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教研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教研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

一、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陈发虎,吕宪国,顾朝林,岳天祥,柴彦威,张平宇,汤茂林,朱竑,贺灿飞,甄峰,王姣娥[1](2021)在《“忆”彩纷呈——《地理科学》创刊四十年笔谈》文中研究说明我与《地理科学》的机缘受姜明所长邀请,很荣幸从2021年起担任《地理科学》主编,建立起了以主编-副主编-编委为主体的编委会负责制,把关论文质量,扩大刊物影响。《地理科学》创刊于1981年,以刊登地理科学的最新学术成果,报道地理科学的新理论、新发现、新观点和新方法,促进我国地理科学的学术活跃和发展为办刊宗旨,目标是办成我国地理科学领域顶尖的中文期刊。刊物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当代地理出版物》、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荣列高质量科技期刊目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三大领域T1区期刊,在全国2 000多种科技核心期刊中被遴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学术影响力Q1期刊"(前25%),在5 600种中外文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排名中位列Top10%,目前已成为我国地理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在《地理科学》创刊40周年之际,继续将期刊做大做强是这届编委会的责任。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余万福[3](2020)在《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乡村振兴已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随之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偏远乡村地区发展困难重重。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是一个距离大城市四小时车程的偏远乡村地区,交通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本论文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偏远乡村的发展之道,解决偏远地区乡村发展难题。本文将公益加入到偏远乡村旅游规划发展中,采用一种替代旅游的方式将旅游与偏远乡村产生联系,从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多的提倡公益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扶贫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旅游发展和旅游体验。考虑到云南省旅游发展困境,采用公益旅游的形式对乡村旅游地进行规划设计,首次将公益旅游和乡村旅游联系起来。内容:首先,通过对乡村规划、公益旅游发展、旅游规划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乡村规划,总结国内乡村规划发展问题;其次,通过梳理文献和公益旅游相关案例发现,公益旅游可以克服当前国内乡村规划建设遇到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将公益旅游加入到乡村规划建设中,站在公益的视角来分析云南地区乡村发展的可能性;最后,将乡村公益旅游的研究结论运用于云南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片区,提出公益文创研学游、公益扶贫扶智游、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公益农事体验游四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通过这四个产品设计来带动该片区重点村落的规划设计。结论:明确乡村公益旅游五个特点;对乡村公益旅游活动进行分类;将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发展总结五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运营模式。本文力求为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滨江片区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为偏远地区乡村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欧阳子豪[4](2019)在《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文中研究指明“教学理念很难是全新的,历史中总有它的踪迹”。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我们也总能从学科自身逻辑中发现可以指引学科教学理念的光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本研究是一个学科教学的溯源研究,这个“源”便是学科逻辑。本研究旨在探寻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对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和教学实施的指导作用。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为例,展示如何利用学科逻辑指导教学,缓解目前学科教学研究与一般课程和教学论研究相比学科特色不鲜明的困境。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出完整的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咨询专家对初步研究结论的认同度,并进行相应修正。最后以课堂观察的形式阐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研究结论。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一、系统阐述了学科逻辑的内涵和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认识切入点。文章认为,学科逻辑包括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两大内涵。学科知识逻辑指知识的内在关联,学科思维逻辑指思考问题的学科思维方式。“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是总结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两个切入点。从“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从区域视角分析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其逻辑主轴是要从人地关系的视角看待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对人文地理内容核心主题的提炼和主题关联的梳理具有指导作用,据此,可将看似“散乱”的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化:1.从区域研究一般内容维度出发,结合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最终确定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为高中人文地理三大核心主题;2.从“地域系统”形成的角度看,三大核心主题之间存在“格局-过程-机制”的关联。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三个核心主题构成人地协调观素养整体性培养的载体。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为把握高中人文地理总体教学方向和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线提供了指向。