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从地域文化看汕头

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从地域文化看汕头

一、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从地域文化解读汕头(论文文献综述)

刘幸[1](2021)在《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中原民俗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它们既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命运及强化地域文化色彩的重要手段,又生动地表达着中原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展现河南乡村生活、地域文化精神以及时代变革的重要元素,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中原独特的地域风情以及中原人民思想精神的历史演化过程。从民俗书写的角度看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中的乡土世界,能够审视当代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后河南农村伴随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的独特复杂的乡村风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及文艺民俗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核心概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整体上的论述。第一章重点讨论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河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造就了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提供深度的背景支撑。河南浓郁的民俗氛围和作家在生活中的民俗体验催生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独特情感,成为作家们在乡村叙事中进行民俗书写的可能性条件和自觉动力。基于作家生命体验及创作意志的差异,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呈现出理性批判、温和反讽和眷恋怀念并存的多元民俗审美姿态。受特殊思想精神表达的需要,部分河南作家尝试在小说中建构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的民俗事象,借此来展现中原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并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小区域作家群以各自生活的文化区为依托,以每个区域不同的乡村风俗背景和样态为源泉,创作出多元化的民俗图景。河南作家的民俗书写还与时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后,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新特点。第二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依托民俗书写建构的当代河南乡土景观。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曾给中原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活力,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给乡村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以中原独特的乡风民俗为切入点,对后改革时代河南乡村社会生态的发展与变迁予以观照,通过传统民俗的衰颓展现河南乡村文化生态景观,民俗的变异透视河南乡村权力景观,民俗的淡化表现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其中也包含着对现代化的哲理反思。第三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借民俗书写展现的当代中原农民生活与命运。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集中展现了河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它们成为中原农民原初生活状态的显现与缩影。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乡村民俗情节的加入在展现中原地区独特生活面貌的同时,也是中原农民行为举止或文化心理的真实展现,作家用带有中原色彩的婚丧风俗来突显农民境遇的不幸和凄凉,寄托着对农民在沉重负压下的苦难命运的深刻怜悯。河南地区民间信仰风气浓重,新时期河南作家笔下的中原民间信仰描写,深刻反映了深处内陆腹地的河南地区以“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为核心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它们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作家用以渲染地方色彩,营造乡村神秘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展现了中原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第四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以民间话语呈现的河南乡土意蕴。河南作家通过对中原方言俗语及修辞格的灵活使用来展现河南乡村世界。方言摹声拟态、随声传形的特点使读者能从各种人物的语言中分辨出他们的身份与性格,人物形象因此更显鲜明、生动。比喻、反语、双关、夸张、通感等修辞格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在方言语境下更加富于个性化。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创作中的民歌民谣是凸显河南区域文化氛围和特色、表达河南人情感与精神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河南地区神话传说蕴藏丰富,周大新小说中的民间神话传说既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又带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第五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民俗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存在,这种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民俗书写为作家进行地域化、个性化写作提供现实支撑,丰富的民俗书写不仅呈现出地域独特的人文风貌,更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民众生活予以观照,展示着历史与时代变迁下乡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使作品获得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时代意义。作为特定地区长期积淀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地域风俗反映着该地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文化心理,因而具有明显的超阶级性和超时代性。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加入民俗描写,使小说在表达政治主题的同时,也对人性人情有一定程度的书写和表达,对小说政治化倾向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河南地区乡村民俗书写为河南作家进行乡土建构和艺术想象提供现实支撑,展演着中原民众生活,也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困境,蕴含着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谭恒君,王洪[2](2021)在《地名文化的构建及教学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名文化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的弱项,甚至处于被忽略状态。其实地名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如何有效利用课本地名资源,结合学生成长的家乡地名文化,进行整合运用,并提炼出这些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不但能提升语文教学自身的文化底蕴,还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跨学科融合与生成,并使多种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日常产生联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一定的开悟与固化作用。

史建国[3](2021)在《从“浔江”到“运河”——黄咏梅的文学地理》文中指出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来看,黄咏梅的文学地理版图至少由三部分构成:梧州、广州和杭州,这也基本上能与她本人的生活轨迹构成对应关系。与此同时,黄咏梅也以其文学创作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上述三地的文学地理建构,成为三地文学书写和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运河"正在慢慢取代"浔江",在她的文学地理版图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管文博[4](2021)在《基于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老挝赛色塔南湖公园西片区景观设计》文中研究指明

廖英达[5](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马金莲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黄浩[6](2021)在《黄飞鸿电影的人物传说建构与岭南空间想象》文中研究指明

