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心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身心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健康的身心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褚昕宇[1](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张延丞[2](2021)在《《黄帝内经》养神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来源蕴含了丰富的养神内容,其中的养神思想既是养生概念的重要组成也影响了情志疾病的治疗,对神和养神内容的考察认识不但为充实中医基础理论提供动力也为守正创新发展启示方向。以往对于《黄帝内经》之神与养神的研究多倾向于中医养生治未病方面及理论框架研究方面,而对理论如何应用的问题往往有所忽略。故以《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的解读为主线,并将应用研究落地于某一类当前热门的情志心理疾病一即以抑郁症为切入点,对于理解《黄帝内经》养神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目的1明确《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及其思维方式,探讨神的涵义和养神的具体方法,考察和论述神和养神的特征,从而深化其内涵。2从《黄帝内经》梳理出养神理念的整体脉络,对其方法特征进行解析,并梳理出神志病症的病因病机,为更深入地考察《黄帝内经》养神理念,提供基础研究材料。3提出以《黄帝内经》“养神”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应用研究方向,并以抑郁症为例,分析《黄帝内经》神、养神及其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对选定的实验者进行应用研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总结。4全面系统地把握《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的内容,推动中医学和养神体系的发展,引导情志类疾病患者关注自身的精神心理健康,为当代情志心理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具契合性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为构建完整的中医临床体系注入活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收集,围绕养神理论进行文献研究,从中医古籍着述本身,梳理出其养神思想的整体脉络,剖析其思维特点。从《黄帝内经》之“神”的含义和分类为起点,探讨神与健康的关系,结合具体的养神方法,并以抑郁症为例,从《黄帝内经》养神角度进行应用方面的探讨和认识。2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综合中医学、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基础上对神、养神关系与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将西方医学和西方心理学中对健康生活方式与抑郁症相关理论的认识与《黄帝内经》养神理论进行交叉对比。提出《黄帝内经》养神理念的现代应用创新之处。通过应用结果来挖掘讨论《黄帝内经》养神理论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如何推广应用。3应用实验研究应用文化学的问卷调查法对实验者首先进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他们的生活方式,并进行时长18周的分组应用实验,统计资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将50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等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黄帝内经》养神生活方式以及团体心理疗法来治疗,对照组采用团体心理疗法治疗,变量为养神生活方式。把HAMD和SDS指数的变化作为疗效指标,在第6周、第12周、第18周使用统计学方法测量数据差异。研究结果1《黄帝内经》养神理论内涵丰富,“神”的内涵分类包括:自然运动规律变化、生命力主宰、生命力外延、情感活动及其它。神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神不使、不足可导致疾病不愈。人体之神的状态是决定影响身体健康的深层决定因素,不同的情志刺激都可导致脏腑活动失常而引发疾病,只有五脏功能运作正常,化生气血津液充足,形神得以充养,才能保持健康。2《黄帝内经》“养神”的方法形式多样,具体可概括为,药物针灸、情志梳理、顺时调神、饮食睡眠、祝由、导引静坐等。其总原则即强调恬惔虚无,精神内守,顺应自然,不妄作劳,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守神内敛,不使其外耗为准,如此方能起到全“神”防病效果。《黄帝内经》养神的价值体现为调控情志、养生防病、神形合一与人生超越。3《黄帝内经》养神方法的实践应用重视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调和情志并辅以动静结合。《黄帝内经》养神方法被赋予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本研究将《黄帝内经》养神应用部分设定为以抑郁症患者为例的养神生活方式治疗,制定了以饮食、睡眠、运动和情志来调整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观察是否对其康复有关联的设计。抑郁症的患病与《黄帝内经》论及的五神脏有直接关系,任何一脏所藏之神受损均会引发抑郁症状出现,其康复治疗也可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达到目的。4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第18周时治疗组显示出92%的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的60%。治疗组最初的HAMD平均值(25.12)经过18周的治疗后降为(6.84),已接近恢复正常范围。随着时间的增加,治疗组和正常组的分值差异也逐渐缩小。结果表明《黄帝内经》养神理论指导的生活方式在改善抑郁证的疗效中具有明显优势,对于今后情志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论《黄帝内经》养神理论内涵丰富且具有实用价值。养神的具体方法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规律来生活,启示我们调神可以保养生命,良好的精神状态能为人提供抵御内外邪的保护。这些特征无疑反映了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黄帝内经》养神理论和应用与抑郁症的发病和康复密切关联,养神生活方式的应用研究结果证明了以抑郁症为例的疗效是可靠且显着的。本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养神理论和应用一以抑郁症为例的解析,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研究成果,从学科交叉、应用实践的视角进行了探讨,为以《黄帝内经》养神指导下情志、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探索材料,进一步探寻了养神的现代价值。以上结果为今后系统研究《黄帝内经》养神生活方式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黄帝内经》养神理论已日臻完善但在应用方面仍需探索,今后应关注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推广。

