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按摩治疗颈椎病134例(论文文献综述)
谭嘉伟[1](2020)在《庄礼兴教授治疗颈椎病取穴和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庄礼兴教授治疗颈椎病的辨证思路及诊治规律,为临床治疗颈椎病取穴和用药方面上提供学术经验和研究方法借鉴。方法:本次研究数据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省名中医庄礼兴教授的门诊病例,1.中药处方门诊病例来源于2010年6月14日至2019年9月9日;2.针灸处方门诊病例来源于2018年11月5日至2019年11月29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分别提取其中的病例信息、中药处方信息及针灸处方信息构建数库,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及 Gephi 0.9.2 软件对相关数据分别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对分析结果进一步讨论,进而研究庄礼授教授诊治颈椎病的临床证治规律。结果:一、病例分析本研究纳入庄礼兴教授治疗颈椎病病例:中药病例318例,针灸病例134例。由于中药数据库与针灸数据库的采集时间长度不一,且有重复的情况,所以病例的一般情况分析以中药数据库为主。年龄相对集中在30-69岁,就诊时以4月、6-7月、10-11月为主,颈型占比10.06%,神经根型占比29.87%,椎动脉型占比18.87%,交感型占比5.66%,脊髓型占比0.94%,混合型占比34.59%。二、频数分析1.针灸频数:庄礼兴教授治疗颈椎病使用最多的穴位前10为风池、颈阿是、百劳、肩井、外关、合谷、曲池、百会、肩髃;穴位归经排名第一为督脉,出现频次70次,选用穴位5个,分别是:百会、后顶、大椎、头部督脉排针、神庭,手阳明经次之;在特色针灸疗法上最常用的是火针,出现频次49次,其次为火罐和艾灸。2.中药频数:对庄礼兴教授治疗颈椎病所用中药进行统计,处方药物可分成组:整体处方药物组、颈型处方药物组、神经根型处方药物组、椎动脉型处方药物组、交感型处方药物组、混合型处方药物组,由于脊髓型的处方数<5次,故不纳入组。①整体处方共318条,涉及中药151味,累计用药总频次为3120次。其中频次≥15次的药物共41味,累计频次达2768次,累积频率88.72%,甘草、白芍、桂枝、鸡血藤、葛根、威灵仙、黑枣、川芎,位列前8;②颈型案例共计处方32条,涉及中药90味,累积用药频次总数309次,甘草、白芍、川芎、桂枝、鸡血藤、葛根出现频次较高;③神经根型案例共计处方95条,涉及中药57味,累积用药频次总数为886次,甘草、白芍、威灵仙、鸡血藤、葛根、桂枝出现频次较高;④椎动脉型案例共计处方60条,涉及中药84味,累积用药频次总数次452次,甘草、白芍、天麻、白术、钩藤、柴胡出现频次较高;⑤交感型案例共计处方18条,涉及中药43味,累积用药频次总数174次,甘草、龙骨、牡蛎、桂枝、白芍出现频次较高;⑥混合型案例共计处方110条,涉及中药102味,累积用药频次总数1098次,甘草、白芍、鸡血藤、桂枝、黑枣、葛根出现频次较高。从药物性味归经分析,以温、平、微寒、甘、辛、苦为主,归经为肝、脾、肺经为主。三、聚类分析1.针灸聚类:针灸处方中24个核心腧穴聚为4类,第一类:照海、申脉、三阴交、合谷、太冲、后顶、百会;第2类:大椎、臂臑、颈段夹脊穴、四神针、神庭、中渚、头部督脉排针、天柱、后溪、晕听区;第3类:曲池、肩髃、外关、肩井;第4类:颈阿是、风池、百劳。2.中药聚类:中药处方中41味核心中药聚为9类,第一类:牡蛎、龙骨;第二类:升麻、牛膝、附子、海风藤、桑枝、菊花、白芷、薏苡仁;第三类:合欢皮、首乌藤、素馨花、知母、枳壳;第四类:延胡索、姜黄;第五类:当归、豨签草;第六类:天麻、钩藤;第七类:柴胡、酸枣仁、半夏、竹茹、陈皮、白术、茯苓;第八类:千斤拔、牛大力、党参、黄芪、五指毛桃;第九类:甘草、白芍、桂枝、黑枣、威灵仙、葛根、川芎、鸡血藤。四、复杂网络分析把腧穴或中药作为节点,两个腧穴或中药在同一个处方中所出现的次数为边的权重值,把频次较低的腧穴或中药过滤,制成高频数的复杂网络图,得针灸及中药的核心处方:1.针灸:风池、百劳、颈阿是;2.中药:甘草、白芍、桂枝、鸡血藤、葛根、威灵仙、黑枣、川芎。五、关联规则分析1.药—药关联:共35条关联规则,涉及8味中药甘草、白芍、桂枝、鸡血藤、葛根、威灵仙、黑枣、川芎;2.穴—穴关联:共23条关联规则,涉及6个腧穴,风池、颈阿是、百劳、肩井、曲池、外关;3.证—药关联:证药关联结果显示某些药物与某些证候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如气滞血瘀证与豨签草、风寒湿型证与姜黄、痰湿阻络证与陈皮、气血亏虚证与当归、肝肾不足证与千斤拔;4.证—穴关联:证穴关联结果显示某些腧穴与某些证候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如肝肾不足证与申脉、照海,痰湿阻络证与四神针。六、因子分析对所有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得出7个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因子,这7个因子可用于解释症状的病理性质及脏腑定位:F1因子病位在脾胃,表现为气虚;F2因子病位在肝胆,表现为肝胆湿热;F3因子病位在督脉和手阳明经,表现为经脉失养;F4因子病位在肝肾,表现为精气亏虚;F5因子病位在颈肩部,表现为经络不通;F6因子病位在肝肾,表现为阴虚;F7因子病位在肝,表现为气滞。结论:(一)针灸取穴1.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并停于颈肩,易造成与督脉相关的病变,如头痛、头晕等,此时不必拘泥于选用督脉腧穴,灵活运用“通督”的原则,施用督脉排针方法;2.擅用特色针灸疗法: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和岭南人的体质特点,庄礼兴形成具有岭南特色针灸疗法,如岭南火针与岭南灸法,从而达到温通散寒的作用;3.注重调神:庄教授受司徒铃教授与靳瑞教授的学术思想影响,认为针刺治神的目的是通过调动机体内的神气,从而来治疗脏腑经络四肢等疾病。(二)中药治疗1.善用岭南特色中药:因地制宜,使用与岭南地区特色的药物,如五指毛桃、千斤拔、牛大力、鸡血藤等。2.针药结合:庄教授除了使用针灸治疗颈椎病,常配合中药治疗,通过辨证用药、标本并治。
胡月[2](2020)在《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杵针及艾灸疗法均符合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扶正”根本干预原则,因而在CRF治疗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本文系统化研究杵针及艾灸疗法(包括杵针疗法、艾灸疗法及杵针艾灸联合疗法共三种方案)干预CRF的临床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杵针及艾灸疗法在CRF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系统化护理学证据支撑,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创新性和科学性是开展课题研究的首要标准,而先导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则是保证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首先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完成杵针及艾灸疗法在CRF患者中应用的文献研究,然后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文献研究结果设计并开展补充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从而最终获得研究目标中全面的系统化证据。(1)第一节文献研究以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和万方网(Wan Fang)等中文数据库,同时配合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所有杵针及艾灸疗法干预CRF的RCT。按照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参照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依据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进行RCT的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成都某大学附属医院伴有气虚型CRF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CR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杵针组和杵针艾灸组,每组各36例。三组CRF患者均接受姑息化疗及常规护理等基础治疗,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加杵针疗法,杵针艾灸组在杵针组基础上补加无烟艾灸疗法。终点评估指标选用简明疲乏量表(BFI)、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辅助评估指标选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化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收集干预前中后每个环节的各种临床数据资料,选用恰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和评价。采用SPSS 26.0版软件对数据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纳入28篇RCT(2249例CRF患者),其中艾灸组患者1125例,对照组患者1124例。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基础疗法,艾灸联合疗法能显着提高CRF治疗的总有效率,显着降低中重度CRF患者的数量,显着改善患者的CRF疲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显着改善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基本特征和干预前疗效性指标在三组CRF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性良好。(1)终点结局指标评估:BFI评分、PFS-R评分在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杵针组、杵针艾灸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评分降低;三组干预后的BFI评分、PFS-R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效果优于杵针组。(2)辅助结局指标评估:QLQ-C30评分在各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降低,杵针组、杵针艾灸组生活质量均提高;三组干预后的QLQ-C30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效果优于杵针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发生率低于杵针组。化疗所致脱发、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发生率在三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杵针或艾灸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杵针或艾灸的单一疗法及杵针艾灸联合疗法干预CRF均安全有效,均能显着改善CRF患者的疲乏状态和生活质量,且能有效降低常规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对于伴有CRF的NSCLC患者来说,杵针与无烟艾灸的联合疗法较单一杵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更佳。杵针护理及艾灸护理均符合“扶正”的CRF根本干预原则,因而用来干预癌症及癌症治疗损伤患者正气所致的CRF能达到扶正强身的独特疗效。杵针及艾灸疗法均具有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优势,在CRF干预中可作为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推广。
