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委托代理模式分析——对上海久实公司发展的启示

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委托代理模式分析——对上海久实公司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对上海久事公司发展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刘叶华[1](2021)在《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飞跃,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在过去的改革中,国企仍存在着市场意识淡薄、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效果,制约了我国经济更快速的发展。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这为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拉开了序幕。此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改革路径,指导改革实践,为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伴随着政策的不断出台,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转型试点工作,成功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其中,地方上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为代表的“两类公司”试点先行地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在成为推进地方国企深化改革的生力军。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相关的国家政策,然后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对相关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基本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江苏、上海、山东三个地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改革模式进行分析,进而选取各地有代表性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分别为江苏国信集团、上海国际集团以及山东鲁信集团,研究三者的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并通过财务绩效分析证明各个公司在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后的经营情况较好。由于单一的研究某个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并不具有普适性,且可借鉴程度较低,因此本文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三家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提炼出目前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呈现出产业聚集化、投资基金化、股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多元化、产融结合化六大趋势,运行机制需要从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组织结构、管控模式、授权体系、制度建设以及市场化机制改革六方面进行完善。此外,通过深入的分析总结,揭示当前公司运营模式以及运行机制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综上,本文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以江苏国信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山东鲁信集团为案例,对我国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启示,从理论上,丰富了我国关于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从实践上,为其他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庞瑾[2](2020)在《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转型研究 ——以上海城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曾一度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发展却遇瓶颈,回顾投融资平台30多年的发展史,历程几经波折。投融资平台源起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随后在两次经济危机中蓬勃发展。投融资平台有效解决地方政府财政不足的问题,但自身弊端也逐渐暴露,近几年国家下发的一系列规范文件更是对它的未来发展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各地投融资平台积极寻求自我转型。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和转型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运用公共产品、区域金融和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随后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分类对平台公司转型进行路径选择。本文选取上海城投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上海城投发展现状,对其所在区域上海经济情况进行梳理,并分析上海城投转型发展的动因以及转型采取的措施;然后运用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对上海城投转型前后数据进行转型成效对比分析。结合上海城投转型成功的经验本文得出转型启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一方面要通过提升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以及专注公司治理等措施增强自身运营实力,另一方面要巧妙借力,通过借助国家发布的有利政策以及地方政府提供的大力扶持实现平台顺利转型。因此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进行研究并选取上海城投作为转型案例分析,可以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转型抉择的踌躇之际理清发展方向并提供转型经验启示,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王娜[3](2019)在《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政府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为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需要,融资平台公司充分发挥了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作用。但是,随着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公司自身的风险也在不断累加。本文以江苏苏北一家县级融资平台公司—JSRQ融资平台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融资端、资金使用端、偿债端三个环节识别其债务风险,运用层次结构模型进行综合债务风险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实际和评估过程提出风险防范建议。主要的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JSRQ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识别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公司在融资端、资金使用端和偿债端等环节均可能出现过度融资、货币政策变动、资金被无偿占用、资金闲置、资金使用量大、回款不确定、盈利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并全面分析揭示债务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2)从平台公司自身、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国家政策与环境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尝试建立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计算,JSRQ融资平台公司处于中度风险区间。表明其债务风险确实存在,但整体债务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内。(3)针对JSRQ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风险状况,从控制债务规模、盘活存量资产、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建议,为防范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可以为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引,为其他类似公司提供参考借鉴。