总体教学方向与具体教学路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大同”与“小异”。1.对于教学方向,“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指示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高度来把握人文地理教学,将人文地理教学的关注点由“人”转向“人地关系”;2.对于教学路线,“关于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指明要用区域思想方法指导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教学,文章认为:(1)“形式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切合人类活动“空间分布”教学对分布特点和分布成因的关注;(2)“功能区”思想方法,在内容上和思维上契合人类活动“空间联系”教学对区际横向联系分析的侧重;(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三个基本研究环节,切合人类活动“空间过程”教学对人文地理过程基本构成单元的重视;3.通过区域视角和人地关系内在联系的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人地关系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人地关系区际联系来认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层级。四、咨询专家对研究结论的认同度较高。通过总结专家意见与进一步咨询,本文认为:1.在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区别,而更应关注二者的联系。强调区域视角,并非忽视人类活动本身的原理和规律。文章指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在于了解人类活动自身,而是以人类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区域思想方法和人地观念等地理素养;2.“形式区”思想方法和“功能区”思想方法在指导核心主题教学时不能截然分开,而要综合考虑,各有侧重。五、阐述了如何在课堂观察中运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此,本研究首次设计了基于学科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量表,核心是利用人文地理核心主题及其教学思路设计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工具,对地理教学课例进行了分析。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定量和定性结合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诊断和评价。展示了课堂教学实验之外,学科教学研究结论的另一种可能的实证方法。

钱之辉[5](2017)在《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理论的城市居住区景观研究 ——以香溪琴谷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文中提出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1970年代兴起的重要地理学流派在西方学界已被充分讨论和深入研究,人文主义地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了解人类世界,而景观是人类生活空间中的自然环境。人文主义地理学从人的情感和感受价值来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它的理论视角非常的特别,更注重人本身的体验价值,而这样的理论基础对景观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研究城市居住区景观也是意义深远的。城市居住区景观是人们生活居住的重心,因此和人文主义地理中以人的感情意志为前提的理论基础一致,但是国内的设计中研究人文主义地理学理论的环节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本人希望通过提出城市居住区景观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来阐述人的情感、价值观、文化对空间、地方、景观的影响,分析城市居住区景观中人与地的关系,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视角对城市居住区景观进行研究。

朱鹤,刘家明,桑子文,魏文栋,魏宗财[6](2017)在《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以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斯)尔》史诗派生出的格萨尔文化是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态。文化资源是文化的载体和展示形式,具有价值性和不可替代性。研究格萨尔文化资源的分类、空间分布及成因对于探讨青藏高原地区人地关系,保护人类非物质遗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格萨尔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并于2014年被授予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本文首先对格萨尔文化资源进行界定和分类,并以果洛为例,探讨格萨尔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自然地理条件(高程、水源、坡度、坡向、可达性)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文化资源分布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格萨尔文化资源可以分为4大类,11个亚类和60个子类,果洛的格萨尔文化资源覆盖全部类型,共1189个;(2)果洛格萨尔文化资源空间分布具有聚集性,其中A类文化人(团体)类集聚程度最高,并通过最近邻分析和密度分析对各类文化资源的集聚空间进行识别;(3)格萨尔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多位于海拔相对较低、距水源地较近的位置,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分布对坡度、坡向和可达性的关系不同。

虞虎,刘青青,陈田,陆林,李亚娟[7](2016)在《都市圈旅游系统组织结构、演化动力及发展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旅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对都市圈旅游系统的形成要素和演化特征等方面研究尚不清晰,限制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基于概念界定、组织构成、演化动力与机制、作用过程与特征的分析思路,系统研究都市圈旅游系统的发展特征。结果显示:都市圈旅游系统是在特定地理单元内,以区域城镇体系、生态空间为物质基础,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集聚中心,以多类型旅游吸引物、区域旅游目的地、一体化旅游设施、网络化旅游媒介和旅游交通体系共同组成的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的旅游地域综合体,具有文化同源性、规模层次性、产业关联性、空间圈层性等特征。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交通条件改善等外部因素演化促进了都市圈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集聚、重大事件、区域旅游品牌营销以及政府旅游合作构成的地理邻近结构力、产业链辐射力、行政协调力和文化结构力四种力量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系统的空间演化,形成了极化吸引、空间对流、平衡优化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呈现出单中心扩张、空间联动和多级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该结论对客观地认识都市圈旅游系统及其后续深入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地理学会华中地区代表处[8](2016)在《中国地理学会2015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在信阳召开》文中提出2015年10月23-25日,中国地理学会2015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在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省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报》等地区和单位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年会,会议主题为"地理科学与区域创新发展"。本次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华中地区代表处、河南省地理学会、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湖北省地理学会、湖南省地理学会、江西省地理学会等协办。

