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2000

迈入2000

一、健步跨入2000(论文文献综述)

魏华[1](2021)在《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及推进策略》文中指出随着“体育育人”、“体育强国”、“立德树人”等体育教育理念的普及,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层面的蓬勃发展反映出国家的强大,在国家强大的同时,残疾人群体受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城市,在教育方面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得益于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视障学生高等教育方面,上海市目前有三所高校招收“低视力”学生,对视障学生文化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可供参考的资料几乎是凤毛麟角。为全面了解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发展规律,厘清期间的基本发展路线变化,并探索今后发展方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师范大学2002—2020年招收的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针对性推进策略,使视障学生能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促进视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果显示:学校面向视障学生招收的学院专业较。健康状况方面,17人处于优秀、良好水平,28人处于一般、较差水平;视力发展变化方面,8名同学视力持续下降,37名同学保持现状(先天性视力障碍学校33名,后天导致视力障碍学生12名)。鲜有针对视障学生建立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器材,但是视障学生非常希望能参与体育活动,期望以体育课程或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参与,对体育活动需求程度较高。多数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希望每周1-2次,每次16-30分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在参与动机的选择上多数是为了人际交往和娱乐消遣。根据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视障学生发展方向愈发明朗。学校面向视障学生招生的学院较多,为其开设的专业较多,视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逐渐加大,毕业后能有更好发展方向,更多人生选择,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愈发清晰明朗。(2)视障学生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匮乏。建立无障碍运动空间,需要加大学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需要加快视障学生体育活动项目开发速度。(3)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情况较为乐观。上海师范大学相关教育部门将视障学生体育课归纳为弱势群体保健班课程,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丰富,运动项目特点多为运动量小、低能耗,授课地点可使用锻炼器材较多,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比较乐观,他们参与学校体育课程意愿积极,希望在参与体育课程阶段学习运动技能,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4)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主因是增进健康、友谊和展现自我。拥有健康体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建立深厚友谊的交际圈是人生道路上成功的阶梯,实现人生理想正是自身能力的完美体现。(5)视障学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视障学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一方面,与视障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好、认为体育课程难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俱乐部、体育竞赛是视障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群体的良好媒介,视障学生更愿意以俱乐部、体育竞赛等形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6)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主要影响因素是缺少时间,社会主要影响因素是缺少合适运动场地,学校主要影响因素是缺少硬件设施,家庭主要因素是父母的鼓励。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高蕊[3](2020)在《安踏的“转型”之道》文中提出2019年双十一,安踏体育1分钟销售破亿元,1小时21分钟成交额突破1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NIKE花费1小时29分钟成交额突破10亿元,李宁耗时1小时30分钟销售破3亿元,特步1小时59分钟成交额破亿元。12月16日,安踏集团发布了2019年盈利预告,若不包含收购Amer Sports的影响,归母净利润

季念[4](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研究指明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吴开霖[5](2019)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文中认为“十三五”时期既是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压力日益凸显的时期,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时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鉴于体育运动在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人民群众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精神以及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无以替之的重要作用。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战略,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完善老年群体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助力老年群体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背景,研究从多中心治理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理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的研究方法,遵循我国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优化路径探讨的行文逻辑,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基本情况,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期为老年人群体不断提供更高层次的健康需求,进一步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培养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增强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推动体育融入生活,切实提升全国各族人民健康水平。研究发现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侧重混合性强制性政策工具,推进服务供给布局;二是重视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供给,带动服务全面发展;三是采用自愿性混合性政策工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一是专门政策体系缺位,缺乏整体发展布局;二是参与激励机制不全,欠缺集体行动逻辑;三是活动资金总量不敷,导致可持续性较差;四是社会力量发育不够,致使服务范围过窄;五是潜在力量发掘不足,以致参与力量单薄。研究提出优化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路径:一是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建构社会力量参与制度空间;二是丰富参与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内在动力;三是建立资金筹集机制,保障体育服务供给可持续性;四是采取多元培育举措,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全面能力;五是挖掘潜在社会力量,确保体育服务供给全方位性。