周芳[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武晓玮[4](2021)在《休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研究 ——四个维度的探索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着“什么是休闲教育”这一核心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探索性思考,以四个维度揭示休闲教育的意涵,对休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做立体性分析与研究。休闲和教育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从二者的内在联系出发,可分析出理解休闲教育的四个维度,且国内外学界对休闲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大部分都可以按照这四个维度进行归类:(1)以休闲为本质的教育,把休闲看作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休闲成为同质的活动,教育就是休闲。教育的本质在于挖掘、顺应、引导和发展人进行自我发展的动力,让人在自我发展动力的推动下成为有别于物和他人的真正的人。休闲是人在内心之爱主导下选择的目的在自身的对象化过程。通过休闲的对象化,人得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这样看来,首先,休闲内蕴着人进行自我发展的动力,休闲的对象化就是人在自我发展动力下实现发展、最终成人的过程,符合教育的本质。其次,当教育始终坚守成人本质,教育就是合手段与目的相统一的过程,这样的教育是自由、愉悦的过程,能够给人带来享受与发展,也就是休闲的过程。由此,教育与休闲成为同质的活动,教育就是休闲。(2)以休闲为目的的教育。首先,为了满足个体发展,以休闲为目的的教育让人在发展休闲中与一般对象物形成休闲关系,在休闲关系中,通过人的对象物,即自然界、社会与他人,进一步对人进行呈现和确证,给人提供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使人“成人”。其次,在满足个人发展需要之上,以休闲为目的的教育将会作用于满足社会需要,通过个人在休闲中实现的享受与发展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以助推社会发展,助力社会矛盾的缓解。(3)以休闲为内容的教育,具体可分为两类:休闲大众教育与休闲专业教育。休闲大众教育以全体国民为受众,以解决“如何更好地休闲”这一问题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培养人的休闲价值观,提高人的各项休闲能力:休闲选择能力、休闲活动能力、休闲制约协商能力等等。休闲专业教育以休闲专业学生为受众,以培养休闲管理、休闲规划、休闲服务、休闲科研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批判、传播和扬弃关于休闲的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性、职业性的休闲从业者。休闲大众教育与休闲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二者在互动关联中共同致力于社会大众休闲水平的提升与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4)以休闲为情境的教育,这一维度的休闲教育一直是中华文化史中推崇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休闲作为教育情境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既能塑造教育主体,又能构建教育体验,是落实“‘五育’并举”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价值。广义的休闲教育是以上四个维度的总和,休闲教育就是作为休闲/为了休闲/关于休闲/在休闲之中的教育过程,每一个维度即是休闲教育的一个狭义概念。这四个维度并非同一层次的概念,前两个维度揭示了休闲教育的本质,侧重休闲教育的理想规定,体现休闲教育的理念与潜在意义;后两个维度揭示了休闲教育的功能,侧重休闲教育的现实过程,使休闲教育的功能现实地呈现。四个维度相互依存,第一、二维度内涵着的稳定的、深刻的本质以第三、四维度呈现出的丰富的、多样的功能为表现,第三、四维度以第一、二维度为内在依据与支撑,都统一于一个完整的休闲教育实践过程中。同时,相互依存的四个维度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第一、二维度决定了休闲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方向;第三、四维度使休闲教育的功能现实地呈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休闲教育本质的矛盾运动下,休闲教育的现实功能则随着过程的展开不断地改变着具体形态,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杨丽丽[5](2020)在《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常常遭遇糟糕体验、憧憬幸福体验。幸福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身体感知和心灵认知共同谱写的美好结晶,它可以被创造、转换、传递,并以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外显或内隐于体验者的身心记忆之中。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换升级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中。体验设计运用一种系统性策略与方法优化人的身心体验;意在设计语境下编制一张以理性为经度、非理性为纬度的动态协同网络,以连接人与世界、身与心、思想与行动、统一性与多样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们在体验活动中的常常将功用、效率之上的审美情趣、积极情绪、社交连接和价值意义作为驱动力,有限理性地感知、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人性中的有限理性需求特质令导向幸福体验的设计策略成为研究重点。幸福体验设计涉及体验情境、体验媒介投射到体验者的身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表征的综合。人们对于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的美好诉求,既包含了人格中本我层面对感官享乐的欲求,也包含了自我层面对功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蕴含超我层面对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感知愉悦、自主参与、亲密关系、成就和意义之幸福体验的渴望,也是其体验的终极目的。幸福体验设计是设计师和品牌(组织)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此如何令体验者达至幸福体验成为了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这为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从追求功能、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与方法转换为关注幸福感、故事性和价值意义的体验思维与方法。幸福体验设计是运用系统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体验者的幸福体验进行创造、转换和维度拓展的过程。本文聚焦体验现象中人的纯粹体验及其特征,探索如下问题:如何达成体验设计中理性与感性相平衡的价值观?