范今朝[9](2016)在《“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文中指出目前历史地理学界在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的学术史论述中,一般多提及"禹贡学派",这当然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仅论及"禹贡学派"对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影响而不及其他,会有以偏概全之嫌。这其中,学界对与"禹贡学派"同时(甚至产生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存在于南方(南京、杭州)的另一支一脉相承且影响甚大的学术力量——即1923-1936年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南高史地学派",以及1936-1949年间的浙江大学的"史地学系"诸学者的业绩多少有些忽视。本文认为,在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历史地理学的"史地学派",该派以张其昀先生为核心,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创建与学术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因该派的学会、刊物和大学的系科建制多以"史地"为名,且强调"史地合一"、"自然与人文并重"和"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的研究宗旨,故可称之为"史地学派"。

肖超[10](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忆”彩纷呈——《地理科学》创刊四十年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我与《地理科学》的机缘
回忆在《地理科学》编辑部工作的时光
《地理科学》故事一则
《地理科学》励我前行
绽放在《地理科学》里的时间地理学
《地理科学》创刊四十周年寄语
《地理科学》发表的地理教材研究及其他
我的地理科学之路——《地理科学》四十岁生日之际的回想
我与《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助我成长
《地理科学》同龄人的成长记录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理论意义
        1.2.3 选题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研究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2.2.2 国内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2.2.3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2.2.4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2.3 公益旅游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2.3.1 重庆巫山县乡村公益旅游
        2.3.2 “游牧行”公益旅游实践研究
        2.3.3 井冈山红色公益旅游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3.1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调查分析
        3.1.1 设计问卷
        3.1.2 问卷发放
        3.1.3 问卷数据分析
        3.1.4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总结
    3.2 乡村公益旅游的特点
        3.2.1 利他性和利己性
        3.2.2 旅游性与公益性共存
        3.2.3 乡村性
        3.2.4 无害性
        3.2.5 参与性与体验性
        3.2.6 可持续性
    3.3 乡村公益旅游的分类
    3.4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类
        3.4.1 乡村旅游资源的一般分类方法
        3.4.2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3.5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类
        3.5.1 公益旅游产品的常见分类方法
        3.5.2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3.6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3.6.1 效益平衡原则
        3.6.2 社会效益原则
        3.6.3 环境适度开发原则
        3.6.4 旅游产品多样化原则
    3.7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3.7.1 “政府+”模式
        3.7.2 “高校+”模式
        3.7.3 “公益机构+”模式
        3.7.4 “旅行社+”模式
        3.7.5 “公益旅游者个体+”模式
    3.8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运营管理
        3.8.1 先进的管理模式
        3.8.2 树立公益品牌,加强品牌推广
        3.8.3 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共赢
    3.9 小结
第四章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前期分析
    4.1 漠沙镇基本概况
        4.1.1 自然地理条件
        4.1.2 人文地理条件
    4.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现状
        4.2.1 基本概况
        4.2.2 旅游基础与资源分析
        4.2.3 花腰傣原生农耕智慧
        4.2.4 土地利用现状
        4.2.5 上位规划
    4.3 重点村落现状
        4.3.1 南碱村
        4.3.2 丙南村
        4.3.3 大沐浴村
    4.4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
        4.4.1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区位分析
        4.4.2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析
        4.4.3 漠沙乡村公益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4.4.4 SWOT分析
        4.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结论