许金海[3](2019)在《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并分析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和生活质量;通过meta分析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利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个行政区的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颈椎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人群的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月收人、职业工种、体力活动、工作强度、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吸烟、饮酒、既往疾病史等信息;由临床医师结合问卷、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颈椎病的诊断;对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疾病特征调查和VAS、NDI和SF-36量表评分。2.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均截止至2019年1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西乐葆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西乐葆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随访第8周的VAS评分、NDI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共计完成3349例城市人群的调查,平均年龄53岁,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其中男性1597人,占47.7%,女性1739人,占51.9%;确诊颈椎病826名,患病率为24.6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91%(302人/1597人),女性患病率为29.96%(521人/1739人);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34.94%。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病史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2.系统评价共纳入41篇文献,4079例受试者,样本量36~480例,服药疗程为10~60天。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或者结合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OR=3.82,95%CI,(3.01,4.85),P<0.00001]、治愈率[OR=2.45,95%CI,(2.02,2.98),P<0.00001]高于使用安慰剂或者西药,或者西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或者单纯非药物治疗方法;对VAS评分[MD=-0.84,95%CI,(-0.93,-0.76),P<0.0001]、NDI评分[MD=-4.6,95%CI,(-7.92,-1.29),P=0.006]以及CSR20评分[MD=1.5,95%CI,(0.08,2.92),P=0.04]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胃脘不适等,但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由于所纳入的大多数临床研究的质量较低,未来需要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3.共纳入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结束和随访8周时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823,整体量表的信度较好,两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SF-36躯体健康PC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F-36心理健康MCS评分在第2周和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F-36总分在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24.66%,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率10.6%;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2.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于西药,但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待提高。3.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西乐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颈椎功能残障指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心理健康。
钱晓忠[4](2019)在《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诊治颈椎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重复性,分析其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并建立大型颈椎病患者数据库。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招募符合研究方案的颈椎病(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在0、2、4、6、12、26、52周进行访视,采集患者基线情况和各访视点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SF-36健康调查简表、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建立千例以上大型颈椎病患者数据库。通过组内比较、组间比较观察药物疗法、药物内治疗法、药物外治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采用药物外治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中至少一种)、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的效果;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颈椎病类型、病程、基线眩晕症状和疼痛程度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分层分析,评估药物外治疗法、导引练功和药物内治疗法对不同患者群体的疗效大小和预后。结果:(1)1014例病例基线数据中女性病例705例,占比达到69.53%;平均年龄46.43±12.49岁,男≥40岁(五八)和女≥35岁(五七)761例,占比达到75.05%,女≥35岁(五七)536例,占比达到52.86%;神经根型颈椎病765例,占比达到75.44%;病程超过1年的病例483例,占比达到47.60%;中度疼痛患者649例,占比达到64.00%;椎动脉型和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轻度眩晕197例,占比达到79.12%;993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占比达到97.93%;901例患者采用外治疗法,占比达到88.86%;695例患者采用药物疗法,占比达到68.54%;658例患者采用导引练功,占比达到64.89%;634例患者采用物理疗法,占比达到62.52%;594例患者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占比达到58.58%;425例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占比达到41.91%;364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占比达到35.90%;245例患者采用药物内治疗法,占比达到24.16%。很可能或可能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38例。(2)组内比较提示药物疗法、药物内治疗法、药物外治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在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和眩晕症状改善等各方面均可能有显着疗效(P<0.001)。(3)组间比较提示药物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精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精神健康恢复、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药物内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药物外用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一般健康状况恢复、精力恢复、社会功能恢复、情感职能恢复、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着。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精神健康疗效显着。针灸治疗颈椎病可能对疼痛症状缓解、精神健康恢复疗效显着。外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一般健康状况恢复疗效显着。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可能对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社会功能恢复、情感职能恢复、精神健康恢复疗效显着。(P<0.05)(4)分层分析提示药物外用疗法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可能2周后对女性、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1年、轻度疼痛;2周后对神经根型;2-6周和26-52周对混合型;4周后对病程3-6个月、中度疼痛;对4周时和12周后对重度疼痛;12周后对病程0-3个月;26周后对椎动脉型;26周后对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6个月-1年;52周时对男性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外用疗法在改善颈椎功能方面可能2周后对女性、女≥35岁或男≥40岁、病程≥1年;2周后对神经根型;2-6周和52周时对女<35岁或男<40岁;4周后对男性、病程3-6个月、重度疼痛、中度疼痛;4周后对椎动脉型;4周时和12周后对混合型;6周后对病程0-3个月;26周后对轻度疼痛;5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外用疗法在恢复健康状况方面可能4周后对女性、病程0-3个月、病程3-6个月、重度疼痛、中度疼痛;4周后对神经根型;6周后对男性、病程≥1年;6周后对椎动脉型;12-26周对病程6个月-1年。