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安与比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

川安与比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

一、喘安与必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丽萍[1](2019)在《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以寻求一种控制患儿CVA发作及预防其发展为典型哮喘的治疗思路。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证为痰热蕴肺证的60例患儿按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以中药自拟方清热降气止咳汤治疗;对照组28例,予以孟鲁斯特钠咀嚼片治疗,两组服药疗程均为1周。建立临床观察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儿症状、体征积分及肺功能(PEF值)改变情况,对各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肺功能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痰热蕴肺证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对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的改善优于传统西药孟鲁斯特钠咀嚼片,且副作用小,依从性较好,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的治疗思路。

姜春彦[2](2019)在《自拟温肺化饮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寒饮伏肺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和评价自拟温肺化饮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寒饮伏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温肺化饮方颗粒开水冲服,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填写病例观察表,记录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总症状积分、主症积分、总有效率及肺功能呼气峰流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温肺化饮方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寒饮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显着,在改善患儿症状、体征的疗效优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园白[3](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王金永[4](2009)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探讨及急性发作期240例临床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总结支气管哮喘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从多角度概括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规律以及疗效的临床研究进展;2)、制定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通过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应甩于临床。目的在于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疗方法,确定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证治规范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而拓宽小儿哮喘的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尽可能为广大哮喘患儿解除病痛,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方法:根据导师经验,将中医、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优化组合,取长补短,制定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的方法观察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发作期患者240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60例,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80例,通过一个疗程(7天)的治疗,观察其中医证候积分、重要症状体征积分、哮喘症状积分及哮喘用药计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各项积分的变化,以达到预期的结果。结果: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临床显控率为9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7.5%,临床显控率为77.5%,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相当(P>0.05),临床显控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控制咳嗽、咯痰、喘息的作用较强,其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而对肺部哮鸣音的改善,其疗效与西医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相比,减少用药计分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和西医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各具优势,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小儿哮喘,能明显提高其急性发作期综合疗效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明显改善哮喘的症状和体征,说明中医药在对症治疗中,尤其是止咳化痰平喘方面有显着的临床疗效。证明本方案诊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林冰[5](2008)在《儿童哮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儿童哮喘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反复发作,还可迁延至成年,成为终生疾患,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西医目前大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但长期吸入激素,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并常有音哑、发音困难、口腔易患念球菌感染等副反应。在古今医学文献中,记载和报导了中医药对于儿童哮喘确有疗效。对本病的治疗,祖国医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进行了大量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目前尚缺乏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评价的报道,因而对这种优势和疗效的确认亦显证据不足。因此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状况、存在问题、结果作一全面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正确评价其疗效及运用前景,并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线索和思路,亦有利于中医药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研究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分析在科研设计、实施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并对中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价。【研究方法】选择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1979-2007)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1994—2007)中,有关儿童哮喘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的随机对照文献作为评价对象。按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的原则和方法,制定《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文献系统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内容包括:临床科研设计的重要原则及根据本疾病特点所制的特异性问题,如疾病的一般情况、纳入排除标准、样本含量、组间均衡性及对照药使用情况、随机的情况、盲法运用的情况、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受试因素的标准化、疗效判定标准、退出与失访病例的分析、不良反应的记录及分析、结论推导及其合理性等。计算出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并评价其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研究结果】总共检索出105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在诊断标准中,同时采用中医与西医诊断标准的仅有21篇,占20.0%,采用西医诊断标准者有92篇,占91.14%。明确纳入标准的有15篇,占14.29%;有散在的相关描述,但无明确纳入标准的有10篇,占9.52%。有明确排除标准的有7篇,占6.66%,既无纳入标准,亦无排除标准的有80篇,占76.19%。整体随机质量低下,其中只有12篇为完全随机。绝大部分文献进行了组间均衡性的比较,但内容较少,仅涉及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病程等方面;有9篇没有比较组间的均衡性。样本研究普遍不严谨,无1篇文献进行事先样本含量估算,亦无病例筛选的记录说明,无分配隐匿。运用盲法的研究很少,仅有1篇采用单盲法。未提到具体的统计学方法文献有32篇,占30.48%,因此无法判断疗效判定指标的统计学方法正确与否;统计学方法有明显的错误有25篇文献,占23.81%。105篇文献均未明确报道退出、失访以及剔除的病例,亦无意图治疗分析。105篇文献中72篇无随访记录,占68.57%。有79篇文献主要结论的推导以统计推断的结果为依据,占75.24%,有13篇文献的结论推导没有以统计推断的结果为依据,占12.38%;有43篇文献未进行结果的外推性讨论,占40.95%。【研究结论】经过Meta分析的结果,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确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排除中药与对照组之间疗效的差异可能与实验的方法学质量低下有关。文献研究质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报道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方法学的应用不够重视,现有的研究结论未能十分令人信服,还有待于严谨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加以证实。

