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获奖名单

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获奖名单

一、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津田量[1](2020)在《关于中国高校日语专业相关竞赛情况的分析——以北京地区实际状况和变化为例》文中提出目前在中国,各层次各级别的日语演讲、作文等日语相关竞赛为数众多。本文系统考察了北京地区日语相关竞赛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性变化,聚焦大赛水平、主办单位等因素,整理分析了各类日语竞赛的特点。并从主办方、高校教师、城市和地区等角度出发,论述了长期持续开展的大赛和非长期持续大赛的差异,以及各类大赛产生的背景。结果发现,近年来学生参加竞赛的意愿明显减退,其原因包括大赛的价值、认可度的下降,大学生活的变化,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改变、趋向多样化等。

邴波[2](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彭文博[3](2019)在《江苏邳州玉雕产业形成机理及发展调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张,许多国家的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产业受到猛烈的冲击,诸如中国的玉雕产业、毛笔产业等纷纷出现了现状萧条、发展缓慢,有的行业甚至逐渐失传的迹象。因此现阶段人民开始重视特色文化产业的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深入研究以玉雕产业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形成机理及调控措施,指导其未来发展就显的尤为重要了。本文以邳州为研究区,以邳州玉雕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托地方性理论、“3T”理论、文化认同等理论基础,利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分析、深度访谈、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探讨了邳州玉雕产业的发展现状、时空格局特征、主要生产模式以及邳州玉雕产业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研究表明,(1)邳州玉雕产业发展经历了四大阶段,目前邳州玉雕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以“仿古件”和“大件玉雕”两大主要玉器生产类型;(2)现阶段邳州玉雕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心引领,三区并举,外围联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形成了“前店后坊”、“家庭作坊”、“店、厂分区”、“专门销售”四大生产模式。在空间格局的演化上,邳州玉雕产业的集聚中心由自然村落,逐渐向专门的古玩城或者产业园集中,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形成了“李口村玉器街”、“宝石玉器城”、“火车站古玩城”以及“大榆树风情街”四处邳州玉雕产业集聚区;(3)历史文化资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偶然事件、地方政府是形成邳州玉雕产业的五大因素,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促使邳州玉雕产业的形成。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地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根基,奠定了邳州玉雕产业产品类型,为邳州玉雕的创作提供不竭灵感源泉;人力资本中的专业人力资本为玉雕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可能,而企业家资本则是促使玉雕业产业化、区域化的关键因素;社会资本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社会关系网络,促使玉雕产业能够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并不断的扩张和发展;偶然事件是玉雕产业形成的关键诱因,也起着扩大邳州玉雕产业知名度的作用;地方政府在玉雕产业形成、尤其是在发展过程中起着正确引导和不断促进的重要作用,也是促进邳州玉雕产业健康发展、集群规模增大的关键外部力量。(4)最后指出邳州玉雕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并从打造地方品牌、端正经营态度、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产业转型、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提供调控措施,从而促进邳州玉雕产业全面发展。

贺颖[4](2019)在《炳烛求索的一生 ——易人音乐贡献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易人是一位活跃于20世纪中后期的江苏音乐家,她的学术贡献表现在多个方面:作为同宗民歌的先导者,她将“民歌研究”作为其学术研究的起点及突破点,并在此领域另辟蹊径,以跨学科的视野,从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民俗学等多个层面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研究特色,对“同宗民歌”的提出有着不容忽视的启蒙意义;作为江苏区域文化的推动者,她一方面从民歌入手,不仅参与了《江苏卷》的编选工作,同时撰写了大量民歌的介绍性文章,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将其制作成音乐欣赏专题片在江苏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播放,另一方面她将视角投向“人”,积极关注江苏音乐家,对其立传评述,对江苏音乐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南艺音乐学学科的贡献者,与南京艺术学院风雨同舟,从济南到青岛,从青岛到无锡,再从无锡到南京,见证着南京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初建、发展与成长。而目前易人还未被学界充分的认识,其生活经历,学术贡献以及自身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本论文则以易人为核心,通过研读其本人学术成果以及对相关人物进行访谈,收集整理资料,在梳理易人生平经历的基础上,总结其学术贡献,进而揭示其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价值与意义及其局限性所在。

