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生态工程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一、生态工程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曹楠楠[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刘菲[3](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均华[5](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王萍[6](2020)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逐步消除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高度关联,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大部分地区生态资源脆弱、生态治理片面的特征突出。因此,维护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保证脱贫减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是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关键。农村脱贫关系全面小康的全局,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制约着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环境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品质化。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减贫的双重压力,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创新减贫方式,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模式。生态扶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减贫方式的创新,是一种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和发展新方式的减贫新理念,也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减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目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实现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中减贫,在减贫中保护生态环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扶贫的根本遵循:“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生态扶贫的基本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扶贫的根本原则,“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扶贫的制度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扶贫的思想引领,促进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是生态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生态扶贫既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现实要求。生态扶贫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发展经济彻底实现脱贫致富,而且可以依托生态建设工程,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缓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生态文明视角下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思想的新发展。农村生态扶贫涉及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的问题,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聚焦现实。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站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视角,联系我国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现状,剖析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根源,提出解决农村生态扶贫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基于以上基本的研究思路,论文的具体架构按照以下几部分展开:绪论从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背景入手,简要论述了论文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采用文献解读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掌握和占有国内外最新的关于贫困和扶贫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探寻农村生态扶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缘由,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一章重点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理论来源和基本内涵,为农村生态扶贫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包含着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思考,为农村生态扶贫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农村生态扶贫实践的理论指南。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探索,对于中国生态建设实践和农村生态扶贫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是农村生态扶贫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新时代生态文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明确了农村生态扶贫研究的理论视域。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内在关联性。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阶段进入巩固扶贫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同步实现小康的新阶段。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成为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关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农村生态扶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是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减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检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表征。第三章梳理了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主要方式,并选取农村生态扶贫的典型案例,对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随着中国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扶贫成效显着,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生态扶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严重脱节、生态扶贫合力弱化、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等方面。第四章剖析了农村生态扶贫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从主观能力因素、客观现实因素、扶贫参与主体因素、影响生态扶贫的中介因素这四个层面,深入探究了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在导致贫困的众多因素中,能力的欠缺是最根本的原因;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等内部要素影响着农村生态扶贫的进程和效果;扶贫开发的参与主体影响着农村生态扶贫的力量凝聚,农村生态扶贫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支持,但在具体的生态扶贫实践中,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都存着各自的问题;制度、技术等是调解贫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中介因素,专业的人才也会对生态扶贫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第五章坚持从实践出发,揭示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问题的深层原因,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切入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破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需要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明确扶贫参与主体的职能,构建农村生态扶贫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机制,有效预防返贫风险;实现农村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的三重目标。

