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大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

郑州市大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

一、郑州市大树、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何建涛[1](2021)在《郑州市古树名木现状调研》文中认为古树名木是园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它标志着一方水土的文明程度,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政治、人文情况,更是华夏民族的历史变迁和蓬勃収展重要见证,因而,每棵古树名木都异常珍贵。现如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収展,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郑州市古树名木现状调研,明确了树木数量、种类、树龄和位置,挖掘出古树背后的典敀,使广大民众对古树名木有更深的认识,增强广大市民的绿化意识和环保意识,更对推动郑州市古树名木的宣传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邵鹏[2](2020)在《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北京市核心区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行道树的整体健康状况,探索适合国槐行道树的健康评价方法,为北京市园林绿化树木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北京城市核心区东、西城区的国槐行道树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树木的生长、健康及管护现状。选择合适的树冠、树干及根部形态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构建国槐行道树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划分树木健康级别。同时,测定了不同健康级别树木叶片的生理及养分指标。分析不同健康状态国槐行道树生理和养分状况以及生长季末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行道树形态健康与内部生理及养分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胸径以20~40cm为主,平均胸径为31.0cm。树高以8~15m为主,平均树高11.2m。平均冠幅9.3m,平均冠长8.4m。国槐行道树胸径、树高及树冠结构在街道间有所差别。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整体管护措施比较到位,整体上树冠、树干、根部健康情况均较理想,但修枝方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存在影响交通隐患的树木多,根部裸露情况也较普遍。部分行道树受附近建筑物的影响较大。(2)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树木分别占45.9%、40.1%、14.0%。街道间行道树的健康状况差别较大。道路西侧的行道树健康状况略好于东侧,南侧与北侧的健康状况则十分相似。树冠状况是反映国槐行道树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3)比叶面积与树木健康得分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较好地反映国槐行道树的形态健康状态,其余生理及养分指标与树木健康得分间则几乎没有显着相关性。生长季末,国槐行道树相对于叶绿素含量大致逐渐降低,绝对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变化较小。叶氮质量分数呈明显逐渐降低的趋势,降低20%左右,叶磷、叶钾质量分数虽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也分别降低20%、30%左右。

杨梦[3](2020)在《古树保护与复壮技术的研究 ——以阜阳市颍上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树是大自然和先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观赏、科学研究、生态和经济价值。但是,随着古树树龄不断的增加,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使得古树的生存状况堪忧。本文在研究分析影响古树生长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古树保护与复壮的理论和技术措施,并以阜阳市颍上县为例,针对每株古树制订相应的“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研究的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将影响古树生长的诸多因子分为4类,即年龄因素、立地因素、环境污染因素和人为因素。年龄因素即伴随树龄增长所带来的古树的衰老与死亡;立地因素包括恶劣的土壤环境,极端的气候条件,病虫害与动物的威害等;环境污染指土壤、大气、水污染长期以来对古树生长环境的影响;此外,人为的干扰与破坏是直接造成古树危害的重要因素。2、在认识影响古树生长因素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古树的保护与复壮技术,如日常养护管理、桥接技术、根系复壮技术、树洞填充修补技术和支撑加固技术等。包括各种复壮措施所需的材料、操作时间和步骤、注意事项、应用案例等。通过根系施肥、叶面喷肥、树干注肥的方法可为古树补充营养。为改善古树生长的土壤环境可以使用换土、打孔、挖穴、修复壮沟、设营养坑等技术。对树干腐烂、空洞的古树依次进行清腐杀菌、填充修补、仿生粘合,可以恢复古树的卓越风姿。古树支撑可采用硬支撑和软支撑,硬支撑中的活体支撑又与桥接技术可以相辅使用。3、系统的开展了颍上县古树资源的调查,摸清该县的古树资源。颍上县境内共有古树43株,隶属于15科19属20种。包括圆柏、柿树、枣树、银杏、麻栎、黄连木、无患子、河柳、乌桕、榔榆、龙柏、广玉兰、皂荚、栾树、朴树、桑树等。其中生长势差的有8株,包括2株圆柏、2株无患子和银杏、栾树、乌桕、桑树各1株。古树生长势差的原因主要是其生长环境遭到了破坏,存在违章搭建、电线横穿、垃圾堆放、土壤板结、机械损伤、养护方法不当等现象。针对颍上县每株古树的生长现状,切实贯彻“适树适策”的古树保护与复壮的原则,制定了颍上县古树保护与复壮的“一树一策”。4、我国古树保护与复壮的理论和技术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古树保护与复壮技术的研究任重而道远,要想真正的做好古树保护与复壮,还应继续探索古树保护与复壮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尝试摸索科学、可操作的技术措施,并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后备资源的调查和管理,维护可持续的古树资源。

