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与特征

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与特征

一、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及其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霄[1](2021)在《傩文化融入农村初中美术课堂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康宝予[2](2021)在《巴渝巫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诸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以及《姜子牙》(2020)等动画片在票房上获得了成功,以中国传统题材为主题的动画片开始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也开始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的研究中。本文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巫文化,重点落脚于人类和巫文化的起源地之一的巴渝巫文化。本文主要通过历史文献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田野考察法,基于巴渝巫文化的来源、巴渝巫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综合了解巴渝巫文化,然后通过剧本创作、美术风格、动作声音和内在文化四个方面来阐述巴渝巫文化如何应用于动画创作中,最后结合《白鹿引泉》动画片的创作来具体阐述巴渝巫文化在动画的故事题材选用、角色服饰造型塑造、动画场景建构、以及色彩音乐四个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文化与动画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动画的创作内容,一方面又为文化的延续和传播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深入研究巫文化的历史、传说、图案、符号以及仪式等,以具体的动画创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索这些理论与方法在动画中的表现,寻求巴渝巫文化与动画的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巴渝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相结合提供一些思路。

周宣妮[3](2020)在《《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年,中医文化与巫文化则根植于这块土地,成为古代乃至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巫的基因潜藏于中医文化之中,既是其有别于西医的显着特点,又是掣肘其今后发展的理论障碍。故而,笔者选取《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一书进行翻译实践,并基于实践中遇到的重难点撰写相关实践报告,旨在丰富“功能目的论”在医经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中医文化外宣事业的发展。笔者选取该书第二章第一节作为源文本,并以“功能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从词汇、句法层面,对大量翻译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目的论的“忠实”与“连贯”原则在医经及医学史类文本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对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归纳之后,选取中医与巫术专用术语、典籍书名、历史文化负载词三个部分进行词汇层面探讨。并采取归化策略,即:释义法、综合法、仿造法、套译法,与异化策略:音译、直译、文内加注等多种方式进行翻译。在句法层面,中英文法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中文无主句时,译者采取拆分短句、补充主语、非谓语动词转化等方法提取文内逻辑关系,辨清主从,对源语段进行短句切分,增添缺省,重新整合。竹节句英译方法则包括顺译法、增译关联词与拆分短句,使形散的中文句式转化为逻辑结构严明的英文。报告认为,归化策略能提升译文的可接受性,异化策略则能保留原文异域性质,译者需根据不同的目的与需求,适时调整策略,在实现“忠实”于原文与保持译文“连贯”之间取得微妙平衡。随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加快,保留一定的异质特征反而有助于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中医术语英译和中医文化的传播是医经翻译中的重难点。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以文化外宣为目的,探求多样化的翻译方法,平衡“忠实”与“连贯”原则,旨在形成具有异域特征的中医文化译本,丰富医经及中医医学史领域文本的英译研究成果,为中医医经英译实践提供借鉴方法,并助力中医文化对外宣传,讲好中医学故事。

谢紫冰[4](2020)在《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用理性”是李泽厚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用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概念具有注重现实、清醒理智、冷静乐观、强调行动、重人事轻鬼神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同样也是孔子思想的内在价值趋向,是孔子思想深处的思维方式呈现。这一思维方式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它孕育于农业社会,形成于巫史传统,完善于周公制礼和孔子的“释礼归仁”,并在鲜明的体现在孔子的众多思想当中。孔子在仁学思想中主张“为仁由己”;在中庸思想中主张“执两用中”;在经权思想中主张“守经行权”;在天命鬼神思想中主张“存天远鬼”;在义利思想中主张“见利思义”,这其中都深深蕴含着一种看待万物的理性精神,以及注重现实实践的实用态度,深刻呈现出一种“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而这一思维方式又在孔子思想实践中得以广泛传播,使儒家思想得以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主体性特征,其注重反求诸己,强调躬行践履,并为后世儒家学者所发展和实践,使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即凡而圣”——“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即世超越”路径。

