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城市标本 - 阿西西

中世纪城市标本 - 阿西西

一、中世纪的城市标本——阿西西(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晗[1](2021)在《新旧共生理念下的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能在保留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核及其建筑完整性的同时符合现在或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是寻找历史建筑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开发目前已由“规模扩张”逐渐向“品质提升”转变,历史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探讨其保护与再利用,一方面是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则是为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延续与创新提供了机遇。而意大利作为在建筑遗产保护及再利用方面有深厚研究基础的国家,战后经历过与我国相似的建设发展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实际案例,调研分析、归纳意大利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对于新旧关系的设计思考、设计策略与方法法,可以为我国现代城市更新中历史建筑的处理提供设计思维上的启发和参考借鉴的样本。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首先通过对意大利大量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梳理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当下所采用的运作机制;第二部分,是对所收集的意大利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实践项目进行整理、分类及分析,并从中筛选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再利用案例,基于现场调研及资料整理,利用3D建模及图解分析从建筑概况、历史变迁、保护理念与手法、功能空间、材料及细部、周边环境关联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再次,文章分析了新旧共生理念与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联,总结历史建筑的共生界面及新旧共生模式;最后,结合前文分析内容,对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根据意大利的经验对我国目前的历史建筑再利用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总体而言,本文以新旧共生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研究导向逐层推导,通过对多个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杰出案例进行系统的剖析,总结处理新旧关系的意大利理念、设计策略及方法,以期为今后我国历史建筑再生设计提供实践依据及借鉴意义。

李巧玉[2](2021)在《《布鲁塞尔的故事》(第十五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取材于欧内斯特·吉力亚特·史密斯所编着的于1906年发表的The Story of Brussels(《布鲁塞尔的故事》)一书,《布鲁塞尔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从初建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期间的人文历史和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等内容。从题材上来看,本书属于历史类文本。从文本类型的角度看,本书属于信息型文本。全文以客观、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布鲁塞尔的历史。笔者选择了其中第十五章Buildings and Builders—Romanesque Architecture(建筑与建筑者—罗马式建筑)作为翻译材料,旨在为对布鲁塞尔历史与建筑、中世纪建筑感兴趣的历史与建筑爱好者提供最真实的参考资料。目的论将翻译定义为一种有意义的、人际间的、基于源文本的跨文化交流。目的论拓宽了传统翻译理论的狭隘视野,重新定义了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在翻译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在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类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客观事实。基于此目的,译者在翻译历史类文本时需从读者角度思考,尽可能贴近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此报告旨在探讨译者如何在翻译目的论及其三原则的指导下,基于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结合意译法、注释法、增译、分译、直译法等多种翻译技巧对历史类文本进行语言转换,力求真实准确的呈现源文本中的信息,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为历史文本的中译研究提供借鉴。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翻译任务概述、任务过程描述、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以及最后的总结。

莎拉·K.科兹洛夫斯基,刘佳慧[3](2020)在《14世纪那不勒斯的嵌板画:介于本土与全球之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那不勒斯王后,匈牙利郡主玛丽亚的收藏1326年5月,那不勒斯王后,匈牙利郡主玛丽亚(1323年3月去世)的遗嘱执行人清点了这位14世纪欧洲伟大赞助人和收藏家的财产。(1)1270年春天,玛丽亚郡主从达尔马提亚(Dalmatian)海岸乘船来到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岛,嫁给了未来的安茹国王查理二世。直至去世的这50多年里,她在那不勒斯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物件和物料。

路易吉·萨勒诺,周韵[4](2020)在《西方传统中的艺术史学史》文中指出在理论上,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不可分离的,因为艺术史家的工作以其判断为基础,而批评家以其历史经验为基础。然而,在实践中,可以区分那些自古以来在他们的艺术着述中表达了清晰的艺术史概念的作者。因此,对于艺术史学史的历史的考量,可以从历史理论发展作为连续的理想建构的角度进行,即使理想建构没有得到详细呈现。

孔岑蔚[5](2020)在《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文中认为在当下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缺失的乱象之中,城市中具有“岁月价值”与“历史痕迹”的文化遗产不断被新的批量性建筑和功能规划所取代,当代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同质性”早已代替原有城市中的“历史性”与“纪念性”,已然成为了城市风貌的超真实状态。针对城市的现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理念——“博物馆城市”作为回应。将城市理解为博物馆,意在通过博物馆的视角,将城市空间看作为一种可被参观与阅读的“博物馆属性场所”。城市不仅是恒定的物理功能空间,更是一个可被编辑的、具有“博物馆属性”的系统体系。将博物馆与城市相并置,强调的是“博物馆具有的城市文化性”和“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博物馆性”二者之间的同构可能,形成由“城市”与“博物馆城市”的二元对立理解,走向一种“博物馆城市”的文化系统理解。作为文化遗产利用的有效手段,展示是基于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将城市空间作为展示场所,通过博物馆属性的视角来保护、传播城市文化遗产,进而建构起另一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研究视角。