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习

中国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习

一、语文教师要教学生会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萌[1](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将初中阶段学生应知应会的语文基础知识以知识补白的形式编入教材。知识补白是教材呈现语文知识的重要渠道,其篇幅短小,内容多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起到补充语文基础知识与建构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知识补白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许多教师对知识补白教学重视不足,知识补白教学策略匮乏,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知识补白的教学策略,为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四部分展开探究:绪论部分从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了知识补白教学的相关概述。梳理了教育界对语文知识内涵的划分,界定了知识补白的概念,按知识类型对补白内容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出知识补白的呈现特点,并对知识补白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原则进行分析。第二章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知识补白教学存在教师的重视性不足、缺少恰当教学时机、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和教学效果甚微等问题。第三章针对问卷调查结果中知识补白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转变传统语文知识教学观念,重新审视知识补白教学;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强化知识;根据各类知识特点设计教学方式和深化知识理解,注重实际运用。

王笑欢[2](2021)在《小学语文教师部编版教材适应性的现状调查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传播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教师在授课时的良好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时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清晰地向学生传达教材的内容,传达水平的高低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材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起,国家花费五年时间编写了部编版语文教材,并于2017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对于上海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了长达十几年的沪教版语文教材,开始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沪教版的具体教学内容,甚至编写结构也与原来的沪教版教材大相径庭,意味着教师不得不开始适应新教材,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教师能否正确解读新的部编版教材,决定了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高低,从而影响课程育人效果。对于长期深耕沪教版教材的教师来说,沪教版教材已经烂熟于心,与教材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默契。部编教材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默契,那么他们又是否能真正适应新的部编版教材呢?基于此,本文围绕上海地区的小学教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适应性情况展开研究,并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究。首先是教师能否真正理解部编版教材,并在授课过程中有效传达教材的内容,也就是探究教师对教材的适应程度。其次是部编版教材的实际运用中,教师是否会产生疑惑或困难,并进一步探究存在困难的原因。最后是针对教师在适应部编版教材时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方法。针对这三个方面,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谈等方式,对上海地区的小学语文老师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上海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基本适应部编版教材,能将在使用沪教版教材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部编教材的使用中。同时教师对部编版教材的适应程度高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性别、专业、学校类型、教龄、学历、职称等。通过深入探讨,笔者发现在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部编版教材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教材的更迭使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其次是相较沪教版教材,教材编写结构和内容的变化导致教师难以很好地把握教材,最后是教师落实单元目标难度较大。通过对不同的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发现,不同教师对教材适应性程度不同主要受到自身教学水平、培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部编版教材,笔者从教师、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教材编制者三个方面入手,探究相应的对策。从教师角度来说,应当努力克服畏难情绪,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充分掌握教材编写结构和内容;针对学情落实单元目标。从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角度来说,一方面是夯实教材培训,另一方面要帮助教师寻找专家,为教师解答使用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教材编制者角度来说,应当在现有教材基础上不断完善,同时可丰富辅助教学的配套资源。

董旭午[3](2021)在《融通生活,教学生会学文言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教文立人。教文,就是教学生学好语文,掌握语言表达艺术;立人,就是铸魂立人。文言文教学,也应该同样有着这样的根本目标。但就这个根本目标来看,近一个时期以来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确实出了大问题:中高考考什么,一线教学就教学什么;中高考怎么考,一线教学就怎么教。比如,十多年来,高考文言文试题一般都只限于文言词汇释义、文言语句翻译和文本内容的理解等;题型也大多是三道选择题和一道翻译题。

