1)、父本抛秧播种,此时制种产量最高,为4157.85 kg/hm2,异交结实率为66.8%。初步得出结论该组合父母本花期相遇理想,产量高,异交结实率高,基本符合机械化制种的要求。本试验为机械化混播制种提供了数据参考。

许才花[3](2020)在《不同水稻栽植机械化形式对比与合理化选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水稻栽植机械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插秧作业模式,使水稻栽植的效率和品质得到了提升,针对现阶段水稻机械化栽植的种类、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机插秧、机抛秧、机直播的作业原理与特点,并给出了机械化作业模式及相关机型的合理选择建议。

廖利华,邹世平,钟雯[4](2020)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种植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中机械化种植的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插秧种植方式相比,机械化种植有效地提高了插秧效率和生产力,因此在未来的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应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明确种植机械发展趋势。

刘昆,李婷婷,李思宇,朱安,汪浩,黄健,刘立军[5](2019)在《机械化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是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机械直播、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等机械化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加强我国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葛彦杰[6](2020)在《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水稻钵苗移栽是一种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的种植技术。但是,国外的移栽机构价格昂贵且结构复杂,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国内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存在工作效率低,移栽的水稻钵苗直立度不好,影响钵苗后期生长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一种三臂回转式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构,通过在同一套移栽机构上设置三个相同的移栽臂有效提高了水稻钵苗的移栽效率,利用水稻钵苗移栽的局部绝对运动轨迹反求局部相对运动轨迹的方法解决移栽臂植苗后的带苗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论述了现有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的水稻钵苗移栽机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水稻钵苗移栽过程的研究来确定移栽机构的取苗角和推苗角等重要参数的范围,通过理论计算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移栽机构的尺寸范围。2)利用MATLAB平台开发“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给定局部绝对运动轨迹反求出了局部相对运动轨迹,参照反求出的移栽机构相对运动轨迹给定理想状态下移栽机构的相对运动轨迹的型值点,利用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相对运动轨迹,求出了与之对应的开链二杆机构的传动比。选取传动比曲线上能反应传动比特征的型值点,通过调整型值点的位置得到了一组能通过非圆齿轮实现的符合要求的移栽相对运动轨迹和非圆齿轮节曲线。3)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移栽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虚拟样机仿真,移栽机构的虚拟仿真轨迹与理论设计轨迹一致。4)研制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实物样机,进行取苗试验,测试移栽机构工作轨迹。测试轨迹与理论轨迹基本一致,当移栽机构转速为70r/min时,取苗效率可达210株/分钟,成功率94%以上,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正确性。

郑乐[7](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指出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廖莎[8](2015)在《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寻在稻草基质育秧的条件下,培育出标准化、适龄、适机的健壮秧苗的育秧技术,本试验研究了秧苗期采取控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措施对机插秧苗综合素质及栽后秧苗活力的影响,与秧苗期增施硅、锌、钾肥及施用生物肥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秧苗期水分亏缺会影响秧苗生长,即会使秧苗期叶片数减少、叶片及叶鞘变短、叶色变淡;但适度水分亏缺可以调控秧苗苗高,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干物质重、重高比、根冠比、壮苗指数、根系活力、淀粉含量及C/N,利于形成健壮秧苗,提高机插质量,促进秧苗移栽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且能延长有效分蘖期、提高茎蘖数。(2)秧苗期增施硅、锌、钾肥均能提高秧苗全氮含量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在育秧基质中拌入150mg/L硅肥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较佳;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锌肥对提高秧苗的综合素质作用不明显;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钾肥对秧苗的综合素质作用也不明显,且其苗高太高不适合机插。(3)用芸苔素内酯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或播种前拌入育秧基质中均能增粗秧苗假茎宽,增加根数,提高秧苗根干重、根冠比、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C/N、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均有利于健壮秧苗形成;且均能促进秧苗机插后出叶、返青;浸种、喷雾处理还能提高秧苗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机插质量,增强分蘖力、提高茎蘖数;0.15mg/L浸种、0.10mg/L喷雾、0.40mg/L拌基质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佳。(4)用多效唑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或播种前拌入育秧基质中均能增粗秧苗假茎宽,提高秧苗根干重、根冠比、重高比、壮苗指数、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均有利于健壮秧苗形成;且均能促进秧苗机插后出叶、生根及返青,增强分蘖力、提高茎蘖数;但均降低了机插质量。浸种、拌基质处理还能提高秧苗的出苗率及成秧率。300400mg/L浸种、400mg/L喷雾、500700mg/L拌基质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佳。(5)稻草基质育秧的壮秧指标:早稻秧龄2025d,叶龄2.53.5叶,苗高1216cm,假茎宽2.202.40mm,根数68条,单株干重2428mg,根冠比0.350.45,壮苗指数3.004.00,全氮含量3545mg/g,C/N为1.001.50;晚稻秧龄2025d,叶龄3.54.5叶,苗高1218cm,假茎宽3.103.50mm,根数912条,单株干重≥26mg,根冠比0.300.60,壮苗指数6.008.00,全氮含量3040mg/g,C/N为1.002.00。