陈小琴[5](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孙丰蕊[6](2019)在《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文中认为壮族师公戏是仪式剧,亦属于傩戏之一种。本文以广西壮族师公戏为研究对象,对孕育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起源与形成过程、特殊的演出场域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以四个仪式个案为例,描述了壮族师公戏的展演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壮族师公戏的构成诸要素作了分析,进而概括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最后讨论了壮族师公戏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传承和转化问题。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大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等作了介绍,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史梳理。壮族师公戏的形成与传承,离不开广西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滋养。传统社会广西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壮族民间信仰滋生的前提;壮族多样的人生仪礼和节日民俗为师公戏展演准备了广阔的时空;广西深厚的民间口头传统为师公戏提供了艺术的滋养。壮族师公戏的文化源头是上古的巫傩文化。师公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萌芽期是师公戏的最初阶段,师公以舞娱神,以歌唱神,富有神秘感;发展期的壮族师公戏叙事内容进一步丰富,有了初步的角色扮演;成熟期的师公戏出现了角色的分化,形成了固定的演出程式,有比较丰富的唱腔。壮族师公戏有其特殊的演出场域。师公戏的演出场域是一种“文化时空”,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集中在民族节庆、神灵诞期、人生仪礼等节点;其展演空间散布于庙宇祠堂、村屯家屋、广场地坪、岭头山地、水塘溪边、墓地灵前等所在,演出舞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壮族师公戏演出场域的确立,与其娱神的本质属性相关联,昭示着师公演剧的神圣性特点。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穿插于安花架桥仪式、丧场法事、打斋仪式和庙诞神诞祭祀仪式等各类仪式中。仪式性是壮族师公戏的本质特征。壮族师公戏是综合艺术,集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要素于一体。壮族师公戏诸艺术元素都是服务于仪式叙事的需要,由于仪式叙事关联着民众生活诉求的实现,所以民间对仪式叙事的重视远超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壮族师公戏属于仪式剧、民族戏剧和民间小戏。其演剧过程与仪式叙事相黏连,是仪式过程中的戏剧展演,壮族民间信仰是其产生和传承的社会基础;它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剧目往往取材于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民俗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吸收了民族文化元素;演员有多重身份,角色少线索单一,观众和演员的界限有时模糊化,表演上总体呈现出稚拙的特点。壮族师公戏形成之后,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为广西其他民族吸收、借鉴、移植,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师公戏;壮族师公戏的传承势头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的影响和现代化的冲击其前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的师公戏出现了转化的情况。壮族师公戏是壮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植根于民间信仰的沃土,至今仍在壮族聚居区各地频繁上演。当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倡导保护文化多样性,壮族师公戏作为戏剧“活化石”正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显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建立于田野调查的工作之上,在田野方法上一是参与观察、二是深度访谈;同时结合“田野之后的文献阅读”,让文献“活”起来;在对壮族师公戏的探讨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将其与一般戏剧、汉族戏剧、地方大戏的比较,归纳总结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对各章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就本文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回答:师公展演中的“科仪”部分不是戏,是纯粹的仪式,壮族师公戏仍然是初成阶段的戏剧形态,没有发展为成熟戏剧,它的“成熟阶段”只是作为仪式剧的成熟;壮族师公戏根植于民间信仰,不会发展成为脱离仪式的纯粹戏剧,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仪式的壮族师公戏已经转化,本人认为它不再属于传统的壮族师公戏范畴;只要民间信仰的根基还在,壮族师公戏的仪式演剧传统就将长期保留下去。

夏静静[7](2019)在《贵州傩戏面具探究 ——以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傩,最初的形式活动是一种特别原始的巫术,其目的是为了纳吉求福,驱鬼辟邪除疫,是一种民间戏剧。傩戏它承载的民间艺术价值,可以追溯的时间有数千年,是我们国民间民俗文化里的瑰宝。傩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范畴里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傩文化形式的整个过程,是有一个具体的衍变的——傩仪.傩舞.傩戏。在这个衍变过程中,傩文化最初的性质特征是纯粹的宗教祭祀性质,而后由这个纯粹的性质加上了民间艺术。两者的结合,有了现今的含表演性质的傩戏。在整个傩戏的形式当中,以傩面具的为主要表层的特征,傩面具的发展变化与傩文化的发展是有着根本的直接关系。傩面具在整个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同样是很有特色的,研究民俗文化的学者都皆知晓中国面具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贵州傩堂戏傩面具在其中脱颖而出,对于整个贵州而言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贵州傩戏面具,以铜仁地区的土家族傩堂戏面具为代表极具特色。原因在傩堂戏所处隶属地理环境位置和人文风情。铜仁地区土家族傩堂戏面具是凝聚了土家族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民俗文化,和各个朝代不同的审美艺术特征以及戏剧表演。铜仁土家族傩堂戏所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与当地的人民群众是土家族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智慧集大成之所在。本论文的整个文化背景是首先以傩文化的整个分布为大背景,介绍分析贵州傩文化的分布,贵州铜仁土家族傩堂戏的介绍分布,它们之间分别的起源分类特征,重点以分析傩堂戏的面具的发展、分类、制作过程、形式技法、造型特征、色彩寓意、内涵功能、生活的应用等。以其造型的多样,分类的特别,制作过程朴实无华,和形式技法的特殊,再辅以同时多种形式的手法对面具加以装饰——写实、变形、虚构神话、夸张恐怖等。通过面具来探究傩堂戏各个文化意识——宗教意识、原始图腾意识、驱鬼除疫意识等。最后把贵州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与贵州毕节撮泰吉、贵州安顺地戏进行各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佐证贵州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特点之处,更好的认识与更多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宗教形态。本文为了资料的更加详细,所以在进行论文撰写之初,去到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实地调研(贵州遵义道真务川、铜仁德江思南、毕节威宁、贵州安顺),在各个地区完成面具的实地调查其次附加博物馆馆藏资料,百度,国家图书馆,文献专着等进行大范围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本文创新点和艺术文化价值。让更多的少数民族以外的人和地区可以对于傩戏有更深更多的认识,从而通过论文可以为少数民族民俗民间艺术贡献一点出微薄的力量,向外展示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将其推广向全世界。

