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承德至内蒙古的驿道和驿站

清代承德至内蒙古的驿道和驿站

一、清代承德通向内蒙古地区的驿路和驿站(论文文献综述)

姚虹云[1](2021)在《黑龙江将军辖区的驿道交通》文中指出清代设置黑龙江将军后,构建了黑龙江地区通向中央朝廷的完整驿道交通,在公文传递、官员往来、经贸通商、民族交流,以及边疆防御和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当时的几条重要交通驿道,并对其管理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张晓明[2](2021)在《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文中指出明朝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经营辽东地区,并“带控”包括大宁、努尔干都司在内的广大东北区域。有明一代,辽东都司辖境虽有盈缩,但其核心地理范围变化不大,即南濒海,东南附朝鲜半岛,东北环群山,西接草原、沙地,为中原重要门户。辽东地区因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与日本隔海相望,其社会变迁进程与邻邦牵涉颇多。所以,辽东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亦是维系东亚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保障。国家制度与边疆秩序共同作用于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的关系,双方交往实践亦对区域社会以及国家发展产生影响。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较早确立了宗藩关系。包含贸易在内的对外活动均被纳入朝贡体系。朝鲜使臣赴明买卖方式、内容以及数量均有定例。但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仍有鲜明的边疆特色。明代历史文献卷帙浩繁,日本、韩国等汉籍资料不断刊印,为明代中朝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权关系史中“封贡”“事大”“使臣”“贸易”“中华观”“跨境民族”等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热点。然而,对外关系史内容宽泛、表述复杂,致使学界围绕典型历史问题是认同“传统秩序”,还是维护“民族荣誉”各抒己见,甚至争论不休。政治、文化交往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较强,经济交流则比较具体,且易于量化。本文通过梳理明代辽东地区中朝贸易活动,以期展现对外关系发展的客观态势及影响因素。明代之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经济交流已有数千年历史。人们利用自然条件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现状,通过相互学习改善生产方式与生活水平。所以,贸易交换并非如浮萍般依附政治关系而存在。贸易为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社会交流的重要内容。辽东地区作为中原与朝鲜半岛物货相通的重要桥梁,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政治集团皆重视该区域的贸易活动。明代,辽东边疆营建与中朝宗藩关系确立是明廷政治生活中的紧要内容。其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受之影响并发挥了独特作用。洪武、永乐两朝确立了辽东都司静态辖区与动态管控地带。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王氏高丽——李氏朝鲜)构建宗藩关系的过程中,辽东地区与朝鲜的贸易活动以官贸为主导,民间贸易群体难以逾越地理的瓯脱地带以及政治上的交往禁令。洪熙、宣德以后中朝宗藩关系稳定,贸易体系随之确立。正统至正德年间,中朝社会生产能力逐渐恢复,双方经济交流意愿不断加强,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明代中后期,明朝几度实施“新政”,中朝“礼治”外交得以重塑。明廷加强了对中朝官、私贸易的管控。然而,辽东边政持续恶化,边臣在处理涉朝事务时向使臣征索财物已成惯例。朝鲜使臣在辽东地区购买违禁物品或转输超额物资相对容易。嘉靖至万历前期,辽东地区东南部得到开发,社会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民间贸易活跃。女真族南下过程中与朝鲜半岛交集增多,贡贸、边市贸以及潜贸促进了女真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朝发达的商品经济使辽东地区中朝贸易物品种类丰富,白银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购买高价物品及上层人情打点等活动。明后期,中朝社会动荡与边疆危机迭起,特别是壬辰战争的爆发使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突破了朝贡体系的束缚,区域贸易活动居主导地位。壬辰战争期间,明廷耗费巨额人力、物力驰援朝鲜战场,辽东地区资源输出量居于前列。明廷与朝鲜为解决筹集、运输物资等困境,出台诸多战时经济政策,如以布贸粮,许商帮军。中江以其地利优势成为官、商、民买卖与转运物资的集中之地,中江关市得以建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人员互动频繁,物资交换异常活跃。壬辰战争结束后,中朝统治秩序恢复,贸易活动亦回归常态。明清易代之际,中朝贸易活动对女真社会发展、辽东政局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后金占领辽东地区之前,朝鲜官民仍可在辽进行贸易活动。辽东贡路受阻后,一方面,朝鲜通过水路继续向明朝贡;一方面,与驻守皮岛东江集团贸换物资。后金政权日益巩固,明廷与朝鲜的宗藩关系逐渐松散,辽东不同区域同朝鲜间的贸易规模、途径、物品等均有所扩大。有明一代,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通过奉表、传诏、献礼等方式维系了紧密的宗藩礼制。辽东地区依托地缘优势与朝鲜半岛之间贸易往来不断。所以,明代辽东地区贸易活动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和传统。同时,明朝承元启清,作为传统社会后段建立的汉族政权,其统治下的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显然繁荣于前代又受制于当代。明朝的强大国力为以“封贡”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保障,宗藩体系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内容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明廷统治辽东期间,各种贸易活动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受到明朝对外制度和边疆政策的双重支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对双方宗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区域社会秩序变迁等影响深远。