    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规划基本思路
        4.5.1 规划范围确定
        4.5.2 规划思路
        4.5.3 目标及定位
    4.6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适宜的公益旅游产品
        4.6.1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村民意愿分析
        4.6.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选择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实践
    5.1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总体实施脉络
        5.1.1 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5.1.2 农业+公益旅游业
    5.2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构建
        5.2.1 政府主导
        5.2.2 高校主导
        5.2.3 社会企业主导
        5.2.4 旅行社主导
        5.2.5 公益旅游者个体主导
    5.3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与旅游项目
        5.3.1 公益文创研学游
        5.3.2 公益扶贫扶智游
        5.3.3 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
        5.3.4 公益农事体验游
    5.4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
        5.4.1 旅游带空间结构规划
        5.4.2 旅游带项目布点规划
        5.4.3 旅游带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4.4 旅游带道路交通规划
        5.4.5 旅游带旅游线路规划
        5.4.6 旅游带绿地及景观空间规划
        5.4.7 旅游带标识系统规划
    5.5 重点地段旅游活动策划及规划设计
        5.5.1 南碱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5.5.2 丙南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5.5.3 大沐浴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1.1 理论研究成果
        6.1.2 项目基地问题研究结果
        6.1.3 提出适应性策略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附录 B:调查问卷
附录 C:图片索引
附录 D: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图集(部分)

(4)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地理学科逻辑梳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领域的基础性课题
        (二)学科逻辑是使学科教学研究从经验向理论提升的立足点
        (三)学科逻辑向学科教学转化是改进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问题
        (一)研究主题
        (二)具体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可以实现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结构化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教材内容取舍和学科体系完整性之间的关系
        (三)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路径的把握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科学指向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为设计具有学科针对性的课堂观察量表提供了依据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学科逻辑的研究
        (二)目前高中人文地理教材结构分析和教学策略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学科逻辑的内涵辨析-研究的前提
        (二)人文地理
    六、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起点
        一、国内外地理学家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特点的认识
        二、国内外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认识对分析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启示
        三、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起点认识人文地理学科逻辑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
        一、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提炼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二、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及其教学指导意义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
        一、指向“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总体研究方向及其对教学的指引
        二、基于区域思想方法的人文地理思维方式及其对教学路径的指导
    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结构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认同度调查
    第一节 专家咨询的调查工具设计与调查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咨询专家的遴选与问卷发放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分析的结果
        三、对研究结论的修正
第三章 学科知识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
    第一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一、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化的常见思路
        二、从学科知识逻辑出发梳理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的必要性
    第二节 利用学科知识逻辑确定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一、区域研究内容维度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二、“空间”的内涵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三、人文地理具体研究问题对认识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指导作用
        四、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的确定: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空间联系
