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野生木本景观植物资源初探(摘要)

青岛崂山野生木本景观植物资源初探(摘要)

一、青岛崂山的野生木本风景植物资源初探(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达文彦[1](2021)在《拉萨河流域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沼泽湿地作为水域与陆地的过渡带,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目前,在西藏地区对于沼泽湿地的相关研究较少。论文以拉萨河流域的沼泽湿地(海拔跨度3641m~4904m)作为研究地,对流域内沼泽湿地植物区系特征,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植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群落种间联结和生态位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拉萨河流域根据不同海拔梯度选择10个沼泽湿地作为研究样地,每个沼泽湿地设置11个样方,水生植被、草甸植被设置1m×1m、灌丛草甸植被设置2m×2m的样方,共110个样方。记录每个样方内植物物种、盖度、高度及多度。在每个样方采集0-10cm的土壤样品3份,合成为1份大样品。每个土样经过晾干,过筛等预处理后,测定每个土壤样品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总氮、水解性氮、总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沼泽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分类;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植物群落进行排序,并且使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植物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海拔地沼泽湿地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利用回归分析对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分析;使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指数对植物种间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采用种间联结系数(AC)和Ochiai指数对植物群落内种间联结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组成特征,共记录到种子植物212种,隶属于48科,128属。单子叶植物有49种,9科,30属;双子叶植物有163种,39科,98属。沼泽湿地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草本次之;单种科和单种属是沼泽湿地种子植物的组成主体。地理区系成分分析显示,科的地理成分由5个分布区型和3个分布区亚型构成,其中世界广布型占优,包含34科,占总科数的70.83%;属的地理成分由11个分布区型和9个分布区亚型构成,温带性质的属占优,包含89属,占总属数的69.53%,其次是世界广布分布型,30属,占总属数的23.44%。沼泽湿地资源植物可分为10个资源类型,其中药用植物为主。(2)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聚类分析将沼泽湿地植物分成5个群丛,即高山嵩草+矮嵩草群丛、矮嵩草+肉果草群丛、西藏嵩草+蕨麻委陵菜群从、浮叶眼子菜+三裂碱毛茛群丛和西藏嵩草+钉柱委陵菜群丛。DCA分析将沼泽湿地植物分为灌丛草甸群落、湿生草甸群落、沼生群落及水生群落。CCA分析说明影响沼泽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土壤含水率、总氮、速效磷、海拔和经纬度。(3)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回归分析发现,研究区域沼泽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Magalef丰富度指数)与海拔、经度、纬度和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均呈U型分布格局;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土壤总氮量呈线性递增的变化格局;而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土壤总磷含量无明显关系;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与速效磷含量呈单峰变化格局;Ma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单峰关系;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土壤含水率无明显关系。(4)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优势物种生态位,生态位宽度范围为0~2.26。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a)、青藏薹草(Carex moorcroftii)、蕨麻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生态位宽度均大于2,说明这些物种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能力强。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浮叶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具槽秆荸荠(Eleocharis valleculosa)、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华扁穂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的生态位宽度为0,表明研究区域适合于这些物种生长的生境相对少。拉萨河流域10个沼泽湿地植物优势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6的种对数较少,大部分优势植物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在0~0.6之间。(5)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优势物种种间联结,拉鲁湿地、麦地卡湿地、那嘎湿地、乃郎湿地和扎西岗湿地优势植物种间整体性联结呈不显着的正联结;阿热湿地、古荣湿地、甲给湿地、曲才湿地和日多湿地优势植物种间整体性联结呈不显着的负联结。那嘎湿地植物优势物种间正联结种对数大于负联结种对数,其它9个沼泽湿地植物优势物种间负联结种对数大于正联结种对数。拉萨河流域10个沼泽湿地中显着正联结和显着负联结种对数量较少。

吴仁武[2](2021)在《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以其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被西方赞誉为“世界花园之母”。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华进行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植物考察、采集和引种活动。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竹类植物作为在华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对美国在华竹类植物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中国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为今后植物引种史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历史背景,调查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间阶段、采集地和属种等,对主要采集人员的采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活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原本让欧洲各国在华植物采集、引种工作受阻的屏障被打破,使其采集、引种活动迅速展开并且收获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间的采集引种活动趋于有序。欧洲各国在中国近代的植物采集、引种活动对美国来华植物采集活动有一定激励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经济发展需求的促进、相关机构积极组织以及拥有一批热衷植物采集、引种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最终促成了美国来华开展植物采集、引种活动。(2)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为1840~2010年。根据收集到的标本数据,美国在华共采集2 238份竹类植物标本。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5属(占中国现有竹类植物属的73.5%),120种(含变种、变型,占中国竹种的22.5%),采集最多的属为簕竹属、刚竹属和箭竹属,采集最多的种为托竹、桂竹以及青秆竹。采集地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65个市、自治州82个区(县以及县级市)。(3)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时间跨度为1898~2010年。经统计,美国农业部从中国引种了390份(其中306份直接引种);阿诺德树木园从中国引种了8种竹类植物;美国竹子协会从组织人员从中国引种了138种竹类植物,其中直接引种126种。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8属(占中国竹类植物属的82.3%),185种(占中国竹类植物种的34.6%),13变种,20变型以及25品种,引种最多的属为刚竹属、簕竹属和箭竹属。(4)经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标本信息,共计45个采集者和采集队,在众多采集者中,莫古礼采集的标本数量最多。对美国农业部植物引种清单和《威尔逊植物志》的整理和分析,共计314份竹类植物从中国直接引种到美国,其中312份包含引种人信息,莫古礼、梅耶和威尔逊的引种量最多。莫古礼在华工作期间,共采集727号1840份竹类植物标本,隶属于20属93种(含变种、变型);共引种255份竹类植物到美国,分属于18属81种(含变种和变型)。(5)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后大大增加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多样性;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竹类植物的广泛应用,其竹类苗圃朝着精细化、品种化方向发展;莫古礼等人在华对竹子的研究,使得竹子分类学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华期间莫古礼共发表3个属,55个竹类植物新类群和6个变种;竹类植物的引种成功,使得美国竹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华采集期间,采集者们也深受中国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李佳璐,罗佳渝,徐丽娜,肖涵岳,周相媚,陈阳[3](2020)在《崂山自然草甸群落结构和组成分析》文中认为自然草甸群落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景观效果对于野花组合的模拟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实地调研与探究崂山野花草甸群落,调查崂山自然草甸群落结构,主要研究仰口植物群落,总结适合推广应用的自然草甸群落,为人工野花组合模拟构建研究提供参考。