如何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解构和重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开启幸福体验导向的设计思维与策略?如何为差异化的体验者,在其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行为序列之中,激发其积极情绪,构建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更具真、善、美的生命体验?如何构建幸福体验媒介化、情境化和故事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触发人们获得通往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体验旅程?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有限理性特质,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处于不确定体验情形中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愿景;并从体验者的身心维度,探索如何在产品、空间、服务、系统和品牌形象中融入“以幸福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赋能策略和新范式。基于人性的有限理性特质和对于幸福体验的本质追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别从理智和情感,目标和路径,用户和组织多个视角,在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层面和形而下的体验设计实践基础上,通过诗性直观和理智直观,探寻并还原有限理性行为人幸福体验的本质,提出了“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这为体验者开启了诗意化栖居,审美化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幸福体验模式,为设计师和品牌(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幸福体验设计思维参考。体验者、设计师和品牌(组织)可以依据“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对特定主题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可以形象地隐喻“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各个体验环节间会相互关联、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关系。当体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间处于协同状态时,体验者的身心层面会获得五维幸福体验:审美化感知体验、沉浸式行为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关系体验和有意义的认知体验。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来隐喻幸福体验设计中五步循环间的关系,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体验设计时的整体性协同思维和系统性方法运作。不断变化的时空情境和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体验设计面临着应对不同体验个体和体验群体在体验旅程中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差异性需求的重重挑战。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的“满意解”原则出发,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体验情形时,基于不同体验者间存在的有限理性程度的异质性,提出了基于“偏好—动机”的I-E-P-M用户分类模型;并从统一性和差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视角,提出了“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以应对体验旅程中充满多样性、差异化和新颖性的幸福体验需求,令不同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与其动机和偏好相契合的体验“满意解”。基于体验全旅程和全渠道,聚焦关键体验触点和体验渠道,分析体验者的身心体验状态;秉持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和协同性原则,确保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幸福体验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个体验瞬间,更在促成个性化体验故事的诞生。体验者的主观幸福感可借由富有叙事性的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来实现和增强。本文提出了“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在“直观”典型性体验现象、还原出一般性的体验本质和规律之后,再借由隐喻设计,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赋予体验本质更为多样和开放的可能性,以创造情境化的体验媒介、体验情境及理想体验现象,旨在增强体验的沉浸感、主题性和体验者的自主性,在对体验者进行幸福体验赋能的同时,与体验者的生命叙事形成积极的共生关系,在传播品牌(组织)自身故事的同时,塑造体验者的有意义的生命故事。幸福体验设计的实施需要兼顾体验者的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体验动机由审美动机、功用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和意义动机组成;体验能力由感知能力、行动能力、共情能力、协同能力和认知能力构成。有意义和难忘的幸福体验产生于体验者的动机和能力相适应时,体验者的体验行为才会被触发,才会在特定的体验动机驱动下,以体验情境为剧场,以体验媒介为道具,主动参与并上演个性化的体验剧情,积极创造幸福体验故事,获得幸福体验设计赋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品牌(组织)和设计师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触发、激励和增强体验动机,弥补、转换和提高体验能力;令体验者成功跨越幸福体验线,处于幸福体验赋能区,实现幸福体验赋能。对应于体验者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需求,通往幸福体验的道路分别有着三条路径:一个通向有趣的目标,一个通向有用的目标,一个则通向有意义的目标。品牌(组织)和设计师通过对体验者的体验心理与目标特征的解读,利用“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针对“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加体验者“审美体验”和“心流体验”的发生概率和强度。本文贯穿对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形而下层面的设计案例解析,围绕产品设计、公共图书馆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具体展开理论论述。笔者十多年来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会和心得成为本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并将本研究的体验设计思维、策略和新范式应用到了设计创新和设计教学中,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可以深入到体验设计实践的本真状态。