王亚洲[4](2020)在《许昌市古树名木现状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社会自然中的珍贵财富,古树名木资源不仅是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更象征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能够大幅提升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树木科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本文针对许昌市现有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从古树名木的科属种组成及区系分析、保护等级、分布区域、树木权属、生长场所、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出许昌市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对古树名木进行健康评价及景观评价,并提出许昌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的建议。具体结论如下:许昌市现有古树名木为46种917株,8个古树群包括3种78株,数量排在前5位的古树名木分别为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皂角(Gleditsia sinensis Lam.)、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 Linn.)、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其中国槐所占的比例最大。许昌市现有古树名木隶属于26科40属46种,排名前三的优势科为壳斗科、豆科、柏科,排名前三的优势属为栎属、梨属、柑橘属,本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兼有一定的热带区系成分,北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交替的特点突出。许昌市现有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分别为189株、304株、421株,名木为3株。许昌市各县(市、区)现存的古树名木数量相差较大,禹州市古树名木最多,为623株,鄢陵县最少,为26株。古树名木所有权为集体的为521株,个人所有的为234株,国有的为92株,还有70株权属较为模糊。古树名木所有权主要为集体所有,其次为个人。古树名木大多生长于村落街道附近有881株,24株生长在城区,5株生长在风景区或景区,7株生长在襄城县国有林场。本次研究从6个方面11个指标将古树名木健康分为4级,构建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健康评价。得出整个许昌市古树名木以生长一般为主,共有413株,其次是健康,共有364株,然后是较差,共有122株,还有个别濒死的古树,共有18株。从古树名木的资源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确定许昌市古树名木景观价值评价指标权重值,并进行分级评价,得分4-5分的古树有28株,得分2-4分的古树有111株,得分0-2分的古树有775株,所占比例最大,达到古树名木的84.51%。3株名木得分全部为4-5分,景观综合评价得分可作为古树保护与利用的参考依据,对于得分较高的古树名木建议予以重点保护,形成一定的景观价值。对于得分较低还未形成一定景观价值的古树,需要采取保护、复壮措施,逐渐营造、体现出古树的景观价值。通过对许昌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及利用进行调查,提出要制定许昌市古树名木保护法律;建立古树名木三级责任人制度;制定古树名木“一树一策”的复壮保护机制;落实“保护优先、综合开发”的原则;加强对古树的科学研究等五条保护措施。

伏建芳,唐天勇,何显平,程建伟,李珣,符建荣,喻丁香[5](2018)在《剑阁县驿道古柏资源调查初报》文中研究表明剑阁县古柏资源丰富,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柏林,是优质的种质资源,对剑阁县古柏资源的特征研究,可以为其保护提供前期数据。本研究通过对剑阁县古柏资源的调查,从数量、结构、生长状况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其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剑阁县驿道古柏现有7 826株,但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龙源镇和禾丰乡;(2)古柏树龄结构呈单峰曲线的分布规律,且峰值为700 a~899 a;(3)古柏生长状况与树龄无显着相关性,与冠幅、保护措施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影响因素呈极显着负相关,以土壤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其影响最大。

