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则通,通则长”——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变迁

“变通则通,通则长”——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变迁

一、“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赵钦钦[1](2021)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论研究历来备受学界关注,成果也极其丰硕。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文心雕龙》创作思想的探索大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创作论的理论价值上,忽视了其在写作实践方面的指导性、规范性、标准性作用。实质上,《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观不仅仅是一种文论观念,在深层意义上更是一套作文准则,是刘勰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为文章写作确立的纲领,凝聚着刘勰全部的创作才情和为文理想,引导并规范着创作实践,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是在魏晋六朝儒学衰落、玄学兴盛、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面对“讹滥”的形式主义文风,刘勰的救治之策,就是以“标准”规范文学创作。刘勰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创作“标准”的原则性问题,即:文学有本、创作归正、文质彬彬;在基本原则制约下,做到:行文有术,通变有方。由于《文心雕龙》涉及文学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等方方面面,并非单纯论述创作标准,因而其理想“标准”蕴含在理论系统中,创作标准既隐而不显、表述分散,又自成系统、严谨清晰。《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家人格标准、思维建构标准、文本呈现标准和审美价值标准。作家人格标准要求作家不仅要有才、气、学、习等个体情性,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家国理想,达到艺术人格与社会人格的高度合一;思维建构标准就是创作时保持自然、虚静的精神状态,并利用思维意志将客观事物、主观情思、语言文辞(物、意、言)融为一体;文本呈现标准就是布局谋篇要遵守“情理设位,杂而不越”的原则,语言表现要学会“善术驭文,巧用修辞”的方法,令文章圆融通畅、情采兼备;审美价值标准在于思想内容里“风清骨峻,辞采华茂”的艺术风貌,即有“风骨”,也在于字里行间中“深文隐蔚,馀味曲包”的文外之旨,即能“隐秀”。《文心雕龙》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是一部优秀的骈文作品,其文本呈现本身就是刘勰对其创作标准的完美践行。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表现在文学特性和文体论的深入探索中,创作标准无论对于当下的应用写作还是文学写作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行文思路如下:第一章,探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缘由,分析这一标准的总原则及其和具体“标准”的关系。第二章,梳理《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具体内容,分别阐明它们的理论来源、具体内涵和重要影响。第三章,探究《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指出《文心雕龙》作为文学作品的实践品格和理论贡献,并阐明对文章写作的指导意义。

廖芮[2](2020)在《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根泽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与陈钟凡、郭绍虞等学者一起创建了这门现代学科。本文通过对罗根泽的古代文论成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还原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从而分析指出罗根泽对于这门现代学科的建立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另外,本文在分析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个人特点与固有缺陷的同时,还指出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所具有的独特启示意义。绪论部分论述了罗根泽学术研究的个人背景,以及当前国内的罗根泽研究状况,并指出了本文以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为目标的意义所在。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罗根泽是如何参与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现代学科的。本章首先分析了现代文学观念在中国的确立,文学由此获得了独立地位,这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由胡适倡导和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更新了近代学术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是直接吸引了罗根泽、顾颉刚等学者主动投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当中,也在此期间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学术成果。最后,罗根泽作为大学教授,他是最早在大学课堂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者之一,他与陈钟凡、郭绍虞等学者在讲授课程之余,将讲义进行修改并出版成为着作,成为优秀的文学批评史着作垂范后世。第二章具体分析了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成果的特点与方法。本章首先论述了罗根泽独特的折中义文学观和广义文学批评观,其次分析了罗根泽的文学批评史着作所具有的材料丰富和体例独特的等特点,最后解析了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的选叙标准以及叙解方法,以期从这些方面来揭示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独特之处。第三章论述了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固有缺陷,以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独特启示作用。罗根泽的“求历史之真”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为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在此意义上,进行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也能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另外,罗根泽的古代文论研究成果囿于个人以及时代背景的限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也进行了剖析。

李春青[3](2019)在《论建构中国文学阐释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文中研究指明阐释学和文学阐释学是近年来学界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概念,这意味着,中国文学理论界存在着一种寻求新的学术增长点的迫切需求,而建构中国阐释学或文学阐释学正是这一需求的产物。建构一种作为方法论的文学阐释学是有现实意义的,陈伯海的相关论述与朱利安的相关研究不仅证明了存在着建构中国文学阐释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且也提供了某种具体的方法与路径。