饶瑞敏[4](2021)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骆驼祥子》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建议:“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2006年统编版语文教材将“名着导读”纳入课本,与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为王”的环境下,统编版初中语文的“名着导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教学意义。通过对“名着导读”和任务驱动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名着导读”实际教学状况不容乐观,还处于教学的边缘地带。任务驱动在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也比较薄弱。基于以上现状,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査法等,立足前人研究成果,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指导下,以《骆驼祥子》为例,对统编版初中“名着导读”进行研究并付诸实践。本论文在对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研究现状、任务驱动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现状、“任务驱动”在“名着导读”中的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把建构主义理论、SOLO理论的运用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启示作为理论依据,进一步阐述“名着导读”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名着导读”教学实践的构想。同时,通过对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为以《骆驼祥子》为例的“名着导读”的设计、实施及反馈等提供支撑与保障。总之,本论文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尝试探索了统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并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方案,在实施中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希望本研究能为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名着导读”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田晓义[5](2021)在《高中语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是一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课程,写作则是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从作文中的情感表达出发,为学生的作文、情感以及老师的教学这三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找到学生写作中情感缺失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写作教学策略。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对高中语文写作现状的分析。第一节设置问题,发布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目前高中语文写作中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写作现状。第二节从众多的写作问题中归纳出成人化倾向,主体性缺失;模式化倾向,情感性缺失;知识化倾向,创造性缺失;形式化倾向,“教”“评”缺失四点,并分析具体原因。第二章是以具体的理论和历史事实来对本文所阐述的观点进行一个支撑。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章主要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内在规律,教育大家的教育理念以及历史发展的需要这三方面进行论述,以此说明写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章是具体的教学策略的提出。首先作为写作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不适宜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其次就是针对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这三个写作过程提出对应的策略,以“情感”为线索,触发情感,认识情感,最后修正情感。本文以学生写作中的情感表达为重心,试图针对学生写作时情感缺失,为文造情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开辟新思路。

梁佳惠(Utamachant Varanya)[6](2021)在《泰国曼谷高中汉语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对比研究 ——以RS2S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国高中将汉语课作为主修课程之一,中文成为泰国高中外语类专业之一。泰国全国还没有统一的中文教学大纲和评估大纲,泰国高中在全国教学指导委员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点编制自己的教学大纲和评估大纲。本文以泰国曼谷RS2S高中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了该高中编制的中文教学大纲和评估大纲。对比发现,从语言要素角度来看,两本大纲本身都各自欠缺完备性和科学性,而且二者匹配度较差,总的来看是评估大纲的要求要高于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功能角度来看,两本大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教学内容、学习标准(目标)和课程要求之间要求并不一致,但总的来看,其匹配度要高于语言要素部分的匹配度。我们又运用了课堂观察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以此研究泰国高中在中文教学过程中对大纲执行的情况。研究发现,教师对于大纲的忠诚度较低,泰国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和两本大纲之间的匹配度也不尽如人意。泰国高中的教师不太考虑大纲的要求,而主要是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对大纲进行了彻底的改编。最后,我们对泰国高中中文大纲编制工作给出了建议:一是各学校应该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乎自身特点的汉语教学大纲和评估大纲,以此来指导教学而杜绝教学的分散性和盲目性。二是各高中可参考《通用汉语课程大纲》《HSK大纲》以及中国高校的《汉语进修教学大纲》来编制自己的大纲,要重视科学性。三是各高中要严格执行大纲。教师有义务在大纲的规定下来完成教学,学校有权利对教学和大纲的匹配度进行监管。

宋庆泮[7](2020)在《冷冉教育思想中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内涵与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冷冉先生"情·知教学"的内涵和着眼点是"教会学生学习"。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思想,他提出了"立体结构"这一教学策略。一、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内涵及意义冷冉对"立体结构"是这样阐释的:班级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方式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把个别授课看作是一种"点→点"的信息交流结构形式,那么班级授课制则是"点→面"的结构形式:教师面对全班学生,全班学生面对一个老师。这种办法把课堂教学活动仅仅看作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

