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展示如何制作动画

向您展示如何制作动画

一、告诉你如何做动画(论文文献综述)

白宇恒[1](2021)在《《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研究》文中提出

吴思学[2](2021)在《科普讲座中重复信息的英汉同传策略 ——《时间的丰饶》口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实践报告选取的语料是2019年6月1日在纽约大学举办的一场有关时间本质研究的科普讲座。该科普讲座分别邀请物理学、认知科学以及神经科学领域的三位专家到场发言,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与观众分享时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该科普讲座中专家的发言方式为即兴发言。译员选取该语料进行了模拟英汉同声传译,并对模拟口译实践过程进行记录与分析,总结模拟口译遇到的问题,探索合适的翻译方法。本实践报告集中关注嘉宾发言过程中的重复信息现象,包括消极重复信息与积极重复信息。消极重复信息包括同一重复、同义重复、已知重复;积极重复信息包括强调重复与逻辑重复。针对如上所说的消极重复信息,译者采取了省略、合并以及概括的口译策略。针对积极重复信息,译者采取了保留重复,逻辑重组的口译策略,进而提升译语质量。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帮助普及时间本质的基本知识,并为译员在处理科普讲座重复信息时提供参考。

洪硕成[3](2020)在《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研究》文中认为话语标记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交际中,恰当地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言语交际的效率,因此,研究话语标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学界对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关注度较低,它与同类型话语标记“我告诉你”及“我跟你说”相比受重视程度不够,呈现出“研究的不对称现象”。但话语标记“你听我说”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十分常用,且具有自身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文以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话语标记“你听我说”为研究对象,从判定、功能、形成等多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内容、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这一部分的描述是为本文研究作铺垫。第二章主要是对“你听我说”作话语标记的判定及相关特征进行研究,包括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话语分布、共现成分及变体形式。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你听我说”符合话语标记特点,因此将其判定为话语标记。“你听我说”作话语标记时,可以居于话轮开端及中间,基本不出现在话轮末尾;经常与“别”“不”等否定成分共现;由于语言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及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话语标记“你听我说”也可使用灵活,因此具有多种变体形式,包括“你听我告诉你”“你听我讲”,有时也与语气词连用,如“你听我说啊”等。第三章是对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在语用功能方面,主要有语篇组织、元语用、人际互动等三种功能:语篇组织功能主要有开启话题、内容衔接及转换等;元语用功能主要有告知交际信息,解释说明交际信息等;人际互动功能主要有规劝安抚听话人、促进交际进程等。然后在这一章节,还将“你听我说”对言语双方的关系进行了简单阐述,根据其后接信息的内容,我们将其归纳为两类,分别是强调说话人说“什么”及强调听话人应该“怎么做”。第四章主要探讨的是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形成。这一章从历时上对话语标记“你听我说”进行了考察,“你听我说”源于唐朝的“汝听吾说”,最早是用来讲述道理的,还不具备多种语用功能,到了元代,由于白话文兴起,使之简化为“你听我说”并被普遍使用,书面记载的“你听我说”最早出现在元朝的杂剧话本中,当然口语上可能更早。然后分析了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形成机制及动因,形成动因包括句法结构完整、去范畴化及语用化,形成机制包括主观化、重新分析.第五章是结语,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黄韵歆[4](2020)在《源语语速与英汉同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英汉同传实践中,不同的演讲者有不同的发言风格。其中语速是讲者风格的一大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同传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讲者语速过快,信息过于密集,则可能导致译员难以迅速理解、掌握逻辑,出现错译或漏译;如果语速过慢,信息过于分散,则可能导致EVS拉长,译员遗忘前文内容,出现不流畅、表意不连贯等问题。本文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指导,旨在运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比分析不同语速情境下英汉同传译文的质量优劣,探究导致失误的原因与相应对策,为不同语速发言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通过回顾前人对于相关话题的研究,本文对于同传实践中发言人语速的快慢进行了定义,在实验设计中设立了三个源语语速不同的实验组,邀请九位学生译员分别同声传译不同语速的同一篇演讲。研究选取了两组口译错误类型,分别用于考察译文的准确度与流畅度,以此作为评价译文质量和译员表现优劣的标准。经实验分析发现,当源语语速适中时,译员的输出质量最佳;在较慢或较快的语速下,输出质量都有所下降,其中在较慢语速下,输出译文的流畅度低,逻辑性较弱,而高语速下,输出译文虽然相对流利,但遗漏信息较多。

