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壁庄水库泄洪道开挖爆破振动影响分析

黄壁庄水库泄洪道开挖爆破振动影响分析

一、黄壁庄水库溢洪道开挖爆破震动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乾晖[1](2019)在《天宁磷矿3号露天矿山采场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对于露天采矿活动而言,工业场地的稳定性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目前随着露天开采边坡高度与坡度增加,生产活动日渐频繁,高陡露天边坡的稳定性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众多国内外文献的情况下,圈定了露天边坡的分析评价对象,对边坡岩样进行了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及试验,分析了国内外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露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机理、边坡失稳滑坡机制、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模拟,最终得到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采用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来分析强降雨、地震震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极限平衡法对边坡各剖面在正常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该研究区域露天边坡而言,虽然强降雨与地震震动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影响,但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不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对露天边坡的取样岩芯进行了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得到了基本的岩样的容重、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等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然后对上述参数进行了符合有限元基本法则的折减,为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基本的输入参数;针对露天边坡天然工况、强降雨工况、地震工况对露天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三种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分析认为强降雨及地震都对露天边坡的稳定性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3号矿区西北侧边坡是整个矿区边坡稳定性最小的区域,最容易发生崩塌滑坡风险,同时东北侧也存在较大的滑坡风险,同时针对该侧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矿区排水,减小雨水对边坡的破坏。同时因为在计算中对结构薄弱面及施工扰动进行了简化,矿区在开采过程中应采用控制性爆破,减小施工扰动;在遇到较大的结构薄弱面时应事先采取有效的安全处理措施;加强坡面保护,可采用机械加固等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减小开采风险。最后通过Slide边坡稳定性软件对各边坡断面在正常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性进行极限平衡法分析并和第四章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中所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进行对比验证。得出3号矿区由于地层条件较好,围岩强度较高,在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及地震工况下均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满足开挖安全要求。

许亮华[2](2017)在《水库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应用基础和系统集成研究》文中指出强震后快速评估大坝震害程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可以大大降低大坝次生灾害风险,是保障大坝本身和下游城镇安全的必要手段。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基于大坝强震动监测记录,融合数据采集处理、结构震后安全状态识别与仿真分析、震害调查评估、网络、GIS、数据库管理、数据发掘等技术,对大坝强震后进行安全评估、震害警报与应急管理决策。本文对地震预警技术、大坝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围绕水库大坝强震安全与应急支持相关的理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开展研究工作,内容包括了大坝强震动安全监测、强震动监测数据处理、大坝结构模态识别、人造地震波生成、大坝震害调查评估等方法和技术,并采用C++语言开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系统。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大坝强震动监测采集与预警系统。分析了强震记录触发、采集、分析、管理的要点,建立并针对大坝强震动安全监测特点,设计了强震记录触发和采集的算法及流程;研发了强震数据快速分析评估软件模块;规划了强震信息数据库;开发了水工建筑物强震记录数据分析软件;研发了大坝强震动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根据远程管理需求,设计了远程管理的网络通信协议,开发了远程监测管理系统。所开发的强震动监测与安全警报系统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实现了大坝强震数据的数据库管理、快速分析、大坝震害指数分析与判断和远程管理等一系列功能。2、提出了大坝基频特性和非平稳反应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存在的频谱泄露、栅栏效应等不利影响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平均周期图和ChirpZ变换、应用脉动数据进行基频特性分析的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栅栏效应,提高频谱分析精度。在分析HHT方法中存在的模态混淆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干扰数据对瞬时频率分析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频带滤波的HHT变换改进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抑制模态混淆现象,提高瞬时频率求解精度。3、改进ITD和ERA方法。获得ITD方法的归一化振型系数求解方法,实现了ITD方法中模态追踪图绘制,可有效剔除噪声模态,提高结构模态识别精度。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基于ITD法的NExT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分析了不同信噪比、不同参考通道、不同窗函数对NExT方法的模态求解精度的影响;对ERA方法研究中提出了利用噪声权重设置来筛选噪声模态方法,同样也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本文还开发了地震波生成软件,实现了对人造地震波反应谱拟合精度控制,三分向地震波同时生成,以及速度时程、位移时程分析等功能;在总结水工程震害调查的特点和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水坝震害等级划分指标,并且开发了的震害评估数据库软件。最后,集成上述成果,对大坝强震应急支持系统功能进行研发设计。