邹福生[6](2017)在《上海古树名木(后续)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古树名木被称为“绿色文物”,是城市绿化不可复制的瑰宝,也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底蕴的见证者。截止2017年6月,上海在册古树名木1613株,古树后续资源1056株。每万人资源占有率仅1株,如何挖掘并保护上海地区的古树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地区的古树名木资源包括在册和未在册的古树名木资源两大部分。本文首先对上海在册的古树名木资源和古树后续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从资源总量、树龄特点、树种分类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知,上海古树名木资源科属种数量为46科81属99种,乔木类83种,灌木类14种,藤本类2种;并从生长状况、自然条件、建设影响进行半定量评价,建立资源的AHP模型和树种的生长势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上海古树树种对自然条件和人类建设影响的适应性较强,但仍有差异,有必要区别对待并设立不同的保护区;其次在公园、附属绿地、旧式里弄等处未在册古树资源调查中发现80-99年树龄古树资源1104株、100年以上树龄古树资源261株。两部分资源的树种分类、数量分布对比表明,未在册资源潜力较大,同在册资源树种分类上高度重合。上海古树在全国城市古树中的排名相对靠后,但上海地区古树后续资源的设立,使上海古树树龄处于青壮年时期,发展潜力较大。同时未在册资源转化在册资源的途径较为单一,且城市建设项目改变了古树生存环境,对古树的生长影响较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养护和规范管理。为此,笔者指出了城市古树资源保护的策略,开展古树资源认定制,制定合理的普查间隔时间、完善古树条例、规划源头控制建设项目、设立合理的保护区、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展古树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等。

胡佐胜[7](2014)在《长沙市古树名木现状分析及复壮技术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树名木资源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资源,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是长沙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的重要基础建设。在长沙市园林管理局对长沙市市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两次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与挂牌,对长沙市市域范围内古树名木全面系统的整理及现状分析,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进行抢救性的技术复壮施工,逐一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得出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组织开展全市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和重新挂牌工作。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完成了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第一阶段工作,建档1265株,其中开福区、芙蓉区、天心区和岳麓区共1174株,县域11个乡镇91株。2008年,调查范围增加了新划为岳麓区的坪塘镇、含浦镇和莲花镇,长沙市古树名木建档增至1292株,分属34科、54属、69种,并完成1174株古树名木的挂牌工作。2首次对建档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生长势进行了分析。本文对建档的1292株古树名木的现状做了总结分析,对目前长沙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汇总。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实行的地面环境修复、水土环境恢复、综合化的施肥灌溉、生态群落修复和重建、病虫害防治、挂牌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3有针对性的对长沙市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古树名木养护工作中较成功的经验。针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沙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策,基本实现了本地古树名木的较为科学化、系统化复壮保护。在今后的古树名木复壮工作中,需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研究,探寻摸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古树名木保护工艺方法,将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工作推向一个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新高度。

杨玲[8](2014)在《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帝陵古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群不仅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且对改善黄帝陵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景观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古柏树龄较大而自身生理机能下降、加上游客量的增加与环境变化导致其生境受损、土壤板结等,使得古柏群日趋衰弱,部分古柏已经濒临死亡。古柏群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古柏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提出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黄帝陵古柏群进行健康评价及保护技术研究,以期为黄帝陵及其周边城市古柏群可持续保护提供基础性资料。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古柏历史文化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典籍和访问当地民众的基础上,从侧柏的栽培历史与文化内涵、黄帝陵古柏群形成历史与文化内涵等方面深入挖掘黄帝陵古柏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再树黄帝陵文化形象。(2)林下天然更新调查关于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密度、更新幼苗生长状况和相关环境因子等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密度较小,呈岛屿化分布,且只见当年生幼苗不见幼树。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结果表明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人为干扰强度>郁闭度>枯落物厚度>坡位>坡度>坡向>枯落物盖度>灌草盖度>海拔。据此提出三条促进古柏群林下更新的经营管理措施。(3)古柏单株健康评价通过对黄帝陵轩辕庙19株古柏进行单株详细调查,结合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从树干、树冠及根系三方面选取树干倾斜度、树皮完整程度、树干损伤程度、树干病虫害等13个评价指标,并用Delphi-AHP法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建立古柏单株健康评价模型。且将黄帝陵古柏健康等级分为4级,旨在无损评估古柏健康状况,及时制定和调整保护与复壮方案。结果表明:19株古柏健康状况可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3级,其中以亚健康状态为主。评分结果表征树势强弱,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并分析得出顶梢枯死、病虫害、树干损伤、立地条件差、人为干扰等是影响古柏健康程度的主要原因。(4)古柏林建康评价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从林分活力、林分结构及林分稳定性三个方面筛选13个能系统反映黄帝陵古柏林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抽取5个主要成分,并求得林分综合健康指数。采用聚类分析法将黄帝陵古柏林健康等级分为4级,为今后古柏林的合理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5)古柏保护与复壮在调查黄帝陵千年古柏生存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古柏树势衰弱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弱树,制定和调整保护与复壮方案。归纳整理黄帝陵古柏病虫害类型、危害特征,以及物理、生物及化学等三方面综合防治方法。并且主要从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设置复壮沟等方面改善黄帝陵古柏立地环境现状,促进了黄帝陵古柏根系及枝叶更新生长,从而恢复树势、延长古柏寿命。同时,为黄帝陵及其周边城市古柏的保护与复壮提供科学的参考技术。