徐晨捷[4](2020)在《几种樱属植物的快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樱属植物在早春观赏植物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随着“赏樱热”的逐年升温,樱属植物在苗木市场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市场需求的增加对樱属植物的繁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樱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对于提高育苗效率,快速培育樱属植物苗木,丰富园林观赏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需求,本研究选择了三种具有优良观赏性状的樱属植物,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染井吉野樱(Cerasus.yedoensis‘Somei-yoshino’)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民国时期引入我国后在各地广泛栽培,大量用于行道树与园林造景,市场需求大。山樱花(Cerasus.serrulata)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抗逆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潜力的乡土树种。红花高盆樱(Cerasus.cerasoides var.rubea)是高盆樱桃(Cerasus.cerasoides)的半重瓣变种,花色玫红,是少有的冬季盛花的观赏樱花品种,目前园林应用较少,市场前景巨大。本研究分别以幼嫩茎段和其中两种樱属植物的种胚为外植体,开展了基本培养基及外源激素配比对启动、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及炼苗移栽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外植体,适宜的灭菌处理各不相同。适宜未木质化茎段和种子的灭菌处理为75%酒精30s,2%次氯酸钠300s;适宜半木质化茎段的灭菌处理为75%酒精30s,0.1%升汞420s。2.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外植体不同。在早春,以未木质化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的诱导效果最好,在枝条半木质化后,污染率和褐化率提高,诱导率降低;果实成熟后,取种胚为外植体污染率极低,还可直接诱导出丛生芽。3.染井吉野樱茎段在MS+6-BA2.0mg/L+IBA0.1mg/L中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61.29%,种胚在MS+6-BA2.0mg/L+IBA0.05mg/L+NAA0.05mg/L中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6.02%,且可直接诱导出丛生芽;山樱花茎段在MS+6-BA1.5mg/L+NAA0.2mg/L中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7.10%,种胚在MS+6-BA2.0mg/L+IBA0.1mg/L中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6.02%,且可直接诱导出丛生芽;红花高盆樱在MS+6-BA1.5mg/L+IBA0.1mg/L中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47.05%。4.染井吉野樱芽苗在MS+6-BA2.0mg/L+IBA0.1mg/L中进行增殖培养效果最好,两种芽苗的平均增殖率分别达到63.44%和64.51%,增殖系数分别达到了3.73和4.09;山樱花芽苗在MS+6-BA2.0mg/L+IBA0.05mg/L+NAA0.05mg/L中进行增殖培养效果最好,两种芽苗的平均增殖率分别达到90.32%和80.64%,增殖系数分别达到了5.37和5.67;两种樱花由腋芽诱导出的芽苗与种胚诱导出的芽苗在增殖阶段的表现差异均不明显。红花高盆樱在MS+6-BA2.0mg/L+IBA0.15mg/L+NAA0.15mg/L中增殖系数最高,达到1.34。5.染井吉野樱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1mg/L,生根率可达70.97%;山樱花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8mg/L+NAA0.1mg/L,生根率可达96.77%;红花高盆樱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6mg/L,生根率达到了81.07%。6.当移栽基质为腐殖质∶河沙∶蛭石体积比=2∶1∶1时,30d后三种樱属植物存活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染井吉野樱成活率为87.09%;山樱花成活率为77.42%;红花高盆樱成活率为33.3%。

刘方馨[5](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吴雅文[6](2019)在《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雪椿(Camellia.japonica var.decumbens)是山茶花(C.japonica)的一个自然变种,为常绿阔叶小乔木,原生地在日本,主要分布在岩手县、秋田县和滋贺县的北部,多生长在本州海岸的山间及多雪的地方。雪椿枝株姿形优美,叶色浓绿而有光泽,花色艳丽缤纷,往往迎雪盛开。山茶花可孤植,群植,盆栽用于观赏,还可用于庭园,专类园和园林绿化。此外山茶花的花和种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子还可提取茶花精油。因此山茶花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经济应用价值。但由于山茶花喜温暖湿润,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受温度限制很难在北方地区生长。而分布在日本高纬度(39°N)地区的雪椿,可在冬季盛开美丽的花朵,是研究山茶花低温适应的理想优质材料。本研究以日本引种的雪椿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生境气候调查,生理生化分析,转录组测序分析,从表型到内部结构再到分子水平研究雪椿叶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总结如下,(1)为探明雪椿引种到郑州的可行性,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针对雪椿的种源地和引种地4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候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和雪椿种源地的温度和湿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降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引种到郑州的雪椿,需要通过必要的控水管理,才可以逐渐适应当地气候。(2)以津市(雪椿1号)、东京(雪椿5号)和盛冈(雪椿9号)3个种源雪椿的叶片为材料,在郑州自然低温条件下测定越冬期内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石蜡切片技术测定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并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 50),对雪椿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比较3个种源雪椿的抗寒性。结果表明:3个种源雪椿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存在差异,雪椿1号,5号和9号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61℃,-9.8℃和-11.93℃。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方差分析发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与雪椿的抗寒性密切相关,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是雪椿9号具有较好的抗寒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观测及方差分析可知,雪椿9号的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和细胞结构紧密度(CTR)与雪椿1号和5号存在显着性差异,均高于后两者,并且雪椿9号具有2层栅栏组织,是雪椿9号表现出较好的抗寒性的另一原因。综合分析各试验结果后,得出3个种源雪椿的抗寒能力依此为雪椿9号>雪椿1号>雪椿5号。(3)以耐冬和雪椿为材料,通过自然低温和人工气候室控制低温(4、0、-4、-8、-12℃)2种处理方法,测定低温过程中样本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低温半致死温度以及隶属函数评价方法,探讨耐冬和雪椿的抗寒性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耐冬和雪椿叶片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耐冬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雪椿,且自然胁迫波动性较大;可溶性蛋白、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是先下降,当达到一定阈值后开始上升。但耐冬和雪椿生理指标的阈值存在差异,耐冬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在-8℃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雪椿的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都在0℃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而耐冬和雪椿的CAT酶活性都在4℃低温处理后就开始上升。经自然低温处理后耐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4.08℃,雪椿的为-11.93℃,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耐冬的耐寒性优于雪椿。(4)分析了低温胁迫时冷应激引起的雪椿转录组学变化。在以25℃(T1)处理为对照,通过0℃,-4℃,-8℃和-12℃(T3,T5,T7和T9)进行低温胁迫下雪椿叶片转录组研究中,T3/T1,T5/T1,T7/T1和T9/T1这4个比较组中差异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2828,2384,3099和3075个,差异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184,2 2592,2373和2615个。通过GO注释和GO富集对这些基因进行分析可知,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是刺激、代谢过程、催化活性或结合的反应。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67与低温胁迫调控相关基因被选出,包括26个冷响应转录因子,17个参与冷传感器或信号转导基因和24个参与质膜稳定和渗透反应基因。可知分子调控机制在雪椿低温胁迫时通过信号转导,渗透调节快速的做出应激反应。

