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展望

回忆与展望

一、回忆与展望办刊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吴荻[1](2021)在《浙江音乐教育家靳卯君研究》文中提出

李洋[2](2020)在《观念的建构与转型 ——中国美术现代性视野下的’85美术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论文试对’85美术运动时期的美术批评进行研究,以20世纪文艺整体观和中国第二次现代美术运动的启蒙为背景,试图探讨’85美术批评在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中所起到的建构作用,以此时期对西方艺术各类观念的借鉴与学习从个案角度进行分析。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批评家个案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从发展的视角阐述’85美术批评现象。以中西方现代发展为参照,探讨’85美术批评中对西方理论的借鉴与模仿所产生的本土转型,以及本土理论在思潮冲击下所产生的再次解译,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前卫艺术、“五四”话语、人道主义等观念的时代见解。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等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以来的多个二元性轴心问题再次成为’85美术运动中的批评与理论焦点,八十年代后期在中国萌芽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问题更成为后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复杂性问题。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作为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发端与根本,其理论上的现代性意义在今天仍然是一未竟之业。’85美术运动作为中国短暂的现代艺术二次启蒙,在批评上对西方现代理论借鉴的探讨及对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型方式争论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当时提出的争议和出现的问题对于当下人文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郭阳[3](2019)在《《展望》周刊(1948-1949)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展望》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的公开出版的综合性刊物。1948年在上海创刊,1949年被国民党查封,共出版四十二期。该刊是在解放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状态下出版的,在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揭露国民党统治的真面目、展现国人生活现状以及介绍分析国际形势等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但学术界对《展望》研究不够全面,对周刊本身的价值挖掘不够深入,本篇文章试图查漏补缺,以期对《展望》周刊的价值和其历史影响研究有所贡献。第一章介绍《展望》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本课题的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难点,这一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基本概括。第二章是对《展望》的概述。对《展望》的办刊背景、办刊宗旨、办刊过程、主要栏目、主要编辑、出版发行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章是对《展望》周刊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概括。《展望》刊登了大量介绍国统区以及解放区的真实情况的文章,揭露了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诋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影响力。同时密切关注战局走向并多次做出较为准确的战争预测,对国际形势也做了透彻的分析。栏目多样,内容丰富。第四章提炼《展望》的办刊特色。《展望》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在栏目设置以及语言文笔上精心设计,文风多样,趣味性强;对社会各阶层提出具体要求,对时局变化密切关注,关注面广;《展望》积极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加速国民党统治灭亡的进程,推动新中国的成立,战斗性强;与解放区创办的党报党刊不同,《展望》在国统区与国民党斗智斗勇,策略灵活;周刊设有专门的信箱栏目,与读者近距离沟通交流,互动性强。第五章总结《展望》的影响。《展望》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积极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政策、土地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以及政治协商号召,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同时,《展望》丰富的办刊经验,独特的办刊模式,对现今党报党刊以及一般报纸报刊也提供了指导经验。《展望》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敢于向国民政府的绝对权威发起挑战,坚守办报初心,报道真实状况,刊登有深度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现状,对国民党统治进行了有力冲击,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以及群众基础,刊登的文章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对《展望》编委会成员以及编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当代报纸也具有启发意义。

