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经验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经验

一、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蔡洋,曹玉凡,张宝玲,吴涛,焦义文,杨文革[1](2022)在《基于雨课堂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传统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数学基础要求高、公式繁多复杂等,研究了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合课程的课前准备、课中实施以及课后的总结和反思,分析了雨课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同时总结了雨课堂在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打牢学生的学习根基和突破本门课程的教学难点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家军,黄艳虎,马庆修[2](2021)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与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核心内容为宏观电磁场的基本规律、电磁场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电磁波的应用。该课程涉及的基础知识多、概念抽象、内容关联性较大,容易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甚至出现厌学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将课程教学与学科发展、实验教学、工程案例相结合,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将基础的理论性知识演变为启发性实验,从而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参与工程实践的能力。

张子珍[3](2021)在《电动力学教学改革之探讨与实践》文中指出电动力学是物理系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理论体系严谨、应用广泛并且与前沿研究密切联系的学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要想教好这门课,课程设计非常重要。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内容的设计(课题引入,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思考,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数学问题还是物理问题);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启发、引导、类比、自主探究);利用教学评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

汤红卫,仲崇山,薛惠[4](2021)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将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的进一步调整、导学案设计,以及混合教学活动设计等。取得了如下突出成效:使课程多维立体、内容丰富、课堂形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高深,蔡纪鹤,陈伦琼[5](2021)在《应用型高校工程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文中提出工程电磁场是电气类专业三大主干课之一。为了适应应用型高校学科发展的需求,并结合目前课程教学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文章主要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在教学手段中适当引入COMSOL仿真软件相关案例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方法上应用类比法讲授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实践上,发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特点,将工程电磁场理论与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鼓励学生对交叉学科进行学习探索,以此提升学生对工程电磁场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电磁场的教学质量。

姜伟棣,焦志伟[6](2021)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目标的《电磁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学类基础课程思政到底如何落地实施?本文以《电磁学》课程为例,研究如何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为引领,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课程思政目标,重构知识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式,挖掘课程之根,铸造课程之魂,启迪学生智慧,滋润学生心灵,使《电磁学》课程变成既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又具有新观点、新形态的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勇于创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吕殿利,王志华,张惠娟[7](2021)在《新时代背景下“工程电磁场”数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工程电磁场"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迫切需要引入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分析了"工程电磁场"数字课程的建设情况,并对该数字课程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中的教学应用进行探讨。数字课程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为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李杨[8](2021)在《基于雨课堂的民族院校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西藏某高校大学物理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民族院校大多数学生来自中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而传统大学物理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对问题的独立思考缺失,为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迫切需要对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大学物理的教学中。研究在民族院校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其有效性,对民族院校提高理工科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考虑到民族院校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特点和大学物理课程特征,分析在民族院校里,利用雨课堂对大学物理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然后对大学物理课程基于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和应用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西藏某高校大学物理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阐明问题的背景,提出问题;并对民族院校、雨课堂、混合教学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理清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对国内外关于混合教学和雨课堂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现有研究值得借鉴和不足之处。其次,通过对西藏某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班学生物理基础情况以及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民族院校可以进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也迫切需求现在教育技术应用在课堂中。其次,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大学物理混合教学模式,并将建构主义、探究性社群理论、泛在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作为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根据该模式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再设计。最后,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选取由相同教师授课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班级采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班级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验证该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有效性。经过教学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进行测试,使用SPSS统计分析学生测试成绩,经对学生测试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班级成绩与对照班级成绩存在显着差异,两样本均值差为4.217,A班成绩显着高于B班成绩。表明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在民族院校中,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大学物理的教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赵姗姗[9](2021)在《高中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物理观念作为四个素养中的首个素养,是其余三个素养的基础。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纸笔测试法、访谈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高中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内容、框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对与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依次界定了观念、科学观念、物理观念和大概念。第三部分先分析了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所涉及的物理概念、物理观念及水平,再对学生进行前测、对教师进行访谈来了解学生目前物理观念所处的水平,然后基于学生水平设计了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评价与反思,提出了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核心概念,建立物理知识;重视认知发展,形成科学认知;进行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素质;应用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第四部分根据提出的教学设计与培养策略,从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学案例并实施。第五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后测来分析教学实践效果。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与不足之处,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穆艳君[10](2021)在《高中物理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部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不论其设计还是其编写,应当与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一致;教科书课后习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情况,其地位也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教材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研究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部分(以下简称新教材)的课后习题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一致性情况,以期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教材的修订提供帮助。本文运用韦伯一致性分析工具对新教材(必修部分)课后习题与新课标进行研究,从主题层面、内容标准层面和详细标准层面,定量分析二者的一致性可接受水平。首先对新教材课后习题(不包含章末检测题)和新课标必修部分内容标准进行编码,然后在四个维度进行一致性分析。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主题层面:必修一模块所包含的第二个主题“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四个维度一致性均可接受;必修一模块所包含的第一个主题“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必修二模块所包含的第一个主题“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必修二模块所包含的第二个主题“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必修三模块所包含的第一个主题“静电场”、必修三模块所包含的第二个主题“电路及其应用”和必修三模块所包含的第三个主题“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与“新课标”均只一个维度一致性水平不可接受(但各主题一致性水平不可接受的维度不相同)。除了不可接受的维度,其余三个维度一致性水平均可接受。必修二模块所包含的第三个主题“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只有知识分布平衡性水平可接受。2、内容标准层面和详细标准层面:必修部分三个模块各主题的内容标准所对应的课后习题四个维度的一致性程度参差不齐。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针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高中物理教材的修订以及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雨课堂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分析
    1.1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
    1.2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特点
        1.2.1 教学过程更加精细
        1.2.2 教学目标更加精准
        1.2.3 教学反馈更加精确
2 总结反思
3 总结