药物外用疗法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可能6周后对男性;12周后对女≥35岁或男≥40岁;12-26周对女性、中度疼痛;26周后对轻度眩晕、0-3个月病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导引练功在改善颈椎功能方面可能2-6周对神经根型、中度疼痛;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轻度疼痛;4-12周对病程0-3个月;4-6周对椎动脉型;4周时对病程3-6个月和≥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导引练功在恢复健康状况方面可能2-12周对中度疼痛;2-4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神经根型、病程3-6个月;2周时对椎动脉型、病程0-3个月、≥1年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导引练功在改善眩晕症状方面可能2周时对病程0-3个月;4周时对女≥35岁或男≥40岁椎动脉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药物内治疗法在疼痛缓解方面,可能2-26周对重度疼痛、2周时对轻度疼痛、12-52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26-52周对混合型、52周时对女性、神经根型、病程0-3个月、中度疼痛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内治疗法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可能2周时对病程6个月-1年、12周后对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药物内治疗法在眩晕症状改善方面可能2-4周和12-26周对中度疼痛椎动脉及混合型颈椎病患者、2-4周和12周时对女性、2-4周对女≥35岁或男≥40岁、2周时对轻度眩晕、4-12周对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事件少、有效减少复发等特点,可供临床应用和推广。通过本课题研究,提示可能存在以下结论:(1)颈椎病多见于女性,病程1年以上,好发于男性五八、女性五七之后,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常表现为中度疼痛、轻度眩晕,采用的治疗依次为健康教育、外治疗法、药物疗法、导引练功、物理疗法、药物外用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药物内治疗法等。(2)药物疗法、药物内治、药物外用、物理疗法、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外治疗法、导引练功等不同保守疗法在疼痛症状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健康状况恢复和眩晕症状改善等各方面均有显着疗效。不同疗法对不同性别、年龄、类型、病程、基线疼痛、基线眩晕的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大小和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3)神经根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导引练功、药物内治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药物内治疗法、导引练功、手法治疗、针灸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建议采用药物外用疗法和药物内治疗法。(4)药物外用治疗效果较为显着,合用药物内治疗法、导引练功可以起到协同、互补作用,对于经济条件有限且能承受治疗期间不适症状颈椎病患者,可考虑仅采用药物外用疗法。
马兴莎[5](2019)在《健康人颈部穴位疼痛阈值的量化评定及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颈部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在全国多个研究中心(成都、长沙、贵阳等地区)进行调查。采用电子Von Frey测痛仪和电子压痛仪器,将人体的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数据,观察健康人颈部穴位的机械痛阈值、压痛阈值范围和影响因素,为确立颈部穴位痛阈的正常界定值提供参考依据,为今后颈椎病的痛阈研究提供客观的基线指标。同时研究健康受试者颈部穴位机械痛阈值和压痛痛阈值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针灸临床合理选穴配方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成都、贵阳、长沙地区共170名健康人作为受试对象,应用Von Frey测痛仪与压痛检测仪,对受试者颈部穴位进行痛阈值检测,采集其机械痛阈值与压痛阈值。同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受试疼痛感知与人格特性的相关性进行评定。使用Excel录入受试者的基本信息与检测结果,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健康人颈部穴位痛阈的量化评定及其表现特征(1)健康受试者颈椎21个穴位机械痛阈检测结果显示:总平均机械痛阈痛值为(71.21±37.92)g,穴位的平均机械痛阈值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完骨<天宗<肩井<风池<肩中俞<大杼<天柱<大椎<肩外俞<天髎<巨骨。机械痛阈值最低的为完骨穴;机械痛阈值最高的为巨骨穴。(2)健康受试者颈椎21个穴位压痛阈检测结果显示:(2213.30±922.38)gf,穴位的平均压痛阈值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完骨<风池<天柱<肩井<天宗<肩中俞<巨骨<天髎<肩外俞<大杼<大椎。压痛阈值最低的为完骨穴;压痛阈值最高的为大椎。(3)健康受试者颈椎穴位的机械痛阈与压痛阈大多数呈一致性的表现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的健康受试者颈椎穴位的痛阈值亦呈一致性。机械痛阈值高的穴位压痛阈值较高,压痛阈值高的穴位机械痛阈值也较高。完骨穴的机械痛阈值与压痛阈值均为最低。2.健康人颈部穴位痛阈的影响因素分析(1)在颈椎健康受试者中,年龄的差别对各穴位的机械痛阈值和压痛阈值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分别比较将18~25岁和25~35岁两组年龄阶段的机械痛阈值和压痛阈值后结果显示,所有穴位在两年龄阶段的机械痛阈值度值和压痛阈值度值无统计学差异%。(2)所有穴位在不同性别之间的机械痛阈值度值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压痛阈值度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机械痛阈值均高于女性机械痛阈值。男性的机械痛阈值范围为80~90 g,女性的机械痛阈值范围为50~70 g。男性完骨、风池、天柱的压痛阈值范围为1800~2000 gf,其余穴的压痛阈值范围为2200~2700 gf;女性完骨、风池、天柱的压痛阈值范围为1400~1700 gf,其余穴的压痛阈值范围为1800~2400 gf。3.E型人格中,外向型健康者的各穴位机械痛阈值较高,而内向型的机械痛阈值较低。所有穴位的机械痛阈值外向型健康受试者高于中间型健康受试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数穴位的机械痛阈值表现为外向型健康受试者高于内向型,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型受试者穴位的总平均机械痛阈值,外向型总平均机械痛阈值高于中间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型健康受试者的各穴位压痛阈值和总平均压痛阈均无明显的差异。4.N型人格中,情绪不稳定型健康受试者的机械痛阈值和情绪稳定型的值较接近,且两组的健康受试者各穴位机械痛阈值较中间型低。除天柱、大杼、巨骨、天宗外,其余穴位的情绪稳定型的机械痛阈值低于中间型机械痛阈值,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型健康受试者的各穴位压痛阈值较接近,各型健康受试者的各穴位压痛阈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类型受试者之间的总平均机械痛阈值、总平均压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型人格中,中间型健康受试者各穴位机械痛阈值较固执型低,而中间型的各穴位机械痛阈值较高。平和型健康受试者仅风池与肩外俞两穴的机械痛阈值低于中间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余穴位的机械痛阈值在三种类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固执型健康受试者的各穴位压痛阈值较低,平和型次之,中间型的较高。在平和型健康受试者中,仅肩中俞的压痛阈值低于中间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固执型健康受试者中,仅完骨、风池、天柱穴的压痛阈值低于中间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种类型受试者之间的总平均机械痛阈值、总平均压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颈椎健康受试者的总平均机械痛阈痛值为(71.21±37.92)g。颈椎健康受试者的总平均压痛阈值为(2213.30±922.38)gf。2.健康受试者机械痛阈值最低的为完骨穴;机械痛阈值最高的为巨骨穴。压痛阈值最低的为完骨穴;压痛阈值最高的为大椎。3.年龄对健康人颈部穴位的痛阈值无明显影响;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人颈部穴位的痛阈值,男性的机械痛阈和压痛阈均明显高于女性。4.E型人格对各穴位的机械痛阈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性格内向者,机械痛阈值较低,性格越外向,机械痛阈值较高;而未观察到E型人格对压痛阈值有明显影响。5.N型人格对机械痛阈值具有影响,表现为情绪稳定型人的部分穴位机械痛阈值较中间型低,而对压痛阈值无明显影响。6.P型人格对机械痛阈值和压痛阈值部分穴位均有影响,但无明显的趋势和规律。
单越涛[6](2019)在《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对既往已发表文献的Meta分析,探索针灸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循证医学证据。2.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NPQ、软组织位移、MPQ、SF-36等指标,通过针刺联合精灸、针刺假灸、假针精灸和假针假灸的对比,评价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评价检索系统为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中国维普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起始时间为2014年1月1日,结束时间为2019年1月1日。用NoteExPress3.2软件进行文献合并和筛选,筛选后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1)检索策略中文检索式为(颈椎病or颈痛or项痹)and(针刺or针or毫针)and(灸or麦粒灸or艾炷灸or温针灸or温和灸or灸疗or灸法or悬灸)英文检索式为(Cervical sPondylosis or Neck Pain or Cervical sPondyloPathy)and(AcuPuncture 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所定制“偏倚风险评估”工作表进行评估,分为6个方面:①报告随机分配的方法;②分配方案是否隐藏;③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及实施者是否采用盲法;④研究结果测量者是否采用盲法;⑤结果数据是否完整;⑥是否存在选择性报道结果。每项纳入文献均针对各项进行“LOW”、“HIGH”、“UNCLEAR”的判断。评价者由(周俊合、赵琳)独立平行进行,在意见分歧出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意见不统一时由第三位评价者(XXX)评价。(3)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变量资料使用均数差值(MD)表达,当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当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或找出其异质性来源。在结果计算中,使用95%可信区间表示。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中,当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运用SPSS20.0软件制作随机数字,按照1:1:1:1将纳入病人分成4组,分别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4组有效病例数分别为46例、46例、48例、47例。取穴:针刺取穴:颈椎阳性反应平面双侧夹脊穴(共取两对),双侧肩中俞,大椎,双侧中渚。