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自交联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自交联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一、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自交联乳液的制备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晋佩文[1](2021)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氨酯(PU)是一种独特的高分子材料,结构的可设计性使其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特性,满足多种应用领域的需求。随着行业环保要求的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与工业化逐渐崛起。水性聚氨酯(WPU)性能优异,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纤维上浆剂、胶黏剂、涂料等领域的绿色环保材料。但是,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O/W型的乳状液,其稳定性易受外界条件影响,造成水性聚氨酯絮凝、破乳等问题,限制了水性聚氨酯的应用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水性聚氨酯的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对配方及工艺进行优化,制备出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与良好稳定性的微交联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苯酐聚酯多元醇(PN)与聚碳酸酯多元醇(PCD)为混合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亲水性扩链剂,采用丙酮法合成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通过对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漆膜的性能研究,探究出在多元醇PN:PCD摩尔比为2:1、R值为1.2、DMPA摩尔含量为14%、EDA后扩链时,所得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表现最佳,乳液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与稀释稳定性,漆膜拉伸强度为29.08MPa,断裂伸长率为424.38%,吸水率仅有1.68%。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性聚氨酯在使用过程中的适配性与稳定性,在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中引入了乙氧基封端聚合物二醇(N-120)作非离子亲水扩链剂,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制备了微交联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通过对乳液及漆膜性能的综合分析,以N-120引入长侧链非离子亲水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酸碱稳定性与耐电解质稳定性,漆膜力学性能则会随着N-120含量的增多而下降。适度的交联作用则能够在乳液稳定的同时有效提高水性聚氨酯胶膜力学性能。对微交联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的乳化工艺的研究得出,微交联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的适宜乳化条件为倒相分散法乳化,分散器盘径比2:3、水滴加速度40m L/min、分散盘转速1200r/min、分散温度30℃、分散时间10min。通过乳液粒径、漆膜力学性能、SEM等综合分析,乳化工艺优化后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性能更佳,球型胶粒形态更为规整。

张敬东[2](2021)在《自交联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改性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因传统溶剂型树脂乳液所造成的污染问题违背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越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所以,研究开发新型环保型树脂替代传统乳液迫在眉睫。其中,水性丙烯酸树脂类乳液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低VOC乳液,使其具备了优异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丙烯酸酯类乳液自身存在耐水性、耐沾污性较差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有机硅化合物凭借其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较好的疏水性等成为改性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拟采用有机硅化合物对水性苯丙乳液进行改性研究,通过结合两者的优势,以期改善丙烯酸酯类乳液自身热粘冷脆、疏水性较差等缺陷。1.采用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聚合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K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AEO7)为乳化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丙烯酸(AA)为交联体系;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预乳化种子聚合工艺制备单一结构苯丙乳液,探究合成过程中聚合组份分布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合成条件:乳化剂用量为聚合总单体量3.50 wt.%,K12与AEO7用量比为3∶1;KPS用量为聚合主单体量0.50 wt.%,交联体系NMA、AA用量分别为聚合主单体量0.50 wt.%、1.00 wt.%时,制备得到的苯丙乳液显现出优异的性能。乳液聚合过程不产生凝胶;乳液粒子平均粒径为80 nm,分散指数(PDI)为0.036,粒径可控且均一性良好;交联度(二甲苯)为47.83 wt.%,可满足工业生产需求。2.基于粒子合成微观设计原理,制备核壳结构(硬核软壳、软核硬壳)自交联苯丙乳液,并对乳液及胶膜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乳液平均粒径集中分布于在100nm附近,分散指数(PDI)小于0.10,粒径可控且均一性良好;红外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乳液完整保留了苯丙乳液的主链结构;TGA测试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的设计对乳液胶膜热性能没有改善;接触角及吸水分析结果证实:软核硬核结构乳液胶膜疏水性能优于硬核软壳结构。3.选用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对软核硬壳结构自交联苯丙乳液进行改性研究。两种改性乳液胶膜IR分析图谱1060 cm-1位置均出现Si-O键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有机硅化合物成功接枝于乳液主链结构;TGA分析图谱显示,KH-570用量为聚合总单体量2.0 wt.%时,改性乳液胶膜热失重率较未改性前提升2.33 wt.%,热性能较改性前显着提升;且当KH-560、KH-570用量为聚合总单体量0.50 wt.%时,改性后乳液胶膜接触角较未改性前分别提高10.55°、20.16°。综上所述,改性剂用量相同时,KH-570改性后乳液及胶膜热性能及疏水性能提升较KH-560改性乳液明显,且当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为聚合主单体量0.50 wt.%时,所制备改性乳液平均粒径114 nm,PDI=0.022,粒径可控且分散均一;乳液胶膜热性能及疏水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

