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八万农村老人搬新家

潍坊八万农村老人搬新家

一、潍坊市八万农村老人搬进新居(论文文献综述)

刘冲[1](2017)在《白村:农业产业化导向下关中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其首要问题在于生产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乡村空间环境质量差、乡村空间规划无序、产业与空间的黏度低、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协同作用缺乏等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索适宜关中地区乡村产业与空间协同作用的规划方式、方法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论文通过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我国当代的乡村空间规划模式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乡村空间规划模式。与此同时,通过运用文献查阅法、实践调查法、案例比较法、多学科融贯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完善本论文的研究。论文选取陕西省礼泉县白村作为研究样本,其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农村社区相结合的乡村空间规划模式,对周边地区的乡村空间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述评以及白村乡村空间建设历程的梳理,分析影响乡村空间布局与发展的要素,总结白村传统乡村的空间模式,进而提出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的模式,总结其空间规划模式的弊端,并通过对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评析,提出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的策略。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1)传统农业主导下的白村乡村,其产业(第一产业)与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黏度较弱,呈现以“集中式”生活空间为中心,向外辐射生产空间的双层空间圈层结构。2)农业产业化(包括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导向下的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其产业(第一、二、三产业)与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黏度较强,呈现以“集中式+组团式”生活空间为中心,向外辐射“多组团、向心式”生产空间的双层空间圈层结构。3)白村新型农村社区整体空间规划应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用地总体布局模式;其生产空间应采用多组团向心式布局;生活空间根据产业布局与空间特征,应以行列式布局为主,结合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应形成“居住+科研农业”组团、“居住+技术农业”组团以及“居住+休闲农业”组团。