郑瑶瑶[7](2020)在《基于工程设计的“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STEM课程的构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2年我国引入STEM教育理念,对STEM教育越来越重视。2017年,由中国教育研究院发表的《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中明确表示为了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要,启动“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打造覆盖全国的STEM教育示范基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学校、教师、企业、教育机构掀起了研究、开发STEM课程的热潮。但由于我国的STEM教育起步较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都够不充分,STEM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STEM课程时间过短,教学无法深入化,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探索比较浅显;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互动,不重视学生对工程问题的设计与实践,教学仍偏重知识的习得,而非能力及STEM素养的发展。由此导致学生参与STEM课程缺乏深度学习,出现低水平的课堂教学。因此,此次课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STEM教育现状、趋势及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锤炼国内外STEM课程构建及教学实践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对STEM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的思考,提出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构建的基本模式。以“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为主题,依据STEM课程构建的基本模式设计STEM课程。在将STEM课程付诸实践之前,依据6E教学模式与工程设计基本模式之间的联系,构建具有“工程设计”特点的6E-STEM教学模式。利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STEM课程实施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通过对STEM课程的学习,“5C”能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有所提高;对STEM教学的兴趣与参与度有所提高;对生态健康及科学探究的兴趣有所提高。这表明此次STEM课程实践较为成功,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构建与6E-STEM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与教育意义。但此次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STEM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训练不够;STEM课时仍不够充分,如果能将STEM课时拓展至一个学期,甚至多个学年,教学效果将更佳,“5C”问卷的测量结果也将更具科学性和信服度;另外实验对象的人数偏少,STEM课程模式应用效果缺乏一定的说服力。综上,总结了STEM课程构建与实践过程中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STEM课程顺利开展,学生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后续研究中将关注STEM专业教师的训练与培养;将STEM课程的实践与学习进阶相联系,构建适应不同学段水平的特色STEM课程;利用此次提出的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构建模式与教学模式,创建更多主题的STEM项目及课程,丰富我国STEM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郑云辰[9](2019)在《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及其协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战略,并把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列为重要内容。流域作为空间整体性强、地区关联度高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地域系统,在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都是比较活跃的领域。目前流域生态补偿中存在着以政府公共财政补偿为主、生态补偿绩效和创新效率边际递减、企业和公众有一定参与意愿但参与度却极低的矛盾困境。因此,研究协调政府和其他受益主体协同补偿问题,对建立健全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从协同理论的视角,以协调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为研究目标,通过“目标关联维度”范畴,把协同补偿目标与效益维、时间维、空间维和途径维相统一。以“利益趋同”、“权责体系”、“先定约束”三个序参量为研究主线,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二是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三是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体系;三是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应;五是以大汶河流域为例进行多元主体协同实证应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现实基础。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演进经历了起始、发展、形成和完善四个阶段,正向多元化生态保护效益补偿的体制机制发展。补偿主体间利益诉求缺乏协调,相关权利责任不明,共同行动规范缺失,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主要障碍。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上要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与主观上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企业参与治理意愿激发、NGO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形成的公共利益诉求相互交织,使补偿主体呈现多元趋势。利益趋同的多元补偿主体是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利益位阶测度显示,流域各利益主体权责并不对等,需要进行协调和平衡;通过利益趋同分析可把多元主体抽象为追求生态效益的政府、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主体和追求社会效益的社会公众组织。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核心在于依靠多元补偿主体,共同补偿流域生态保护者。补偿标准范围应以流域生态保护成本作为下限,以流域生态服务的外溢效益作为上限。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对市场主体的规制和社会公众组织的引导,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补偿相互耦合的多元生态补偿模式。相对明确的责任分担体系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前提。应依据“受益者负担”、“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收益结构”和“能力结构”原则进行分担。时间维度上,根据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前、中、后的变化,可分成政府补偿的初级阶段,政府和市场主体补偿的中级阶段,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组织共同补偿的高级阶段。空间维度上,可基于单指标法和综合法确定各行政区域的分担系数。主体维度上,对评估出的外溢效益,可由政府承担生态效益份额的补偿量,市场主体承担经济效益份额的补偿量,政府和社会公众组织共同承担社会效益份额的补偿量,并分别由政府、投资公司和公益机构筹集。衡量协同效应的协同度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和仿真模型的关键。理论上,可以公共利益为契合点,建立多元主体三螺旋耦合关系模型。依靠“利益趋同”、“权责体系”和“先定约束”三个序参量动力要素构成的协同动力,抑制系统阻力影响,产生正向协同效应。基于序参量测度的协同度是衡量协同效应的综合量化指标。实践中需建立多元主体网络型协同体系,以价值理念和组织机构协同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多层纵向协同,通过三元主体内部和相互间主体协同,以及“主体集聚—集体协商—先定约束—协同行动”的过程协同,形成多元主体横向协同。运用基于多主体建模方法(ABM)和Netlogo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多元主体协同度、政府引导力度和监督力度、市场主体社会责任感对协同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但都受多元主体补偿能力制约。通过对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实证发现:公众对利益相关者政府补偿生态效益、市场主体补偿经济效益和社会公众补偿社会效益的责任认知具有较高认同程度;对流域生态保护所产生的生态公共利益具有优先需求;年龄、家庭收入水平、生态治理必要性和生态补偿重要性的认知显着影响参与意愿。大汶河流域上游2017年的生态保护成本约为18489.51万元,生态服务外溢效益约为175097.56万元。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的分担系数为0.09、0.33、0.39、0.10、0.09。在高级补偿阶段,补偿量最多的肥城市三元主体分担额为2538.24、1753.69、323.05万元,补偿量最少的泰山区和东平县三元主体分担额为585.75、404.70、74.55万元。协同模拟仿真显示多元主体协同绩效从高到低为肥城市、泰山区、岱岳区、东平县、宁阳县。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政策建议。一是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包括加强生态补偿立法、强化生态补偿执法,以明确生态补偿参与主体。二是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完善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利益沟通和协调机制,以确定不同主体权利和利益关系。三是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建立投融资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补偿资金管理,以保障多元主体补偿责任的落实。四是优化监督评估体系,包括监督机制、实施效果评估机制、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以实现多元主体持续的协同行动。