刘思彤[3](2021)在《含氟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水性聚氨酯(WPU)是一种绿色环保型产品,以其优异的耐寒性、耐磨性和粘弹性等着称,广泛应用于油墨、涂料、胶粘剂和生物等领域。聚氨酯本身极难分散于水中,引入亲水基团是使其实现水性化的有效方法,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WPU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弥补WPU的不足之处,本文引入了改性剂含氟丙烯酸酯以及环氧树脂对其进行改性。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接枝剂,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FA)为改性剂,得到一系列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WPUFA)乳液,探究了WPUFA性能受PETA含量和FA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PETA含量的不断增加,胶膜的拉伸强度升高至15.96 MPa,吸水率降低至16.94%。乳液的粒径在PETA含量为聚氨酯预聚体中剩余-NCO摩尔质量的40%时最小。FA的加入不但使乳液粒径增加、粘度下降,而且提升了胶膜的拉伸强度、耐水性、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结晶度。此外,分别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TMPDE)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为接枝剂引入WPUFA中,对比了接枝剂的种类对WPUFA性能的影响。测试发现,使用PETA合成的乳液粒径最大,为79.6 nm,胶膜的拉伸强度最高,为11.32 MPa,吸水率最小,为22.40%,使用HEMA合成的乳液粒径最小,为72.0 nm,胶膜的拉伸强度最小,为7.41 MPa,使用TMPDE合成的胶膜吸水率最高,为28.87%。然而,单一使用FA改性WPU并不能满足多领域的需求,本文在二元改性的基础上引入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EP)进行三元改性,合成一系列含氟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FA)乳液,以达到进一步改善性能、拓宽应用领域的期望。研究了EWPUFA乳液及胶膜性能受EP种类与E-44含量的影响。测试发现,加入不同种类的EP后,当EP环氧值越大时,对应的乳液粒径越小,胶膜的吸水率与接触角越大,拉伸强度越小。当加入环氧值适当的E-44后,随着E-44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增大至201.4 nm,胶膜的拉伸强度与热稳定性得到提升,接触角下降至82.4°,吸水率下降至6.40%,结晶度也不断下降。在FA与E-44复合改性WPU的基础上,合成了交联型EWPUFA-C、自交联型EWPUFA-S和非交联型EWPUFA-N三种不同内部结构的EWPUFA乳液。研究发现,EWPUFA-C乳液的粒径最小,为104.9 nm,EWPUFA-C和EWPUFA-S胶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高于EWPUFA-N胶膜,而吸水率与接触角低于EWPUFA-N胶膜。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4](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刘晨[5](2021)在《疏水阻燃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性聚氨酯材料因具有安全环保、柔韧性好等特点在各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上亲水基团的存在导致其胶膜的疏水性明显降低,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会影响涂层的使用寿命。此外,聚氨酯材料本身易燃,而且其应用领域多为易燃材料,这进一步限制了聚氨酯的应用。因此,对水性聚氨酯进行疏水和阻燃改性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疏水助剂,引入改性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和生物质功能化石墨烯作为阻燃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采用二乙醇胺对DOPO进行改性,得到反应型磷氮系阻燃剂9,10-二氢-9-氧代-10-[N,N-双-(2-羟乙基氨基甲基)]-10-膦菲-10-氧化物(DOPO-DAM),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DOPO-DAM。以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和DOPO-DAM为主要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硅与DOPO衍生物改性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HFR-WPU)。研究结果表明:当R值为2.4,DMBA用量为6 wt%,PDMS用量为6 wt%,DOPO-DAM用量为6 wt%时,所得水性聚氨酯乳液和胶膜性能最佳。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乳液粒子为球形结构,粒径为70 nm左右,粒径分布较窄。接触角测试胶膜具有较好的疏水性。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结果显示,随着阻燃剂的增多,胶膜的热释放速率逐渐降低,氧指数和残碳率逐渐升高;当阻燃剂用量为6 wt%时,胶膜的氧指数为26.6%,总热释放速率和产烟率相比于不添加阻燃剂的聚氨酯胶膜明显下降。将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应用于织物整理,垂直燃烧测试显示织物的阻燃等级可以达到B2级,水接触角达到125°,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疏水性。通过植酸(PA)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得到植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PA),再通过多巴胺(PDA)对GO@PA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多巴胺改性植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PA@PDA)。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改性石墨烯的微观形貌为轻薄的纳米片状。以GO@PA@PDA、PDMS和DOPO-DAM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生物质功能化石墨烯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结果表明:当PDMS用量为6 wt%,DOPO-DAM用量为6 wt%,GO@PA@PDA用量为2.5wt%时,所制得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较好。聚氨酯乳液粒径为140 nm左右,胶膜接触角为105°,力学性能显着提升。随着GO@PA@PDA用量的逐渐增加,热释放速率、产烟率等明显降低,残碳率逐渐升高。当GO@PA@PDA用量为2.5wt%时,总热释放率下降了23.9%,总产烟率下降了 87.6%,平均有效燃烧热下降了 56.2%,残碳率最高且热成像表面温度最低。将乳液应用于织物整理,织物的水接触角达到150°,续燃时间仅为2.9 s,损毁长度最小,极限氧指数最高,垂直燃烧测试达到B1等级,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疏水性。

魏范梅[6](2020)在《改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人们对合成革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但染色后的合成革的色牢度,尤其是湿摩擦牢度差,往往需要借助固色剂进行整理。研究发现,水性聚氨酯(WPU)对于染色合成革的固色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合成革的耐摩擦牢度和脱色掉色程度,且WPU具有无毒、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WPU型固色剂的研发具有良好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本论文以聚丙二醇(PPG-1000)、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无有机溶剂的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WPU乳液。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优化了WPU固色剂性能的影响因素,讨论了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固色效果的影响,探索更好的合成及固色过程。研究发现,阴离子WPU的各性能均优于阳离子WPU,当环氧氯丙烷(ECH)为封端交联剂改性阴离子型WPU,其用量为92%时,可提高PU革干、湿摩擦牢度均2级。当亲水扩链剂用量为5%,二羟甲基丙酸(DMPA)与二羟甲基丁酸(DMBA)的质量混合比为1:3时,可提高PU革干摩擦牢度2级、湿摩擦牢度2~3级,有机氟(F-HDIT)改性WPU,其用量为7.5%时,对PU革进行固色,干摩擦牢度提高2~3级、湿摩擦牢度提高3级。