屈红艳[5](2019)在《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基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国家教育部审核,2017年共有4位中学政治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项目。他们是中学政治教师队伍的领头羊,他们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对其他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以真实完整的叙事模式呈现初中政治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专业发展历程。其专业发展经验有:专业自主意识是成就教学名师的内驱力;教育情怀是教学名师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学名师个体发展的引路人;专业素养的自我构建是教学名师的专业根基;教师共同体是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对影响刘业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剖析,认为教育政策和文化环境等宏观系统,家庭和团队等中观系统以及重要人物与事件、惊人的毅力与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等这一个人特质微观系统共同构成影响刘业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刘业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对不同层次教学名师影响有:教学名师需要立足课堂,避免形式主义;也要提炼思想,发挥引领作用;更要落实立德树人,实现筑魂育人。对非教学名师的影响表现为:普通教师在实现其专业发展过程中要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去培养专业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学科融合中不断提升素养与开发能力。以此,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业务精深,素养超群,才能卓越的教师队伍,发挥引领作用,推进教学名师的可持续发展。

尹家美[6](2018)在《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电影剧本的优质与否是关系到电影作品艺术性的高低和商业收益成败的关键。目前,国内电影产业对优秀电影剧本的需求与日俱增,好剧本难求是目前业内不争的事实。但是,电影剧本优质与否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标准。因此,本文选择以系统性的观念考察电影剧本,并对其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是因为这种动态观念下的理论框架有着复杂的内涵和丰富的解释功能,适用于电影剧本这种既属于叙事文本又具有电影工业工序流程性质的文本类型。因此,本文使用了实务研究的范式,笔者以研究者与实践者两种身份叠加的方法,把研究、实施和评估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循环的周期,进而以创新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指导并总结当下电影剧本创作面临的实际现状。同时,实务研究的范式注重研究对象的自身规律,这就使本文的研究过程专注于流程的设计和方案的应用这两方面的阐述,以期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实践工作,不落细节窠臼,从框架和整体的层面归纳和解决问题。同时,建立起电影剧本研究新框架,从全新的角度界定电影剧本的特征、结构、组织和功能,探讨电影剧本的系统性优化过程,分析影响和支配电影剧本优化的因素,为实现对电影剧本的学理性研究注入新的视角。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关键内容:在绪论中首先叙述了研究缘起的背景。电影剧本的质量优劣问题是目前电影业内和理论界都关心的热点话题,但是由于对“优”的标准没有统一,也无法统一,因此本研究提出可以从动态的新视角去论述电影剧本的优劣问题。把电影剧本的特殊性质和追求优化的发展目标相结合,确定了对电影剧本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可能性。在这一部分,笔者还梳理了国内外电影剧本研究的现状,并提出本文关注的问题、研究思路及价值。第一章,本章解决的是“电影剧本优化是什么”的问题。以“优化”的定义为准则对电影剧本进行了系统性的分解。在把电影剧本分解为“故事要素”、“话语要素”和“文体要素”三个部分后,又使这三个部分与电影剧本创作过程中的组织流程构成,即“材料积累阶段”、“电影构思阶段”和“艺术表达阶段”一一对应,确定了电影剧本优化的实现策略,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撑。同时,本章还对历时条件下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表现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在整体的、宏观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演化发展。最后,对促进电影剧本优化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分别展开研究,通过论述阐明了主题是电影剧本的内部各要素协同合作而产生的,为剧本优化提供了内在的源动力;而电影技术发展、电影观念更新以及电影产业进化则是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客观推动力。第二章,本章解决的是“为什么电影剧本需要优化”的问题,是对电影剧本优化目标的研究与阐述。电影剧本优化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迎合和满足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对象——导演的工作诉求。对导演来说,电影剧本所具有的整体性和涌现性是其对电影拍摄的总体构思的基础和要求。另外,电影剧本优化的另一个目标,即要对间接的功能对象——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发挥基础性的功能。主流电影的不断涌现是中国电影创造辉煌的中流砥柱,而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剧本优化为主流电影提供类型融合的有效叙事文本。同时,拓宽“IP”概念,利用剧本优化打造可续的“内容”,不断为中国电影提供可无限延展的优质故事储备和源泉。最后,电影剧本优化可以不同受众为对象,为当下的“粉丝经济”中的主体人群提供优质的“偶像明星”,用明星撬动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以此夯实中国电影全产业链的发展能力。