张传东[8](2018)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的集中考察和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收集与创作蓬勃发展,很多文人、教徒都投入到志怪小说集的编着活动中来,大量口头志怪故事和依附于子史着作的书面志怪故事因为志怪小说集的成书而走向集中和独立,具有了志怪小说的性质。因此,志怪小说集的成书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小说集成书的主观条件是人们要具有较为成熟的小说自觉意识和志怪专题意识,客观条件是要有相当数量志怪故事的产生和存在。本论文即从成书的主体角度研究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自觉意识的发展、小说集编着者的身份、编着目的、小说集的命名特征和内容编排的体例特征;从成书的客体角度分析志怪小说集的作品来源、志怪小说的创作等情况。为方便研究,本论文分上编和下编展开论述。上编: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综论。主要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成书背景、编着者与集内小说作者、作品来源、命名与体例等几个方面对小说集的成书情况作综合性论述。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背景研究。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自觉意识特别是志怪小说自觉意识不断增强,一方面人们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到了小说和历史之间的虚实关系并自觉加以区分;另一方面儒学式微、玄学兴起带来的好奇尚异思潮,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志怪小说的审美特性。其次,时人的志怪专题意识不断增强,子书、说体文本、志怪书等对志怪故事的集录方式既增强了人们的志怪专题意识也为编着志怪小说集提供了经验。第三,文人聚谈之风、文人对传说的积极接受与主动传讲以及志怪小说集的多渠道传播,也是促进志怪小说集成书的动力。第二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编着者和集内小说作者研究。志怪小说集的编着者从身份上看主要有文人、道教徒和佛教徒三类,以文人居多。他们继承了传统“稗官”及“小说家”搜集“街谈巷议”“合丛残小语”的传统,成为志怪小说集编着的主要力量。其中,文人编着者具备更多接触志怪故事的有利条件,如多出身社会底层、有阅览大量官私典籍的机会、有地记编撰的经历等。文人和宗教徒编着小说集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主要为了追求一种审美体验,而后者主要为了弘扬宗教教义。小说集内故事的作者也有道教徒、佛教徒、宫廷艺人、民间艺人及文人等身份区别,宗教徒创作小说意在“发明神道”,文人的小说创作则比较自由,有为施污蔑而作者、有为娱乐而作者、有为“神道设教”而作者。小说集编着者和集内小说作者在身份关系上有三种情况:对于从图书典籍中转录的志怪小说而言,编着者只是一个编者,和小说作者没有关系;对于那些编着者参与了加工、整理和创作的志怪小说而言,编着者兼有作者身份;对于编着者自己创作的志怪小说而言,编着者就是作者。编着者和集内小说作者在思想关系上也有三种情况:佛教徒编着者一般和作者思想是一致的;道教徒编着者和作者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文人编着者与作者的思想则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作品来源研究。根据对小说集序跋及小说集内作品的分析,结合小说集编着者对新、旧故事材料的选择视角,小说集的作品来源约有六大类:各类图书典籍,如史书、道教神仙之书、志怪小说集、地记及其他的子书、谶纬之书等;口头传说;“改编”类故事,指不改变原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只是细节增减的故事,可分为“精简型”改编和“增饰型”改编两类,数量上以后者居多;“继承性创新”类故事,即借鉴、仿效其他故事的情节模式新创作的故事;“镕旧铸新”型故事,即将多个志怪故事情节单元融汇而成的新作;“独立性创新”类故事,即自铸新辞、无复依傍,完全新型的故事。从编着者的视角看前三类属于“旧作”,后三类属于“新创”。其中,第三种至第六种作品来源中的故事虽然难以确定具体作者,但它们的生成都和小说集编着者有一定的关系。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命名特点和体例特征研究。志怪小说集命名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传”“记”“志”为名,体现出志怪小说集对史书的借重和利用;以“怪”“齐谐”“异”“神”“幽明”“仙”等入名,凸显了志怪小说集的传奇主旨,也体现出志怪小说自觉意识的增强以及编着者好奇尚异的审美追求;以“列”“搜”“录”“集”“拾遗”“苑”“林”等入名,体现了志怪小说集的集录性成书特征;以“应”“验”“祥”等入名,体现了“释氏辅教之书”的宣教特征。在小说集的体例方面,编着者主要采用“笔记体”形制写定具体作品,这受传统“小说”观念和“短书”观念的影响较大;小说集内作品的编排主要包括主题分类、物群文类和时代分类三种方式;小说作品的叙述体例主要有“搜神体”“博物体”“拾遗体”和“辅教体”四种,叙述体例的选择和小说表达的重心有关。下编: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的个案研究。在魏晋南北朝《列异传》是首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是志怪小说集的集大成者,《幽明录》是文人化特征最明显的小说集。因此本文将这三部典型的志怪小说集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它们在成书中的具体问题。第一章,《列异传》成书研究。关于《列异传》的编着者,隋、初唐、盛唐的史志目录都认为是曹丕,而《旧唐书》着录为张华。张华已编着过《博物志》没有必要续作《列异传》。今本《列异传》中确实记载了发生于曹丕之后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的起讫时间为魏至西晋。所以此书应是曹丕编着而西晋的无名氏续编。《列异传》的成书时间当在曹丕成为魏太子之前,因为他入主东宫后便奉儒黜道、禁绝淫祀,而书中有大量宣扬神道、表现淫祀的故事。曹丕编着此书一是出于对志怪故事的喜爱,一是出于对立言以不朽的追求。通过对该书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图书典籍、口头传说、改编类故事、“继承性创新”类故事、“完全创新”类故事等是其成书的主要作品来源。