城市中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构成了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众多历史性城市为文章论点提供了合理论据。本研究通过对具有博物馆属性的城市类型分析,将其划分为“历史遗迹”、“城市整体历史风貌”、“众多博物馆机构”、“城市记忆与事件”和“艺术展览活动”五种博物馆城市类型,通过具体城市实例的研究,梳理文化遗产展示在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进而归纳城市中文化遗产展示的有效方法。文章试图提出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目的,提出了“保护性”、“再利用性”、“可持续性”、“公共性”和“差异性”五个具体原则。在具体的设计策略层面,通过“宏观的城市形态”、“中观的城市空间”和“微观的文化展示”三个层面的构建面向,确立了与之相应的“旧城遗产意象”、“博物馆区块”、“城市空间叙事”三个具体设计策略。文章认为,博物馆城市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整体通过理论研究——实例研究——方法研究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当代城市研究提供有益参照。

张纪群[6](2019)在《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形式主义之父”、“现代艺术批评之父”的罗杰·弗莱通过为“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的辩护,在反对自然主义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形式主义的概念体系,并奠基了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基础。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现代主义批评的开端,使得艺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关注艺术自身,而且以客观主义为主要特征成为现代主义大旗之下的批评理论的一极,呈现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一个注重形式的路向。以罗杰·弗莱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情感、文学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上,也不在于现实生活的模仿之上,而在于线条、颜色、体积等及它们的关系统一性的基础之上,这种统一性,即通过线条、颜色、体积的排列,把秩序与多样性结合在一起,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和“有表现力的形式”,力求艺术作品以原始艺术杰作的那种形式以获得表达思想情感的力量,进而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以达到知性快乐之目的。弗莱的技巧不是在当代艺术中寻找现代艺术的线索,而是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发现了久违的形式问题,并接纳德国形式传统和前人对于形式的思考,即重新关注绘画媒介的关系问题,而这种对于纯粹的自身的关注正是现代主义艺术自律特征的表现,为此,弗莱还创造了大量的批评术语并把它们带进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史。在两次后印象派画展期间,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坚定的,但在其他时间一直是含混的、游移的,不彻底的,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甚至在其晚年是否定的,这也就形成了其批评思想的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即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指弗莱关于艺术自身所固有的对偶出现的属性,这些属性孤立地看呈现矛盾的一面,整体地看统一于艺术一身。弗莱批评思想作为意识的产物,其二重性的根源必然与弗莱主观意识当中的二重性是分不开的,欲真正读懂弗莱,必须搞清楚弗莱的思考方式,因为弗莱总是在艺术之左右两种属性之间寻求某种张力,而正是这种思考的张力赋予弗莱美学思想以价值。弗莱美学思想总是在左和右的中间地带徘徊,在两极的中间紧紧抓住由此所激发的张力,并能够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其理论具体游走在生活与艺术、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抽象与具体、平面与三维、秩序与混乱、理性与感性、模仿与表现,甚至画家与批评家等等术语之间,弗莱总是在两者之间试图寻找到某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或者张力。追根溯源,弗莱美学思想的二重性的根源是建立在其既理性又感性的思考方式之上的,是理性主义与感觉主义的碰撞的结果。弗莱思考二重性思考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论文摘取了三对主要的概念来论述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首先,表现为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对立和平衡。写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再现,而表现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赋形,弗莱在反对模仿而又离不开模仿的思考中竖起了弗莱形式主义的旗帜。其次,弗莱放弃了艺术是对生活的反应的命题,认为艺术是自给自足的,决定于内部的力量——结构设计。接着,弗莱认为艺术是想象生活,所以人们可以出离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反应而专注于对经验的理解及感情意识,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艺术中收获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及理解力。第三,表现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和统一。弗莱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寻找到了现代主义的种子——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特别是从乔万尼·贝利尼、乔托的艺术中,发现了“建设性的设计”、“结构”等现代主义的特征——并把它们放大,带来了新艺术运动,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历程。艺术史可以说是一个再现与表现交替的历史,只是每一个循环或者周期都添加了不同的质料而已。弗莱在开启现代主义的大门的时候,间歇地从原始艺术、拜占庭艺术以及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寻找依据就是艺术循环性的明证。20世纪初,现代艺术批评回到理性批评为主流的时期,批评的核心是非写实主义艺术自身的问题,弗莱正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其批评理论是在批驳过去以拉斯金为代表的社会批评以及反对佩特为代表的诗性批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进步的美学思想。全文分八章和结语,共九部分,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对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梳理和总结。首先,通过“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以及弗莱为展览的辩护性文章,搞清形式主义美学与印象派的关系的同时,厘清了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如何在辩护中奠基的,并特别对于表现性赋形、知性化的感性力量、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等等表述给予了重点阐释。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作为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在20世纪初叶占据了批评史的重要位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的演变过程。