精灸取穴(考虑到精灸的灼伤性,去两组穴位交替使用)①百劳、肩中俞、肩井、心俞、胆俞、肾俞;②新设、肩外俞、大杼、天宗、厥阴俞、三焦俞;取穴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操作:1、针灸组针刺操作:采用直径0.30mm的一次性针灸针,颈背部穴位采用长度为40mm的针灸针,中渚穴采用长度为25mm的针灸针。针刺操作时直刺入穴位,深度依穴位部位、体型胖瘦定为10-20mm,每个穴位均运针至得气为度,每次留针20分钟。精灸操作:治疗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及防烫伤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 X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点燃艾柱,随后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灸至艾柱剩余1/4时,受试者自觉疼痛难忍时取下,每穴共灸2壮,两组穴位交替使用。2、针刺假灸组针刺取穴及操作与针灸组相同,采用假灸的方法,其选穴与疗程均与针灸组相同,操作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的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 X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轻放置于艾柱周围,不点燃艾柱,只做出点燃的操作,随后拿走线香,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待5-7s后,拿走艾柱,每穴共假灸2壮。3、假针精灸组只采用精灸治疗,同时配合安慰针治疗,其选穴与操作、疗程均同针灸组精灸操作部分。同时采用1寸套叠式钝头针直刺入固定垫,到达皮肤表面,但不刺破皮肤,操作手法、留针时间和留针过程中的操作同针灸组,整个过程中针尖在固定垫以上,没有刺入皮肤。4、假针假灸组采用假灸加安慰针进行治疗,其选穴与疗程均同针灸组,操作时先在穴位上涂以万花油,起到粘附作用,用自制艾灸器,将70:1比例黄金艾绒做成统一标准底面直径为2mm×高3.0mm左右的圆锥状艾柱,将艾柱安放好后,用线香轻放置于艾柱周围,不点燃艾柱,只做出点燃的操作,随后拿走线香,用手指在其穴位周围抓挠,待5-7s后,拿走艾柱,每穴共假灸2壮。同时采用1寸套叠式钝头针直刺入固定垫,到达皮肤表面,但不刺破皮肤,操作手法、留针时间和留针过程中的操作同治疗组,整个过程中针尖在固定垫以上,没有刺入皮肤。疗程疗程共为30天,每3天进行一次治疗,每周进行2次治疗,精灸及假灸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共需完成10次治疗,完成8次治疗即可视为有效病例。评价时点及指标在治疗前、结束时、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时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SF-36生活质量量表、软组织位移,所有分组均评价组间及组内疗效差异。统计临床试验数据性质(计量、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类资料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未满足的样本均数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Wilcoxon。等级资料用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或多组比较的Kruskal-Wallis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定量主要结局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双侧检验,基线比较检验水平α=0.10,疗效组间比较检验水平α=0.05,两两组间比较α=0.0167。结果1.本次文献研究结果:根据实验方案和检索方案,本次文献研究共检索到文献1931篇,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其中17篇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相关结局指标荟萃分析结果如下:1.1总有效率分析:在纳入的18篇文献中,有15篇文章中采用了总有效率评价。将15篇文章荟萃森林图如下,通过异质性检验得出片0.52>0.1,I2=0%,检验结果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经荟萃分析得出[OR=3.24,95%CI(2.29,4.58)]。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艾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1.2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病(多种分型)亚组有效率分析:在纳入研究的18篇文献中,有7篇研究对象为神经根型颈椎病,7篇研究对象为颈椎病(多种分型),按照不同研究对象设立两个不同的亚组进行荟萃分析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55>0.1,I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分别为[OR=3.91,95%CI(2.41,6.36)],[OR=2.34,95%CI(1.38,3.96)],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灸法在治疗各型颈椎病方面均优于单纯针刺疗法。1.3温针灸与麦粒灸亚组有效率分析:在研究方法干预方面,所纳入18篇文献,按实验组干预方法分型又可分为温针灸疗法、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两种方式。将以上两种分型预设亚组,分别进行有效率分析。在温针灸方面,共有8篇文献纳入,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69>0.1,1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为[OR=4.51,95%CI(2.82,7.19)],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温针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在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方面,共有4篇文献纳入,经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得出P=0.20>0.1,I2=0%,不具有异质性,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算统计结果为[OR=0.03,95%CI(-0.04,0.10)],经检验P=0.3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表明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与单纯针刺疗法疗效相当。1.4症状体积得分、PRI得分、McGill、VAS、NPQ量方面,经meta分析后结果均提示:各项量表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证明针刺联合艾灸疗法在各量表减分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2.临床试验结果(1)基线人口学资料方面,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4组,分别在性别(P=0.213)、年龄分段(P=0.458)、学历(P=0.095)、病程(P=0.703)、中西医诊断分型(P=0.132、P=0.052)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局指标方面,治疗前4组受试者分别在NPQ量表(P=0.978)、MPQ量表(P=0.863)、SF-36量表(P=0.974)以及软组织位移(P=0.188)方面统计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NPQ量表得分四组组内治疗前后NPQ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对颈椎病颈痛有疗效。对四组受试者NPQ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将四组NPQ得分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针灸组与其他三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55),且两者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NPQ得分折线图及得分均值,治疗后四组受试者NPQ得分均为下降的趋势,其中针灸组下降最明显,假针精灸组、针刺假灸组次之,假针假灸组最差。四组得出进行差值运算得出,治疗组三组在三个评价时点的NPQ减分率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随访1个月时,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5);在随访3个月时,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P=0.044)。结果显示,四种疗法均对颈椎病颈痛有疗效,针灸组对比其他三个疗法在短期和远期疗效都更优,而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之间疗效相当。(3)软组织张力位移(D0.2kg)四组治疗前后D0.2kg位移值组内比较得出,四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缓解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僵硬程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得出,针灸组与其他三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20),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析D0.2kg位移值得分折线图及位移均值得出,四组位移值至治疗结束时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在随访两期,四组均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差值比较得出,治疗结束及随访期间,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疗效优于假针假灸组,且针灸组对比针刺假灸组及假针精灸组疗效更好,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在缓解颈部软组织僵硬程度上,其近期疗效尚可,但不能持久维持。(4)McGill疼痛评价量表(MPQ)通过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得出,四组组内治疗前后MPQ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四种治疗手段均能缓解颈椎病颈痛的疼痛程度。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种疗法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得出,针灸组与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38),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MPQ得分折线图及均值,治疗后四组MPQ得分均呈现为下降趋势,其中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得分下降程度相当且均优于假针精灸组。通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得出,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访1、3个月时,治疗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果显示,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在缓解颈椎病颈痛程度上疗效相当,且疗效均优于假针假灸组。(4)SF-36生活质量量表通过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SF-36得分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针假灸组无统计学意义(P=0.182),说明针灸疗法、针刺假灸疗法、假针精灸疗法均能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假针假灸对改善生活质量则无明显影响。