张新昕[5](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廖俊杰[6](2020)在《教师PCKg内容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W小学数学教师的个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教育强国”,推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知识论角度来说,教师PCK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体现,随着建构主义越发受到现代教学的认可,PCK逐渐转向基于建构主义的PCKg,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焦点,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PCKg。本研究以N市W小学为研究个案,基于PCKg的知识成分,通过对数学教师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挖掘W小学数学教师PCKg的内容结构,探寻W小学数学教师PCKg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揭示小学数学教师生成PCKg的生成路径,提出建议。通过对W小学数学教师PCKg的挖掘,经过综合分析,得出W小学数学教师PCKg的内容结构总体上包含四个方面:数学学科认知、课堂教学认知、学生认知、数学情境认知。数学学科认知包含数学价值认知与数学特性认知。数学的价值包括对学生思维的生成、指导学生实践、奠定未来知识基础;数学的特性包括生活性、内隐性、探究性、循规性四大特性。课堂教学认知主要包括数学学科专业素养认知、数学教学内容认知、数学教学法认知。数学学科专业素养认知包括教师的履历与教师对自我不足与优势的认知;数学教学内容认知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整合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数学教学法认知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引领、课后反思与评价中可以体现。学生认知主要包括学情认知与获取途径认知。学情认知有学生经验认知、学生困惑认知、学生反馈认知、学生评价认知。教师获取学生认知的途径有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经验积累,即学生课堂表现、测验练习情况、丰富的教学经验。数学情境认知主要包括数学情境使用认知、数学情境选择认知、数学情境功能认知。对W小学数学教师PCKg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PCKg生成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履历、教学理念、课后反思、师生关系、生活觉悟,根据影响因素,得出PCKg的生成路径有教学实践、校校帮扶、自我提升、科组合作。最后我们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数学教师个体层面,教师认真对待每一次数学教学、走向研究型数学教学、注重情境化数学教学、以发展性观点看待数学教学;学习管理层面,学校关注数学教师个人发展、构建良好数学科组文化、为教师减负。

张梦冰[7](2020)在《基于跨学科艺术团队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创作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全球化下的艺术发展潮流,数位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使艺术家开始思考媒介本身,使用电子元器件等多种媒介、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融合光学、动力学、生物学、电子、声音等学科技能来呈现艺术作品,探究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家产出的作品,又反哺至社会与文化,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促进关系。艺术的嬗变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理论的范畴,其背后存在技术的介入,但是技术本身存在所谓专业性门槛,这就要求新媒体艺术家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跨学科的技术能力。但能够掌握多学科知识技能的全面人才是极少数的,尤其是从割裂式的学科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今中国创作前线的主力艺术家,大多偏向于文科感性思维,在求学生涯中更多局限于美术造型能力的训练,缺失前期的综合知识架构及相关技能基础。这驱使艺术家去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合作,共同思考,共同创作。但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逻辑,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后才能进行高效的艺术创作,于是,跨学科艺术团队的兴起成为必然结果。虽然当今已有许多跨学科艺术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但大多团队或艺术家并未对其创作方法进行理论总结并形成文本。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和学者对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方法提出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兴起的当代艺术现状对跨学科艺术团队存在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其次,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断成立的艺术团队进行分析,提取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团体进行对比,总结其团队特征及组织结构,为跨学科艺术团队的创作方法形成案例基础;再次,以低科技艺术访谈计划的形式对多位知名艺术从业者进行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从而对自身实践经验进行验证,对跨学科艺术团队的创作方法进行梳理,进一步展开讨论,从概念、技术、文档、迭代、系统五个方面对跨学科的团队创作方式进行分析,论证,试图形成系统性的创作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以跨学科小组为团队进行的新媒体装置艺术创作为实践案例,从前期对概念、数据、材料等关键要素的调研以确认作品的创作观念及形式,到中期材料、结构等部分的测试及成品的制作,到后期作品布展等对跨学科艺术团队的工作流程及协作方式进行呈现,在实际创作中进一步对跨学科艺术团队的创作方法进行验证。文末,通过对当下跨学科艺术团队创作方式的思考与总结,以探讨媒体艺术创作的系统性建构展望。