《列异传》作为魏晋第一部志怪小说集,其命名、故事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处理方式等对后世小说集的成书影响很大:其命名体现了小说集成书的集录性质和内容的传奇性质;在作品选择范围方面偏重历史异闻、兼收旧作和新闻、题材广泛;在故事材料处理方面,对源故事往往是略其议论、说理而只留其志怪故事的部分。第二章,干宝小说思想与《搜神记》成书关系研究。首先,“发明神道之不诬”的行为主体是《搜神记》中某些故事的作者而不是干宝,所以“发明神道之不诬”并非《搜神记》的编着主旨。而干宝的阴阳学术思想是另外形式的“发明神道”,也影响了他对故事材料的选择。其次,干宝具有“游心寓目”的小说思想,使得《搜神记》中收录了大量与“神道”无关的故事以及其他游戏娱乐的故事。另外,干宝宣称自己以史家“实录”精神收集故事材料,但这只是他为自己搜集传闻异辞、进行志怪小说创作寻找的借口,也是提高《搜神记》地位的手段。第三章,从作品来源看《幽明录》的文人化特征。《幽明录》中的志怪故事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特征:内容上不是单纯描写怪异而是借怪异反映普遍的人情与人性;语言上多运用诗词歌谣等韵语,文笔简练生动。这种特征的形成与编着者对故事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有关:一、选择其他志怪小说集中的故事并加以文学化改编;二、选择传说故事时更关注内容丰富、文学色彩浓郁的版本;三、侧重选择文人创作的志怪故事,如借志怪故事表达人情人性的“继承性创新”类故事,语言典雅意境优美的“完全创新”类故事等;四、不受宗教制约,选择表现儒释道各家思想的生动有趣的志怪故事。

卞宇田[9](2018)在《仪式与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哑巴”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仪式,是具有社会性、象征性、表演性的行为,是人们观念和实践的结合体。仪式中的行为带有一定目的,可以沟通人与人或人与神,可以强化秩序,整合社会。秩序,是人们的观念秩序,其次,是社会秩序,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结构和状态。“跳哑巴”是七宣村彝族哑巴节中一个群体性的祈福禳灾的仪式,村里每户人家及个人都遵从着集体秩序,服从集体组织,参与仪式祭拜神灵、表达愿望、祈求庇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从地理历史和文化角度分析七宣彝族“跳哑巴”生成背景;其次,梳理仪式程序,结合李亦园先生提出的中国民间文化三层次观念的模型,通过仪式中的符号以及村民围绕着“跳哑巴”进行的生活实践的分析,探究其展现出的当地彝族日常生活的逻辑、信仰与观念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即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社会的秩序。最后,根据“跳哑巴”传说、参与主体、组织力量三方面的变化,分析其展现的秩序变化。笔者想要通过七宣村“跳哑巴”个案的观察和分析,证明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民俗事象,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与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希望展现出七宣村民作为“跳哑巴”的主体在参与和操持这一仪式的过程中展现的人与自然、神灵以及人际间的秩序,探究这样一个各方力量交织的驱邪纳吉的傩仪存在于民俗系统和生活世界中的价值。

王强伟[10](2017)在《“先知”与“圣人”:古代犹太教与儒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比较研究是宗教学的主要进路之一。犹太-儒学比较研究是最近二十年来兴起的研究方向,本文选取“先知”与“圣人”这两个重要角色作为个案,在古代犹太教和儒家经典的范围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展开分析。比较研究首先以厘清比较对象的内涵为基础。我们对于“先知”的理解往往集中于“预先知晓”或“预告”等功能,其实这是始自希腊语翻译的一种误解。同时,汉语语境中对“先知”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督教,难免也受到其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从犹太教的经典(圣经和《塔木德》)出发,重新理解“先知”的4个不同名号以及犹太传统的“先知”界定,揭示出先知主要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角色;“圣人”长期以来被视为儒家最高级别的理想人格,这种理解导致“圣人”成为一个虚体的概念,失去了其本有的鲜活角色意义。通过从字形演变、传世经典和出土资料等方面对“圣”进行溯源考察和重新思考,我们厘清“圣”经历了一个从出众的“听”“说”等感官能力到超绝的“智慧”理性能力,最终演变为一种儒家美德的过程。儒家“圣人”即被视为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美德的杰出人物。聚焦于智慧、美德等维度来理解“圣人”,导致对其所本有的感官能力、宗教意义有所忽视。从宗教性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圣人”,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把握古代儒学的文化品格。比较分析“先知”与“圣人”的源流与解释传统可知,“先知”与“圣人”作为重要的人物角色,同时具有历史真实和经典意义的双重维度,而古代犹太教和儒家经典更为注重从信仰的角度突出他们的重要性。比较研究可以有多元化的进路,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先知与圣人之间的“互鉴式”解读。首先,不同文明之间相向进行的经典翻译是反映双方相互认知和理解程度的重要载体,考察“互译”过程中出现的意义流失,可以为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希伯来“先知”和儒家“圣人”都可以通过经典翻译来发现对方的理解:儒家经典中的“先知”概念是中文《圣经》(?)/Prophet译名所借助的本土文化资源,而英文、希伯来文则使用《圣经》中的Sage/(?)来对译“圣人”。翻译即理解,然而结合这些角色概念在各自传统中的定位来看,这种“互译”都没有准确传达出概念的本义,从而构成了产生误解的根源。其次,对摩西和孔子进行“互鉴式解读”,是继概念厘定和译名辨正之后所进行的具体人物角色对比。“最伟大的先知”摩西和“集大成者”孔子,作为犹太传统中“先知”和儒家“圣人”的典范代表,二者的身份和地位具有相似性。然而,二者在各自传统中却有着不同的历史序列定位,孔子是儒家圣人传统的“终结者”,而摩西被奉为先知传统的“启动者”。最后,在“互鉴式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不回避那些标识了犹太传统中“先知”和儒家传统“圣人”的文化独特性,例如与先知相关的“预言”概念、真假先知判断等问题,以及儒家“圣人”作为最高的人格典范意义,在对方传统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比较点。我们认为,这种“不可比性”彰显了“先知”与“圣人”的文化特性,同样是比较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历史还是经典来看,“先知”与“圣人”都不仅仅是理性的伦理倡导者,他们同时也承续了各自传统中的宗教(性)因素。一方面,先知与圣人都担负着沟通超验的终极存在与世俗生活之间“中保”的角色和职责。