王宇清[4](2019)在《混改背景下控制权争夺动因及绩效影响研究 ——以上海家化为例》文中提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进一步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混合所有制改革由此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坚强助力。民营企业参股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广泛运用于企业混改的过程中。然而,在混改过程中由于新投资方的入主,新的大股东与原管理层之间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时有发生,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家化作为上海第一家启动国有股退让的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新入主的民营大股东平安与原公司高管发生控制权争夺,案例具有典型性,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前后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混改后会发生控制权争夺,控制权争夺的动因是什么;(2)控制权争夺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了何种影响;(3)控制权争夺影响企业绩效的原因是什么。本文首先对上海家化混改和控制权争夺事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然后从公司经营发展理念等三个方面对混改后发生控制权争夺的动因进行分析,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其次,从市场绩效和长、短期财务绩效两方面分析控制权争夺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何种影响,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最后,从管理层、经营策略、创始人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控制权争夺影响企业绩效的原因,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上海家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身给企业绩效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股价连续上涨,ROE和净利润增长率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2)混改的初衷是好的,但未必不出现某些方面的问题。上海家化混改后,金融资本平安被引入成为控股股东,与原管理层存在诸多方面的冲突,引发控制权争夺。(3)控制权争夺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股价下跌至跌停,市值蒸发严重,经营业绩下滑,且对于短期绩效的影响相较于长期绩效来说更为显着。(4)控制权争夺导致人事变更频繁,管理层重组从方向上调整了公司经营策略,创始人离职打击了市场投资人的信心,更是带来了人力资本流失,从而降低了企业绩效。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一方面能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民营资本的选择和引入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使其更加理智地选择机构投资者,更好地设计引入方案,为国企长期发展寻找到更合适的路径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也为公司管理者更好地进行控制权管理、避免可能发生的控制权争夺提供经验借鉴。

吴粤[5](2019)在《中国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探讨 ——基于财政压力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90.18万亿元人民币。但是,在日益严峻和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三期叠加”阶段,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公共服务远没有实现均等化。地方政府为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从供给侧发力,遵循“三去一降一补”,对经济“增速提效”;另一方面从需求侧发力,加强民生项目发展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当前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水平。在改革成果进一步惠及普通民众的同时,挖掘更深层次的民众需求,力争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地方政府财力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地方政府为实现推进城镇化、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供给等目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支出水平,这就给地方政府财政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黄金规则”规定,地方政府资本性支出不能使用一般性收入,因此必须通过融资来弥补财政投资缺口。以往有许多学者研究过不同融资方式的优劣势,但很少有学者研究融资结构对于财政压力的影响,鲜有学者从融资方式配置角度考虑怎样优化融资结构。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融资结构对财政压力的影响,继而通过预测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探讨其怎样选择最优融资结构。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内容:第一,厘清地方政府融资的意义、特征、方式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地方政府融资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第二,从地方政府资本性支出的口径定义和分析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分别从融资规模、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三个角度探寻地方政府融资结构和财政压力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结构确实从这三个角度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但是影响程度不相同。确定了存在一种融资结构可以同时满足融资规模最大化、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即满足财政压力的最小化,并将这一融资结构定义为最优融资结构。第三,通过门限自回归模型检测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波动,将融资需求增长分为扩张期、稳定期和收缩期,根据这一特点预测出未来三年省级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规模。根据测算出的融资需求规模,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在限定条件下得到省级最优融资结构的比例和数值。第四,基于文章的理论和数据研究,为未来省级地方政府融资提供思路和数据支持。在论述过程中,本文遵循着以下逻辑框架:首先界定何谓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何谓地方政府的融资结构,继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结构财政压力有显着影响,这一影响是从规模、成本和风险三个层面产生的。定义了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就意味着可以使融资规模最大化、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即使财政压力最小的融资结构。继而,笔者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解出了在满足限制条件下省级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其中,融资规模的数值来源于利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进行周期性分析后的预测值。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便能够尽力减轻财政压力。具体来看,文章将分成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明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重点进行了文献综述和文献评述。最后,写明了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梳理和论述了融资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并在每一节末写出了该理论在文章的运用。第三章介绍了地方政府融资的意义、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别阐述了土地融资、债务融资和PPP融资这三种地方政府主要融资模式的历史沿革。第四章是我国地方政府当前融资结构对财政压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本章首先定义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现状,发现其呈现出逐年加大的趋势,继而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主要因素,并用财政收支缺压力作为对比分析,发现财政收支压力和财政投资压力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发展趋势。接下来,笔者从融资规模、成本和风险三个角度探寻地方政府融资结构影响财政压力的路径并提出假设,利用SYSTEM-GMM模型构建出2014-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并完成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前文假设。根据结果,推断出存在一种融资结构可以同时实现规模最大化、成本和风险最小化,即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减轻财政压力的目的,并将这一融资结构定义为最优融资结构。第五章利用三阶段门限自回归模型测算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增长的波动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对其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用于多目标规划模型中。在满足现有限制条件的基础上计算出了未来年度省级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的比例和绝对数值。第六章是介绍了外国地方政府面对财政压力时的融资结构选择,为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结构的选择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七章是总结章节。首先阐述了模型结论,继而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研究方向。文章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第一,创造性地提出了“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这一概念。