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MICAPS2.0平台流域降水分布图制作

基于互联网的MICAPS2.0平台流域降水分布图制作

一、基于Internet在MICAPS2.0平台上的流域降水分布图的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侯洁[1](2018)在《基于高精度风场模式的天气系统自动识别和定位研究》文中指出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分析和识别是天气预报员分析和预报中尺度对流天气的主要基础性工作。分析的资料包括相关压强层面的风、温度、压强和湿度等天气要素。分析的项目包括涡旋、切变线、锋面、急流和显着性流线等等。其中,基于风场资料的涡旋和切变线系统是形成和伴随强对流天气的重要的天气系统。目前,涡旋和切变线还是采用以人工分析为主、计算机辅助制作的分析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系列以高精度风场资料为分析对象的涡旋和切变线系统的客观识别和定位的方法。研究目的是将天气系统的智能分析方法嵌入到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即MICAPS中,部分取代人工分析,实现智能化预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二维风向场的流场模式分类和特征分析MICAPS处理的等压面上的风场数据以二维矩阵的形式存储和显示。每个风场系统都有其各自的风向流模式和结构。本文以北半球为例,将风向流模式分为十个类别:顺时针环形,逆时针环形,顺逆时针辐散、逆时针辐合,中心辐合、中心辐散、鞍型场、平行风场、切变场和随机场。对其分别进行标准差、峰度、涡度和散度等特征分析。提出了基于方向数据的有向角度差的标准中心对称型风场的特征向量提取方法。为复杂中心对称型风场分类识别提供判定依据。(2)风场中涡旋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方法数据预处理部分,针对复杂的高精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风场数据,提出了基于局部无相角度偏差统计特征的最优涡旋候选区域估计算法,同时过滤平行风场和风向呈随机模式的无效区域。涡旋流模式识别部分,提出了基于有向角度差和涡旋形变度的判别规则,提取了涡旋系统中心的候选点集,再对点集进行聚类以确定涡旋系统。最后,通过点集膨胀和方向涡度极值方法对涡旋中心进行精确定位。对比性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能够处理涡旋系统的多分布、多尺度和多形态问题,还有在热带气旋中心定位和跟踪应用上的优势。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复杂中心对称型风场的分类识别方法。分类特征选取有向角度差,涡度、散度和模板相似度。实验部分验证了选取特征具有较低的相关性和较好的分类效果。(3)风场中切变线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方法首先,风向矩阵转化为灰度图进行滤波和边缘点提取等预处理。然后,构建了针对单类切变线系统的物理概念的切变线的风向流模式和结构的量化模型,用于切变区域的分类判别,从而提取属于切变带的候选点集。通过对点集的聚类确定每个切变线系统。最后,对每条线进行细化和显示。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快速的多类切变线统一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方向数据的统计特征——峰度来进行风向切变的区域估计。评估实验证明了单类识别方法在识别精准度上的优势,多类识别方法在处理效率上的优势。

陈正旭,陈亮,陈晔峰,洪月英[2](2012)在《监测预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提高集约化开发水平和应用维护水平,充分发挥省级气象部门的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研究开发"市县局监测预警业务平台"。该平台包括实况监测、要素时序图、本站气候概况、预警信号和预警监控、常规站降水气候序列等主要功能。该平台可提高预报服务一体化的效率,提高各类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的应用能力,提高气象部门特别是市县气象局探索建立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多气象资料应用途径,进一步完善决策服务支撑系统,提高气象要素重新分析、气象要素极端值监测分析等气象灾害分析能力。

沙莎[3](2011)在《基于GIS的气象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气象数据以其多源性、多态性、海量性为特征,如何建立统一的数据行业标准、如何以更丰富的可视化手段表达气象信息、如何利用历史数据中的庞大数据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以辅助决策,是当前气象数据应用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新兴的地理信息技术,其海量数据管理处理能力、空间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丰富的可视化表达方式,使得GIS在众多的领域中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气象信息是众多地理信息的一种,因此近年来GIS成为气象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中的热点,正被广泛地应用到气象领域中。