董晓霞[6](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认为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曹宇[7](2018)在《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可持续再生 ——以西安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在高密度、高强度开发模式下的进行着高速发展,使得城市环境问题和城市病问题凸显。高密度、人口膨胀、环境恶化、高耗能、耗费资源等非可持续性问题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作为城市高密度环境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居民户外活动的的重要场所同样面临着非可持续性问题的威胁。在降低能耗、节约资源、缓解城市温室效应、应对城市洪涝、降低城市噪音、缓解城市污染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而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贯彻和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由增量逐渐向提质发展转型。将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内的公共空间景观通过“可持续再生”过程,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缓解高密度城市的压抑感、提供更多的功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应对城市洪涝和噪音、污染的多方面能力。对我国当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城市高密度聚集区为背景,以其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论支持,通过在对各类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和所面临的各类非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梳理和深入剖析,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各类高密度聚集区中空间与功能、耗能、绿化种植、雨水消化以及减污降噪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空间功能复合叠加、减低能耗、发挥园林植物节水固碳效益最大化、恢复雨水循环和通过景观手段减污降噪提出五条设计原则,通过营造新能源景观发电景观减少对城市电力的依赖;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再生材料、环保材料营造景观;利用节水固碳效益最大化的植物搭配;形成连贯的雨水消化利用系统;利用植物吸收废气、减少噪音、降低光污染等多条设计策略;最终通过在西安市具有典型性特征的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对上述多条设计原则与策略进行应用,探寻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再生”的设计方法,赋予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以更好地空间感受、更多样化的使用功能、更低的耗能、更好的雨水消化能力以及更舒适的空间环境。有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提高、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除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白薇[8](2018)在《《博雅汉语》中的文化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文化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语言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对汉语学习者来说,是否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一个关键标志,也是他们对文化词的运用是否正确无误。然而在词汇教学中,文化词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还非常容易被对外汉语教师所忽略。正因如此,汉语学习者对文化词的理解和掌握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文化词的教学与学生对文化词的运用和理解。教材是连接汉语学习者与对外汉语教师的一座桥梁。《博雅汉语》作为目前全国多数高校使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材料,遵循了第二语言习得的指导思想,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制定了相对应的等级,出版之后,就受到了很多好评。本文在先前各位学者对文化词的界定以及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文化词的定义并将文化词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了《博雅汉语》这套教材初、中、高级阶段中每一课的文化词,在对各册教材进行了统计之后,按照《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所有文化词进行了等级划分,根据不同类别以及按照大纲所划分的等级标准,计算了各类、各级词汇所占比重,分析研究了《博雅汉语》这套教材中文化词的主要特征,最后在众多学者对文化词教学方面的研究上,总结归纳了适用于《博雅汉语》这套教材的文化词教学法。

施金豆[9](2016)在《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与运动处方干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教职工体质健康检测、问卷发放回收、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教职工的体质健康状况与健身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干预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出愿意接受干预样本,进行个案运动处方制定、处方干预、干预前后对比等研究方法,对干预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数据进行测量,并对派生指标指标进行测量、计算分析;分别得出如下结论:1.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形势不乐观;影响我校教职工体质健康主要因素是超重和肥胖;女教职工的健康水平要比男教职工健康水平高。2.云南师范大学的男女教职工腰臀比值过大,患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3.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体脂率较高;体内脂肪分布情况需进一步进行确定。4.在对瘦体重的统计分析中,云南师范大学男女教职工的瘦体重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身体力量素质在减弱。5.在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的骨强度现状分析发现男职工的骨强度年龄特征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6.实验结果表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对体质健康有益,在接受3个月的运动干预后,每个干预对象的体质健康指标都有所改善。7.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健康意识到位,但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我校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有:“工作忙”、“缺乏组织指导”等。8.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现状与未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相关,虽然认知度高,但是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毅力不够。