杨琳静[7](2019)在《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断凸显,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并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受“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战略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影响,重新认识了人类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首先,通过对生态健康学、医疗生态学等学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理论的综合研究,得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对青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进行实地调研,对5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本文研究的现实依据;结合上述理论及现实依据与通过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对比分析,最终找到了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打造一种既符合生态要求,又满足老年人需求,集高端医疗、健康科技、旅游度假、康体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健康城模式,即“EHC”养老模式(全称Ecological Health City)。“EHC”养老模式通过打造“绿色生态、城景共融、循环发展、以人为本”的环境系统,为居住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轻松的宜居环境;通过配置足够的养老床位、完善的基础设施,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通过提供国际高端医疗服务、CCRC社区模式养老方式(全称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即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专业的康复疗养项目、多样化的活动项目以及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的健康管理系统,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其次,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本要求,研究了“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及建设特色,在此基础上,探索出“EHC”养老模式能够正常运行的社会支撑体系以及空间要素配置体系。结合环境心理学要点,着重研究了空间要素配置体系中的环境系统,研究出“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又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出了“EHC”养老模式的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宏观层面上,研究出以“绿色生态、城景共融、循环发展、以人为本”为特点的环境系统可行性方案;中观层面上,分别从公共绿地、交往空间、活动空间、无障碍系统、环境舒适度等方面研究出了“以人为本”的适老化环境设计方法;微观层面上,从植被运用、水体设计、小品设计、标志系统设计、铺装设计等方面研究出了适老化景观要素的设计方法。最后,以上述“EHC”养老模式的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为依据,利用崂山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整合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对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将其打造成一个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化的生态健康城,使其成全国文明养老示范基地、高品质度假娱乐旅游景区以及国内领先的生命健康管理产业开发区。

兰建林[8](2019)在《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认为山东长白山地处山东省黄泛平原南部,泰沂山区北部,在邹平市的最南部。地理坐标为E117.53°-117.79°,N36.72°-36.89°,占地面积约19602公顷,海拔高度51-826.8m。本文首次调查研究了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对该地区进行了充分调查,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通过标本鉴定,统计出《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名录》,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该地区进行了植物区系地理分析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种子植物类群较为丰富调查区域内共有种子植物97科300属486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6种,被子植物94科295属480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5科48属73种,双子叶植物79科248属407种;木本植物90种,草本植物396种;栽培植物29种,野生植物90科280属457种(含亚种,变种)。相比时萧萧在《邹平中药志》中所记载的植物新发现了84种。二、种子植物物种组成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调查区域内97科300属486种植物之中,单种科有37科,占当地全部科数的38.1%,多种科只有5科,种数却达184种,占当地种子植物总种数的37.7%;单种属有206属,含206种,占当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8.6%,占当地种子植物总种数的42.3%,因而可知当地种子植物物种组成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三、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调查区域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0科280属,按照科级,可以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按照属级,可以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综上所述可知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跨度较广,区系成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四、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和过渡性调查区域内野生种子植物90科280属,在科级中,可以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除去世界广布的46科以外,热带性质的有30科,温带性质的有14科,呈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在属级中,可以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除去世界分布的49属外,热带分布有73属,温带分布有157属,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这也说明了该地种子植物区系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五、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调查区域内有较多的旧世界热带分布(10属/4.3%),旧世界温带分布(39属/17.0%);而且当地有很多单种科和单种属,这其中不乏世界单型科、单型属;还有像柔荑花序类的榆科Ulmaceae、壳斗科Fagaceae等都是起源古老的科,松属Pinus起源于侏罗纪,蝙蝠葛属Menispermum、南蛇藤属Celastrus、枣属Ziziphus等起源于白垩纪,乌头属Aconitum、铁线莲属Clematis、毛茛属Ranunculus、枫杨属Pterocarya、柳属Salix、桑属Morus、构属Broussonetia、鼠李属Rhamnus、黄连木属Pistacia等在早第三纪就已存在。以上都说明了当地种子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山东长白山处于泰沂山区与黄泛平原的交叠地带,同时受到两地的影响,特点鲜明,作为鲁中最北部的山脉,迄今还未有学者对该地植物区系进行过调查研究;山东邹平是有名的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山区游客人数激增,同时工业污染与开发,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对该地进行植物区系调查能够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统计该地植物,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认识当地植物,有利于对当地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因此对山东长白山进行种子植物区系调查研究意义重大。

张秀华[9](2018)在《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加剧、气候变化以及资源过度利用等原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很多学者针对生物多样性展开了研究。作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环境、恢复破坏的自然植被以及拯救濒危的生物物种,世界各国已经建立了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种源基地和研究自然的天然实验室,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手段。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植物保护现状,理解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保护的植物物种和植物多样性如何?保护了多少珍稀濒危植物物种?有没有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植物多样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回答。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和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建立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数据库,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组成、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利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分化指数、生物多样性质量指标QL、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E指数和G-F指数等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从植物丰富度的角度出发,利用空间同步自回归模型(SAR)和多元回归分析(MRA)研究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与多种环境因素的关系,然后对中国范围内186个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植物类群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物种丰富度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各植物类群中是否一致,探讨了物种丰富度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是否随空间尺度而变化;对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其科属特征和区系地理成分,研究其在自然保护区和山东省17地区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山东外来植物物种以及在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以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个预测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影响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探讨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的影响因素是否相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多种测度方法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崂山自然保护区、泰山自然保护区和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分化程度最高,并且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种数、属数和科数的分布格局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对比多种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在山东省主要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结果表明F指数的测度结果最令人满意。