文章明确指出,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可以使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达到最小。在本文中,财政压力的分析口径是地方政府资本性支出下产生的财政压力,分别从融资规模、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三个角度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结构和财政压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结构确实从上述三个角度对财政压力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相同。从而证明了存在一个融资结构可以同时满足融资规模最大化、成本和风险最小化。也就意味着,这一融资结构可以实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最小化,笔者将这一融资结构定义为最优融资结构。第二,将门限自回归模型运用于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规模预测中,科学地预测了未来年度省级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规模。采用三阶段门限自回归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发现地方政府融资具有规律的波动性。根据波动周期将地方政府融资增长分为扩张期、稳定期和收缩期,利用模型对数据进行平推,最终得到未来三年省级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规模。第三,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输入多个省级地方政府相关财政数据,利用未来年度融资规模预测值,在不违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仿真模拟测算出了未来年度省级地方政府的融资结构和每一种融资方式的绝对值。为了增强模型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参数模拟出了不同情境下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中的相关数值。

彭文[6](2019)在《A政策性投资公司战略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政策性投资指的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以及行业的相关规定,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对农业、交通等展开投资,以此来获得宏观效益的投资行为。目前,虽然地方国有政策性投资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存在许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投资项目数量多而散、规模小又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以上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次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地方国有政策性投资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需要和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公司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地方国有政策性投资公司作为经济市场中的主体,只有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才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本次研究把A政策性投资公司作为具体的例子展开研究,该公司是一家省属国有政策性投资公司,对A政策性投资公司目前所处的具体情况、发展过程进行了介绍,对A政策性投资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的关键因素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关键的成功因素进行匹配,针对A政策性投资公司制定了多个发展战略以供备选,从多个方面对发展战略的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在发展方向这一方面A政策性投资公司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至少到2030年)还无法脱离“三农”领域。在行业选择这一方面A政策性投资公司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2030年前),一方面,立足“三农”,把握住目前所拥有的主要业务,把发展“三农”作为公司的主要工作,指出A政策性投资公司目前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农作物龙头企业展开合作;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A政策性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平台”——A政策性投资公司控股的K金控股份公司的作用,寻找新的投资控股渠道,牢牢的把握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机会,参与到改革工作中,进入到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或者准备上市的企业,为在高新技术或者农业之外其它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在经营战略这一方面,把股权经营作为一项基本的战略思想,公司将来需要把股权增值、资本运作作为自身的重点发展模式。公司应该把制度创新作为切入点,对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得企业能够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激活企业资源要素,特别是发挥各种隐性资源所具有的优势,以此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次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是把A政策性投资公司作为具体的案例展开研究,该公司在“三农”领域进行着资本运营,全面深入的分析了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详细的分析了产业化行业的战略选择,之前的相关研究中很少会出现这样的内容,对于类似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吴琼[7](2019)在《国有投资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文中指出从国有投资企业的市场化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合理化构建等不同维度,提升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效率和投资效率,是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但是,在国有投资公司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存在着市场化和监督管理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性不仅体现了运转机制的问题而且严重影响了国有投资公司管理效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国有投资公司运转机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创新和完善国有投资公司运作机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从国有投资企业的市场化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合理化构建两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其资本运作效率和投资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杜倩[8](2019)在《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可以说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己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这一举措会影响到接下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国有企业已经逐步参与到混改的过程当中,这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越来越面临高效高质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学者对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很多,但是大多对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影响国企混改前后的财务绩效的因素及影响机理是怎样的,目前改革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能从中获取什么经验来为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方向,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和研究:第一,将国内外理论界对于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包括理论研究、国内外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国内外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三部分文献综述。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当前已有的研究结论和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第二,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因素对上市国企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继而在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财务角度对上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绩效进行评价,利用回归分析、均值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下混改因素对国企财务绩效的影响及不同混改模式下的财务效果,为进一步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待解决的问题提供实证支持。第三,基于对我国国企改革绩效的评定及混改因素对其影响机理的分析,结合两家具体国企混改的案例,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归纳,并结合理论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未来我国进行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方向。