    第三节 从学科知识逻辑看高中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一、利用“格局-过程-机制”建立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关联
        二、从人地协调观整体性的角度认识人文地理核心主题之间的结构化
    第四节 依循学科知识逻辑的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一、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梳理结果
        二、高中人文地理内容结构的教学价值
第四章 学科思维逻辑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
    第一节 “空间分布”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分布”教学目标
        二、“形式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分布”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二节 “空间联系”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联系”教学目标
        二、“功能区”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空间联系”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三节 “空间过程”的教学路径
        一、基于学科逻辑的“空间过程”教学目标
        二、基于构成单元的“空间过程”教学路径及案例
    第四节 “关于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对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指向
        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在总体方向上的常见偏差
        二、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应把握的总体目标
        三、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总体方向:从关注“人”到关注“人地关系”
        四、“大同”与“小异”:总体教学方向与核心主题具体教学路径的关系
    第五节 以“区域”为立足点认识人地关系
        一、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合理性
        二、从区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三个基本维度
        三、区域视角下人地协调观素养内涵的结构
        四、从区域特征到区际联系-初高中人地协调观培养要求级差
第五章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教学指导作用的实践运用-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第一节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指标体系设计
        一、根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确定一级指标
        二、依据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设计二级指标
    第二节 水平层级的拟定
        一、不同水平层级的划分和表述
        二、水平层级赋值方法
    第三节 课堂观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内容效度
        二、校标效度
        三、信度
    第四节 学科逻辑视角下的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过程
        二、高中人文地理课堂观察结果分析及讨论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解人文地理学科逻辑提供了两个切入点
        (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建立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结构
        (三)人文地理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主要在于把握人文地理核心主题教学思路
        (四)学科知识逻辑和思维逻辑可作为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基础
    二、研究展望
        (一)学科逻辑指导人文地理教学的效果需要实验进一步检验
        (二)基于学科逻辑的教学研究应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指导作用”认同度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咨询专家相关信息
    附录三 :基于学科逻辑的课堂观察量表二级指标水平层级说明
    附录四 :课堂观察量表信效度检验所用的课例素材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理论的城市居住区景观研究 ——以香溪琴谷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空间与地方
        一、空间的理解
        二、地方的含义
    第二节 经验之说
        一、经验视角
        二、亲切经验
    第三节 逃避主义
        一、逃避的解释
        二、逃避的途径
    第四节 地方的感受价值
        一、官能感知
        二、通感
        三、语言
第二章 景观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关系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
        一、景观的定义
        二、地理学中对景观的理解
    第二节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景观的影响
        一、主体性影响
        二、价值观影响
第三章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地理学含义分析
    第一节 城市居住区景观的概念
        一、城市居住区
        二、城市居住区景观
    第二节 城市居住区景观“人”的分析
        一、居民对环境的“爱”与“怕”
        二、居民对地的感情
    第三节 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分析
        一、客观与主观的空间环境
        二、城市居住区景观和“空间”的联系
    第四节 城市居住区景观“地方”分析
        一、地方的价值和经验
        二、城市居住区景观中的“地方”
第四章 香溪琴谷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分析
    第一节 居住区概况
        一、区位分析
        二、总体布局分析
    第二节 区域景观分析
        一、主入口商业区
        二、中心景观区
        三、组团别墅区
    第三节 绿化景观分析
        一、上层植被
        二、下层植被
    第四节 景观小品分析
        一、照明系统
        二、标识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图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作品)
致谢

(6)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以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格萨尔文化资源的界定与分类
    2.1 格萨尔文化资源的界定
    2.2 格萨尔文化资源的分类
3 果洛格萨尔文化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3.1 数据来源