黄凰[9](2014)在《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75%和36.89%,是重要的水稻主产区。但2012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51%,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指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机械种植水平为12.7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将近20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发展水平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技术模式不清晰、组织模式不明确、产业化经营不完善、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与环境不匹配等多个问题。为了提高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论文在系统工程和唯物辩证方法论的基础上,运用田间试验对比分析、计量分析、GIS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构建、模式评价和优选、模式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系统框架。论文构建了以主体、客体、需求、目标、技术路线/工艺和装备配备等基本要素构成,并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农艺制度、体制/机制等环境影响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系统框架,分析了模式的特征和表达方式,总结了南方双季稻区典型的4种技术模式26条技术路线,探讨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特点。(2)基于全局最优的角度,建立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评价体系,并构建了以评价模块为核心的模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论文从目标原则、指标筛选、权重设置、标准值设定、评价方法选择等几个方面研究模式评价,建立了以评价指标和分析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从系统设计目标、设计原则、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功能开发、软硬件配置等几个方面建立了由基本信息查询模块、田间试验模块和模式评价模块组成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3)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分别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和模式环境进行了优化,并对工程模式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提出了模式优化方案。提炼出粮食安全前提下的品质提升原则、技术适宜前提下的鼓励先进原则、经济可行前提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和组织配套前提下的适度规模经营原则等4项模式优化原则。在总结日本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双季稻区的特点,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工厂化育秧与拌浆育秧、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机插秧与人工抛秧、窄行距插秧、乘坐式插秧和手扶式插秧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农机与农艺融合,提出了技术模式优化的方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模式研究当中,以地势、交通、距稻田距离作为主要因素,探讨了组织分布优化的方法。采用泰森多边形分析方法,研究了能使距离成本最低的作业服务范围优化的方法。从作业服务内容、实现全程机械化的方式、合作行为、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扶持措施、农机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农机合作社的组织运行机制优化问题。利用比较分析和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模式环境的4个要素优化进行了研究。运用GIS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南方双季稻区适宜于不同工程模式的4大类区域类型。

马兴全,侯守贵,陈盈,于广星[10](2014)在《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提出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育秧技术、移栽技术、节水稻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稻田综合利用技术,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辽宁未来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水稻机械化抛秧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机械化抛秧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
    1.1 秧苗栽植技术
        1.1.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1.1.2 水稻机械化抛秧技术
    1.2 水稻直播机械化栽培技术
        1.2.1 水稻机械化水直播
        1.2.2 水稻机械化旱直播
2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
        2.1.1 稻纹枯病
        2.1.2 稻曲病
        2.1.3 稻瘟病
    2.2 水稻主要虫害及防治
        2.2.1 稻螟虫防治
        2.2.2 稻飞虱防治
3 结语

(2)‘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制种产量分析
    1.4 数据采集
    1.5 数据统计分析
    1.6 正交设计
2 结果和分析
    2.2 产量性状考察数据及产量分析
    2.3 正交试验结果
    2.5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不同水稻栽植机械化形式对比与合理化选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稻栽植机械分类与应用情况
2 主要水稻栽植机械的特点
    2.1 水稻插秧机作业形式
    2.2 水稻抛秧机作业形式
    2.3 水稻直播机作业形式
3 水稻栽植机械的合理化选型
    3.1 机插秧的适用范围与选型
    3.2 机直播的适用范围与选型
4 结语

(4)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
    1.1 水稻机械化化插秧技术发展
    1.2 机械化水稻插秧技术情况
    1.3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创新
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主要发展趋势
    2.1 高性能机械插秧
    2.2 水稻机械抛秧
    2.3 机械直播
3 结语

(5)机械化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
    1.1 国外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
    1.2 国内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
2 机械直播
    2.1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特点
    2.2 机械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1 机械水直播
        2.2.2 机械旱直播
3 机械插秧
    3.1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特点
    3.2 机械插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1 毯苗机插
        3.2.2 钵苗机插
4 机械抛秧
    4.1 水稻机械抛秧技术特点
    4.2 机械抛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 研究展望
    5.1 加强毯苗机插穗型不整齐与均匀度差的机制研究
    5.2 降低钵苗机插投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建立稳定高产栽培技术
    5.3 提高机直播精确播种质量、全苗早发与田间除草技术
    5.4 加强机抛有序、抗倒栽培技术