杨潇[3](2021)在《清代宁远地区行政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远地区地处东北边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多王朝曾在此经营。清朝建立后,在明朝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宁远地区发展又带有本民族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并奠定了近代宁远地区管理制度的基础。全面梳理清代宁远地区的行政管理体系,分析其特点和影响,有利于充分理解今天宁远地区行政区划形成的历史过程,弥补本区域以往研究之不足,进而为促进东北地区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清代宁远地区行政管理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佐领为中心的旗人管理体系,清政府以城为中心在宁远地区先后设宁远驻防、中后所驻防、中前所驻防,并以堡城为中心设驻防分汛地,二者相互配合,以佐领、骁骑校等统筹管理旗人。二是知州为中心的民人管理体系,随着民人的日益增多,清廷于康熙三年设立宁远州,派遣知州、州判、吏目、巡检等官管理民人,并且在地方设置“社”、“甲”等基层自治组织进行管理。虽然旗、民分别隶属不同的管理系统,但二者行政机构同驻一城,有些事务也需要协同办理,因此,并非是绝对的旗、民分治。三是驿站为中心的驿路管理体系,驿站之设自古有之,宁远地区位于连接中原与东北的辽西走廊上,明朝就开始设置驿站,清朝在其基础上发展完善,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造就了该地区驿路体系的发展,成为东北地区交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四是边门为中心的边界防御管理体系,清朝建立后,在明代辽东边墙的基础上,修建了柳条边,并建有边门进行管理,宁远地区就先后建立多个边门,成为东北地区边疆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宁远地区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发展是清王朝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结果,既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符合宁远地区的实际情况,又带有很强的民族性,符合清朝加强边疆治理的形势需要。宁远地区四元管理体系的建立、发展、成熟展现了清王朝对地方管理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东北地区行政管理体系发展的缩影。深入考察宁远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不仅可以加深对宁远区域史的研究,亦对清代地方管理及边疆研究有一定意义。

胡燕琪[4](2021)在《山西省寿阳县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积淀,通京大道和榆盂道贯穿全县,东至阳泉市,西接榆次区,北入盂县,作为我国古代连接第二、三阶梯的重要交通线路,是晋冀、晋京通衢要道,具有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商贸往来等功能。沿线村落的形成、发展兴衰、经济、自然及社会环境、空间形态都深受古驿道的影响。对古驿道及沿线村落进行梳理以及人文脉络的整合,更为全面地了解道路交通对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论文以寿阳县通京大道和榆盂道13个沿线晋商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研读和实地走访调研,梳理古驿道历史沿革、沿线村落概况,深入剖析沿线晋商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和保护探讨,提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县域发展略尽绵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论述了本文的题目来源,引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类综述后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梳理寿阳地区古驿道的历史沿革,分析生成古驿道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第三部分以寿阳地区沿线13个晋商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村落功能的差异性进行分类,分析道路交通与沿线村落生成兴衰的密切关系,梳理论述13个村落的概况,总结发展现状,并对其完整性与环境协调性进行综合评定,以全面的视角阐释驿道沿线村落。第四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的现状形态格局,从总体布局、街巷空间、节点空间、院落空间、重要建筑五个方面分析论述其空间特征,深入剖析古驿道对沿线村落空间特征产生的影响,并通过两个村落案例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为相关的基础分析提供实证依据。第五部分,以整体性、原真性、分层保护、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四项保护原则,从自然环境、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方面入手,将古驿道线性遗产进行整体系统保护。在充分挖掘村落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基础上,探索持续发展思路,为实现区域范围内线性空间的整体联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刘文卿[5](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任君宇[6](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石瑛琦[7](2020)在《明至民国时期乌拉聚落的集输功能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今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乌拉街镇,自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建乌拉古城起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明代乌拉部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其聚落强盛一时,所建城池规模宏大。清代吉林乌拉被视为“龙兴之地”加以封禁,设立捕贡机构打牲乌拉衙门,乌拉成为直属内务府的东北最大贡品基地。