对山东省2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组成分析发现共有维管束植物175科918属2362种,其中蕨类植物24科38属89种;裸子植物8科26属67种;被子植物143科854属2206种,分别占山东省维管束植物总科数的95.11%,总属数的96.73%,总种数的93.03%,这说明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保护了山东省绝大多数的植物物种。同时发现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优势科属显着,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子植物温带成分优势明显,并且热带性质的成分比例较大,具有一定的热带和亚热带区系的过渡性。对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面积、降水和温度是影响中国暖温带山东省自然保护区6个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同一空间尺度上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但是随着研究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两个空间尺度上,植物丰富度和降水之间的相关性是一致的,即随着降水量的增多物种丰富度增加;而植物丰富度和年平均温度之间的相关性随尺度不同而不同,在暖温带山东自然保护区植物丰富度和年平均温度呈负相关,而在全国尺度范围内植物丰富度和年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同时研究发现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之间均显着相关,是由于不同植物类群均受到了相同生态因子的影响,表明气候适宜的地区经常提供丰富的营养并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因而适合各种植物类群的生长。对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发现山东省共65科123属159种珍稀濒危植物,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6种;被子植物52科101属127种。对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属分析和地理成分分析发现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温带优势明显,并且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成分,说明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地域特点和热带亲缘关系。青岛崂山自然保护区、泰山自然保护区和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最多。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度高的多为拥有自然植被保存较好的山地丘陵地区例如青岛市、烟台市和泰安市,这些地区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均在100种以上。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度在自然保护区和山东省17地区两个尺度下均受到温度和海拔因素的显着影响,并且还发现在地区尺度下受海拔的影响要明显大于自然保护区尺度。通过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研究发现本文所研究的自然保护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并且外来草本植物的数量远远大于外来木本植物的数量。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之间以及外来木本植物和外来草本植物丰富度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的关系,表明本地植物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也容易受到外来植物的入侵,有大量外来木本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同时拥有大量的外来草本植物。对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温度和降水对两者均有着重要的影响,距离市区的距离与外来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显着负相关,人类活动对外来植物的影响要大于对本地植物的影响,同时发现对外来草本植物的影响要大于外来木本植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地植物的丰富度主要是由气候因素所决定的,而外来植物丰富度受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掌握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现状,建立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数据库,从不同空间尺度探讨了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的不同影响因素,对于有效控制外来物种的传播,保护本地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伊贤贵[10](2018)在《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ey)Loudon)隶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 Miller),为十分重要的观赏樱花种质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地区,朝鲜半岛以及日本也有分布。由于山樱花分布广、变异大且分类观点不一致,对其群体间变异及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以山樱花野生种群以及近缘种做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手段进行系统的组合研究,探讨了山樱花变异与分化程度,界定了山樱花种群变异以及与近缘种之间的关系,形成证据较为充足的分类处理观点;结合山樱花群体间的谱系地理演化关系,进一步探讨山樱花遗传变异的时空格局,阐明遗传漂变与分化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对山樱花遗传变异、分化与演化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山樱花变异及分类处理山樱花以花叶同放、叶具尖锐(芒状)锯齿、长管状萼筒、萼片直立以及黑果等性状区别于樱属其他类群;因分布广适应性强,山樱花不同种群出现较为复杂的表型性状变异,以树形、芽、幼叶颜色、花色、萼片与毛被等性状变异较为明显。根据形态学标记结果,利用树形以及单芽与三芽作为分类依据,将樱属划分为矮生樱亚属与樱亚属的观点存在争议;高山生境的樱亚属生态居群有着与矮生樱亚属较为相近的表型性状。在山樱花以及近缘种(复合体)性状观测与统计中,山樱花群体可以在重要的识别性状上区别于其他近缘种(复合体类群);有部分性状在山樱花及近缘种中共同出现,与现存的山樱花复合体分类争议相符。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的结果可得,山樱花群体毛被变化为连续变异性状,支持毛叶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 var.pubescens并入山樱花中;结合多个连续变异性状,支持崂山樱C.laoshanensis并入山樱花;雪落樱C.xueluoensis与山樱花(典型樱亚属subgen.Cerasus)关系较近与矮生樱亚属(subgen.Microcerasus))关系较远;支持雪落樱新种的成立,其在樱属分类系统中隶属于樱亚属;将黄岗山种群处理为新变种黄岗山樱(C.serrulata var.huanggangensis);支持红山樱C.jamasakura、大山樱C.sargentii、大岛樱C.speciosa与晚樱C.lannesiana分别独立为种的分类处理观点。(2)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利用17对SSR引物,对山樱花18个群体327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山樱花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西部及部分东南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分析表明山樱花群体间与群体内都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根据STURCTURE聚类分析,K=3时,将18个山樱花群体分为3组:MP、BTM和Li S聚为Ⅰ组(西北组);He S和CPL聚为Ⅱ组(西南组);TTZ、BHS、NS、HS、HGS、TMS、LS、TS、MS、YTS、Lao S、FHS和K-NS聚为Ⅲ组(东部组)。K=4时,STRUCTURE分析认为18个山樱花群体的遗传物质来自4个基因库组。各组基因交流与渗透较为复杂。显示出了西北部与东北部居群具有较相似的遗传结构。基于cpDNA3个片段(mat K,trn D-E,trn S-G),对山樱花18个群体进行序列分析,共检测到19个单倍型。山樱花种水平叶绿体遗传多样性HT=0.828,核苷酸多样性为Pi×10-3=1.490,山樱花种水平多样性超过统计平均值0.67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与山樱花广泛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而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值较低(0.387),表明山樱花遗传多样性主要发生在群体间;而群体分化固定指数为0.693,反应出山樱花群体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物种水平上存在着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388>Gst=0.328,P<0.05)。单倍型分布图中共有单倍型较多,表明单倍型频率较为平均的出现在同地理组的居群中,群体间渗透较多而分化不强烈。ITS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系数与cpDNA较一致,反应了山樱花因分布范围广进化时间长,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因此,山樱花因分布范围广、进化时间较长,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变异;不同种群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平均水平较低;山樱花群体有一定分化但不强烈,群体间交流与渗透较多。(3)谱系地理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基于cpDNA单倍型系统发育树以及TCS网络图结果显示,山樱花群体分化出了2个较明显的谱系(4个地理组):西北谱系(NW)+((东南[SE],东北[NE]),西南[SW])。分子钟建树估算推测,中新世晚期10.60 mya(PP=1;95%HPD:8.83-12.46 mya)基于地理隔离发生了谱系分化。