先知的“中保”意义主要体现为先知是上帝的“传言人”,将上帝的话语传达给以色列人;同时他又是神人之间的“调解者”,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从民众的利益出发,代表民众与上帝商讨,为民请命;圣人的“中保”意义则体现在圣人被视为与“天”沟通的唯一渠道,“圣人”是“天道”的知晓者和传达者,传达“天道”以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其不同在于,先知只能原样传达上帝的话语,而圣人在悟晓“天道”时融合了自身的学识和人生经验,因而存在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先知与圣人都与各自传统中的宗教角色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先知与祭司并非始终决然对立,在犹太传统看来,先知的伦理主张和部分先知同时具有的祭司身份,反映出来二者之间存在的和谐关系;早期儒家经典中可见大量“圣人”作为神秘宗教角色的叙事,研究还揭示出“圣人”与“巫”之间存在承继脉络,“巫”乃“圣人”之原型,古代儒学的宗教性因素不容忽视。揭示先知、圣人的宗教渊源及其与宗教传统之间的继承性关系,是对理性主义“文明突破论”主张的有力回应。任何宗教都需要外在规范,以表达其内在价值理念。希伯来先知与儒家圣人作为各自传统中“价值”的主要传达和阐述者,他们面对这种内-外之间的张力关系,作出了各自的回应。犹太教的外在规范主要表现为律法以及其中包含的宗教礼仪,一般认为先知与这些外在规范之间是对立互斥的关系,表现出鲜明的贬低律法-礼仪的倾向。研究表明,犹太传统始终主张先知与律法的一致性,古代犹太教经典传达出“先知是律法的忠实传承者和解释者”这一观念。我们认为,先知的伦理批判并非指向律法-礼仪本身,而是倡导一种适宜的信仰表达形式;流放归来的先知更加积极地支持律法-礼仪,以获取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儒学的外在规范主要表现为礼乐文化形式,礼乐制度来自于“圣人”对天地运作秩序的观察与效仿,“圣人”被视为儒家礼乐的创制者;孔子虽然应仍时代处境实现了对礼乐文化的转化,但是他并未彻底拒绝和摒弃礼乐,“述而不作”同样成就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先知之于律法,纵然无法与儒家“圣人”的制作之功相媲美,但是他们与孔子继承并转化礼乐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先知与圣人的这种主张表明,追求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规范之间的统一,而非“非此即彼”的武断立场,才是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有益路径。政治是宗教在世俗领域的延伸,这在古代世界尤为显着。“先知”与“圣人”都被视为古代犹太教和早期中国政治叙事的重要参与者。先知(撒母耳)见证了古代以色列君权的建立,曾先后膏立最早的两位君王,表明君权来自神授及其合法性。先知参与建立的政权新模式是一种“有限君主制”,君王的权力受到先知的严格监督,君王只能在信仰上帝的基础之上进行统治,否则将会遭到来自先知的批判。先知的政治参与始终围绕着宗教信仰而展开,崇信上帝是先知政治参与的起点、依赖与旨归。儒家“圣人”在思考政权来源时追溯至“天”,周公致力于论证政权更迭是因为亡国统治者失德,导致“天命转移”,惟有德者才能获得“天”的青睐与护佑;“德”而非对“天”、“天命”的信仰成为了更为根本的决定力量。“圣人”与政权之间关系中的“圣王”、“德治”以及谏诤等概念,均与“敬德”有关。因此,从超验信仰的角度来追问政权来源及其合法性,“先知”与“圣人”表现出极大相似性,二者都是旨在为人间世俗政治秩序寻找一个超验的价值源头,所不同的是,先知始终贯彻“信仰优先”,而儒家圣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阐发出“道德至上”的新准则,由此为儒学铺就了一种人文底色。本文在犹太-儒学比较研究的视域下,通过溯源“先知”和“圣人”的本义,从犹太传统出发重新认识和思考“先知”,从宗教角度重新思考“圣人”的功能和意义,并通过经典互译、“互鉴式”解读等多元方式,思考并推进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建设。在此基础上,进而系统地展示了传统经典中“先知”与“圣人”在宗教渊源、价值表达、政治参与等共同议题中相同而又别具特色的应对方式,尤其注重从宗教学的视角重新思考二者对于传统和人类文明的意义,以期在此基础上推进两种传统之间的相互认知与彼此理解,为文明对话提供理论基础。

二、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及其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巴渝巫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巴渝巫文化的历史脉络
    2.1 巫文化概述
    2.2 巫傩文化
    2.3 巴渝文化的形成
        2.3.1 巴与巴文化
        2.3.2 渝与巴渝文化
    2.4 巴渝地区巫文化的诞生
3 动画创作中巴渝巫文化的应用
    3.1 剧本创作——神话传说
        3.1.1 巴渝巫文化中的神话传说
        3.1.2 神话传说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应用
    3.2 美术风格——文化符号
        3.2.1 巴渝巫文化中的文化符号
        3.2.2 文化符号在动画中的应用
    3.3 动作声音——祭祀舞蹈
        3.3.1 巴渝巫文化中的音乐及舞蹈
        3.3.2 民族音乐舞蹈在动画中的应用
    3.4 动画主旨——情感传达
4 巴渝巫文化动画短片《白鹿引泉》创作分析
    4.1 故事题材在《白鹿引泉》中的应用
    4.2 在角色塑造中的应用
        4.2.1 动画主角的塑造
        4.2.2 动画配角的塑造
    4.3 在场景构建中的应用
    4.4 在风格和色彩中的应用
    4.5 《白鹿引泉》创作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1.3 医经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2.1 文本来源
    2.2 文本内容
    2.3 文本特征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平行文本梳理
        3.1.2 翻译辅助工具及术语库运用
        3.1.3 翻译理论选择
    3.2 译中过程
    3.3 译后审校
第四章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
    4.1 目的论指导下的词汇层面译例分析
        4.1.1 中医与巫术专用词汇的翻译
        4.1.2 典籍书名的翻译
        4.1.3 历史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4.2 目的论指导下的句法层面译例分析
        4.2.1 无主句的翻译
        4.2.2 竹节句的翻译
    4.3 翻译实践小结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实践收获与启发
    5.2 实践问题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致谢

(4)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实用理性”概念分析
    (一)“实用理性”概念提出
    (二)“实用理性”概念界定
    (三)“实用理性”概念内在特征
    本章小结
二、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的文化渊源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孕育
    (二)由“巫”而“史”的理性化进程
    (三)周公制礼与孔子“释礼归仁”
    本章小结
三、孔子思想中“实用理性”思维的表现
    (一)“为仁由己”的仁道理想
    (二)“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
    (三)“守经行权”的经权理论
    (四)“存天远鬼”的天命鬼神思想
    (五)“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念
