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期构造地貌水文特征——以山东半岛东北部为例

多期构造地貌水文特征——以山东半岛东北部为例

一、多阶段构造地貌的水系统计特征——以山东半岛东北部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朱霞[1](2021)在《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显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对防灾减灾需求也日益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研究及危险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大连市共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点74处,地质灾害险情等级较高,威胁人口共计36611人,威胁资产75423万元,开展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评价与减灾研究,对大连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大连市地质灾害相关参考资料,针对大连市745处地质灾害点,借助Arcgis对大连市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对比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组合赋权法三种方法,验证对比得出更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且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危险性分区初步提出减灾研究方法,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分析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发育特征。展示大连市主要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对大连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特征鲜明案例进行分析,对大连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进行总结。(2)确定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搜集整理关于大连市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通过遥感解译获取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及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及管理功能对大连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岩石地层、气候气象、植被分布等情况进行剖析,依据评价因子选取原则,确定致灾因子为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地层岩性、主要断裂带距离、多年年均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八大指标,主要分为基础因子和诱发因子两大类,构建评价体系。(3)危险性分区评价及检验。通过对灾害点与选取因子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组合赋权法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ROC曲线,验证三种方法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度,对比得出组合赋权法是三种方法中最适用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4)提出减灾方法。基于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依据相关减灾原则,针对大连市地质灾害提出避灾、工程、建立监测体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减灾方法,初步提出减灾方案设计,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分区防治对策。

刘玉斌[2](2021)在《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人类开发活动等背景下,围填海、陆源污染、海岸侵蚀等规模与强度均不断增大,我国海岸带生境正在或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50%以上的滨海湿地已丧失,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呈现不可持续的趋势。鉴于此,亟待开展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为海岸带区域政策制定、实施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参考和科学支撑。本研究尝试中国海岸带宏观大尺度的历史时期和未来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为全面了解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服务与价值的演变规律,从中国海岸带基本特征出发,参考诸多研究成果,构建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分类系统,开展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与多样性分析研究,基于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转移变化特征及其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为后续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估算提供支撑。选择主流成熟的具有普适性的估算模型或方法,评估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4种典型生态服务及其价值,探讨研究区生态服务及其价值变化规律,并基于2025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数据模拟评估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探讨未来多情景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基于中国海岸带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诸多研究成果,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开展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和多样性研究;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离海岸线20 km范围的陆域其多样性变化最为剧烈,多样性高值区多分布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地区域、海岸带滩涂和河口三角洲湿地,而低值区多分布于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区域,受人为活动干扰剧烈。(2)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由海洋向内陆整体格局大致呈“浅海水域—滨海湿地—人工湿地(盐田和养殖)—陆地混合类型区”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5年是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人为开发活动显着的时期,城乡用地、养殖和工矿用地扩张显着,侵占大量耕地、浅海水域、滨海湿地和水库坑塘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人为开发强度趋缓。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整体斑块的破碎化态势显着,斑块类型间更加复杂多样,某些特定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斑块集聚化明显。(3)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NPP与产水量空间分布整体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陆域型生态系统的NPP值高于浅海水域生态系统。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陆域NPP总量和土壤保持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15年间分别减少586.36万吨和956万吨。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产水量、陆域池塘养殖产量和理想状态下盐田海盐产量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而近海最大持续渔获量略微下降。(4)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5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354.63亿元。中国海岸带不同类型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不同,其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呈显着增长趋势,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而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占比均较小。(5)2025年趋势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分别为31791.68亿元和31917.27亿元,与2015年相比,两种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减少245.23亿元和119.64亿元,趋势延续情景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显着。两种情景下中国海岸带区域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趋势延续情景下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增加显着,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缓慢减少,而趋势延续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下降显着。