中新世为第二次冰期与第三次冰期之间的间冰期(250-2mya),气候温和湿润,此阶段为西部造山运动阶段,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与秦岭山脉进行了剧烈隆升,这些地质的剧烈运动可能造成了山樱花在西部地区的南北地理隔离与分化。另一支谱系即((东南[SE],东北[NE]),西南[SW]))地理组,可以推测其起源于西南地区(SW与SE),SW在上新世(3.93mya)与东北地区(NE)完成了谱系分化;其他次级分支多数在上新世与更新世产生了分化。中性检验(NT)与失配分布分析(MDA)结果不完全一致。MDA分析表明山樱花4个地理组与所有群体符合空间扩张模型的期望。单倍型分布与多样性分析以及TCS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最有可能是山樱花的避难所;东南地区为山樱花另一个避难所。结合分子钟建树、MDA以及TCS网络图,推测中国西南地区在0.719 mya(95%CI:0.022-1.452 mya)进行了两次独立向西北与东部地区的拓殖事件;约在0.665 mya时期,中国东南地区(黄山、庐山、天目山等)山樱花群体向北部扩张。第三次冰期(第四纪冰期)多次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促使山樱花群体得以扩张,山樱花现有分布区生境及气候特点较好解释这一阶段的扩张事件。因此,山樱花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前形成了分布中心与避难所(西南、东南),在第四纪冰期阶段间冰期时期,山樱花由西南往西北部(陕西)与东南部(庐山、黄山、天目山等)扩散;而后以东南部为扩散中心往东北部区域的江苏云台山、山东泰山、崂山以及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扩张。结合核基因ITS序列与SSR遗传结构结果分析,可以推测山樱花存在北部谱系,由西北(NW)地区往东北(FHS)与韩国(NE)地区扩散迁移。综上所述,结合表型与分子证据,对山樱花变异及其与近缘种的分类处理趋于合理。山樱花群体间有一定分化但不强烈,群体间交流与渗透较多;在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新世晚期的西部造山运动,造成了在西部地区的南北地理隔离与分化。山樱花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前形成了分布中心与避难所,在第四纪冰期阶段间冰期时期,山樱花由西南往西北部与东南部扩散;而后以东南部为扩散中心往东北部区域以及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扩张;同时也存在由西北地区往东北与韩国地区的扩散迁移路线。本研究所揭示的山樱花变异与谱系地理结构,为山樱花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青岛崂山的野生木本风景植物资源初探(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崂山的野生木本风景植物资源初探(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拉萨河流域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意义及研究进展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植物地理成分研究进展
        1.2.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1.2.3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研究进展
        1.2.4 植物种间联结研究进展
        1.2.5 植物物种生态位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域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
    2.3 植被
    2.4 土壤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植被调查
    3.3 土壤养分测定
    3.4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分析
    4.1 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4.1.1 沼泽湿地植物组成
        4.1.2 沼泽湿地种子植物生活型
        4.1.3 沼泽湿地种子植物科的多样性
        4.1.4 沼泽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多样性
        4.1.5 沼泽湿地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
        4.1.6 沼泽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
        4.1.7 沼泽湿地种子植物资源型
    4.2 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4.2.1 沼泽湿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
        4.2.2 沼泽湿地植物群落排序
        4.2.3 沼泽湿地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不同海拔梯度间的分析
        4.2.4 沼泽湿地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分析
    4.3 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分析
        4.3.1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物种组成
        4.3.2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物种生态位宽度
        4.3.3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物种生态位重叠
        4.3.4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物种总体联结性检验
        4.3.5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物种种间联结系数
        4.3.6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种间 OI 关联指数
第五章 讨论
    5.1 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植物区系讨论
    5.2 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优势植物植物群落特征和环境因子关系讨论
    5.3 拉萨河流域沼泽湿地优势植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1.1.2 欧洲国家来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1.1.3 美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1.1.4 竹类植物对美国的影响
    1.2 相关概念
        1.2.1 竹类植物
        1.2.2 植物标本
        1.2.3 植物引种
    1.3 竹类植物分布概况
        1.3.1 世界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1.3.2 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时间
        1.6.2 数据来源
        1.6.3 地名考证
        1.6.4 学名核准
        1.6.5 人名核实
    1.7 技术路线
2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代背景
    2.1 中国近现代社会背景
    2.2 欧洲各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
        2.2.1 欧洲国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初步认识
        2.2.2 鸦片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2.2.3 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2.3 美国国内因素对植物采集、引种的推动
        2.3.1 联邦政府对植物引种的鼓励
        2.3.2 美国经济发展需求对植物引种的促进
        2.3.3 相关机构对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的积极组织
        2.3.4 热切追求和探索外来植物的采集者
    2.4 美国在中国近代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史略
        2.4.1 初始时期(19 世纪)
        2.4.2 高峰时期(20 世纪上半叶)
        2.4.3 有序时期(20 世纪下半叶)
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历史研究
    3.1 采集时间
        3.1.1 1840~1915: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包含在全面植物采集中
        3.1.2 1916~1948:专门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展开研究
        3.1.3 1949~2010:中美联合考察和采集竹类植物标本
    3.2 采集种类分析
        3.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3.2.2 簕竹属
        3.2.3 刚竹属
        3.2.4 箭竹属
        3.2.5 矢竹属
    3.3 采集地分析
    3.4 小结
        3.4.1 促进了美国对中国竹类植物资源情况的了解
        3.4.2 开启和加强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3.4.3 辅助了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
4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研究
    4.1 引种时间
        4.1.1 1898~1915:引种初始阶段
        4.1.2 1916~1948:引种高峰阶段
        4.1.3 1949~2010:引种有序阶段
    4.2 引种种类分析
        4.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4.2.2 刚竹属
        4.2.3 簕竹属
        4.2.4 箭竹属
    4.3 引种地分析
    4.4 竹类植物的运输
    4.5 联邦植物引种园分析
        4.5.1 联邦植物引种园总体介绍
        4.5.2 种植竹类植物的植物引种园
        4.5.3 乔治亚海岸植物园
5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人员分析
    5.1 采集和引种人员总体概况
        5.1.1 标本采集人员及采集数量
        5.1.2 引种人员及引种数量
    5.2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1897~1970)
        5.2.1 生平简介
        5.2.2 在华主要采集、引种和研究竹类植物活动
        5.2.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统计
    5.3 梅耶(FRANK NICHOLAS MEYER, 1875~1918)
        5.3.1 生平背景
        5.3.2 为美国农业部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5.3.3 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5.4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5.4.1 生平背景