林榕[7](2020)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景观风貌作为城市形象主要表征,集中体现城市所在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潮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粤东潮汕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其城市景观风貌特征是了解潮汕地区及乃至岭南地区城建文化及特色的重要载体及线索。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防止千城一面。潮州市推出的《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应重视提升潮州古城文化内涵及总体风貌。这些都要求深挖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了解古城景观风貌内涵,充分展现古城地域特色。本文将潮州古城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科等多学科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空间句法数理分析等方法,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并着重归纳潮州古城不同层次景观的风貌特征,以期为后续城市景观风貌的管控保护提供帮助。首先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入手梳理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营建概况解读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其次,按结构、分层次、有逻辑地探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及建筑形态三方面内容。基于对山水格局要素、山水园林营造及山水八景设置的研究,总结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山水环境制约城市空间格局形成,基于对城市功能分区、街巷结构及节点特色的解读,总结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基于对官式建筑、民间建筑及西式骑楼的分析总结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潮州古城建筑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对气候环境的地域性适应是其风貌特征丰富的主要来源,表现为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以及由不同类型建筑共同呈现的中西并存城市建筑风貌。本文对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系统的分析区别于以往从城市规划及建筑保护营建角度研究潮州古城。希望通过研究为其他城市景观风貌特征的分析提供相应借鉴,特别是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龙丽萍[8](2020)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呈现兴盛之势,形成了以苗族聚居区为主体的作家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到1999年之间,贵州苗族作家加入省市作家协会以上有41位,已出版小说集12部,发表、出版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180多篇,其中有8部小说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因此,对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籍苗族作家们表现苗族题材和苗族生活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在时间上则限定于1949到1999年之间,力图弥补该领域系统考察的缺失。论文以搜集、整理贵州苗族作家作品详尽资料为首要任务,以多元文化视角关照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中的内容与形式,剖析其发展的阶段、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较为系统地把握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创作的脉络和流变,以及小说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价值,进一步总结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创作的成就与特色。论文主要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识追求三个向度,探究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创作诉求。论文由以下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对此阶段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概述。主要是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队伍多视角考述、小说作品概况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出现的前因后果。经过讨论和作品分析,可以看出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出现绝非偶然,是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作家个人层面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第二章探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主要从黔地与“黔味”、小人物、河流三个方面来展现黔地独有风景、黔地苗寨风情、黔地山乡民众的生活百态和悲喜人生。无论是对黔地山区独有环境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亦或是相依相生的河流情节,在逻辑上都源自贵州苗族作家审美经验的地理具体性与实在性,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地域气息。第三章探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民族特色。主要从苗族民间文学的灵感再现、苗族民俗文化的文本投影和苗族宗教文化的魅力呈现三个方面予以阐释。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借用苗族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这些具有苗族特色的民间文学印记,以及对苗族民俗和宗教文化的书写,既是潜藏在贵州苗族作家内心深处“集体无意识”的文学表征,又是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自觉选择,还是贵州苗族作家对当代文学审美创作的另类开拓。第四章关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识研究,共分为三节:传奇:在交错杂糅中走向神秘之境;虚构:在历史叙事与民间叙事之间;从主题到人物:悲剧意识的渗透与扩散。在创作的过程中,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主题内容上不仅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还在美学表达方法上逐渐探索出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表达方式,打上本民族鲜明的审美印记。

侯一凡[9](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邱铁鑫[10](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二、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从地域文化解读汕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从地域文化解读汕头(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期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
        一、河南区域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
        三、河南作家对民俗书写的文学传衍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特征
        一、批判、反讽、怀念并存的民俗审美姿态
        二、地域背景差异下的民俗多样书写
        三、文学建构型的民俗书写
    第三节 新时期河南作家民俗书写的时代变迁
        一、政治意识形态下的民俗书写嵌入
        二、民俗书写的多样化与日常化
        三、民俗书写中的现代化反思
第二章 依托民俗书写建构新时期河南乡土景观
    第一节 传统民俗衰颓的河南乡村生态景观
        一、从“土地崇拜”到“土地丢弃”
        二、乡土风情的消失与追忆
        三、中原传统民间工艺的失落
    第二节 民俗变异与乡村权威格局的嬗变
        一、“长老崇拜”的消失与河南乡村基层权力的变革
        二、河南农民崇权民俗心理下的人性变异
        三、乡村选举中村民自治被架空
    第三节 民俗淡化与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
        一、葬俗中消失的孝亲伦理
        二、日常交往里折射出乡邻伦理的淡漠
        三、婚嫁陋俗里颓败的婚恋伦理
    第四节 “诗化乡村”建构与反思——以田中禾的创作为例
第三章 借助民俗书写展现河南农民生活与命运
    第一节 民俗书写里的河南农民生活百态
    第二节 特殊婚丧风俗背后的河南农民苦难命运
    第三节 河南民间信仰与农民的精神世界
        一、中原信仰风气与河南民众的关系
        二、“万物有灵”信仰与传统习俗里的精神解脱
        三、家族祖先崇拜与农民的精神寄托
        四、生活禁忌与河南农民思维方式
    第四节 中原巫鬼信仰的文学观照——以阎连科的创作为例
        一、对耙耧山脉现实生活状态的展现
        二、对耙耧村民的精神抚慰
第四章 以民间话语呈现河南乡土意蕴
    第一节 河南方言里的中原乡村世界
        一、河南方言词汇里的中原性格
        二、借中原方言修辞格展现乡村人情世相
        三、中原民间语言的文学表达——以李凖的创作为例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谣的运用
        一、情歌对女性内在情感的表达
        二、歌谣成为河南人的精神投影与折射
        三、民歌中彰显的中原地域特色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间叙事——以周大新的创作为例
        一、神秘传说与神秘氛围的营造
        二、传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命运对照
        三、传说的结构意蕴与小说线索的契合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
    第一节 民俗书写呈现出小说的历史文化蕴涵
        一、从历史文化层面观照现实生活
        二、民俗变化与河南社会时代发展
        三、对农民文化心理历史嬗变的动态捕捉
        四、民俗背景下的乡村寓言
    第二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情节政治色彩的消减
        一、河南民俗生活细节与“典型化”创作手法的淡化
        二、中原风土人情描写对乡民人性美的开掘
        三、河南民俗心理的深描与审美表层化的弥补
    第三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文化内涵的加深
        一、“诗意中原”的文学建构
        二、中原地域文化精神的展现
        三、对中原乡土困境与出路的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地名文化的构建及教学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归类地名文化,揭示基因密码
    1. 传统主流文化
    2. 家族文化
    3. 神仙文化
    4. 寺庙文化
    5. 吉祥文化
    6. 地理文化
二、储蓄文化记忆,追溯群体价值
三、语文地名教学,教材是大载体
四、跨学科嵌入,教学得三味