特别论述了康德之形式论之传统对弗莱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接着,就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和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本章不单发现了弗莱为什么没有走向彻底抽象,并且还原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审美趣味如何演变到以“有意味的形式”为特征的现代审美趣味。第三、四、五、六章主要论述了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具体是,第三章整体性就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进行了论证,第四、五章和第六章则侧重于二重性问题具体内容的挖掘。第三章的主要观点是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在寻找两个极端之间的张力以及弗莱思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当然也由于形式主义批评理论自身所陷入的困境,也可以说,弗莱的批评思想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和的结果。弗莱批评思想出现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的较量,其次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第四、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就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与生活、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三组对偶出现的术语或者概念之间的模糊地带进行论述,以阐述清楚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第四章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这组概念的论述主要论证清楚形式主义的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的特征,还特别论述了形式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涉及艺术与生活、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这一弗莱思考的元问题,在这一章里基本弄清了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追问,让我们知道了弗莱的现代主义的思想来源是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并且了知弗莱所开启的现代主义的自律和纯粹性问题。第七章试探性探讨了直觉与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关系问题。作为客观批评为主要特征的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离开直觉和本能,特别在弗莱的晚年,直接把感性和生命力作为了其艺术批评的坐标,甚至抛弃了其形式主义的立场。第八章则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全局出发,定位了作为一极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从约翰·拉斯金到赫伯特·里德这一段批评史中的小循环入手,我们得知了弗莱所受的前人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总结,进而获知弗莱形式主义批评在艺术批评的循环中的确切位置,当然也明了了其周期性、时代性和局限性等特征。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以及对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的展望。

莫为[7](2019)在《“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处上海西南地区的“徐家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巨大而无法忽视的文化存在。徐家汇既是近代上海城市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目击者,同时又是这段历史与文化的共同书写者。徐家汇的地名与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徒、科学家、东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永远联系在一起。不必讳言,历史上的徐家汇是天主教新耶稣会的堂区和教务中心。无论是明末清初来华的第一代耶稣会,还是鸦片战争以后来华的第二代耶稣会(也即“新耶稣会”,大部分活动在徐家汇),其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传教,希望通过传播上帝的“福音”,使更多的中国本土人士建立起“信仰”。然而,任何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复杂性和多面向性。耶稣会自创立以来就是一支具有强烈革新意识的传教修会,并且善于在历史的进程中(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把握机遇,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耶稣会注重科学文化、注重人文教育的传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耶稣会在历史大潮中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良,可以称为“自我启蒙”。对于以利玛窦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来华耶稣会的研究成果,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十分丰富,但是对于活跃在上海徐家汇的第二代新耶稣会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比较零散的资料整合方面,且并未上升到将其精神渊源层面和事业活动层面联系起来研究的高度。本文试图主要从“纵”的(耶稣会精神渊源的历史走向,以对其“自我启蒙”的分析为核心)与“横”的(新耶稣会在徐家汇传教同时展开的启蒙性文化艺术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具体论述时,则时时注意历史回顾、融合与比较,以此见出传统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传教活动与文化艺术事业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在历史上和实践中,此二者往往凝聚为一个整体。着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曾倡导从“比较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艺现象。认为,在方法论上要注重“三结合”,即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基于世界性宗教传统的“传教”活动的同时,本研究尽可能客观公允地揭示出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多重属性。俄国美学家卡冈指出:“宗教把一切宗教艺术变成复功用艺术。”本文充分注意到这种“复功用艺术”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将宗教艺术的审美(精神)功用和功利(物质)功用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从而解读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对上海的海派精神、现代性起源及其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这项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而且有专门的篇章论述了历史上徐家汇地区的宗教艺术形态及其意义。然而,由于徐家汇自身的历史规定性和局限性,研究难以做到完全从艺术的角度展开,这是需要说明的。