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一、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21)在《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迫切追求,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禹门口引黄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涉及运城和临汾地区的11个县市。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考虑到山西省引黄指标仍有剩余,故拟增加黄河干流地表水取用量,来满足灌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本文针对禹门口灌区引黄扩建工程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合理配置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收集整理禹门口引黄灌区涉及区域相关资料,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取水工程建设概况。(2)对研究区现状水平年(2016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四个用水部门用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现状年总用水量42885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29643万m3,工业用水量10102万m3,生活用水量2840万m3,生态用水量300万m3,现状年用水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3)根据灌区水源情况及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分析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可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无开发潜力,需增加引黄水减缓水资源短缺问题。(4)分析各用水部门节水潜力,通过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种植结构、渠系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作物灌溉定额,提高水利用系数,农业用水可以节水33876万m3。(5)预测规划水平年(2025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需水量,总需水量76818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50179万m3,保证率75%;工业需水量17524万m3,保证率95%;生活需水量4277万m3,保证率95%;生态需水量4838万m3,保证率95%。(6)对龙门水文站径流变化进行分析,对来水频率为75%的典型年2015年的年径流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时段供需分析,全年36旬中,不满足供水需求的有12旬,旬最大缺水量为2469万m3,最大连续缺水量为9549万m3。可通过配套的20座调蓄工程供给,总调蓄能力11220.7万m3,可满足调蓄需求。(7)根据研究区的用水需求及供水情况,需引黄河水减缓水资源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遵循节约用水、合理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提出规划年各水源对不同用水部门的水量配置方案。禹门口引黄灌区规划水平年总配置水量为76818万m3,配置黄河干流地表水60255万m3(农业年引黄水39392万m3,工业年引黄水16026万m3,生态年引黄水4838万m3),配置当地地表水水量为6177万m3(全部用于农业灌溉),配置地下水量为8887万m3(生活用水4277万m3,农业用水4610万m3),再生水回用1498万m3(全部用于工业生产)。

姚振中[2](2021)在《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既面临着灾害风险、公共突发事件、经济衰退、城市病等冲击,又受到人口数量和素质、产业结构、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城市韧性注重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面临的各种扰动和冲击。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出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进行测算和分析。然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出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韧性值从2006年的0.1578上升到2018年的0.7702,年均增长率为14.12%,从低韧性发展为较高韧性水平。其中,各子系统韧性变化不尽相同,社会韧性提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0.73%。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韧性在时间变化上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研究期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生态系统韧性呈波动状态,仅有小幅升高,从0.1155上升到0.1607。2011年是城市韧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前,生态系统韧性高于经济和社会系统,之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贡献率逐渐提升并超过生态系统,成为城市韧性的主要助力。(2)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按提升效率高低依次排列为晋中地区、晋北地区、晋南地区,晋中市提升最快,运城市相对较慢,分别提升了0.7018和0.4645。在经济系统韧性提升上,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城市提升最多,临汾市提升最小。在社会系统方面,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朔州市提升最少。在生态系统韧性方面,晋中地区和晋北地区相当,晋南地区提升较慢,其中晋城市相较于2006年出现了下降。(3)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山西省城市韧性发展整体上从严重失调过渡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从0.168上升到0.496。到2018年,各区域耦合协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中市最高,朔州市最低,耦合协调度值分别为0.516和0.479。在城市韧性发展过程中,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布趋向均匀,向着高质量协同发展转变。(4)根据障碍度诊断,到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用水量、全社会用电量、污水排放量、生活垃圾清运量,主要集中在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方面,其障碍度之和达到70.14%。在经济系统中,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成为主要障碍因素,而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韧性的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减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各系统协调发展。

张孝晶[3](2021)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增加到2018年的59.58%。在生产力布局中承担着“承启”作用的中原城市群,2018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2.56%,成为近年来城镇化提升较快的区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与能源原材料基地,工业化的起步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对中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对保障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学者们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多停留在耦合协调的测度以及时空变化分析上,且范围尺寸以选取省级或单个地市级研究居多,而本文是基于城市群面板数据来测度中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来测算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最后利用障碍度模型来探析阻碍中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综合水平从2009年0.146提高到2018年的0.786,各子系统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现象突出;空间分析中城镇化水平发展等级从2009年存在低水平区和较低水平区过渡到2018年高水平区。(2)2009-2018年,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水平由2009年的0.338上升到2018年的0.781,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各子系统发展变化较为复杂,总体也均呈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值处于较低水平;空间分析中,2009-2018年间,生态环境水平大部分城市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发展阶段由恶劣区演变为优质区,而运城市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生态环境发展呈现“皖北发展最快,豫东发展较快,豫中城市发展较慢”的发展规律。(3)2009-2018年,中原城市群耦合度由2009年的0.707上升到2018年的0.999,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析中发现除运城市外的其他城市耦合度均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在2018年达到了高水平耦合。