李鉴奇[10](2019)在《依托天保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一个以我国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国家大型生态工程,是党和国家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自工程实施以来,我国不断增植树木,并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果,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推进,工程中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为确保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应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完善工程的各项实施,让该工程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同时,更好更快的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天保工程的现状梳理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天保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天保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最后以伊春作为例,结合天保工程实施的现状,探索了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同时针对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新时代如何依托天保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期天保工程未来顺利推进,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真正实践“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二、生态工程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工程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木材供给理论
        2.1.2 均衡理论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2.2.7 文献评述
    2.3 小结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3.3.2 供需预测方法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3.4 小结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4.4 小结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5.1 理论分析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6.1 理论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6.4 小结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7.1 理论分析
        7.1.1 研究理论
        7.1.2 分析框架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7.2.1 基础数据收集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7.2.3 模型参数估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7.3.2 灵敏度分析
    7.4 小结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8.4 小结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9.3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6)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重难点与创新点
    六、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正式提出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成为国家战略
        三、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进入新时代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毛泽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探索
        三、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升华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思想借鉴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
        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一、人、自然、社会协调共进的核心理念
        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旨归
        三、建设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追求
第二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农村生态扶贫的根本遵循
        一、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理念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生态扶贫的根本原则
        三、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环境:农村生态扶贫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脱贫减贫:农村生态扶贫的关键途径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农村生态扶贫的思想引领
        三、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扶贫的归宿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减贫双赢: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意义
        一、破解农村脱贫攻坚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基础
        二、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统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第三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的主要模式
        一、“生态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二、“生态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三、“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模式
        四、“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现实境遇
        一、山西岚县“购买式合作社造林”生态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二、贵州晴隆县“种草养畜”生态产业扶贫模式
        三、陕西镇巴县“三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模式
        四、宁夏红寺堡区“脱贫与生态修复共赢”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困境
        一、贫困人口脱贫政策依赖性明显
        二、基础设滞后阻碍生态扶贫进程
        三、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严重脱节
        四、扶贫产业后续的发展动力不足
        五、农村生态扶贫参与主体合力弱化
        六、农村生态扶贫的成果难以巩固
第四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的困境溯因
    第一节 主观能力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
        二、农村贫困人口生态价值观缺位
        三、农村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薄弱
    第二节 客观现实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突出
        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滞后
        三、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第三节 扶贫参与主体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政府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内在缺陷
        二、市场对于农村生态扶贫的支持不足
        三、社会组织对生态扶贫缺乏参与热情
    第四节 中介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农村生态化科学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二、农村生态建设与扶贫专业人才缺乏
        三、农村环保制度和运行机制存在漏洞
第五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农村生态扶贫的思想前提
        一、强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二、构建多样化的乡村生态文化
        三、确立绿色化生活和消费方式
    第二节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农村生态扶贫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党对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领导作用
        二、发挥政府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引导作用
        三、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扶贫
        四、发挥市场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推动作用
        五、深化各主体对农村生态扶贫的协同治理
    第三节 完善生态扶贫顶层设计:农村生态扶贫的制度保障
        一、健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村协调发展
        二、健全农村专业人才和绿色科技的引进机制
        三、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制度预防返贫风险
    第四节 促进贫困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进路
        一、夯实农村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产业形态
        三、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五节 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生态扶贫的内生动力
        一、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加强贫困人口的专业及就业技能培训