张树奇[3](2017)在《水利、移民与政治:密云水库研究(1958-1965)》文中指出严重的水灾和旱灾,使得密云县及邻县的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国家决定变水害为水利,修建密云水库。密云水库自1958年9月开始动工,当时的水利“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水库兴修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经过两年的时间,到1960年9月,水库最终得以顺利建成,但移民问题的解决延续到1965年6月才基本结束。水库的建成是京津冀二十万民工及各行各业人民共同劳动的成果,没有他们,水库不可能短时间内顺利完工。另外还有数万移民为水库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在移民不久,产生了许多问题。在集中力量建成水库之后,国家全力解决移民问题,使得移民的生产生活很快步入正轨。在水库建设之前和建设过程中,政治发生着独特的作用。水库是在特殊的政治形势下修建的;在建设过程中,也离不开政治对水库建设的影响。可以说,政治贯穿了水库建设的整个过程,对水库修建影响非常大。水库的建成,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对首都的工农业用水、居民日常生活用水至关重要,至今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孙波[4](2012)在《白山头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及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山头水库地处山东省泰沂山北麓,潍河水系汶河支流凌河上游,安丘市西南方向辉渠镇东白山头村西。该水库于1966年11月兴建,1974年8月被“8.13”洪水冲毁,后于1975年修复。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利用的小Ⅰ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2.5km2。大坝为均质土坝,基本呈南北走向,最大坝高24.6m。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坝现状防洪能力满足不了现行规范要求;二是大坝坝体填筑质量较差,主坝坝基渗漏、坝后坡毁坏严重;三是溢洪道行洪不足,堰体砌筑质量差,左岸导流墙单薄,不符合规范要求,下游无消能设施;四是输水设施老化严重,放水洞身存在裂缝,洞壁出现漏水,金属结构超过报废年限。本文从白山头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病险问题出发,从各方面对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提高水库大坝防洪能力进行了方案比较、选择,确定保持坝体不变,向右拓宽溢洪道,以加大水库洪水下泄流量来提高水库防洪的方案;(2)对大坝防渗及加固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确定了通过采取深层水泥搅拌桩防渗处理来满足大坝渗流及坝体稳定要求的方案;(3)对溢洪道加固方案进行了比较与选择,确定了溢洪道拓宽、溢流堰重建的加固方案;(4)对输水设施加固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确定了放水洞内衬钢管、洞身灌注水泥砂浆的加固方案。(5)对水库方案选定所需的洪水、坝体渗流、各构筑物水力及结构全部进行了计算、分析,为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科学基础。工程实施后的良好运行效果有力地验证了白山头水库除险加固各工程技术方案的正确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其他类似工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超英,葛双成[5](2011)在《水库溢洪道改建工程爆破振动对大坝安全影响的监测分析》文中指出阐述了王大坑水库溢洪道改建工程开挖施工时爆破产生的振动对大坝安全的影响。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原位质点振速测试的方法对整个爆破振动对大坝安全影响进行了全过程监测。实测结果分析表明,爆破振动对大坝未产生明显的危害。监测成果为溢洪道改建工程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郑达[6](2010)在《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开发西部山区的水能资源,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关键措施之一。但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山区水利枢纽的建设场地多处于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体工程特性不良的地质环境,水利建设存在着如何适应复杂场地的适宜性问题。拟建的金沙江其宗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开挖边坡高度大,地下洞室密集,河床覆盖层厚度大,采用高心墙堆石坝方案及其配套建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坝址区千枚岩边坡、洞室的稳定性问题与坝址区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性问题。本文针对其宗水电站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千枚岩与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性研究为核心,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该水电站建设高堆石坝的适宜性,同时在千枚岩与深厚覆盖层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运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认识。论文主要工作与成果包括:(1)论文将千枚岩岩石微结构特征、微观破裂机理分析与岩体结构特征研究相结合,采用以各向异性特征分析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千枚岩工程特性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对千枚岩工程边坡与洞室的失稳模式与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在千枚岩中进行大面积人工高边坡与大型地下洞室建设的适宜性。