本文在讨论当前多源气象数据集成和分析系统建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Delphi为开发语言、ArcGIS Engine为GIS平台、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库管理工具,开发了基于GIS的气象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系统集成了气象台站观测数据、风云2号卫星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数据、Micaps业务系统数据等多源气象信息,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当前多源气象数据集成平台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GIS的气象信息集成和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2、根据各类气象信息的数据特点,研究各类数据在系统中的管理、处理和表达方法。3、针对传统Cressman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点数搜索的两种改进方案,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三组实验,分析比较了IDW、Spline、Kriging、Cressman以及两种改进方案的插值效果。4、实现了丰富的气象数据库的实时、统计查询,另外针对历史信息挖掘的需求,在常规统计检索的基础上提供了气候统计诊断分析功能,包括了气候趋势分析、气候突变检测、气候变量场时空要素分离等分析方法。

包云轩[4](2005)在《褐飞虱降落过程的动力气象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迁飞性害虫的发生和灾变与其虫源性质、迁飞规律、起飞降落机制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起飞降落机制是这些因子中作用最大的一个,也是决定危害或灾变程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危害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及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具远距离迁飞性和突发性。在我国,每年冬春季仅局限于两广南部、台琼诸岛和云南南部的热带地区存活与危害;春夏之交开始北迁并陆续降落与危害江南大部;盛夏北迁至江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夏末秋初开始回迁,危害全国各水稻主要生长区。每年这种周期性的北迁南返与降落危害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尤其是大发生年,情况更为惨重。由于褐飞虱降落过程是其一系列迁飞行为中最复杂的,除了要考虑害虫本身的生理生态机制外,还要考虑导致降落的环境背景(特别是大气背景),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褐飞虱降落机制(特别是动力气象学机制)尚无系统的研究。因此,从研究褐飞虱降落的动力气象学机制着手,全面揭示其降落规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值预报技术对褐飞虱的迁入时段、降落区域和危害趋势作出实时预警,为农业部门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褐飞虱降落的动力气象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GIS为平台,对我国1991~2000年、2003年褐飞虱南、北迁过程中降落规律的地学研究表明:北迁降落峰次多,持续时间长,降落区域广,降虫量也多;南迁降落峰次少,历时短,降落区域小,降虫量也少。北迁降落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南迁降落通常从9月上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南、北迁降落最频繁的地区都是湘、鄂、皖、赣相邻的地区,其次是黔东北稻区。 2.褐飞虱降落过程中的大气环流型、大气动力场和气象要素场构成了控制或影响该害虫降落的动力气象学背景。影响害虫降落的500hPa大气环流型有7种、700hPa大气环流型有7种、850hPa大气环流型有7种、地面天气系统有5种、不同高度综合大气环流格局有4类9型。 3.应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GRADS气象绘图软件,结合NCEP北半球网格点数值预报与客观分析产品、PCVSATTM接收的实时资料对1991~2000年、2003年期间我国境内发生的38个褐飞虱南、北迁重大降落过程的大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系统分析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场,选取能反映动力特征的涡度平流

周毓荃[5](2004)在《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春秋干旱季节系统性层状降水云系的多尺度结构特征、人工增雨潜力条件及其增雨开发技术开展研究。以地处中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河南层状降水云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该地历史天气气候和云物理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云系多尺度观测方案(包括加密观测项目、观测时空分辨率),实施有设计的外场综合观测,获取云系结构多尺度(大、中、小、微)配套的实时观测资料;通过对各种观测资料的分项和综合处理分析,以典型个例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为重点,综合多个例分析,研究河南层状降水云系多尺度宏微观结构特征、降水物理机制和人工增雨潜力条件,建立典型层状云系人工增雨概念模型,研究科学的人工增雨作业技术系统。