杨凤敏[7](2020)在《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等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可制得丙烯酸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耐候性、耐酸碱、成膜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化工、皮革、功能性膜、医用高分子及水处理等领域。但是作为成膜物使用时其耐水性差、吸水率高,这一缺点严重限制了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范围,为了拓宽应用范围,需要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耐水性,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鉴于此,本文进行了降低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首先,考察了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确定了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配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交联剂的类型及其用量、乳胶粒的内交联结构及外交联体系对丙烯酸酯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通过优化乳胶粒的内交联结构,确定了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及聚合条件;最后,探索了用低分子量SMA共聚物的皂化物作乳化剂对合成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中乳化剂用量、复合乳化剂配比、引发剂用量、软硬单体配比、疏水性单体St用量对乳胶膜吸水率均有影响。其中,复合乳化剂用量及配比、疏水性单体用量对丙烯酸酯乳胶膜的吸水率影响最大。保证乳液稳定的前提下,减少乳化剂用量、提高复合乳化剂中非离子型乳化剂比例、增大疏水性单体用量均可极大程度地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2)丙烯酸酯乳液内交联反应的交联剂类型、用量及乳胶粒的交联结构对乳胶膜的交联度及吸水率的影响较大,其中乳胶粒的交联结构是影响交联度及吸水率的重要因素。采用DVB作内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的2%(质量分数,下同)时,乳胶膜的吸水率最低。在此基础上,优化了乳胶粒的交联结构,发现当交联结构为内交联层在自交联层以内,内交联层所用单体量为20%时,形成的核壳结构有助于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此时吸水率最低仅为4.24%。(3)外交联体系的选择对吸水率有较大影响,GMA+AA交联体系较AM+AA交联体系更适合作丙烯酸酯乳液的自交联体系。当交联单体用量占单体的2%时,乳液及乳胶膜的性能较好,吸水率较小为4.79%。(4)碱皂化低分子量SMA共聚物可单独作为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乳化剂。其中Na OH皂化SMA共聚物作乳化剂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乳胶膜吸水率较低仅为9.52%。

丁秋莉[8](2020)在《交联核壳型氟化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性聚氨酯是一类重要的水性环保树脂,阳离子水性聚氨酯(CWPU)因带有正电荷,特别适用于皮革、织物及纸张等表面处理。传统CWPU结构单一且含有亲水基团,因而耐水耐溶剂欠佳。常用改善CWPU耐水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交联改性;二是将疏水基团引入聚合物中。本课题利用内交联剂与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改性CWPU,合成了具有交联核壳结构的含氟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FPUA材料因其优异的表面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端建筑涂料、织物整理剂及皮革涂饰剂等领域,具有十分明显的工业价值。本课题首先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聚碳酸酯二醇(PCDL)为主要原料,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内交联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封端剂,制备了以烯键封端的内交联型CWPU乳液。重点探讨了硬段含量、MDEA用量、TMP及HEMA用量对乳液及胶膜综合性能的影响。以上述制得的以烯键封端的CWPU乳液作为种子,与乙烯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均匀混合制备单体预乳化剂,通过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PU为壳、PA为核的交联型FPUA复合乳液。重点探讨了核壳比PA/PU对FPUA乳液及胶膜表面性能、机械性能及耐热性等综合性能的影响。本课题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乳液及胶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w(硬段)=45%、w(MDEA)=8%、w(TMP)=1.5%、n(HEMA/-NCO)=1:1时,CWPU乳液贮存稳定性>6个月,硬度为H,附着力0级,抗冲击力为50Kg/cm2,拉伸强度为7.8MPa。另外,当w(PA)=30%~50%时,FPUA乳液稳定性最高,胶粒在TEM下呈明暗交接的核壳结构;当w(PA)=30%时,拉伸强度达23.35MPa;当w(PA)=50%时,涂膜表面含氟量为14.75%,接触角高达98.5o,吸水率降低了80%,展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胶膜在AFM观察下表面平整度较高,相区尺寸在<20nm范围内波动。

吴越[9](2020)在《基于硅烷改性聚氨酯的有机硅风格调理剂的设计与制备》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硅柔软剂赋予织物柔软、滑爽及手感好等优异性能,但仍存在风格单一的问题。WPU具有耐磨、粘接能力强、环保等特性,如果利用其优点将有助于改善有机硅柔软剂存在的问题。课题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将聚硅氧烷嵌入到聚氨酯大分子中,旨在结合有机硅与聚氨酯两者的优点。通过对原料的选择以及加料方式的确定,设计合成梳状、微交联、支化三种不同的P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聚合反应中每步合成的预聚体及最终产物进行表征;通过粒径和乳液物化性能等测试对聚合物乳液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将PUS以及PUS/PS复合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通过织物风格(FAST)、折皱回复角、热重(TG)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对织物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以聚醚为侧长链的DS1E系列PUS乳液稳定性较好,复合整理后棉织物的亲水性最佳;在PUS乳液中,有机硅含量降低,聚醚含量相对应增加,但PUS/PS复合整理后的棉织物亲水性并没有提升;与PS整理的棉织物相比,经PUS/PS复合乳液整理棉织物亲水性由360.50s提高到25.99s,棉织物白度、折皱回复角都得到提高,织物压缩性与柔软度略有下降,但影响很小。HDI三聚体微交联PUS乳液稳定;经PUS/PS复合乳液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平滑,热稳定性较高;相较于PS处理的棉织物,复合整理棉织物的白度、压缩性与柔软度相差不大,其亲水性、折皱回复角得到显着提升,而且随着PUS交联度的增加,复合整理后的棉织物折皱回复角越大。聚醚微交联PUS乳液粒径分布集中,粒径较小;与PS整理后的棉织物比较,经PUS/PS整理后的棉织物亲水性由360.50提高到18.09s,织物白度、手感、压缩性和弯曲度很接近,折皱回复角由9.1°最高提升至40.1°。支化PUS乳液稳定性略低;相较于PS整理后的棉织物,复合整理棉织物的白度、柔软度无很大变化,压缩性略有下降,折皱回复角由9.8°显着提升至62.0°,织物亲水性提升;随着PUS中聚醚含量降低,有机硅含量相对应增加,经复合整理后棉织物亲水性反而略高。XPS显示:PUS与PS混合较均匀;SEM和TG表明:相较于原布,整理后的棉织物表面较光滑,热稳定性提高。相对于PS整理的针织棉布、涤纶和锦氨纶,PUS/PS复合整理后织物亲水性都有较大的改善,且随着PUS含量的增加,织物亲水性改善更明显。梳状结构中,DS1E-1/PS、DS2E-30/PS整理对锦氨纶亲水性的改善最为显着;微交联结构中,NHS1E-2/PS、NES1E-2/PS复合整理对涤纶和锦氨纶的亲水性改善最显着;支化结构中,BES1E-2对涤纶和锦氨纶亲水性的改善较显着;BES2E-2对锦氨纶亲水的提高较为明显。