第三章,本章解决的是“电影剧本如何优化”的问题。在叙事学、电影剧作理论和文体学、言语行为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电影剧本内部要素优化的关键以及每个要素在具体创作时的实现策略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电影剧本优化是系统性的整体和部分的优化,也是结构、功能、组织流程的优化。“故事”、“话语”、“文体”三个要素在电影剧本内部构成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三者构成了剧本整体。故事要素是电影剧本的基础,它的优化对电影剧本优化有促进意义。电影剧本故事要素优化的关键在于编剧掌握故事中主要人物的“人物特性”,其存在又直接影响了电影剧本材料累积阶段所要做的选材和人物小传的创作。话语要素是电影剧本艺术表现力和剧情结构程度的主要表征。话语要素优化的关键是剧本结构所产生的叙事节奏。分场景梗概和剧本大纲一起构成了电影剧本的电影构思阶段的操作手段,是电影剧本话语要素优化的具体实现步骤。文体要素是电影剧本的外在呈现形式,文体要素优化的关键是分场景剧本的“可拍性”。在电影剧本创作流程中,文体形式中的场次标题说明、场面调度描述和人物对白的动作性写作能够在编剧与导演等其他参与电影拍摄的职能人员之间起到清晰的沟通功能。第四章,本章是对第三章从内部要素优化的角度解决“电影剧本如何优化”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补充。主要内容是当把电影剧本视为本体时,其外部存在的两种保障因素:直接保障是创作主体的优化,间接保障是各种奖项的设置。对电影剧本优化的研究不能仅仅立足于剧本本体,其不断处于发展演进中的属性和永远趋向优质和追求,都与剧本本体之外的编剧有无法割裂的关联。编剧作为电影剧本的创作主体,其职能表现是剧本优化的基础外部保障因素。另外,为促进电影产业的繁荣,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极其重视电影剧本对提高电影质量的重要意义,因而设置有效的、连续的奖项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间接保障。“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评选活动”是我国电影业主管部门第一次成规模地对电影剧本的创作以及对电影编剧培养的鼓励和支持,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电影剧本优化的重视。“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等中国电影三大奖的奖项设置一定程度上为编剧实现电影剧本优化提供了价值取向。“影协杯”的评奖所秉持的原则和评奖标准也成为上述国家“三大奖”的有益补充。因此,本章旨在从编剧的角度和国家奖励机制的设立出发,阐述电影剧本优化的前提和制度保证。最后,在本文的结论中简要地总结和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以及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局限。以期能为对电影编剧理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种思考的路径,也为在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芮啸[7](2018)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体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的高校图书馆都争相开展了多姿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驱动力的针对性服务;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以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能力、阅读心理的提高为目的专业性服务;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是以全面提升全民阅读素养为核心的普适性服务。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由于其重要性、可行性、针对性、专业性、普适性等特性,使得高校图书馆一直以各种形式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但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是否能让读者感到满意,是否能提高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能力、阅读心理等阅读素养、是否真正起到了实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能给出答案。本文就是在高校图书馆大力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缺乏完善评价体系相矛盾的背景下,尝试构建出了以读者感受到的满意度和受益度为主要指标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体系,并以实证研究证明评价体系的准确性。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评价的相关领域论文,总结出目前相关领域研究的内容,并与图书馆学领域的多名权威专家讨论和交流,并以此确定了以阅读推广活动的资源、环境与服务满意度、活动的内容满意度、阅读行为受益度、阅读心理受益度、阅读能力受益度为一级指标,并下设22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再次与多名权威专家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最终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体系。最后,笔者为了验证评价体系的实用性,选取A大学和B大学图书馆为对象,对上述完成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体系进行实证,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A大学和B大学图书馆的部分读者,通过李克特量表法,统计并计算出A大学和B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各项指标得分,计算结果表明了 A大学图书馆和B大学的阅读推广活动处于中等水平。为了提高A大学和B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笔者对A大学和B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5项指标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权重最高的活动内容满意度得分却是最低的,该高校图书馆之后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的重点应该落在活动内容的创新与丰富上,并在其他方面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