本论文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对象,对主要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对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就论文框架方法与创新意识做出说明。“第一章”就耶稣会的“自我启蒙”、历史发展与中国的联系等,作出说明和论述,这是全文的前提。“第二章”首先分析与描绘了新耶稣会徐家汇堂区特定的历史空间形态,在说明其“性别”特征的同时,阐释了这种空间区划的人文意义。“第三章”具体论述了新耶稣会在传教活动的同时,在启蒙观念的影响下,是如何通过《江南科学计划》来实施科学和自然的启蒙,并对上海地区现代性发生影响的。“第四章”围绕耶稣会重要的女性和慈善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细致分辨和揭示其中的人文因素。“第五章”从徐家汇堂区耶稣会建筑艺术的开放气象这个较新的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以及其中隐含的启蒙性和人文因素。“第六章”以徐家汇“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为对象,揭示、分析、阐发其对海派艺术形成、职业教育与现代性萌芽的重大影响。“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别有新意地提出了建立“徐家汇学”的大胆构想。文艺学是一个视界开阔的专业,天然具有跨学科、开放性的特点。作为“比较文学与文化”方向的论文,本研究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将耶稣会与启蒙运动及修会“自我启蒙”特性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对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这种研究自身充满的问题意识,本文尝试努力做出探索和回答。

崔铎潆[8](2019)在《J.W.克拉克的图书馆建筑史研究与贡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约翰·威利斯·克拉克生平、图书馆学思想以及对图书馆学研究所做的贡献的概述,阐明了约翰·威利斯·克拉克在图书馆学对图书馆史的研究及关于考据研究法的应用中重要的意义以及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众多学者对约翰·威利斯·克拉克的研究发现国内仅范并思先生提及过约翰·威利斯·克拉克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上所做出的贡献,且目前的趋势倾向于大部分学者更注重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本文从图书馆学学科史的角度对于约翰·威利斯·克拉克的图书馆学思想与方法加以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从而为构建西方图书馆学史的完整链条添砖加瓦、为我国图书馆建筑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与遵循。第一部分是对约翰·威利斯·克拉克的生平简况(即他的学术世家和他一生所从事的多种研究性的职业)、学术生涯(即在其一生所从事的多种职业生涯中,约翰·威利斯·克拉克在每个研究阶段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以及约翰·威利斯·克拉克涉猎图书馆建筑史的渊源(即通过总结他叔叔的笔稿,完成《剑桥大学与诸学院建筑史》这一着作,对图书馆建筑史产生了兴趣);第二部分总结了约翰·威利斯·克拉克在图书馆学领域三方面的学术成就:图书馆建筑史、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其所着的关于图书馆建筑史方面的着作(即《照管图书》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图书馆》);第三部分通过具体的实例列举阐述约翰·威利斯·克拉克对中西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尤其是图书馆学建筑史方面。主要结论是:约翰·威利斯·克拉克将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测绘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应用到西方图书馆建筑史的研究中,为图书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历史文献与古迹文物相结合的新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照管图书》将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图书馆建筑史第一次以比较系统的图文并茂的形态呈现在图书馆学史中,不仅为图书馆建筑史提供了系统详实的内容,也成为后世图书馆学史研究树立了光辉典范。

程莹姗[9](2019)在《《新特拉人文景观指南》汉译项目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葡旅游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葡语国家旅游文本翻译的需求也日趋上升。2018年5月,笔者参与了葡萄牙新特拉人文景观管理公司Monte de Lua的网站翻译项目,其内容主要是遗址区各着名宫殿城堡的旅游指南。本报告以笔者翻译的《新特拉人文景观指南》部分为基础,以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原文本的文体特征,该文本属信息类文本,同时兼具感召功能,涉及大量史实和专有名词,语言表达平实客观,翻译时要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注重语言风格的转换。其次,本文核心部分归纳了译者在词语、句子、语篇三个层面遇到的问题,包括专有名词、建筑类术语、“with”引导的静态短语、分词短语作状语以及长难句等几个方面的难点,并基于目的论原则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包括音译和信息检索、加注法、动词化、增加连词以及实现隐性连贯等,同时注重对语篇的润色。最后,笔者结合翻译过程做出总结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弥补国内对中葡旅游翻译研究不足的缺陷,为建筑类旅游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赵烨[10](2018)在《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传统乡村聚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见证,因受到地域特征、宗族思想、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来自不同主体的需求和意愿使传统乡村聚落的生存空间遭受不断挤压,并呈现出两大乱象:“格式化”抹杀了乡村已存的多样性和乡土特色;任由村民乱搭乱建的改造导致乡村风貌凌乱无序。如何兼顾保护与发展,在建设发展中保留多元化和多样性,是目前中国传统乡村聚落需要解决的共性科学问题,也是研究难点。基于上述现实问题与价值取向,论文尝试将性能化设计思路引入保护规划,把“合理性灵活”的理念与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完整性相结合,寻求互动的规划技术,在谋求发展、提升性能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形态完整与传统风貌。论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乡村建设历程回顾、村镇规划发展梳理和他国保护经验总结,提取目前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发展主题——持续现代化、保护与发展、传统性特征、性能条件改善。然后,对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论述和系统建构,以“在地性、时间性、社会性、传承性”表述传统性特征,以“要素完备、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关系完好”解释形态完整性特征,最终落实到环境条件、历史脉络、人文因子、基底要素、结构单元、标志节点六大形态落点。论文结合发展现状和村民调研,提出了围绕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四大目标:保存空间结构、确保安全格局、改善使用功能、提高设施效率;建构了性能化提升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和路径,将“性能化”概念及其“合理性灵活”的技术理念从宏观思路转化为规划技术并融入整个规划过程。