同时,论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西部水电工程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工程特征,丰富和发展了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类型,形成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建坝适宜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2)通过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掌握坝址区千枚岩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千枚岩的微观结构形态、微观破裂机理与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千枚岩岩石矿物成分与微观断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绢云母与绿泥石含量高的岩石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理面发育,千枚状构造或定向构造特征明显,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剪破裂。而石英含量较高的千枚岩,其微观结构呈现细粒状,多形成微观脆性破裂形态,在外力作用下往往产生拉破裂。(3)通过一系列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性状差别较大的绢云母千枚岩与硅质板状千枚岩的各向异性特征,指出千枚岩的各向异性特征的评价应基于岩石强度相对于定位角的变化,采用各向异性率定量评价各向异性的程度,提出千枚岩应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软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试验数据,与相关的千枚岩环境条件下的工程进行类比研究,总结其宗水电站千枚岩的工程特性,提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建议值,为准确分析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提供依据。(4)根据其宗水电站水工建筑布置方案,采用室内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了坝址典型的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群进行变形稳定性分析,模拟工程建设后边坡与洞室岩体的应力与变形的特征。提出其宗水电站坝址千枚岩强度相对较高,在其范围内开挖工程边坡产生坡体整体失稳的可能性很小,千枚岩具备大面积开挖的地质条件。但洞室的开挖受岩体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较大,目前水工设计的洞室轴向对洞室围岩的稳定是不利的,须合理布置,加强支护。(5)通过对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论文建立了坝址区覆盖层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关系,进一步发展了河床深厚覆盖层成因的理论研究。论文提出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形成,适宜的地质环境是先决条件,复杂的区域构造演变、区域第四系气候和河谷形成演化历史是根本原因。深厚覆盖层是在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气候因素占主导地位。覆盖层下部的冲积和冰水堆积并非形成于现代,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复杂,并非由单一的河流冲积物组成,其主体应是末次冰期间冰段河谷的产物,覆盖层之所以深厚,是因为存在非河流成因堆积物的加积作用的结果。从目前深厚覆盖层建坝的工程经验分析,其宗水电站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物理力学参数与西部其它水电工程的取值相差不大,其粗粒土具有干密度较大,承载力较高的优势,坝基覆盖层的工程特性符合建高堆石坝的力学条件。(6)通过对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认为,坝址覆盖层深厚,以粗颗粒的卵砾石层为主,组织结构较密实,具有较高的强度,坝基产生浅层或深层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坝址覆盖层中③-1层和①层由粗粒土组成,渗透系数较大,具备发生管涌的条件;③-2层、②-2层以砂土及粉砂土为主,而②-1层夹细砂,这些部位具备发生流土的条件,坝基整体渗透变形问题比较突出;另外,坝址覆盖层中③-2层、②-2层数目众多的砂层透镜体,其厚度变化较大,埋深不一,强度相对较低,不但坝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较严重,而且坝基承载力与液化问题也比较突出。(7)其宗水电站坝址地形条件对布置当地材料坝较为有利,经合理布置并加强支护,右岸横向山梁具备修建大型开敞式溢洪道、引水、泄洪、导流隧洞和地面厂房的条件;覆盖层坝基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存在渗透变形、不均匀沉降和浅部砂层液化问题。建议挖除浅部砂层透镜体,对坝基土体进行加密、固结灌浆与夯实等措施。经妥善处理后河床覆盖层具备修建高心墙堆石坝的工程地质条件,坝址修建高心墙堆石坝是适宜的。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高坝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的目标,在千枚岩各向异性的力学特征、河床深厚覆盖层的成因、工程地质特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规律性认识,对在千枚岩地区开挖大型工程边坡与地下洞室及高山峡谷区深厚覆盖层上建高坝、大库的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均有着指导意义。