张昭昉[10](2015)在《台湾中医骨伤科的沿革、流派与治疗方式》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现在台湾岛上2300万居民,除了原本就生长于此地的原住民外,绝大部分都是从祖国大陆迁移来此的移民后裔。第一次大量的移民是在400年前明朝末年时郑成功带领了剩余明朝的军民移至台湾,而第二次大量的移民则是在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带来了200万军民。故在这数百年间大大小小的移民潮也将内的文化带入台湾,当然也包括了中医的伤骨科治疗技术「但随着台湾近几十年间的高度开发,迅速的将台湾从农业劳动的社会转型成工商业甚至以商业为主的社会。再加上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对中医伤骨科的给付限制,造成现在台湾中医伤骨科求诊患者病形的改变,从以往多为骨折、脱臼等硬性损伤慢慢改变到以筋肉酸痛麻痹的软性损伤。研究方法第一步:查寻现有台湾伤骨科之发展过程及医师培养制度。第二步: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下,对中医伤骨科治疗给付的限制及药物方剂给付的规范。第三步:访谈在台湾伤骨科具有权威的专家,并记录其对中医伤骨科病的治疗方式及建言。第四步:内地大陆伤骨科多见的疾病和台湾伤骨科多见的疾病及治疗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1.因社会结构差异造成台湾中医伤骨科和大陆中医伤骨科的疾病种类及治疗方式不同。2.因医疗保险制度造成大陆和台湾对中医伤骨科的疾病种类及治疗方式的不同。

二、健步跨入200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步跨入2000(论文提纲范文)