通过三次导入,分别从“宏观价值判断——中观项目集合——微观设计操作”对传统规划的定位、目标、内容、项目集合、参变量指标等内容进行技术拓展,完成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性能提升。论文着重通过乡村的街巷网络的适应性和可达性提升优化、地块格局的二维及三维指标反馈,阐述了操作层面上的主动调整与被动响应之间的互馈作用与意义。最后,论文以福建武夷山曹墩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其进行了性能化提升规划,对产业发展、性能改善、环境保护、风貌存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和反思。论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首先通过对传统性和完整性的解读确定传统乡村聚落的物质提升落点,将性能化提升与传统保护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导入结合的工作路径、“多性能指标合集”和“双向构建与互馈”的技术方法,对传统规划方法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使传统乡村聚落的性能提升与形态保存的平行推进得以实现。

二、中世纪的城市标本——阿西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世纪的城市标本——阿西西(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旧共生理念下的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1.1.3 历史建筑再利用中的普遍问题
        1.1.4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丰富经验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历程
    2.1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历史
        2.1.1 14-16 世纪——“文艺复兴式保护”
        2.1.2 17-18 世纪——其他领域的理论铺垫
        2.1.3 19-20 世纪初——开始走向现代保护
        2.1.4 20 世纪以来——历史建筑保护逐渐成熟
    2.2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理论的发展与派别
        2.2.1 语言文献式修复(Philological Restoration)
        2.2.2 历史性修复(Historic Restoration)
        2.2.3 科学性修复(Scientific Restoration)
        2.2.4 批判性修复(Critical Restoration)
    2.3 《威尼斯宪章》之后当代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思想的发展
        2.3.1 《威尼斯宪章》的内涵与地位
        2.3.2 当代意大利主流的修复理念
    2.4 意大利历史建筑的评级与分类标准
    2.5 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运作机制
        2.5.1 法律制度
        2.5.2 管理体系
        2.5.3 民众意识
        2.5.4 教育科研
    2.6 本章小结
3.新旧共生与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理论基础
    3.1 历史建筑的价值构成
        3.1.1 人文价值
        3.1.2 科学价值
        3.1.3 经济价值
    3.2 新旧共生理念的保护哲学
        3.2.1 共生理念的内容
        3.2.2 新旧共生理念的保护哲学
    3.3 新旧共生界面与模式
        3.3.1 共生界面
        3.3.2 新旧空间的共生
        3.3.3 建筑与文脉的共生
        3.3.4 建筑与城市的共生
    3.4 基于新旧共生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特征
        3.4.1 对历史文本的重新诠释
        3.4.2 基于功能的持续更新
        3.4.3 梳理时间的层叠关系
    3.5 意大利保护与再利用案例梳理
        3.5.1 案例筛选标准
        3.5.2 研究对象
        3.5.3 案例分类研究
    3.6 本章小结
4.典型案例分析
    4.1 案例分析说明
        4.1.1 案例选择
        4.1.2 案例分析方法与逻辑
    4.2 里沃利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4.2.1 建筑概况
        4.2.2 历史变迁
        4.2.3 保护理念
        4.2.4 功能空间
        4.2.5 材料与细部
        4.2.6 案例小结
    4.3 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
        4.3.1 建筑概况
        4.3.2 历史变迁
        4.3.3 保护理念
        4.3.4 功能空间
        4.3.5 材料与细部
        4.3.6 案例小结
    4.4 维罗纳古堡博物馆(Castelvecchio Museum)
        4.4.1 建筑概况
        4.4.2 历史变迁
        4.4.3 保护理念
        4.4.4 功能空间
        4.4.5 树立视线中心
        4.4.6 材料与细部
        4.4.7 案例小结
    4.5 波佐利教堂(Tempio Duomo di Pozzuoli)
        4.5.1 建筑概况
        4.5.2 历史变迁
        4.5.3 保护理念
        4.5.4 功能空间
        4.5.5 材料与细部
        4.5.6 其他参赛作品分析
        4.5.7 案例小结
    4.6 锡拉库扎老市场(Ex Mercato Copreto di Ortigia)
        4.6.1 建筑概况
        4.6.2 历史变迁
        4.6.3 老市场与遗址的关系
        4.6.4 功能空间
        4.6.5 材料与细部
        4.6.6 案例小结
    4.7 圣·米歇尔综合体(San Michele in Borgo)
        4.7.1 建筑概况
        4.7.2 历史变迁
        4.7.3 保护理念
        4.7.4 对于城市肌理的织补
        4.7.5 功能空间
        4.7.6 材料与细部
        4.7.7 案例小结
    4.8 穆拉特综合体(Le Murate)
        4.8.1 建筑概况
        4.8.2 历史变迁
        4.8.3 保护理念
        4.8.4 功能空间
        4.8.5 材料与细部
        4.8.6 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
        4.8.7 案例小结
    4.9 阿特密斯展厅(Accesso Agli Scavi dell’Artemision)
        4.9.1 建筑概况
        4.9.2 历史变迁
        4.9.3 功能空间
        4.9.4 历史环境共生关系
        4.9.5 城市肌理延续
        4.9.6 材料与细部
        4.9.7 案例小结
    4.10 本章小结
5.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方法
    5.1 现存旧有部分的保护及展示方法
        5.1.1 历史信息的梳理
        5.1.2 对现存部分的保护措施
        5.1.3 对现存部分的展示方法
    5.2 空间关联——新旧空间共生
        5.2.1 空间嵌入式
        5.2.2 空间覆盖式
        5.2.3 空间叠加式
        5.2.4 空间并置式
    5.3 形式相容——建筑与文脉共生
        5.3.1 建筑形式转译类化
        5.3.2 新旧材质关联
        5.3.3 场景延续再现
    5.4 肌理织补——建筑与城市共生
        5.4.1 城市肌理缝合
        5.4.2 城市界面重构及引导