常竞[9](2018)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法律属性及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是我国特殊的国有独资企业,该企业以满足社会公共基础建设融资需求而存在。平台公司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然而,随着平台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治理结构不合理、政府担保不合规以及平台监管不健全等相关法律风险也日益凸显。在2014年8月31日《预算法》和10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出台后,有限制地赋予了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务的权力,划清政府与平台各自的责任。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这一政府融资模式,其在国家层面得到大力支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未来我国建立规范性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更是强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平台公司在规避政策约束后,必须转变现有的融资渠道和职能定位,找到新的融资渠道。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明确了关于平台公司的法律属性,理顺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为其规范与转型提出可行的措施建议。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类型。首先,探讨了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概念,然后结合其自身组建过程、经营范围、目标任务以及政策规制等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迁和主要分类。第二部分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法律属性。该部分是接上一部分的研究,通过具体分析各地的不同的类型的平台公司,评议学界对平台公司法律属性的几种观点,明确其经济实体,政府、市场的复合性和经营目标的双重性,理顺与政府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问题。该部分通过系统归纳平台公司的内部风险,全面分析其外部宏观政策,融资条件,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困境,指出平台公司在内外双重压力下转型的紧迫性和意义所在。第四部分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该部分围绕“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方针,指出平台公司的转型方向为“市场化、规范化、类型化”,进而提出具体转型举措:宏观层面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其管理与运营;微观层面则是对平台公司进行分类治理,或非公司化改造,或开拓多元融资模式,或积极向实体经济方向发展,进而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实现成功的转型。

韩晓洁[10](2017)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企民企的进一步融合,激发经济活力。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再次指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将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作为新常态下继续国企改革,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渐进性,从改革开放前我国计划经济指令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逐渐过渡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进展之后,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包括历史变迁及其效率状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当前进一步深化混改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参考了西方相关经济理论,针对本文分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建议。具体的: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本文的研究路径做了框架性介绍,列明文章章节结构及基本内容安排,同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进展与评论”。将国内外理论界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整理,包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绩效研究三部分文献综述。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框架研究作了梳理,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归纳。在实证部分的研究综述中,对国内和国外学者对不同变量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第三章,“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对我国建国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做了回顾,就我国国有企业现状进行了规范性分析,肯定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明确国有企业绩效仍有大幅提升空间。本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国有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绩效进行了分析。首先,使用万得数据库(WIND)2004-2013年10年间剔除ST公司外所有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绩效做了分析。然后,本文聚焦商业银行业。使用万得数据库(WIND)2005-2015年11年间23家上市混合所有制商业银行数据,基于随机前沿方法,对混合所有制商业银行绩效做了分析。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基于,就我国国有企业现状做出准确的描述,为进一步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待解决的问题提供实证支持。第四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分析”。基于上文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现状的分析,本章就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归纳,主要包括政府干预下的产权问题突出,代理成本高昂;国有企业形成行业垄断,产权交易市场不成熟;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流于形式,公司治理乏力;政策解读观点不一,法律保障仍未健全。第五章“国外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效果与借鉴”。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与其他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比较研究,寻求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从我国现存问题出发,有针对性选择了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波兰等五国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英国的分阶段推行、美国的分行业推行、日本完善市场交易平台和监督机制、波兰通过“国有投资基金”解决政府所有权代理、新加坡法律保障完善政策稳定等角度寻求对我国的借鉴。经过比较研究,就我国本轮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中的创新点进行解读,强调本轮混改的核心和重点。第六章“指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解决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本章分别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股权结构理论等五个方向,对指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并对各理论对于我国不同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起过的指导作用进行阐述。第七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建议”。基于上文的分析,就本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本文给出四个方向的政策建议,分别是厘清改革方向和目标,调整企业股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切实保障制度。

二、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对上海久事公司发展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对上海久事公司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有资本的研究