徐爱玲[8](2020)在《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通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但是在实际课堂中,仍存在说明文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内容偏颇,教学过程忽视语言学习等现象。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点,为使说明文教学更加凸显语文本色,达到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说明文教学现状,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通过对真实课堂记录的分析发现,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能充分结合学情进行授课并能做到适时安排说明文阅读训练,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的意识,但是受文体特征、师生双主体态度以及考试内容的影响,说明文教学也慢慢出现偏离语文教学本位的现象,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文字被置于学习目标边缘。课堂上教学活动陈旧,语言品析环节公式化;教学内容偏颇,师生对语言运用关注不足。教师把握不好教语文还是教科普、教课程还是课文、教知识获取还是语言表达,学生也很难产生对说明文的新认识,更不用说培养建构语言、理解语言、创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升,教师在说明文教学领域也得不到突破。本论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主要载体,结合理论与课堂实践,提出针对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把握原则教学、立足文本语言特质教学、精细品读语言、实践运用语言等说明文教学策略,以此凸显语言学习的重要价值,体现说明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当前说明文教学现状以及自身思考,尝试对今后说明文教学路径以及课型做出进一步探索。在关注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视角下进行说明文教学,对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曲平[9](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方亚娟[10](2020)在《基于网络平台的中学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教学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受各种因素制约,变成了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多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严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更多关注了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文言文内容大都不易理解,教学方法又单一无趣,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畏难情绪,学习变成了机械记忆,所学文言文知识难成体系,不容易发生深度学习,更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即使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文言文教学现状依旧不尽人意,严重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以上文言文教学现状,结合网络交互平台与对分课堂理论的优势,本研究探索了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旨在改变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尝试为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为此,本研究从敦煌市某中学八年级某班的实际教学环境、条件出发,结合研究者已有的文言文教学实践经验,利用行动研究法展开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通过提出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践、经过三轮修订与完善,进行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在为期一学期的研究中对研究班学生进行访谈,对课堂量表、实物、教学平台生成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新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利于改变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和能力。

二、语文教师要教学生会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教师要教学生会学(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语文知识的学习对初中生来说必不可少
        (二)新课标对语文知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三)目前知识补白教学效果不佳
    二、研究意义
        (一)唤起教师对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视
        (二)为知识补白教学的改进提供思路
        (三)为知识补白教学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研究
        (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编写研究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部编版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相关概述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的相关概念概述
        (一)语文知识的内涵
        (二)知识补白的内涵
        (三)知识补白教学的内涵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的内容分布及呈现特点
        (一)知识补白的内容分布
        (二)知识补白的呈现特点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的教学价值
        (一)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素养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的教学原则
        (一)随时教学
        (二)随文教学
第二章 部编版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一、部编版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二、部编版教材知识补白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教师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知识补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知识补白教学重视不足
        (二)缺少恰当的教学时机
        (三)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四)教学效果甚微
    四、知识补白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未能贯彻落实新课标对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求
        (二)课堂内时间有限
        (三)没有抓住各类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四)没有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策略
    一、转变传统语文知识教学观念,重新审视知识补白教学
        (一)领会教材编者意图:一课一得、随文教学
        (二)正视新课标要求:“淡化”非“弱化”
    二、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强化知识
        (一)灵活调整教学设计
        (二)合理利用导学案
    三、根据各类知识特点设计教学方式
        (一)汉语知识:趣味精讲,激发学习兴趣
        (二)文化知识:随文拓展,开阔学生视野
        (三)其他知识:适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四、深化知识理解,注重实际运用
        (一)汉语知识:带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炼与归纳
        (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使用与感悟
        (三)其他知识:指导学生在交际生活中体验与内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小学语文教师部编版教材适应性的现状调查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
        (二)关于教材适应性的研究
        (三)关于语文教材适应性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假设和论文框架
        (一)研究假设
        (二)论文框架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部编语文教材
        (二)适应与适应性
        (三)教材适应性
    二、理论基础
        (一)古德莱德课程理论
        (二)适应水平理论
第3章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分析
    一、部编语文教材编写结构
    二、部编语文教材编写内容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习作
        (四)口语交际
第4章 上海地区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二)调查对象
        (三)数据处理方式
        (四)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上海小学语文教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适应性的总体分析
        (二)上海不同教师群体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适应性差异分析
第5章 上海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编教材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改变带来的畏难情绪
        (二)教材结构和内容把握不清
        (三)教材的单元目标落实较难
    二、部编教材适应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二)教材本身要求较高
        (三)教材培训不够扎实
        (四)配套教学资源单一
第6章 提高上海地区小学语文教师部编教材适应性的建议
    一、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建议
        (一)克服教学畏难情绪
        (二)熟悉教材结构内容
        (三)落实教学单元目标
    二、对学校的建议
        (一)寻找教师专业引领
        (二)丰富教学研究活动
    三、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一)夯实部编教材培训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对教材编制者的建议
        (一)优化部编教材内容
        (二)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融通生活,教学生会学文言文(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生活”相融通
    (一)与古人的语言表达生活相融通
    (二)与古人的文化生活相融通
    (三)与作者生活相融通
    (四)与学生生活相融通
二、返本归真地真教学
    (一)教学生会“摇头”美诵
    (二)教学生会依境“猜字”
    (三)教学生会“串钱”积累
三、教学生学会背诵
    (一)教学生梳理并把握课文的布局和文脉
    (二)教学生深入行间拎清课文语句的层次