孟林龙[10](2020)在《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探究及其UV固化和复合改性》文中认为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CWPU)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可再生、易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的挥发性组分(VOCs)排放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环境政策日益严格,CWPU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并迅速成为了涂料工业的研究热点。但是,亲水性乳化剂和蓖麻油脂肪酸链的引入通常会降低材料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因此,发展一种具有优异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的高蓖麻油含量的WPU涂料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天然蓖麻油作为多元醇,制备了 CWPU涂料。通过研究投料方式、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n(-OH)/n(-NCO)值和蓖麻油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优化了CWPU的合成工艺;此外,为了得到具有极好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的高蓖麻油含量的WPU涂料,本论文构建了 UV固化的SiO2/CWPU复合体系,分别研究了 UV固化改性和γ-MPS:TEOS 比值对常规固化CWPU和UV固化CWPU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得到最优的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制得稳定的乳液,分步法投料优于一锅法投料;对于分步法投料工艺,综合考虑到CWPU的乳液稳定性、耐水性和热力学性能,较合适的配比如下:DMPA含量为5-7 wt%,n(-OH)/n(-NCO)比值为0.91,蓖麻油含量为42.5~50wt%。(2)高蓖麻油含量的CWPU经UV固化改性后,树脂的吸水率由436.7%下降到21.1%,铅笔硬度由B提高到HB,杨氏模量由49.2 MPa提高到211.4 MPa,断裂伸长率由 324.1%下降到 276.4%。此外,对于UV固化树脂,DMPA含量由5wt%提高到7 wt%,树脂的柔韧性大幅下降。因此,DMPA含量为5 wt%的UV固化CWPU树脂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3)SiO2/CWPU壳核复合结构的构建进一步地提升了高蓖麻油含量的UV固化树脂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γ-MPS含量越高,材料的性能越好。随着γ-MPS:TEOS 比值由0:1上升到1:0,复合树脂的吸水率由11.7%下降到7.9%,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硬度分别由12.5 MPa、178.6 MPa和HB升高到18.9 MPa、487.8 MPa和3H,断裂伸长率由227.4%下降到83.9%。因此,最佳的γ-MPS/TEOS 比值为1:0,即F-S2样品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其对应的合成配方为最优配方。本论文成功的制备了UV固化SiO2/CWPU壳核复合涂料,该涂料具有蓖麻油含量高、存储稳定性好以及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是一种极好的木器涂料,期待其应用于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自交联乳液的制备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自交联乳液的制备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进展
    1.3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立项依据、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交联阴/非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样品测试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性聚氨酯的乳化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样品测试与表征
    4.4 乳化工艺实验设计
    4.5 乳化工艺实验结果
    4.6 竞品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2)自交联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苯乙烯-丙烯酸酯类乳液聚合概述
        1.2.1 苯乙烯-丙烯酸酯类乳液特点
        1.2.2 苯乙烯-丙烯酸酯类乳液聚合体系的基本组成
        1.2.3 苯乙烯-丙烯酸酯类乳液聚合机理
    1.3 丙烯酸乳液的工业化合成
        1.3.1 间歇乳液聚合
        1.3.2 半连续/连续乳液聚合
        1.3.3 预乳化工艺
        1.3.4 种子乳液聚合
    1.4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
        1.4.1 有机硅改性
        1.4.2 有机氟改性
        1.4.3 聚氨酯改性
        1.4.4 其他改性方法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基础及表征
    2.1 主要实验原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装置
    2.4 配方设计及聚合组份的选择
        2.4.1 聚合单体的选择
        2.4.2 乳化剂的选择
        2.4.3 引发剂的选择
    2.5 测试与表征
        2.5.1 乳液外观
        2.5.2 乳液的总固物含量(TSC)
        2.5.3 乳液的凝固物含量
        2.5.4 转化率
        2.5.5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
        2.5.6 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
        2.5.7 乳液胶膜交联度
        2.5.8 乳液的粒度分布
        2.5.9 乳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2.5.10 乳胶膜的热分析(TGA)
        2.5.11 乳胶膜的接触角分析
        2.5.12 乳胶膜的吸水率分析
3 自交联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探究
    3.1 引言
    3.2 NMA/AA交联反应机理
    3.3 核壳乳液概述
    3.4 合成步骤及工艺流程
        3.4.1 自交联苯丙乳液的合成
        3.4.2 核壳乳液的合成
    3.5 聚合组分对聚合过程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3.5.1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5.2 乳化剂复配比例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5.3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5.4 AA/NMA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6 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3.6.1 理化性能
        3.6.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6.3 粒径大小及分布
        3.6.4 形貌分析(TEM)
        3.6.5 热失重分析(TGA)
        3.6.6 吸水率
    3.7 本章小结
4 有机硅改性自交联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有机硅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
        4.2.1 改性液的合成
        4.2.2 有机硅改性机理
        4.2.3 改性乳液成膜机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理化性能
        4.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4.3.3 粒径大小及分布
        4.3.4 热失重分析(TGA)