张曼琦[3](2021)在《明代山东半岛海防卫所聚落选址布局与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认为

白涛[4](2021)在《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辽东半岛大量野外调查,选取东部的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和西部的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各6份红色风化壳样品和1份基岩进行样品处理,筛选出粗砂和中细砂。在两个剖面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石英颗粒样品,运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详细观察,采用石英颗粒百分比法,深入研究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与基岩石英颗粒中的形态特征,推断其沉积环境特征、物质来源和古环境演变,得出以下结论:(1)城山头和拉树房剖面基岩与红色风化壳中的石英颗粒磨圆度主要为次棱角状,两剖面石英颗粒均未经远距离搬运,边缘形状均以次棱脊为主和较少棱脊磨蚀,主要以机械磨蚀为主,化学溶蚀为辅。机械成因特征是基岩成岩形成之前出现的,基岩石英颗粒受风成和水成作用改造程度较高,城山头剖面基岩中的石英颗粒经历较强烈的风蚀机械撞击和中高能水下环境;拉树房剖面基岩中的石英颗粒经历较弱的风蚀机械碰撞和高能水下环境;化学成因特征是红色风化壳形成之后出现的,在两剖面中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受到化学作用改造程度较强烈。(2)通过对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均发育风成与水成机械成因特征,基岩石英颗粒经过较强烈风蚀碰撞和水下搬运,后期在高能水下环境中经河流搬运入海,并发育有高能水下环境机械成因特征,故基岩石英颗粒经受风成作用和水成作用共同影响,其基岩物质具有风成及水成背景。依据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化学成因特征百分比,推断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发育程度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可能是东部地势较平坦,临近太平洋,容易受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比西部水热条件更好,化学作用改造更强烈,符合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发育环境特征。(3)基岩和红色风化壳中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基岩石英颗粒在成岩之前,经过风和水下运输后被河流近距离输送到海洋形成的,说明石英颗粒可能来源于陆源碎屑。在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中,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有效的承载携带了大部分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表面红色风化壳中石英颗粒的风成与水成机械成因特征与基岩中石英颗粒具有继承性,推断出红色风化壳物质来源就是基岩经过风化作用原地残积形成的,即由下伏的碳酸盐岩在化学风化作用下在原地残积而成的酸不溶物构成。

陈滢[5](2021)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名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等综合价值,是国家、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长期生产生活沉淀下来的产物,记录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文化底蕴,寄托着浓厚的生活情感记忆,这种智慧的结晶值得后人继续好好地保护传承下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逐渐显示出一些问题,如历史文化名村的逐渐衰落、发展不平衡等。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城乡未来发展都做出了要求,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历史文化名村融入城市新区的过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历史文化名村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应牢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研究新的保护与利用模式,让历史文化名村在城市新区中焕发新的活力。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以历史文化名村融入城市新区开发为切入点,探寻新型城镇化与历史文化名村之间的联系,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策略。总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的困境,新型城镇化背景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造成的影响。接着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内容、原则和策略四个方面构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理论框架。最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赣州龙南市里仁镇新园村栗园围为例,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进行个案分析。始终将活态遗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贯彻于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中。结合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手段,对栗园围的环境风貌、历史发展、价值特色、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基于上位规划的要求,确定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目标是打造活态博物馆和传统风貌体验区,最后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四个方面提出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成果能有助于更好地发掘历史文化名村的优势资源,将历史文化名村的优势资源转变为发展的动力,为环境风貌的改善、产业品牌的升级、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与城市新区协调融合,找到两者共同发展的最佳融合点,让历史文化名村助力于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希望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能推动赣南地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利用,丰富历史文化名村融入城市新区的研究案例,为其他同类型城市新区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与启发。

周晓雅[6](2021)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影响和改变了区域的空间结构。云南省作为亚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下,高速公路网规划和经济发展得到高度重视。本文以云南省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公路交通网数据,运用Arc GIS软件的网络分析功能计算两两县区间的最短时间距离,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引力模型、潜力模型、“时空接近”的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滞后模型等技术和方法,分析探讨2000—2018年高速公路建设引起的可达性变化对云南省县域经济联系强度、区位优势潜力的影响及测度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完善,时空收敛效应减弱,各县域的可达性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交通指向性。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出以滇中地区为核心逐渐向外递减的“核心—边缘”圈层式结构,核心地区范围逐渐扩大,东南地区和南部边缘地区的可达性变化明显,东部地区的可达性优于西部。在同一时间段上,高速公路覆盖地区的向外延伸距离远于未有高速公路覆盖的地区。县区间经济联系强度、县域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在总体上均呈现增长态势,整体上表现出东部经济联系强度优于西部。昆明市区与安宁县的经济联系强度最突出,大部分地区位于第五经济联系强度轴线,第四经济联系轴线沿高速公路干线逐渐增多。各县域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差异较大,昆明作为省会,市区的经济联系总量最高,在交通、经济、人口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是全省的经济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可达性的变化引起了县域区位优势潜力发生变化,各县域的区位优势潜力增强,区位优势潜力高值区逐渐集中在昆明市区周围,形成以昆明市区为核心,逐渐向外递减的“核心—边缘”不规则环状式空间结构。