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叉子”中写“叉子”

如何在“叉子”中写“叉子”

一、“分叉”的“叉”怎样写(论文文献综述)

郝佩林[1](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指出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谢欣然[2](2017)在《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研究,主要是在空间转向的具体语境中探寻文学如何运用独特的空间书写方式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同时这种文本再现空间又是如何作为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表征和符码,介入思考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中来的。20世纪西方学界发生的重大变革使当代学术范式焕然一新,有关空间理论的思考的确成为西方当代人文学术知识的重要话题。“空间转向”作为一个思想脉络纷繁芜杂,涉及学科门类极广的“学术事件”,以深度感和解放感为文学研究带来了一系列范式的转换。以空间并置为致思理路,注重事物的共时性、在场性、构成性,并由此形成的空间化思维模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文论研究的局限性,并为错综难辨的文化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本文期待达到的目标是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逻辑基点,探寻当代文学理论转型创新的生长点,从而激活文学理论的优秀传统,生发其面对新问题的理论张力。与空间转向相互融合的文学理论不再是一种反思形式,而成为一种实践形式,成功地与人类对于现实的体验结合在一起。本文在结构上共分绪论、正文五章、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首先立足宏观视角,对理论背景做综述式的概括阐述,从中分析论证研究方向。在经历空间体验的巨大变动之后,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空间认知理念。20世纪后半叶,空间的重要性已遍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积极梳理整合国内外学界中关于空间研究的诸多成果,并以此为鉴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进路和逻辑前提。其次,将空间性思考引入文学理论研究范畴,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特色。空间理论蕴含跨学科知识探索的理论资源,它同文学理论话语生产的结合弥补了文学与社会公共领域之间日益严重的分离。本文发现将空间思想引入文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开放性,以此为起点引申出主要论题,以验证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蕴藉。第一章,空间概念溯源及空间转向的开启。主要探究三个问题:追溯空间概念的思想渊源、探究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研究的可行性、阐述空间转向与文学理论互动融合的过程。空间作为一种不定性的存在承载着“多义性”的表征特质,使得对其领悟与理解大都乏善可陈,而要对空间转向做出恰当评价,就需要将其放置于空间观念的发生史中去考察。作为一种变革力量,空间转向所引发的空间观念丰富着人文学科文化含量与思考深度,受其学理趋向的影响,美学、社会学领域已然出现了研究范式的变革。同样,空间转向所昭示出的理念势必会对当代文学理论发展形成一个新的文化震荡,它与文学理论的互动融合自然是人文学科转型创新发展的题内应有之意。空间观提倡开放性、多元性、异质性,以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的的文学理论势必会摆脱传统思维定式的掣肘,使文艺学领域繁复多元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现象在空间的游荡中完成转型和充实。第二章,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发生语境。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脱离了它在欧洲特定的历史起源,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世界性实践使人们真正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空间图景看待,由全球化、都市化、网络化所诱发的空间重组直接构成了文学现代性兴起的外在条件。面对传统空间的崩解和现代空间一体化的重构,文学从地域空间封闭性中抽身投入到“世界文学”多样性样态之中,生发了其对于多元文化和边缘异质现象的关注。而文学理论作为特殊的文学反思方式,也必定同这一时期文学的现实境况保持密切互动,现实不断激活理论,文学理论也将会在“大文学观”的视角之下实现知识形态的广采博取,多方吸纳,综合创新。第三章,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动力来源。空间问题的凸显既体现在理论层面亦体现在实践层面,如果说人文学科理论对空间问题的抽象总结表征着空间转向时代到来的话,那么作品文本中有关空间的探索则是促使这一转向的直接动因。弗兰克“空间形式”概念的提出,是对现代小说中空间化结构凸显现象的理论总结。这一时期,文本时间的因果律被多数作家摒弃,空间性特征生发了新的艺术潜力,文本的空间形式作为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动力机制,是一种“时间凝滞引起空间扩张”的存在感,文艺创作对空间存在广延性和并存性的关注使时间流动的持续性和序列性变得复杂化。“空间”成为一种被有意识加以运用的技巧或手段,空间化文本建构的思维模式亦不断启发着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家对文学/文化思想范式空间转向的尝试。第四章,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话语实践。作为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研究的核心问题,此章以空间批评中的作者文化身份为理论切入点,生发文学理论空间转向对现实空间的参与性、并置性,凸显文学多重阐释中的批判功能。在文学活动中,作者作为文学活动的起点秉承着话语言说的权威性,而从作者角度切近身份认同的空间批评实践,对于呈现空间理论与文学研究互动关系有着一定的阐释合理性。在此种阐释中,文学话语借助空间完成了对现实的介入,并且直白的将自身关于空间的想象移植到充满反抗色彩的后现代文化论争之中。第五章,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接受体验。空间阅读作为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研究的落脚点,需要借助读者感知和解读文本空间形式和空间意象来实现。只有通过读者,空间理论才能通过文本接受被不断充实和丰富。首先,从历史性视角论述读者身份的转化及意义,空间转向下的读者身份已不再是文学活动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具备写作与创作功能的“写读者”;其次,重点探讨空间转向影响下读者介入空间文本的方式方法,并以詹姆逊“超空间”为切入点阐发读者的空间阅读策略,这一理论不仅提供了一种剖析后现代文本空间的理论逻辑,也为当前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发展确立了总体性视角;最后,分析“闲逛式”阅读体验的展现。闲逛者作为本雅明解读现代性的关键隐喻形象,代表着漂泊不定、动态异质,隐含对固有秩序的反叛,其本质象征着自由。在很多现代或后现代文本阅读中正需要这样一种“闲逛”体验,尤其体现在以空间形式为架构的作品当中。结语部分。随着西方空间转向资源的引入,中国文论界对于学科危机及学科重建反思的角度也更加多元,中国文论需要通过空间转向所引起的文学新变等多重维度来建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一个新的文化震荡和融合正在形成,空间转向下文学理论的发展作为中外文论共同面临的全新研究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以空间为研究契机的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在寻求学理转向的尝试中正立足于同一起点。