匡义[8](2020)在《跨语境视角下泰国高中生国产动画电影汉语视听教学研究 ——以《大鱼海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入信息时代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在教育科技的促进下实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MOOC(慕课)和抖音等国内自媒体网络平台和软件的流行,也让许多汉语教学工作者找到了新的汉语教学手段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除了自媒体网络平台外,国内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与海外PC和手机等客户端的合作也为汉语视听教学实践拓宽了渠道,海外观众可以无限制地同步观看国内热播影视剧。而且字幕翻译和配音转换等技术的提高催生出多种语音和字幕搭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语言水平和年龄段的观众在影视资源理解层面的需求。然而,以视听手段进行汉语教学与娱乐性观影最大区别之处就在于视听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通过试听教学材料达到汉语习得的目的,而后者则对视听材料语言无要求。能否找到适合学习者观看的影视资源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汉语视听教学的选材环节尤为重要。国产动画电影作为一种新兴影视资源,其在海外受欢迎程度不亚于真人影视剧。而且其在适龄性和标准化层面完全符合汉语视听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从国产动画电影作为汉语教学资源的角度来看,国产动画电影基本可适用于各类汉语课堂。尽管国产动画电影在汉语教学当中应用的优势十分明显,但鉴于当前国内动画电影市场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国产动画电影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筛选和调整才能正式投入到教学当中。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筛选的标准就是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而教学对象基本情况则取决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前大多数文献依然停留在对教学对象基本情况和课堂表现等表层现象的研究上,对于语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深层次影响因素的探究则呈现数量较少且程度较浅的态势。因此对外汉语视听教学研究亟需转变观察角度和研究思维,从不同的教学实践中提取出一般的教学规律,为之后的实践铺垫理论基础。本文以泰国高中生为教学对象,以魔幻类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为汉语视听教学材料,深入探讨在泰语语境下,国产动画电影资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尽可能地使学习者实现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笔者通过对具体教学实践案例的反思,以及对原有跨语境汉语视听教学模式的分析,找出在跨语境汉语视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在结合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的教学实践,以求寻找到跨语境汉语视听教学,尤其是在泰语语境下的国产动画电影汉语教学的最佳模式。同时以此为基点,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周莹[9](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卢红博[10](2019)在《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孩子的天性有哪些?”答案的寻求可问广大家长,也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相信结果不外乎有两个答案,那就是提问与游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由于惊奇开始哲学思维。胡适认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哲学。但哲学一度被静态的理解,单纯地作为一门学科哲学而存在。在哲学的源头,生活的问题先于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先于哲学的思考。(1)海德格尔号召:让哲学主题回归到世间人际的情感中来吧,让哲学形式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吧!幼儿期的发展关乎人一生的成长,哲学的亲民化回归理应在幼儿教育中大放溢彩,滋养幼儿茁壮成长。民间传统游戏在中华民族童蒙历史长河中,是儿童用以理解自然、社会、人生的手段,更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方式。5—6岁幼儿是入学前一年阶段,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最容易发生小学化倾向的阶段。5—6岁幼儿自身已具备哲学活动的天性基础,是人一生中最有必要开启哲学启蒙教育的时期,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另一幼儿天性特质,使民间传统游戏、哲学、5-6岁幼儿,这三个当代倍受瞩目与关切、影响幼儿一生发展的元素自然天成、顺理成章地交融在一起。本文基于谷鲁斯的内摹仿理论,运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访谈式问卷法、访谈法、教育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试图从六大部分切入,全面开展了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通过对幼儿哲学教学、游戏理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三个维度,尤其是3-6岁幼儿哲学教学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与阐述,捕捉到基于民间传统游戏进行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突破口。并从语言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理论分析入手,运用大量的理论与事实依据论证认为,5—6岁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运用游戏哲学得出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哲学教学中的特有价值;并在前两点论据的基础上,根据费舍尔哲学教学经验,制定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借鉴李普曼哲学教学范式的同时,结合文献研究中总结的相关经验以及本土文化建构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以期明确践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可操作性。