(1)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及推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日趋完善
        1.1.2 国家、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1.1.3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迫切需求
        1.1.4 体育活动影响视障学生身心健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残疾人
        2.2.2 残疾人体育
        2.2.3 体育活动
        2.2.4 视力障碍的区分
        2.2.5 视障学生的特征和分类
    2.2 残疾人体育政策及法律、法规
    2.3 国内外残疾人体育研究现状
        2.3.1 国外残疾人体育研究现状
        2.3.2 国内残疾人体育研究现状
    2.4 国内外视障学生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2.4.1 国外视障学生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2.4.2 国内视障学生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视障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4.1.1 视障学生性别、人数情况分析
        4.1.2 视障学生身高、体重情况分析
        4.1.3 视障学生所属学院及专业
        4.1.4 视障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视力情况分析
        4.1.5 不同性别视障学生健康、视力水平及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对比
    4.2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4.3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4.3.1 视障学生的体育课程及参与情况分析
        4.3.2 视障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4.4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与健康水平、视力水平的相关关系
        4.4.1 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情况与健康、视力水平的相关分析
        4.4.2 参与体育课程动机与健康水平、视力水平的相关分析
        4.4.3 视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与健康、视力水平相关分析
    4.5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态度分析
        4.5.1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与主要动机
        4.5.2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程分析
        4.5.3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与参与形式分析
        4.5.4 视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意愿与体育课程难易、满意程度分析
    4.6 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4.6.1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因素
        4.6.2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因素
        4.6.3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学校因素
        4.6.4 影响视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家庭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视障学生的发展方向愈发明朗
        5.1.2 视障学生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匮乏
        5.1.3 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情况较为乐观
        5.1.4 视障学生体育课程参与主因为增进健康、友谊和展现自我
        5.1.5 视障学生整体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意愿程度较高
        5.1.6 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5.2 建议
        5.2.1 加强和完善针对特殊人群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2.2 学校应结合视障学生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策略,加快课程改革
        5.2.3 建立特殊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形式
        5.2.4 激发视障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加快建立无障碍运动空间
        5.2.5 促进家庭和学校联系,培养视障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5.2.6 关注了解视障学生,对其渗透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视障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学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C: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视障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安踏的“转型”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早期的安踏
危机下,安踏转型
多品牌组合的精准定位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4)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依据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对象
        0.2.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之处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1.1 皇帝形象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1.2 官员形象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2.1 军人形象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2.2 百姓形象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3.2.3 嵌套性叙述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4.1.1 民间的游历
        4.1.2 战地的目击
        4.1.3 传闻的影响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5.1 历史意义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5.2 审美意义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5.3 当代启示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
        1.2.2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战略,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
        1.2.3 深化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完善老年群体公共服务体系
        1.2.4 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助力老年群体美好生活需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社会力量的研究
        1.3.2 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研究
        1.3.3 关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逻辑分析法
        1.5.3 内容分析法
        1.5.4 数理统计法
        1.5.5 个案研究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理论体系及理论基础
    2.1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理论体系
        2.1.1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概述
        2.1.2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构成要素
    2.2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社会责任理论
        2.2.3 新供给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文本特征分析
    3.1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的界定、来源及遴选
        3.1.1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的界定
        3.1.2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的来源及遴选
    3.2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3.2.1 X维: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政策工具维度
        3.2.2 Y维: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作用领域维度
        3.2.3 Z维: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相关主体维度