为提高该类云系降水精细预报能力和人工增雨的科技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 1.层状云系中—微尺度探测和分析处理技术方法。以加密观测的多普勒雷达、3小时探空、10~30分钟雨强、地面雨滴谱等间隔取样及在GPS引导下的飞机云物理探测等获取的三维高时空密度的综合探测为主体;配合专项设计开发的多路通讯采集存贮系统、多类信息的分析处理平台、主要观测项目的分析反演软件,结合多尺度云系模式,综合构成层状云系中微尺度探测和分析处理技术方法。 2.河南春秋季云水资源条件和云雨宏观物理特征。河南春秋季较丰沛的空中水资源主要集中在700hpa以下,其中地面—850hpa水汽占整层30%—45%。;降水天气的主要水汽输送路径有三条,以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输送带对降水最为有利;云系以冷暖混合云体为主,具有发生“播撒-供应”机制有利的宏观云体条件;云系降水的时段和面积一般只有云系生命期和面积的一半。总体上,河南春秋季具备较有利的人工增加降水的天气气候和云水资源条件。 3.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特征和降水物理机制。造成河南春秋季层状降水云系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低槽冷锋和地面气旋两大类。在大尺度冷锋气旋天气系统中,嵌有不均匀的中小尺度湿热力动力结构。表现为低层大尺度冷垫、中空不断出现的中尺度“冷涌”及对应的位势不稳定区。这些不稳定区是低层水汽输送摘要重要的动力条件,也是“播撒一供应”机制发生的有利的湿热力环境条件,云系较强降水回波在这里得到发展,使整体均匀的冷锋层状云系降水场有较强回波带和对流泡发展,带来地面有>10mmlh较强降雨中心产生和移动。冷锋云系中水凝物空间分布不均匀,云水含量丰沛的云水大值区在云体的中上部,其值为0.1(g/in3)。降水主要以冷雨过程发动,地面降水形成的微物理过程分别为低层暖云过程产生并通过碰并云水增长、降落到暖区的冰相粒子融化和融化的冰相粒子在云的暖区收集云水继续长大等三部分组成。 4.河南人工增雨有利条件及多尺度人工增雨概念模型。河南春秋季最有利人工增雨的天气条件结构是:中高空低槽、地面北路或东路冷锋构成的以锋后降水为主的低槽冷锋天气结构;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尺度湿热力动力结构是人工增雨有利的中尺度湿热力环境条件;在有利的中尺度湿动力条件下发展的冷锋宽层状混合回波带,且垂直剖面为冷暖混合体的“播撒一供应”结构配置合理的回波结构最有利;有利于人工增雨的冷锋云系云状为As和Sc,其下部为丰水区,对降水的增长起供水作用;冷锋云系中悬浮在中空O℃左右的云水团,有2一3小时的生命期,空间范围有20一100腼不等,是人工播云催化的有利条件;云中云水和冰晶的组合配置结构十分重要,满足云粒浓度>20/cm3(FSSP测)、冰晶浓度小于20/L(ZD一C测)的为最佳催化潜力区。 有利于“催化一供应”机制发生发展的中小尺度湿热动力环境条件和回波结构、及云中冰晶浓度、水汽含量和过冷云水含量的合理配置,共同构成了实施人工播云增雨的中尺度和微物理条件。 5.人工增雨作业技术系统。根据河南层状云多尺度时空结构特征和人工增雨条件,提出分时段监测、通信和分析处理平台的设计及多任务人工影响天气五段业务流程。并根据河南情况进行了部分开发,初步形成有充分科学依据、流程合理的层状云系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技术系统。

张永红,葛徽衍[6](2002)在《基于Internet在MICAPS2.0平台上的流域降水分布图的制作》文中指出以 MICAPS2 .0 (试用版 )为平台 ,建立了渭河、泾河流域河流数据文件 ,制作了陕西省内黄河、渭河流域 2 4h及 6h“流域雨量分布图”,并在“渭南气象减灾网”上发布 ,投入业务运行后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二、基于Internet在MICAPS2.0平台上的流域降水分布图的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nternet在MICAPS2.0平台上的流域降水分布图的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精度风场模式的天气系统自动识别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工作研究现状
        1.2.1 天气系统识别和定位研究现状
        1.2.2 二维矢量场模式识别研究现状
    1.3 基于二维风场的天气系统识别研究的挑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组织结构
        1.4.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方向流的风场模式分析
    2.1 方向数据的特征分析
        2.1.1 描述性统计量
        2.1.2 动态系统特性
    2.2 二维离散模拟风向场的模式特征描述
    2.3 二维标准CSF风场的流模式特征提取
    2.4 结论
第3章 基于风场数据的涡旋的自动识别和定位
    3.1 引言
        3.1.1 相关工作
        3.1.2 研究内容
    3.2 涡旋识别及中心定位算法描述
        3.2.1 NWP风场数据的预处理
        3.2.2 涡旋候选中心点集的检索
        3.2.3 聚类候选中心点
        3.2.4 涡旋中心点定位
    3.3 实验和讨论
        3.3.1 预处理的优势
        3.3.2 特征的稳定性分析
        3.3.3 在检测台风中心的应用
    3.4 复杂二维CSF的分类识别
        3.4.1 特征提取
        3.4.2 实验分析
    3.5 结论
第4章 基于风场数据的切变线的自动识别和定位
    4.1 引言