王金河,公维才[2](2016)在《山东省农村新居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文中提出农村新居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山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农村新居建设工作发展状况及其实践探索在全国具有代表性。通过对山东省农村新居建设的实地调查,了解到农民对农村新居建设工作尚存在很多顾虑,也暴露出政策宣传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完善、操作不规范、部分地方片面追求政绩、缺乏长远规划设计、工程质量监督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做好农村新居建设政策宣传工作,增强农民法制意识、加强村镇规划、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完善宅基地制度、建立完善而严密的建设和配套设施方案、多渠道融资,并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以及搞好土地流转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郭凝华[3](2010)在《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市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诸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放眼于战略高度进而达到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人口学和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为基础,以德州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德州市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的“合村并居”和“农业产业化”工程,探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德州市的成功案例得出结论:(1)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小城镇;(2)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消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才能协调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圈;(3)农业产业化,深挖农业内部就业潜力与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转移双轮驱动。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构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消除城乡壁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李国健[4](2008)在《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安身立命之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产业用地,与此伴随的是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然而,由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滞后,被征地农民数量大,征地补偿费偏低等问题的存在,加之被征地农民安置不力、被征地农民再就业能力较差、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一些被征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弱势群体。被征地农民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和安置,如何通过相关政策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来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和长远生计,确保被征地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焦点,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我国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本文以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理论依据为指导,对国内外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做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经验借鉴,对我国农民被征地引发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山东省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一系列实践探索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我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总体方略,并提出了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全文共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言。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阐明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理论依据。本章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地租理论、土地价格评估理论、征地过程的博弈及行政寻租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是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依据,并分别分析了这些理论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现实指导作用。第三章,中外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经验借鉴。本章首先对发达国家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了介绍与比较,总结了其对我国解决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的启示:(1)严控土地征用,最大限度保护可耕地资源;(2)土地征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3)土地征用必须出于“公共目的”;(4)遵循市场原则,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并给予多样化的补偿;(5)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程序,使土地征用过程合法有序;(6)建立土地纠纷仲裁机构。然后在对我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各地解决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总结,分别是留地安置模式、物业开发模式、房屋租赁模式、股权分红模式、土地银行模式、以“土地换社保”模式、“三位一体”的综合保障模式、失业保障模式、养老保障模式、最低生活保障模式、就业促进模式。第四章,农民被征地引发的问题分析。本章分别分析了农民被征地后引发的身份问题,就业问题和补偿收入问题,并对引发这一系列问题的源头进行了探究。(1)在被征地农民身份方面,存在身份转换滞后问题。许多被征地农民已经完全失去土地成为事实上的非农居民,但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农民。“似农非农”的身份使他们在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2)在被征地农民就业方面,存在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困难,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受有地农民劳动力冲击等现实问题。大多数被征地农民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都较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差,加之受到有地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冲击,再就业十分困难。因此,对大多数被征地农民而言,失地就等于失业,他们生计缺乏来源,极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3)在被征地农民补偿收入方面,存在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收入偏低;支出与补偿收入存在矛盾;医疗和教育支出大,被征地农民不堪重负;投资支出具有盲目性和无计划性等问题。(4)被征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源头探究。农民因土地被征用所引发的身份、就业和补偿收入等方面的问题,究其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六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对征地的概念界定不清晰,征地的范围和目的等具体范畴不明确,因此就无法从根本上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二是征地补偿规定不合理,我国对土地征用补偿遵循“适当补偿”原则,而不是依据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在我国即为土地使用权交易价)确定,从而造成了在现实中许多地方在确定补偿额时,严重脱离市场,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三是征地安置不到位。货币安置是目前我国征地中最主要的安置方式。除此之外,各地还尝试了社会保险安置、留地安置、招工安置和农业生产安置等辅助性安置措施。各种辅助性安置措施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导色彩浓,辅助性安置措施挤占了给被征地农民的货币补偿。四是土地使用管制制度不完善,由此导致了征而不用、多征少用等土地浪费现象的发生。五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耕地入市交易机制不健全,导致土地征用权被滥用,不利于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保护耕地,也不利于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六是土地征用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征地的随意性很大,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损失没有得到完全的补偿。第五章,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实证分析——山东省的实践探索。本章以地处沿海、经济快速发展但省内地区之间差异较大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山东省为例,对其各地在解决城市扩张中产生的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所进行的实践进行了分析,认为山东省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许多做法值得推广。主要包括:统一征地标准,多种渠道安置被征地农民;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征地调剂资金”制度;通过实施住房安置政策、建设“城郊新居”、建设中心村对被征地农民进行住房安置;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就业安排;促使被征地农民顺利转变身份;引导被征地农民合理安排补偿收入投向以及拓宽被征地农民收入来源等六个方面。第六章,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总体方略。本章构建了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总体方略。明确了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明确了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主体,并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进行明确的战略规划。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安置,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指出各级政府是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主体,提出要确保政府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从切实转变观念、严格界定和限制各级政府的征地权、强化征地的全过程监督三个方面转变各级政府职能,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在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安置时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原则、群众利益优先原则和短期经济补偿与长期妥善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安置的战略规划包括四个方面:以建立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保证补偿资金足额到位作为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出发点;以引导农民用好用活土地征用补偿金,形成长效收益机制作为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关键;以指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顺利实现职业转换作为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重要环节;以为被征地农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作为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基石。第七章,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政策措施。鉴于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产生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结合我国人多地少、市场经济体制正趋于完善的实际情况,本章对当前和今后时期我国解决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给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优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尽快修订《土地管理法》;规范土地征用及补偿程序;变土地“征用-出让”(征让)单一土地转移途径为征让、征购双途径,通过引入征购这一土地用途转移方式,有利于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两种不同性质的征地行为,从而采取不同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改进土地定价评估工作,科学、合理评估土地价格;允许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并运用相关理论设计了土地增殖收益分配模型,使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能够实现定量化,在实践操作中有科学的参照标准;将功能性补偿与产权补偿相结合,让被征地农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2)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实体,稳定农民土地使用权,让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流转,使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享有同等的权利;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明确农民在土地交易中的主体地位,除因公益事业需要征用土地,并由国家给予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外,其他所有非公益性的建设用地,应由农民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农民与政府、建设用地者处于同等的谈判地位。(3)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合理经营补偿收入。在土地被征用的同时,被征地农民会得到数目不菲的一笔征地补偿款。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进行资产经营,既是改善其生计、确保其持续发展、生活状况不断改善的一种有效办法,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各种生活风险的重要安全网之一。结合被征地农民生活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抓好被征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既要确保被征地农民居有定所,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村集体获得了大量的补偿款。利用征地补偿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关键是选准项目,还应倡导进行社区股份制改革,把资产量化到个人,并明确权利与责任,避免产生过去集体企业所产生的问题,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三是运用资本运营手段保障资产增值。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有必要对补偿收入资金进行运作,使之增值,既使被征地农民有了持续收益,解除其后顾之忧,又可以提高非农化程度。(4)促进被征地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努力开拓就业渠道,拓宽就业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力;将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实现就地就业与拓展劳务输出实现外出就业相结合。(5)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机制。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全面社会保障的目标和标准要因地制宜;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专项基金,确保建立全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需求;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运行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有:(1)提出实现被征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被征地农民与城市之间不是简单的土地供求双方这样一种关系,被征地农民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主体之一,是重要的参与者。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实现被征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帮助被征地农民继续生存和发展,完成被征地农民的职业转换(从事农业生产到从事非农生产的转换)和身份转换(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完成被征地农民和城市、工业的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否实现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2)提出允许被征地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提出应当在科学、合理评估土地价格的基础上,允许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运用相关理论设计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使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能够实现定量化,在实践操作中有科学的参照标准。(3)提出区别公益性与非公益性征地目的,实行不同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提出应按照征地目的的不同,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两种不同性质的征地行为,采取不同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对于公益性征地,以土地市场价格为基础,以相应补偿为原则,提高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对于非公益性征地,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完全补偿为原则,引入谈判机制,由用地单位与农民个体(集体)自行谈判确定补偿和安置标准。