新开通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区位潜力得到提升,其中东南部的区位潜力排名变化较大,而西部边缘地区仍处于低值区且排名变化较小。高速公路的建设完善扩大了中心与边缘地区的可达性差距,促使地区突破原有的空间邻近限制,增强了云南省部分县区的经济凝聚力,引起了县域经济聚类分布特征变化,高—高聚类和低—高聚类明显增多,1h圈内地区经济聚集效应明显加强。进一步采用包含可达性与空间滞后模型的多元分析模型测度在不同时间截集下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达性变化使空间关联尺度从1.5h扩大为2h,交通改善后2h内空间关联的县区数量增多,经济发达地区对距离其2h范围内的其它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可达性的改善达到加快促进云南省整体经济发展的进步的效果,对云南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潘越[7](2021)在《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文中提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自为政”和游客出行的“两极化”已成为制约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结合理论研究的网络化转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需求,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网络结构及其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研究的构建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区域性旅游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流动空间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旅游供求均衡理论以及机器学习理论等理论,对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进行探究。遵循“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优化提升”的逻辑思路,其中研究框架部分以“网络结构构建→结构特征提取→响应效果检验→响应系统模拟”的递进式思路成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特定区域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城市为节点,融合网络、交通、气象以及统计年鉴等多源异构数据,对区域O-D旅游吸引力作用强度进行测算,进而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为下文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奠定基础。第二,剖析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围绕“空间差异-空间关联-空间集聚”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框架,分别构造原值、二值、Top三种网络形式,综合运用GIS数据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等,互补揭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构特征。第三,检验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基于游客流动倾向视角,探讨旅游吸引力网络的空间效率。以“百度指数-网络关注度”为O-D游客流动倾向对流数据来源,构建区域游客流动倾向网络,在明晰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体系的交互响应机理的基础上,多维尺度探讨二者响应效果。第四,建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筛选区域旅游吸引力影响核心指标;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运行机理。进而未来可通过设定不同情境,预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为对策建议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第五,开展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五一”小长假为研究时段,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区域网络结构特征,探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并根据测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为京津冀地区旅游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与战略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第六,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结合现实政策确立,从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对策解析,力求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的最佳匹配。

张妤[8](2021)在《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城市各类开放空间的水适应性机制与优化可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雨洪韧性、促进其水文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的水文结构特征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园、广场及场地、街区、其他共享空间(街道共享空间、绿道等)四种类型,综合运用格局指数方法、空间统计学方法、地形位指数方法对其三维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通过获取不同地形梯度典型空间下垫面植被截留与地表渗透性参数,模拟研究区城市地表径流过程,进而运用雨水径流调节服务供需测算途径对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进行评估分析,揭示研究区开放空间水适应能力与主控因子,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城市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开放空间格局分布受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类型与属性、地形地貌影响明显,公园、其他共享空间为其主要景观类型。植被覆盖率及各类型空间分布尚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依托自然山体与植物群落,开放空间的植被覆盖率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开放空间地形变化较大,公园和其他共享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坡和陡坡,广场和街区主要分布于平地与缓坡。地形位指数最大值出现于公园,其他共享空间在低地形位上的分布优势最明显。开放空间的分布不均、北部自然植被的天然不足、地形的丰富多变增加了研究区开放空间雨水径流的流量、流速控制难度。(2)75%开放空间的土壤容重超过1.3g/cm3,土壤倾向于粘质土,空隙偏少,且土壤水分含量与持水量普遍偏低。四种开放空间土壤的稳渗率依次为公园>广场及各类场地>街区>其他共享空间,且均呈现出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稳定渗透率的规律。公园、其他共享空间在不同地形位指数下的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还有稳定渗透率以及不同坡位下的初始渗透率都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除地形以外,土壤容重、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也是影响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入渗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入渗速率呈现正相关性。(3)不同降雨强度下开放空间径流调节服务的空间格局较为相似,变化集中于一些较小斑块。由城市东南部丘陵地带向西、北部推移,地势趋于平坦,开放空间密度下降,服务响应随之下降,水适应性逐步降低。在暴雨情境下,城市中部纵向廊道上的开放空间服务等级多有下降。城市公园与其他共享空间的径流调节服务响应均呈现由东向西逐渐下降趋势,城市广场及各类场地则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街区的服务响应预算总量普遍偏低,雨水适应性较差。开放空间水适应性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西部,内陆好于沿海,城市公园与其他共享空间响应好于广场和各类街区。开放空间分布、地形、植被覆盖、排水设施是影响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的主要因素。(4)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空间分布、土壤入渗特性、径流调节服务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与管控策略。空间分布方面建议完善景观格局,均衡植被覆盖,顺应地形因子。结合土壤入渗生境特征建议构建主导促渗型、主导截留型两种适水型植被群落模式,并依据土壤地形位指数的入渗分区进行植被群落模式选择。综合径流调节服务评价,建议四种空间单元实施分类优化。水适应性较好区域,加强构筑山林空间水生态保护红线;水适应性适中区域,加强构建合理的水资源生态网络,水适应性较弱区域,弥补服务供给缺口,加强形成水生态补偿机制;水适应性差异较大区域,改善空间服务均衡与连通性,同时加强城市土壤改良、排水管网升级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构建。