曹顺庆,杨清[4](2018)在《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文论"失语症"提出以来,学界对此热议不断,并相继开出"医治"中国文论"失语症"的"药方",其中就包括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命题。然而,"失语症"的提出已逾二十年,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仍未建设起来,原因何在?本文认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出现了问题,原因在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口号和路径误导了学术界。

贺玉高,牛旭阳[5](2017)在《从古今中西坐标中看“失语症”论争的三派》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文论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失语症"系列论争充满了各种含混与矛盾。依据不同论者的自我定位可以将主要论争参与者划分为传统派、现代派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派。这三派在确定自己的理论主张时,往往相互参照着古/今、中/西的二维框架结构。但与此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结构本身的僵硬也使他们各自的论述中生产着自我限制与自我解构的因素。传统派的徘徊游移,现代派的行动乏力都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得到了解释。厘清并超越文论界的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是中国文论研究走向深入的必要条件。

马勤勤[6](2017)在《传统文论当代意义的百年话语掠影》文中研究说明有关传统文论当代意义的讨论,早已珠玉在前。一些学者从大处着眼,站在重塑当代中国文论文化身份认同、构建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和重建民族美学自信的高度,阐述作为本土资源的传统文论;(1)有人甚至指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论作为华夏民族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历史结晶,在全球化语境中日益显现出普世价值;(2)有的研究者直面目前文学理论合法性危机,剖析传统文论"当代化"有无可能及其实现途径;(3)部分学者在主体性、修辞、结构、命

吕双伟[7](2016)在《“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文中研究说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在20世纪90年代被明确提出,至今已有二十年。经历最初的热闹之后,今天这一命题渐入沉寂。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文化传统为其问世的思想渊源;"文论失语症"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提出则是其一度盛行的现实语境。然而,"转换"说提出时就缺乏严谨界定和全面思考,大部分论者将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或者当代意义研究视为"转换"的主要内涵,将两者等而视之。这种泛化理解基本忽视了其医治所谓"文论失语症"的现实目的,也忽视了其立足"转换"以建构当代文论的初衷。自然,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无法避免且十分必要,但幻想通过"转换"来实现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实在扞格难通。这本身违反了文学发展机制和文论生成体制,堪称一个"虚假命题"。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只能从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中产生。

李静[8](2016)在《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之研究》文中提出《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巨着,它论述广泛,体系完整,见解深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经过历代学人们的不断阐释,“龙学”研究在当代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文心雕龙》创作论,亦即刘勰所谓“割情析采”部分,是其理论之精华所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龙学”研究的繁盛,创作论的研究也趋于系统化。阐释者们以自己独特的“视域”,对创作论从各个角度进行阐释,这一过程即阐释学中的重要概念——阐释循环。有关《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极为丰富,然而,以新时期以来创作论的阐释历程为对象,研究《文心雕龙》阐释特色和阐释循环,进而深入把握其理论价值,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时代风尚的影响,学术思想的解放,文学创作的繁荣,是《文心雕龙》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创作论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客体;艺术构思的特点、规律和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内容与形式关系;语言修辞等艺术技巧。新时期《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阐释历程和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校注和译注中的创作论研究;二是文学理论专着中的创作论研究;三是单篇论文中的创作论研究。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方法、视角、目的和结论虽各不相同,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纵观整个阐释历程,阐释者的阐释共性在于,都要经历感受到理解再上升到评价的一般过程。具体阐释过程中,都会采取各种方法以保证阐释的客观性。然而,由于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阐释者会有意或无意地放大和遮蔽某些理论,即阐释的局限性。由以上各点可以得出结论,新时期创作论的阐释历程即阐释循环过程。其中包括创作论的部分与整体的循环,阐释者与创作论的循环,现在的阐释与过去的阐释之间的循环。创作论阐释循环的积极意义在于产生新的意义和理解,并拓宽创作论的研究领域。将《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循环与西方阐释循环相比较,将西方优秀的阐释循环理论为我所用。二者的共性在于,阐释者的历史性都是不可抹煞的存在,且阐释循环的走向都是本真意义的无限接近和新意义的产生。但由于中西方地域、历史、文化等巨大差异,中西方阐释循环也具有本质差异,即各自相异的本土特色和阐释者在阐释循环中的地位差异。通过分析二者异同,可以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提供启示,首先,阐释古代文论应注重创新性内涵的阐发;第二,对于西方优秀文艺理论的运用,应该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注重本民族传统思维和言说方式的阐发。