幼儿哲学教学是新时代幼儿成长、学前教育发展、哲学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依据当前幼儿哲学教学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以故事性文本为主流教学素材、以探究共同体和对话为基本教学范式等的实然状况,借鉴的同时进行了两届大班21名幼儿23次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尝试。尝试与分析发现,幼儿哲学教学存在研究条件两极分化、教学范式相对教条、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等问题。从分析幼儿哲学思维特征和思维线索的现象入手,查摆影响幼儿哲学良性发展的规律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幼儿哲学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对社会环境认知与利用失衡、学习目标喧宾夺主等因素。如何开展有效的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本文提出应从教学决策、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五大方面着手,教学决策包括方针导向、目标内容等的决策策略;还有教学理念、对话环境等的设计策略;关注模仿、改善提问等的互动策略;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评价策略;以及教学态度与宏观教育的反思策略等。哲学是人类成长进程中所需所有文化的基石,是一切学科之母。民间传统游戏是中华儿女最本真、最擅驾驭的生活学习方式。幼儿是人一生中习惯养成,人格建立的重要阶段,5-6岁幼儿是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转折期。如果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呵护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心智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有力改革手段,那应该是游戏的幸福、教育的幸福,也是哲学的幸福,更是幼儿的幸福。

二、告诉你如何做动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告诉你如何做动画(论文提纲范文)

(2)科普讲座中重复信息的英汉同传策略 ——《时间的丰饶》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介绍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理论准备
        2.1.2 策略准备
    2.2 口译过程
    2.3 译后分析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消极重复信息
        3.1.1 同一重复
        3.1.2 同义重复
        3.1.3 已知重复
    3.2 积极重复信息
        3.2.1 强调重复
        3.2.2 逻辑重复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口译实践总结
    4.2 口译实践报告意义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3)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判定及相关特征
    2.1 “你听我说”作话语标记的判定
    2.2 “你听我说”的话语分布
        2.2.1 “你听我说”位于话轮开端
        2.2.2 “你听我说”位于话轮中间
    2.3 “你听我说”的共现成分及变体
        2.3.1 “你听我说”的共现成分
        2.3.2 “你听我说”的变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语用功能
    3.1 “你听我说”的语篇组织功能
        3.1.1 开启话题功能
        3.1.2 插入或打断话题功能
        3.1.3 内容衔接或转换功能
    3.2 “你听我说”的元语用功能
        3.2.1 告知交际信息
        3.2.2 解释、说明交际信息
    3.3 “你听我说”的人际互动功能
        3.3.1 促进交际进程
        3.3.2 规劝、安抚听话人
        3.3.3 填充、延缓功能
    3.4 “你听我说”与言语双方的关系
        3.4.1 强调说话人说“什么”
        3.4.2 强调听话人“怎么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形成
    4.1 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历时考察
    4.2 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形成动因
        4.2.1 句法结构完整
        4.2.2 去范畴化
        4.2.3 语用化
    4.3 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的形成机制
        4.3.1 主观化
        4.3.2 重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及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源语语速与英汉同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Ⅰ. Introduction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speech rate
    2.2 Output quality evaluation
    2.3 Speech rate and SI performance
Ⅲ.Theoretical Framework
Ⅳ. Experiment
    4.1 Objective
    4.2 Subjects
    4.3 Source text
    4.4 Method
Ⅴ. Data Analysis
    5.1 From a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
    5.2 From a qualitative perspective
    5.3 Questionnaire results
Ⅵ.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1 Steve Jobs'2005 Stanford Commencement Address