李瑛[6](2006)在《芥子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文中指出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共有三部分,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方面的进展。综述一“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主要从现代医学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主要治疗药物以及目前西医治疗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较详细全面的论述。综述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是阐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儿童哮喘的辨证和治疗。综述三“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外治”,总结了运用中医中药进行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雾化吸入、针刺、艾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手段治疗儿童咳嗽的方法及治疗机理。 临床研究部分作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研究的前期工作,对芥子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作了临床观察分析总结。 目的: 以自拟芥子咳喘膏和远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作研究对比,进行临床观察,对中药外治规范化治疗进行初步探索。 方法: 将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西医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应用芥子咳喘膏外用穴位贴敷,对照组用远红外止咳贴,两组贴敷部位和疗程均相同。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有效率两组相当。 2、治疗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起效时间比较:经治疗后两组对咳嗽、咯痰、肺部罗音起效时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对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 3、治疗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量化积分比较:治疗组的咳嗽和肺部罗音

杨春洁[7](2005)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近期治疗概况》文中研究指明

王宁群[8](2005)在《补益肺肾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哮喘不仅能够引起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而且会导致患者的情绪、心理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损害,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探索能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目的: 1.本研究主要观察中医补益肺肾法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补益肺肾法对哮喘的作用机制,客观地评价中医对哮喘的治疗作用,为探索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有效干预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2.研究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及其它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探索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有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3.对影响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非盲法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度持续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30 例。两组的西医治疗相同,均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治疗支气管哮喘指南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进行,用药为吸入激素和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补益肺肾的药物——冬虫夏草软胶囊,服用二个月。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共随访至六个月。运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生存质量进行评分,于入组时、入组后 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各进行一次评分,共 7 次;哮喘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哮喘发作频率、夜间因哮喘而觉醒次数、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频率、激素使用量、治疗等级、无症状天数等指标于入组时、入组后 2 月、4 月、6 月时各进行一次评估,共 4 次;肺功能和血清学指标于入组时和入组后 2 月时各测一次,共 2 次。结果: 治疗组对 AQLQ 生存质量的各维度(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功能状况、对刺激源的反应、对自我健康的关心)及总均分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其中以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功能状况、及 AQLQ 总分两组间差别更明显,但未达到统计学有意义水平。治疗组对 SF-36 中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对身体疼痛、精力、总体健康的改善幅度治疗组大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有意义水平。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喘息、咳嗽、咯痰、胸膈满闷、哮鸣音、症状总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症状总分的改善上差异显着,P 为 0.05;对胸膈满闷的改善非常显着,P<0.01;对喘息的改善两组差别极为显着,P<0.001;治疗组对喘息、胸膈满闷以及总体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哮喘总体症状的控显率为13.3%,总有效率为 63.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 8.7%、25.1%。 两组患者喘促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精神倦怠、易外感以及证候总分的改善均非常显着。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对喘促气短、乏力、自汗、精神倦怠、证候总分的改善显IV 补益肺肾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着优于对照组,P<0.05。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易外感、畏风寒、面色恍白、小便频数、性欲减退等证候的控显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未产生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对总体证候改善的控显率为 3.3%,总有效率为 6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 0%、26.1%。对症状与证候总体的改善治疗组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7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 0%和 13.0%,组间比较的 P 值为 0.000,说明治疗组对哮喘症状、中医证候的总体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治疗后其哮喘发作次数、夜间因哮喘而觉醒的次数逐渐减少,无症状天数逐渐增多,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次数和激素的用量明显减少。其中,无症状天数的增加P<0.01,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次数的减少 P<0.05,两组间差异显着。治疗组接受较高级别治疗的患者逐渐减少,而接受较低级别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治疗组对血清指标 IgE、sICAM-1、IL-4、MMP-9 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其中 IgE、MMP-9两组间比较 P<0.05,sICAM-1、IL-4 两组间比较 P<0.01。对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证候学受损重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较低。既往使用激素治疗超过 3 个月的患者其生存质量高于未使用激素治疗或使用不足 3 个月者。中长程患者(病程>5 年)AQLQ 和 SF-36 生存质量均较差,对治疗的反应性也较差。低中龄组(<60 岁)AQLQ 生存质量的损害较重,中高龄组(>40 岁)SF-36 生存质量的损害较重;低龄组经治疗干预后生存质量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中、高龄组,中龄组生存质量对治疗的反应性较差。女性 AQLQ 生存质量较男性受损更为明显,但女性对治疗的反应较男性稍好。生存质量与其它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生存质量与其它观察结果之间存在轻到中度相关。结论:1.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运用中医补益肺肾法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尤其是哮喘非特异的生存质量。补益肺肾法不仅能显着改善哮喘患者的躯体健康,继而改善与躯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躯体角色功能,并且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亦有显着的改善作用;2.补益肺肾法能较平稳地减少哮喘患者激素和快速支