陈俊田,郝明,王炳恒,张戈平[7](2007)在《王快水库溢洪道开挖结合堆石坝石料开采技术》文中认为王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的施工项目就是将原溢洪道向两岸扩挖,并对拦河大坝进行加厚加高填筑,而且是把溢洪道开挖出的新鲜石渣直接用于大坝填筑。为既能满足溢洪道开挖进度的要求,又能使爆破出的石渣符合大坝填筑石料级配的要求,采取合理的爆破技术是关键。通过对溢洪道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大坝填筑技术要求的认真分析研究论证,并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从爆破技术的方案设计、爆破参数设计、爆破安全论证等方面进行总结,采用深孔台阶微差积压爆破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开挖和填筑的问题。

崔洪敬[8](2006)在《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文中认为黄壁庄水库是河北省5座大(I)型水库之一,也是全国首批43座重点病险库之一。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国家重点工程、河北省防洪保安“一号”工程,1999年3月正式开工,2005年12月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批复投资9.9402亿元,副坝防渗墙面积近30万m2,施工中发生的大规模坝体坍塌,引起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关注,影响巨大。对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施工作了总结。

张立彬,陈旭卿[9](2005)在《黄壁庄水库正常溢洪道堰面爆破设计与施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壁庄水库正常溢洪道堰面爆破中,采用了先进的爆破技术和施工工艺,合理运用了爆破参数,保证了原建筑物完好,缩短了施工期,从而保证了汛前溢洪道安全度汛。

刘治峰,吕兴波,张永哲[10](2005)在《溢洪道堰面爆破拆除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溢洪道堰面受水流长期冲刷出现裂缝,为此需用爆破方法剥离40cm厚的一层钢筋混凝土。通过试验,取得了合理的爆破参数。对于飞石,采取了覆盖、挡墙、包裹等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爆破震动,采取了控制单响药量、开挖先锋槽、孔底柔性垫层以及设置隔震孔等减震技术措施,将质点峰值振速控制在3cm/s以下,保证了闸墩、闸门、启闭机操作系统的安全。

二、黄壁庄水库溢洪道开挖爆破震动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壁庄水库溢洪道开挖爆破震动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天宁磷矿3号露天矿山采场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2.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矿山概况
    2.1 矿山概况
        2.1.1 矿区地理位置
        2.1.2 交通状况
        2.1.3 矿区自然及经济地理
    2.2 矿山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2.1 矿区工程地质
        2.2.2 水文地质
    2.3 采场边坡参数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力学试验
    3.1 引言
    3.2 岩石物理力学室内试验
        3.2.1 块体容重试验
        3.2.2 单轴压缩试验
        3.2.3 抗拉试验
        3.2.4 三轴压缩试验
        3.2.5 试验结果
    3.3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计算
        3.3.1 岩体GSI值调查
        3.3.2 计算原理
        3.3.3 岩体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山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4.1 MIDAS/GTS的简介
    4.2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4.3 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4.4 暴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4.5 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4.6 边坡治理措施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二维分析
    5.1 概述
    5.2 Bishop计算理论
    5.3 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5.3.1 剖面分析模型的建立
        5.3.2 正常工况下各剖面的稳定性分析
        5.3.3 暴雨工况下的各剖面稳定性分析
        5.3.4 地震工况下的各剖面稳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