周江鼎,何秋华,方芳,王正才,蒙兴宁,邱必文[9](2013)在《柳州市移植大树生长状况及养护复壮技术》文中提出对柳州市近几年来所移植大树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移植大树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移植大树长势不良的原因,并探讨长势不良的移植大树养护复壮技术。

张利娟[10](2011)在《不同生长势古香樟外观形态与生理特性分析》文中提出古树名木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物种变迁,是研究社会与自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活标本、活文物。然而古树衰老现象日趋严重,对其进行综合衰老评价尤为重要。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从整体树势、树冠、树干、根部4个层次着手建立古树衰老评价标准。并选取了不同生长势的古香樟为试验材料,对其外观衰老进行评价,同时研究了细根周年动态变化、叶片生理代谢相关指标以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为古树名木衰老评价和衰老古树名木复壮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古树衰老评价标准选择13个直观综合性指标,各指标根据权重排序为树势>干基腐朽及损伤>顶梢枯死>叶色叶斑>枯枝腐枝>洞穴>新梢萌发量>着叶量>树干病虫害>枝叶病虫害>叶型、叶片大小>寄生>地面铺装及透水透气性。其中树势(0.194)、顶梢枯死(0.164)、干基腐朽(0.165)3个指标权重值较高,是标准中反映树木衰老程度的重要指标。采用该标准对供试古香樟进行衰老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Grey Relational Cluster Analysis),按照衰老程度由轻到重将古香樟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即当与理想树关联度大于0.750时为Ⅰ级,介于0.500~0.750时为Ⅱ级,小于0.500时为Ⅲ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978%,能较好的反映原有信息。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64.317%,包含树势、新梢萌发量、枯枝腐枝、顶梢枯死、着叶量、叶色叶斑、叶型及叶片大小,将其重新命名为树冠枝叶;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8.894%,包含枝叶病虫害、干基腐朽及损伤、树干病虫害、地面铺装及透水透气性,将其重新命名为病虫害,第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8.766%,仅包含洞穴这一指标。(2)采用微根管法定期监测供试古香樟细根生长状态,并分析了不同生长势古香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古香樟细根的平均直径主要集中在0.3cm~0.5cm,细根平均直径增粗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即初冬(11月)和春末夏初(4、5月),细根根长生长、根表面积增加、根体积增加主要集中在3~6月份,秋冬季节细根大量周转更替,细根数量急剧减少。选择欧氏距离dij=2.5,将供试香樟细根生长状况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不同生长势古香樟的细根平均直径(D),每根管中每月细根根长伸长生长量(L)、根表面积增加量(A)、根体积增加量(V)均存在差异。Ⅰ级古香樟:Dmean>0.5cm, Dmax=0.75cm; Lmax>4000mm; Amax>1000mm2;Vmax>400mm3。Ⅱ级古香樟:0.4cm<Dmean<0.5cm; Lmax≈2000mm; Amax≈250mm2; Vmax≈100mm3。Ⅲ级古香樟0.3cm<Dmean<0.4cm; Lmax≈750mm; Amax≈60mm2; Vmax≈30mm3。Ⅳ级古香樟:0.3cm,Dmin=0.15cm;Lmax<100mm;Amax<20mm2;Vmax<10mm3t。同时试验地土壤含水量低,孔隙度小,容重大,pH值偏碱,N、P含量低,K含量超标,导致古树根系生长受阻,引起树势衰弱。(3)对不同生长势古香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分析,衰老的香樟同健壮的香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通过聚类分析,选择欧式距离dij=10,可将供试香樟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且随着香樟的衰老程度的加深,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则明显上升。(4)对供试香樟叶片中12种矿质元素(N, P, K, Ca, Mg, Zn, Fe, Mn, Cu, B, Na, Al)含量分析发现,不同季节间Mg和Fe含量差异显着,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其他元素含量无差异。不同香樟间各元素均存在显着差异。通过聚类分析,选择欧式距离dij=5,将供试香樟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随着衰老程度的加剧,香樟叶片中Na和Al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他元素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N、P、K的比例失衡加重,表现为N增大,而P降低。Ⅰ级香樟N:P:K=12:1:7;Ⅱ级香樟N:P:K=15:1:7,Ⅲ级香樟N:P:K=25:1:9。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是94.908%。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69.245%,包含P、K、Mg、Ca、Fe、Cu、、Zn、Mn、B;第二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3.452%,包含N;第三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2.211%,包含Al、Na。(5)对外观形态、根系指标和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古香樟叶片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的含量同外观形态指标显着正相关,同细根根长、表面积和体积中度正相关,同细根直径不相关;树冠枝叶和病虫害同细根根长、表面积和体积中到低度正相关,同细根直径不相关。故矿质营养元素和外观形态的联系较紧密,而同细根指标的联系不紧密。