        1.2.2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研究
        1.2.3 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有资本
        2.1.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1.3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2.1.4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现代产权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公司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实践
    3.1 央企与地方国企的试点情况
    3.2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授权经营模式
    3.3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组建方式
    3.4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江苏国信集团案例分析
        4.1.1 江苏省“混合一体化”模式介绍
        4.1.2 .江苏国信集团简介
        4.1.3 江苏国信集团运营模式
        4.1.4 江苏国信集团运行机制
        4.1.5 江苏国信集团财务绩效分析
    4.2 上海国际集团案例分析
        4.2.1 上海市“双平台驱动”模式介绍
        4.2.2 上海国际集团简介
        4.2.3 上海国际集团运营模式
        4.2.4 上海国际集团运行机制
        4.2.5 上海国际集团财务绩效分析
    4.3 山东鲁信集团案例分析
        4.3.1 山东省“1+N”组合模式介绍
        4.3.2 山东鲁信集团简介
        4.3.3 山东鲁信集团运营模式
        4.3.4 山东鲁信集团运行机制
        4.3.5 山东鲁信集团财务绩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5.1 运营模式分析
        5.1.1 产业聚集化
        5.1.2 投资基金化
        5.1.3 股权多元化
        5.1.4 资产证券化
        5.1.5 业务多元化
        5.1.6 产融结合化
    5.2 运行机制分析
        5.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5.2.2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5.2.3 调整集团管控模式
        5.2.4 推进两级授权体系
        5.2.5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5.2.6 市场化机制改革
    5.3 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5.3.1 产融结合,加大经营风险
        5.3.2 业务分散,缺乏协同效应
        5.3.3 管理层级过多,管理链条过长
        5.3.4 人才队伍缺乏,招聘缺乏自主性
        5.3.5 缺少选聘经验,面临选人难问题
    5.4 运营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改进建议
        5.4.1 提高风控意识,建立风控体系
        5.4.2 调整业务架构,加速市场化进程
        5.4.3 压缩管理层级,扩大授权范围
        5.4.4 推进人才分流,推广市场化选聘
        5.4.5 选择科学的选聘方法,增加与候选人的沟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转型研究 ——以上海城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投融资平台发展研究
        1.2.2 投融资平台转型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地方政府融资
        2.1.2 地方政府债务
        2.1.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区域金融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与转型
    3.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历程
        3.1.1 萌芽阶段
        3.1.2 扩张阶段
        3.1.3 规范阶段
        3.1.4 转型阶段
    3.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融资平台负债率高,偿债能力低
        3.2.2 融资项目收益率低,盈利能力低
        3.2.3 平台公司政企不分,公司治理差
    3.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的必要性与转型路径
        3.3.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的必要性
        3.3.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路径选择
第4章 上海城投发展现状及转型分析
    4.1 上海城投公司发展现状介绍
        4.1.1 基本情况介绍
        4.1.2 区域经济与财政状况
    4.2 上海城投转型动因分析
        4.2.1 宏观政策变动多
        4.2.2 政府支持力度大
        4.2.3 企业自身谋发展
    4.3 上海城投转型的做法及措施
        4.3.1 体制机制转型
        4.3.2 战略定位转型
        4.3.3 治理结构转型
        4.3.4 业务板块转型
        4.3.5 经营模式转型
第5章 上海城投转型成效对比分析
    5.1 财务状况分析
        5.1.1 资产负债分析
        5.1.2 盈利水平分析
        5.1.3 现金流量分析
    5.2 比率分析
        5.2.1 偿债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盈利能力分析
        5.2.4 成长能力分析
    5.3 非财务分析
        5.3.1 产品质量情况
        5.3.2 科研创新情况
        5.3.3 市场占有情况
    5.4 上海城投转型成效评价
        5.4.1 转型取得的成果
        5.4.2 转型存在的不足
第6章 上海城投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的启示
    6.1 平台自我提升
        6.1.1 打造大型平台,增强融资能力
        6.1.2 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增量资产
        6.1.3 布局业务板块,提升造血功能
        6.1.4 拓宽融资渠道,打造融资体系
        6.1.5 建立法人制度,完善治理结构
    6.2 外部环境助力
        6.2.1 关注政策变动,抓住时代机遇
        6.2.2 获取政府支持,协商合作共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方政府债务及风险研究
        1.2.2 融资平台公司风险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概念界定
        2.1.2 融资平台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财政分权理论
3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识别
    3.1 JSRQ融资平台公司现状
    3.2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识别
        3.2.1 融资端风险
        3.2.2 资金使用端风险
        3.2.3 偿债端风险
    3.3 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影响因素
        3.3.1 平台公司自身债务风险影响因素
        3.3.2 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对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影响因素
        3.3.3 国家政策与环境对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影响因素
4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评估与成因
    4.1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评估
        4.1.1 指标选取
        4.1.2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1.3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4.1.4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评估指标风险区间设置
        4.1.5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评估指标测度
    4.2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成因
        4.2.1 债务规模增长过快
        4.2.2 业务结构单一
        4.2.3 资产流动性过低
        4.2.4 管理制度不完善
5 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5.1 控制债务规模
    5.2 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5.3 盘活存量资产
    5.4 完善制度建设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混改背景下控制权争夺动因及绩效影响研究 ——以上海家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动因及途径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绩效的影响
    2.2 控制权争夺
        2.2.1 控制权争夺的概念及方式
        2.2.2 控制权争夺的动因
        2.2.3 控制权争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 概括性评价