        4.1.1 相关工作
        4.1.2 研究内容
    4.2 单类切变线识别和定位
        4.2.1 NWP风场数据的预处理
        4.2.2 提取候选切变带
        4.2.3 切变带聚类和细化
    4.3 实验和讨论
        4.3.1 对比实验
        4.3.2 评估实验
    4.4 多类切变线识别和定位
    4.5 实验和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监测预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
2 平台的技术特点
3 平台的主要功能介绍
    3.1 实况监测
    3.2 要素时序图
    3.3 本站气候概况
    3.4 预警信号和预警监控
    3.5 常规站降水气候序列
    3.6 其他功能
4 结 语

(3)基于GIS的气象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应用现状
        1.2.2 GIS在气象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2.3 基于GIS的气象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成果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GIS的气象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技术路线
    2.2 系统框架设计
    2.3 系统架构体系
    2.4 系统功能设计
        2.4.1 地图管理
        2.4.2 数据处理
        2.4.3 数据查询
        2.4.4 空间分析
        2.4.5 气象信息图形化表达
        2.4.6 气候统计诊断分析
    2.5 系统开发环境
        2.5.1 开发平台
        2.5.2 GIS平台
        2.5.3 数据库管理系统
    2.6 系统应用环境
第三章 数据组织与处理
    3.1 数据组织概念
    3.2 系统支持的气象数据
    3.3 数据后台处理系统
    3.4 风云卫星数据
        3.4.1 压缩全圆盘展宽图像
        3.4.2 卫星分发产品数据
    3.5 天气雷达数据
        3.5.1 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格式
        3.5.2 雷达数据坐标转换
        3.5.3 雷达数据的插值
    3.6 Micaps系统数据
        3.6.1 Micaps1类数据
        3.6.2 Micaps13类数据
        3.6.3 Micaps14类数据
    3.7 应用实例
第四章 气象插值算法研究
    4.1 常规插值算法概述
    4.2 Cressman客观分析方法
    4.3 Cressman算法的改进方案
        4.3.1 基于点数搜索的改进方案
        4.3.2 考虑临界值后基于点数搜索的改进方案
    4.4 实验分析
        4.4.1 日累计降水量的插值实验
        4.4.2 月尺度降水量的插值实验
        4.4.3 年尺度降水量的插值实验
    4.5 结论
第五章 气候统计诊断分析
    5.1 气候趋势分析
        5.1.1 线性倾向估计
        5.1.2 滑动平均
        5.1.3 累计距平
    5.2 气候突变检测
        5.2.1 滑动t-检验
        5.2.2 Mann-kendall法
    5.3 气候变量场时空结构的分离
    5.4 实例分析
        5.4.1 北京市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5.4.2 北京市气温、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据字典
作者简历

(4)褐飞虱降落过程的动力气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及降落机制研究
        1. 褐飞虱的分布与为害
        2. 褐飞虱的虫源地
        2.1 境外虫源
        2.2 国内虫源
        3. 褐飞虱的迁飞规律
        3.1 起飞迁出
        3.2 空中运行
        3.3 降落扩散
        4. 褐飞虱降落机制的研究
        4.1 动力机制
        4.2 大气背景
        4.3 其他环境机制
    第二章 GIS及其在农业病虫测报中的应用
        1. GIS及其功能简介
        2. GIS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农业病虫害测报中的应用思路
        3. GIS在农业病虫害测报中的应用现状及主要成果
        3.1 森林病虫害测报
        3.2 草原病虫害测报
        3.3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
        4. 讨论
    第三章 PCVSAT~(TM)和MICAPS及其应用
        1. PCVSAT~(TM)简介及应用
        1.1 VSAT简介
        1.2 PCVSAT~(TM)简介
        1.3 气象业务中的PCVSAT~(TM)
        1.4 PCVSAT~(TM)的应用
        2. MICAPS简介及应用现状
        2.1 MICAPS简介
        2.2 MICAPS系统的特点
        2.3 MICAPS系统的优势
        2.4 MICAPS系统的应用
        3. PCVSAT~(TM)与MICAPS的集成及其在农业病虫测报上的应用