黄滟淇[3](2016)在《超文本视域下的王小波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超文本视角切入,首先通过对王小波小说的重新界定与划分,进而对王小波三个小说创作时期(积累期—萌芽期—发展期)进行重新梳理,其次将文本细读与编程思维有机结合,将王小波的小说文本当中的窗口切换模式、隐性链接以及文本迷宫的构建等小说技巧尽力勾勒描绘,力求能展现王小波,以他不被过多注意到的程序员这一身份视角出发,将被遮蔽的小说文本风貌与架构重塑,期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略为开拓一个新的研究路径,以便于我们更好更深入的了解小波其人其作品。

肖冠兰[4](2015)在《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基于对西南地区现存的丰富的干栏建筑的田野调查和现有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在西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系统总结西南广大地域中多样化的干栏的系统关系和特点。针对目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民族干栏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具有“整体观”的积极意义,对更全面把握西南干栏建筑文化和加深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认识有重要价值。论文选取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保持着较为完好原生态的村落或集镇作为干栏的样本采集地。通过在这些村落、集镇展开的田野调查、测绘访谈等工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西南地区干栏的影像、图纸资料,另一方面动态地考察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特征演变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合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历史文化层面,先从对世界范围内的干栏文化现象进行阐述,指出了世界栅居现象的存在是源自人类早期文化的同源性,再从民族关系和文化特质上分析了亚太栅居文化区的亲缘性。在中国范围内,利用考古遗址,出土器物和古代文献中的信息探索了中国干栏的兴衰过程和形态出现分化的历史节点。在针对西南干栏体系的研究上,论文运用了文化地理学中“形式文化区”的概念,将“干栏”作为一种形式文化的指标,根据这个指标的分布情况,确定出滇西沿边地区,黔南桂北山区,武陵山地区三大干栏建筑文化的核心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三大核心区空间范围的结构、形成过程是和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自治、移民活动、改土归流这些政治活动以及对外的交通路线布局有直接关系的。结合这三个核心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对其“地域文化属性”与其“建筑类型特征”进行关联性研究,在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条线索上做出“区、系、类型”的区划,并结合实例详细剖析各区系类型的建筑特征,总结出干栏建筑在空间上从滇西沿边到黔南桂北,再到武陵山的三个区域,代表了滇云系、黔桂系和武陵系三个不同的区系,在这样的地域空间内呈现出了从原生(全干栏)——嬗变(半干栏)——蜕化(局部干栏及山地建筑)的演化历程。对于干栏的“群体”——聚落,运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研究,剖析“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互动结果对聚落最终物质形态的影响。在营造学的范畴,总结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叉手”和“穿斗”两种结构体系在屋架、出挑檐口等方面的技术特征,从匠作文化的层面分析了西南地区风俗各异的营建习俗下共通的匠作文化的机制。论文结构上形成了从文化、文化区、建筑、聚落、营造几个层面的整体研究框架。从研究方法上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参考了“考古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干栏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从研究结论上分析了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南地区干栏的谱系关系,以及从区系建筑类型特征的对比中总结出的干栏的形态演化规律。

徐庆华[5](2015)在《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的发展,与全国书法篆刻的发展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以沈尹默、白蕉等为代表的书家群体中兴帖学,虽然王蘧常等名家出入碑版而各成大家,然帖学仍然是建国后海上书风的主流。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狂热般的书法篆刻浪潮以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已愈益走向一个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的格局,一味崇尚传统的有之,力求标新立异的有之,于碑帖各执一端的有之,融会贯通兼容并蓄的也有之,更有人尝试对传绕书法进行解构和重塑。就篆刻而言,上海篆刻家十分重视传统和师承关系,全面继承着秦汉古玺印、唐宋官印、明清流派等各个时期所蕴含的宝贵精华,来楚生、陈巨来等大家辈出。可以说,从沈尹默主盟书坛,及至十年浩劫后,王蘧常、谢稚柳等复出,直到周慧珺、韩天衡等与有着共同理想的书协团队提出“发扬优良传统,振兴上海书法”,以及沃兴华等书家的创变,上海书坛呈现碑帖融合、开放多元的局面。