3 理论基础
    3.1 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理论
    3.2 公司控制权理论
    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4 混改背景下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案例介绍
    4.1 控制权争夺双方介绍
        4.1.1 上海家化
        4.1.2 中国平安
    4.2 上海家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4.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
        4.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
    4.3 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
        4.3.1 控制权争夺第一阶段
        4.3.2 控制权争夺第二阶段
5 混改背景下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案例分析
    5.1 混改后发生控制权争夺的动因
        5.1.1 治理与发展理念的冲突
        5.1.2 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5.1.3 大股东和管理层价值诉求存在差异
    5.2 控制权争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分析
        5.2.1 控制权争夺的市场反应
        5.2.2 基于Tobin's Q方法的市场反应分析
    5.3 控制权争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5.3.1 短期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5.3.2 长期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5.4 控制权争夺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
        5.4.1 管理层变更频繁
        5.4.2 经营策略的不延续
        5.4.3 创始人的离职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谨慎选择与引入机构投资者
        6.2.2 合理进行股权分配
        6.2.3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和结构
        6.2.4 加强政府对混改后企业的监督管理
    6.3 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探讨 ——基于财政压力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1.2.1 基本概念界定
        1.2.2 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融资结构理论
        2.1.1 MM理论
        2.1.2 权衡理论
        2.1.3 优序融资理论
        2.1.4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2.2 财政分权理论
        2.2.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2.2.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2.2.3 财政分权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2.3 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2.3.1 产权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行为经济学
        2.3.4 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意义、特征、问题及历史沿革
    3.1 地方政府融资的意义
    3.2 我国地方政府主要融资形式
    3.3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3.3.1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特征
        3.3.2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问题
    3.4 土地融资历史沿革
        3.4.1 土地出让制度的法律法规历史沿革
        3.4.2 土地融资收益分配的历史梳理
    3.5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历史沿革
        3.5.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雏形时期(1978 年-1994 年)
        3.5.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中期(1995 年-2007 年)
        3.5.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鼎盛时期(2008 年-2013 年)
        3.5.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时期(2014 年及以后)
    3.6 PPP融资方式的历史沿革
第4章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结构对财政压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4.1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4.1.1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现状
        4.1.2 影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主要因素
    4.2 地方政府融资缓解财政压力的主要方式
        4.2.1 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
        4.2.2 提高地方财政支出的效率水平
        4.2.3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地方政府财力
    4.3 地方政府融资结构影响财政压力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4.3.1 基于规模视角的融资结构与财政压力研究
        4.3.2 基于成本视角的融资结构与财政压力研究
        4.3.3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融资结构与财政压力研究
    4.4 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4.4.1 模型设定
        4.4.2 变量构建与数据处理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目标规划下的地方政府最优融资模式选择
    5.1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周期与预测分析
        5.1.1 模型设定
        5.1.2 数据选择
        5.1.3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阶段性划分
        5.1.4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预测分析(2018 年-2020 年)
    5.2 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模型理论分析
        5.2.1 多目标规划理论
        5.2.2 多目标规划的求解方法
    5.3 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5.3.1 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模型建立
        5.3.2 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模型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的国际经验借鉴
    6.1 外国地方政府投资融资模式比较
        6.1.1 外国地方政府融资目的
        6.1.2 外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比较
    6.2 外国地方政府基于自身财政压力的融资结构选择
        6.2.1 美国
        6.2.2 日本
    6.3 经验借鉴总结
第7章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7.1 模型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展示

(6)A政策性投资公司战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战略管理研究综述
        1.2.2 国有投资公司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政策性投资
    2.2 战略
    2.3 战略管理
    2.4 战略管理工具
        2.4.1 PEST分析模型
        2.4.2 SWOT分析模型
        2.4.3 EFE矩阵
        2.4.4 IFE矩阵
        2.4.5 QSPM分析矩阵
    2.5 本章小结
3 A政策性投资公司发展概况
    3.1 A政策性投资公司概况
    3.2 A政策性投资公司发展历程
    3.3 历史使命和企业愿景
        3.3.1 历史使命
        3.3.2 企业愿景
    3.4 当前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A政策性投资公司环境分析
    4.1 A政策性投资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4.1.1 PEST分析
        4.1.2 A政策性投资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4.1.3 EFE矩阵评价
    4.2 A政策性投资公司内部能力与资源的战略分析
        4.2.1 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4.2.2 公司管理体制分析