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四组之间疗效存在差异,通过两两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分析治疗前后SF-36得分折线图及均值,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及假针精灸组受试者得分均为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大致相同,假针假灸组在随访1个月前呈现为轻度上升趋势,至随访3个月时下降至基线水平。通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得出,在治疗结束时,三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109)。在随访1、3个月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3、P<0.001),两两比较得出,治疗组三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SF-36量表9个维度中,精力(VT)、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存在组间差异。在精力(VT)方面,治疗结束时,四组之间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22),治疗结束时,针灸组和假针假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随访期间,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躯体疼痛(BP)方面,在治疗结束时,针灸组与假针精灸组、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P<0.01),随访期间,针灸组、针刺假灸组、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生理职能(RP)方面,治疗结束时,针灸组、针刺假灸组、与假针精灸组均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P=0,033、P=0.015),随访1个月时,针灸组与假针假灸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3),随访3个月时,则四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647)。以上结果提示,四组均具有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针灸组在改善精力、生理职能上要更优于其他组,躯体疼痛方面则与针刺假灸组和假针精灸组疗效相当。(5)有效率方面有效率方面,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9.1%、87.5%、55.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针灸、针刺假灸、假针精灸、假针假灸在疗效上不完全相同。结论:1.Meta分析得出,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颈椎病在中医症状体积得分、PRI得分、McGill、VAS、NPQ量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疗法。2.四组在颈椎病颈痛方面均有效;NPQ得分有效率分别为91.3%、89.1%、87.5%、55.3%。3.针刺联合精灸在改善颈椎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局部软组织改善方面与单纯针刺效果相当。针刺联合精灸在随访期疗效优势明显。4.在SF-36的躯体疼痛、精力、生理职能方面,针刺联合精灸与单纯针刺、精灸疗效相当。
蒋运兰,李颖馨,易银萍,唐以薰,刘芸峰,刘婉琳,刘一弦[7](2017)在《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颈椎病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46)、情志组(n=44)、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组(n=44)。对照组采用项痹的中医护理方案和抑郁病人的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情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穴位按摩情志组在情志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简易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情志组、穴位按摩结合情志组干预后HAMD评分分别为18.34分±6.93分,14.78分±6.38分,10.12分±6.25分;CASCS评分分别为87.73分±6.12分,92.37分±6.37分,96.33分±3.24分;简易自我效能量表评分6.54分±1.02分,7.25分±0.93分,7.46分±0.86分,3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情志护理、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组优于情志组。[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颈椎病后抑郁病人的康复效果。
王蓉[8](2015)在《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在颈椎病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探讨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对颈椎病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2.通过临床论证和效果评价反馈,探索出适合颈椎病抑郁患者的穴位按摩手法与配穴。3.探讨出一套适合颈椎病后抑郁患者情志护理的干预方法。4.以实验研究的结果和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为依据,使穴位按摩和情志护理在中医临床护理实践模式中进一步得到应用。5.通过临床论证和效果评价反馈,探索出适合颈椎病后抑郁患者科学的、系统化的自我护理干预方法。研究方法1.运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139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情志组和穴位按摩情志组。2.干预方法:对照组46例,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年制定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版)项痹的中医护理方案和抑郁患者的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情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情志护理。穴位按摩情志组47例:在情志组的基础上,加入穴位按摩进行干预。3.效果评价:三组的干预时间均为8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使用颈椎病生存质量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价。4.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本研究对于颈椎病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状况,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组优于情志组,情志组优于对照组。2.对于颈椎病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改善状况,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组优于情志组,情志组优于对照组。3.对于颈椎病后抑郁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状况,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组优于情志组,情志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能够显着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抑郁程度,对颈椎病后抑郁患者的康复具有疗效。整个干预方案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穴位按摩和情志护理作为中医特色护理可以在医院、社区和家庭中推广应用。1.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方案在治疗颈椎病后抑郁中均有效果,在患者颈椎病生存质量量表中症状体征减轻方面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方面两组均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的降低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方案中穴位按摩情志组比情志组效果更优。2.干预前后,三组通过颈椎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在症状和体征两个维度中,三组均存在压力,这与颈椎病患病时间长,大多数人处于工作状态,不能很好的休息与减少加重症状的姿势和动作有关。建议颈椎病患者自觉减少不良姿势,工作期间注意休息,休息间隔多做保健操。3.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干预方案对提高颈椎病生存质量,患者的自我效能、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方面都有效。在干预过程中受试者依从性较好且积极配合完成此种干预方案,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及具体干预方式,符合颈椎病后抑郁患者的需要,顺应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可以在医院、社区中推广和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9](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陈成演[10](2012)在《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舒缓慢性疼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针灸缓解疼痛的方法超过五千年。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流注于全身经络。其中手足12条经络分别连接到在体内12个不同的脏和腑。据《黄帝内经》,如果脏腑的病变就会反映在皮肤表面的特定穴位,故体表穴位可以用作诊断体内脏腑的病变,同样,体表特定穴位亦可用作治疗体内脏腑的病变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这些特定穴位作为诊断的依据和或针灸治疗穴位。穴压方法是按摩和针灸理论相结合。穴压涉及到的应用指压穴位,它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穴位按摩疗法,因此,被认为是比针灸安全得多。穴压被认为有促进气血流通,从而使阻塞的经络恢复通畅。因此,阴阳平衡将重新建立,疾病就会痊愈。笔者自行设计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它是由微型计算机过程控制,作为在本研究中用作施加压力于穴位的工具。穴压笔内置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和附件控制,不同穴位最佳施压力度参数可以通过[外置的记忆卡]加载到穴压笔内置内存中。穴压笔的头端是主按压头,内部置有弹簧,连接到光栅式红外线感知器,用作测量施加力度,讯号传到内部程控的微机进行分柝处理,当施压力度到达预定的力量时,笔内扬声器会发出一种响声。