(2)水库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应用基础和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
        1.2.1 国内外强震动监测工作的研究进展
        1.2.2 我国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1.2.3 强震安全评估技术与应急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坝强震动监测采集技术及软件开发
    2.1 引言
    2.2 强震动监测的任务与作用
        2.2.1 强震动监测的任务
        2.2.2 强震动监测的作用
    2.3 监测台阵设计与布置
    2.4 强震动监测系统开发设计
        2.4.1 强震动监测系统中触发、记录方法研究
        2.4.2 大坝强震动监测系统的震后震害快速预警机制
        2.4.3 强震动监测系统远程管理机制设计
        2.4.4 强震动监测系统远程管理的通信方式与通信协议设计
    2.5 开发的大坝强震动监测预警系统
        2.5.1 大坝强震动监测预警系统特点与工作流程
        2.5.2 大坝强震动监测预警系统开发
    2.6 强震动监测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2.6.1 台站信息管理
        2.6.2 强震记录、强震记录明细管理
        2.6.3 强震警报消息管理
    2.7 强震动加速度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震记录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3.1 引言
    3.2 数据前处理
        3.2.1 单位换算
        3.2.2 错点剔除
        3.2.3 滤波去噪
        3.2.4 基线校正
        3.2.5 低频干扰处理
    3.3 常规分析
        3.3.1 频谱分析
        3.3.2 最大值
        3.3.3 数值积分
    3.4 常规处理软件开发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频域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4.2.1 傅立叶变换原理
        4.2.2 离散傅立叶变换
        4.2.3 离散傅立叶变换存在的问题
    4.3 频谱细化方法
        4.3.1 Chirp线性调频Z变换
        4.3.2 细化谱算例分析
        4.3.3 半功率带宽法
        4.3.4 细化谱程序开发应用
    4.4 平均周期图法
        4.4.1 WelCh的平均周期图方法
        4.4.2 窗函数特点与选择
        4.4.3 程序开发应用
    4.5 环境激励下水工结构特性分析
        4.5.1 水工程结构脉动测试
        4.5.2 结构脉动的响应分析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时频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5.1 引言
    5.2 短时傅立叶变换
        5.2.1 短时傅立叶变换原理
    5.3 小波变换
        5.3.1 小波变换定义
        5.3.2 小波变换的过程与计算
    5.4 Hilbert-Huang(HHT)变换
        5.4.1 HHT方法原理
        5.4.2 瞬时频率混淆原因研究分析
        5.4.3 频率混乱问题示例
        5.4.4 频带滤波与EMD方法的结合应用
        5.4.5 改进的EMD过程
        5.4.6 程序开发与算例分析
        5.4.7 仿真信号分析
        5.4.8 实例分析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模态识别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
    6.1 引言
    6.2 时域法数据处理
        6.2.1 随机减量法及其改进
        6.2.2 自然激励技术法(NExT法)
    6.3 Ibrahim Time Domain(ITD法)及其应用改进
        6.3.1 ITD法的原理
        6.3.2 特征值与模态求解
        6.3.3 归一化振型向量和振型参与系数求解推导
        6.3.4 基于相关函数与脉冲函数的ITD求解对比
    6.4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及其应用改进
        6.4.1 ERA原理
        6.4.2 系统模态辨识
        6.4.3 噪声模态的筛选改进方法
    6.5 实际应用
    6.6 软件开发与算例识别
        6.6.1 ITD法结构模态特性求解软件
        6.6.2 ERA法结构模态特性求解软件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人工生成地震波技术与软件开发
    7.1 引言
    7.2 人造地震波合成技术的现状
    7.3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
        7.3.1 地震动三要素的考虑
        7.3.2 地震动强度包络
    7.4 人造地震波合成方法
        7.4.1 比例法
        7.4.2 渐进谱法
        7.4.3 三角级数法
    7.5 人造地震波生成软件开发
第8章 水工程震害应急调查技术研究与震损评估
    8.1 引言
    8.2 水工程震害调查的特点和方法
        8.2.1 水工程震害调查特点
        8.2.2 震害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8.2.3 震害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8.2.4 震害调查方法
        8.2.5 震害调查报告的编写
    8.3 大中型水库大坝震害等级划分
        8.3.1 水库大坝震害类型
        8.3.2 震害类型与震害水平关系
        8.3.3 等级划分
        8.3.4 大中型水库大坝的等级划分实例
    8.4 震害评估数据库软件设计开发
        8.4.1 数据表设计
        8.4.2 功能界面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大坝强震应急支持系统研究
    9.1 引言
    9.2 决策支持系统原理与系统结构
    9.3 大坝强震安全与应急支持系统设计
        9.3.1 系统功能设计
        9.3.2 子系统模块设计
        9.3.3 应急支持决策GIS管理平台设计
        9.3.4 各个子系统间数据关联关系设计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软件着作权
发明专利
参与的项目奖项
参与编写的标准规范
独立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基于 C++Builder 平台开发)
参与的基金、专项项目
致谢