        3.2.4 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3.3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文本单元编码与数据分析..
        3.3.1 政策文本单元的编码原则及规则
        3.3.2 政策文本单元的数据分析
    3.4 基于政策工具的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政策文本特征..
        3.4.1 侧重混合性强制性政策工具,推进服务供给布局
        3.4.2 重视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供给,带动服务全面发展
        3.4.3 采用自愿性混合性政策工具,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第四章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实践模式
    4.1 政府购买型参与模式概述
        4.1.1 政府购买型参与模式释义
        4.1.2 政府购买型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4.1.3 政府购买型参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4.2 冠名赞助型参与模式概述
        4.2.1 冠名赞助型参与模式释义
        4.2.2 冠名赞助型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4.2.3 冠名赞助型参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4.3 自建共享型参与模式概述
        4.3.1 自建共享型参与模式释义
        4.3.2 自建共享型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4.3.3 自建共享型参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4.4 资助捐赠型参与模式概述
        4.4.1 资助捐赠型参与模式释义
        4.4.2 资助捐赠型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4.4.3 资助捐赠型参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4.5 志愿服务型参与模式概述
        4.5.1 志愿服务型参与模式释义
        4.5.2 志愿服务型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4.5.3 志愿服务型参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
    5.1 专门政策体系缺位,缺乏整体发展布局
    5.2 参与激励机制不全,欠缺集体行动逻辑
    5.3 活动资金总量不敷,导致可持续性较差
    5.4 社会力量发育不够,致使服务范围过窄
    5.5 潜在力量发掘不足,以致参与力量单薄
第六章 优化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路径探讨
    6.1 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建构社会力量参与制度空间
    6.2 丰富参与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内在动力
    6.3 建立资金筹集机制,保障体育服务供给可持续性
    6.4 采取多元培育举措,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全面能力
    6.5 挖掘潜在社会力量,确保体育服务供给全方位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一、滇越道上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二、滇缅路纪行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三)风景之“似”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一)“古风”犹存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三)“野蛮的可爱”
        二、边城风貌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二、抗战中的觉醒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第一节 “扬威异域”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三)士兵出征感怀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二、牺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一、“向新世纪跃进”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二、路的凝聚力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一)“机械的能”
        (二)战士的血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二)从“野人”到“边胞”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一)战火的“标识”
        (二)征服野人山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可持续再生 ——以西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和城市发展带来环境和能源危机
        1.1.2 “可持续”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1.1.3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性建设滞后
    1.2 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可持续”理论在城市建设领域的研究现状
        1.4.2 “可持续再生”理念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论文研究方法
2.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再生相关概念与研究
    2.1 景观的可持续再生
        2.1.1 景观可持续再生的概念
        2.1.2 景观可持续再生的内涵
        2.1.3 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再生的目标
    2.2 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
        2.2.1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定义
        2.2.2 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定义
        2.2.3 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分类与特征
    2.3 本章小结
3.西安地区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性调查研究
    3.1 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中景观空间问题
        3.1.1 休憩活动公共空间景观空间严重匮乏
        3.1.2 硬软质空间比例失调
        3.1.3 公共空间景观利用情况良莠不齐
    3.2 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中景观能耗有待降低
        3.2.1 景观照明能耗有待降低
        3.2.2 低耗能的环保可持续材料应用不足
        3.2.3 新能源发电景观设施利用不足
    3.3 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中景观绿化种植问题
        3.3.1 植物种植忽视固碳效果
        3.3.2 植物种植和灌溉缺乏节水性
        3.3.3 乡土植物利用不足
    3.4 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中景观雨水资源消化利用问题
        3.4.1 硬质空间雨洪管理功能有待提高
        3.4.2 软质空间缺乏雨水消化能力
    3.5 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中景观减污降噪问题
        3.5.1 光污染严重
        3.5.2 降噪能力有待提高
    3.6 本章小结
4.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再生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拓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复合公共空间景观
        4.1.2 降低景观能耗原则
        4.1.3 利用节水固碳效益最大化的乡土植物原则
        4.1.4 恢复雨水循环与雨水利用原则
        4.1.5 利用景观手段减污降噪原则
    4.2 可持续再生设计策略
        4.2.1 复合性景观空间的开辟
        4.2.2 营造新能源景观
        4.2.3 使用可回收低碳环保景观材料
        4.2.4 营造低维护植物景观
        4.2.5 塑造具有减污降噪功能的植物景观
        4.2.6 营造景观雨水消化利用系统
    4.3 本章小结
5.西安地区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再生设计实例——以西安市测绘路街角公园为例
    5.1 区位概况
    5.2 场地现状分析
        5.2.1 基地概况分析
        5.2.2 现状场地机遇
        5.2.3 现状场地问题
    5.3 可持续再生方案设计
        5.3.1 多功能街角公园设计
        5.3.2 屋顶花园设计
        5.3.3 建筑立面绿化设计
        5.3.4 低能耗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5.3.5 植物种植设计
        5.3.6 雨水花园系统设计
        5.3.7 夜景照明设计
    5.4 方案展示
        5.4.1 入口广场
        5.4.2 沿街花圃
        5.4.3 中心下凹绿地及休憩小广场
        5.4.4 健步道
        5.4.5 建筑附属广场区域
6.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期间的研究成果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公开发表的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与的设计、工程项目