(4)基于任务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骆驼祥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教学框架
    第一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任务驱动的指导
        二、SOLO理论的运用对任务驱动的启示
    第二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教学原则
        一、本位性
        二、情境性
        三、核心驱动
    第三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实践的构想
        一、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设计构想
        二、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实施构想
第二章 初中“名着导读”的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式
        三、调查对象
        四、问卷设计
    第二节 聚焦问题
        一、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原因探析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第三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骆驼祥子》名着导读教学设计
    第一节 任务驱动的读前引导课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任务
        三、课时安排
        四、学习资源
        五、学生活动
        六、学习评价
    第二节 任务驱动的读中推进课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任务
        三、课时安排
        四、学习资源
        五、学生活动
        六、学习评价
    第三节 任务驱动的读后提升课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任务
        三、课时安排
        四、学习资源
        五、学生活动
        六、学习评价
    第四节 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一、读前引导课成果展示
        二、读中推进课成果展示
        三、读后提升课成果展示
第四章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实施反馈
    第一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总体说明
        二、引导课实施说明
        三、推进课实施说明
        四、提升课实施说明
    第二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反思
        一、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优势
        二、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的不足
    第三节 以任务为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建议
        一、提高教师对“名着导读”的重视
        二、做好小组合作的组织协调
        三、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高中语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语文写作中“情感表达”现状分析
    第一节 针对高中语文写作中“情感表达”现状的调查
    第二节 “情感表达”写作现状的总结与分析
第二章 “情感表达”的理论基础及价值
    第一节 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内在规律
    第二节 基于“情感表达”的写作教育理念
    第三节 历史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高中语文写作中情感表达的具体教学途径
    第一节 情感表达与语文教师素养
    第二节 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触发情感
    第三节 写作中的教学指导工作:认识情感
    第四节 写作后的评价工作:修正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语文教师写作中“情感表达”教学现状的调查
附录二 高中语文学生写作中情感表达现状的调查
附录三 教学案例展示
致谢词

(6)泰国曼谷高中汉语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对比研究 ——以RS2S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步骤
    1.5 文献综述
        1.5.1 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研究
        1.5.2 汉语教学现状研究
        1.5.3 总结
第二章 RS2S高中汉语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对比研究
    2.1 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简介及评价
        2.1.1 教学大纲介绍
        2.1.2 评估大纲介绍
    2.2 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对比分析
        2.2.1 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语言要素对比
        2.2.2 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功能对比
    2.3 小结
第三章 RS2S高中汉语课堂教学情况调查
    3.1 教师的教学与教学大纲、评估大纲的对比
        3.1.1 语言要素的对比
        3.1.2 功能项教学的对比
    3.2 教师的教法与教学计划
        3.2.1 教师的教学程序
        3.2.2 教学计划
    3.3 学校对于教学大纲和教师的监管
第四章 结论
    4.1 泰国RS2S高中汉语教学大纲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对泰国RS2S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编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语教学大纲
附录二 :评估大纲
附录三 :课堂观察记录
附录四 :教师访谈大纲
附录五 :教师访谈记录