        3.1 PCVSAT~(TM)与MICAPS的集成
        3.2 PCVSAT~(TM)与MICAPS集成系统在农业病虫测报上的应用
    第四章 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
        1. MM5模式简介
        2. MM5模式的实现原理
        2.1 基本原理
        2.2 基本方程
        2.3 解法分析
        3. MM5模式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运行过程
        3.1 TERRAIN
        3.2 REGRID
        3.3 REWINS
        3.4 LITTLE-R
        3.5 INTERPF
        3.6 INTERPB
        3.7 GRAPH
        3.8 NESTDOWN
        3.9 MM5
        3.10 MM5模式的后处理
        4. MM5模式的主要应用
        4.1 在气象上的应用
        4.2 在非气象领域的应用
中篇 褐飞虱降落规律及其动力气象学机制的研究
    第五章 基于GIS的褐飞虱降落规律的研究
        1. 资料来源
        2. 原理和方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1991~2000年中国褐飞虱降落的时空变化规律
        3.1.1 褐飞虱降落的时间变化规律
        3.1.2 褐飞虱降落的空间变化规律
        3.2 褐飞虱南、北迁重大降落过程
        3.2.1 北迁重大降落过程
        3.2.2 南迁重大降落过程
        4. 结论与讨论
        4.1 褐飞虱降落规律的GIS研究的初步结论
        4.2 影响降落的因素浅析
    第六章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环流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个例筛选
        1.2.2 虫情分析
        1.2.3 天气图的选择
        1.2.4 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的分型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500hPa等压面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分型
        2.2 700hPa等压面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分型
        2.3 850hPa等压面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宏观大气环流形势和主要天气系统分型
        2.4 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地面天气系统分型
        2.5 对不同高度影响褐飞虱降落的大气环流格局的综合分类定型
        2.5.1 低涡切变类
        2.5.2 西风槽类
        2.5.3 热带气旋影响类
        2.5.4 高压控制类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学机制研究——2003年个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PCVSAT~(TM)简介
        1.2.2 GIS技术及其版本介绍
        1.2.3 MM5模式简介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褐飞虱降落的GIS分析
        2.2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场分析
        2.2.1 涡度平流场
        2.2.2 K_i指数场
        2.2.3 S_i指数场
        2.2.4 水平流场
        2.2.5 涡度场
        2.2.6 散度场
        2.2.7 垂直速度场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3.1 研究的主要结论
        3.2 大气动力场对褐飞虱降落作用的讨论
    第八章 褐飞虱降落的大气动力场统计特征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个例筛选
        1.2.2 GIS版本及虫情时空分析
        1.2.3 气象数据处理和分析
        1.2.4 MM5模式版本、参数设置、运行、输出、结果显示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水平流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2 K_i指数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3 S_i指数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4 涡度平流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5 涡度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6 散度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7 垂直气流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气象要素场对褐飞虱降落影响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虫情数据处理与分析