黄海霞[9](2016)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文中指出2005年,曹顺庆明确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力证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国内外的比较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虽然变异学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学界还是缺乏对该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力图理清对变异学理论的总体认知,建构变异学理论体系。论文以变异学理论的历史纵向发展为主线。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和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一章,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困境和中外学者对文学中变异现象的研究开始,探究变异学理论提出的学科背景,阐明变异学理论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以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间的关系。第二章,首先是阐释变异学理论的基本特征:跨越性、异质性和文学性。其次是从跨语言变异研究、跨文化变异研究和跨文明变异研究三大层面阐释变异学理论。再者是大胆尝试总结变异学理论的方法论。第三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跨文明理论、形象学、译介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与变异学理论的平行研究,在探究变异学理论的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的同时,着重研究这些文论中对变异学理论具有启发意义的原理和方法论。第四章,是对变异学理论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的研究。论文还有一条隐含的副线,即对变异学理论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横向共时性研究,主要在论文的第二、三章中。此外,论文也指出变异学理论存在的不足,以及笔者现阶段的研究见解,以进一步促进变异学理论健康茁壮地发展。

马治军[10](2012)在《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作为“生态学人文转向”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批评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和中国同时萌生并逐步向前推进。20余年来,中国生态批评在译介与研究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挖掘和阐释中国古代生态资源、进行生态文学评论实践、构建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等维度取得了较大进展,“边缘性的努力”已经显现出“思潮性的成果”;同时,中国生态批评不同维度上的理论演进又共同推动着本土理论形态的逐步生成,不同维度上的话语建构也共同构成了中国生态批评的话语体系。但是,中国生态批评的发展进程中也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亟需评析、厘清以期推动中国本土生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基于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对中国生态批评20余年发展状况的观照,检视其成就与不足,分析其发展逻辑,评析回应其理论生成过程中的困惑和争议,从而为建构更为完善的中国生态批评话语体系做出理论努力。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为:绪论:辨析研究范畴,概述研究空间,阐释研究题旨,申明研究意义。作为生态时代的一种全球性文学理论反映,生态批评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超出了传统文艺学的界定,所谓生态批评不仅包括针对具体文本的生态批评实践,也包括运用生态学的理念、视角和方法对所有文学问题的探究,还应包括对于批评实践藉以开展的理论基础的重新审视。所谓“道在途中”,指的是中国生态批评虽然有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理论和方法仍然处在未见终点的跋涉之途;“道在途中”是对中国生态批评“过去时”的判断、“现在时”的描述、“将来时”的预示。检视逝去的路途,是为了修正将要迈出的脚步,理论的完善永远存在于“理”的释义和“论”的争鸣之中,关于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生成进程的研究也因此而具备了不容忽视的建设性意义。第一章: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西方生态批评在思想基础、理论形态、实践路径等方面无疑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重要资源,并且已经有学术团队对此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但是,由于西方生态批评广阔的涵盖范围,中国的译介研究还不能对其概貌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要么一味认同、要么全面质疑的争论更多地是表露了自身的文化焦虑。面对共同的生态难题和不同的生态语境,中西方生态批评需要开启的是平等对话、交流融合、相互促进的理论进路。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作为百年来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的自然延伸,面对新的语境和问题,需要超越“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等类似问题的纠缠,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坚持和彰显本土性,使全球视野和本土精神形成互相映衬的张力关系。第二章: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现代转换。中国古典哲学及古代文论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崇尚自然的审美态度、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回归的超越意识为中国生态批评提供了阐释的巨大空间;但是,生态阐释的寻章摘句式倾向和解读方法的简单化,重在挖掘而忽视创新的阐释态度,限制了古代资源的现代转换。目前迫切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扩大生态解读的文献对象,拓展生态阐释的理论视野,借鉴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成熟策略,加强生态阐释方法的研究,以真正彰显中国生态资源的东方特色。第三章:生态学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实践。基于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驱迫,面对逐渐繁盛的生态文学创作,作为生态文艺理论的实践形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淀,中国生态文学评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生态批评最活跃的部分,中国生态文学评论还存在精神资源的庞杂和批评话语的空泛,哲学根基的薄弱和终极追问的乏力,批评方法的单调和切入路径的因袭等诸多问题。中国生态批评必须高扬“中国文化的生态情怀,中国诗学的生态倾向”,为构建本土生态批评理论提供实践支撑,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做出生态文学及其批评方面的贡献。第四章: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批评学各自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学科范畴,但考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其共同的目标。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已经获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在理论基点的确认、批判指向的修正、实践空间的拓展等方面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理论空间。站在生态时代的高度,作为思考主体的人类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所谓主体只能是相对的;作为生态观指导下的文学理论,生态批评应当是超越的,不应仅仅停留在反思批判工业化、城市化、科技理性、唯发展观、消费主义等的层面上;理论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对于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阐释力,生态批评理论作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文学理论观照,必须提升其对于促进生态文学繁荣和拯救现实生态危机的实践意义。结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21世纪,生态无疑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词,生态批评也必将成为文学批评再度辉煌的生长点。但是,因为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和生态运动的复杂性,生态批评的话语实践只能在倡导多元化的立场中维持其发展活力,只能通过对生态多样性的强调来防止绝对中心观念的复辟和新的话语霸权的形成;在后现代的视野中,生态批评的任何理论都可能是“暂时性的策略而非终极性的方案”,作为人文关怀、生命关怀、生态关怀和宇宙关怀的一种话语建构,生态批评之道将会伴随着人类生存的延伸、地球万物的存续不断完善,真正完美的生态之“道”只会永远行进“在途中”。