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使用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缓和慢性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我们将在荔景小区结合保健中心和大学校园招募自愿受试者。根据上述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他们。研究人员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他们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实验组的受试者接受一个星期两到三次穴压笔治疗,总共接受五次穴压笔治疗。临床研究实验一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舒缓慢性颈肩部疼痛研究实验组的受试者接受一个星期两到三次穴压笔治疗。持续两至三个星期治疗过程中,总共接受五次穴压笔治疗。在第一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进行“颈部障碍指数问卷”调查,实验组受试者被安排进行治疗前指定松腰部的体操动作。受试者被安排坐姿,研究员拿一个穴压笔给予受试者,引导他们对准7对穴位的正确位置(先右侧后左侧):合谷,后溪,列缺,肩井,风池,肩外俞,夹脊,并且要求受试者把笔尖压下穴位,直到穴压笔发生“必”声音,吩咐受试者持续按压穴位三至五分钟,直至感到酸麻胀重『得气』感觉,所有的受试者被要求在家里练习指定执行动作。研究者每次治疗还用尺子测量了颈部前后屈伸,左右旋转能力和血压。对照组受试者经过五次到场观察,进行指定松弛颈肩部的体操动作,但不作穴压笔治疗,其它数据亦记录下来。实验二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舒缓慢性腰痛研究实验组的受试者接受一个星期两到三次穴压笔治疗。持续两至三个星期治疗过程中,总共接受五次穴压笔治疗。在第一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进行”腰部障碍指数问卷”调查,实验组受试者被安排进行治疗前指定松腰部的体操动作。受试者被安排坐姿,研究员拿一个穴压笔给予受试者,引导他们对准9对穴位的正确位置(先右侧后左侧):合谷,阳陵泉,承山,昆仑,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委中,腰眼。并且要求受试者把笔尖压下穴位,直到穴压笔发生”必”声音,吩咐受试者持续按压穴位三至五分钟,直至感到酸麻胀暖『得气』感觉,所有的受试者被要求在家里练习指定执行动作。研究者每次治疗还用尺子测量了运动范围(腰部屈曲度测量),弯腰肌力测试仪和血压。对照组受试者经过五次到场观察,进行指定松弛腰部的体操动作,但不作穴压笔治疗,其它数据亦记录下来。结果经过实验一确定穴压笔减轻颈部/肩部疼痛疗效,作者使用Mann-Whitney U test统计方法,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疼痛(VAS)降低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平均差是0.88。另外我们还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颈部障碍指数问卷NPI评分之间亦有显着性差异(p<0.01),平均差是4.97。颈部前屈后伸试验,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它试验如颈部左右转动,血压,心率,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实验二确定穴压笔减轻腰部疼痛疗效,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疼痛降低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平均差是1.09。另外我们还发现Oswestry腰痛指数问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腰痛疼痛指数问卷评分之间亦有显着性差异(p<0.01),平均差是5.46。可惜,其它试验如腰部屈曲度测量,躯干强度试验,血压,心率,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从上述两个项目的临床结来看,证明穴压笔穴位按摩笔结合体能锻炼能够减轻疼痛疗效,穴压笔治疗对减少疼痛程度有一个很短的影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光栅式微机穴压笔颈肩部和腰部疼痛提供宝贵的数据,从而扩大应用范围,制造一支定价低廉,容易使用,非入侵性的治疗工具,使人民享受健康生活的幸福。
二、针灸按摩治疗颈椎病13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按摩治疗颈椎病134例(论文提纲范文)
(1)庄礼兴教授治疗颈椎病取穴和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颈椎病的研究与进展 |
1.1.1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1.1.2 中医学对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治疗方法 |
1.2.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研究与进展 |
1.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1.2.2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2.3 颈椎病常见的影像学检查 |
1.2.4 现代医学的治疗 |
1.3 数据挖掘技术 |
1.3.1 数据挖掘技术的简介 |
1.3.2 数据挖掘的方法 |
1.3.3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的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数据来源 |
2.3 疾病诊断标准 |
2.3.1 西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诊断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2.6 研究方法 |
2.6.1 数据规范化处理 |
2.6.2 数据库构建 |
2.6.3 数据挖掘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病例一般情况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 疾病时间统计 |
3.1.4 颈椎病分型统计 |
3.1.5 症状统计 |
3.2 针灸及中药处方统计 |
3.2.1 穴位频数统计 |
3.2.2 穴位归经 |
3.2.3 特色针灸疗法 |
3.2.4 药物频数统计 |
3.2.5 药物性味及归经统计 |
3.2.6 中药处方药味统计 |
3.2.7 药物剂量统计 |
3.3 聚类分析 |
3.3.1 针灸处方聚类分析 |
3.3.2 中药处方聚类分析 |
3.4 复杂网络分析 |
3.5 关联规则分析 |
3.5.1 穴—穴关联 |
3.5.2 证—穴关联 |
3.5.3 药—药关联 |
3.5.4 证一药关联 |
3.6 因子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病例基本信息 |
4.2 症状分析 |
4.3 针灸分析 |
4.3.1 穴位、归经及特色针灸疗法频数 |
4.3.2 聚类分析 |
4.3.3 关联规则分析 |
4.3.4 复杂网络分析 |
4.4 中药分析 |
4.4.1 用药频次和性味归经 |
4.4.2 处方药味和剂量 |
4.4.3 聚类分析 |
4.4.4 关联规则分析 |
4.4.5 复杂网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2)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癌因性疲乏的文献回顾 |
(一)癌症及癌因性疲乏的疾病负担 |
(二)癌因性疲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癌因性疲乏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二、杵针及艾灸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
(一)杵针疗法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
(二)艾灸疗法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
三、基于文献回顾的本研究整体设计思路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文献检索及筛选 |
(三)文献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 |
(四)数据分析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二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
一、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与终止标准 |
二、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总体设计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分组及盲法 |
(四)干预措施 |
(五)评价指标及工具 |
(六)研究的整体质量控制 |
(七)伦理原则 |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一、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三、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结果 |
(一)艾灸干预CRF疗效的终点指标分析 |
(二)艾灸干预CRF疗效的辅助指标分析 |
(三)艾灸干预CRF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
第二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
一、病例收集情况 |
二、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
(一)人口社会学资料比较 |
(二)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比较 |
(三)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的疗效性指标比较 |
三、三组患者干预疗效的比较分析 |
(一)三组CRF干预的终点评估指标分析 |
(二)三组CRF干预的辅助评估指标分析 |
四、杵针及艾灸相关的不良事件观测情况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第一节系统评价/Meta分析讨论 |
(二)第二节随机对照试验讨论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灸疗法在CRF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
1.颈椎病流行病学现状 |
2.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2.1 机械性压迫 |
2.2 血液循环障碍 |
2.3 炎症免疫反应 |
2.4 其他机制 |
3.颈椎病的治疗现状 |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2.1 诊断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调查方法 |
1.2.4 质量控制 |
1.2.5 数据管理 |
1.2.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
2.1.1 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
2.1.2 职业种别、文化程度、工资收人及工作强度 |
2.1.3 行为习惯 |
2.1.4 既往疾病 |
2.2 颈椎病患病率分析 |
2.2.1 不同性别颈椎病患病率 |
2.2.2 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病率 |
2.2.3 不同职业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5 不同收人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6 不同工作强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7 不同行为习惯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8 合并不同疾病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3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2.3.1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赋值 |