清末民初政权变革,乌拉地区经历了从捕贡基地到乡镇行政区的转型。明代至民国时期是乌拉聚落经历了复杂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在已有的乌拉聚落研究中鲜有涵盖明、清及民国历史时期的研究。建筑学领域的乌拉聚落研究或受限于文献资料的短缺而止步于聚落空间的基础研究,或通过综合的建筑学视角分析当下乌拉街镇的空间状态。针对乌拉聚落的空间史学研究需要对史料的进一步挖掘以及对空间形态、形成成因等问题的进一步推进。本研究通过对乌拉聚落相关文献梳理结合田野考察所获材料,掌握乌拉聚落历史脉络、空间形态及变化过程。文献梳理包括对古籍文献做大范围的收集,并作简体化,加句读的处理,梳理出重要内容形成史学论述的依据。阅读大量相关研究,拓宽研究视角,启发研究思路。田野考察获得材料包括当地访谈录音,现场拍摄照片、无人机航拍照片、互动地图记录的考察轨迹。借助RTK测量仪器采集现场地形的高程数据,后期合成一系列测绘图。另外,在论述的过程中用到GIS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对乌拉聚落区域形态做了可视化分析。对于缺少论述材料的研究部分,采用横向对比其他相关对象完善论述。论述过程将聚落空间划分区域形态、城郭形态及城中空间分布、建筑三个层次。区域形态研究包括明代乌拉聚落在东北女真社会环境中的区域形态、乌拉部聚落群中存在的区域形态。在明代女真社会区域中,乌拉聚落结合地理自然环境条件与女真政治社会环境,形成了集输功能。在辽东马市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因此获得发展。明代乌拉聚落军事防御上,形成都城受卫城层层拱卫,南部防御强于北部的区域形态。清代研究乌拉聚落在东北打牲地中的区域形态,乌拉的打牲职能以乌拉城为中心执行。在东北三处打牲地中,乌拉职能最专一,执行时间最长。打牲社会职能的执行同样是乌拉聚落集输功能的体现。民国时期打牲职能裁撤,乌拉聚落区域形态萎缩,集输功能也相应发生变革。城郭形态上,明代乌拉部运用集输功能,积累部落实力,在原有城郭基础上进行扩建;清代在明在城池以南另择新址建城;民国时期新城西侧商业区短暂设立城墙,城墙的快速消失受城池空间扩张以及集输功能对交通的需求等原因影响。城中空间分布的研究,明代对比扈伦四部城池空间形态,推测乌拉城中制高点及其上分布的建筑具有重要地位。清代城内外建筑建筑分布呈现由满汉分治,官办建筑在城中,民办建筑在城外的。到明国时期,城外西区商业发展,出现了官办建筑。新形成的空间格局与旧有秩序并存。建筑空间层次的研究,对打渔楼建置时间及形式进行考辩,打渔楼的设置与乌拉奉旨打牲的时期存在关联。另外,对衙署类建筑空间布局及变化过程进行研究。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清代乌拉打牲职能的执行机构,也是聚落集输功能的管理机构。在空间上符合一般衙署建筑的秩序,又围绕打牲职能形成特殊的空间布局。清末民国总管衙门经历一系列裁并,空间由几个部门合用。乌拉的协领衙门不同于一般地区的武衙门,负责军防的同时还需辅助打牲。空间也十分简单。本文研究在对地域、城池、建筑等实体空间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关注聚落所处的历史环境。在历史环境中提取聚落存在的集输功能这一形式,透过集输功能的视角探究乌拉聚落空间实体的形态及特征,构建聚落空间对应历史环境的论述逻辑。

敖佳鹏[8](2020)在《清代黑龙江驿站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黑龙江驿站以齐齐哈尔城为坐标,形成北路、南路、东南路、西北路等四条驿路。四条驿路分别由墨尔根城驿区、齐齐哈尔城驿区和呼伦贝尔驿区等三个不同的驿区负责直接管理。论文从驿站人员构成、驿递工具的配置、财务管理等三个方面对清代黑龙江驿站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综合研究。

刘新月[9](2020)在《清代承德地区移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承德地区在清代以前长期由北方游牧民族占领统治,人口稀少,主要是由少数民族构成,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逐水草而居,农业发展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土地开垦较少。清入关后,统治者为加强与蒙古诸部的联系,巩固统一政权,放弃了历史上长期以来的长城防线,代之以怀柔蒙古贵族,对承德地区进行开发,于此同时整个清代内地自然灾害频发,大量流民前往长城以北地区垦荒谋生,加之蒙古王公不断招垦,使得清代承德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承德逐渐成为清代统治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承德地区的移民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移民的具体情况、造成移民因素和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清以后承德历史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初步窥探清代人口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指导现今的社会生活。

霍丹[10](2019)在《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大型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逐渐成为新时代建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古驿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以单体保护为主,线路整体因年代久远、自然侵蚀、快速城镇化影响正面临路径断裂、破碎化困境,遗产内涵认定、要素筛选与价值评估困难的问题,线路因涉及多地区多行政部门缺乏整体统筹,遗产综合价值难以有效彰显,成为当前我国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学科交叉方式,对辽东古驿道遗产内涵界定、系统筛选、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进行研究,尝试提出保护再利用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首先,论文从整体性保护基础理论入手,以学科交叉方式进行本土化适应性分析和拓展研究,进而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和流程进行解构,提出适用于辽东古驿道保护再利用的多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引入文化线路视野,通过背景、历史溯源、形态特征、动态性及跨文化整体意义的分析,对辽东古驿道概念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确认辽东古驿道历经两千四百年兴衰历程,形成了以辽中地区为核心枢纽,辽西走廊线、辽北平原线、辽东山地线、辽南陆海线为四大主线的方向性网状结构;明确辽东古驿道在区域路径、全域交通和国际性线路三个层次具有历史时期国家经略边疆的重要信息载体,沟通边域内外经济交往的商贸通道,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以及多元文明交流核心路径的重要功能。