二、“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性
第一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及原则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
        一、关于文学创作标准的界定
        二、文学创作标准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总原则
        一、文章本源——因文明道
        二、思想标准——执正驭奇
        三、文质标准——衔华佩实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文术标准——心总要术,遵体循规
        二、文变标准——凭情会通,负气适变
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作家人格标准
        一、社会人格——树德建言,奉时骋绩
        二、艺术人格——才由天资,学慎始习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思维建构标准
        一、创作准备——虚以待物,静以养气
        二、思维状态——情貌无遗,神与物游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文本呈现标准
        一、谋篇布局要求——情理设位,杂而不越
        二、语言表现手段——执术驭篇,巧用修辞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标准
        一、审美价值诉求——风清骨峻,辞采华茂
        二、艺术形象特征——深文隐蔚,馀味曲包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实践品格
        一、 “谋篇布局”与《文心雕龙》之结构体系
        二、 “文质标准”与《文心雕龙》之文质并重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
        一、创作标准下“文学特性”的深入探索
        二、创作标准下“文体之论”的渐趋成熟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写作指导意义
        一、创作标准对应用类文章写作的指导
        二、创作标准对文学类文章写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罗根泽的学术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号召
    第三节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立
第二章 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立场与方法
    第一节 折中义文学观与广义文学批评观
        一、折中义文学观
        二、广义文学批评观
    第二节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着特点
        一、材料丰富
        二、综合体的编写方法
    第三节 叙述和解释的方法
        一、述要和述创
        二、释义、释因、释果
第三章 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价值判断与启示
    第一节 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价值与启示
        一、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价值
        二、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提供的启示
    第二节 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的局限
        一、潜在的“载道”与“缘情”的文学批评史编写线索
        二、没有处理好“求历史之真”与“求当代之用”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从古今中西坐标中看“失语症”论争的三派(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徘徊游移的传统派
三无行动力的现代派
四二面出击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派
五结语

(7)“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换”说萌生的思想渊源及其“所指”
二、“转换”说的可能与泛化
三、“转换”说的否定与启示