(3)水利、移民与政治:密云水库研究(1958-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水库建设背景
    1.1 自然环境
        1.1.1 水灾:洪水肆虐
        1.1.2 水荒:水资源短缺
    1.2 社会背景
        1.2.1 水利“大跃进”
        1.2.2 人民公社化运动
    1.3 小结
第2章 水库建设概况
    2.1 定音:水库修建的决策
        2.1.1 规划及工程设计
        2.1.2 组织机构的建立
    2.2 动工:密云水库的建设
        2.2.1 土坝工程
        2.2.2 隧洞及电站工程
        2.2.3 溢洪道与调节池工程
    2.3 小结
第3章 水库建设管理
    3.1 水库民工管理
        3.1.1 民工来源及动员
        3.1.2 民工的组织管理
        3.1.3 民工的生活管理
    3.2 水库建设中的提效机制
        3.2.1 工具改革和技术革命运动
        3.2.2 树典型:榜样的带动
        3.2.3 比拼:劳动竞赛运动
        3.2.4“六好”运动
        3.2.5 领导关怀与家乡慰问
    3.3 整风与思想教育
        3.3.1 干部问题
        3.3.2 民工问题
    3.4 小结
第4章 水库建设与移民
    4.1 水库移民的开展
        4.1.1 思想动员
        4.1.2 移民安置
    4.2 水库移民安置问题
        4.2.1 移民建房迟缓
        4.2.2 退赔不及时
        4.2.3 生产生活水平低下
        4.2.4 干群思想问题
    4.3 移民安置问题的解决
        4.3.1 加紧房屋建设
        4.3.2 进一步落实退赔工作
        4.3.3 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4.3.4 解决思想问题
    4.4 小结
第5章 水库建设的成效
    5.1 防洪减灾效益
    5.2“大水缸”:蓄水效益
    5.3 其他效益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白山头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及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与依据
    1.2 水库大坝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案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白山头水库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病险问题
    2.1 白山头水库基本情况
    2.2 水文气象
    2.3 工程地质
    2.4 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小结
第三章 提高大坝防洪能力方案优化研究
    3.1 洪水复核
    3.2 坝顶高程复核
    3.3 工程方案的拟定
第四章 大坝防渗及加固方案比较与选择
    4.1 大坝渗流稳定计算
    4.2 坝坡稳定计算及稳定分析
    4.3 坝体防渗处理加固方案选择
    4.4 大坝加固设计
第五章 泄水及输水设施加固方案比较与选择
    5.1 溢洪道现状
    5.2 溢洪道总体布置
    5.3 放水洞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加固方案比选
    5.5 放水洞总体布置
    5.6 金属结构设备施工安装要求
第六章 结论及评价
    6.1 结论
    6.2 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水库溢洪道改建工程爆破振动对大坝安全影响的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爆破参数
3 测试系统及设备
4 测点布置
5 监测成果
6 爆破振动效应影响分析
    6.1 振动历程及峰值分析[4]
    6.2 振动频率分析
7 结 论