        三、增强贫困个体及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工程设计的“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STEM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TEM课程教学开发、构建的背景
        1.1.2 选择“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生态工程项目的原因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层面上
        1.2.2 实践层面
    1.3 STEM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STEM课程开发及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1.3.2 国内STEM课程开发及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1.3.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4 基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STEM课程构建、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STEM教育
        2.1.2 STEM课程
        2.1.3 工程设计
        2.1.4 STEM素养与“5C”能力
        2.1.5 工程设计与“5C”能力的发展
    2.2 STEM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
        2.2.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2.2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2.3 杜威“从做中学”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5 工程学思想
第三章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设计与构建
    3.1 课程构建的基本模式
    3.2 STEM课程目标的确定
    3.3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内容
        3.3.1 STEM课程内容的选择
        3.3.2 STEM课程内容分析
    3.4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组织的基本模式
    3.5 STEM课时的安排(课程计划)
    3.6 STEM课程评价
        3.6.1 问卷调查
        3.6.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6.3 基于工程设计的过程性评价分析的设计
第四章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实践
    4.1 STEM教学的特点
    4.2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的教学基本模式
        4.2.1 6E教学模式
        4.2.2 构建与“工程设计”基本模式相融合的6E-STEM教学模式
    4.3 STEM教学参与者
    4.4 前期准备
        4.4.1 对实验学校STEM教学条件与资源的分析
        4.4.2 对实验学校STEM实验条件的分析
        4.4.3 对实验学生的分析
        4.4.4 教学工具的制定
        4.4.5 STEM教学时间确定
    4.5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实施
        4.5.1 介绍STEM教育的基本情况及课程模式
        4.5.2 参与
        4.5.3 探索
        4.5.4 解释
        4.5.5 工程
        4.5.6 丰富
        4.5.7 评估
    4.6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实施案例
        4.6.1 案例实施目的
        4.6.2 案例设计的原则
        4.6.3 教学案例
第五章 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实施结果
    5.1 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5.1.1 整体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5.1.2 组间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5.2 学生对基于STEM课程满意程度分析
        5.2.1 “对STEM课程满意程度”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2.2 学生的个别访谈——对STEM课程的评价
    5.3 教师个别访谈——教师对STEM课程实践的评价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不足
    6.2 STEM课程构建与实践的反思与启示
    6.3 创新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STEM课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2 :高中生对“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STEM课程开展的满意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3 :“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STEM课程开展对学生“5C”能力水平影响问卷(前测)
附录4 :“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STEM课程开展对学生“5C”能力水平影响问卷(后测)
附录5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7 :基于工程设计的过程性评价分析
附录8 :教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附录9 :基于工程设计的“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项目的设计与实践——行动指南
附录10 :学生档案袋
致谢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及其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流域生态补偿及其利益相关者
        1.2.2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1.2.3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1.2.4 多元化生态补偿
        1.2.5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补偿
        2.1.2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和客体
        2.1.3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
        2.1.4 多元主体协同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服务功能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协同理论
        2.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
    3.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历史进程
        3.1.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政策演进
        3.1.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
    3.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矛盾困境
        3.2.1 补偿主体单一
        3.2.2 公共财政为主
        3.2.3 补偿资金不足
    3.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参与的障碍因素
        3.3.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缺乏协调
        3.3.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相关权利责任不明
        3.3.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集体行动规范缺失
    3.4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的多元趋势
        3.4.1 流域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3.4.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的公共利益诉求
    3.5 本章小结
4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
    4.1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界定
        4.1.1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4.1.2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利益位阶测度
        4.1.3 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主体及其利益趋同分析
        4.1.4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的客体
    4.2 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标准确定
        4.2.1 流域生态保护成本核算
        4.2.2 流域生态服务外溢效益评估
        4.2.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范围
    4.3 流域多元生态补偿模式
        4.3.1 政府补偿模式
        4.3.2 市场补偿模式
        4.3.3 社会补偿模式
        4.3.4 多元补偿模式的耦合
    4.4 本章小结
5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
    5.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原则
        5.1.1 受益者负担原则
        5.1.2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5.1.3 收益结构原则
        5.1.4 能力结构原则
    5.2 流域生态补偿责任的阶段性分担
        5.2.1 初级补偿阶段
        5.2.2 中级补偿阶段
        5.2.3 高级补偿阶段