        4.2.3 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4.2.4 IFE矩阵评价
    4.3 SWOT矩阵分析
    4.4 基于QSPM矩阵的战略备选方案评价
        4.4.1 QSPM矩阵构建原理
        4.4.2 基于QSPM矩阵的备选方案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A政策性投资公司战略选择
    5.1 基本原则
    5.2 选择多元化战略
    5.3 选择一体化战略
    5.4 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整合
        5.4.1 公司制改造
        5.4.2 人力资源的开发
        5.4.3 对控制进行量化
    5.5 本章小结
6 A政策性投资公司战略实施保障
    6.1 加强战略重视度和科学性
        6.1.1 增强战略实施的意识
        6.1.2 建立战略实施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6.1.3 选择科学有效的战略实施方法
        6.1.4 加强基础建设投资
    6.2 对公司的经营加强管理
        6.2.1 重新构建融资渠道
        6.2.2 加快经营模式转变
        6.2.3 加快存量资产调整
        6.2.4 加强战略管理环节的管理
    6.3 加强信息化建设
        6.3.1 规范信息指标
        6.3.2 整合信息数据
        6.3.3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6.4 建设企业文化
        6.4.1 持续开展加强党的建设活动
        6.4.2 丰富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
        6.4.3 加强品牌建设
    6.5 积极把握政策机遇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国有投资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投资公司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 监管不科学
    2. 市场化程度欠缺
    3. 投资单一
二、深化国有投资公司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1. 深化国有投资公司管理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推进和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2. 深化国有投资公司管理改革是提高国有资产运转效率和最大程度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的必然要求
    3. 深化国有投资公司管理改革是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市场化运行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国有投资公司管理的有效措施

(8)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时期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可能的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股权结构相关理论
        2.1.2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2.1.3 员工持股相关理论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2.2.1 国内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2.3 财务绩效的文献综述
        2.3.1 国内关于财务绩效的文献综述
        2.3.2 国外关于财务绩效的文献综述
        2.3.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股权结构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
        3.1.1 国有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3.1.2 股权集中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3.2 公司治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
        3.2.1 独立董事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3.2.2 股权制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3.3 员工持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
        3.3.1 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绩效的间接影响机理分析
        3.3.2 员工持股计划对财务绩效的直接影响机理分析
    3.4 基于实证研究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3.4.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3.4.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值分析
        3.4.3 回归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4.1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混改国企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4.2.1 财务绩效衡量指标选择
        4.2.2 混改国企各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4.3 不同行业国有上市企业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4.3.1 数据选择
        4.3.2 混改国企各行业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4.3.3 各行业混改和非混改国企财务数据对比分析
    4.4 不同区域混改国企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4.4.1 数据样本量分析
        4.4.2 不同区域混改国企财务绩效的对比分析
        4.4.3 上海和其他地区混改国企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研究
    5.1 案例选取理由
    5.2 锦江股份案例分析
        5.2.1 案例公司概况
        5.2.2 锦江股份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
        5.2.3 锦江股份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的治理结构和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5.2.4 锦江股份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原因分析
    5.3 上港集团案例分析
        5.3.1 上港集团概况
        5.3.2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介绍
        5.3.3 上港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股权结构及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5.3.4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4 案例启示
        5.4.1 锦江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启示
        5.4.2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的启示
第六章 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6.1 调整企业股权结构
        6.1.1 明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进行混改的股权标准
        6.1.2 进一步开放国有垄断行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6.1.3 对上海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层面的对策建议
    6.2 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
        6.2.1 优化企业董事会职能
        6.2.2 市场化选聘经理人
        6.2.3 建立明晰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
        6.2.4 对上海国企混改公司治理层面的对策建议
    6.3 继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6.3.1 明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原则要求
        6.3.2 优化完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方案
        6.3.3 加强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配套保障措施
        6.3.4 对上海国企混改员工持股层面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法律属性及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界定与沿革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界定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历史沿革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类型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法律属性
    (一)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法律属性的观点及评述
    (二)具备“公司”的法律特征