        5.4.2 为阿诺德树木园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5.4.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5.5 与美国采集、引种相关的其他人员
        5.5.1 费尔柴尔德(David Grandison Fairchild, 1869~1954)
        5.5.2 萨金特(Charles Sprague Sargent, 1841~1927)
6 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
    6.1 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6.2 加强了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6.2.1 模拟自然,营造复层群落结构
        6.2.2 仿生产性竹林,构建单层群落结构
        6.2.3 人竹共生,竹与人居环境融合
        6.2.4 供应竹苗,精细构建竹类苗圃
    6.3 加快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6.4 促进了美国竹产业的发展
    6.5 开启了对中国竹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8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表
    附表1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附表2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附表3 莫古礼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附表4 莫古礼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附表5 莫古礼在华研究期间发表的竹类植物新种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崂山自然草甸群落结构和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样方地的选择
    1.2 样方地的调查综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种类分析
    2.2 植物花色和花期数据分析
3 讨论
    3.1 适宜青岛地区野花组合模拟构建
    3.2 崂山野花草甸现存主要问题
        3.2.1 部分条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3.2.2 植物分布不均。
        3.2.3 景观层次单一。
4 结语

(4)几种樱属植物的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樱属植物研究现状
        1.2.1 樱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概况
        1.2.2 贵州省樱属植物研究概况
        1.2.3 樱属植物的传统繁殖方式
    1.3 樱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1 樱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1.3.2 樱属植物体外繁殖方式
        1.3.3 影响樱属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因子
        1.3.4 樱属植物试管苗炼苗移栽
        1.3.5 樱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外植体的采集时间及灭菌条件筛选
        1.5.2 樱属植物的组培快繁研究
        1.5.3 炼苗及移栽研究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条件
        2.2.2 外植体灭菌
        2.2.3 不同生长阶段对茎段污染率的影响
        2.2.4 外源激素对茎段启动培养的影响
        2.2.5 外源激素对种胚启动培养的影响
        2.2.6 外源激素对丛生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2.2.7 壮苗培养
        2.2.8 外源激素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2.2.9 炼苗及移栽研究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染井吉野樱的组培快繁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案
        3.2.1 茎段的启动培养
        3.2.2 种胚的启动培养
        3.2.3 丛生芽的增殖培养
        3.2.4 生根培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外植体消毒及无菌苗的获取
        3.3.2 不同生长阶段对茎段污染率的影响
        3.3.3 外源激素对启动培养的影响
        3.3.4 外源激素对丛生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3.3.5 外源激素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3.3.6 炼苗移栽
    3.4 讨论
        3.4.1 外植体的选择
        3.4.2 外源激素对染井吉野樱组织培养的影响
        3.4.3 快繁体系的完善
4 山樱花的组培快繁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案
        4.2.1 茎段的启动培养
        4.2.2 种胚的启动培养
        4.2.3 丛生芽的增殖培养
        4.2.4 生根培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外植体消毒及无菌苗的获取
        4.3.2 不同生长阶段对茎段污染率的影响
        4.3.3 外源激素对启动培养的影响
        4.3.4 外源激素对丛生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4.3.5 外源激素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4.3.6 炼苗移栽
    4.4 讨论
        4.4.1 外植体的选择及取材时间
        4.4.2 外源激素对山樱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4.4.3 应用前景
5 红花高盆樱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初步探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案
        5.2.1 茎段的启动培养
        5.2.2 丛生芽的增殖培养
        5.2.3 生根培养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外植体消毒及无菌苗的获取
        5.3.2 外源激素对茎段启动培养的影响启动培养
        5.3.3 外源激素对丛生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5.3.4 外源激素对生根培养的影响
        5.3.5 炼苗移栽
    5.4 讨论
        5.4.1 外植体取材时间
        5.4.2 基本培养基对红花高盆樱组织培养的影响
        5.4.3 外源激素对红花高盆樱组织培养的影响
        5.4.4 移栽基质的选择
6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缩写词及药品来源
图版

(5)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6)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 低温胁迫对植株的影响
        1.1.2 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1.1.3 低温胁迫对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1.1.4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5 低温胁迫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1.1.6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2 低温胁迫植物生理生化响应研究进展
        1.2.1 田间观测
        1.2.2 叶片组织结构
        1.2.3 低温半致死
        1.2.4 叶绿素含量
        1.2.5 抗氧化系统(SOD/POD/CAT)与抗寒性
        1.2.6 渗透调节物质
    1.3 低温胁迫植物分子响应研究进展
        1.3.1 基因调控膜稳定和渗透响应
        1.3.1.1 膜稳定
        1.3.1.2 渗透响应
        1.3.2 信号传导
        1.3.2.1 第二信使Ca~(2+)
        1.3.2.2 CBF调控的信号通路与表达的自我调控
        1.3.3 低温蛋白
        1.3.3.1 冷调节蛋白(cold regulated proteins,CORs)
        1.3.3.2 植物内源性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AFPs)
        1.3.4 转录因子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1.4.1 转录组概述
        1.4.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
    1.5 中日两国山茶花的渊源及异同
        1.5.1 中日两国山茶花栽培史及渊源
        1.5.1.1 中国山茶花栽培史
        1.5.1.2 日本山茶花栽培史
        1.5.2 中日两国观赏山茶花的异同
        1.5.2.1 中国山茶花与日本椿
        1.5.2.2 中国茶梅与日本山茶花
    1.6 雪椿生物学特性
    1.7 山茶属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1.7.1 山茶属植物形态结构和抗寒性之间的关系
        1.7.2 山茶属植物相关抗寒生理指标的研究
        1.7.3 山茶属抗寒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第2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雪椿种源地及引种地气候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城市间的气温比较
        3.2.2 各种源地和引种地月平均降水量与月平均湿度比较
        3.2.3 4城市气候因素的多重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3个种源雪椿抗寒性差异分析
    4.1 试验地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田间越冬观测方法
        4.2.3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方法
        4.2.4 叶片低温半致死测定方法
        4.2.5 抗寒指标测定方法
        4.2.6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室外越冬观测结果
        4.3.2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4.3.3 叶片相对电导率的低温响应及半致死温度分析
        4.3.4 抗寒性生理指标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雪椿和耐冬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研究