(2)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和难点
    1.1 电磁场是无形的物质,内容抽象,性质难以度量
    1.2 公式繁多且复杂,与其他课程知识关联度较高
2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2.2 缺少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结合
    2.3 缺失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平台
    2.4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缺乏创新意识
3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3.1 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3.2 增加教学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3.3 搭建实验平台,加深理论理解
    3.4 加强工程实践,增强创新意识
4 结语

(3)电动力学教学改革之探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以课程导入为抓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问题导向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当好领路人
    2.1 理清知识的框架结构,贯穿主线思想
    2.2 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3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启发与讨论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6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3 重视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4)“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课程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1.1 存在问题
    1.2 解决方案
        1)线上线下与课堂面授及Presentation结合
        2)教学课件的高度凝练与美观
        3)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
        4)随堂测试的精心设计
2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模型
3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混合教学设计
    3.1 教学计划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3.2 学习单元的划分和导学案设计
        1)学习单元划分和拆分
        2)导学案的设计
    3.3 混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3.4 混合教学活动设计
    3.5 混合学习评价维度设计
4 结语

(6)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目标的《电磁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为什么用物理学的根、魂、智慧实施人才培养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2 重构《电磁学》知识体系
3 更新《电磁学》教学内容
4 全翻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5 优化《电磁学》考核评价方式
6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7 结语

(7)新时代背景下“工程电磁场”数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数字课程的建设
    (一)数字课程的建设基础
    (二)微课视频的制作
        1. 微课制作前期准备。
        2. 微课的制作方式。
    (三)数字课程网络平台
三、翻转课堂
四、移动学习
五、总结

(8)基于雨课堂的民族院校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西藏某高校大学物理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民族院校
        (二)雨课堂
        (三)混合式教学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一、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一)混合式教学定义的研究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大学物理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三、民族院校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四、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第三章 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物理学习者基本信息分析
    三、微信以及混合式学习情况分析
    四、大学物理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 基于雨课堂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探究性社群理论
        (三)泛在学习理论
        (四)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三、前端分析
        (一)学习需求分析
        (二)学习内容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四)学习环境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面对面授课前教学设计
        (二)面对面授课时教学设计
        (三)面对面授课后教学设计
    五、教学评价设计
第五章 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一、教学实验对象和方法
    二、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过程
        (一)高斯定理教学设计
        (二)面对面授课前
        (三)面对面授课
        (四)面对面授课后
    三、教学评价
    四、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民族院校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调查问卷
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高中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1.2.3 总结分析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观念
    2.2 科学观念
    2.3 物理观念
    2.4 大概念
第三章 高中学生物理观念的培养策略
    3.1 前期准备工作
        3.1.1 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所涉及的物理观念及水平分析
        3.1.2 研究前测
        3.1.3 教师访谈
    3.2 教学设计
        3.2.1 教学目标
        3.2.2 教学内容
        3.2.3 教学过程
        3.2.4 教学评价
        3.2.5 教学反思
    3.3 培养策略
        3.3.1 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3.3.2 关注核心概念,建立物理知识
        3.3.3 重视认知发展,形成科学认知
        3.3.4 进行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素质
        3.3.5 形成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 高中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的教学设计案例与实施
    4.1 物质观念的教学案例及实施
    4.2 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的教学案例及实施
    4.3 能量观念的教学案例及实施
第五章 高中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的教学实践分析与结论
    5.1 研究后测
        5.1.1 设计并进行后测
        5.1.2 后测结果分析
    5.2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前后测成绩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高中物理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课程标准
        二、详细标准
        三、课后习题
        四、一致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二、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四、韦伯一致性分析理论
    第三节 研究工具
第三章 高中物理新课标与新教材课后习题编码
    第一节 编码依据
    第二节 对新课标的编码
    第三节 对新教材课后习题的编码
第四章 韦伯一致性分析
    第一节 知识种类一致性
        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
        三、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四、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五、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六、静电场
        七、电路及其应用
        八、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
        九、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知识深度一致性
        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
        三、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四、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五、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六、静电场
        七、电路及其应用
        八、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
        九、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知识广度一致性
    第四节 知识分布平衡性
    第五节 总体一致性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归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三节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雨课堂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蔡洋,曹玉凡,张宝玲,吴涛,焦义文,杨文革. 科技与创新, 2022(01)
  • [2]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与探讨[J]. 梁家军,黄艳虎,马庆修.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1(11)
  • [3]电动力学教学改革之探讨与实践[J]. 张子珍.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4]“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 汤红卫,仲崇山,薛惠.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1(05)
  • [5]应用型高校工程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 高深,蔡纪鹤,陈伦琼. 大学教育, 2021(09)
  • [6]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目标的《电磁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姜伟棣,焦志伟. 物理与工程, 2021
  • [7]新时代背景下“工程电磁场”数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 吕殿利,王志华,张惠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1(26)
  • [8]基于雨课堂的民族院校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西藏某高校大学物理课程为例[D]. 李杨.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9]高中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D]. 赵姗姗. 延安大学, 2021(11)
  • [10]高中物理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部分为例[D]. 穆艳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