        4.3.5 吸水率
        4.3.6 水接触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含氟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性聚氨酯
        1.2.1 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基本原料
        1.2.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1.2.3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
        1.2.4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3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1.3.1 丙烯酸酯改性
        1.3.2 有机硅改性
        1.3.3 纳米材料改性
        1.3.4 环氧树脂改性
        1.3.5 有机氟改性
        1.3.6 交联改性
        1.3.7 复合改性
        1.3.8 天然材料改性
    1.4 论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2.3 WPUFA乳液的合成
    2.4 EWPUFA乳液的合成
    2.5 胶膜的制备
    2.6 乳液的测试与表征
        2.6.1 DLS测试
        2.6.2 粘度测试
    2.7 胶膜的测试与表征
        2.7.1 红外光谱测试
        2.7.2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2.7.3 动态机械性能测试
        2.7.4 胶膜热失重测试
        2.7.5 胶膜接触角测试和表面能计算
        2.7.6 胶膜吸水率测试
        2.7.7 X射线衍射测试
第3章 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研究
    3.1 引言
    3.2 不同PETA含量的WPUFA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3.2.1 PETA含量对WPUFA乳液粒径的影响
        3.2.2 不同PETA含量的WPUFA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2.3 PETA含量对WPUFA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2.4 PETA含量对WPUFA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3.3 不同FA含量的WPUFA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3.3.1 FA含量对WPUFA乳液粒径的影响
        3.3.2 FA含量对WPUFA乳液粘度的影响
        3.3.3 不同FA含量的WPUFA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3.4 FA含量对WPUFA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FA含量对WPUFA胶膜接触角和表面能的影响
        3.3.6 FA含量对WPUFA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3.3.7 不同FA含量的WPUFA胶膜的XRD分析
        3.3.8 FA含量对WPUFA胶膜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不同接枝剂种类的WPUFA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3.4.1 接枝剂种类对WPUFA乳液粒径的影响
        3.4.2 不同接枝剂种类的WPUFA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4.3 接枝剂种类对WPUFA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3.4.4 接枝剂种类对WPUFA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氟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
    4.1 引言
    4.2 不同环氧树脂种类的EWPUFA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4.2.1 环氧树脂种类对EWPUFA乳液粒径的影响
        4.2.2 不同环氧树脂种类的EWPUFA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4.2.3 环氧树脂种类对EWPUFA胶膜接触角和表面能的影响
        4.2.4 环氧树脂种类对EWPUFA胶膜吸水性的影响
        4.2.5 环氧树脂种类对EWPUFA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不同E-44 含量的EWPUFA乳液的制备与研究
        4.3.1 E-44 含量对EWPUFA乳液粒径的影响
        4.3.2 不同E-44 含量的EWPUFA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4.3.3 E-44 含量对EWPUFA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4.3.4 E-44 含量对EWPUFA胶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4.3.5 E-44 含量对EWPUFA胶膜接触角和表面能的影响
        4.3.6 E-44 含量对EWPUFA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4.3.7 不同E-44 含量的EWPUFA胶膜的XRD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内部结构的EWPUFA乳液的制备及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内部结构的EWPUFA乳液的制备
        5.2.1 交联型EWPUFA-C乳液的合成
        5.2.2 自交联型EWPUFA-S乳液的合成
        5.2.3 非交联型EWPUFA-N乳液的合成
    5.3 内部结构对EWPUFA乳液粒径的影响
    5.4 不同内部结构的EWPUFA胶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5.5 内部结构对EWPUFA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5.6 内部结构对EWPUFA胶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5.7 内部结构对EWPUFA胶膜接触角的影响
    5.8 内部结构对EWPUFA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2 产品研发进展
    2.1 硅橡胶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2.1.2 热硫化硅橡胶
        2.1.3 加成型硅橡胶
    2.2 硅油
    2.3 硅树脂
    2.4 硅烷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5)疏水阻燃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性聚氨酯概述
        1.2.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料
        1.2.2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3 水性聚氨酯的疏水改性
        1.3.1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
        1.3.2 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聚氨酯
        1.3.3 POSS改性水性聚氨酯
    1.4 水性聚氨酯的阻燃改性
        1.4.1 磷系阻燃剂改性水性聚氨酯
        1.4.2 氮系阻燃剂改性水性聚氨酯
        1.4.3 磷-氮系阻燃剂改性水性聚氨酯
        1.4.4 石墨烯阻燃剂改性水性聚氨酯
        1.4.5 水性聚氨酯的阻燃方法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2 有机硅与DOPO衍生物改性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2 9,10-二氢-9-氧代-10-[N,N-双-(2-羟乙基氨基甲基)]-10-膦菲-10-氧化物(DOPO-DAM)的合成
        2.2.3 有机硅与DOPO衍生物改性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HFR-WPU)的合成