    本章小结
四、孔子“实用理性”思维对儒家思想主体性特征的塑造
    (一)对主体自身的关注
    (二)对躬行践履的重视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6)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背景
    三、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四、选题创新之处
    五、与壮族师公戏相关的学术研究小史
    六、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七、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八、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九、研究工作基础
第一章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人文环境
        一、丰富多彩的信仰民俗
        二、人生仪礼与传统节日民俗
        三、民间口头传统
    小结
第二章 壮族师公戏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溯源
        一、师公戏与“尸”和“巫舞”的渊源关系
        二、师公戏与傩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成熟阶段
    小结
第三章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演出场域
    第一节 场域及相关理论概说
        一、“场域”理论和表演理论
        二、“演述场域”、“表演场合”及“仪式情境”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
        一、民俗节庆中的师公戏展演
        二、人生仪礼中的师公戏展演
        三、随机性演剧
    第三节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空间
        一、庙宇
        二、村屯或家屋
    小结
第四章 仪式过程中的壮族师公戏展演
    第一节 来宾忻城县安花架桥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第二节 百色平果丧场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第三节 百色平果打斋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第四节 南宁柳沙一带神诞、庙诞祭祀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小结
第五章 壮族师公戏诸要素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剧本
        一、剧本的分类
        二、剧本特色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音乐表达
        一、壮族师公戏的音乐类型
        二、壮族师公戏的词体构成和曲式结构
        三、壮族师公戏的音乐唱腔
        四、壮族师公戏的演唱方式和衬词衬句的使用
        五、壮族师公戏音乐的功能
        六、壮族师公戏音乐的特征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的舞蹈
        一、师公舞概述
        二、师公舞的基本动作和行走舞规
        三、师公舞的功能
        四、师公舞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壮族师公戏的美术元素
        一、面具
        二、服饰
        三、神像图
        四、剪纸
        五、美术元素的特点与功能
    小结
第六章 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作为仪式剧的壮族师公戏
        一、师公演剧与仪式叙事
        二、特殊的演出场域
    第二节 作为民族戏剧的壮族师公戏
        一、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
        二、剧目取材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民俗生活
        三、吸收了本民族的多种文化元素
    第三节 作为民间小戏的壮族师公戏
        一、演员的多重身份
        二、角色少,线索单一
        三、表演形式的稚拙
        四、演员与观众界限的模糊化
    小结
第七章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转化与影响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
        一、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内部机制
        二、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外部因素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转化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在广西各民族中的影响
        一、其他民族师公戏概貌
        二、壮族师公戏对他民族师公戏的影响
    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师公戏入选非遗名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2 :田野调查情况简明列表
    附录3 :田野照片
    附录4 :田野考察杂记
        一、隆安县南圩镇四联村多积屯酬恩还愿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二、百色市平果县凤梧镇师公丧场法事的田野考察杂记
        三、南宁市北府庙庙诞田野考察杂记
        四、武宣县桐岭镇禄鸿村安龙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五、象州县马坪镇九子娘娘庙会田野考察杂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贵州傩戏面具探究 ——以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傩戏选题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方法
2 贵州傩文化发展史概述
    2.1 贵州傩文化的缘起及诸家观点
    2.2 贵州傩文化的分布及面具的分类
3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概况
    3.1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历史发展
    3.2 贵州铜仁土家族面具的系列分类
    3.3 贵州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整套制作过程
    3.4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造型特征及意涵
    3.5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色彩及寓意
    3.6 铜仁土家族傩戏面具的喻意功能
4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与省内其他地区傩戏面具的对比分析