余立萍,谭德福,李敏[9](2004)在《喘安与必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罗社文[10](2002)在《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对现代医学有关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 asthma,CVA)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了较为完整和全面的综述和总结,明确了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临床一种独立疾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原因和条件的限制,祖国医学中到目前为止尚无有关本病系统而确切的病名记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CVA认识的日渐加深,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及治疗方药可散见于各类书籍和杂志刊物中,但总的来说,还缺乏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根据本病的证候学特点,导师晁恩祥教授认识到CVA是一种有别于其它咳嗽的病,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并指出CVA当属于中医“干咳”范畴,首次提出了“风邪犯肺,邪阻肺络,肺气失宣,气道挛急”的病机理论,并对60例符合科研设计标准的CVA患者给予疏风宣肺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程为21天)临床症状、气道反应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血清总IgE水平、IL-5、ITV过敏原等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疏风宣肺法对CVA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效率为66.7%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前后IVT过敏原试验显示用疏风止咳汤治疗后对多种外原性过敏原的敏感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这也说明运用疏风宣肺法治疗不仅能明显改善CVA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CVA患者的特应性素质,降低气道对变应原的高反应性和高敏感性,预防疾病的反复。 实验研究,参照Huston方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在成功造模的基础上,选择与气道变应性炎症有密切相关并具有抗气道炎症评价意义的多项指标,对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实验中检测了气道反应性,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计数、ECP、IL-4、IL-5,IFN-γ等的含量变化,采用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肺组织中气道炎症细胞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疏风宣肺法能够通过多途径、多环节阻断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降低哮喘豚鼠气道高反应性。(2)疏风宣肺法能够促进Th1,细胞分泌IFN-γ,抑制Th2细胞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调节Th1/Th2细胞之间的平衡,可能是降低气道反应性的有效机制之一。(3)疏风宣肺法能够降低BALF中IL-5水平,抑制嗜酸粒细胞(EOS)的分化和增殖及向气道的趋化及浸润;抑制嗜酸粒细胞的激活和减少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气道变应性炎症,也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有效机制之一。