        2.2.4 有机硅与DOPO衍生物改性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工艺
    2.3 测试与表征
        2.3.1 DOPO-DAM的测试与表征
        2.3.2 乳液性能测试与表征
        2.3.3 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2.3.4 织物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9,10-二氢-9-氧代-10-[N,N-双-(2-羟乙基氨基甲基)]-10-膦菲-10-氧化物(DOPO-DAM)的结构分析
        2.4.2 疏水改性剂种类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2.4.3 多元醇种类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2.4.4 DMBA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2.4.5 R值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2.4.6 PDMS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2.4.7 DOPO-DAM用量对水性聚氨酯的影响
        2.4.8 有机硅与DOPO衍生物改性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表征
        2.4.9 有机硅与DOPO衍生物改性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整理织物的性能研究
    2.5 小结
3 生物质功能化石墨烯改性疏水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化学试剂与仪器
        3.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和改性
        3.2.3 GO@PA@PDA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3.2.4 GO@PA@PDA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工艺
    3.3 测试与表征
        3.3.1 氧化石墨烯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测试与表征
        3.3.2 乳液性能测试与表征
        3.3.3 乳胶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3.3.4 织物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GO、GO@PA和GO@PA@PDA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4.2 多巴胺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3.4.3 PDMS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3.4.4 DOPO-DAM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3.4.5 GO@PA@PDA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合成和性能的影响
        3.4.6 阻燃机理研究
        3.4.7 GO@PA@PDA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表征
        3.4.8 GO@PA@PDA改性水性聚氨酯整理织物的性能研究
    3.5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改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聚氨酯和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
        1.2.1 聚氨酯
        1.2.2 水性聚氨酯
    1.3 WPU固色剂
        1.3.1 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的影响因素
        1.3.2 提高湿摩擦牢度的方法
        1.3.3 湿摩擦牢度固色剂的发展
        1.3.4 WPU固色剂的作用机理
        1.3.5 影响WPU固色剂性能的因素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步骤
        2.2.1 实验原料预处理
        2.2.2 F-HDIT的合成
        2.2.3 WPU的合成步骤
        2.2.4 正交实验优化WPU固色剂的合成工艺
        2.2.5 固色工艺
    2.3 分析与测试方法
        2.3.1 -NCO含量的测定
        2.3.2 乳液外观
        2.3.3 水泡脱色测试
        2.3.4 稳定性的测试
        2.3.5 黏度的测定
        2.3.6 干燥速率的测定
        2.3.7 固含量的测定
        2.3.8 红外性能的测定
        2.3.9 耐水性的测试
        2.3.10 胶膜力学性能的测试
        2.3.11 耐摩擦性能的测定
3 阳离子、阴离子WPU固色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阳离子WPU固色剂结果与讨论
        3.2.2 阴离子WPU固色剂结果与讨论
        3.2.3 阳离子与阴离子WPU固色剂性能比较
        3.2.4 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固色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封端交联改性阳离子型、阴离子型WPU固色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封端交联改性阳离子WPU固色剂结果与讨论
        4.2.2 封端交联剂改性阴离子WPU固色剂结果与讨论
        4.2.3 封端改性阳离子与阴离子WPU固色剂性能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亲水扩链剂种类对WPU固色剂的影响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红外光谱分析
        5.2.2 DMPA与 DMBA混合比例对WPU性能的影响
        5.2.3 亲水扩链剂含量对WPU性能的影响
        5.2.4 其余因素对WPU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有机氟改性WPU固色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红外光谱分析
        6.2.2 不同F-HDIT对 FWPU性能的影响
        6.2.3 F-HDIT含量对FWPU性能的影响
        6.2.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6.2.5 其余因素对FWPU性能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丙烯酸酯乳液简介
    1.2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
        1.2.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1.2.2 聚氨酯(PU)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1.2.3 环氧树脂(EP)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1.2.4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1.3 丙烯酸酯乳液的交联
        1.3.1 内交联
        1.3.2 外交联
    1.4 乳化剂
        1.4.1 小分子乳化剂
        1.4.2 反应性乳化剂
        1.4.3 高分子乳化剂
    1.5 影响乳胶膜吸水率的因素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配方组成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2.3.2 乳化剂配比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2.3.3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2.3.4 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2.3.5 苯乙烯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2.4 本章结论