本文着重把握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图避免单纯的文献罗列与图录解说,通过大量搜集有关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及其创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既重视从历史、时代、社会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梳理和解读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同时真实记录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的大事记;也重视书法家、篆刻家创作方式的个案研究,其中作品解读参考艺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分析方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整体结构以时间为序,把握上海的书法篆刻发展大脉及其曲线态势,分为四个时期:“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同时,对每个时期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个体的创作特征进行剖析。最后,对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总体发展态势、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主要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其在上海书法篆刻发展关键环节中作用等进行总结,并对当下重振海派书法进行一些反思。

张炜[6](2014)在《万松浦七章》文中指出这是一部作家在万松浦书院春季讲坛的授课记录,可视为开拓性新着。文章囊括并接通了写作学、艺术批评、文本分析、阅读欣赏等多个领域,表现出深沉悠远的个人思悟和强烈的人文情怀,视野特异开阔,处处别有洞悉。——编者第一讲万松浦地理万松浦书院设立之初,曾经考察过在很多地方落脚:两处海边、一处海岛,还有一处在鲁西平原。这些地方今天看来各有利弊。西部平原显然离传统文化

王爱军[7](2013)在《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是一幅颇具“意昧”的文学形式景观,它从“诗意化”趋向“写实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彰显了主体与对象世界之间确立共存关系的一种特殊生命形态,而且,这种“形态”又是与各个时期的主体精神和社会文化有着独特的“互文性”意义。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呈现出“诗意”的弱化趋势。即由五四时期诗意体小说的“诗词穿插”和“至情回旋”体式、书信体小说的“信笺嵌入”和“倾诉与倾听”体式、童话体小说的“新的幻想”和“童趣视角”体式,向30年代散文体小说的“叙事客观化”体式、传记体小说的“身份想象”体式、速写体小说的“场面展示”体式,再到40年代报告文学体小说的“事件拼合”体式、评书体小说的“说故事”体式、戏剧体小说的“冲突集中化”体式的位移嬗变。二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悖论镜像。即在三四十年代的“写实化”文体潮流中,书信体小说、日记体小说、讲坛意体小说以及孙犁等创作的“诗意化”文本时有出现,然而,这类“诗意化”文体形式承载的却是“合理性”内容,或者是群体话语的凸显,或者是时代意识的溢出,它们彰显出现代小说“文体互渗”形式与内容的悖论镜像。三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互文着特殊的主体精神。五四时期,人性觉醒的时代环境培育了主体“向内”张望的姿态,迫切关注“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其内倾型的人格内涵呼应着以诗意见长的“讲述型”文体形式,昭示着主体的诗性生命形态,即自适的心性、青春的忧郁与生命的超越。30年代以后,风云激荡的战时环境要求着主体走向“社会”,迫切书写“必然的新时代”,其外倾型的人格内涵呼应着以写实见长的“展示型”文体形式,昭示着主体的“合理性”社会图式,即清醒的时代意识、历史的必然性信念与审美教化功能。四是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互文着独特的文化内容。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无论是互文的“诗性”生命形态还是互文的“合理性”社会图式,它们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场域”中并受到这种“场域”的干预影响。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在文化“场域”的互动博弈中呈现出三重文化意蕴:一是践行着讲坛性观念的传统“和合”文化场域,二是融合着个性自适与伦理规范的“民间”文化场域,三是高蹈着启蒙功利性的“异质’文化场域。它们交互缠绕,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发生位移倾斜,从而以相应的“文体互渗”形式彰显出来。因此,系统深入研究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变迁形态便富有特别的文学史意义。首先,昭示了五四以来中国小说发展的“现代性”历程,即由“抒情型”文体向“叙事型”文体,也就是由传统的“讲述”叙述方式(多采用“内聚焦”叙事)向现代的“展示”叙述方式(多采用“外聚焦”叙事)逐渐与五四以后小说互渗融合的过程中,显示了中国小说不断趋于“现代”的品性。其次,能提供一种重述现代小说史以及现代文学史的理论依据,即可以根据这种发展规律来重新叙述和编撰现代小说史和现代文学史,如可以诗意体小说等的发展变迁为纵坐标进行叙史,以不同阶段的文体差异性为横坐标观照各时期的主体人格、精神文化以及审美风貌,这是建构在小说“本体性”维度上的叙史方式,它超越了纯粹的主题叙史模式。

刘洪涛[8](2012)在《论掌握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和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的论述和大量的举例,来说明掌握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论述能够引起研究者对形体特点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在他们考释古文字或思考跟古文字考释有关问题的时候,能够把形体特点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研究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的意义。第二部分为古文字考释方法与古文字形体特点简介,概要地介绍了古文字的考释方法、古文字的形体特点以及二者研究发展的历史。在这一章里,我们提出构造分析法是一种独立的古文字考释方法,其地位与形体比较法相当。这是本文在古文字考释方法理论上的创新。第三部分为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能够为具体的古文字考释提供助益;2、能够推动历史比较法研究的深入发展;3、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他人古文字考释的得失;4、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古文字形体观与古文字考释观。在这一章里,我们对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金文说·自序》中提出的古文字考释理论进行辩护,对他相关提法的科学性和历史贡献给予了肯定。第四部分为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章里,我们从省写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增羡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变形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其他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和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综合运用五个方面,通过大量列举成功运用这些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的典型范例,来阐明考释古文字的时候充分掌握形体特点的重要性。