(8)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心雕龙》的形成背景
    二、《文心雕龙》创作论的范畴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
        一、研阅以穷照——文学创作的主客体
        二、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主客体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学创作过程
        一、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
        二、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
        三、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
        一、风骨——文学作品思想和语言文辞之美学要求
        二、为情而造文——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关系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阐释历程
    第一节 校注和译注中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
        一、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
        二、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
        三、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
    第二节 文学理论专着中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
        一、创作论专题研究着作
        二、《文心雕龙》总体研究专着中的创作论研究
        三、论文集中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
        四、文学批评史中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
    第三节《文心雕龙》创作论的单篇论文研究
        一、创作核心思想及理论体系研究
        二、创作论个别篇目及其重要理论研究
第三章 《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之阐释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的特色
        一、接受到理解再上升到评价的一般阐释
        二、具体阐释过程中客观性的保证
        三、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历程的内在演变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的局限性
        一、被放大的《文心雕龙》创作论
        二、被遮蔽的《文心雕龙》创作论
        三、遮蔽与放大的深层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三节 新时期《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阐释循环
        一、刘勰的意图与《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意图和阐释者的意图
        二、《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循环的具体内涵
        三、《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循环的现代意义
第四章 《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循环与西方阐释循环之比较
    第一节 《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循环与西方阐释循环的共同性
        一、不可抹煞的存在——阐释者的历史性
        二、阐释循环的走向——本真意义的无限接近和新意义的产生
    第二节《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循环与西方阐释循环的差异性
        一、各自相异的本土特色
        二、阐释者在阐释循环中的地位差异
    第三节 从新时期《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循环看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一、古代文论创新性内涵的探寻
        二、全球化学术视野下对西方优秀文艺理论的合理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变异学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困境与“变异”话语
    第二节 变异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变异学理论的提出
        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的发展变迁
    第三节 变异学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关系
    第四节 “跨文化”与“跨文明”话语辨析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一、“跨文化”与“跨文明”话语辨析
        二、跨文明视野下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变异学
第二章 比较文学变异学原理体系
    第一节 变异学原理的理论基础:跨越性、异质性、文学性
        一、变异学的理论核心:跨越性和异质性可比性
        二、变异学研究的另一支点:文学性
    第二节 跨语际变异研究
        一、东西方语言的异质性与平等性
        二、语言的不可译性和变异的必然性
        三、翻译上的变异学:译介学
    第三节 跨文化变异研究
        一、文学接受、文化过滤、文学误读
        二、文学文本研究:主题变异、文类变异等
        三、变异学研究下的形象学
    第四节 跨文明变异研究与文学的他国化
        一、跨文明研究
        二、文学的他国化
    第五节 变异学方法论探究
第三章 变异学理论渊源与方法论再探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滋养
    第二节 跨文明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国外的文明冲突论
        二、国内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第三节 法国学派形象研究、跨文化形象学与变异学形象研究
        一、比较文学形象研究的诞生与发展
        二、共性特征:跨越性、异质性、多元共存
        三、变异学形象研究的困境与发展
    第四节 同质不同路的译介学与变异学文学翻译变异研究
    第五节 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等与变异学理论的类比研究
        一、现象学、阐释学等理论突出的文学主客体关系
        二、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与变异学文学误读理论
    第六节 变异学理论的不足与方法论再论
第四章 变异学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及国内外学者对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第一节 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国内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国外学者对变异学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与曹顺庆教授面对面
附录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目录中译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10)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方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
    第一节 西方生态批评资源的译介与研究
    第二节 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西方文论东方化历史与生态批评的中国之路
第二章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挖掘与阐释
    第二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的核心意义与现代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古典生态理论资源现代转换的问题与策略
第三章 生态学视野下的文学批评实践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溯源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本源性文献评估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偏误与修正
第四章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
    第一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建构进程
    第二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潜源剖析
    第三节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发展空间
结语 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四、“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D]. 赵钦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罗根泽古代文论研究[D]. 廖芮.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论建构中国文学阐释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 李春青.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19(02)
  • [4]对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反思[J]. 曹顺庆,杨清. 华夏文化论坛, 2018(02)
  • [5]从古今中西坐标中看“失语症”论争的三派[J]. 贺玉高,牛旭阳. 中外文论, 2017(02)
  • [6]传统文论当代意义的百年话语掠影[J]. 马勤勤. 文艺评论, 2017(08)
  • [7]“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J]. 吕双伟. 湖湘论坛, 2016(04)
  • [8]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之研究[D]. 李静.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9]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究[D]. 黄海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3)
  • [10]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D]. 马治军. 苏州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变通则通,通则长”——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变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