罗庆佳[4](2019)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文史哲》》文中指出《文史哲》作为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重要见证者与创造者,经历了共和国学术史上几乎所有的风风雨雨,游走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始终坚守学术阵地,引领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学术主潮,折射出中国当代学术转型发展的历史轨迹。建国初期,意识形态上的迫切需求迫使原先的民国学术体系必须让位于新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为了适应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需求,《文史哲》积极参与到构建新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运动中,用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统领学术研究;《文史哲》发起以“五朵金花”为中心的学术问题大论战,为共和国学术范式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意识形态支撑,加速推进了新中国学术由民国学术范式向马克思主义学术范式的转变;《红楼梦》大讨论突破了民国考据学统的学理束缚,向权威主流观点进行挑战,被视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新开端,在中国新旧意识形态更迭与学术范式替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史哲》透过学术与政治的紧密互动,站在鲜明的阶级立场展开学理性的学术讨论,对50年代的中国学术范式转换与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一举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学派主阵地的地位。《文史哲》作为“八十年代”“文化热”的主推手,积极组织筹划各类专题笔谈、文化专栏和学术会议,为“文化热”的深入发展提供讨论舞台,从社会的现实性、紧迫性出发,将中国文化置于多重视野下进行多领域、深层次探讨,推动整个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思考,以此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现实价值与社会意义,从而将“文化热”探讨引上高潮。《文史哲》积极开展儒家文化专题讨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走向做出学理阐释,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问题,由此而引发的相关儒学大讨论在学术界产生轰动效应,推动中国人文学术向纵深发展。《文史哲》把握新形势下的学术先机,积极发起“疑古与释古”讨论,努力锻造公共学术话题,掀起大规模的学术争鸣,通过成功举办“《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的形式,推动重大学术命题的对话交流,以强烈的现实情怀推动中国学术向前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接触程度大大加深,互动过程日益紧密,文化领域的冲突问题变得愈加突出,如何将“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成为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如何重新阐释中国文化也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紧要任务。《文史哲》紧扣新时期的学术使命,充当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推广的引领者,重构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努力打造中国学术的主体性,积极地与世界其他文明展开对话交流,争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文史哲》英文版的创立,助推中国文化主动走向国际世界,为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以中国话语与理论范式向世界阐释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刘京希,李扬眉,郭震旦[5](2017)在《学术期刊的学术史角色建构——以《文史哲》的历史变迁为视角》文中认为《文史哲》以"百家争鸣"为办刊原则,勇于引领学术风尚,在波澜壮阔的当代中国学术画卷中绘就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而创刊伊始新意识形态在学术领域的流布与贯彻,学术研究范式的重大转换,以及之后在历次社会政治运动中的命运沉浮,也给这本学术期刊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痕。《文史哲》适可作为一个深具解剖意义的时代标本,由其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探查和寻绎隐匿其中的学术史意义。

朱一帆[6](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汪婵[7](2017)在《民国期刊《新闻学季刊》研究》文中认为《新闻学季刊》是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研究会创办的一份专业的新闻理论刊物。是民国时期新闻学理论刊物中的佼佼者。它于1939年11月创刊,1942年2月停刊,1947年复刊2期后终刊。共出版了8期,时间跨度8年。内容涉及战时新闻学、报人素养、新闻业务、报业状况、新闻史等多个方面,是我们了解近代新闻学研究的重要资料。然而,目前新闻学界对《新闻学季刊》的研究几近空白。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将《新闻学季刊》置于彼时的历史空间。对该刊的创刊背景、期刊形态以及内容等方面做详尽的解读。以期对当代的新闻学研究有所启迪。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和意义、研究目标和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等。第二至五章为正文部分,第二章重点探讨《新闻学季刊》创刊的背景、以及期刊形态。对该刊的创刊、停刊时间,期刊发行状况,期刊宗旨,主编及撰稿人以及栏目设计等基本问题进行概述。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新闻学季刊》的内容分析部分。结合《新闻学季刊》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媒介生态以及新闻学术研究状态分别对1939年至1942年和1947年发行的《新闻学季刊》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分析其提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第五章是对《新闻学季刊》的评述。将该刊与同期的其他学术期刊和其他学校期刊相比较,分析该刊的特点。同时对其价值进行评述,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对现代新闻学发展的启事。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本文通过以上六章节分析探讨,力求全面的勾勒出《新闻学季刊》的整体面貌及其学术价值。