(6)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千枚岩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河床深厚覆盖层基础处理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取得的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及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各区特征简述
        2.1.2 主要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特征
    2.2 区域新构造特征
        2.2.1 晚新生代地质地貌概述
        2.2.2 新构造运动特征
        2.2.3 新构造分区及各区简述
        2.2.4 川滇菱形块体的分布及其对其宗水电站的影响
    2.3 坝址区地形地貌
    2.4 坝址区地层岩性
    2.5 坝址区地质构造
        2.5.1 地质构造的总体特征
        2.5.2 褶皱构造
        2.5.3 断裂构造
        2.5.4 节理及裂隙
    2.6 坝址区物理地质现象
        2.6.1 岩体风化
        2.6.2 岩体卸荷
        2.6.3 崩塌
        2.6.4 滑坡
    2.7 水文地质条件
    2.8 地震
第3章 其宗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 高坝建设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的阶段划分
    3.2 其宗水电站坝型方案
    3.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第4章 坝址区千枚岩分布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4.1 坝址区千枚岩空间分布特征
    4.2 坝址区千枚岩岩石物质组成与微观结构特征
        4.2.1 岩性薄片鉴定
        4.2.2 断口微观断裂机理SEM 试验
    4.3 坝址区千枚岩结构特征
        4.3.1 坝址区千枚岩结构面特征
        4.3.2 坝址区千枚岩岩体结构类型
第5章 千枚岩工程特性研究
    5.1 千枚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5.1.1 物理性质
        5.1.2 力学性质
        5.1.3 小结
    5.2 千枚岩工程特性类比分析
    5.3 千枚岩物理力学参数建议
第6章 坝址区千枚岩边坡与洞室稳定性研究
    6.1 千枚岩典型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6.1.1 导流洞边坡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
        6.1.2 计算参数
        6.1.3 导流洞边坡稳定性分析
    6.2 千枚岩地下洞室群稳定性研究
        6.2.1 模型的构建
        6.2.2 地下洞室群开挖后应力场分析
        6.2.3 地下洞室群开挖后变形特征分析
    6.3 边坡与洞室交叉组合整体稳定性研究
        6.3.1 模型的构建
        6.3.2 开挖后的应力场对比分析
        6.3.3 开挖后的变形特征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分布及其成因类型研究
    7.1 西部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基本特征
        7.1.1 覆盖层的分布特征
        7.1.2 覆盖层的结构特征
        7.1.3 覆盖层的成因分析
    7.2 其宗河谷演化分析
    7.3 坝址河床覆盖层特征
        7.3.1 覆盖层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
        7.3.2 覆盖层形成机制与成因类型
第8章 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工程特性研究
    8.1 西部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概述
        8.1.1 覆盖层一般物理力学性质
        8.1.2 覆盖层承载力及变形特征
        8.1.3 覆盖层渗透变形特征
        8.1.4.覆盖层砂土液化特征
    8.2 坝址河床覆盖层工程特性
        8.2.1 覆盖层物理性质
        8.2.2 覆盖层力学特性
        8.2.3 覆盖层渗透特性
        8.2.4 覆盖层动力特性
    8.3 坝址河床覆盖层参数取值与评价
        8.3.1 覆盖层参数取值
        8.3.2 覆盖层工程特性及参数评价
第9章 坝基覆盖层稳定性研究
    9.1 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
        9.1.1 坝基滑动模式及影响因素
        9.1.2 坝基抗滑稳定性分析
    9.2 坝基变形稳定性分析
        9.2.1 计算模型与方法
        9.2.2 计算成果与分析
    9.3 坝基渗透稳定性评价
        9.3.1 覆盖层渗透变形形式
        9.3.2 抗渗强度参数的评价
    9.4 坝基砂土液化评价
        9.4.1 坝址饱和砂土分布特征
        9.4.2 砂土抗液化强度分析
        9.4.3 砂土液化判别
    9.5 小结
第10章 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10.1 坝址千枚岩的建坝适宜性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
    10.2 坝址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建坝适宜性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
    10.3 建坝适宜性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水文规划
    2.1 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2.2 水文气象
    2.3 设计洪水
    2.4 防洪规划
3 地质条件
    3.1 地质概况
    3.2 主坝
    3.3 副坝
        (1)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aL+pLQ3)。
        (2)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物(aL+pLQ2)。
        (3)震旦系(Z)。
        (4)元古界滹沱群(pt)。
    3.4 重力坝
    3.5 正常溢洪道
    3.6 新非常溢洪道
4 工程设计
    4.1 主坝加固工程
    4.2 副坝防渗墙工程
    4.3 重力坝加固工程
    4.4 正常溢洪道加固工程
    4.5 新增非常溢洪道工程
    4.6 非常溢洪道加固工程
    4.7 水情自动测报及建筑物监控系统
        (1)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2)闸门监控系统。
        (3)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4)通信系统。
    4.8 副坝下游用水补偿工程
    4.9 环境治理与水土保持工程
5 重大事件
    5.1 副坝塌坑
    5.2 安全复核及蓄水鉴定
    5.3 工程调概

(10)溢洪道堰面爆破拆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简介
2 施工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3 爆破试验参数
4 安全防护措施
    4.1 对飞石的防护
    4.2 降低爆破震动的措施
5 安全控制标准
6 测试结果与分析
7 结 论

四、黄壁庄水库溢洪道开挖爆破震动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宁磷矿3号露天矿山采场边坡稳定性研究[D]. 梁乾晖.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2]水库大坝强震应急支持技术应用基础和系统集成研究[D]. 许亮华.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6)
  • [3]水利、移民与政治:密云水库研究(1958-1965)[D]. 张树奇. 河北大学, 2017(10)
  • [4]白山头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及方案优化研究[D]. 孙波. 山东大学, 2012(06)
  • [5]水库溢洪道改建工程爆破振动对大坝安全影响的监测分析[J]. 刘超英,葛双成. 浙江水利科技, 2011(03)
  • [6]金沙江其宗水电站高堆石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D]. 郑达.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7]王快水库溢洪道开挖结合堆石坝石料开采技术[J]. 陈俊田,郝明,王炳恒,张戈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7(05)
  • [8]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J]. 崔洪敬.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S1)
  • [9]黄壁庄水库正常溢洪道堰面爆破设计与施工[J]. 张立彬,陈旭卿.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S1)
  • [10]溢洪道堰面爆破拆除技术[J]. 刘治峰,吕兴波,张永哲. 工程爆破, 2005(01)

标签:;  ;  ;  ;  ;  

黄壁庄水库泄洪道开挖爆破振动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