二、潍坊市八万农村老人搬进新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潍坊市八万农村老人搬进新居(论文提纲范文)

(1)白村:农业产业化导向下关中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农业升级转型的时代所趋
        1.1.2 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时代背景
        1.1.3 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时代诉求
        1.1.4 陕西乡村发展现状概述及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农业产业化
        1.2.2 关中
        1.2.3 模式
    1.3 研究对象简介
        1.3.1 村情概况
        1.3.2 遴选理由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2.1.2 农业专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2.1.3 社区、农村社区与新型农村社区
        2.1.4 乡村与村庄
        2.1.5 乡村规划与乡村空间规划
    2.2 乡村空间规划经典理论梳理
        2.2.1 田园城市理论
        2.2.2 聚落地理学理论
        2.2.3 农业区位理论
        2.2.4 产业结构理论
        2.2.5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6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1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研究
        2.3.2 农村社区的相关研究
        2.3.3 乡村空间的相关研究
        2.3.4 乡村规划的相关研究
    2.4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4.1 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研究
        2.4.2 农村社区的相关研究
        2.4.3 农村转型的相关研究
    2.5 乡村空间规划相关实践研究
        2.5.1 乡村空间规划实践经验总结
        2.5.2 乡村空间规划相关规范综述
    2.6 现有乡村空间规划研究的未尽之处
        2.6.1 乡村空间规划理念转型的困境
        2.6.2 精细型的乡村空间规划方法亟待探索与研究
        2.6.3 多学科、融贯型的乡村空间规划体系亟需构建
    2.7 本章小结
3 白村乡村空间建设历程研究
    3.1 乡村概况
        3.1.1 区位交通
        3.1.2 自然地理
        3.1.3 社会经济
    3.2 演变历程
        3.2.1 划分依据
        3.2.2 阶段划分
    3.3 萌生阶段:1988年以前
        3.3.1 阶段特征
        3.3.2 空间形态特征
    3.4 形成阶段:1989—2005年
        3.4.1 阶段特征
        3.4.2 空间形态特征
    3.5 发展阶段:2006—2010年
        3.5.1 阶段特征
        3.5.2 空间形态特征
    3.6 提升阶段:2011年—至今
        3.6.1 阶段特征
        3.6.2 空间形态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传统农业主导下白村乡村空间模式
    4.1 影响乡村空间布局与发展的因素
        4.1.1 自然条件
        4.1.2 耕作半径
        4.1.3 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
        4.1.4 交通条件
        4.1.5 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4.1.6 社会因素
    4.2 白村传统乡村空间特征概述
        4.2.1 关中传统乡村空间特征
        4.2.2 白村传统乡村空间特征
    4.3 白村传统乡村空间模式
        4.3.1 关中传统乡村空间模式
        4.3.2 白村传统乡村空间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产业化导向下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模式
    5.1 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特征
        5.1.1 社区群体分布特征
        5.1.2 空间结构特征
        5.1.3 空间要素特征
        5.1.4 空间形态特征
    5.2 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模式
        5.2.1 社区群体空间模式
        5.2.2 生产空间模式
        5.2.3 生活空间模式
    5.3 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模式的弊端
        5.3.1 社区空间缺乏规划,发展秩序紊乱
        5.3.2 产业与空间的耦合关系欠佳
        5.3.3 一、二、三产业融合度稍差
    5.4 白村既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评析
        5.4.1 空间结构
        5.4.2 空间规模
        5.4.3 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优势
        5.4.4 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不足
    5.5 本章小结
6 农业产业化导向下白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6.1 产业规划策略
        6.1.1 集聚化发展
        6.1.2 特色化发展
        6.1.3 生态化发展
    6.2 总体空间规划策略
    6.3 生产空间规划策略
        6.3.1 建设模式
        6.3.2 建设理念
        6.3.3 运行机制
        6.3.4 经营管理
    6.4 生活空间规划策略
        6.4.1 建设模式
        6.4.2 建设理念
        6.4.3 总体风貌
        6.4.4 建筑意向
        6.4.5 运行机制
    6.5 交通规划策略
        6.5.1 构筑区域快速交通
        6.5.2 对接地区交通网络
        6.5.3 统筹城乡交通体系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2 白村当前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7.2.1 白村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解析
        7.2.2 白村发展过程中的优化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及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图 白村灌溉系统总平面图
附表一 2006年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汇总表
附表二 2006年度“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汇总表
附表三 2005—2017年陕西省新农村建设阶段发展情况一览表
附表四 关中地区乡村发展模式
附表五 农业产业园区类型汇总表
附表六 农业旅游园区类型汇总表
附表七 乡村现状问卷调查表
附录一 访谈记录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科研课题
    项目实践
    奖项荣誉
致谢