        5.4.3 公共空间渗透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相关领域的建议
        6.2.1 现存的问题
        6.2.2 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的方法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中的不足
        6.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2)《布鲁塞尔的故事》(第十五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2 Tools
    2.2 While-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3.1 Definition of Skopos theory
    3.2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3.3 The Feasibility of Skopos Theory to Guide Historical Text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Level
        4.1.1 Free Translation
        4.1.2 Annotation
        4.1.3 Amplification
        4.1.4 Literal Translation
        4.1.5 Substitution
    4.2 Syntactic and Discourse level
        4.2.1 Free Translation
        4.2.2 Conversion
        4.2.3 Rewriting
        4.2.4 Divis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Gains and Discoveries
    5.2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3)14世纪那不勒斯的嵌板画:介于本土与全球之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那不勒斯王后,匈牙利郡主玛丽亚的收藏
二那不勒斯安茹王朝的地理扩张
三那不勒斯的嵌板画和艺术品的流动
四在本土与全球之间流动的嵌板画
五作为艺术史典范的港口城市那不勒斯

(5)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
        1.1.1 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境
        1.1.2 城市文化展示的困境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综述
        1.3.1 “城市作为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1.3.2 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1.3.3 当前已有的城市概念
        1.3.4 研究现状不足与可突破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2 博物馆城市的理论构建
    2.1 “博物馆”与“城市”的再解读
        2.1.1 城市的再解读
        2.1.2 作为一种“概念”的博物馆
    2.2 从“博物馆”与“城市”到“博物馆城市”的思维转变
        2.2.1 从“历史”到“未来”的视野转变
        2.2.2 从“局部”到“系统”的视角转变
        2.2.3 从“加和”到“涌现”的生成转变
        2.2.4 “博物馆”与“城市”的“概念同构”
    2.3 城市的“博物馆性”
        2.3.1 博物馆性
        2.3.2 可参观性
        2.3.3 空间叙事性
    2.4 博物馆城市的两个核心构成
        2.4.1 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
        2.4.2 城市空间展示作为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城市的类型特征——世界案例观察
    3.1 以历史遗迹为特征
        3.1.1 城市历史遗迹
        3.1.2 废墟视角下的城市历史遗迹
        3.1.3 以罗马为例
    3.2 以城市历史风貌为特征
        3.2.1 城市风貌作为文化遗产
        3.2.2 以爱丁堡为例
    3.3 以众多博物馆机构为特征
        3.3.1 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与“文化资产”的博物馆机构
        3.3.2 城市中已有的博物馆类型
        3.3.3 以巴黎为例
    3.4 以城市记忆与事件为特征
        3.4.1 城市历史记忆
        3.4.2 以柏林为例
    3.5 以艺术展览活动为特征
        3.5.1 文化艺术活动与城市文化
        3.5.2 以威尼斯为例
    3.6 本章小结
4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构想
    4.1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
        4.1.1 保护性原则
        4.1.2 再利用原则
        4.1.3 可持续原则
        4.1.4 公共性原则
        4.1.5 差异性原则
    4.2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策略
        4.2.1 “旧城遗产意象”作为博物馆城市的整体形象控制
        4.2.2 “博物馆区块”作为博物馆城市的空间特征
        4.2.3 “城市空间叙事”作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展示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博物馆城市”之于中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价值
    5.1 城市形象的重塑
        5.1.1 视角转变——城市形象存在于历史之中
        5.1.2 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机制
        5.1.3 中国城市形象的塑造可能
    5.2 城市文化的重现
        5.2.1 城市作为故事场
        5.2.2 从城市文化入手讲好中国故事
        5.2.3 展示城市记忆、留住乡愁
    5.3 公众教育的重识
        5.3.1 城市作为教育场
        5.3.2 城市美育的重拾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提出了一种看待城市的“博物馆视角”
        6.1.2 探讨了博物馆城市可发掘的类型路径
        6.1.3 建构了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
    6.2 后续研究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6)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罗杰·弗莱其人
    二、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价值
第一章 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第一节 弗莱与后印象主义
        一、“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
        二、弗莱与其辩护性文章
    第二节 在辩护中奠基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
        一、表现性赋形问题
        二、知性化的感性力量问题
        三、“要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问题
        四、后印象派与“建设者”
    第三节 作为客观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一、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总结