仲伟民,王正华[9](2021)在《作为区域的“华北”:概念渊源及流变——兼析明清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华北”》文中认为尽管"华北"一词已经成为学术界习用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有诸多歧义,学者们实际上大多也是在模糊使用,这对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学研究带来了很多困惑。因此,从长时段视角对"华北"概念的产生和运用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很有必要。清代以前的文献并无现代意义的"华北"一词,但有与华北直接相关的地理概念如"北方""西北""北五省(北方五省)""北方诸(各)省""西北各(诸)省""西北五省"等。从20世纪开始,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华北"一词才在政府、媒体、知识界及民间广泛使用。民国时期国共两党以及日本对于"华北"概念的运用及各方在北方地区的博弈,也深刻影响了这个概念的使用。因为古代并无"华北"这个概念,更因为学术界关于"华北"概念的界定及所辖区域并没有一致意见,因此"华北"概念在学术研究中的运用实际上只是一种学术的想象。而今随着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对这个概念进行界定便显得愈发紧迫且必要。从自然地理环境、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将明清时期"华北"范围界定为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包括北京),比较符合历史实际和学术认同。

郑蔚恒[10](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基地,随着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迁移,海岛逐渐成为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相对于大陆来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孤立性、脆弱性以及生态调节与恢复的不可逆性,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岛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且大多只关注岛屿自身,较少考虑周围海域对海岛生态承载力的贡献。从研究区域来看,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多关注特大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型有居民海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作为海岛典型特色资源的旅游海滩,对海岛旅游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还是海岛岸线防护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海滩管理体系研究以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足够的综合性研究,且未对大型海岛与中小型海岛旅游海滩管理进行区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态适宜性研究与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地质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网络数据,基于中国海岛资源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将海岛周边海域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贡献纳入研究范围。(b)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框架,提出了以岛陆土地空间资源和淡水资源为前置条件的大型海岛综合开发、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海岛分类型开发框架,填补了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在中小型有居民海岛开发方面的缺失。(c)基于资源指数-关键生态因子的距离约束关系构建了中小型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分析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及旅游海滩的管理现状及特点。(d)探讨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岛与大陆、海岛与周边海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模式,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陆岛统筹视角下海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互动平衡;基于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以湄洲岛港口岸线资源为例研究了海岛特色资源开发时机。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海岛开发将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从周边海域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海域资源禀赋限制;通过陆海统筹方式从大陆调配资源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交通条件、成本等限制。由此可知可建设土地面积是制约海岛开发的最根本要素,人口数量与经济基础也是制约因子之一。只有岛陆面积较大、可以承载一定数量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海岛才具备综合开发基础,否则宜作为特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2)大型海岛(县级以上驻地海岛)的综合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限制海岛开发的生态制约因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在大型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建设用地中提高园林绿地覆盖率和景观湿地水域的比例,避免破坏防风固沙的植被,严禁占用水资源生态区和破坏地下水层结构。(3)中小型海岛(乡镇级以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适宜进行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距离较近的岛群(群岛或列岛),可采取区块式集群开发。(4)基于陆海统筹管理思维,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小型海岛与所在区域大陆具有较高的协同发展度时,海岛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妨留待未来开发。(5)中小型海岛海滩是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滨海资源,其旅游开发管理明显有别于大陆海滩和大型海岛海滩,需要从整个海岛开发的全局和统筹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主动和发展平衡阶段。中小型海岛海滩对于维护海岛海岸稳定性和海岛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的角度,旅游海滩保护红线宜界定在海岸第一道防护线和海滩闭合深度线之间。

二、多阶段构造地貌的水系统计特征——以山东半岛东北部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阶段构造地貌的水系统计特征——以山东半岛东北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2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综述
        1.2.3 减灾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特色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2.3 自然地理环境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象水文
        2.3.3 植被状况
    2.4 人类工程活动
3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3.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
        3.1.1 空间分布
        3.1.2 时间分布
    3.2 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2.1 崩塌发育特征
        3.2.2 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3.2.3 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4 地面塌陷灾害发育特征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危险性评价数据来源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价单元的选取
        4.1.3 层次分析法(AHP)
        4.1.4 信息量法
        4.1.5 组合赋权法
    4.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4.2.2 评价因子分析
        4.2.3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量化
    4.3 评价方法对比验证
        4.3.1 层次分析法危险性评价
        4.3.2 信息量法危险性评价
        4.3.3 组合赋权法危险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4 多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 地质灾害减灾
    5.1 地质灾害减灾原则