张娣[8](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刘莹[9](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王鹏[10](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二、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中国高校日语专业相关竞赛情况的分析——以北京地区实际状况和变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竞赛的种类
3.主办方的组织、赞助和协办、运营
    3.1 主办单位
    3.2 竞赛级别
        3.2.1 校(学院,专业)级竞赛
        3.2.2 地区性竞赛
        3.2.3 全国性竞赛
4.竞赛的定位和认可度
    4.1 学生的角度
    4.2 高校和教师的角度
    4.3 企业和社会的角度
5.日语相关竞赛的历史
    5.1 历史推移
    5.2 长期持续的竞赛与非长期持续的竞赛
6.参赛热情低迷的原因
    6.1竞赛价值、认可度的降低
    6.2 高校教师认可度的变化
    6.3 大学生活的变化
    6.4 学生个性和价值观的变化、多样化
7.结语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江苏邳州玉雕产业形成机理及发展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全球化影响下的地方传统工艺的式微
        1.1.2 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下国内重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相关研究评论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玉文化
        2.1.2 玉雕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地方性理论
        2.2.2 嵌入性理论
        2.2.3 “3T”理论
        2.2.4 文化认同理论
3 邳州玉雕产业发展现状
    3.1 邳州区域概况
        3.1.1 邳州地理区位及经济概况
        3.1.2 邳州历史文化概况
    3.2 邳州玉雕产业发展地位分析
        3.2.1 邳州玉雕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3.2.2 邳州玉雕产业在徐州的地位
    3.3 邳州玉雕产业发展阶段特征
    3.4 邳州玉雕产业发展水平特征
        3.4.1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3.4.2 地域特色较为鲜明
4 邳州玉雕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及主要生产模式
    4.1 邳州玉雕产业空间布局特征
        4.1.1 邳州玉雕产业发展以火车站古玩城为核心区域
        4.1.2 李口村、宝石玉器城、大榆树风情街三个玉雕次级集聚区协同发展
        4.1.3 主城区以外的乡镇玉雕产业联动发展
    4.2 主要生产模式
        4.2.1 邳州火车站“前店后厂(坊)”模式
        4.2.2 邳州李口村“家庭作坊”模式
        4.2.3 邳州宝石玉器城“店、厂分区”模式
        4.2.4 邳州大榆树风情街“专门销售”模式
    4.3 邳州玉雕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4.3.1 总体分布格局的演化
        4.3.2 玉雕商户分布格局的变化
5 邳州玉雕产业形成机理分析
    5.1 历史文化资源
        5.1.1 历史文化资源铸造了邳州玉雕产业形成的根基
        5.1.2 历史文化资源奠定了邳州玉雕产业的产品类型
        5.1.3 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邳州玉雕创作的不竭灵感
        5.1.4 历史文化资源创设了邳州玉雕产业的技术环境
    5.2 人力资本
        5.2.1 一般人力资本决定了邳州玉雕产业规模
        5.2.2 专业人力资本奠定了邳州玉雕技术基础
        5.2.3 企业家资本造就了邳州玉雕工艺产业化的可能
    5.3 社会资本
        5.3.1 社会资本决定了邳州玉雕产业主要的传承方式
        5.3.2 社会资本引导了邳州玉雕作坊集聚现象的出现
    5.4 偶然事件
        5.4.1 偶然事件是促进邳州玉雕产业形成的重要诱因
        5.4.2 偶然事件是扩大邳州玉雕产业知名度的助推器
    5.5 地方政府
        5.5.1 地方政府是推动邳州玉雕产业雏形形成的关键动力
        5.5.2 地方政府为邳州玉雕产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市场环境
        5.5.3 地方政府整合邳州玉雕产业资源,引导玉雕产业分布格局形成
6 邳州玉雕产业发展过程中问题与调控措施
    6.1 主要问题
        6.1.1 生产模式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6.1.2 同质现象严重,缺乏改革创新意识
        6.1.3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有待提升
        6.1.4 宣传与类型冲突,商户抵制情绪严重
        6.1.5 传承模式单一,后发人才资源不足
        6.1.6 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危及生产者健康
        6.1.7 政府政策未完全落实,针对性有待提高
    6.2 调控措施
        6.2.1 扩大玉雕产业规模,打造品牌龙头企业,形成玉雕产业集群发展
        6.2.2 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的机制,积蓄玉雕产业创新力量
        6.2.3 促进产业转型创新,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创造环境打造一流市场
        6.2.4 规范市场管理秩序,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积极整顿业内污染问题
        6.2.5 落实产业发展政策,准确引导合理分布,丰富玉雕产业链条内容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炳烛求索的一生 ——易人音乐贡献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说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平考略