2.3.2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4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
2.4.1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分布 |
2.4.2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
2.4.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讨论 |
3.1 颈椎病的患病率 |
3.2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 |
3.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与生存质量分析 |
3.4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4.研究小结 |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1.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资料库来源 |
1.1.2 检索方式 |
1.2 文献筛选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提取 |
1.3.1 文献提取方法 |
1.3.2 文献提取内容 |
1.4 文献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 |
1.5 数据分析 |
1.5.1 统计学分析 |
1.5.2 异质性检验 |
1.5.3 绘制森林图 |
1.5.4 漏斗图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1 样本量 |
2.2.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2.2.3 诊断标准 |
2.2.4 干预措施 |
2.2.5 疗效评价标准 |
2.2.6 结局指标 |
2.2.7 疗程及随访情况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3.1 随机方法及分配方案的隐藏 |
2.3.2 盲法实施情况和结局评价者盲法 |
2.3.3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及选择性报道 |
2.3.4 基线情况和样本量 |
2.3.5 其他偏倚 |
2.4 结局指标mate分析 |
2.4.1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总体疗效评价 |
2.4.2 活血化瘀类中药VS安慰剂 |
2.4.3 活血化瘀类中药VS西药 |
2.4.4 活血化瘀类中药+非药物疗法VS非药物疗法 |
2.4.5 不良反应 |
3.讨论 |
3.1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3.2 研究的方法学治疗及偏倚风险评估 |
3.3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 |
3.4 问题与建议 |
4.研究小结 |
第四部分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退出标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1.8 病例脱落与处理 |
1.8.1 脱落的标准 |
1.8.2 脱落的原因分析 |
1.8.3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方法 |
2.3 盲法的设计与实施 |
2.3.1 盲法的设置 |
2.3.2 盲法的具体实施 |
2.4 治疗方案 |
2.4.1 试验组 |
2.4.2 对照组 |
2.4.3 药品包装 |
2.4.4 药品的随机编号、分配和清点 |
2.4.5 合并用药 |
2.5 结局指标与数据记录 |
2.5.1 一般记录项目 |
2.5.2 疗效指标 |
2.5.3 安全性指标 |
2.5.4 数据记录 |
2.6 总体疗效标准 |
2.7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8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9 数据管理 |
2.9.1 研究员填写数据要求 |
2.9.2 监察员监察数据要求 |
2.9.3 数据录入与审核 |
2.10 统计学分析 |
2.10.1 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与选择 |
2.10.2 统计分析方法 |
2.11 伦理原则 |
2.11.1 伦理审查 |
2.11.2 受益与风险 |
2.11.3 受试者医疗和保护 |
2.11.4 受试者隐私的保护 |
2.11.5 受试者知情同意过程 |
2.12 临床试验报告流程 |
3.结果 |
3.1 流程图 |
3.2 受试者基线特征 |
3.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3.2.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
3.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2.4 两组患者BMI指数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
3.5 结局指标SF-36评分比较 |
3.5.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总评分比较 |
3.5.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比较 |
3.5.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的PCS各维度评分比较 |
3.5.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评分比较 |
3.5.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各维度评分比较 |
3.5.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HT)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7 安全性评价 |
4.讨论 |
4.1 筋痹颗粒的历史渊源 |
4.2 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 |
4.2.1 VAS评分 |
4.2.2 NDI评分 |
4.2.3 SF-36生活质量评分 |
4.3 临床试验设计 |
5.研究小结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益气化瘀法异病同治慢性筋骨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
附录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信息调查表 |
已公开发表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获奖情况 |
(4)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基线情况 |
2.2 按中医年龄分段病例分布情况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疗效评价 |
3.分析与讨论 |
3.1 颈椎病患者基线数据分析 |
3.2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3.3 西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3.4 颈椎的解剖及重要结构 |
3.5 对于筋出槽骨错缝的认识 |
3.6 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探讨 |
3.7 定点定位定性与全面调整 |
3.8 中医手法整骨与正骨 |
3.9 针灸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
3.10 穴位治疗的作用 |
3.11 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 |
3.12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
第二部分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药物外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
2.2 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
2.3 药物内治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 |
2.4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汇总 |
2.5 不同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总结 |
3.分析与讨论 |
3.1 对于筋骨病损诊治的理解 |
3.2 对于治筋的理解 |
3.3 药物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
3.4 导引练功治疗颈椎病机制探讨 |
3.5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关系 |
3.6 疗效比较中优劣与等效的关系 |
3.7 器质性改变与官能性感受的关系 |
3.8 主观指标客观化与客观指标主观混杂 |
3.9 局部障碍与整体健康的统一 |
3.10 研究内容的逻辑性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3.11 真实世界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分析的关系 |
3.12 组内、组间与分组分析的关系 |
3.13 问题与展望 |
创新点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读期间授权或受理的专利 |
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4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附录5 伦理证明 |
(5)健康人颈部穴位疼痛阈值的量化评定及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健康人颈部穴位疼痛阈值量化评定 |
1 研究方案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健康人颈部穴位痛阈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方案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1 疼痛的研究 |
2 颈部穴位的选取依据 |
3 健康人痛阈试验结果的讨论 |
4 人格特质研究 |
5 人格特质与痛阈的研究 |
6 艾森克人格问卷与健康人颈部穴位痛阈值密切相关 |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 相关量表 |
附件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1.1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2 颈椎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1.1.3 各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
1.1.4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技术 |
1.1.5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1.1.6 颈椎病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1.2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1.2.1 病名认识 |