Appendix 2 Briefing & Glossary
Appendix 3 Transcripts
Appendix 4 Questionnaire & Feedback

(5)“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二、研究问题域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母亲文化
        (二)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行动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一)行为决策理论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者的反思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五)家庭经济因素
反思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教师PCKg内容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W小学数学教师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
        1.1.2 教师知识研究重点转变为对PCKg的研究
    1.2 基本概念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PCKg研究历程
        2.1.1 PCK的源起
        2.1.2 PCK的提出
        2.1.3 PCK的扩展
        2.1.4 从PCK到 PCKg
    2.2 PCKg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3 研究现状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基本框架
    3.2 研究方法
        3.2.1 个案选取
        3.2.2 资料搜集
        3.2.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2.4 研究效度、信度与限制
        3.2.5 研究伦理
4 PCKg的内容与表征
    4.1 数学学科认知
        4.1.1 数学价值认知
        4.1.2 数学特性认知
    4.2 课堂教学认知:课堂教学的准备与实施
        4.2.1 数学学科专业素养认知:对自身专业水平的认知
        4.2.2 数学教学内容认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处理
        4.2.3 数学教学法认知
    4.3 学生认知:对学情及其获取途径的认知
        4.3.1 学情认知:学生学情与课堂中的反馈
        4.3.2 获取途径认知:获取学生认知的经验
    4.4 数学情境认知:对数学情境的理解与运用
        4.4.1 数学情境使用认知
        4.4.2 数学情境选择认知
        4.4.3 数学情境功能认知
5 W小学数学教师PCKg生成影响因素分析
    5.1 教师履历:PCKg的生成基础
    5.2 教学理念:PCKg的生成倾向
    5.3 课后反思:PCKg的生成动力
    5.4 师生关系:学生认知生成的根基
    5.5 生活领悟数学:情境认知生成的关键因素
6 W小学数学教师PCKg生成路径分析
    6.1 教师自我提升
        6.1.1 认真对待个人教学实践
        6.1.2 重视个人学习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6.2 校校帮扶
    6.3 科组合作
7 结论与建议
    7.1 W小学数学教师PCKg的总体框架
    7.2 启示与建议
        7.2.1 从小学数学教师个体做起:重审教学实践
        7.2.2 以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为踏板: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7.2.3 良好的学校管理:为教师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7)基于跨学科艺术团队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创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限制
第二章 跨学科艺术团队
    2.1 跨学科艺术团队必要性分析
    2.2 当代艺术团队分析
        2.2.1 创作集权式团队
        2.2.2 商业艺术机构
        2.2.3 艺术创作集群
        2.2.4 跨学科创作集体
    2.3 艺术团队的组织架构
        2.3.1 金字塔型
        2.3.2 导演中心制
        2.3.3 扁平式
        2.3.4 项目型
第三章 新媒体装置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3.1 概念:跨学科的观念转译
    3.2 技术:多学科的形式表达
    3.3 文档:文本化的团队协作
        3.3.1 方案
        3.3.2 节点与任务
        3.3.3 预算与花销
        3.3.4 文本规范与存档
    3.4 迭代:递进式的优化更新
    3.5 系统:多方位的整合
    3.6 跨学科艺术团队的管理
        3.6.1 资金管理
        3.6.2 进度管理
        3.6.3 人员管理
        3.6.4 沟通协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集体为方法的创作实践
    4.1 概念来源
    4.2 前期设计
        4.2.1 基础调研
        4.2.2 基础设计
        4.2.3 基础测试
        4.2.4 技术可行性分析
        4.2.5 概念方案
    4.3 原型制作
    4.4 作品制作
        4.4.1 成本预算及物料购买
        4.4.2 物料加工制作
        4.4.3 作品安装
        4.4.4 作品调试
    4.5 作品布展
        4.5.1 前期对接
        4.5.2 作品运输
        4.5.3 现场布展
        4.5.4 日常操作及展览维护
    4.6 作品记录与资料整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代表成果和作品
    项目经验
    学术交流活动
附录1: 吴珏辉访谈
附录2: 费俊访谈
附录3: 郑路访谈
附录4: 傅丹丹访谈
附录5: 王俊杰访谈
致谢

(8)跨语境视角下泰国高中生国产动画电影汉语视听教学研究 ——以《大鱼海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对外汉语视听教学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泰语语境与国产动画电影教学分析