        二、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
        三、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
第二章 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节 形式问题
        一、关于形式的多种阐释
        二、康德之形式论传统对弗莱的影响
    第二节 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
        一、“有意味的形式”
        二、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
        三、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四、没走向彻底抽象的“有意味的形式”
        五.从“趣味”到“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章 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
    第一节 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特征
        一、弗莱思考的二重性
        二、弗莱美学思想的对立与调和
    第二节 弗莱思考中的理性和感性问题
        一、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
        二、弗莱思考中的感性主义
第四章 二重性问题之一: 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第一节 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一、反写实主义的模仿
        二、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第二节 罗杰·弗莱与D.S.麦克科尔的论争
        一、两种立场之争
        二、二维三维之争
        三、塞尚的认识之争
        四、论争的根本分歧
    第三节 古代艺术与原始主义艺术
        一、早期文明中的艺术
        二、弗莱关于希腊艺术的评述
        三、弗莱关于中国艺术的评述
        四、弗莱关于黑人艺术的评述
第五章 二重性问题之二: 艺术与生活
    第一节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一、艺术与生活
        二、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
    第二节 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一、形式情感的获得
        二、智性与情感
第六章 二重性问题之三: 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弗莱与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
        一、“雅游”传统
        二、“老大师们”的影响
    第二节 弗莱与现代主义的自律
        一、弗莱批评理论中的古典主义
        二、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自律
        三、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纯粹性
第七章 直觉与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第一节 直觉与形式
        一、直觉与形式关系问题
        二、弗莱的直觉方法问题
    第二节 弗莱晚年思想的核心——“感性和生命力”
        一、感性问题
        二、生命力问题
第八章 弗莱形式主义与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概述
        二、约翰·拉斯金的社会批评
        三、沃尔特·佩特的诗性批评
        四、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批评
        五、赫伯特·里德的相对主义批评
    第二节 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史中的弗莱形式主义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理论的特征
        二、反社会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
        三、“为艺术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四、弗莱与贝尔美学思想的距离
        五、社会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调和
        六、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再总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弗莱与欧米茄工作室
    附录2: 形式主义批评之于中国现代艺术的意义
    附录3: 罗杰·弗莱生平年表
    附录4: 罗杰·弗莱主要着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我启蒙”与文化“桥梁”
    第一节 耶稣会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第二节 耶稣会与西方文化运动
    第三节 将中国文化带入启蒙运动
第二章 独特的历史文化空间
    第一节 反思与进入
    第二节 肇嘉浜划分出的性别空间
    第三节 上海的“拉丁区”
第三章 科学文化观念与自然启蒙
    第一节 “双重真理论”
    第二节 新耶稣会的“江南科学计划”
    第三节 徐家汇天文台与气象科学
    第四节 徐家汇博物馆与自然历史
    第五节 中国文化与新汉学启蒙
第四章 女性与慈善事业中的人文性
    第一节 “隐性”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 全人与实用:神学教育的人文内涵
    第三节 慈爱与独立:妇幼教育与慈善事业
    第四节 拯救与和平:善牧院的作用
第五章 建筑艺术的开放气象
    第一节 庄严的耸立:徐家汇宗教建筑群
    第二节 观看与审美:哥特式大教堂
    第三节 璧合的艺术:徐家汇建筑的美学
第六章 土山湾的艺术生产
    第一节 工艺美术的善功
    第二节 “圣路加”的美术启蒙事业
    第三节 艺术生产的理想范式
结语
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成果

(8)J.W.克拉克的图书馆建筑史研究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现状
2 克拉克的生平与学术活动
    2.1 生平简况
    2.2 学术生涯
    2.3 克拉克与图书馆建筑史的结缘——《剑桥大学与诸学院建筑史》
3 克拉克的图书馆学成就
    3.1 图书馆建筑史方面
        3.1.1 对剑桥大学图书馆建筑史的研究
        3.1.2 对西方图书馆建筑史的研究
        3.1.3 对《图书馆纪要》的发展
        3.1.4 《照管图书》的评价
    3.2 研究方法方面
        3.2.1 文献法
        3.2.2 实地研究法
        3.2.3 测量制图法
    3.3 克拉克与他的关于图书馆建筑史上的着作
        3.3.1 克拉克的《照管图书》
        3.3.2 克拉克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图书馆》
4 克拉克的图书馆学影响
    4.1 对于西方图书馆建筑史的影响
        4.1.1 对汤姆逊《不列颠及欧洲的图书馆建筑史》的影响
        4.1.2 对哈里斯《西方世界图书馆史》的影响
        4.1.3 对埃尔默·约翰逊《西方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序言:简史》的影响
    4.2 对于我国图书馆建筑史的影响
        4.2.1 对我国图书馆建筑风格的影响
        4.2.2 对我国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影响
        4.2.3 对古典文化的传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新特拉人文景观指南》汉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Project Survey