    5.2 大连市地质灾害分区对策
    5.3 大连市地质灾害减灾机制建设
        5.3.1 建立应急机制
        5.3.2 建设应急管理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概念
        1.2.1.1 生态系统概念
        1.2.1.2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1.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方法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进展
        1.2.3.1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
        1.2.3.2 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2.3.3 单一生态系统或服务价值评估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岸带界定
        2.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2.1.3 自然地理概况
        2.1.4 经济社会概况
    2.2 主要数据源介绍
        2.2.1 土地利用数据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遥感数据
        2.2.5 其他数据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
    3.1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1.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1.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2.2 海岸带分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3.2.3 海岸带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3.3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变化特征
        3.3.1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4.1.2 土地利用转移
        4.1.3 景观格局指数
    4.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2.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4.2.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4.2.3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
    4.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4.3.1 类型水平的变化特征
        4.3.2 景观水平的变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估算
    5.1 海岸带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5.1.1 海岸带NPP物质量
        5.1.1.1 陆域NPP物质量估算
        5.1.1.2 海域NPP产品数据处理
        5.1.1.3 海陆NPP产品数据集构建
        5.1.2 海岸带NPP变化特征
        5.1.2.1 海岸带NPP时间变化
        5.1.2.2 海岸带NPP空间变化
        5.1.2.3 不同生态系统NPP变化特征
    5.2 海岸带物质产品估算
        5.2.1 海岸带渔业产量估算
        5.2.1.1 海岸带陆域渔业产量估算
        5.2.1.2 海岸带近海渔业产量估算
        5.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估算
        5.2.2.1 理想状态海盐估算模型
        5.2.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变化
    5.3 水源涵养估算
        5.3.1 水源涵养估算模型
        5.3.1.1 In 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
        5.3.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5.3.2 产水量估算结果
        5.3.2.1 产水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5.3.2.2 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5.3.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产水量
    5.4 土壤保持估算
        5.4.1 土壤保持量模型
        5.4.1.1 土壤保持模型
        5.4.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5.4.2 土壤保持估算结果
        5.4.2.1 土壤保持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5.4.2.2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5.4.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1 价值核算方法
        6.1.1 物质生产价值核算方法
        6.1.2 固碳释氧价值核算方法
        6.1.3 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
        6.1.4 土壤保持价值核算方法
    6.2 不同生态服务价值
        6.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6.2.1.1 有机物质价值变化
        6.2.1.2 物质产品价值变化
        6.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6.2.2.1 固碳价值变化
        6.2.2.2 释氧价值变化
        6.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6.2.3.1 水源涵养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6.2.3.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
        6.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6.2.4.1 土壤保持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6.2.4.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
    6.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演变特征
        6.3.1 研究方法
        6.3.2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特征
        6.3.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集聚特征
        6.3.4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土地利用未来情景的生态服务价值模拟
    7.1 土地利用未来情景模拟
        7.1.1 情景设置和土地利用需求
        7.1.2 PLUS模型
        7.1.3 未来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7.2 未来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7.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7.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7.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7.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7.2.5 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区域地理背景
    2.1 区域自然环境
    2.2 区域地质基础
        2.2.1 区域地层及岩石
        2.2.2 地质构造
        2.2.3 地形地貌
3 样品与分析方法
    3.1 采集与选择样品
        3.1.1 城山头风化壳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1.2 拉树房风化壳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2 样品处理与实验方法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4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
    4.1 石英颗粒形态
        4.1.1 石英颗粒磨圆度
        4.1.2 石英颗粒边缘形状
    4.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
        4.2.1 V形坑与直或弯撞击沟
        4.2.2 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4.2.3 贝壳状断口
        4.2.4 曲脊和磨蚀疲劳
        4.2.5 平行裂纹和翻卷薄片
        4.2.6 平行阶、平行解理面和水下磨光面
        4.2.7 擦痕和刻痕
    4.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
        4.3.1 化学溶蚀作用鳞片状剥落
        4.3.2 化学溶蚀作用溶蚀坑和深邃溶蚀沟