二、郑州市大树、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市大树、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郑州市古树名木现状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郑州市绿化发展史
2 郑州市古树名木普查情况
3 郑州市古树典故

(2)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行道树研究概况
        1.1.1 国外行道树研究进展
        1.1.2 国内行道树研究进展
        1.1.3 国槐行道树研究概况
    1.2 健康评价研究概况
        1.2.1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2.2 树木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国槐行道树调查
    3.2 行道树健康评价
    3.3 行道树叶片生理及养分指标测定
    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国槐行道树基本情况
        4.1.1 国槐行道树胸径、树高及树冠结构
        4.1.2 国槐行道树健康树冠、树干和根部健康情况
        4.1.3 国槐行道树管护情况
    4.2 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
        4.2.1 健康评价体系建立
        4.2.2 健康类型划分及健康状况分析
    4.3 叶片生理和养分状况与国槐行道树健康状态间的关系
        4.3.1 叶片生理状况与健康状态的关系
        4.3.2 叶片养分状况与健康状态的关系
    4.4 国槐行道树生长季末叶片生理和养分状况的变化
        4.4.1 叶片生理状况变化
        4.4.2 叶片养分状况变化
5 讨论
6 结论
7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古树保护与复壮技术的研究 ——以阜阳市颍上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古树
        1.1.2 古树保护
        1.1.3 古树复壮
        1.1.4 古树复壮技术
    1.2 古树分级与价值
        1.2.1 古树的分级
        1.2.2 古树的价值
    1.3 国内外古树保护研究进展
        1.3.1 国外古树保护的研究
        1.3.2 国内古树保护的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的内容
    2.4 研究的方法
    2.5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影响古树生长因素的分析
    3.1 年龄因素
    3.2 立地因素
        3.2.1 土壤因素
        3.2.2 气候因素
        3.2.3 地形因素
        3.2.4 生物因素
    3.3 环境污染因素
        3.3.1 土壤污染
        3.3.2 空气污染
        3.3.3 水污染
    3.4 人为因素
        3.4.1 工程建设
        3.4.2 养护不当
        3.4.3 机械损伤
        3.4.4 人为火灾
4 古树保护及复壮技术研究
    4.1 日常养护管理
        4.1.1 肥水管理
        4.1.2 光照管理
        4.1.3 中耕松土
        4.1.4 病虫害防治
        4.1.5 整形修剪
    4.2 桥接技术
    4.3 根系复壮技术
        4.3.1 换土技术
        4.3.2 土壤通气、透水技术
        4.3.3 复壮沟技术
        4.3.4 营养坑法
    4.4 树洞填充修补技术
        4.4.1 树洞清理
        4.4.2 消毒防腐
        4.4.3 树洞填充
        4.4.4 封口处理
        4.4.5 仿生树皮
        4.4.6 粘合
    4.5 支撑加固技术
        4.5.1 拉纤技术
        4.5.2 硬支撑技术
        4.5.3 具体硬式支撑技术研究
5 阜阳市颍上县古树保护与复壮
    5.1 颍上县古树资源调查
        5.1.1 自然概况
        5.1.2 古树种类及数量
        5.1.3 古树空间分布
    5.2 古树生长状况及环境的综合分析
        5.2.1 古树生长概况
        5.2.2 古树生长环境的综合分析
    5.3 主要保护方案
        5.3.1 地上部分处理
        5.3.2 地下部分处理
    5.4 “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的制定
        5.4.1 具有代表性的一级古树的保护与复壮方案
        5.4.2 具有代表性的二级古树的保护与复壮方案
        5.4.3 具有代表性的三级古树的保护与复壮方案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1 00042 号古树——圆柏调查表
附表2 00043 号古树——柿树调查表
附表3 00041 号古树——枣树调查表
附表4 0001 号古树——桑树调查表
附表5 0004 号古树——银杏调查表
附表6 00014 号古树——河柳调查表
附表7 00040 号古树——广玉兰调查表
作者简介