        1.2.2 个例筛选与分析
        1.2.3 气象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风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2 气压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3 降水分布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4 温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2.5 湿度场对褐飞虱降落的影响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褐飞虱迁飞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虫情分析与个例筛选
        1.2.2 模式简介
        1.2.3 褐飞虱主要迁飞参数的确定
        2. 结果分析
        2.1 虫源地和降落区
        2.2 迁飞路径
        2.3 迁飞速率
        2.4 迁飞高度
        2.5 迁飞历时
        2.6 迁飞距离
        3. 讨论
下篇 基于GIS、MM5和MICAPS的褐飞虱降落过程的研究及预警
    第十一章 基于GIS、MM5和MICAPS的褐飞虱降落规律及其气象背景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1.1 虫情资料
        1.1.2 气象资料
        1.2 方法
        1.2.1 虫情数据处理与分析
        1.2.2 气象数据处理与分析
        1.2.3 个例筛选与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时间变化规律
        2.2 空间变化规律
        2.3 南、北迁迁入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的降落过程
        2.4 气象背景分析
        2.4.1 大气环流形势
        2.4.2 低空迁飞流场
        2.4.3 卫星云系
        2.4.4 垂直气流场
        2.4.5 降水分布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迁飞性害虫实时迁入峰预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1. 系统研发的基本原理
        1.1 散度与连续性方程
        1.1.1 散度
        1.1.2 连续性方程
        1.2 涡度与涡度方程
        1.2.1 涡度
        1.2.2 涡度方程
        1.3 垂直速度
        2. 系统软件设计技术
        2.1 软件运行环境
        2.2 系统网络结构
        2.3 技术框架
        2.3.1 参数设置模块的设计
        2.3.2 环流背景分析模块的设计技术
        2.3.3 MICAPS数据预处理技术
        2.3.4 昆虫轨迹起止条件的判断
        2.3.5 轨迹计算原理
        2.3.6 轨迹输出技术
        2.4 系统运行流程
        2.5 数据接口
        2.5.1 背景场数据
        2.5.2 轨迹计算数据接口
        2.5.3 轨迹输出计算接口
        2.6 系统文件结构
        3. 系统工作流程及应用示例
        3.1 系统安装
        3.1.1 将光盘上的两个文件夹拷到硬盘上
        3.1.2 修改系统目录的可读写属性
        3.1.3 安装注册软件
        3.2 系统启动
        3.3 系统帮助文档的使用
        3.4 “关于”窗口
        3.5 用户登录
        3.5.1 登录窗口
        3.5.2 用户权限
        3.6 系统工作流程图
        3.7 系统参数设置
        3.7.1 数据路径的设置
        3.7.2 框区设置
        3.7.3 轨迹起落点判断条件设置
        3.8 害虫迁飞的天气背景分析
        3.9 云图和探空曲线
        3.9.1 卫星云图
        3.9.2 探空曲线
        3.10 轨迹顺推计算
        3.10.1 初始时间设置
        3.10.2 计算轨迹起始点和降落点的条件设置
        3.10.3 查找轨迹起点
        3.10.4 插值计算
        3.10.5 轨迹计算
        3.10.6 850hPa和925hPa轨迹显示
        3.10.7 两层叠加显示
        3.11 轨迹逆推计算
        3.12 系统退出
        4. 研发体会
    第十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云系多尺度综合观测方面
        1.2.2 锋面云系多尺度结构研究
        1.2.3 人工增加降水潜力条件
        1.2.4 层状降水云系云物理概念模型
    1.3 本论文选题、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和研究方法
        1.3.1 本论文选题和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河南省春秋水资源条件和云雨基本特征
    2.1 引言
    2.2 气候概况
    2.3 空中水资源状况
        2.3.1 水汽含量的季节变化