赵婷婷[8](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叶建[9](2013)在《通俗与学术之间:《图书展望》特色评述》文中提出《图书展望》作为浙江省图书馆办的图书评论类专业期刊,尽管远离上海、北京等政治文化中心,却以沟通图书与读者的媒介自居,积极为读者传递各种图书信息,同时在编辑稿件等方面呈现了灵活与包容的策略,进而突破当时已有的格局,逐渐壮大成为一份颇具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期刊。

王天红[10](2011)在《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已公认诗比小说、戏剧、散文受外来的影响更大,甚至有人说新诗就是用中文写的外国诗。对此,研究者研究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流变;研究了郭沫若、徐志摩、冯至、艾青、穆旦等受外来影响的种种表现;研究了象征派“纯诗”理论,现代派“知性理论”,九叶派“新诗现代化”理论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情形;研究了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的多面呈现。不过中国新诗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与旧相对重在新?是与老相反重在年轻?是不用文言用白话?是不同书面用语体?是挣脱古典而现代?是反对格律要自由?是抛弃传统重欧化?近年来新诗理论的研究重心倾斜于现代主义研究,将获得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艺精华视为中国与时代最高诗歌艺术同步的成果。这自然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不过仅仅如此简单吗?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新诗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当今、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保守和先锋究竟是怎样的关系?1949年以前30年新诗如何发展?1949年以后30年新诗景象受政治左右还是早有渊源?1979年至今新诗发展与此前有什么关联?种种疑问令人思考而进入对诗歌理论的探寻。经由大量阅读原始资料,得出如下四方面结论:一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不仅受当时的外来影响,也受西方传统影响而形成多元性和丰富性。一面是同时代东方印度和日本的小诗,英美浪漫主义的余波,法国前期和后期象征诗学,英美现代诗论,俄苏无产阶级诗论,使中国获得一个又一个当代诗歌导师;另一面也受西方传统影响:罗念生推崇古希腊经典长短诗律,不同于现代重轻诗律;学衡派和梁实秋师从白璧德新古典主义,强调古典美,反对现代诗过于自由;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都受歌德伟大人格杰出诗艺影响;王希和、傅东华、朱光潜、王力等从古典至20世纪初期的外国文艺理论和诗论中借鉴探索,期望发现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诗歌理论。二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开拓者因所受教育和个人禀赋的不同而各执己见,难以沟通和共容,因此发生多次论争。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背景、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各人不同的求学背景,也即空间、时间和人三者共同的合力构成了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驳杂多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对同一首诗,同一篇诗论,同一部诗论着作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而中国现代复杂的国内局势,使热爱诗歌的人有古典型、现代型、民族型等等,介于其间又有多种复杂表现。新诗的内涵在出现后不断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三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受传统的影响不可小视。虽不在论文主要范围内,但研究不能无视传统力量的强大,因新诗虽受外来影响而发生,但未曾与中国古诗完全割断联系。新诗人有的回头写旧诗有的倡导新声律。重要事实是:精通外语直接从外国诗歌诗论获得启发者易于认同其价值;未精通外语,因爱国民族主义否定外国思潮者,不易认同外国诗歌诗论,只从民间文学和中国古诗中汲取营养。另外,沉淀于中国人心中的美学习惯也制约思想情感,自从有了唐诗这座高峰,不但思想上具自由开阔奔放的精神气概和丰富深沉婉曲的情感内容,而且艺术上使汉语诗律达到世界诗律形式美的顶峰,其后历代诗人都愿梦回盛唐,而将宋诗宋词和元曲放置一旁。为此,学衡派将新诗与中国古诗精华相对照,自然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四是对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学理分析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诗之所以为诗,会因不同时代地域和国别、以及不同语言不同美学倾向而有不同表现形式,但既然是诗,就必然具有与其他文类不同的形式规定性。诗会有叙事性,但叙事诗也是诗,不是小说;诗会有角色呈现和矛盾冲突,但剧诗也是诗,不是戏剧;诗会有自由的生命,但散文诗也是诗,不是散文。在中国现代,没有人把诗与小说、戏剧相混淆,但有不少人把诗与散文放在一起,其中“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胡适,和大力宣扬“诗的散文美”的艾青,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人。其间虽有徐志摩、闻一多对英美格律的借鉴,穆木天、梁宗岱对法语韵律的借鉴,冯至对德语音律的吸收,林庚对中国古诗声律的借鉴等,但由于胡适倡导自由白话诗,艾青成功创作自由诗和传统诗话形式《诗论》的风行,顺应了自美国惠特曼《草叶集》之后蔓延各国的自由诗风潮,其内核则是20世纪革命时代的变革精神,导致新诗界对中国传统诗律的部分甚至全部抛弃,这是反映时代精神、减损传统诗艺的重要事件。对此,论文分四章探讨新诗理论接受外来影响的具体过程及一些重要诗艺理论的分析,前三章分别探讨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论者构成、多种样态(着作和论文)。第四章侧重分析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论文中包括三部初次研究的诗论着作: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比较英汉诗歌节奏与韵律,诗与散文节奏的分野;刘大白《中诗外形律详说》是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研究着作,对旧诗外形律客观估定、扬弃取舍;朱志泰《诗的研究》是中国现代第一部中诗英诗原文并论的比较诗学着作。附录是多年搜集的迄今最完备的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和批评着作与论文篇目。总之,除对空间、时间和人的整体分析和对主要诗论形态的分析以外,论文着重分析内涵相对稳定的诗歌理论着作。以探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如何汲取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精华,以完善新诗理论建设,并对新诗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回忆与展望办刊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忆与展望办刊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2)观念的建构与转型 ——中国美术现代性视野下的’85美术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 现代性与现代艺术批评