(4)许昌市古树名木现状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特征
        1.2.1 相关概念
        1.2.2 主要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调查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生物资源和森林地带分布
        2.1.5 人文资源
    2.2 调查方法
        2.2.1 调查时间
        2.2.2 调查主要内容
        2.2.3 调查工具
        2.2.4 调查方法
    2.3 古树名木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2.3.1 构建原则
        2.3.2 指标测度分析
        2.3.3 指标标准与权重
    2.4 古树名木景观评价研究方法
        2.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2 古树名木景观评价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古树名木种类组成及区系分析
        3.1.2 古树名木分布特征
        3.1.3 古树名木生长环境
        3.1.4 古树名木动态变化
    3.2 古树名木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3.3 古树名木景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3.4 许昌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策略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表 2 许昌市古树名木一览表
致谢

(5)剑阁县驿道古柏资源调查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
    2.2 生长状况评价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古柏分布特点
    3.2 古柏结构特征
    3.3 古柏生长状况
4 讨论

(6)上海古树名木(后续)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树名木概念的界定
        1.1.1 我国古树名木概念定义与分级
        1.1.2 境外古树名木概念定义
    1.2 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状态的因素及综合评价
        1.2.1 生长势
        1.2.2 树木特征
        1.2.3 空间分布
        1.2.4 自然条件
        1.2.5 建设影响
    1.3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1.3.1 全国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1.3.2 部分城市古树资源情况
        1.3.3 上海资源普查情况
    1.4 部分境外古树名木资源情况
        1.4.1 美国
        1.4.2 英国
        1.4.3 其他
    1.5 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
        1.5.1 空间历史的体现
        1.5.2 活动历史的体现
        1.5.3 景观历史的体现
        1.5.4 生态历史的体现
        1.5.5 环境历史的体现
    1.6 本项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对象
        1.6.3 主要研究内容
        1.6.4 研究技术路线
        1.6.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调查研究基本概况
    2.1 区县情况
        2.1.1 区县人均GDP
        2.1.2 区县面积
        2.1.3 常住人口
        2.1.4 人口密度
    2.2 在册古树资源各区基本情况
        2.2.1 古树资源各区分布情况
        2.2.2 古树资源与各区人口、面积关系
    2.3 未在册树木调查范围情况
        2.3.1 公园情况
        2.3.2 单位附属绿地
        2.3.3 其他绿地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上海在册的古树名木和后续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3.1.1 各区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总量及分布特点
        3.1.2 各区古树和后续资源的树龄及保护级别划分
        3.1.3 各区古树名木和后续资源的分类
        3.1.4 各区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的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3.1.5 在册资源调查小结
    3.2 未在册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调查总体情况
        3.2.2 未在册资源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对策
    4.1 上海市资源总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
        4.1.1 巩固和挖掘上海古树名木资源
        4.1.2 后续资源是上海特色,也是长远的保护策略
    4.2 上海市古树树种丰富度高,海派文化特色明显
        4.2.1 上海在册与未在册树种重合度较高
        4.2.2 上海古树名木资源树种的丰富度较高
    4.3 上海市古树资源树龄整体处于青壮年时期,发展潜力大
        4.3.1 上海一级保护古树较少
        4.3.2 上海后续资源优势明显
    4.4 上海古树名木资源保护技术较为规范,树种整体生长状况良好
        4.4.1 建设工程影响是全国古树衰弱的主要原因
        4.4.2 上海资源树种生长状况较好,保护技术规范
    4.5 未在册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4.5.1 未在册资源是上海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4.5.2 未在册古树名木资源发现、转化在册保护机制和途径不畅
        4.5.3 未在册资源纳入在册保护后还需深入研究政策和技术的可操作性
    4.6 进一步加强上海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的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
        4.6.1 保护技术的科学性不够
        4.6.2 资源保护还需从源头控制
        4.6.3 进一步完善保护区设置
    4.7 对策与建议
        4.7.1 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纳入规划源头保护
        4.7.2 资源保护区的范围调整