揭示了辽东古驿道作为“汉文化东传之路”、“东北亚之路”的深厚历史内涵和重大历史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邮驿功能为核心主题,军政经略、文明互惠、经济交往为衍生主题的辽东古驿道遗产主题体系描述模型。该模型结合动态性、专题性和环境相关三方面归纳遗产要素与线路之间的三种关联方式,以辽南海陆线为例对遗产要素进行收录,并对类型构成、历史时期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取得良好效果。其次,为了能够有效鉴定与评估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在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要素描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古驿道多维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体系利用宏观和微观价值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手段,对辽东古驿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东古驿道遗产在国际、洲际、全国及区域性各层面均体现出最全面的多目标功能、多元文明互惠主题以及地域独特性、典型性。最后,根据辽东古驿道当前保护与发展现状实际问题,尝试提出了“共识、共保、共治、共享、共赢”的整体性保护目标,以及“遗产主导、真实性、整体性、灵活性、开放性”保护及再利用原则。从空间格局上,建立国土、区域、城镇聚落、历史地段和遗产本体五大层次的整体保护廊道与利用模式。提出从规划体系、管理平台、法律保障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建立保护机制,以维护保障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最后形成完整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体系。本研究的创新性包括:1以整体性保护理论为基础,采用学科交叉方式,建立辽东古驿道多层次系统性保护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引入文化线路视角,针对驿道历史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建立了全面登录遗产要素的主题体系;2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与类型研究相结合方法,构建了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3以遗产廊道理念为主导,针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空间构成、格局及保护机制提出“多元文化时空叠合、多样功能系统整合、多级国土空间联动、多目标统筹协同”的整体性保护策略。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大型跨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提供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和信息,为古驿道遗产及沿线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解决其在遗产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与经济建设方面的矛盾,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现经济振兴与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清代承德通向内蒙古地区的驿路和驿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承德通向内蒙古地区的驿路和驿站(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将军辖区的驿道交通(论文提纲范文)

一、辖区的驿道交通
    (一)瑷珲新城至茂兴的驿道
    (二)清末墨尔根至漠河的驿道
    (三)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今海拉尔)的驿道
二、辖区驿道交通的管理和作用
    (一)辖区驿道交通的管理
    (二)辖区驿道交通的作用

(2)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及交往历史
    (一)先秦时期辽东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交流
        1.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文化交通
        2.先秦时期辽东地区的开发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1.秦汉至南北朝时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政权更迭与人口迁徙
        2.隋唐五代时期辽东地区民族发展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三)辽、金、元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往来
        1.辽朝与高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及贸易往来
        2.金朝的建立与高丽的贸易关系
        3.元朝与高丽的政治关系与贡物索取
二、明代前期至中期辽东政局与区域间的贸易体系
    (一)明朝对辽东地区的治理与明初辽东社会概貌
        1.辽东都司的建立与防御体系的发展
        2.明初辽东地区的社会概貌
    (二)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初建与辽东地区的贸易形态
        1.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的初建
        2.洪武至永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形态
        3.宣德年间辽东防御体系的调整与贸易体系的确立
    (三)明中期辽东社会与区域贸易的发展
        1.辽东都司的边政与社会发展
        2.朝贡制度下中朝贸易的新进展
        3.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贸易的繁荣
三、明代中后期的礼治外交与辽东地区中朝贸易
    (一)嘉靖至万历前期的中朝关系
        1.嘉靖时期重塑的礼治外交
        2.壬辰战争爆发前中朝“礼治”外交格局的延续
    (二)礼治外交影响下的中朝贸易
        1.官方贸易的衰退
        2.朝鲜使臣贸易的盛行
        3.贸易中的交换媒介与货币
    (三)明代中后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状况