(6)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优化目标
    1.5 本文的重点、难点
        1.5.1 本文的重点
        1.5.2 本文的难点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方案分析与运动学建模
    2.1 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方案分析
    2.2 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2.2.1 移栽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2.2 移栽机构运动学建模参数符号说明
        2.2.3 移栽机构运动学模型建立
    2.3 移栽机构的主要参数分析
        2.3.1 移栽轨迹分析
        2.3.2 相对运动轨迹关键点分析
        2.3.3 移栽机构两杆长筛选标准的确定
        2.3.4 移栽机构两杆长的确定
        2.3.5 移栽机构参数选择的合理性说明
    2.4 移栽机构的轨迹优化模型
        2.4.1 轨迹拟合
        2.4.2 传动比反求
        2.4.3 传动比重新拟合
        2.4.4 传动比分配
        2.4.5 求齿轮节曲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移栽轨迹优化
    3.1 移栽机构反求设计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
        3.1.1 辅助分析软件开发思路
        3.1.2 移栽机构反求设计辅助分析软件的界面及功能介绍
        3.1.3 辅助分析软件操作流程
    3.2 传动比曲线对轨迹的影响
    3.3 移栽轨迹的的优化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
    4.1 非圆齿轮的三维建模
    4.2 凸轮的设计
    4.3 其他零件的三维建模
    4.4 移栽机构的建模与装配
    4.5 移栽机构虚拟仿真与分析
        4.5.1 移栽机构虚拟仿真
        4.5.2 移栽机构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样机试验
    5.1 移栽机构的样机加工与装配
    5.2 实物样机试验准备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空转试验分析
        5.3.2 取苗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2.2.3 土壤容重
        2.2.4 土壤颗粒密度
        2.2.5 土壤孔隙率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2.2.8 土壤坚实度
        2.2.9 结果与分析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2.4.2.4 试验方法
        2.4.3 试验设计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3.2.2 刀片运动分析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3.4.1 试验设备
        3.4.2 试验设计
        3.4.3 结果与分析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3.5.2 切割类型
        3.5.3 砍切与砍滑切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4.2.1 整机结构
        4.2.2 工作原理
        4.2.3 主要技术参数
        4.2.4 关键部件设计
        4.2.5 传动设计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4.4 仿形机构设计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5.1.1 试验地块情况
        5.1.2 破茬性能试验
        5.1.3 开沟性能试验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5.3.4 经济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8)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1.1 国外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1.2 国内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2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2.1 机插秧对品种的要求
        2.2 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
        2.3 机插壮秧指标
        2.3.1 地上部形态指标
        2.3.2 根系指标
        2.3.3 干物质指标
        2.3.4 碳氮含量及碳氮比(C/N)
        2.3.5 生理指标
        2.4 机插壮秧培育技术
        2.4.1 育秧方式
        2.4.2 育秧基质
        2.4.3 播种量
        2.4.4 适宜秧龄
        2.4.5 肥料管理
        2.4.6 水分管理
        2.4.7 主要病虫害防治
        2.4.8 秧苗生长调控技术
        2.5 育秧技术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2.5.1 秧苗素质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2.5.2 播种量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2.5.3 秧龄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2.5.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移栽质量和栽后发苗的影响
第二章 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第一节 水分管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育秧管理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1 育秧基质含水量
        1.4.2 秧苗形态
        1.4.3 出苗率与成秧率
        1.4.4 秧苗生理生化指标
        1.4.5 田间发根力
        1.4.6 机插质量
        1.4.7 茎蘖动态
        1.5 有关指标计算
        1.6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分处理育秧基质含水量的变化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1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2.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2.2.3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2.2.4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2.3.1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根系活性的影响
        2.3.2 不同水分处理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3.3 不同水分处理对苗体C、N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水分处理育秧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5 不同水分处理对机插后秧苗活力的影响
        2.5.1 秧苗出叶速率的变化
        2.5.2 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5.3 秧苗田间发根力
        2.5.4 秧苗分蘖力
        3 小结
    第二节 肥料管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一硅、锌、钾肥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育秧管理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5 有关指标计算
        1.6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2.2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3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2.4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硅、锌、钾肥用量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2.6 硅、锌、钾肥用量对苗体C、N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二生物肥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育秧管理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5 有关指标计算
        1.6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2.1.1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2.1.2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苗高生长的影响
        2.1.3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3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2.4 不同生物肥处理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3 小结