        4.7.3 加强移植古树资源的保护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在册古树保护
        5.1.2 未在册古树保护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长沙市古树名木现状分析及复壮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树名木概述
    1.2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沙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长沙市的自然概况
    2.2 长沙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分布区域
        2.2.2 树龄结构
        2.2.3 植物区系
        2.2.4 生长现状
    2.3 长沙古树名木资源概况
    2.4 长沙市重要古树名木简记
        2.4.1 岳麓红枫
        2.4.2 麓山寺“六朝松”
        2.4.3 圆通寺古香樟
        2.4.4 长沙市一中绒毛皂荚
        2.4.5 桃花村广玉兰
        2.4.6 橘洲公园薄壳山核桃
        2.4.7 烈士公园野生红花檵木
第三章 影响古树名木健康及生存的因素
    3.1 树木自身衰老,生命力减弱
    3.2 立地条件差,营养面积小
    3.3 树干周围铺装面积大,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3.4 病虫害、鼠害危害严重
    3.5 人为活动是危害古树名木的重要因素
    3.6 化工原料外泄浸入地下危害古树名木
    3.7 自然灾害消弱古树名木的生长势
第四章 长沙古树名木复壮技术探析
    4.1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
        4.1.1 地上环境改良
        4.1.2 地下环境改良
        4.1.3 合理灌溉
        4.1.4 科学施肥
        4.1.5 修剪整型
        4.1.6 树体修复
        4.1.7 支撑
        4.1.8 病虫害防治
        4.1.9 围栏、警示牌保护
    4.2 复壮技术中要点探析
        4.2.1 清除竞争植物
        4.2.2 改善水土环境
        4.2.3 加强水肥管理
        4.2.4 加强病虫害防治
        4.2.5 加强建档追踪管理
        4.2.6 领导重视,全面推进名木保护工作
    4.3 长沙古树名木保护复壮部分成功案例
        4.3.1 书院南路编号CTXG-SZ001-0009古樟复壮(图4.12-图4.17)
        4.3.2 警备区编号CTLG-SZ003-0504古银杏复壮(图4.18-图4.23)
        4.3.3 太阳山小区编号CTXG-SZ001-0127古樟复壮(图4.24-图4.27)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8)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下天然更新研究进展
        1.2.2 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2.3 古柏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法
        1.5.3 定量定性分析法
        1.5.4 对比分析法
第二章 黄帝陵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概况
    2.4 土壤概况
    2.5 水文
    2.6 历史文化价值
        2.6.1 黄帝陵历史文化价值
        2.6.2 黄帝陵古柏历史文化价值
第三章 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研究
    3.1 种子发芽率测定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林下天然更新调查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第四章 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2 古柏单株健康评价
        4.2.1 评价体系的建立
        4.2.2 权重的确定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
    4.3 古柏群林分健康评价
        4.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4.3.2 样本的主成分分析
        4.3.3 聚类分析
        4.3.4 小结
第五章 黄帝陵古柏保护与复壮技术研究
    5.1 古柏生存现状与衰弱原因
    5.2 病虫害防治
        5.2.1 侧柏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征
        5.2.2 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5.2.3 黄帝陵古柏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5.3 根系复壮技术研究
        5.3.1 复壮方法
        5.3.2 复壮效果与分析
    5.4 继代扩繁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柳州市移植大树生长状况及养护复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移植大树生长状况调查
2 移植大树长势不良原因分析
    2.1 大树自身原因
        2.1.1 大树树龄的影响
        2.1.2 大树移植前已存在病虫为害
    2.2 大树移植时间的影响
    2.3 移植地环境因素的影响
        2.3.1 移植地土壤环境对大树移植的影响
        2.3.2 移植地气候环境对大树移植的影响
        2.3.3 移植地病虫害对大树移植的影响
    2.4 移植大树时操作过程的影响
        2.4.1 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规范
        2.4.2 大树在断根截干裁枝时对创面处理不当的影响
        2.4.3 种植过程过于粗糙简单
    2.5 移植后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
3 移植大树复壮养护技术
    3.1 规范树盘、加强松土
    3.2 科学淋水
    3.3 科学施肥
        3.3.1 施放有机生物肥
        3.3.2 施放复合肥…
        3.3.3 施放尿素
        3.3.4 喷施叶面肥
    3.4 病虫害的预防
        3.4.1 蛀干性害虫
        3.4.2 食叶性害虫
        3.4.3 刺吸式害虫
        3.4.4 白蚁
        3.4.5 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3.5 大树复壮其他措施
        3.5.1 人为诱导愈伤组织, 使之萌发新的根系
        3.5.2 引导气根, 使之形成具有吸收土壤中养分功能的根系
        3.5.3 使用其他材料进行树体修复
4 结语