        1.辽东地区的使臣贸易
        2.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四、万历时期辽东的边疆危机与中朝贸易
    (一)壬辰战争以前辽东地区的中朝经济交流
        1.隆庆至万历初期辽东经济的短暂复苏
        2.万历前期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二)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对朝援助与贸易
        1.壬辰战争的爆发与辽东地区的援助
        2.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的新突破
    (三)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及中朝贸易的衰落
        1.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
        2.传统外交秩序恢复与中朝贸易的萎缩
五、明清易代与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
    (一)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
        1.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对辽东的占领
        2.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变化
    (二)东江集团与朝鲜之间的经济往来
        1.明末辽东地区的海上贸易群体
        2.东江集团与朝鲜的陆路贸易
        3.东江集团与朝鲜的海上贸易
    (三)清朝入关前对朝鲜的征伐与贸易
        1.后金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及对朝鲜外交策略
        2.清朝入关前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体系
        3.后金与朝鲜的贸易物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清代宁远地区行政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学术史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宁远地区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
二、佐领为中心的旗人管理体系
    (一)设置过程及建置体系
    (二)下辖各汛地分布及渊源
    (三)旗人管理
三、知州为中心的民人管理体系
    (一)宁远州的建立
    (二)宁远州职官设置
    (三)社甲的分布及基层管理
    (四)清代宁远州民治辖区的演变
四、驿站为中心的驿路管理体系
    (一)宁远地区驿站的设置与管理
    (二)驿站设置的功能
五、边门为中心的边界防御管理体系
    (一)柳条边的概况
    (二)宁远地区边门设置及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山西省寿阳县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题目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寿阳古驿道及其沿线晋商村落的历史沿革与成因
    2.1 山西省古驿道概况及历史沿革
        2.1.1 商周时期山西地区陆路交通网络
        2.1.2 隋唐时期山西地区陆路交通网络
        2.1.3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陆路交通网络
    2.2 寿阳县古驿道概况及历史沿革
        2.2.1 寿阳古驿道历史及路径辨析
        2.2.2 寿阳商道历史沿革
    2.3 寿阳境内古驿道的生成环境
        2.3.1 自然环境特征
        2.3.2 人文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概况
    3.1 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的生成背景
    3.2 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成因分析
        3.2.1 自然环境
        3.2.2 经济因素
        3.2.3 交通因素
    3.3 古驿道沿线村落类型及特征
        3.3.1 商贸驿站型村落
        3.3.2 交通节点型
        3.3.3 军贸混合型
    3.4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概况
        3.4.1 东西向主驿道——通京大道
        3.4.2 东北向次驿道——榆盂道
    3.5 沿线传统村落发展现状
        3.5.1 利用现代交通之便继续发展
        3.5.2 走向自然衰落的村落
        3.5.3 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的现状总结与评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4.1 村落总体布局
        4.1.1 空间组织模式
        4.1.2 平面形态特征
    4.2 街巷空间
        4.2.1 路网组织结构
        4.2.2 街巷功能
        4.2.3 街巷空间比例尺度
    4.3 节点空间
        4.3.0 广场
        4.3.1 宗祠——聚族而居
        4.3.2 集市——聚贾而居
    4.4 院落空间
        4.4.1 院落群体组合方式
        4.4.2 院落单体类型
        4.4.3 院落空间序列
    4.5 重要建筑
        4.5.1 古驿道遗迹与桥梁
        4.5.2 驿站与急递铺
        4.5.3 寺庙
        4.5.4 阁楼
        4.5.5 民居院落
        4.5.6 名木古树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寿阳驿及张靖铺为例
    5.1 寿阳驿
        5.1.1 村落概述
        5.1.2 历史沿革
        5.1.3 村落选址及空间特征
        5.1.4 典型建筑
    5.2 张靖铺
        5.2.1 村落概述
        5.2.2 村落选址
        5.2.3 村落空间特征
        5.2.4 典型建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保护与发展
    6.1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原真性原则
        6.1.3 分层保护原则