    4.1 历史起源各异
    4.2 品种分类不同
    4.3 制作工艺对比
    4.4 造型各具特色
    4.5 色彩功能多元
    4.6 形象喻意差异
5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当今应用与传承
    5.1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延伸应用
    5.2 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的传承
6 结论
    6.1 研究面具的局限与展望
    6.2 研究面具的发展建议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对象及其版本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五、论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上编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综论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背景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自觉观念的发展
        一、对小说虚构性特征的认识
        二、对小说“可观”性审美特征的发现
        三、对志怪小说“奇异”性审美特征的喜爱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专题意识的生成
        一、子书中志怪故事的集中与志怪专题意识的生成
        二、先秦两汉“说体”文本与志怪专题意识的生成
        三、先秦两汉“志怪书”与志怪专题意识的生成
        四、魏晋南北朝分类意识与志怪专题意识的生成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传播与志怪小说集的成书
        一、文人聚谈对志怪小说集成书的影响
        二、文人在志怪故事传播中的媒介作用
        三、小说集的传播对其他小说集成书的影响
        余论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编着者及集内小说作者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编着者身份
        一、编着者的身份分类
        二、编着者对“小说家”身份的继承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文人编着者的阅历条件
        一、社会底层的经历
        二、阅览典籍的机会
        三、撰着地记的经历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编着目的
        一、文人编着者的目的
        二、道教徒的编着目的
        三、佛教徒的编着目的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中志怪故事作者身份考略
        一、方士、道教徒
        二、佛教徒
        三、上层艺人
        四、民间艺人
        五、文人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编着者与集内小说作者的关系
        一、编着者与作者身份之间的关系
        二、编着者与作者思想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作品来源
        第一节 作品来源之一:各类图书典籍
        一、史书
        二、神仙方术之书
        三、志怪小说集
        四、地记
        五、其他
        第二节 作品来源之二:传说
        一、设置标志词的传说
        二、交待讲述者的传说
        三、未作标明的传说
        第三节 作品来源之三:改编类志怪小说
        一、“精简型”改编小说
        二、“增饰型”改编小说
        三、小说改编者与小说集编着者的关系
        第四节 作品来源之四:“创新类”志怪小说
        一、“继承性创新”类志怪小说
        二、“镕旧铸新”型志怪小说
        三、“独立创新”类志怪小说
        四、“创新类”志怪小说的作者
        余论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命名与体例特征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命名特征
        一、以“传”“记”“志”为名:对史书的倚重
        二、以“怪”“齐谐”“异”“神”“幽明” “仙”入名:传奇主旨的凸显
        三、以“列”“搜”“录”“集”“拾遗”“苑”“林”入名:集录性特征的体现
        四、以“应”“验”“祥”等入名:“释氏辅教之书”宣教意义的突出
        第二节 志怪小说作品编排方式
        一、按小说主题分类
        二、按小说描述对象分类
        三、按小说的时代分类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的序言及目录
        一、小说集的序言
        二、小说集的目录
        第四节 志怪小说作品的“笔记体”形制
        一、“笔记体”形制的基本特征
        二、“笔记体”形制的形成原因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中作品的叙述体例
        一、志怪小说叙述体例的分类
        二、志怪小说叙述体例之间的基本关系
        三、编着者对各类叙述体例的运用
下编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列异传》的成书
        第一节 《列异传》编着者、成书时间及编着目的
        一、编着者
        二、成书时间
        三、编着目的
        第二节 《列异传》成书的作品来源
        一、图书典籍
        二、口头传说
        三、文人改编的故事
        四、“继承性创新”类志怪小说
        五、“完全创新”型志怪小说
        第三节 《列异传》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编着的影响
        一、《列异传》命名的影响
        二、故事材料选择范围的影响
        三、故事材料处理方式的影响
    第二章 干宝的小说思想与《搜神记》成书的关系
        第一节 “发明神道之不诬”思想和《搜神记》的成书
        一、“发明神道之不诬”的行为主体辨析
        二、“神道设教”主张与《搜神记》故事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 “游心寓目”思想与《搜神记》的故事材料选择
        一、无关“神道”类小说的选择
        二、悖于“神道”类小说的选择
        三、其他娱乐性小说的选择
        第三节 “实录”思想与《搜神记》成书的关系
        一、收集传闻异辞的理由
        二、“有意为小说”的幌子
        三、提高《搜神记》地位的手段
        小结
    第三章 从作品来源看《幽明录》成书的文人化特征
        第一节 “旧作”的择录与《幽明录》的文人化特征
        一、以其他志怪小说集为作品来源
        二、选择传说故事时的文人视角
        第二节 “继承性创新”小说的择录与《幽明录》的文人化特征
        一、“归鬼”主题小说
        二、“髑髅”主题小说
        三、“骗奸”主题小说