第五部分为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古文字考释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倾向:1、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任意说形体特点,这是对形体特点的滥用:2、以为某几个字只要形体相同就肯定是同一个字,这是没有认识到古文字形体变化的复杂性;3、想当然地把文字形体的某一部分当作声符,再用音近通假原理去解决相关问题,这是思维存在定式的表现,以为所有的古文字都是形声字。针对这些不良倾向,我们提出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即:1、说某字具有何种形体特点要有文义、字音或异文等关键证据,切不可随意乱讲;2、古文字的形体变化是复杂的,切不可机械地孤立地看问题;3、尽量寻找相关形体的字形演变关系,切不可用通假、音化等办法敷衍了事。我们希望通过避免出现以上几种不良倾向,研究者在考释古文字的过程中能够把形体特点运用得更加合理有效。第六部分为结语,对本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理论研究一直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限,为古文字学理论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范文瑶[9](2012)在《论欧阳予倩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话剧民族化一直以来是戏剧界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五四时期,以对话为主的话剧从西方引进中国,掀起了改良旧戏、创建新剧的热潮,传统戏曲应不应该彻底否定,有没有值得保留的内容成为文坛上讨论的焦点。欧阳予倩作为话剧史上的元老级人物,自然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他不仅创作话剧剧本,同时也表演京剧,改革传统戏曲,并创办学校进行戏剧教育,这样的实践经历表明了他对传统戏曲的态度: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本文试图从欧阳予倩兼容并包的戏剧思想入手,从民族内容的描写、民族性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三个方面分析其话剧中强盛的民族生命力,并通过他的戏曲改革来看舞台实践对话剧创作的影响。全文共分三章,另有引言和结语。引言部分通过对话剧成长的背景分析,梳理了话剧民族化探索的历史进程,并对学术界关于欧阳予倩的戏剧理论和艺术实践的研究进行了整理。第一章介绍了欧阳予倩的兼容并包的戏剧思想。分为三节:第一节写他对中国戏剧的热爱,一方面潜心研究京剧表演,一方面努力创作新剧剧本;第二节写他对西方戏剧的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的研究,并将其与中国戏剧紧密结合;第三节写他通过戏剧教育实践将中西合并的戏剧思想传播给后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演员。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欧阳予倩话剧作品中的民族生命力。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了他的话剧对民族生活的生动展示。主要从西方题材的中国化、历史题材的现代化和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节论述了话剧中具有饱满的民族性格的人物形象。特别说明了民族性格中不仅包含坚强、勇敢的一面,也包含了软弱、自私的一面,并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第三节论述了通过书写民族内容和塑造民族性格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并对民族形式和民族内容的关系做了辩证地分析。第三章论述了实践中的话剧民族化演绎。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了传统戏曲美学精神的传承,主要从写实和写意进行分析,说明了欧阳予倩的话剧创作是将写实与写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二节从欧阳予倩的戏曲改革入手,分析他将戏曲中的有益成分成功运用到话剧的创作中的具体经验。结语肯定了欧阳予倩在话剧民族化上所做的贡献和成就,并指出话剧民族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视并丰富传统戏曲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人民戏剧艺术新的传统。

崔广合[10](2011)在《论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文中指出鲁迅文学奖作为中国最高水准的文学奖之一,现已评选五届。在这五届鲁迅文学奖中,共评选出25个短篇小说。处于商业化语境下的短篇小说逐渐被冷落,被边缘化,并且有关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评论很少。所以,对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进行梳理就很有必要。本文从叙事的角度来分析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从叙事内容和叙述策略,对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进行解读,从中探寻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发展脉络,以及作品呈现的叙述得失。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引言对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进行整体分析。第一章从诗意乡土生活、别致市民生活、城乡边际生活、战争军旅生活来论述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内容。第二章从叙述模式、叙述聚焦、叙述语言来论述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第三章从小说叙事的本土化、小说对西方叙事的借鉴、小说叙事的不足来论述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得失。结语对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进行总体概括,并对短篇小说的发展充满期待。

二、“分叉”的“叉”怎样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叉”的“叉”怎样写(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一、乡镇书场炽盛
        二、艺人咸集乡镇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一、专营书场
        二、兼营性书场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一、乡镇“老码头”