第3章 交联对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原料
        3.2.3 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内交联剂类型的影响
        3.3.2 内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3.3.3 内交联结构的影响
        3.3.4 外交联体系的影响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高分子乳化剂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皂化类型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4.3.2 皂化程度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4.3.3 高分子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交联核壳型氟化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性聚氨酯
        1.2.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1.2.2 水性聚氨酯的特点及性能
        1.2.3 水性聚氨酯的基本原料及合成方法
        1.2.4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3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1.3.1 形成交联结构改性
        1.3.2 丙烯酸酯改性
        1.3.3 引入疏水性链段改性
    1.4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1.4.1 物理共混法
        1.4.2 互穿网络法
        1.4.3 种子乳液聚合法
        1.4.4 溶液聚合转相法
        1.4.5 原位聚合法
        1.4.6 核壳乳液聚合法
    1.5 有机氟改性水性聚氨酯材料的研究
        1.5.1 有机氟的结构与性能
        1.5.2 有机氟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1.5.3 氟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工艺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基础及表征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装置图
    2.4 乳液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乳液固含量与转化率测试
        2.4.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3 核磁分析(1H-NMR)
        2.4.4 乳液粒径分析
        2.4.5 乳液黏度测试
        2.4.6 乳液稳定性分析
        2.4.7 乳胶粒结构分析(TEM)
    2.5 胶膜性能测试与表征
        2.5.1 胶膜透射红外分析(ATR-FTIR)
        2.5.2 胶膜力学性能测试
        2.5.3 胶膜动态力学拉伸(DMA)
        2.5.4 胶膜耐热性测试(TGA)
        2.5.5 胶膜表面扫描电镜分析(SEM)
        2.5.6 胶膜表面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2.5.7 胶膜表面X光电子能谱(XPS)
        2.5.8 胶膜耐水性测试
        2.5.9 胶膜耐腐蚀性测试
        2.5.10 胶膜透光率测试
第三章 内交联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CWPU乳液的制备工艺
        3.2.1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3.2.2 CWPU预聚体的制备
        3.2.3 以HEMA封端的CWPU交联型乳液制备
        3.2.4 HEMA-CWPU交联型涂膜的制备
    3.3 HEMA-CWPU交联型乳液及胶膜的性能研究
        3.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2 核磁氢谱分析(1H-NMR)
        3.3.3 硬段含量对CWPU乳液及胶膜性能影响
        3.3.4 亲水扩链剂用量对CWPU乳液及胶膜性能影响
        3.3.5 交联剂TMP对 CWPU乳液及胶膜性能影响
        3.3.6 封端剂HEMA对 CWPU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
        3.3.7 胶膜表面形貌分析(SEM/AFM)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壳型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全氟烷基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核壳乳液的制备
        4.2.1 种子乳液聚合工艺
        4.2.2 不同配比FPUA核壳乳液的制备
        4.2.3 酮肼交联固化FPUA胶膜的制备
    4.3 核壳单体配比对FPUA核壳乳液性能影响
        4.3.1 透射红外(ATR-FTIR)图谱分析
        4.3.2 乳液粒径分析
        4.3.3 乳胶粒形貌分析(TEM)
        4.3.4 胶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4.3.5 胶膜动态力学拉伸分析(DMA)
        4.3.6 胶膜表面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4.3.7 胶膜疏水性能分析(接触角/吸水率)
        4.3.8 胶膜微观表面形貌分析
        4.3.9 胶膜热学性能分析
        4.3.10 胶膜其他物化性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硅烷改性聚氨酯的有机硅风格调理剂的设计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有机硅概述
        1.1.1 有机硅柔软剂的发展历程
        1.1.2 有机硅柔软剂的应用性能及存在的问题
        1.1.3 有机硅柔软剂的发展趋势
    1.2 水性聚氨酯简介
    1.3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1.3.1 共混改性
        1.3.2 共聚改性
    1.4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意义
    1.6 课题的创新性
2 实验原理
    2.1 纺织品柔软整理及复合整理
        2.1.1 纺织品柔软整理
        2.1.2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与传统有机硅柔软剂复合
    2.2 聚氨酯反应原理及单体选择
        2.2.1 聚氨酯反应原理
        2.2.2 单体的选择
    2.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分子结构设计
        2.3.1 梳状结构设计
        2.3.2 微交联结构设计
        2.3.3 支化结构设计
3 实验部分
    3.1 试剂、原料及仪器
        3.1.1 试剂及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测试织物的选择
    3.2 乳液性能测试方法
        3.2.1 乳液粘度
        3.2.2 乳液粒径
        3.2.3 稀释稳定性
        3.2.4 耐酸碱稳定性
        3.2.5 高温稳定性
        3.2.6 储存稳定性
    3.3 化学及物理结构表征
        3.3.1 傅里叶红外测试
        3.3.2 热重分析(TG)
        3.3.3 织物表面元素分析(XPS)
        3.3.4 棉织物电镜(SEM)
    3.4 织物整理方案
    3.5 整理织物综合性能评价
        3.5.1 白度
        3.5.2 折皱回复角
        3.5.3 亲水性能测试
        3.5.4 综合手感
        3.5.5 织物弯曲性能
        3.5.6 织物压缩性能
4 梳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
    4.1 梳状结构聚醚侧长链分布及分子量设计
        4.1.1 红外分析
        4.1.2 乳液粒径
        4.1.3 乳液物化性能
        4.1.4 应用性能评价
    4.2 梳状结构主链有机硅链节长度设计