    5.3 流域生态补偿责任的区域分担
        5.3.1 基于单指标法的区域分担系数计算
        5.3.2 基于综合法的区域分担系数计算
        5.3.3 基于水功能区划的区域分担系数修正
    5.4 流域生态补偿责任的主体分担
        5.4.1 政府主体责任分担比例
        5.4.2 市场主体责任分担比例
        5.4.3 社会公众组织主体责任分担比例
    5.5 本章小结
6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效应
    6.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机理分析
        6.1.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关系
        6.1.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动力
        6.1.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与协同度
    6.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网络型协同体系构建
        6.2.1 流域生态补偿多层纵向协同
        6.2.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横向协同
    6.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
        6.3.1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的协同度测度
        6.3.2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模型构建
        6.3.3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实证应用——以大汶河流域为例
    7.1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7.1.3 描述性分析
    7.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特征研究
        7.2.1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特征的影响因素
        7.2.2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认知分析
        7.2.3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需求分析
        7.2.4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意愿分析
    7.3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
        7.3.1 大汶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本核算
        7.3.2 大汶河流域生态服务外溢效益评估
        7.3.3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量区域分担
        7.3.4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量主体分担
    7.4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模拟仿真
        7.4.1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参数值的确定
        7.4.2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模拟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多元化诉求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现实基础
        8.1.2 利益趋同的多元补偿主体是建立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
        8.1.3 相对明确的责任分担体系是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的前提
        8.1.4 衡量协同效应的协同度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和仿真模型的关键
        8.1.5 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实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补偿法律保障体系
        8.2.2 健全多元主体协同补偿制度保障体系
        8.2.3 完善多元主体协同补偿资金保障体系
        8.2.4 优化多元主体协同补偿监管评估体系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研究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2: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公众调查问卷
附录3: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同仿真部分源代码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依托天保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天保工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主要概念及重要关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二、天保工程
        三、实施天保工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四、当代西方生态文明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走向法制化
    第二节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
        一、森林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
        二、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人为导致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
        四、环境污染严重阻碍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
        一、民众生态意识的淡薄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制约
        三、生态保护体制不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保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一节 天保工程主要内容及目标
        一、天然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主要目标
        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和内容
    第二节 天保工程的主要成效
        一、森林资源得以保护并快速增长
        二、有效控制荒漠化和荒漠化的进程
        三、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
    第三节 天保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态修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森林碳汇丰富生态文明建设
        三、民生改善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推进天保工程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林区后续产业发展滞后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后续补偿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天保工程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科学调整天保工程实施方案
        一、尽快颁布保护条例,建立依法管理机制
        二、健全政府扶持林业政策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天保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节 完善天保工程资金政策
        一、完善资金投入政策
        二、完善资金监管政策
    第三节 调整转产分流政策
        一、完善人员安置政策
        二、产业扶持政策
        三、企业转制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依托天保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证研究——以伊春为例
    第一节 伊春天保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资金情况
        二、天然林管护经营情况
        三、天保二期实施情况
    第二节 伊春实施天保工程的成效与困境
        一、伊春实施天保工程的成效
        二、伊春实施天保工程的困境
    第三节 伊春依托天保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林区干部教育培训
        二、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三、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五、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
        六、实施生态移民的政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生态工程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3]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D]. 王萍.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7]基于工程设计的“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修复”STEM课程的构建与实践[D]. 郑瑶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流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责任分担及其协同效应研究[D]. 郑云辰.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5)
  • [10]依托天保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D]. 李鉴奇. 黑龙江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生态工程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