        6.1.4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6.2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保护的措施
        6.2.1 自然环境的保护
        6.2.2 古驿道的保护
        6.2.3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6.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6.3 寿阳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发展思路探索
        6.3.1 村落多元文化资源复合发展
        6.3.2 古驿道线性多层次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2.1.2.2 研究机构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3.1.2 中俄贸易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3.2.2 官马大道
        3.2.3 张库商道
        3.2.4 张库公路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4.1.1 地形与水文
        4.1.2 气候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4.2.1 文献资料
        4.2.1.1 官马大道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4.2.2 地图资料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6.2.1 伊林驿站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6.3.2.1 水资源分析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明至民国时期乌拉聚落的集输功能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涉及的理论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学领域相关研究
        1.4.2 其他学科领域相关研究
    1.5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材料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2 乌拉聚落历史沿革考辩
    2.1 明代乌拉聚落历史沿革
    2.2 清代乌拉地区历史沿革
    2.3 清末至民国时期乌拉地区历史沿革
    2.4 乌拉街现状
3 明至民国时期乌拉聚落的区域形态变化与集输功能
    3.1 明代乌拉部区域形态与集输功能
        3.1.1 朝贡与马市贸易下乌拉集输功能的形成
        3.1.2 明代乌拉部的区域形态特征
    3.2 清代乌拉聚落区域形态与集输功能
        3.2.1 打牲职能下乌拉对集输功能的运用
        3.2.2 乌拉打牲处辖区设置
        3.2.3 三处打牲地的区域形态比较
    3.3 清末民国时期乌拉街镇区域形态与集输功能
        3.3.1 “解禁”对乌拉街镇区域形态的影响
        3.3.2 集输功能的变革
    3.4 小结
4 乌拉聚落城郭形态与集输功能
    4.1 明代乌拉城城郭形态变化与集输功能
        4.1.1 乌拉部城墙形态及发展过程
        4.1.2 与扈伦各部相比乌拉部城墙形态特征
    4.2 清代奉旨捕贡时期打牲乌拉城郭形态变化与集输功能
        4.2.1 乌拉城迁址原因
        4.2.2 打牲乌拉城城郭形态及特征
    4.3 清末民国时期西城城郭形态变化与集输功能
        4.3.1 西城城郭建设情况
        4.3.2 西城城墙消失与集输功能关系
    4.4 小结
5 乌拉城空间形态与集输功能
    5.1 明代乌拉城空间形态——与扈伦四部其他城池空间形态比较
    5.2 清代打牲乌拉城空间形态
        5.2.1 打牲乌拉城建筑分布状态
        5.2.2 与江宁府城相比打牲乌拉城空间形态特征
    5.3 清末民国乌拉街镇空间形态
        5.3.1 乌拉街镇建筑分布及路网状态
        5.3.2 政策变革与商业发展对乌拉城市空间的影响
    5.4 小结
6 打牲职能相关的重要建筑空间分析
    6.1 打渔楼建置与乌拉打牲职能起始时期关系考
        6.1.1 打渔楼建置时间及建筑形制
        6.1.2 打渔楼与乌拉聚落打牲职能关系
    6.2 衙署类建筑与集输功能的规范化管理
        6.2.1 捕贡管理机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空间特征及变化
        6.2.2 江宁织造衙署建筑较之打牲乌拉衙署建筑的区别
        6.2.3 兼顾打牲的驻防机构协领衙门空间特征及变化
    6.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事年表
附录2 史料句读处理
    哈达国—卜氏、那氏、赵氏、王氏族谱
    扈伦国(满洲国)世系谱序
    江界图文字说明
    山界文字说明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清代承德地区移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1)史料分析法
        (2)定量分析法
        (3)图表表达法
        2、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1、创新
        2、不足
    (五)承德地区的地理区域界定和环境气候情况
        1、承德地区地理区域的界定
        2、承德地区环境气候情况
二、明末清初承德地区人口概况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民族成分构成
        1、蒙古族
        2、满族
        3、汉族
        4、其他少数民族
    (三)生产生活状况
三、清代承德地区的移民过程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
        1、清代派往承德地区驻军的数量变化
        (1)康熙年间
        (2)雍正年间
        (3)乾隆年间
        (4)嘉道咸时期
        2、垦荒移民
        (1)康熙年间
        (2)雍正年间
        (3)乾隆时期
        (4)嘉庆时期
        (5)道光时期
        (6)咸丰年间至清末
        3、归附移民
        4、其他移民
        (1)满蒙贵族
        (2)商人、小手工业者
        (3)寺庙僧众
    (二)土地开垦情况
        1、旗地
        (1)康熙年间
        (2)雍正年间
        (3)乾隆年间
        (4)嘉庆时期到清末