        4.3.3 化学溶蚀作用方向性溶蚀坑
        4.3.4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球
        4.3.5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鳞片
        4.3.6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薄膜
        4.3.7 化学沉淀作用晶体生长
    4.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
        4.4.1 低突起、中突起和高突起
        4.4.2 粘结颗粒
    4.5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红色风化壳粗砂、中细砂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统计
5 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
    5.1 石英颗粒形态
        5.1.1 石英颗粒磨圆度
        5.1.2 石英颗粒边缘形状
    5.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
        5.2.1 V形坑与直或弯撞击沟
        5.2.2 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5.2.3 贝壳状断口
        5.2.4 曲脊和磨蚀疲劳
        5.2.5 平行裂纹和翻卷薄片
        5.2.6 平行阶、平行解理面和水下磨光面
        5.2.7 擦痕和刻痕
    5.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
        5.3.1 化学溶蚀作用鳞片状剥落
        5.3.2 化学溶蚀作用溶蚀坑和深邃溶蚀沟
        5.3.3 化学溶蚀作用方向性溶蚀坑
        5.3.4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球
        5.3.5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鳞片
        5.3.6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薄膜
        5.3.7 化学沉淀作用晶体生长
    5.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
        5.4.1 低突起、中突起和高突起
        5.4.2 粘结颗粒
    5.5 拉树房红色风化壳红色风化壳粗砂、中细砂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统计
6 结果分析
    6.1 城山头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基岩、红色风化壳的物质来源和沉积机制
    6.2 城山头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对比
        6.2.1 石英颗粒形态对比
        6.2.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对比
        6.2.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6.2.4 石英颗粒机械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6.2.5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滨海花园红色风化壳剖面和七顶山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特征对比
    6.3 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古环境探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挑战
        1.1.2 新型城镇化成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契机
        1.1.3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动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历史文化名村
        2.1.3 传统村落
        2.1.4 文物保护单位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2.2 国内研究概况
    2.3 基础理论
        2.3.1 活态遗产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城乡统筹理论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理论构建
    3.1 新型城镇化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内在联系
        3.1.1 传统格局与现代空间
        3.1.2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
        3.1.3 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3.1.4 保护规划与利用实施
    3.2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目标
    3.3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内容
        3.3.1 保护与利用解决的问题
        3.3.2 保护与利用的内容
        3.3.3 保护与利用的价值认知
    3.4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3.4.1 以人为本、共同参与原则
        3.4.2 整体保护、平衡协调原则
        3.4.3 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原则
        3.4.4 文化引领、特色驱动原则
    3.5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的模式构建
        3.5.1 整体保护利用
        3.5.2 可持续保护利用
第四章 栗园围的概况与发展历程
    4.1 村落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经济社会发展
    4.2 历史沿革
    4.3 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的历程及成就
        4.3.1 新农村建设
        4.3.2 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及成功后
    4.4 新型城镇化对栗园围保护与利用的影响
        4.4.1 面临的挑战
        4.4.2 迎来的机遇
    4.5 栗园围的特色分析
        4.5.1 整体空间格局特色
        4.5.2 建筑特色
        4.5.3 文化特色
第五章 栗园围保护与利用现状及价值评价
    5.1 栗园围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5.1.1 传统建筑现状
        5.1.2 基础设施现状
    5.2 栗园围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
        5.2.1 物质层面的现状问题
        5.2.2 非物质层面的现状问题
        5.2.3 其他社会经济问题
    5.3 栗园围的价值分析
        5.3.1 历史文化价值
        5.3.2 科学艺术价值
        5.3.3 社会经济价值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6.1 保护与利用的目标
        6.1.1 活态博物馆
        6.1.2 传统风貌体验区
    6.2 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6.2.1 原真性原则
        6.2.2 整体性原则
        6.2.3 可持续原则
        6.2.4 共同参与原则
    6.3 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6.3.1 政府主导,村民参与
        6.3.2 发展产业,激活经济
        6.3.3 整体保护,统筹发展
        6.3.4 增强文化认同感,保护传统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云南省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社会经济发展
        2.1.2 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2.2 数据来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可达性格局及其演变
    3.1 研究方法
        3.1.1 最短时间距离计算
        3.1.2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计算
        3.1.3 可达性系数
        3.1.4 变异系数
    3.2 云南省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3.2.1 云南省交通时间收敛效益
        3.2.2 可达性格局的绝对变化
        3.2.3 可达性的相对变化
        3.2.4 可达性分布均衡化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对云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引力模型
        4.1.2 对外经济联系总量
        4.1.3 区位优势潜力模型
    4.2 地区间经济联系分析
        4.2.1 县域经济联系强度空间格局及演化
        4.2.2 县域对外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演化