(4)2009-2018年间,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0.414上升到2018年的0.885,其发展类型由濒临失调上升到良好协调,其变化趋势与城镇化系统发展水平相似;空间分析中发现运城市外的其余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发展趋势,发展类型由失调转为协调阶段,但是由于地域性差异,耦合协调程度也存在不同步现象。(5)分别选用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生态环境发展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作为研究指标,进行2009-2018年郑州市与各城市空间联系分析,可知城市空间吸引力均在逐步增强,2018年城市引力值多处于均值的1.5倍以上,但在三个指标分析下,郑州市分别对处于边缘位置的城市、西南部城市、中原城市群的东部和北部城市相互引力作用较弱。(6)2009-2018年障碍因子诊断中,各子系统对城镇化发展或生态环境发展的障碍度均呈现减少变化趋势,且发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影响城镇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阻碍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相关建议:(1)提高各系统水平,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2)加强资源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生态绿色发展;(3)因地制宜,增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郭琛[4](2021)在《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现象频繁发生,多重水危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由于前期以发展煤炭资源为主,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局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因而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海绵城市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建设和项目建设两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相关指标体系,引入DPSIR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层,共33个指标的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太原市2010—2019年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且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对山西省其余10个地市和全国7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各个系统层进行KMO与Bartleet检验,验证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与系数矩阵,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配合均决策方差法算出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显着提升,综合得分由负值转为正值,在此以后海绵城市建设能力也持续、加速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顶峰。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太原市仍需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压力,逐步加大对人工海绵体的建设及环境影响与响应的力度,特别是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再生水利用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投入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需要多下功夫;与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与试点城市相比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和综合评价,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法规和标准、建设管理不到位、公众响应度不高、资金筹集困难、技术陷入瓶颈,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监管责任、智慧海绵、资金渠道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周鹏[5](2020)在《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已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问题。2018年为解决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重叠、开发无序、生态破坏等问题,由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其中“三区三线”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的核心。中国作为山地大国,山区人地关系复杂,地域差异显着,国土空间功能高度复合,是国家生态红线的主控区域。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又是国家贫困区和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叠区域,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发展期。但长期以来,受自然本底的制约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影响,导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探索和建立山区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按照“研究框架-实证研究”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研究框架、揭示了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诊断了国土空间冲突,实现了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提出了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以期为建立适合山区特点的国土空间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5年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差异显着,城镇空间集聚于各市行政中心,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山麓和盆地,生态空间分布在高海拔山区。35年间,随着城镇空间显着扩张,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大量减少。国土空间类型面积的变化在地形上以海拔1000 m和坡度15°为阈值,阈值以下城镇空间随地形上升逐渐减少,农业空间逐渐增加,阈值以上生态空间增幅最显着,其在地貌上表现为台地、平原以及中、高起伏山地变幅最大。(2)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表明,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国家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性决定条件,交通区位是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是主要驱动力,国家政策是外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生态空间转农业空间主要受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驱动;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主要受地形复杂度和交通区位较差的胁迫,以及城镇化吸引力的拉动,农业空间转城镇空间主要受人口集聚规模和经济水平发展的影响;国家政策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促使生态空间扩张。(3)通过国土空间冲突区诊断发现,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表现为空间结构不合理,冲突强度地域差异明显,其在主体功能区上表现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国土空间利用功能的冲突表现为部分城镇人口收缩,水土资源不平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低,植被受人为破坏存在潜在风险。(4)采用改进邻域权重的FLUS模型模拟了2030年太行山区在自然增长、城镇化发展、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国土空间格局。随后通过叠加“双评价”结果对多情景下的国土空间冲突区进行调整,使得优化后的国土空间格局在景观指数方面更加紧凑、完整。上述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情景能更好的实现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是国土空间最佳优化方案。(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的提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地系统中“人-水-地”要素的组合与匹配,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保障原则,分别从优势功能区引导、加强重点城镇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5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李竹青[6](2020)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进程对水资源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紧缺的水资源以及严峻的水污染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对水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因此更应结合工业用水及工业经济二者的发展关系,着重考察工业用水效率低下的产生原因,分析其内在节水潜力特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建议。