    5.1 试验地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处理方法
        5.2.2.1 自然低温胁迫
        5.2.2.2 人工低温胁迫
        5.2.2.3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5.2.3 测定方法
        5.2.3.1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5.2.3.2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5.2.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
        5.2.5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5.3.2 不同低温胁迫方式对雪椿和耐冬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3.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2.2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3.2.3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3.2.4 对POD酶活性的影响
        5.3.2.5 对SOD酶活性的影响
        5.3.2.6 对CAT酶活性的影响
        5.3.2.7 对MDA含量的影响
        5.3.3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5.4 讨论
        5.4.1 叶绿素含量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5.4.2 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5.4.3 POD、SOD和 CAT酶活性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5.4.4 MDA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5.4.5 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综合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低温胁迫下雪椿9 号转录组的De novo组装和功能注释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6.1.2 试验方法
        6.1.2.1 RNA的提取
        6.1.2.2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6.1.2.3 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
        6.1.2.4 雪椿低温胁迫下抗寒基因转录组研究分析流程
        6.1.2.5 数据分析
        6.1.2.6 差异基因表达的鉴定
        6.1.2.7 雪椿差异表达基因的部分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Illumina测序,de novo组装和注释
        6.2.2 基因表达水平评估
        6.2.3 雪椿低温胁迫差异表达分析
        6.2.3.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6.2.3.2 两类冷应激模式的Kmeans分析
        6.2.3.3 雪椿低温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和GO富集
        6.2.3.4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
        6.2.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6.2.4 雪椿9 号叶片中低温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q RT-PCR验证
    6.3 讨论
        6.3.1 雪椿的Illumina测序序列的组装及功能注释与分类
        6.3.2 冷传感器和信号转导基因与雪椿抗寒性
        6.3.3 质膜稳定和渗透反应有关基因
        6.3.4 冷应答有关转录因子
        6.3.5 雪椿低温胁迫反应机制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7)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养老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新型养老模式相关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生态健康学
        2.1.2 医疗生态学
        2.1.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2.2 养老需求相关研究
        2.2.1 调研对象
        2.2.2 调研方法
        2.2.3 调研内容及目的
        2.2.4 调研分析
        2.2.5 调研总结
    2.3 国内外相关模式优秀案例研究
        2.3.1 国外相关模式优秀案例
        2.3.2 国内相关模式优秀案例
        2.3.3 优秀案例启示
    2.4 新型养老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2.4.1 居住环境方面
        2.4.2 养老服务方面
        2.4.3 安全保障方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EHC”养老模式的研究
    3.1 “EHC”养老模式的概念研究
        3.1.1 “EHC”养老模式定义
        3.1.2 “EHC”养老模式内涵
        3.1.3 “EHC”养老模式服务人群
    3.2 “EHC”养老模式的功能研究
        3.2.1 文化体育教育功能
        3.2.2 娱乐旅游购物功能
        3.2.3 医疗康复养生功能
        3.2.4 健康科研智慧养老功能
        3.2.5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功能
        3.2.6 促进“三位一体”发展功能
    3.3 “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与建设特色研究
        3.3.1 “EHC”养老模式的发展原则
        3.3.2 “EHC”养老模式的建设特色
    3.4 “EHC”养老模式的社会支撑体系研究
        3.4.1 社会保障体系
        3.4.2 运营管理体系
    3.5 “EHC”养老模式的空间要素配置体系研究
        3.5.1 绿色高效的交通系统
        3.5.2 环保安全的市政系统
        3.5.3 完善便捷的公共配套系统
        3.5.4 多样全时的休闲旅游系统
        3.5.5 智慧专业的健康疗养系统
        3.5.6 生态适老的环境系统
        3.5.7 智能全面的安全保障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4.1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依据
    4.2 “EHC”养老模式环境系统规划方法
        4.2.1 “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系统规划
        4.2.2 “城景共融”的景观环境系统规划
        4.2.3 “循环发展”的海绵系统规划
        4.2.4 “以人为本”的适老化环境系统规划
    4.3 “EHC”养老模式下环境系统适老化设计方法
        4.3.1 高密度公共绿地设计
        4.3.2 多层次交往空间设计
        4.3.3 多样化活动空间设计
        4.3.4 无障碍系统设计
        4.3.5 环境舒适度设计
    4.4 “EHC”养老模式下景观要素适老化设计方法
        4.4.1 健康的植被运用
        4.4.2 生态自然的水体设计
        4.4.3 独特的小品设计
        4.4.4 规范简洁的标志系统设计
        4.4.5 安全舒适的铺装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践案例——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
    5.1 青岛崂山湾概况
        5.1.1 区域资源现状
        5.1.2 绿化现状
        5.1.3 建设生态健康城现状分析
    5.2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环境系统规划方法
        5.2.1 绿色生态的环境系统规划
        5.2.2 城景共融的环境系统规划
        5.2.3 循环发展的环境系统规划
    5.3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环境系统适老化设计方法
        5.3.1 高密度公共绿地设计
        5.3.2 多层次功能分区设计
        5.3.3 多样化活动空间设计
    5.4 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景观要素适老化设计方法
        5.4.1 健康的植被运用
        5.4.2 独特的小品设计
        5.4.3 规范简洁的标识系统设计
        5.4.4 舒适安全的铺装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

(8)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区系相关概念
        1.1.1 植物区系的概念
        1.1.2 植物区系的研究对象
        1.1.3 植物区系研究内容
        1.1.4 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1.2 植物区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2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3 山东长白山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第二章 自然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2.1 地质
        2.2.2 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4.1.1 科内属的组成分析
        4.1.2 科内种的组成分析
        4.1.3 属内种的组成分析
    4.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4.2.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4.2.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4.3 中国特有
    4.4 山东长白山与附近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
        4.4.1 相邻地区植物丰富度比较
        4.4.2 山东长白山与附近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
    4.5 山东长白山的主要植被
        4.5.1 乔木林
        4.5.2 灌木丛
        4.5.3 草丛
        4.5.4 藤本植物
    4.6 山东长白山植物资源
        4.6.1 药用植物资源
        4.6.2 观赏植物资源
        4.6.3 食用植物资源
        4.6.4 经济植物