(10)不同生长势古香樟外观形态与生理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古树名木内涵
    1.2 树木衰老研究进展
        1.2.1 植物衰老研究进展
        1.2.2 植物衰老的类型
        1.2.3 植物衰老机制假说
        1.2.4 古树衰老的原因及复壮措施
    1.3 香樟研究进展
        1.3.1 香樟概况
        1.3.2 古树外观形态评价研究进展
        1.3.3 古树根系研究进展
        1.3.4 古树生理特征研究进展
        1.3.5 古树矿质营养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试验创新点
        1.4.3 试验技术路线
2 不同生长势古香樟外观形态衰老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评价指标的确定
        2.1.4 评价体系的建立
        2.1.5 灰色关联分析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香樟生长状况与衰老评价
        2.2.2 供试香樟外观形态评价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2.2.3 供试香樟外观形态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2.3 讨论
3 不同生长势古香樟根系生长特征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香樟细根平均直径分析
        3.2.2 供试香樟细根根长分析
        3.2.3 供试香樟细根根表面积分析
        3.2.4 供试香樟细根根体积分析
        3.2.5 供试香樟细根聚类分析
        3.2.6 香樟立地土壤理化特性分析
    3.3 讨论
4 不同生长势古香樟生理指标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概况
        4.1.3 研究方法
        4.1.4 生理指标测定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香樟各植株之间叶绿素含量变化
        4.2.2 香樟各植株之间SPAD值变化
        4.2.3 香樟各植株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4.2.4 香樟各植株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2.5 香樟各植株之间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4.2.6 香樟各植株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4.2.7 供试香樟生理指标聚类分析
    4.3 讨论
5 不同生长势古香樟矿质营养元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地概况
        5.1.3 试验方法
        5.1.4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香樟矿质元素含量季度变化
        5.2.2 香樟各植株间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5.2.3 香樟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5.2.4 香樟各植株矿质元素聚类分析
        5.2.5 香樟各植株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
        5.2.6 香樟各植株外观形态、根系指标、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6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郑州市大树、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市古树名木现状调研[J]. 何建涛. 河南林业科技, 2021(02)
  • [2]北京城市核心区国槐行道树健康评价研究[D]. 邵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古树保护与复壮技术的研究 ——以阜阳市颍上县为例[D]. 杨梦.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许昌市古树名木现状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D]. 王亚洲.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剑阁县驿道古柏资源调查初报[J]. 伏建芳,唐天勇,何显平,程建伟,李珣,符建荣,喻丁香. 四川林业科技, 2018(06)
  • [6]上海古树名木(后续)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D]. 邹福生.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7]长沙市古树名木现状分析及复壮技术初探[D]. 胡佐胜.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8]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D]. 杨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9]柳州市移植大树生长状况及养护复壮技术[J]. 周江鼎,何秋华,方芳,王正才,蒙兴宁,邱必文. 中国园艺文摘, 2013(06)
  • [10]不同生长势古香樟外观形态与生理特性分析[D]. 张利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郑州市大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