二、喘安与必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喘安与必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病例来源
    三、诊断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四、病例选择
        (一) 纳入标准
        (二) 排除标准
        (三) 脱落病例
    五、病例资料分析
        (一) 病例分组
        (二) 两组性别分布
        (三) 两组年龄分布
        (四) 两组病程分布
        (五) 两组主要中医证候分布
    六、研究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指标
        (三) 疗效判定标准
        (四) 统计方法
    七、研究结果
        (一) 用药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二) 用药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三) 两组患儿用药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四) 两组患儿用药后肺功能疗效分析
        (五) 两组患儿安全性指标分析
文献研究
    一、中医学对儿童CVA的研究
        (一) 病名认识
        (二) 病因病机
        (三) 辨证论治
    二、西医学对儿童CVA的研究
        (一) 发病机理
        (二) 治疗
讨论
    一、立法组方依据
    二、方药分析
        (一) 组方配伍
        (二) 组方单味药分析
        (三) 单味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三、综合疗效分析
        (一)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二) 肺功能疗效分析
        (三) 不良反应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2)自拟温肺化饮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寒饮伏肺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病例选择
    三、研究方法
        (一) 临床分组
        (二) 治疗用药
        (三) 观察指标
    四、研究结果
        (一) 治疗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比较
        (二) 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三)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四) 治疗前后峰流速及变异率比较
        (五) 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二、西医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
    三、立题依据
    四、方药分析
        (一) 组方分析
        (二) 单味药分析
        (三) 现代药理
    五、综合性疗效评价
    六、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3)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2 技术路线
    3 需求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被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式
        3.4 调查结果
        3.5 调查结论
    4 研究对象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4.1.1 病种确定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4.2 被评价对象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4.3 参照对象
        4.3.1 入选条件
        4.3.2 参照对象概况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5 评价目标
    6 评价指标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6.2 指标预处理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7 评价模型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8 评价结果
        8.1 评价结果处理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8.1.2 证候相似度
        8.2 评价结果概况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8.2.2 证候评价结果
    9 辅助软件
        9.1 中药规范系统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结论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展望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致谢
个人简介

(4)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探讨及急性发作期240例临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西医认识及治疗现状
    1、哮喘病机的中、西医探析
        1.1、中、西医定义及病理机制
        1.2、宿痰伏肺与慢性气道炎症
        1.3、痰蕴状态与特应性体质
        1.4、痰瘀互阻与气道重塑之间的关系
    2、哮喘的中医治疗概括
        2.1、中医内治法
        2.1.1、分期论治
        2.1.2、按病因病机论治
        2.1.3、按脏腑论治
        2.2、中医外治法
        2.2.1、中药外敷法
        2.2.2、针灸推拿按摩
        2.2.3、中药超声雾化吸入
        2.2.4、中药灌肠
        2.3、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2.3.1 对免疫调节的影响
        2.3.1.1 IgE
        2.3.1.2 T淋巴细胞
        2.3.1.3 Th1/Th2的平衡调节
        2.3.2 对气道炎症的影响
        2.3.3 对气道平滑肌的影响
        2.3.3.1 内皮素(ET)
        2.3.3.2 血栓素A_2/前列环素(TXA_2/PGI_2)
        2.3.4 对气道重建的影响
        2.3.5 对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影响
        2.3.6 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2.3.6.1 一氧化氮(NO)
        2.3.6.2 白三烯(LT)
    3、哮喘的西医治疗概括
        3.1 糖皮质激素(GC)
        3.2 β_2受体激动剂
        3.3 茶碱
        3.4 白三烯抑制剂及拮抗剂运用
        3.5 骨髓嗜酸细胞表面祖细胞抑制剂
        3.6 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
        3.7 基因治疗
        3.8 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用药
    4、中西医结合治疗概括
        4.1、发作期治疗
        4.2、缓解期治疗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方案制定及发作期临床验证
    1、中西医结合诊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方案制定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及分期分度标准
        1.1.1.1、诊断标准
        1.1.1.2、分期标准
        1.1.1.3、急性发作期的分度标准
        1.1.2、中医诊断及分期标准
        1.1.2.1 诊断标准
        1.1.2.2 分期标准
        1.2、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2.1、急性发作期中医药治疗概要
        1.2.2、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1.3、慢性持续期(间歇期)的治疗
        1.3.1、慢性持续期(间歇期)中医药治疗概要
        1.3.2、慢性持续期(间歇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1.4、缓解期的治疗
        1.4.1、缓解期中医药治疗概要
        1.4.2、缓解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验证
        2.1、试验病例标准
        2.1.1、纳入病例标准
        2.1.2、排除病例标准
        2.1.3、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
        2.2、治疗方法
        2.2.1、治疗用药
        2.2.2、用药疗程
        2.3、观察指标
        2.3.1、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2.3.2、哮喘症状评分标准
        2.3.3、观察指标
        2.4、关于哮喘用药评分的数据整理
        2.4.1、合并用药方案
        2.4.2、哮喘用药的分类
        2.4.3、数据整理
        2.5、疗效判定标准
        2.6、统计方法
        2.7、结果与分析
        2.7.1、治疗前分析
        2.7.1.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7.1.2、治疗前两组患者单项症状比较
        2.7.2、治疗后比较
        2.7.2.1、临床疗效比较
        2.7.2.2、单项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治疗前后变化
        2.7.2.3、单项症状体征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
        2.7.2.4、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比较
        2.7.2.5、哮喘用药计分比较
        2.8、结论
        2.8.1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哮喘单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
        2.8.2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哮喘症状评分的影响
        2.8.3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哮喘患者用药计分的影响
        2.8.4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哮喘总体疗效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后置部分