        2.3.2 水汽含量随高度变化
        2.3.3 水资源地理分布
    2.4 春秋季降水天气系统和水汽输送路径
        2.4.1 主要天气系统
        2.4.2 水汽输送路径
    2.5 云场和降水场的基本特征
        2.5.1 春秋季降水特征
        2.5.2 云系宏观特征
    2.6 小结
第三章 层状系多尺度结构的观测设计和资料处理技术
    3.1 前言
    3.2 观测网和观测项目设计
        3.2.1 观测网
        3.2.2 观测项目和时空分辨率的设计
    3.3 实时观测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3.3.1 通信系统
        3.3.2 信息的采集和存储
        3.3.3 综合显示分析平台
    3.4 主要观测技术装备及分析技术
        3.4.1 探空分析反演系统
        3.4.2 双通道微波辐射探测反演
        3.4.3 PMS云粒子测量系统
        3.4.4 GMS-5和TRMM卫星探测和反演
第四章 中尺度层状云系数值模式及其应用开发研究
    4.1 引言
    4.2 一维层状云模式
    4.3 三维中尺度静力平衡层状云系数值模式
        4.3.1 动力学方程
        4.3.2 云物理方程
        4.3.3 差分格式和计算方案
        4.3.4 计算方案
        4.3.5 模拟结果检验
    4.4 Reisner显式微物理方案MM5 v3.5中尺度模式
        4.4.1 模式基本方程组
        4.4.2 云物理方案
        4.4.3 计算方案和初始场
第五章 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及人工增雨条件典型个例研究
    5.1 引言
    5.2 河南冷锋层状降水云系个例之一--2002年04月04-05日
        5.2.1 天气形势和地面降水概况
        5.2.2 云系演变及云场的宏微观结构特征
        5.2.3 云系的多尺度湿热力动力结构特征
        5.2.4 地面降雨的中小尺度结构及雨核的产生发展的机制
        5.2.5 云场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增长机制的数值模拟
        5.2.6 主要结论
        第五章 个例之一 附图
    5.3 河南冷锋层状降水个例之二--1999年04月11日
        5.3.1 天气系统和综合观测概况
        5.3.2 低槽冷锋层状云系降水场结构特征
        5.3.3 云系中微尺度结构和人工播云条件
        5.3.4 云和降水的微结构
        5.3.5 层状云系微物理结构的数值模拟
        5.3.6 播云催化效果的微物理响应和宏观效果分析
        5.3.7 结论
        第五章 个例之二 附图
第六章 河南层状云系人工增雨条件和人工增雨概念模型的研究
    6.1 前言
    6.2 河南春秋层状云降水天气结构特征
        6.2.1 天气分类及主要特点
    6.3 中尺度结构特征分析
        6.3.1 中尺度湿热力动力结构特征
        6.3.2 中尺度回波带和降水带结构
    6.4 云的宏观和微物理结构特征
        6.4.1 云的宏观结构特征
        6.4.2 微物理特征
    6.5 河南层状云系人工增雨概念模型
    第六章 附图
第七章 人工增雨作业技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7.1 引言
    7.2 系统的设计
        7.2.1 基本考虑
        7.2.2 开发目标
        7.2.3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2.4 科学依据
    7.3 河南层状云系飞机人工增雨技术系统的开发
        7.3.1 监测系统及其观测的设计
        7.3.2 通信传输采集存贮系统的设计
        7.3.3 综合分析平台的设计
        7.3.4 多任务综合分析决策指挥系统
第八章 总结和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果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生期间公开发表和交流的科学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基于Internet在MICAPS2.0平台上的流域降水分布图的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精度风场模式的天气系统自动识别和定位研究[D]. 侯洁. 天津大学, 2018(06)
  • [2]监测预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陈正旭,陈亮,陈晔峰,洪月英. 浙江气象, 2012(01)
  • [3]基于GIS的气象信息集成与分析系统[D]. 沙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0)
  • [4]褐飞虱降落过程的动力气象学研究[D]. 包云轩.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5]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D]. 周毓荃. 南京气象学院, 2004(03)
  • [6]基于Internet在MICAPS2.0平台上的流域降水分布图的制作[J]. 张永红,葛徽衍. 陕西气象, 2002(S1)

标签:;  ;  

基于互联网的MICAPS2.0平台流域降水分布图制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