(8)《博雅汉语》中的文化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文化词的概念界定与分类
        (二)关于文化词教学方法研究
        (三)关于《博雅汉语》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对比研究法
第一章 文化词的相关阐释
    第一节 文化词的界定
    第二节 文化词的类别
    第三节 文化词的特点
第二章 《博雅汉语》中的文化词
    第一节 《博雅汉语》中的文化词统计
    第二节 《博雅汉语》中的文化词分析
    第三节 《博雅汉语》中的文化词特点归纳与总结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教学
    第一节 文化词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文化词教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的教学策略
第四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9)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与运动处方干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1.1 高校教职工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1.1.2 身体活动是影响教师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1.1.3 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是提升教职工体质健康的前提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体质
        1.2.2 健康
        1.2.3 体质与健康的区别与联系
        1.2.4 骨密度
        1.2.5 瘦体重
        1.2.6 体脂率
        1.2.7 腰臀比
        1.2.8 运动处方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测量法
        2.2.4 实验法(运动处方干预)
        2.2.5 问卷调查法
        2.2.6 数理统计法
        2.2.7 归纳分析法
第3章 不同年龄段教职工体成分指标、骨密度分析
    3.1 男女教职工不同年龄段身体成分测试结果及现状描述分析
        3.1.1 男女教职工不同年龄阶段身体成分测试结果及现状描述分析
        3.1.2 云南师范大学男女教职体质健康派生指标数据分析
    3.2 云南师范大学男女教职工骨密度分析
第4章 男女教职工BMI、Fat%、脂肪率(OBD)、腰臀比(WHR)检出肥胖率的特点和相关性分析
    4.1 我校男女教职工体质肥胖情况分析
        4.1.1 男女教职工体重指数(BMI)界定肥胖情况分布
        4.1.2 男女教职工腰臀比(WHR)界定身体肥胖情况分布
        4.1.3 男女教职工体脂率(Fat%)界定肥胖情况分布
        4.1.4 男女教职工肥胖率(OBD)界定肥胖情况分布
    4.2 四种界定肥胖的指标分析
        4.2.1 男女教职工BMI与Fat%交叉对比研究
        4.2.2 我校男女教职 BMI 和腰臀比(WHR)交叉对比研究
        4.2.3 云南师范大学不同年龄段教职工体重指数与肥胖率交叉对比研究
    4.3 我校男女教职工各项体质健康项目指标相关性分析
        4.3.1 男女教职工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
        4.3.2 云南师范大学男性教职工骨密度与身体成分项目的相关性比较分析
        4.3.3 云南师范大学女性教职工骨密度与身体成分项目间的相关性比较
第5章 教职工的健身习惯的状况与分析
    5.1 健身习惯现状分析
    5.2 参加体育锻炼行为分析
        5.2.1 健身场所选择
        5.2.2 健身方式调查
        5.2.3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5.2.4 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
第6章 运动处方个案干预研究
    6.1 实验方法与步骤
        6.1.1 实验设计
        6.1.2 运动处方的实施与监测
        6.1.3 干预对象基本信息
    6.2 运动处方制定
    6.3 处方实施及结果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台湾中医骨伤科的沿革、流派与治疗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骨伤科
        1.1.2 中医与西医的竞合
        1.1.3 成为优良中医师的条件
        1.1.4 全民健康保险
        1.1.5 两岸中医文化
    1.2 研究目的
    1.3 名词释义
        1.3.1 气血
        1.3.2 筋骨
        1.3.3 经络
第二章 文献探讨
    2.1 沿革
        2.1.1 三国、两晋时期、南北朝时代(公元220至581)
        2.1.2 (公元581至618年)
        2.1.3 唐代(公元618至907年)
        2.1.4 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
        2.1.5 明代清代(公元1368至1911年)
        2.1.6 清末至民国初年(近代)
        2.1.7 台湾骨伤科名医
        2.1.8 进入20世纪
    2.2 台湾中医骨伤科的流派
    2.3 台湾中医之医疗院所
        2.3.1 医疗院所之设置
        2.3.2 历年医疗诊所数量之统计
        2.3.3 历年医疗诊所件数与费用之统计
    2.4 民众对中医之需求
    2.5 中西医共治
        2.5.1 病症观点中西医不同
        2.5.2 全力推动整合医学
    2.6 骨伤科的诊治
        2.6.1 辨证诊断
        2.6.2 健保给付的中药方剂
        2.6.3 健保给付的中医骨伤科方剂
第三章 研究架构与方法
    3.1 研究架构
    3.2 研究对象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列举台湾常见之中医骨伤科疾病,知名中医师之治疗方法
    4.2 大陆中医骨伤科常见治疗方式
    4.3 北较台湾中医骨伤科和大陆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
    4.4 不足之处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健步跨入2000(论文参考文献)

  • [1]2002-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视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及推进策略[D]. 魏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安踏的“转型”之道[J]. 高蕊. 全球商业经典, 2020(01)
  • [4]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5]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D]. 吴开霖.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6]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7]城市高密度聚集区公共空间景观的可持续再生 ——以西安地区为例[D]. 曹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8]《博雅汉语》中的文化词研究[D]. 白薇. 云南大学, 2018(01)
  • [9]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与运动处方干预个案研究[D]. 施金豆.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台湾中医骨伤科的沿革、流派与治疗方式[D]. 张昭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迈入200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