(3)从“浔江”到“运河”——黄咏梅的文学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咏梅的文学地理版图
二、流动的故乡
三、一衣带水的小城与广州
四、文学地理新坐标:运河

(7)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古城现状
        1.1.2 研究契机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城市景观风貌的概念
        1.2.2 潮州古城的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潮州古城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
    2.1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环境
        2.1.3 人文环境
    2.2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
        2.2.1 汉晋城池未置
        2.2.2 唐宋城郭划定
        2.2.3 明清建治完善
        2.2.4 民国骑楼兴建
        2.2.5 建国之后发展
    2.3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
        2.3.1 山水环境
        2.3.2 空间格局
        2.3.3 建筑形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风貌
        3.1.1 山体区位
        3.1.2 水系分布
    3.2 山水相融的西湖园林
        3.2.1 寺庙塔楼、依山错落
        3.2.2 桥亭小径、湖岸丰富
        3.2.3 奇石异峰、碑刻点景
    3.3 山水为底的八景点缀
        3.3.1 靠山置景
        3.3.2 以湖营境
        3.3.3 临江成景
    3.4 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3.4.1 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
        3.4.2 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
        3.4.3 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
    4.1 功能分区
        4.1.1 城北:历史行政中心
        4.1.2 城南:大型宅邸遍布
        4.1.3 城东:商业经济主导
        4.1.4 城西:行业工坊聚集
    4.2 街巷结构
        4.2.1 街巷结构体系
        4.2.2 街巷肌理形态
        4.2.3 街巷尺度设置
        4.2.4 街巷可达性及密度分析
    4.3 节点特色
        4.3.1 城墙入口
        4.3.2 寺庙学宫广场
        4.3.3 街道牌坊
        4.3.4 宅祠前院
    4.4 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4.4.1 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
        4.4.2 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
        4.4.3 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
    5.1 官式建筑
        5.1.1 城楼
        5.1.2 学宫
        5.1.3 佛寺
    5.2 民间建筑
        5.2.1 民居
        5.2.2 祠堂
    5.3 西式骑楼
    5.4 建筑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5.4.1 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
        5.4.2 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
        5.4.3 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
        5.4.4 中西并存的城市建筑风貌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概述(1949-1999)
    第一节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队伍多视角考述
    第二节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作品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书写
    第一节 黔地与“黔味”:作为原生符码的地方空间
    第二节 小人物:作为日常俗世记录的人物谱系
    第三节 河流:作为情感联结的精神港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民族文化表达
    第一节 苗族民间文学的灵感再现
    第二节 苗族传统民俗的文本投影
    第三节 苗族宗教信仰的魅力呈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识呈现
    第一节 传奇:在交错杂糅中走向神秘之境
    第二节 虚构:在历史叙事和民间叙事之间
    第三节 从主题到人物:悲剧意识的渗透与扩散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四、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从地域文化解读汕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D]. 刘幸. 河北大学, 2021
  • [2]地名文化的构建及教学运用[J]. 谭恒君,王洪. 中学语文, 2021(23)
  • [3]从“浔江”到“运河”——黄咏梅的文学地理[J]. 史建国.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04)
  • [4]基于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老挝赛色塔南湖公园西片区景观设计[D]. 管文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马金莲小说研究[D]. 廖英达. 重庆三峡学院, 2021
  • [6]黄飞鸿电影的人物传说建构与岭南空间想象[D]. 黄浩.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7]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D]. 林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D]. 龙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9]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从地域文化看汕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