    第一节 成长初期
    第二节 艺术经历
        一、华东大学结乐缘
        二、踏上漫长“民歌”路
        三、两次赴京研修
        四、人生高峰到生命的终点
第二章 同宗民歌研究
    第一节 从“腔调家族”到“同宗民歌”
    第二节 “同宗民歌”分类说
    第三节 “同宗民歌”比较说
第三章 江苏音乐文化的搜集整理推广及其他
    第一节 参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的编选
    第二节 江苏民歌的宣传和推广
    第三节 江苏音乐家传的动议编撰
    第四节 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
        一、音乐创作
        二、音乐教育
结语:易人的学术地位与历史局限
附录
    附录一:易人年谱总编
    附录二:易人民歌记谱一览表
    附录三:访谈录整理
    附录四:相关照片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基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实施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
        2.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发挥思政理论课作用及价值的关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2.教育叙事研究
    (四)文献综述
        1.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现状
        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3.关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的研究现状考察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研究场域的选择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内容的聚焦
    (五)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过程
        1.现场工作
        2.现场文本
        3.研究文本
    (六)研究效度
        1.多方收集资料
        2.客观准确的描述
        3.运用“三角检验法”
    (七)研究伦理
        1.确保研究者参与的自愿度
        2.始终尊重研究对象
        3.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
三、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考察
    (一)安乡印象:刘业庆和深柳中学
        1.平易近人,阳光和善—见之初
        2.青柳依依,相得益彰—意之深
    (二)初心回望: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三)引领共享:帮扶更多“刘老师”的专业发展
        1.名师引领我们不断成长
        2.专注和坚持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3.知与行是思政课应达到的目标
    (四)职业阶段: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
        1.适应阶段
        2.成熟阶段
        3.骨干阶段
        4.形成风格阶段
    (五)追本溯源: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系统:政策和文化
        2.中观系统:家庭和团队
        3.微观系统:重要他人和人格特质
四、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
        1.专业自主意识是成就教学名师的内驱力
        2.教育情怀是教学名师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
        3.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学名师个体发展的引路人
        4.专业素养的自我建构是教学名师的专业根基
        5.教师共同体是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刘业庆的教师专业发展启示
        1.对教学名师的专业发展启示
        2.对非教学名师的专业发展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着作概述与文献综述
        (一)相关着作概述
        (二)期刊文章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电影剧本优化的概念与动力机制研究
    一、电影剧本优化的基础概念阐述
        (一)优化的定义及实现范畴
        (二)电影剧本的系统性解析及优化的实现路径阐释
        (三)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历史进程表现
    二、电影剧本优化的内外部动力机制研究
        (一)电影剧本优化的内部动力机制阐释
        (二)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动力机制阐释
    三、小结
第二章 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目标研究
    一、电影剧本优化之于导演艺术创作的意义
        (一)整体性——电影剧本优化的基本属性与导演艺术构思的关联
        (二)涌现性——电影剧本优化的特殊属性与导演艺术表达的追求
    二、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现实价值阐述
        (一)中国电影剧本优化为主流电影叙事提供类型融合的基础
        (二)中国电影剧本优化为“内容”的产生与孵化提供可持续的源泉
        (三)中国电影剧本优化为粉丝经济下的明星制造提供“人设”基础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电影剧本内部要素优化研究
    一、故事要素优化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核心
        (一)故事要素优化的策略
        (二)材料累积阶段中故事要素优化的实施程序论述