    (三)“市场+政府”的复合型
    (四)经营目标的双重性
三、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内部危机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外部困境
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方向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举措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内容安排
        一、研究路径
        二、内容安排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不足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进展与评论
    第一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研究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一、关于产权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二、企业股权平衡模型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绩效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评论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政企分开下的企业产权明晰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二、国有企业绩效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三、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多元化
        四、国企改革进入“新常态”
        五、与国企改革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基于实证研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绩效评估
        一、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绩效分析
        二、不同行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绩效数据分析
        三、不同区域上市公司绩效数据分析
        四、混合所有制商业银行绩效分析
第四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政府干预下的产权问题突出,代理成本高昂
        一、行政管理权对企业经营权的全面干预
        二、多重代理下的所有权实现
        三、国有企业腐败滋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第二节 国有企业形成行业垄断,产权交易市场不成熟
        一、国有企业形成行业垄断,企业区域绩效差异显着
        二、非国有经济参与国企混改存在隐性门槛,各行业企业绩效差异显着
        三、产权交易平台尚未完善,产权交易风险依然存在
    第三节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流于形式,公司治理乏力
        一、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尚未实现,股东权益不均衡
        二、董事会决策权有限,监事会职能弱化
        三、经理层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企业激励机制建设不足
    第四节 政策解读观点不一,法律保障仍未健全
        一、对于国企混改政策的各种误读
        二、国企混改相关法律缺失
第五章 国外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效果与借鉴
    第一节 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波兰五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做法
        一、英国的分阶段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美国的分行业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日本完善市场交易平台和监督机制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波兰通过“国有投资基金”解决政府所有权代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新加坡法律保障完善政策稳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二节 国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一、国外混合所有制改革评述
        二、国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创新点解读
        一、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力度加大
        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模式逐级优化
        三、国有资产定价机制多方完善
        四、员工持股计划重启,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第六章 指导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基本概念
        二、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基本模型
        三、制度变迁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三节 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产权理论基本概念
        二、科斯定理
        三、超产权理论
        四、产权明晰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四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委托-代理理论产生背景
        二、委托-代理理论内涵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五节 股权结构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股权结构理论综述
        二、股权结构理论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七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建议
    第一节 厘清改革方向和目标
        一、坚持党的领导,理顺党委和董事会关系
        二、“混”是手段,“改”是目标
    第二节 调整企业股权结构
        一、明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进行混改的股权标准
        二、员工持股先试行
        三、进一步开放国有垄断行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建立中国特色政企关系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治理
        三、坚持政企分开,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运营职能分开
    第四节 提供切实保障制度
        一、进一步完善多元化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
        二、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和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各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分析数据列表示例
    附录二:分区域不同不同性质绝对控股股东企业绩效分析数据示例
    附录三:混合所有制商业银行绩效分析数据列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四、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对上海久事公司发展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D]. 刘叶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转型研究 ——以上海城投为例[D]. 庞瑾. 南华大学, 2020(01)
  • [3]JSRQ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 王娜.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混改背景下控制权争夺动因及绩效影响研究 ——以上海家化为例[D]. 王宇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中国地方政府最优融资结构探讨 ——基于财政压力视角[D]. 吴粤.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6]A政策性投资公司战略选择研究[D]. 彭文.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7]国有投资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J]. 吴琼.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1)
  • [8]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绩效研究[D]. 杜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9]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法律属性及转型研究[D]. 常竞.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10]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D]. 韩晓洁. 深圳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委托代理模式分析——对上海久实公司发展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