    3.2 果洛格萨尔文化资源总体概况
    3.3 果洛格萨尔文化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3.3.1 空间集聚特征
        3.3.2 集聚区域识别
4 格萨尔文化资源分布特征及成因
    4.1 高程
    4.2 水源
    4.3 坡度
    4.4 坡向
    4.5 可达性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7)都市圈旅游系统组织结构、演化动力及发展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都市圈旅游系统概念
3 都市圈旅游系统的组织结构
    3.1 都市圈旅游要素构成
        3.1.1 旅游客源地
        3.1.2 旅游吸引物
        3.1.3 旅游交通
        3.1.4 旅游产业
        3.1.5旅游信息媒介
    3.2都市圈旅游子系统构成
        3.2.1需求子系统
        3.2.2吸引物子系统
        3.2.3产业子系统
        3.2.4媒介子系统
        3.2.5支撑和保障子系统
        (1)政策支撑和保障
        (2)经济发展支撑和保障
        (3)生态环境支撑和保障
    3.3联系渠道构成
        3.3.1都市圈自然生态空间
        3.3.2都市圈城镇体系
        3.3.3都市圈旅游地职能分工
        3.3.4都市圈交通信息一体化
    3.4系统特征
        3.4.1文化同源性
        3.4.2规模层次性
        3.4.3产业关联性
        3.4.4空间圈层性
4 都市圈旅游系统形成的外部环境、演化动力与形成机制
    4.1 外部环境
        4.1.1 经济全球化增强了都市圈旅游的空间集散能力
        4.1.2 信息化提高了都市圈旅游要素流的空间交互能力
        4.1.3 综合交通体系使都市圈的旅游要素流动更为便捷、通畅
    4.2 演化动力
        4.2.1 文化结构力
        4.2.2 产业链辐射力
        4.2.3 地理邻近结构力
        4.2.4 城市行政协调力
    4.3 形成机制
        4.3.1 市场机制
        4.3.2 竞合机制
        4.3.3 集聚和扩散机制
        4.3.4 制度机制
5 都市圈旅游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
    5.1 演化过程
        5.1.1 旅游城市化发展促进了都市圈旅游地功能的完善
        5.1.2 旅游地实力的动态变化促成了都市圈旅游地的层级分化
        5.1.3 都市圈客源流动推动不同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联系
        5.1.4 旅游地网络联结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系统的形成
    5.2 演化特征
        5.2.1 极化吸引阶段——单中心旅游地扩张模式
        5.2.2 空间对流阶段——旅游地空间联动模式
        5.2.3 平衡优化阶段——多级旅游地网络模式
6 结论与展望

(9)“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史地学派”的发展脉络———兼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阶段
    (一)“史地学派”的发展过程及近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大学术事件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1.引入和先导阶段:1904-1923年
        2.创建和形成阶段(近代的历史地理学阶段):1923-1949年
        3.转向和独立阶段(现代的历史地理学阶段):1949-1982年
        4.回复和多元阶段(当代的历史地理学阶段):1982至今
三“史地学派”存在的标志———基于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的视角
    (一)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史地学派”形成与存在的标志
        1.以张其昀先生为核心,其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思想与相关研究均系统而成熟,初步建立起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地位,并在其影响下,该派的历史地理学的理念、思想、方法,成为当时学界的主流。
        2.具有成熟的学术建制(学会、刊物、大学系科等)
        (1)大学系科(建制化程度最强,有体制保障)
        (2)学会与刊物
        3.核心人物贯穿始终,人员构成相对固定,且以南高—东大的史地研究会为肇始与渊源,并以浙江大学史地系为成员集中所在。
四结语

(10)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结构安排
        1.5.3 研究方法
        1.5.4 创新点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1.6.1 副文本理论
        1.6.2 共同体理论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5.5.1 地理学共同体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6.1.2 区域地理译着
        6.1.3 人文地理译着
        6.1.4 自然地理译着
        6.1.5 经济地理译着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6.1.7 游记类译着
        6.1.8 地理学史译着
        6.1.9 技术地理译着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7.2.1 研究贡献
        7.2.2 研究局限
        7.2.3 研究展望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忆”彩纷呈——《地理科学》创刊四十年笔谈[J]. 陈发虎,吕宪国,顾朝林,岳天祥,柴彦威,张平宇,汤茂林,朱竑,贺灿飞,甄峰,王姣娥. 地理科学, 2021(12)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万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人文地理学科逻辑的教学导向[D]. 欧阳子豪.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理论的城市居住区景观研究 ——以香溪琴谷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D]. 钱之辉. 苏州大学, 2017(04)
  • [6]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以格萨尔(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朱鹤,刘家明,桑子文,魏文栋,魏宗财. 地理学报, 2017(06)
  • [7]都市圈旅游系统组织结构、演化动力及发展特征[J]. 虞虎,刘青青,陈田,陆林,李亚娟. 地理科学进展, 2016(10)
  • [8]中国地理学会2015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在信阳召开[J]. 中国地理学会华中地区代表处. 地理学报, 2016(01)
  • [9]“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J]. 范今朝.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6(01)
  • [10]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教研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徐州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