        第三节 “完全创新”型小说的择录与《幽明录》的文人化特征
        一、文人创作小说的直接证明
        二、文人创作小说的间接证明
        第四节 儒释道思想的多样性与《幽明录》的文人化特征
        一、表现儒家思想作品
        二、表现传统巫术、道教思想的作品
        三、表现佛教思想的作品
        四、反映佛教与中土宗教关系的作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收录先秦两汉志怪故事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仪式与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哑巴”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西方人类学的仪式研究取向
        2、国内近年来仪式与秩序的个案研究
        3、国内傩仪的研究概况
        4、云南彝族“跳哑巴”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基本内容
        2、研究方法
        3、概念梳理
一、七宣村“跳哑巴”生成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背景
        1、支系
        2、家支历史
        3、哑女传说
    (三)文化环境
        1、从龙华会到哑巴节
        2、云南其他地区彝族“跳哑巴”流传概况
二、七宣村“跳哑巴”仪式程序
    (一)前期准备
        1、确定承头家庭
        2、立夏做会分水
        3、农历三月十五龙王会
        4、选定哑巴队及随行人员
        5、立秋杆树年松
    (二)迎神
        1、龙王庙净身
        2、请龙王帽
        3、彩绘装扮
        4、请大哑巴出山
    (三)酬神
        1、队伍游行
        2、跳祖鼓跳年松
        3、舞台表演
    (四)入户驱邪纳吉
    (五)送神
三、七宣村“跳哑巴”仪式体现的村落秩序
    (一)人与自然的秩序
        1、时间观念
        2、方位观念
        3、自然崇拜
    (二)人与神的秩序
        1、“跳哑巴”过程中祭拜的祖先神
        2、人神之媒——“大哑巴”
        3、“跳哑巴”对村民神灵信仰的强化
    (三)人与社会的秩序
        1、仪式再现村落内部秩序
        2、仪式强化着与邻村的联系
        3、仪式反映着村落间的区分
四、仪式变迁与秩序调整
    (一)“跳哑巴”传说的变迁与村内话语权威的变更
    (二)仪式参与主体的变化与背后的村际关系
        1、阿底密村:龙王庇护甚微退出仪式
        2、七宣村:不跳哑巴会遭报应
        3、河西村:观望等待
    (三)仪式组织力量的变化与秩序调整
        1、由村民自发转为政府主导
        2、从乡村傩仪到舞台表演
        3、家支力量的强化
        4、生产生活区域的调整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先知”与“圣人”:古代犹太教与儒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西方文明源头辨识与中国犹太认知
        二、“先知”与“圣人”比较:何以可能?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立场与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先知”与“圣人”:概念源流与解释传统
    第一节 “先知”的源流与传统
        一、“先知”的出处:犹太传统的“先知书”
        二、“先知”释义
        三、“先知”:误读与正解
    第二节“圣人”的源流与传统
        一、“圣”的文字学溯源与流变
        二、“圣”和“圣人”释义
        三、解读“圣人”的两条进路
    小结
第二章 互为镜鉴:“先知”与“圣人”的对照式解读
    第一节 经典文献与翻译中的“先知”和“圣人”
        一、汉语文献中的“先知”
        二、异域的“圣人”:Sage与(?)
    第二节 “先知”与“圣人”典范:摩西与孔子
        一、摩西:“最伟大的先知”
        二、孔子:“集大成者”
    第三节 “卓然自立”:先知与圣人的独特性
        一、预言以及先知-预言的真假判断标准
        二、儒家圣人:现世的人格典范
    比较与讨论 “先知”与“圣人”:跨文化认知与文化独特性
第三章 神圣与世俗:先知与圣人的宗教渊源
    第一节 先知、圣人的“中保”身份
        一、上帝-先知-以色列
        二、上帝/天-圣人-民
    第二节 先知、圣人的宗教渊源
        一、希伯来先知与祭司的宗教关联
        二、儒家圣人的宗教文化渊源
    比较与讨论 从宗教(性)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第四章 律法与礼乐:先知与圣人的价值表达
    第一节 先知与律法:水火不容抑或互为补充?
        一、先知与律法的辩证关系
        二、重新思考先知对律法或礼仪的批评
    第二节 圣人与礼乐:制作、损益与转化
        一、圣人:礼乐的制作者
        二、圣人对于礼乐文化的转化
    比较与讨论内 在价值与外在规范关系反思
第五章 崇信与敬德:先知与圣人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先知、圣人对政权来源的思考
        一、先知与古代以色列王权的建立
        二、圣人与儒家的政治权力来源
    第二节 先知、圣人与政权的关系模式分析
        一、先知以宗教与政权抗礼
        二、圣人因道德而为“圣王”
    比较与讨论 先知与圣人的政治观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及其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傩文化融入农村初中美术课堂的探索[D]. 张霄.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巴渝巫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康宝予. 成都大学, 2021(07)
  • [3]《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节选)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周宣妮. 湘潭大学, 2020(02)
  • [4]孔子“实用理性”思维研究[D]. 谢紫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
  • [6]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D]. 孙丰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7]贵州傩戏面具探究 ——以铜仁土家族傩堂戏面具为例[D]. 夏静静.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2)
  • [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成书研究[D]. 张传东. 山东大学, 2018(12)
  • [9]仪式与秩序—云南祥云七宣村彝族“跳哑巴”调查研究[D]. 卞宇田.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先知”与“圣人”:古代犹太教与儒学比较研究[D]. 王强伟. 山东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