    4.3 区位优势潜力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
        5.1.2 空间权重矩阵
        5.1.3 全局空间自相关
        5.1.4 局部空间自相关
    5.2 经济空间相关性分析
        5.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3.1 多元分析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取
    5.4 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吸引力
        2.1.2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2.1.3 游客流动倾向
    2.2 相关理论
        2.2.1 流动空间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2.4 旅游供求均衡理论
        2.2.5 机器学习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3.1 总体思路
    3.2 网络范围界定
    3.3 网络节点提取
    3.4 网络连线赋权
        3.4.1 测度模型选取
        3.4.2 目的地影响力测评
        3.4.3 客源地出游力测评
        3.4.4 目的地-客源地时间距离测评
    3.5 网络拓扑结构绘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1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综合识别
    4.2 基于原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认知
        4.2.1 空间总体差异特征
        4.2.2 空间相对差异特征
    4.3 基于二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识别
        4.3.1 数据处理
        4.3.2 网络节点位置评价
        4.3.3 整体网络结构评价
    4.4 基于Top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判定
        4.4.1 数据处理
        4.4.2 网络集聚特征测度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5.1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交互响应机理
        5.1.1 旅游吸引力驱动下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机理
        5.1.2 游客流动倾向驱动下旅游吸引力响应机理
    5.2 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5.2.1 游客流动倾向数据来源
        5.2.2 游客流动倾向衡量方式
        5.2.3 游客流动倾向特征分析
    5.3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检验
        5.3.1 区域总体响应效果
        5.3.2 城市局部响应效果
        5.3.3 城市间路径响应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建立
    6.1 指标来源与处理
        6.1.1 旅游吸引力相关指标
        6.1.2 游客流动倾向相关指标
        6.1.3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衡量指标
    6.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
        6.2.1 地理探测器作用原理
        6.2.2 地理探测器适用条件
        6.2.3 地理探测器模块划分
        6.2.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的基本步骤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
        6.3.1 BP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6.3.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建模的基本步骤
        6.3.4 对比模型构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7.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7.1.1 研究区域概况
        7.1.2 研究时段截取
        7.1.3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7.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7.2.1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各要素分析
        7.2.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关系矩阵构建
    7.3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空间维度特征分析
        7.3.1 基于原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7.3.2 基于二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7.3.3 基于Top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7.4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7.4.1 京津冀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7.4.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
    7.5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模拟预测
        7.5.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遴选
        7.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模拟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
    8.1 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8.1.1 强化多中心一盘棋思想
        8.1.2 培育层次合理等级体系
        8.1.3 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8.2 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8.2.1 打造高效交通网络体系
        8.2.2 注重跨城市旅游线路整合
        8.2.3 健全全方位旅游服务
    8.3 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
        8.3.1 创新区域旅游营销模式
        8.3.2 调节区域旅游流流向
        8.3.3 管控区域旅游流流量
    8.4 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8.4.1 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8.4.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8.4.3 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核心城区
        1.2.2 开放空间
        1.2.3 水适应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开放空间研究进展
        1.3.2 城市水适应性研究进展
        1.3.3 适应城水问题的城市开放空间相关研究
        1.3.4 大连开放空间水适应性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连城市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降水与水资源
        2.1.4 地形地貌与土壤
        2.1.5 植被分布
        2.1.6 水生态与绿地空间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研究区界定
        2.2.2 研究区水文环境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开放空间格局适水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开放空间信息提取
        3.1.2 景观指数分析
        3.1.3 开放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分析
        3.1.4 开放空间地形梯度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开放空间总体特征
        3.2.2 开放空间斑块特征
        3.2.3 开放空间聚集特征
        3.2.4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开放空间分异特征
        3.2.5 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开放空间自相关格局
        3.2.6 地形梯度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景观格局与开放空间水适应性
        3.3.2 植被覆盖影响下的开放空间适水性差异
        3.3.3 不同地形梯度下开放空间的适水性响应
    3.4 本章小结
4 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能
    4.1 实验设计与方法
        4.1.1 样地选择