由于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体验情形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体验设计思维不是固定的“体验蓝图”,而是拓展体验行为的“可变性模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验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体验状态,而在特定时空情境和文化语境脉络中实现问题解决的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和品牌(组织)为体验者提供的体验设计规划应预留出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在充分考虑体验者在体验中具体的“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情形的基础上,让体验者能够根据其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采取动态的、灵活的行动,创造性地构建个性化的幸福体验故事,在独立或共生关系中获得幸福体验赋能。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体验设计维度及其关系的细分,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设计方法与思路。期待本文能为创造拥有幸福感的体验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公钰雪[6](2020)在《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立足于济南市在校大学生实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现状,探索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通过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系统分析,阐述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的体育活动主体、活动条件和活动形式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性,并为引导济南市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建议,为济南市高校体育教学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最终服务于济南市高校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8所高校901名自愿参加调查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评价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现状。以SPSS20.0为数据分析工具,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通过本研究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体育生活方式方面,济南市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类型以健康型、愉悦型为主,以健美型、社会型为辅,挑战型和学习型较少。体育参与行为活动差异表现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身体条件自评等方面。济南市大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多以传统且不受场地限制的运动项目为主。2.心理健康方面,济南市大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高于国家常模水平。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中呈阳性。心理健康差异表现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身体条件自评等方面。3.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方面,提高学生运动频率、单次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在中等偏高的强度范围,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作用;运动动机为健康型和愉悦型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少;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总体呈正相关,其中相关最高的是抑郁,参加体育活动不积极的人更有可能有抑郁倾向。与自身需求型体育生活方式相关最大的也是抑郁,与社会拓展型体育生活方式相关最大的是人际关系敏感。

欧阳鹏[7](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朱叶[8](2020)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经》“嗜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传统文化探究《内经》“嗜欲”理论,寻求解决当下由“嗜欲”引发的生活方式紊乱、精神价值缺失、临床身心疾病的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传统文化以及《内经》“嗜欲”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成果:明确《内经》中“嗜欲”的概念是没有节制或不正当的嗜好。其深层内涵为心感不足与心易扰动,因此“嗜欲”的引申义较为广泛。同时其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所以需要节制“嗜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从生之性、习之性、人之性、德之性四方面总结其“性”“欲”观对“嗜欲”生成与转变的影响。发现节制群体“嗜欲”的传统理念包括随遇而安、以德为帜、无欲则刚、礼乐教化、执两用中。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践行的君子之道、真人之道、觉者之道通过对个人思维方式的转变,规范自身行为对节制“嗜欲”起到积极作用。而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性”“欲”观的冲击加重了“嗜欲”及其相关问题的普遍化与常态化。所以探究《内经》“嗜欲”理论,根据其生成可分为形体性“嗜欲”与精神性“嗜欲”,明确机体自我调控的意义。总结“嗜欲”与“度”把控的关键在于遵循法度、践行常度。首次提出“嗜欲”为先导病因,其致病特点为扰动神明、妨碍心神主宰作用、引发一般病因的形成、持续影响疾病转归等。指出“嗜欲”相关疾病的诊疗要点为数问其情、因时之序、动神引导、安和五藏、因人制宜。提出预防“嗜欲”的养生思想包括明理知道、无为而治、形与神俱、德泽下流。指明研究《内经》“嗜欲”理论对当代生活方式的改善、中医治未病、中医诊疗、以及中医思维具有启示意义。研究结论:传统文化的“性”“欲”观是理解《内经》“嗜欲”理论的重要支点。明确“嗜欲”为先导病因,对临床防治疾病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人本思想尽早推行《内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医学教育与健康管理理念,是减少当代身心疾病的关键。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思特[10](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二、健康的身心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康的身心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2)《黄帝内经》养神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黄帝内经》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一、《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研究进展