    第三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一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5 有关指标计算
        1.6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芸苔素内酯(BR)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2.1.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2.1.2 芸苔素内酯对种谷胚乳消耗速率的影响
        2.1.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茎叶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2.1.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2.1.5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2.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2.2.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2.2.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2.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2.3.1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2.3.2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3.3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C、N含量的影响
        2.4 芸苔素内酯对秧苗机插质量的影响
        2.4.1 不同处理秧苗的机插质量
        2.4.2 机插质量与秧苗素质的关系
        2.5 芸苔素内酯处理对秧苗机插后生长的影响
        2.5.1 秧苗出叶及叶色的变化
        2.5.2 秧苗发根力
        2.5.3 秧苗分蘖力
        3 小结
        二多效唑对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秧苗移栽与大田管理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5 有关指标计算
        1.6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效唑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2.1.1 多效唑对秧苗出叶速率的影响
        2.1.2 多效唑对种谷胚乳消耗速率的影响
        2.1.3 多效唑对秧苗茎叶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2.1.4 多效唑对秧苗根系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2.1.5 多效唑对秧苗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2.2 多效唑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1 多效唑对秧苗形态的影响
        2.2.2 多效唑对秧苗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3 多效唑对秧苗出苗率及成秧率的影响
        2.2.4 多效唑对秧苗干物质的影响
        2.3 多效唑对秧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2.3.1 多效唑对秧苗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2.3.2 多效唑对秧苗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3.3 多效唑对秧苗碳氮含量的影响
        2.4 多效唑对秧苗机插质量的影响
        2.4.1 不同处理秧苗的机插质量
        2.4.2 机插质量与秧苗素质对的关系
        2.5 多效唑对机插后秧苗活力的影响
        2.5.1 秧苗出叶及叶色的变化
        2.5.2 秧苗发根力
        2.5.3 秧苗分蘖力
        3 小结
    第四节 秧苗素质对栽后活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秧苗形态
        1.3.2 叶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1.3.3 田间发根力
        1.3.4 水培发根力
        1.3.5 茎蘖动态
        1.3.5 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S_1、S_2、S_3的秧苗素质
        2.2 S_1、S_2、S_3对栽后叶龄、SPAD值及发根力的影响
        2.3 S_1、S_2、S_3对分蘖力的影响
        2.4 S_1、S_2、S_3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小结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稻草基质育秧的优势
        1.2 稻草基质培育壮秧的关键技术
        1.3 机插壮秧指标
    2 结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区域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相关方法和工具
第三章 模式构建研究
    3.1 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3.2 模式构建系统框架
    3.3 典型模式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式评价研究
    4.1 评价目标与原则
    4.2 指标筛选
    4.3 权重设置
    4.4 标准值确定
    4.5 评价方法选择
    4.6 软件平台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式优化研究
    5.1 优化目标和原则
    5.2 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和模式环境优化
    5.3 基于GIS方法的工程模式空间布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案例分析
    6.1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概况
    6.2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总结
    6.3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评价
    6.4 广西贵港市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10)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历程
    1.1育秧技术
    1.2移栽技术
    1.3节水稻作技术
    1.4施肥技术
    1.5稻田综合利用技术
2辽宁省水稻栽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1品种应用与布局不合理
    2.2播、插期偏晚
    2.3栽插密度不符合高产栽培的要求
    2.4氮肥和水分利用率低
        2.4.1氮肥用量偏高
        2.4.2水分利用率低
    2.5机械化栽培水平有待提高
    2.6病虫危害较重
3辽宁省稻作技术展望
    3.1加强水稻栽培生理研究是实现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
    3.2栽培技术轻简化、机械化是未来稻作技术研究的重点
    3.3栽培技术模式化、定量化是未来水稻生产的需求
    3.4节水栽培是水稻生产的永恒课题
    3.5 建立抗逆减灾综合防控体系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四、水稻机械化抛秧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J]. 张艾芹. 南方农业, 2021(23)
  • [2]‘隆科638S’与红颖恢复系‘先恢XK01’的混播制种效果初探[J]. 曾佳,刘玲,谭炎宁,许可,孙学武,欧阳宁,袁贵龙,袁定阳,段美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2)
  • [3]不同水稻栽植机械化形式对比与合理化选型分析[J]. 许才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10)
  • [4]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J]. 廖利华,邹世平,钟雯. 南方农业, 2020(18)
  • [5]机械化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刘昆,李婷婷,李思宇,朱安,汪浩,黄健,刘立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4)
  • [6]三臂回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试验[D]. 葛彦杰.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7]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不同栽培措施对稻草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D]. 廖莎. 江西农业大学, 2015(12)
  • [9]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D]. 黄凰.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J]. 马兴全,侯守贵,陈盈,于广星. 中国稻米, 2014(01)

标签:;  ;  ;  ;  ;  

机械化抛米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