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新成立的第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群,同时也正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迫切需要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陕西、山西以及甘肃三省也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水资源利用及工业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政策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降耗的任务仍较为艰巨。因此对其11个城市进行工业经济以及水资源环境中工业用水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水资源环境现状、工业用水效率及工业节水潜力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脱钩模型对工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CED指数及Tapio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绝大多数城市两者之间呈现相对脱钩关系,但各城市脱钩程度有所差异。表明目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未达到平衡,存在水资源浪费、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等现象。其次,论文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2005-2016年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考虑工业废水即非期望产出影响,结合工业用水生产阶段及污水治理两阶段,测算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历年工业用水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综合网络效率较低,且绝大部分城市生产阶段效率水平较治理阶段水平高,考虑工业水污染影响的工业用水效率值普遍较低,生产阶段及治理阶段效率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且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工业用水仍处在“重生产、轻治理”阶段,具备较大的节水潜力。因此,本文对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潜力开展研究。分析并形成一套较合理的节水潜力的计算标准,将工业节水潜力分成现实和未来两个部分,现实部分采用定额比较法计算,而未来部分利用灰色预测法计算,分别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不同节水潜力类型的城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存在环境壁垒,各个城市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商洛、庆阳及天水是现实及未来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降耗的重点考核城市,预测节水潜力仍与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要求有一定距离。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和节水潜力值的综合分析,从资源环境、科技进步、产业集聚、水资源市场及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今后进一步工业节水降耗提出政策建议。

蔡梓萱[7](2020)在《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6年的53%,而2016部平均年中国西城镇化率仅为47%。2016年以来,中国开始积极培育和建设城市群,在西部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共4个城市群来加速推动西部城市化进程。这些城市群不是由行政划分的、简单的地域组合,而是政府综合跨区域优势而确定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不仅是中西部省份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而且关系到跨省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标的战略全局。探索性地从生态足迹方法的核心体系去评价描述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再利用LMDI对影响生态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为建立城市群生态监测体系奠定基础,而且将为推动以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带动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子,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选取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样本,以2005—2017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在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态赤字及各账户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系数评价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并采用足迹深度与广度指标探讨资本流量消耗与资本存量占用程度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49.55%,人均生态承载力平缓波动,导致人均生态赤字增加了1.44倍。(2)关中平原城市群EPI较高,生态经济协调性差,2005年以来长期处于“完全不安全”的6级水平。(3)3D生态足迹的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城市群需要4.44倍的区域面积才能江中其资源消耗程度,对存量资本的消耗速度是对流量资本占用速度的4.76倍。(4)在各驱动因素中,以结构因素影响最为显着且以促进作用为主,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以抑制作用为主。(5)四种因素中,经济因素的贡献比例最大,达到123.14%。为此,提出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控制大气污染源头、强化土地功能分区的建议。通过定量分析生态安全水平因素同各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解,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等对策建议,为提高城市群应对生态变化的韧性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乔扬源[8](2020)在《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的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地区西部,其水资源一直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水质恶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充分掌握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其水量、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为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水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以水足迹计算结果作为水量生态足迹计算的数据基础,将虚拟水消耗纳入水量生态足迹核算中。同时将农业面源污染纳入水质生态足迹的计算中。分别对山西省的水量、水质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再结合水资源生态赤字、水生态足迹深度、水生态足迹广度等指标分别对山西省水量、水质生态足迹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对水资源流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占用情况,全面分析山西省水生态足迹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生态足迹变化与人口、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6年,山西省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10年间,全省人均水足迹平均值为731.22 m3/人。11个行政区间的水足迹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运城市最高,阳泉市最低。水足迹组成结构相对稳定,水足迹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用水的增加。10年间山西省保持较高的水资源自给率,平均值为98.97%。研究期内,水足迹经济效益由28.13元/m3上升到43.23元/m3。其中,2007-2011年属于快速上升期,2011-2016年则变化不明显,水资源利用效率平稳。山西省水资源压力指数由2007年的1.96上升到2016年的2.24。各行政区10年间的水资源压力指数均大于1。(2)2007-2016年,山西省水量生态足迹平均值为4320.19万hm2,整体上表现为缓慢上升的趋势。11个行政区中,历年最高值均出现在运城市,历年最低值均出现在阳泉市。10年间人均水量生态足迹平均值为1.209hm2。其中最高值为2014年的1.373hm2,最低值为2007年的0.993hm2。2007-2016年,山西省及11个行政区水资源利用均表现为赤字状态。