    二、《黄帝内经》养神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材料
    三、研究预期
第一章 《黄帝内经》养神理论阐释
    第一节 神的概念解析
        一、神的含义辨析
        二、《黄帝内经》中“神”的层次划分
        (一) 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
        (二) 人之生命力主宰
        (三) 主管情志精神活动
        (四) 生命活动的外延
        (五) 高明医生与鬼神
    第二节 神的异常与致病
        一、神志病概念
        (一) 神志病的定义
        (三) 神志病与情志病的异同
        二、神异常的评估
        三、神异常的病机
        四、神不使为治病不愈的缘由
    第三节 《黄帝内经》养神的释义
        一、养神的渊源
        二、养神的内涵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的践行方式
    第一节 《黄帝内经》养神方法分类
        一、药物针灸
        二、精神内守
        三、顺情理志
        四、顺时养神
        五、饮食养神
        六、祝由调神
        七、睡眠养神
        八、静坐导引
    第二节 《黄帝内经》养神方法的特点与价值
        一、以调控情志为手段
        二、以养生防病为目的
        三、以神形合一为基础
        四、以人生超越为追求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黄帝内经》养神方法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
        二、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
        三、《黄帝内经》养神方法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四、东西方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同异
        五、《黄帝内经》养神生活方式应用展望
    第二节 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养神理论应用初探一以抑郁症治疗为例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一、现代抑郁症与中医郁症的关系
        二、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
        (一) 药物疗法
        (二) 情志疗法
        (三) 清净养神
    第三节 《黄帝内经》养神理论与抑郁症关联认识
        一、五神脏与抑郁症的关系
        二、养神生活方式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一) 调整睡眠
        (二) 舒畅情志
        (三) 调理饮食
        (四) 动静结合
    第四节 《黄帝内经》养神理论指导下的抑郁症患者生活方式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二、一般情况
        三、调査信息
    第五节 《黄帝内经》养神生活方式治疗抑郁症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标准
        四、研究数据
        五、总结与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第一节 讨论
        一、《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的价值特征如何彰显
        二、《黄帝内经》养神理论的应用意义如何发扬
        三、《黄帝内经》养神理论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 总结
    第三节 创新之处
    第四节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表演理论
        二、社区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四、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一、健身健体价值
        二、教育教化价值
        三、娱乐健心价值
        四、社会治理价值
        五、经济发展价值
        六、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选取原则
        二、个案选取方法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一、田野概况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一、田野概况
        二、尚寨竹马表演
        三、尚寨竹马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一、田野概况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休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研究 ——四个维度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述评
        一、国外研究状况及述评
        二、国内研究状况及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二、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休闲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休闲与教育的关系辨析
        一、休闲与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休闲与教育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休闲教育的四个维度
    第三节 休闲教育相近概念分析
        一、闲暇教育
        二、审美教育
        三、艺术教育
第三章 以休闲为本质的教育
    第一节 休闲的哲学理解
        一、休闲的特征与价值
        二、休闲的哲学内涵
    第二节 教育的本质:成人
    第三节 教育与休闲的同质性
第四章 以休闲为目的的教育
    第一节 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一、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休闲
        二、教育以休闲为目的有助于实现人生理想境界
    第二节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一、休闲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