(3)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市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和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1.3.1 相关理论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2.2 新农村建设及其必要性
        2.2.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2.2.2 新农村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需求
    2.3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建设方法
        2.3.1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2.3.2 新农村建设特征
    2.4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2.4.1 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2.4.2 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机遇
        2.4.3 新农村建设应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第3章 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市新农村建设基础考察
    3.1 德州市农村人口发展
        3.1.1 农村人口逐年减少
        3.1.2 人口文化程度逐年提高,高学历人口比例低
        3.1.3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3.1.4 农村人口结构失衡
    3.2 德州市城镇化与农村经济
        3.2.1 德州市城镇化现状
        3.2.2 德州市农村村落现状与农村经济
    3.3 德州市新农村建设基础
        3.3.1 有利条件
        3.3.2 制约因素
第4章 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实例
    4.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一体化高效农业
    4.2 实例分析一:龙头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模式
    4.3 实例分析二:城中村改造模式
        4.3.1 创新安置方式
        4.3.2 创新补偿方式
        4.3.3 让失地农民不失业
        4.3.4 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居
        4.3.5 为失地农民提供生活保障
    4.4 德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4.4.1 转变村庄聚集规划理念,统筹城乡发展
        4.4.2 建立长期有效的政府监督机制
        4.4.3 产业结构城乡融合
第5章 德州市新农村建设道路的选择与发展思路
    5.1 德州市新农村建设道路的选择
    5.2 德州市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
        5.2.1 统一城乡体制、完善相关制度
        5.2.2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一体化
        5.2.3 统一城乡市场,发挥小城镇的经济联系纽带作用
        5.2.4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5.2.5 建立长效机制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理论依据
    2.1 地租理论
    2.2 土地价格评估理论
    2.3 征地过程的博弈及行政寻租理论
    2.4 “可持续生计”理论
3 中外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经验借鉴
    3.1 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3.2 我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缺陷分析
    3.3 国内部分地区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实践探索
4 农民被征地引发的问题分析
    4.1 被征地农民身份问题分析
    4.2 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分析
    4.3 被征地农民补偿收入问题分析
    4.4 被征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源头探究
5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实证分析——山东省的实践探索
    5.1 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
    5.2 被征地农民的拆迁住房安置
    5.3 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排
    5.4 被征地农民的身份转变
    5.5 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收入投向
    5.6 被征地农民的收入来源
6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总体方略
    6.1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指导思想
    6.2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主体
    6.3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原则
    6.4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战略规划
7 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政策措施
    7.1 优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
    7.2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
    7.3 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合理经营补偿收入
    7.4 促进被征地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
    7.5 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四、潍坊市八万农村老人搬进新居(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村:农业产业化导向下关中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 刘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2]山东省农村新居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 王金河,公维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3]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市新农村建设研究[D]. 郭凝华. 河北大学, 2010(11)
  • [4]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研究[D]. 李国健.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潍坊八万农村老人搬新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