        二、乡码头网络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一、地方性知识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一、同道之结纳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特色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特色
第一章 空间概念溯源及空间转向的开启
    第一节 空间概念的发生史考察
        一、西方古代传统空间概念
        二、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空间概念
        三、以黑格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空间概念
    第二节 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研究提出的学理依据
        一、“空间转向”的始现
        二、美学的空间转向
        三、社会学的空间转向
    第三节 空间转向与文学理论的互动融合
        一、空间转向对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渗入
        二、空间转向与文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当代转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发生语境:世界空间重构
    第一节 全球空间意识与文学研究
        一、全球化与空间的生产
        二、全球空间意识下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都市景观与文学想象
        一、居伊·德波及其景观理论
        二、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空间体验
        三、都市文学的边缘化书写
    第三节 网络传媒时代的文学空间
        一、媒介的嬗变与网络传媒的发展
        二、网络传媒对文学的影响
        三、新时期的网络文学空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动力来源:文本空间形式的创构
    第一节 作为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的空间形式
        一、从时间书写到空间书写的内在逻辑
        二、空间形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三、“空间”与“空间形式”的隐喻关系
    第二节 空间形式的内涵
        一、叙述层:并置法
        二、故事层:“反应参照”
    第三节 文本中空间形式的传达
        一、《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为时间标识的空间形式
        二、《达洛卫夫人》:多维空间并置的空间形式
        三、《尤利西斯》意识流小说中的空间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话语实践:空间批评中作者身份的展现
    第一节 空间批评:一种新型文学批评方法
        一、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
        二、空间批评的社会属性
        三、空间批评的文化属性
        四、空间批评的身份属性
    第二节 作者身份与文学书写姿态
        一、作者和作者身份
        二、身份与文学书写的关系
    第三节 空间批评视域下作者身份的觉醒与抗争
        一、作者身份与空间批评主题的共同书写
        二、讲故事的女作者:女性身份的扞卫与空间的想象
        三、第三空间与后殖民文学的作者身份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学理论空间转向的接受体验:读者空间阅读
    第一节 “读者”:从接受者到叙述者
        一、接受美学
        二、读者身份的转变:从接受者到叙事者
        三、“读者”在当代文学理论中意义的突显
    第二节 读者空间阅读策略:以詹姆逊“超空间”理论为视角
        一、“空间优位”的后现代文本样态
        二、“认知测绘”:超空间状况下的文本阅读策略
    第三节 “闲逛式”超文本空间阅读体验的展现
        一、“超文本”空间的呈现
        二、“闲逛式”超文本空间阅读
    本章小结
结语:空间转向下的当代中国文论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超文本视域下的王小波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回溯自我——文本、主题、叙事的交织
    第一节 积累期的模仿与思考
    第二节 萌芽期的叛逆与改造
    第三节 发展期的突围与游移
第二章 超文本视域下的叙事实验
    第一节 窗口切换的叙述模式
        一、积累期文本的窗口切换模式
        二、萌芽期文本的窗口切换模式
        三、发展期文本的窗口切换模式
    第二节 隐性链接的插入设置
        一、萌芽期文本的隐形链接
        二、发展期文本的隐性链接
    第三节 小径交叉的迷宫
        一、萌芽期的文本迷宫
        二、发展期的文本迷宫
第三章 超文本视域下的开放型叙事情节
    第一节 叙事情节的幽闭型与开放型
    第二节 开放型叙事情节的基石——非线性叙事
    第三节 开放型叙事情节的背景——互文性语境
第四章 超文本视域下小说实验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解放传统叙事主体
    第二节 阻断读者阅读期待
    第三节 表意的人物形象
    第四节 无中心的中心趋向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干栏建筑
        1.1.2 研究范围——西南地区
        1.1.3 研究的学术价值
    1.2 干栏建筑的研究概况综述
        1.2.1 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研究
        1.2.2 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1.2.3 研究概况的总结
    1.3 研究构架的提出
        1.3.1 研究目的——将干栏建筑的研究体系化
        1.3.2 研究构架——五个层面的研究与三个层次的区划
    1.4 创新点
        1.4.1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干栏建筑的谱系进行区划研究
        1.4.2 通过区系类型的特征对比总结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1.4.3 运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考察干栏建筑的文化特征
    1.5 田野调察与实证分析
        1.5.1 调查路线与范围的制定
        1.5.2 调查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干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2.1 从世界栅居文化看干栏的发生与演变
        2.1.1 广泛性——世界栅居文化的分布情况
        2.1.2 同源性——巢居、栅居的发生与演变