        4.6.5 地区稀有植物
    4.7 入侵植物
    4.8 相比于前人的新发现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Appendix One
附录二 Appendix Two
附录三 Appendix Three
附录四 Appendix Four

(9)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1.1.3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1.2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进展
    1.3 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现状
    1.4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特征
        2.3.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2.3.3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2.3.4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2.3.5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特征
    3.1 物种组成的分布格局
        3.1.1 种数N_s的分布格局
        3.1.2 属数N_g的分布格局
        3.1.3 科数N_f的分布格局
    3.2 分化指数
        3.2.1 种的分化指数D_s
        3.2.2 属分化指数D_g
        3.2.3 种科分化指数D_(sf)
    3.3 生物多样性质量指标Q_L
    3.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E指数
    3.5 G-F指数
        3.5.1 F指数D_F
        3.5.2 G指数D_G
        3.5.3 G-F指数D_(G-F)
    3.6 几种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4.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4.1.1 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4.1.2 科的组成
        4.1.3 属的组成
    4.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4.2.1 科的地理成分
        4.2.2 属的地理成分
    4.3 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相似性
        4.3.1 科的相似性系数
        4.3.2 属的相似性系数
        4.3.3 种的相似性系数
    4.4 地理成分聚类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5.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的决定因素
    5.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尺度上植物类群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5.3 全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尺度上植物类群和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5.4 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6.1 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情况
        6.1.1 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6.1.2 山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成分分析
        6.1.3 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6.1.4 珍稀濒危植物在山东省17地市的分布
    6.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因素
    6.3 山东省17地市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因素
    6.4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和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的相关分析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7.1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分布
    7.2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7.3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
    7.4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丰富度的相关分析
    7.5 自然保护区外来木本植物和外来草本植物丰富度的相关分析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8.3.1 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8.3.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背景及意义
        1.1.1 山樱花分类学争议
        1.1.2 山樱花地理分布现状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樱属系统分类学进展
        1.2.1 樱属分类学历史及系统学研究概况
        1.2.2 形态学标记研究进展
        1.2.3 细胞学及生物化学标记研究进展
        1.2.4 樱属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3 樱属种类及分布现状
        1.3.1 世界樱属种类与分布
        1.3.2 中国樱属种类与分布
    1.4 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1.4.1 亲缘地理学相关理论
        1.4.2 亲缘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1.4.3 樱属植物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1.5 科学问题及解决思路
2 山樱花表型变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野外调查与采样
        2.1.2 表型性状选取与统计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山樱花表型性状特征
        2.2.2 山樱花表型性状变异与分化
        2.2.3 主成分分析
        2.2.4 聚类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山樱花表型性状变异
        2.3.2 山樱花居群变异及复合体分类讨论
3 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质量检测
        3.2.2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3.2.3 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
        3.2.4 山樱花群体的遗传分化
        3.2.5 山樱花群体的遗传结构
    3.3 小结与讨论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4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山樱花cpDNA群体遗传多样性
        4.2.2 山樱花cpDNA群体遗传结构
        4.2.3 单倍型地理分布
        4.2.4 单倍型TCS网络图
        4.2.5 单倍型系统发育树
        4.2.6 分歧时间
        4.2.7 群体历史动态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山樱花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4.3.2 谱系地理结构
        4.3.3 群体历史动态
5 基于ITS序列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材料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5.2.2 核糖体型地理分布
        5.2.3 核糖体型TCS网络图
        5.2.4 群体遗传结构
        5.2.5 系统发育树
    5.3 小结与讨论
        5.3.1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3.2 谱系地理结构
6 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种群变异及分类处理
        6.1.2 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6.1.3 谱系地理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
    6.2 结论
    6.3 展望
        6.3.1 采样群体
        6.3.2 标记手段
        6.3.3 其他方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四、青岛崂山的野生木本风景植物资源初探(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拉萨河流域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D]. 达文彦. 西藏大学, 2021
  •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吴仁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1)
  • [3]崂山自然草甸群落结构和组成分析[J]. 李佳璐,罗佳渝,徐丽娜,肖涵岳,周相媚,陈阳. 现代园艺, 2020(14)
  • [4]几种樱属植物的快繁技术研究[D]. 徐晨捷. 贵州大学, 2020(02)
  • [5]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6]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D]. 吴雅文.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7]生态学视角下的EHC养老模式及其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杨琳静.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8]山东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兰建林.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9]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秀华. 山东大学, 2018(02)
  • [10]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D]. 伊贤贵.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标签:;  ;  ;  ;  ;  

青岛崂山野生木本景观植物资源初探(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