        二、教育以休闲为目的有助于改善教育价值取向不平衡的问题
第五章 以休闲为内容的教育
    第一节 休闲大众教育
        一、休闲大众教育的必要性
        二、休闲大众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休闲大众教育的主要价值
    第二节 休闲专业教育
        一、休闲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二、休闲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休闲专业教育的主要价值
第六章 以休闲为情境的教育
    第一节 中华文化史中以休闲为教育情境的思想与实践
    第二节 休闲情境的教育作用
        一、休闲塑造教育主体
        二、休闲构建教育体验
    第三节 休闲中的教育
        一、在休闲时间中进行教育
        二、在休闲活动中进行教育
        三、在休闲环境中进行教育
    第四节 以休闲为情境的教育的主要价值
余论:休闲教育四个维度的价值及辩证关系
    一、休闲教育四个维度的价值
    二、休闲教育四个维度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从用户体验设计到体验设计研究
        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三、关注人的身心体验
        四、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七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八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有限理性及体验设计理论
    第一节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
    第二节 体验概念解析
        一、西方视角下的纯粹体验
        二、东方视角下的体验哲学
        三、设计语境下的体验属性
    第三节 关于有限理性
        一、解读有限理性理论
        二、解读理性与非理性
        三、解读有限理性行为人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体验关系
        一、有限理性的体验者
        二、传情达意的体验媒介
        三、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愿景
    第二节 解构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幸福体验
        一、幸福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二、解构幸福秘诀:HYGGE
        三、解读幸福“五元论”模型:PERMA
    第三节 重构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一、直观幸福体验现象
        二、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三、“莫比乌斯环”型关系
        四、体验感受器与体验通道
        五、“模式—通道”关联模型解析
    第四节 五维幸福体验与案例分析
        一、五维幸福体验解析
        二、五维幸福体验案例解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一节 幸福体验设计驱动下的赋能策略
        一、应对不确定性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二、以Oodi图书馆为例谈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三、A-T-A-C-S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二节 秉承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一、聚焦有限理性的体验设计赋能对象
        二、基于同一性的类体验设计赋能
        三、基于差异性的群体体验设计赋能
        四、基于叙事性的个体体验设计赋能
    第三节 体验设计赋能策略的特性
        一、多维体验的协同性
        二、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
        三、身心体验的平衡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创新方法
    第一节 创造情境化的幸福体验故事
        一、幸福体验故事的构成要素
        二、幸福体验故事的动态情境
    第二节 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
        一、“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
        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
        三、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第三节 “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
        一、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
        二、“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解读
        三、幸福体验赋能的驱动力
        四、增强体验能力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实践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实践原则
        一、聚焦于关键体验维度的创新性
        二、维持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平衡性
        三、避免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矛盾性
        四、塑造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协同性
        五、基于体验信息的预期和评价
    第二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案例解析
        一、从感知体验到认知体验的创新设计实践
        二、提供“满意解”的差异化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感知信息与认知信息相适应的品牌LOGO设计实践
        一、优视佳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二、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LOGO设计案例
        三、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LOGO设计案例
    第四节 “形式追随体验”的产品设计实践
        一、电动洗眼器体验设计案例
        二、眼保健操仪体验设计案例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 Ⅱ: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小学生视力干预的效果报告

(6)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生活方式