        2.1.3 原始性——世界栅居形态的原始特征
    2.2 东南亚与中国构成的亚太栅居文化圈
        2.2.1 族源关系——东南亚民族与中国古代民族的渊源
        2.2.2 文化指标——东南亚与中国南方的文化共同特征
        2.2.3 栅居文化——“长脊短檐”现象及栅居特质的分化
    2.3 中国干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2.3.1 主流的建筑形式——先秦的干栏
        2.3.2 建筑形态差异化——汉代的干栏
        2.3.3 非主流的少数派——汉以后的干栏
        2.3.4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源泉之一——干栏的价值与作用
3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1 西南地域文化区的空间范围及特征
        3.1.1 文化地理学上的西南地域范围
        3.1.2 西南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构成
        3.1.3 西南地域文化的三大亚文化
        3.1.4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格局
    3.2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2.1 形式文化的指标——“架空”与“楼居”的基本特征
        3.2.2 三大核心区——干栏建筑文化区的空间范围
        3.2.3 文化的边缘——干栏建筑文化区的文化环境特征
        3.2.4 山地与峡谷——干栏建筑文化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3.3 干栏建筑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原因
        3.3.1 坚守的内核——羁縻制度与土司自治下原生文化的延续
        3.3.2 强势的文化——政策性移民与改土归流至上而下的影响
        3.3.3 空间的挤压——移民走廊与交通孔道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4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区系类型及其特征
    4.1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谱系区划研究
        4.1.1 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之关系
        4.1.2 干栏建筑体系谱系区划综合依据
        4.1.3 三大干栏核心区对应的三大区系
    4.2 原始的干栏——滇云系
        4.2.1 滇云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两大地域支系
        4.2.2 灿若星河——滇西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3 氐羌一脉——滇西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4 天地初开——滇云系干栏中保留的原始建筑意象
    4.3 嬗变的干栏——黔桂系
        4.3.1 黔桂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三大地域支系
        4.3.2 古韵犹存——滇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3 地居之形——黔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4 更上层楼——湘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5 楼居之变——黔桂系干栏中空间与形态的嬗变
    4.4 蜕化的干栏——武陵系
        4.4.1 武陵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两大类型支系
        4.4.2 形制完备,局部楼居——乡土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3 灵活自由,创造空间——城镇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4 蜕形留意——武陵系干栏对干栏建筑文化与技术的传承
    4.5 小结:从区系类型特征看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5 干栏文化区的聚落文化景观
    5.1 人地关系——干栏聚落与地理环境的互动
        5.1.1 环境认知——干栏聚落文化的生态观念
        5.1.2 环境适应——干栏聚落的地理应对策略
        5.1.3 立体分布——干栏聚落选址的地理类型
    5.2 文化整合——干栏聚落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5.2.1 聚落的根基——土地制度与经济生活
        5.2.2 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与公共活动
        5.2.3 聚落的灵魂——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
    5.3 文化景观——干栏聚落的物质形态与特征
        5.3.1 景观的生成——文化进程中的干栏聚落生长机制
        5.3.2 景观的形态——干栏聚落的空间结构与平面布局
        5.3.3 景观的要素——住宅、公共建筑与宗教建筑
6 干栏建筑的营造学研究
    6.1 木结构的启蒙——干栏中的“叉手”结构
        6.1.1 原始的空间营造——叉手
        6.1.2 叉手结构干栏的屋架形式
        6.1.3 叉手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2 木结构的机巧——干栏中的“穿斗”结构
        6.2.1 精妙的治木之术——穿斗
        6.2.2 穿斗结构干栏的屋架特征
        6.2.3 穿斗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3 干栏建筑匠作文化的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6.3.1 营建习俗——族群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6.3.2 技术传承——专业性与非专业性并存
        6.3.3 装饰艺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
    6.4 小结匠作文化机制的“同”与具体民俗内容的“异”
7 结语——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多样性应得到继承与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后记

(5)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
    第一节 沈尹默主坛
    第二节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的成立
    第三节 书法篆刻的学习普及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沈尹默:典正中和,秀逸劲健