    第一节 国产动画电影应用理论基础
        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二、心理学理论
        三、教学法理论
    第二节 泰语语境下的对外汉语视听教学
        一、语境相关研究述评
        二、泰语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三、泰语语境下对外汉语教学特点与启示
    第三节 国产动画电影视听教学情况分析
        一、国产动画电影概念与分类
        二、国产动画电影在跨语境汉语视听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分析
        三、泰语语境下国产动画电影教学现状与策略分析
第二章 《大鱼海棠》动画资源分析
    第一节 《大鱼海棠》作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大鱼海棠》动画题材分析
        二、《大鱼海棠》情节与情境分析
        三、《大鱼海棠》动画语言分析
    第二节 《大鱼海棠》动画资源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汉语教学手段多样化的需要
        二、提高学习者汉语学习兴趣的需要
        三、增加可理解性输入的需要
        四、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
第三章 动画《大鱼海棠》教学实践分析
    第一节 “海底世界成年礼”片段教学
        一、课堂情况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四、总结与反馈
    第二节 “椿的人间历练”片段教学
        一、课堂情况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四、总结与反馈
    第三节 “椿与鲲性命相连”片段教学
        一、课堂情况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四、总结与反馈
    第四节 “椿湫合力抚养鲲”片段教学
        一、课堂情况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四、总结与反馈
    第五节 “海底世界危机降临”片段教学
        一、课堂情况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四、总结与反馈
第四章 《大鱼海棠》在泰国高中汉语视听课教学成果分析
    第一节 动画《大鱼海棠》在泰国高中汉语视听课中应用的教学启示
        一、深入了解教学对象情况,选取合适的动画教学材料
        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灵活应对课堂状况
        三、语伴互助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四、以游促练,适当降低学习者焦虑水平
        五、转变教师职能,拉近师生关系
    第二节 《大鱼海棠》在泰国高中汉语动画视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动画语言艰涩难懂,中心思想偏离主流价值取向
        二、教师语言不够丰富,难以调动课堂气氛
        三、教师对于观影过程中的互动问题认识不清
        四、教师难以把控课堂游戏活动规模
        五、学生课后巩固监督工作缺失,课堂连贯性不够
    第三节 对泰国高中汉语视听课使用动画教学的思考
        一、动画教学资源的选取
        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使用
        三、游戏活动组织原则和注意事项
        四、课后反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跨语境视角下泰国高中生国产动画视听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9)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幼儿哲学教学
        (二)民间传统游戏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谷鲁斯内摹仿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谷鲁斯内摹仿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五)教育评价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幼儿哲学教学文献研究
        (二)国外有关游戏理论的文献研究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幼儿哲学教学的文献研究
        (二)有关幼儿游戏的文献研究
        (三)有关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
第二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理论建构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哲学进步呼唤幼儿哲学家的出场
        (二)幼儿哲学思维语言的发展水平分析
        (三)幼儿哲学何以存在的现象解读
        (四)幼儿哲学得以存在的学理解读
        (五)幼儿思维“神经窗户”打开的脑科学分析
    二、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教学价值分析
        (一)幼儿作为游戏的存在
        (二)游戏体验的思维触发机制
        (三)民间传统游戏的教育优势
        (四)游戏作为哲学探究的价值
        (五)几个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意涵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一)思考能力目标
        (二)感知能力目标
        (三)社会交往能力目标
        (四)情感态度健康发展目标
        (五)对话能力目标
        (六)人格塑造目标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
        (一)文化建构场
        (二)思维游戏圈
        (三)复式驱动对话教学法
第三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应然、实然与尝试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应然诉求