        2、民地
    (三)移民的类型与区域
        1、人口构成
        (1)满族
        (2)汉族
        (3)蒙古族
        (4)回族
        (5)其他少数民族
        2、移民区域的变化
    (四)二次移民
        1、蒙古人的流动
        2、汉移民的再次移民
四、影响清代承德地区移民的因素
    (一)社会背景
        1、移民的起始阶段(顺治末年-雍正初年)的社会背景
        2、移民的发展阶段(雍正-道光年间)的社会背景
        3、移民的高峰时期(道光末年-清末)的社会背景
    (二)政治方面的因素
        1、统治者政策的变化
        (1)对驻军移民的政策
        (2)对垦荒移民的政策
        2、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
    (三)经济方面的因素
        1、移出地
        (1)赋税政策调整
        (2)土地兼并
        (3)人多地少的情况加剧
        2、移入地
        (1)蒙地招垦
        (2)商业发展的吸引
    (四)自然地理方面的因素
        1、移出地
        2、移入地
    (五)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
五、清代承德地区移民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行政建置的完善
        (1)承德府
        (2)平泉州
        (3)滦平县
        (4)丰宁县
        (5)赤峰县
        (6)朝阳县
        (7)建昌县
        2、经济水平的提高
        (1)农业的发展
        (2)商业的繁荣
        3、社会生活的发展
        (1)教育的发展
        (2)交通的便利
        4、文化风俗的融合与传承
        (1)民族融合
        (2)宗教信仰
    (二)负面影响
        1、社会矛盾冲突
        2、生态环境的破坏
六、结语
    (一)清代移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清代承德地区移民问题研究的意义
七、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1.1.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区域化整体性新趋势
        1.1.3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需求
        1.1.4 “一带一路”战略下振兴东北经济重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研究综述
        1.3.2 辽东古代驿道遗产研究综述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框架
2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框架
    2.1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
        2.1.1 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发展
        2.1.2 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基本概念与特征
        2.1.3 整体性保护中国本土化思考
    2.2 辽东古代驿路整体性保护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2.2.1 人文地理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系统评价学理论
        2.2.4 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2.3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2.3.1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历史回顾
        2.3.2 古代邮驿文化遗产内容构成
        2.3.3 古代邮驿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2.4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框架搭建
        2.4.1 规划目标与系统构成
        2.4.2 研究层次与研究流程
        2.4.3 理论构建与关键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辽东古驿道整体分析
    3.1 辽东古驿道背景诠释
        3.1.1 辽东古驿道区域背景
        3.1.2 辽东古驿道区位特征
    3.2 辽东古驿道历史演变分析
        3.2.1 远古交通开拓中的辽东古道雏形
        3.2.2 社会交通变迁中的辽东驿道沿革
    3.3 辽东古驿道形态特征分析
        3.3.1 辽东古驿道空间结构分析
        3.3.2 辽东古驿道各线特征分析
    3.4 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分析
        3.4.1 驱动与维持
        3.4.2 承继与互动
    3.5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的整体性分析
        3.5.1 辽东古驿道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
        3.5.2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整体功能层次
        3.5.3 辽东古驿道作为文化线路内涵阐释
    3.6 本章小结
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系统构成与整合
    4.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基础
        4.1.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界定
        4.1.2 辽东地区遗产资源分布普查与验证
    4.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类型研究
        4.2.1 驿道遗产登录研究现状
        4.2.2 辽东古驿道主题的确立
        4.2.3 驿道文化遗产类型划分
    4.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关联性研究
        4.3.1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关联