1.2.2 病因病机学 |
1.2.3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 |
1.3 针刺镇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
1.3.1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 |
1.3.2 针刺镇痛的机制研究 |
1.3.3 研究的不足 |
1.4 灸法治疗痛症的研究 |
1.4.1 艾叶的作用与机理 |
1.4.2 灸法镇痛的机制 |
1.4.3 灸法镇痛的优势病种 |
1.4.4 研究的不足 |
1.5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
1.5.1 针刺联合麦粒灸疗法治疗颈椎病 |
1.5.2 针刺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 |
1.5.3 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颈椎病 |
第二章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meta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纳入标准 |
2.1.2 干预措施 |
2.1.3 研究对象 |
2.1.4 结局指标 |
2.1.5 排除标准 |
2.1.6 文献检索策略 |
2.1.7 数据提取 |
2.1.8 文献质量评价 |
2.1.9 操作方法 |
2.1.10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纳入文献研究特性 |
2.2.3 方法学质量评估 |
2.2.4 有效率方面 |
2.2.5 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 |
2.2.6 VAS量表得分方面 |
2.2.7 McGill量表(MPQ)评分方面 |
2.2.8 PRI得分 |
2.2.9 症状体征评分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该项meta分析的局限性 |
2.3.3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病例选择 |
3.1.2 资金来源 |
3.1.3 诊断标准 |
3.1.4 纳入标准 |
3.1.5 排除标准 |
3.1.6 中止标准及对应处理 |
3.1.7 治疗分组设置 |
3.1.8 随机方法 |
3.1.9 样本量 |
3.1.10 治疗方案 |
3.1.11 评价指标 |
3.1.12 统计分析 |
3.1.13 针灸不良事件处理 |
3.1.14 质量监控及数据管理 |
3.1.15 临床试验路线图 |
3.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3.2.1 一般资料分析 |
3.2.2 疗效指标分析 |
3.2.3 有效率比较 |
3.3 讨论 |
3.3.1 理论依据 |
3.3.2 针刺联合灸法治疗颈椎病的选择依据 |
3.3.3 艾灸的选择依据 |
3.3.4 假针假灸组的选择 |
3.3.5 穴位选择依据 |
3.3.6 结局指标选择 |
3.3.7 结果分析 |
3.3.8 针灸起效机制 |
3.3.9 精灸的临床应用 |
3.4 创新点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分组方法与基线比较 |
1.3 干预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情志组 |
1.3.3 穴位按摩情志组 |
1.4 观察指标 |
1.4.1 抑郁状态 |
1.4.2 生存质量 |
1.4.3 自我效能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用于颈椎病抑郁病人的理论依据 |
3.2 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抑郁状态的影响 |
3.3 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
3.4 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自我效能的影响 |
4 结论 |
(8)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在颈椎病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研究结论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一) 目的 |
(二) 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一) 主要概念 |
(二) 相关理论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颈椎病抑郁的西医研究现状 |
(一) 西医对颈椎病病因的认识 |
(二) 西医对颈椎病的治疗现状 |
(三) 西医对颈椎病抑郁的研究现状 |
二、颈椎病抑郁的中医学研究现状 |
(一)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二) 中医对颈椎病抑郁的认识 |
三、中医情志护理和穴位按摩的相关研究 |
(一) 情志护理的相关研究 |
(二) 穴位按摩的相关研究 |
(三) 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的相关研究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具体内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疗效评定 |
(三) 资料的收集 |
(四) 统计分析方法 |
(五) 质量控制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比较 |
(一) 社会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二) 与疾病有关的资料比较 |
二、干预前三组研究对象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 |
(一) 三组干预前的颈椎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
(二) 三组干预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
(三) 三组干预前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
三、干预后三组研究对象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 |
(一) 三组干预后的颈椎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
(二) 三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
(三) 三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分析 |
(二) 干预方法的讨论 |
(三) 临床疗效指标的讨论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10)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舒缓慢性疼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穴位按压概论 |
1.1 针具源流 |
1.2 按摩源流 |
1.3 穴压方法 |
第二章 全新开发光栅式微机穴压笔 |
2.1 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内部结构图 |
2.2 光栅式微机穴压笔规格 |
第三章 疼痛分类和止痛中医机理 |
3.1 疼痛分类 |
3.2 疼痛强度评估法 |
3.3 针刺止痛的中医机理 |
3.4 推拿止痛的中医机理 |
第四章 颈肩痛和腰痛综述 |
4.1 颈肩痛综合征综述 |
4.1.1 针刺治疗法 |
4.1.2 腹针治疗法 |
4.1.3 浮针治疗法 |
4.1.4 小针刀治疗法 |
4.1.5 运动针法治疗法 |
4.1.6 埋线治疗法 |
4.1.7 牵引治疗法 |
4.1.8 药物治疗法 |
4.1.9 功能锻炼治疗法 |
4.1.10 针刺配合走罐治疗法 |
4.1.11 综合疗法 |
4.1.12 高压氧治疗 |
4.1.13 针挑刺治疗 |
4.1.14 穴位贴敷治疗 |
4.1.15 穴压治疗 |
4.1.16 小结 |
4.2 慢性腰痛证综述 |
4.2.1 穴位指压治疗法 |
4.2.2 针灸治疗法 |
4.2.3 推拿牵引治疗法 |
4.2.4 药物治疗法 |
4.2.5 水针治疗法 |
4.2.6 温针疗法 |
4.2.7 针灸配合拔罐治法 |
4.2.8 耳针治疗法 |
4.2.9 综合治疗法 |
4.2.10 电针治疗法 |
4.2.11 小结 |
第五章 颈肩痛和腰痛研究内容 |
5.1 研究内容 |
5.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六章 研究方案设计 |
6.1 实验一 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舒缓慢性颈肩部疼痛研究 |
6.1.1 中医古籍对颈肩痛的描述 |
6.1.2 实验研究目的 |
6.1.3 研究设计 |
6.1.4 研究对象 |
6.1.5 临床试验选定穴位 |
6.1.6 选用穴位的定位方法 |
6.1.7 实验程序 |
6.1.8 实验组 |
6.1.9 对照组 |
6.1.10 受试者背景信息 |
6.1.11 观察内容 |
6.1.12 资料分析 |
6.1.13 道德方面的考虑 |
6.1.14 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
6.1.15 结果与分析 |
6.1.16 结论 |
6.2 实验二 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舒缓慢性腰部疼痛研究 |
6.2.1 中医古籍对腰痛的描述 |
6.2.2 实验研究目的 |
6.2.3 研究设计 |
6.2.4 研究对象 |
6.2.5 临床试验选用穴位 |
6.2.6 选用穴位的定位 |
6.2.7 实验程序 |
6.2.8 实验组 |
6.2.9 对照组 |
6.2.10 受试者背景信息 |
6.2.11 观察内容 |
6.2.12 资料分析 |
6.2.13 道德方面的考虑 |
6.2.14 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
6.2.15 结果与分析 |
6.2.16 结论 |
第七章 讨论 |
7.1 本研究取穴特点 |
7.2 其它非入侵性的治疗的优劣点 |
7.3 本次临床研究之所遭遇问题 |
7.4 穴压笔之优点和特点 |
7.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针灸按摩治疗颈椎病13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庄礼兴教授治疗颈椎病取穴和用药规律分析[D]. 谭嘉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胡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许金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4]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作用特点及其相关机理探讨[D]. 钱晓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健康人颈部穴位疼痛阈值的量化评定及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D]. 马兴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针刺联合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 单越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 蒋运兰,李颖馨,易银萍,唐以薰,刘芸峰,刘婉琳,刘一弦. 全科护理, 2017(01)
- [8]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在颈椎病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王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
- [9]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10]光栅式微机穴压笔对舒缓慢性疼痛研究[D]. 陈成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