    2.1 中西方现代转型之比较
    2.2 现代艺术批评在中国的发端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主体意识在批评中的复苏
    3.1 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所侧影的美术批评
    3.2 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讨论
    3.3 “自我表现”引起现代主义批评的再启蒙
    3.4 重塑现实主义的批评实践
    3.5 由集体意识下降到个体的人道主义序幕
第四章 '85美术批评:文本再现的历史
    4.1 原始文献的检索
        4.1.1 《美术》
        4.1.2 《美术思潮》与《江苏画刊》
        4.1.3 《中国美术报》
        4.1.4 《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
        4.1.5 黄山会议与珠海会议
    4.2 批评的反思
        4.2.1 《美术》杂志的三次组稿
        4.2.2 《艺术广角》与《广东美术家》
        4.2.3 新时期美术创作研讨会
第五章 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的重建
    5.1 现代艺术哲学与文化自觉意识
        5.1.1 E·H·贡布里希的视觉艺术心理学影响
        5.1.2 文化与视觉艺术的批评视角
        5.1.3 '85 美术运动的阐述与批评
    5.2 形态学与辩证法
        5.2.1 前卫主义与现代艺术
        5.2.2 多元化的拓宽与美术思潮的附和
        5.2.3 新潮美术的时代困惑与“回到艺术中去”
        5.2.4 '89 后的形态学建构
第六章 象牙塔中的人文革命
    6.1 新潮观念的调和
        6.1.1 环境艺术批评
        6.1.2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术思潮的民族文化价值反思
        6.1.3 纯化语言与大灵魂:对新潮美术的双向批判
    6.2 多元状态与艺术杂评
        6.2.1 试读《艺术批评六面体》
        6.2.2 美术发展的状态叙述
        6.2.3 中国画问题的思考
        6.2.4 后现代:艺术现代化的有效捷径?
第七章 现代艺术批评的实践开拓与理论困惑
    7.1 '85 美术批评与现代艺术批评基本原则
        7.1.1 审美独立与主体性原则
        7.1.2 派性与形式限定原则
        7.1.3 以规矩反对规矩
    7.2 批评的危机与双重误读的后现代主义
        7.2.1 折衷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误读
        7.2.2 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艺术理想的下降还是升华?
        7.2.3 后现代之于现代主义:纠正还是否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展望》周刊(1948-194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难点
第2章 《展望》周刊概述
    2.1 办刊背景
        2.1.1 开辟第二条战线的需要
        2.1.2 读者的期望
    2.2 办刊宗旨
    2.3 办刊过程
    2.4 主要栏目
    2.5 主要编辑
    2.6 发行出版
第3章 《展望》周刊的主要内容
    3.1 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主张
        3.1.1 共产党的军事政策
        3.1.2 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3.1.3 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3.1.4 共产党的政治协商号召
    3.2 揭露国民党统治真面目
        3.2.1 军事上节节败退
        3.2.2 政治上腐败成风
        3.2.3 外交上依附美国
        3.2.4 严酷镇压学生运动
        3.2.5 经济上不断恶化
    3.3 介绍国人生活现状
        3.3.1 反映国统区社会紊乱动荡
        3.3.2 展现解放区社会安定有序
        3.3.3 报道海外华侨处境艰难无助
    3.4 分析国际各国形势
    3.5 对新中国的展望
第4章 《展望》周刊的特点
    4.1 文风多样
    4.2 关注面广
    4.3 战斗性强
    4.4 策略灵活
    4.5 互动性强
第5章 《展望》周刊的作用
    5.1 开辟第二条战线
    5.2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5.3 提供经验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文史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民国学术向共和国学术转变的主阵地
    第一节 思想改造运动中构建新意识形态
    第二节 “五朵金花”学术大论战下的范式转变
    第三节 《红楼梦》大讨论中对民国考据学统的突破
第二章 传统文化复兴的倡导者
    第一节 八十年代“文化热”的主推手
    第二节 推动人文学术向纵深发展
    第三节 勇立潮头:推动重大学术命题对话
第三章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引领者
    第一节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
    第二节 走向世界主流学界:《文史哲》英文版的创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学术期刊的学术史角色建构——以《文史哲》的历史变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史哲》的历史沿革
二、《文史哲》的办刊理念
    第一, 坚定不移地遵守政治纪律, 不逾矩不越界。