        4.3.2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专题性关联
        4.3.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环境关联
    4.4 辽南海陆线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4.4.1 邮驿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4.4.2 衍生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4.4.3 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4.5 辽南海陆线文化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4.5.1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综合构成分析
        4.5.2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综合评估
    5.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特征与评估基础
        5.1.1 辽东古驿道遗产特征研究
        5.1.2 古驿道遗产价值评价基础
    5.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构成
        5.2.1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构成
        5.2.2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解析
    5.3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
        5.3.1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方法引入
        5.3.2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实施过程
    5.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应用
        5.4.1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5.4.2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5.4.3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价值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廊道构建策略
    6.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困境与原则
        6.1.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困境
        6.1.2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目标
        6.1.3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原则
    6.2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的层次与空间构成
        6.2.1 多元文化时空叠合的整体保护层次
        6.2.2 多样功能系统整合的廊道空间构成
    6.3 多级国土空间联动的辽东古驿道整体空间格局
        6.3.1 国土视阈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建构
        6.3.2 区域尺度遗产廊道网络构建
        6.3.3 驿道城镇聚落保护格局建构
        6.3.4 驿道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
        6.3.5 驿道沿线文化遗产单体保护
    6.4 多目标统筹协同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机制
        6.4.1 建设多层次遗产保护规划体系
        6.4.2 构建多方协作的管理发展平台
        6.4.3 完善遗产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6.4.4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与良性互动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物质遗产特征总结
附录B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附录C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附录D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附录E 辽东古驿道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附录F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附录G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附录H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清代承德通向内蒙古地区的驿路和驿站(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将军辖区的驿道交通[J]. 姚虹云. 黑龙江史志, 2021(07)
  • [2]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D]. 张晓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清代宁远地区行政管理体系研究[D]. 杨潇. 渤海大学, 2021(02)
  • [4]山西省寿阳县古驿道沿线晋商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 胡燕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明至民国时期乌拉聚落的集输功能与空间形态研究[D]. 石瑛琦.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清代黑龙江驿站管理体制研究[J]. 敖佳鹏. 地域文化研究, 2020(03)
  • [9]清代承德地区移民问题研究[D]. 刘新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D]. 霍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清代承德至内蒙古的驿道和驿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