        二、潘伯鹰:圆浑秀劲,简淡凝练
        三、白蕉:潇散纵逸,超凡脱俗
        四、钱瘦铁:质朴渊雅,峻厚险辣
        五、邓散木:雄奇朴茂,巧思多变
第二章 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
    第一节 遭遇“文革”
    第二节 工农兵书法作者通讯员活动活跃
    第三节 展览活动与字帖印谱的出版热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来楚生:高古秀逸,苍茫浑朴
        二、陈巨来:雍容静穆,珠圆玉润
第三章 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
    第一节 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大陆第一本书法专业刊物——《书法》
    第二节 篆刻在全国领风气之先
    第三节 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王蘧常:高古奇崛,大气厚重
        二、谢稚柳:清秀飘逸,风姿奇丽
        三、赵冷月:古朴生拙,天真烂漫
        四、陆俨少: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五、钱君(?):清雅劲健,刚柔相济
        六、方去疾:纵横恣肆,欹侧清奇
第四章 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
    第一节 挑战与举措
    第二节 海派书法晋京展
    第三节 上海书法篆刻中坚力量述评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周慧珺:刚健雄强,跌宕豪放
        二、韩天衡:爽利豪迈,奇崛雄浑
        三、周志高:雄强奇丽,灵动矫健
        四、童衍方:厚重朴茂,神完气足
        五、吴子建:古穆渊雅,瑰丽奇谲
        六、刘一闻:峻峭清利,典雅隽秀
        七、徐正濂:奇强峭拔,刚健率直
        八、沃兴华:稚拙跌宕,真力弥漫
        九、李静:酣畅淋漓,跌宕起伏
        十、丁申阳:萧散俊逸,空灵淡荡
        十一、徐庆华:大气古拙,畅达玄奥
总论
    一、总体发展态势
    二、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
    三、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主要影响分析
    四、重振海派书法,当下一些反思
上海书法年表(1949-2014年)
参考文献
致谢

(7)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厘定
    二、研究的缘起
    三、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五四尝试期现代小说的“诗意化”文体裂变
    第一节 诗歌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诗歌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诗词”的穿插:诗意体小说的语体
        三、“至情”的回旋:诗意体小说的结构
    第二节 书信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书信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信笺“嵌入体”:书信体小说的语体
        三、倾诉与倾听:书信体小说的结构
    第三节 童话与五四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童话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新的幻想”:童话体小说的语体
        三、“童趣”视角:童话体小说的结构
第二章 30年代探索期现代小说的“去诗意化”文体过渡
    第一节 散文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散文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叙事“客观化”:散文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第二节 传记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传记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身份“想象”:传记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第三节 速写与3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速写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渊源
        二、“场面”展示:速写体小说的叙述方式
第三章 40年代发展期现代小说的“写实化”文体自觉
    第一节 报告文学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报告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事件的“拼合”:报告文学体小说的结构
    第二节 评书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评书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说”故事:评书体小说的叙述修辞
    第三节 戏剧与40年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
        一、戏剧文体与现代小说互渗溯源
        二、冲突的集中化:戏剧体小说的结构
第四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悖论镜像
    第一节 文体的诗意悬浮与叙事功能
        一、日记体小说与“时代”功能
        二、书信体小说与“意识”功能
        三、诗意体小说与“批判”功能
    第二节 小说家“诗与理”的对峙缠绕
        一、“时代暗影的来临”:王统照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二、“辟谬理惑”:沈从文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三、“个体生命的消隐”:孙犁小说文体互渗镜像
第五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主体精神
    第一节 “文体互渗”的表象与多元生命形态
        一、复合叙述视点与“自由自适”的心性
        二、感伤情调渲染与“青春”的忧郁
        三、自然意象叙事与“生命”的超越
    第二节 “文体互渗”的诉求与合理性社会图式
        一、单一叙述视点与清醒的“时代”意识
        二、封闭式结构与历史的“必然性”信念
        三、民众化语言与审美“教化”功能
第六章 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文化场域
    第一节 传统“和合”与文体互渗的思想源流
        一、诗性“和合”与文学叙事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和谐”之美
    第二节 民间“自在”与文体互渗的精神载体
        一、民间风情与文学形式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自在”精神