(5)儿童哮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部分 中医对儿童哮喘的研究现状
        1. 命名及历史沿革
        2. 病因病机研究
        3. 辨证论治研究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研究
        1. 流行病学资料
        2. 发病机制的研究
        3. 目前治疗趋势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5. 预防与调护
第二章 系统评价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系统质量评价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Meta分析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关于临床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
        2. 关于Meta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芥子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
    综述二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综述三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外治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近期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治疗
    1.1 发作期治疗
    1.2 缓解期治疗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2.1 发作期治疗
    2.2 缓解期治疗
3 中医药其它疗法

(8)补益肺肾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二 支气管哮喘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三 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研究概述
    附:《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分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其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诊疗标准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结果
        一 补益肺肾法的疗效分析
        1 AQLQ生存质量观察结果
        2 SF-36 生存质量观察结果
        3 哮喘症状观察结果
        4 肺肾气虚证候的观察结果
        5 症状与证候综合疗效观察结果
        6 血清学指标疗效分析
        7 肺功能指标疗效分析
        8 哮喘发作频率观察结果
        9 治疗等级随时点变化的观察结果
        二 生存质量与其它观察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 AQLQ生存质量与SF-36 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2 生存质量与症状证候的相关性
        3 生存质量与肺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4 生存质量与哮喘发作频率和用药量的相关性
        5 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三 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 症状证候学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2 激素的使用史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3 病程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4 年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5 性别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6 各影响因素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致谢
个人简历

(10)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概况
        1 关于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研究
        3 中医药对CVA的防治研究
        4 古今中医对类似咳嗽的认识
        5 问题与展望
    综述二 咳嗽变异性哮喘
        1 历史
        2 发病机理
        3 临床表现
        4 诊断标准
        5 治疗
    综述三 气道高反应性形成的病因及机制研究进展
        1 气道高反应性的病因学
        2 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与气道高反应性
        3 阳离子蛋白与气道高反应性
        4 P—选择素与气道高反应性
        5 内源性—氧化氮(NO)与气道高反应性
        6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气道高反应性
        7 内皮素-1(ET-1)与气道高反应性
        8 遗传与气道高反应性
        9 气道高反应性的神经机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前言
    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评定方法
        4 治疗结果
        5 讨论与体会
第三章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疏风宣肺法对豚鼠气道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豚鼠哮喘模型建立
        2 疏风止咳汤对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3 疏风止咳汤对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影响
        4 疏风止咳汤对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第二部分 疏风止咳汤对哮喘豚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疏风止咳汤对BALF中IL-4、IL-5、IFN_(-γ)的影响
        2 疏风止咳汤对BALF中ECP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疏风止咳汤对迟发相哮喘反应作用及机制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照片
个人简历

四、喘安与必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研究[D]. 胡丽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自拟温肺化饮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寒饮伏肺证)的临床研究[D]. 姜春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3]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4]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探讨及急性发作期240例临床验证[D]. 王金永.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S1)
  • [5]儿童哮喘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D]. 林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6]芥子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D]. 李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7]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中西医结合近期治疗概况[J]. 杨春洁. 河北中医, 2005(09)
  • [8]补益肺肾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 王宁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9]喘安与必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J]. 余立萍,谭德福,李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01)
  • [10]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罗社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川安与比可酮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2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