        1.3.2 大学生心理健康
        1.3.3 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3.1.1 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活动主体
        3.1.2 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活动条件
        3.1.3 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活动形式
        3.1.4 济南市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实际
    3.2 济南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3.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体情况分析
        3.2.2 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差异分析
        3.2.3 严重心理症状情况分析
    3.3 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3.3.1 体育活动参与与心理健康
        3.3.2 不同体育生活方式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分析
        3.3.3 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自评结果的相关分析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人群关注
        4.2.2 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7)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特别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
        2.1.2 家庭德育
        2.1.3 变革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2.2.4 家有“家格”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2.1 结构性难题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3.2.6 德育“过度”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4.1.1 主体因素
        4.1.2 结构因素
        4.1.3 环境因素
        4.1.4 时间因素
        4.1.5 功能因素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5.1.3 价值取向转换
        5.1.4 制度内容嬗变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6.3.1 内容设计求索
        6.3.2 时代特色彰显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6.3.5 系统观运用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致谢

(8)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经》“嗜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立题缘起
    (二) 文化思辨
    (三) 现实需要
一、“嗜欲”的定义
    (一) “嗜欲”字词解
    (二) “嗜欲”本义及其引申
    (三) “嗜欲”的深层内涵
        1. 心感不足——主动自发性
        2. 心易扰动——被动易发性
二、传统文化的“性”“欲”观
    (一) 对“嗜欲”发生的认识
        1. “生之性”与“嗜欲”
        2. “习之性”与“嗜欲”
        3. “人之性”与“嗜欲”
        4. “德之性”与“嗜欲”
    (二) 节制群体“嗜欲”的传统理念
        1. 随遇而安
        2. 以德为帜
        3. 无欲则刚
        4. 礼乐教化
        5. 执两用中
    (三) 自我约束“嗜欲”的行为规范
        1. 克己正心修身——君子之道
        2. 俭欲知足归朴——真人之道
        3. 持戒修定成慧——觉者之道
    (四) 现代文明对传统“性”“欲”观的冲击
        1. 工业文明带来“嗜欲”的普遍化
        2. 信息时代导致“嗜欲”的常态化
三、对《内经》“嗜欲”理论的认识及应用
    (一) 形神“嗜欲”的生成及自我调控
        1. 精神性“嗜欲”
        2. 形体性“嗜欲”
    (二) “嗜欲”与“度”的把控
        1. 遵循法度
        2. 践行常度
    (三) “嗜欲”的致病特点
        1. 扰动神明
        2. 妨碍心神主宰作用
        3. 引发一般病因的形成
        4. 持续影响疾病转归
    (四) “嗜欲”与一般病因的关系及对发病的影响
        1. “嗜欲”为先导病因
        2. “嗜欲”与内伤病因的关系
        3. “嗜欲”与外感病因的关系
        4. “嗜欲”与其他病因
    (五) “嗜欲”相关疾病的诊疗要点
        1. 诊断原则
        2. 治疗要点
    (六) 预防“嗜欲”的养生思想
        1. 明理知道
        2. 无为而治
        3. 形与神俱
        4. 德泽下流
四、《内经》“嗜欲”理论对当代的启示
    (一) 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启示
    (二) 对中医治未病的启示
    (三) 对中医诊疗的启示
    (四) 对中医思维的启示
        1. 人本思想的回归
        2. 致中和思想的回归
        3. 德全不危思想的回归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10)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健康的身心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黄帝内经》养神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延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休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研究 ——四个维度的探索与思考[D]. 武晓玮. 浙江大学, 2021(02)
  • [5]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D]. 杨丽丽. 江南大学, 2020(04)
  • [6]济南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关研究[D]. 公钰雪.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7]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8]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经》“嗜欲”理论研究[D]. 朱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健康的身心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