    第三节 现代“异质”与文体互渗的内在品格
        一、现代性与小说文体
        二、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的“趋新”质素
结语:文体互渗——“语言的指纹”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超文本篇目一览表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8)论掌握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古文字考释方法与古文字形体特黠简介
    第一节 文字考释方法简介
    第二节 文字形体特点简介
第二章 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
第三章 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第一节 省写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一、省写笔画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二、借用笔画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第二节 增羡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一、增加羡笔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二、增加羡旁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第三节 变形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一、改变笔势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二、延伸与收缩笔画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三、断开与连接笔画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第四节 他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一、改变书法方向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二、改变相对位置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三、勾廓与填实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
    第五节 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 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说某字具有何种形体特点要有文义、字音或异文等关键证据,切不可随意乱讲
    二、古文字的形体变化是复杂的,切不可机械地孤立地看问题
    三、尽量寻找相关形体的字形演变关系,切不可用通假、音化等办法敷衍了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简称全称对照表
附录 文字考释举例
    一 也说师(?)鼎铭的“困(?)伯太师武”
    二 叔弓钟及鎛铭文“刻”字考释
    三 上博竹简《凡物流形》释字二则
    四 清华简褊释四则
    五 战国官印考释两篇
    六 古玺文字考释四篇
    七 战国文字考释两篇
    八 释肙

(9)论欧阳予倩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民族话剧成长的历史背景
    二、话剧民族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兼容并包的戏剧思想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传承者
    第二节 外国戏剧的倡导者
    第三节 戏剧教育实践
第二章 民族化戏剧的生命力
    第一节 民族生活的全面展示
    第二节 人物性格的立体呈现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第三章 实践中的话剧民族化演绎
    第一节 戏曲美学精神的传承
    第二节 改革传统戏曲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论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内容
    第一节 诗意乡土生活
    第二节 别致市民生活
    第三节 城乡边际生活
    第四节 战争军旅生活
第二章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述模式
    第二节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述聚焦
    第三节 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的叙述语言
第三章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叙事的得失
    第一节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叙事的本土化
    第二节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对西方叙事的借鉴
    第三节 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叙事之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分叉”的“叉”怎样写(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 [2]文学理论的空间转向研究[D]. 谢欣然.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超文本视域下的王小波小说创作[D]. 黄滟淇.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4]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D]. 肖冠兰. 重庆大学, 2015(07)
  • [5]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D]. 徐庆华. 中国美术学院, 2015(10)
  • [6]万松浦七章[J]. 张炜. 中国作家, 2014(05)
  • [7]诗性的放逐:现代中国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阐释[D]. 王爱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7)
  • [8]论掌握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D]. 刘洪涛. 北京大学, 2012(07)
  • [9]论欧阳予倩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D]. 范文瑶. 山东大学, 2012(02)
  • [10]论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小说的叙事[D]. 崔广合. 兰州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如何在“叉子”中写“叉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