    1.1 Introduction to the Project
        1.1.1 Project Source and Project Content
        1.1.2 Project Significance
        1.1.3 Client's Demand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3 Translation Process
        1.3.1 Phase of Preparation
        1.3.2 Phase of Translation
        1.3.3 Phase of Proofreading
Chapter Two Major Issues and Difficulties, Analysis of the Causes
    2.1 Difficulties at the Lexical Level
        2.1.1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in Portuguese
        2.1.2 Translation of Architectural Terminologies
        2.1.3 Translation of Static Phrases Led by "With"
    2.2 Difficulties at the Syntactic Level
        2.2.1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with the Participle Phrases as Adverbials
        2.2.2 Translation of English Long Sentences
    2.3 Difficulties at the Discourse Level
        2.3.1 The Balance between Fluency and Elegance
    2.4 Analysis of the Causes
        2.4.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2.4.2 Limitations of Translator's Competence
Chapter Three Three Solutions
    3.1 Theoretical Support
    3.2 Solutions to Lexical Difficulties
        3.2.1 Transliteration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3.2.2 Annotation
        3.2.3 Verbalization
    3.3 Solutions to Syntactic Difficulties
        3.3.1 Adding Conjunctions
        3.3.2 Comprehension and Presentation
    3.4 Solutions to Discourse Difficulties
        3.4.1 Conversion to Covert Coherence
        3.4.2 Polishing and Rendering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
    4.1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4.2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10)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对象
    0.3 国内外研究动态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传统乡村发展概述
    1.1 中国乡村发展与城镇化
    1.2 全球各国乡村与城镇发展
    1.3 国内外历史城镇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保护理念的引入
    2.1 传统乡村聚落的现状问题分析
    2.2 意大利历史村镇保护实践与经验
    2.3 性能提升方法介入的必要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整性视角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分析
    3.1 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与完整性
    3.2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分析
    3.3 中意村镇样本分析与比较
    3.4 基于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建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性能化提升规划编制技术研究
    4.1 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发展的讨论和完整性作为前提
    4.2 性能化的引入时机与运用原则
    4.3 性能化规划技术的梳理与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性能化视角下的聚落街巷网络建构
    5.1 街巷系统规划与形态格局保护的关系
    5.2 街巷系统基础性建构——结构与需求转译
    5.3 街巷系统基础性建构——结构分析与优化
    5.4 街巷功能的完善与调整——效率与组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性能化视角下的聚落地块形态反馈
    6.1 地块作为反馈主体的可能性
    6.2 地块肌理与形态
    6.3 形态反馈系统
    6.4 基于地块格局反馈的两种路径操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研究:武夷山九曲溪上游村庄保护规划——以曹墩村为例
    7.1 案例背景及村落形态分析
    7.2 性能化保护规划
    7.3 街巷格局优化与地块形态反馈
    7.4 性能化规划成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再认识
    8.2 研究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世纪的城市标本——阿西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旧共生理念下的意大利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案例研究[D]. 陈雪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布鲁塞尔的故事》(第十五章)汉译实践报告[D]. 李巧玉.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14世纪那不勒斯的嵌板画:介于本土与全球之间[J]. 莎拉·K.科兹洛夫斯基,刘佳慧.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 2020(01)
  • [4]西方传统中的艺术史学史[J]. 路易吉·萨勒诺,周韵.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 2020(01)
  • [5]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D]. 孔岑蔚.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6]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D]. 张纪群. 山东大学, 2019(02)
  • [7]“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D]. 莫为.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J.W.克拉克的图书馆建筑史研究与贡献[D]. 崔铎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新特拉人文景观指南》汉译项目报告[D]. 程莹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D]. 赵烨.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中世纪城市标本 - 阿西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