        (一)新时代幼儿的成长需求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三)哲学教学变革的需求
    二、幼儿哲学教学的实然状态
        (一)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发展
        (二)幼儿哲学教学内容以故事性文本为主
        (三)基本形成稳定的教学范式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尝试
        (一)基于“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二)基于“网鱼”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三)基于“欻嘎拉哈”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四)基于“绕口令”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第四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条件两极分化
        (一)学术研究一线教学条件不足
        (二)教学实践一线学术研究粗浅
    二、教学范式相对教条
        (一)忽视非有声语言对话
        (二)规则不当易引发消极等待
    三、哲学经验准备匮乏
        (一)模仿原型脱离现实
        (二)哲学天性保护意识淡薄
        (三)教师面前表现拘束
    四、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
        (一)问答单向性、一次性与自问自答
        (二)高控阻止幼儿“七嘴八舌”
        (三)“内摹仿”过程缺失
        (四)“假问题”时有发生
        (五)角色期待革新思考不够
    五、过于强调没有问题答案
        (一)忽视幼儿习惯养成关键期
        (二)忽视探究内容领域特点
第五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尚未形成幼儿哲学联动机制
        (一)学术机构与教育机构缺乏合作
        (二)学术人员与一线教师默契欠佳
    二、对社会环境认知和利用失衡
        (一)幼儿生活经验媒体化
        (二)自由与安全责任矛盾
    三、知识传授与习得目标观念深重
        (一)习惯喧宾夺主的知识性学习
        (二)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思考过程
    四、存在原生家庭教育不当影响
        (一)“补偿”教育问题突显
        (二)家庭问题导致童心封闭
    五、新教育思想理解偏差
        (一)忽视内摹仿价值与实现过程
        (二)鼓励教育有失分寸
第六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策略
    一、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决策策略
        (一)学前教育行政机构确立方针导向
        (二)学术研究与一线教学联接合作
        (三)学前教育设定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四)幼儿哲学教学内容的决策
    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设计策略
        (一)创设安全对话环境,量身定设组织教学
        (二)提供积极模仿范型,设定过程与结果目标
        (三)了解幼儿生活经验,从幼儿模仿天性出发
        (四)传统游戏常态化,在反复模仿中加深体悟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互动策略
        (一)摒弃成人视角目标,成就幼儿学习改变
        (二)积极改善提问,利用两个时间
        (三)避免旧习干扰视听,培养幼儿视听技巧
        (四)正确处理跟随性表达,将幼儿模仿价值最大化
        (五)把握规训与自由中控线,培养幼儿自我教育
        (六)幼儿模仿的另一种表达,无声语也要哲学解读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成效评价策略
        (一)幼儿哲学教学过程评价
        (二)幼儿哲学教学结果评价
        (三)教学成效评估总结
    五、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反思策略
        (一)基于教师教学态度的反思
        (二)基于教师教学组织的反思
        (三)基于教学反思的教育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式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评估项目
    附录4 研究开展过程性材料(选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告诉你如何做动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耳朵图图》系列动画研究[D]. 白宇恒. 西华大学, 2021
  • [2]科普讲座中重复信息的英汉同传策略 ——《时间的丰饶》口译实践报告[D]. 吴思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话语标记“你听我说”研究[D]. 洪硕成. 延边大学, 2020(05)
  • [4]源语语速与英汉同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黄韵歆.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5]“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教师PCKg内容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W小学数学教师的个案分析[D]. 廖俊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跨学科艺术团队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创作方法研究[D]. 张梦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跨语境视角下泰国高中生国产动画电影汉语视听教学研究 ——以《大鱼海棠》为例[D]. 匡义. 广西大学, 2020(07)
  • [9]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D]. 卢红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向您展示如何制作动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