        4.1.2 取样与入渗检测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物理性质分析
        4.2.2 入渗过程与特征
        4.2.3 因子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物理性质对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能影响
        4.3.2 不同地形影响下的开放空间入渗性能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径流过程模拟
        5.1.2 开放空间水适应能力的评估测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径流分级与汇水区
        5.2.2 基于径流调节服务特征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评价
    5.3 讨论
        5.3.1 径流调节服务与植被覆盖率
        5.3.2 径流调节服务与城市积水点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1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
        6.1.1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目标
        6.1.2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原则
        6.1.3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框架
    6.2 基于空间格局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2.1 完善景观格局
        6.2.2 均衡植被覆盖
        6.2.3 顺应地形梯度
    6.3 基于土壤入渗与生境特性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3.1 适水型植被群落模式的构建
        6.3.2 基于土壤入渗分区的不同类型植被群落设计
    6.4 基于径流调节服务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4.1 服务适宜区,维护水适应性格局
        6.4.2 服务适中区,构建水资源生态网络
        6.4.3 服务偏弱区,形成水生态补偿机制
        6.4.4 服务差异区,增强空间均衡与连通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作为区域的“华北”:概念渊源及流变——兼析明清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华北”(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无“华北”:明清省制视域下的“华北”
二、“华北”概念的创造与学术想象
三、明清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华北”概念界定

(10)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岛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进展
        1.2.2 海岛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1.2.3 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进展
        1.2.4 陆海统筹研究进展
        1.2.5 存在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岛
        2.1.2 海岛生态系统
        2.1.3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
        2.1.4 陆海统筹
        2.1.5 海岛海滩及其稳定性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地质学理论
        2.2.2 人—地(岛)耦合理论
        2.2.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
第三章 海岛开发陆海统筹思路及生态适宜性测度方法
    3.1 海岛开发的本质
        3.1.1 资源价值转化
        3.1.2 产业强化和转化
    3.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开发理念
        3.2.1 陆海统筹的开发模式
        3.2.2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
        3.2.3 陆海资源调配与海岛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3.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3.3.2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测算
        3.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3.3.4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的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海岛分类型开发模式
    4.1 海岛分类型开发依据
    4.2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
        4.2.1 综合开发的阶段性特征
        4.2.2 综合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4.2.3 “三生”耦合协调度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4.3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4.3.1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类型
        4.3.2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条件
        4.3.3 特色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4.4 其他开发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5.1 研究对象选择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5.3 “三生”耦合协调度分析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5 生态化管理对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6.1 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6.1.1 研究对象选择
        6.1.2 特色资源开发适宜性分析
        6.1.3 特色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6.2 海岛旅游海滩特色开发管理
        6.2.1 研究对象选择
        6.2.2 旅游海滩管理框架
        6.2.3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现状分析
        6.2.4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模式
    6.3 其他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化管理
        6.3.1 海岛渔业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6.3.2 海岛港口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6.3.3 岛群区块式集群开发生态化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多阶段构造地貌的水系统计特征——以山东半岛东北部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减灾研究[D]. 朱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刘玉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3]明代山东半岛海防卫所聚落选址布局与空间特征研究[D]. 张曼琦.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4]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D]. 白涛.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栗园围的保护与利用[D]. 陈滢.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云南省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关系研究[D]. 周晓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D]. 潘越. 燕山大学, 2021(01)
  • [8]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D]. 张妤.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作为区域的“华北”:概念渊源及流变——兼析明清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华北”[J]. 仲伟民,王正华. 天津社会科学, 2021(01)
  • [10]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D]. 郑蔚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多期构造地貌水文特征——以山东半岛东北部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