    二、话语要素优化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表征
        (一)话语要素优化的策略
        (二)电影构思阶段中话语要素优化的实施程序论述
    三、文体要素优化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形式
        (一)文体要素优化的策略
        (二)艺术表达阶段中文体要素优化的实施程序论述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保障因素研究
    一、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直接保障——编剧优化
        (一)合作精神是编剧优化的首要条件
        (二)主体意识增强是编剧优化的根本意义
        (三)熟悉电影特性是编剧优化的关键认知
    二、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间接保障——电影奖项设置
        (一)专注于鼓励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专项奖梳理
        (二)政府“三大电影综合奖”与“影协杯”对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辅助性保障
    三、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及效果评价概述
    2.1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概述
        2.1.1 阅读推广活动的概念
        2.1.2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一般性概述
    2.2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概述
        2.2.1 进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2.2 影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的因素
        2.2.3 进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意义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现状分析
    3.1 选定分析对象
    3.2 内容分析
        3.2.1 基本情况分析
        3.2.2 阅读推广活动时间分析
        3.2.3 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分析
        3.2.4 阅读推广活动首届时间分析
        3.2.5 阅读推广活动主办单位分析
        3.2.6 阅读推广活动宣传方式分析
        3.2.7 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分析
    3.3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政策、法律、经费扶持
        3.3.2 阅读推广活动时间较短暂且固定
        3.3.3 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
    3.4 构建健全的阅读推广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的基本思路
        4.2.1 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目的
        4.2.2 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内容
        4.2.3 明确方法
    4.3 阅读推广评价指标选择
        4.3.1 服务、环境与资源满意度
        4.3.2 活动内容满意度
        4.3.3 阅读行为受益度
        4.3.4 阅读心理受益度
        4.3.5 阅读能力受益度
    4.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4.1 建立指标权重集
        4.4.2 层次总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调查概述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对象
    5.2 问卷内容与调查内容
        5.2.1 问卷内容
        5.2.2 调查内容
    5.3 调查数据分析
        5.3.1 计算方法及评分标准
        5.3.2 评分结果统计分析
    5.4 阅读推广的建议
        5.4.1 品牌化活动,完善运行流程
        5.4.2 形式新颖,勇于创新
        5.4.3 贴近读者,提高参与度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8)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10)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四、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中国高校日语专业相关竞赛情况的分析——以北京地区实际状况和变化为例[J]. 津田量. 高等日语教育, 2020(02)
  • [2]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3]江苏邳州玉雕产业形成机理及发展调控研究[D]. 彭文博. 江苏师范大学, 2019(12)
  • [4]炳烛求索的一生 ——易人音乐贡献及其价值研究[D]. 贺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研究 ——基于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业庆的个案考察[D]. 屈红艳. 温州大学, 2019(01)
  • [6]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研究[D]. 尹家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评价与应用研究[D]. 芮啸.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9]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10]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获奖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