    第二, 坚定不移地走学术立刊之路。
    第三,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引领学术潮流。
三、学术性与政治性的辩证统一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2、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7)民国期刊《新闻学季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2《新闻学季刊》概况
    2.1 《新闻学季刊》创刊背景
        2.1.1 《新闻学季刊》是新闻学术发展的产物
        2.1.2 《新闻学季刊》是中央政治学校新闻教育特色的产物
    2.2 《新闻学季刊》形态研究
        2.2.1 办刊宗旨
        2.2.2 期刊的创办与停刊
        2.2.3 封面设计
        2.2.4 主编及作者群体
3 1939 年—1942 年《新闻学季刊》内容研究
    3.1 战时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
    3.2 战时报业发展的市场策略
        3.2.1 铺设地方报纸
        3.2.2 发行报刊的乡村版、战区版及沦陷区版
        3.2.3 发行“小型报”
        3.2.4 发行报纸的联合版
    3.3 加强报人素养做合乎战时需要的职业报人
        3.3.1 探索战时新闻伦理规范
        3.3.2 指导业务技能
4 1947 年《新闻学季刊》内容研究
    4.1 构建新闻学术系统
        4.1.1 整理学术成果
        4.1.2 介绍世界新闻事业
    4.2 探讨报业建设方案
        4.2.1 批评政府应对纸荒的策略
        4.2.2 改进报业经营的策略
        4.2.3 新闻自由的抗争
5 《新闻学季刊》评述
    5.1《新闻学季刊》的特点评述
        5.1.1 《新闻学季刊》与其他学术期刊比较
        5.1.2 《新闻学季刊》与其他学校期刊比较
    5.2 《新闻学季刊》的价值评述
        5.2.1 《新闻学季刊》的历史价值
        5.2.2 《新闻学季刊》对现代新闻学发展的启示
6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新闻学季刊》目录
    B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8)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通俗与学术之间:《图书展望》特色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图书馆与《图书展望》的创办
2 图书与读者的媒介:《图书展望》展现的治学门径
3 包容与灵活:《图书展望》运作的法宝

(10)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与时间
    第一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
        一、地理与生存空间
        二、心理与诗意空间
        三、异域空间与心灵体验
        四、现代空间与新诗理论
    第二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时间
        一、1917-1925 年
        二、1926-1931 年
        三、1932-1937 年
        四、1938-1945 年
        五、1946-1949 年
第二章 新诗理论的论者构成
    第一节 一篇文章和一代人的经历
    第二节 古典诗论家
    第三节 现代和民族诗论家
第三章 新诗理论着作的多种样态
    第一节 新诗理论着作中的外来影响
        一、一部探索诗与散文节奏的研究着作——评述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二、一部被遗忘的中外比较诗歌研究着作——评述朱志泰《诗的研究》
    第二节 新诗理论论文中的外来影响(以英美新批评为例)
        一、1936 年吴世昌《诗与语音》:吕恰慈的意义分析
        二、1937 年叶公超《论新诗》:格律与爱略特论传统
        三、1947 年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英美新批评与戏剧和象征
    第三节 诗论家评说自由诗
第四章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
    一、《诗论》的缘起
    二、对照的发现
    三、外来影响的梳理
    四、围绕《诗论》的诗论
    五、里程碑的评价
结论
    一、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实绩与缺憾
    二、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所受外来影响的实绩与缺憾
    三、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希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着作(1920-1950)(依时间排序)
附录二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批评篇目(1917-1949)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四、回忆与展望办刊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音乐教育家靳卯君研究[D]. 吴荻.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观念的建构与转型 ——中国美术现代性视野下的’85美术批评研究[D]. 李洋.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3]《展望》周刊(1948-1949)研究[D]. 郭阳. 湘潭大学, 2019(02)
  • [4]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文史哲》[D]. 罗庆佳. 山东大学, 2019(09)
  • [5]学术期刊的学术史角色建构——以《文史哲》的历史变迁为视角[J]. 刘京希,李扬眉,郭震旦. 中国编辑, 2017(10)
  • [6]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民国期刊《新闻学季刊》研究[D]. 汪婵. 重庆大学, 2017(04)
  • [8]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通俗与学术之间:《图书展望》特色评述[J]. 叶建. 出版科学, 2013(06)
  • [10]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 王天红. 吉林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回忆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