(7)冷冉教育思想中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内涵与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内涵及意义
二、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框架
    (一)学的结构
        1. 独立学习
        2. 相互交流
        3. 展示成果
        4. 反馈矫正
    (二)教的结构
        1. 教学生会学
        2. 教学生爱学
        3. 教学生学会
三、课堂教学“立体结构”中的“提问题”
    (一)为什么要教会学生“提问题”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二)应该教学生提什么问题
        1. 本节课要学会的知识点
        2. 自己还没弄明白或理解不准确的问题
        3. 提出有不同见解的问题
        4.“怎么想出来的”问题
        5.“知识的价值”问题
        6.“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
    (三)使“提问题”成为一种习惯

(8)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价值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价值
        一、文本自身具备语言价值
        二、凸显文体的实用性
        三、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章 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研究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现有成绩
        一、适时进行说明文阅读训练
        二、结合学情授课,培养学生能力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陈旧,语言品析环节公式化
        二、教学内容偏颇,教师对语言运用关注不足
    第三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问题成因
        一、文体特征的影响
        二、教师轻视,缺乏专业素养
        三、学生漠视,读写兴趣不高
        四、考试内容固化单一
第三章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第一节 把握教学原则,凸显语文本色
        一、以教语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
        三、重心由了解知识转向学习语言
    第二节 立足文本语言特质,因文而异定教
        一、深入挖掘文本,遴选教学内容
        二、主要问题引领,确定教学重点
        三、围绕说明语言,创建合作学习单
    第三节 深入精细品读,彰显说明文的语言活力
        一、品读赏析,感知语言组成的独特性
        二、揣摩辨析,剖析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对比阅读,体悟语言建构的形象性
    第四节 强化实践运用,增添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一、实物练习,口头表达
        二、课堂衔接,读写结合
        三、作业布置,合理有效
        四、调查发现,准确训练
第四章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探索
    第一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路径探索
        一、合理进行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主目标的文本解读
        二、准确把握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指引的教学定位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课型探索
        一、创设以语言建构为中心的语言实践课
        二、构建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写作训练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统编语文教材中说明文目录
附录二 :关于“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的访谈方案
附录三 :关于“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的部分访谈实录
附录四 :访谈教师基本资料及课堂观察记录表
致谢

(9)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4.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1.创造性
        2.研究性
        3.智慧性
        4.生成性
        5.民主性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内容
        3.研究工具
    (二)研究实施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10)基于网络平台的中学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1.1.2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1.3 对分课堂的优势
        1.1.4 网络交互平台的优势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3.2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行动研究法
        1.4.3 调查研究法
2 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对分课堂理论
        2.1.2 建构主义理论
        2.1.3 范例教学理论
        2.1.4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 概念的界定
        2.2.1 关于文言文的界定
        2.2.2 关于对分课堂的界定
    2.3 国内中学文言文教学综述
        2.3.1 文言文教学发展综述
        2.3.2 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综述
        2.3.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综述
    2.4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2.4.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2.4.2 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综述
        2.4.3 对分课堂的应用范围与效果
3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构建
    3.1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3.2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4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4.1 研究准备
        4.1.1 研究参与者
        4.1.2 研究对象
        4.1.3 研究条件及环境
    4.2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及效果分析
        4.2.1 第一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4.2.2 第二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4.2.3 第三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4.3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4.3.1 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分析
        4.3.2 学生文言文学习成绩分析
        4.3.3 学生案例分析
    4.4 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中学语文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原则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语文教师要教学生会学(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补白教学策略研究[D]. 李佳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语文教师部编版教材适应性的现状调查 ——以上海市为例[D]. 王笑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融通生活,教学生会学文言文[J]. 董旭午. 语文月刊, 2021(06)
  • [4]基于任务驱动的“名着导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骆驼祥子》为例[D]. 饶瑞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语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 田晓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6]泰国曼谷高中汉语教学大纲与评估大纲的对比研究 ——以RS2S高中为例[D]. 梁佳惠(Utamachant Varanya).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7]冷冉教育思想中课堂教学“立体结构”的内涵与框架[J]. 宋庆泮. 辽宁教育, 2020(24)
  • [8]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研究[D]. 徐爱玲. 青岛大学, 2020(02)
  • [9]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基于网络平台的中学文言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 方亚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中国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