        4.2.1 乳液粒径
        4.2.2 乳液物化性能
        4.2.3 应用性能评价
        4.2.4 棉织物热重分析
        4.2.5 棉织物XPS分析
        4.2.6 棉织物电镜分析
    4.3 梳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有机硅侧长链的设计
        4.3.1 红外分析
        4.3.2 乳液粒径
        4.3.3 乳液物化性能
        4.3.4 应用性能评价
    4.4 梳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氨基硅油复合应用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微交联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
    5.1 硬交链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乳液
        5.1.1 红外分析
        5.1.2 乳液粒径
        5.1.3 乳液物化性能
        5.1.4 应用性能评价
        5.1.5 棉织物XPS分析
    5.2 软交链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乳液
        5.2.1 红外分析
        5.2.2 乳液粒径
        5.2.3 乳液物化性能
        5.2.4 应用性能评价
        5.2.5 棉织物热重分析
        5.2.6 棉织物XPS分析
        5.2.7 棉织物电镜分析
    5.3 微交联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氨基硅油复合应用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支化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
    6.1 支化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初探
    6.2 支化结构有机硅链节的设计
        6.2.1 红外分析
        6.2.2 乳液粒径
        6.2.3 乳液物化性能
        6.2.4 应用性能评价
        6.2.5 棉织物热重分析
        6.2.6 棉织物XPS分析
        6.2.7 棉织物电镜分析
    6.3 支化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氨基硅油复合应用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探究及其UV固化和复合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CWPU树脂的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WPU的制备
    1.3 WPU树脂成膜机理
        1.3.1 固化方式概述
        1.3.2 UV固化技术在WPU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SiO_2/CWPU核壳复合涂料
        1.4.1 SiO_2/WPU复合材料的概述
        1.4.2 SiO_2/CWPU壳核复合结构的研究进展
    1.5 本实验研究的内容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装置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装置
    2.2 CWPU涂料的制备
        2.2.1 制备流程
        2.2.2 乳液的制备
        2.2.3 薄膜及木器漆膜的制备
    2.3 UV固化的CWPU涂料的制备
        2.3.1 制备流程
        2.3.2 乳液的制备
        2.3.3 薄膜及木器漆膜的制备
    2.4 UV固化的SiO_2/CWPU壳核复合涂料的制备
        2.4.1 制备流程
        2.4.2 复合乳液的制备
        2.4.3 复合薄膜及木器漆膜的制备
    2.5 表征方法及性能测试
        2.5.1 红外
        2.5.2 乳液性能测试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5.4 热分析
        2.5.5 耐水性测试
        2.5.6 力学性能分析
        2.5.7 漆膜性能测试
3 CWPU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投料方式对CWPU乳液性能的影响
    3.3 CWPU的红外分析
    3.4 CWPU乳液的性能
        3.4.1 DMPA含量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3.4.2 n_((-OH))/n_((-NCO))的比值对CWPU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3.4.3 蓖麻油含量对CWPU乳液的粒径分布的影响
        3.4.4 CWPU的表观性能
    3.5 CWPU的耐水性
    3.6 CWPU的表面润湿性的评估
    3.7 CWPU的热稳定性
        3.7.1 DMPA含量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3.7.2 n_((-OH))/n_((-NCO))值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3.7.3 蓖麻油含量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3.7.4 CWPU树脂在空气和氮气环境下的热分解行为
    3.8 蓖麻油含量对CWPU的动态力学热性能的影响
    3.9 CWPU的力学性能评估
    3.10 本章小结
4 UV固化的CWPU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乳液稳定性分析
    4.3 UV固化体系的建立对材料耐水性的影响
    4.4 UV固化体系的建立对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4.5 力学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UV固化的SiO_2/CWPU壳核复合涂料
    5.1 引言
    5.2 γ-MPS/TEOS比值对CWPU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5.3 γ-MPS/TEOS比例对复合乳液形貌的影响
    5.4 γ-MPS/TEOS比例对漆膜润湿性的影响
    5.5 γ-MPS/TEOS比例对复合薄膜耐水性的影响
    5.6 DSC分析
    5.7 DMA分析
    5.8 γ-MPS/TEOS比例对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自交联乳液的制备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晋佩文.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自交联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 张敬东. 中北大学, 2021(09)
  • [3]含氟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思彤.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5]疏水阻燃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晨.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改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魏范梅. 烟台大学, 2020(02)
  • [7]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D]. 杨凤敏.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3)
  • [8]交联核壳型氟化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丁秋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硅烷改性聚氨酯的有机硅风格调理剂的设计与制备[D]. 吴越.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10]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探究及其UV固化和复合改性[D]. 孟林龙.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阳离子有机硅聚氨酯自交联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