其中,2007-2014年间水量生态赤字表现为逐步上升的趋势,2014-2016年间有缓慢下降。说明山西省水资源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水量生态足迹广度等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流量资本被全部占用。水量足迹深度10年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较高的水平,平均值为28.37。研究期内,山西省各行政区水资源承载力平均值为152.26万hm2。其中最高值为2016年的191.87万hm2,最低值为2009年的122.66万hm2。整体上较为稳定,但地区差异明显。10年间山西省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为0.043hm2,表明山西省水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状态。(3)2007-2016年,山西省农业面源污染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年均排放量分别为74.09万吨、9.25万吨、0.95万吨。在四个计算账户中,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排放量较小,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农村生活账户和畜禽养殖账户。11个行政区中,历年COD、总氮、总磷排放最大值均出现在运城市,最低值均出现在阳泉市。山西省2007-2016年总等标污染负荷平均值为885.88亿m3。农业面源污染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氮>总磷>COD。11个行政区的年均等标污染负荷比由大到小依次为:运城市>吕梁市>临汾市>晋中市>长治市>忻州市>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太原市>阳泉市。研究期内,农村生活账户的等标污染负荷有所下降,其余三个账户的等标污染负荷均有不同程度上升。(4)2007-2011年山西省水质生态足迹持续上升,2011-2016年则开始缓慢下降,2016年水质生态足迹为1644.3万hm2。10年间农业面源污染的水质生态足迹占比持续上升。研究期内,山西省水质资源利用均处于赤字状态,不能满足消纳水体污染物的需求。水质生态足迹广度同样等于水资源承载力。水质足迹深度整体表现平稳,平均值为10.51。(5)水质、水量生态足迹与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经济指标与山西省水量、水质生态足迹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而水量、水质生态足迹与乡村人口之间均呈现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和-0.734。城镇人口和总人口两项指标与水质、水量生态足迹表现为正相关关系。(6)采用ARIMA(1,2,3)模型对水量、水质生态足迹发展趋势的预测表明,水量生态足迹自2016年起将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17年预测值上升至4957万hm2,2017-2021年将出现持续下降,2021年预测值为4204.47万hm2。水质生态足迹自2016年起表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2021年预测值将下降至881.84万hm2。最后,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分析结果,结合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分别从水量、水质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山西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主要包括:提高农业、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虚拟水贸易;提高人民节水环保意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跨流域调水等水量管理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畜禽养殖、种植业污水集中处理;农药、化肥施用量的科学管理以及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管理和减少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水质管理措施。

李高磊[9](2019)在《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暖干化趋势的不断加重逐渐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脆弱的领域之一。本文利用山西省近40年气象数据、种植业作物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以及种植业结构发展现状,利用熵值法计算作物比较优势,并依据近10年来山西省种植业基本数据,构建引入气候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度各投入要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得出气候优势指数以及气候变化下作物的优势投入要素,结合气候优势与作物比较优势提出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根据气候变化下投入要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40年来,山西省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一定的下降;降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与全国降水略有增加的趋势相反;山西省第一产业占比不断降低,且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种植越来越偏向于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以及小杂粮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要素投入南北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农村劳动力流失;种植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严重。其中,气候变化对各类作物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现有的种植业生产和要素投入结构。总体来看,气候变化不利于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小麦、大豆作物的种植,但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种植,马铃薯种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较少,晋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正,晋南地区小杂粮作物受气候变化影响为负;气候变化下小麦种植区投入要素多呈正向效应,玉米、马铃薯种植区生产要素投入不利于玉米的种植,大豆种植区劳动与化肥的投入不利于作物生长,小杂粮作物种植区农田灌溉的投入有利于作物生长,其他投入要素影响较小或为负。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在遵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根据作物的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区域,规模化经营,加强科技投入,延伸产业链;调整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依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投入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专业化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依据不同地区气候要素的影响调整作物种类以及种植范围,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预警,提高种植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黄鹏程[10](2019)在《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还是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维持人类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有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作为保障。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区域制定合理用水规划,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当前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多以评价指标获取相对较易的行政区或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繁杂,对一些指标获取相对较难的区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论文在对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参考耦合度模型,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支撑和压力两个系统,构建了量级和效率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资料缺乏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引入负载指数,用于模型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最后,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将该模型应用到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和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从支撑系统和压力系统两个角度出发,结合耦合度模型的特点,构建了量级和效率两套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耦合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最后引入负载指数,欲对模型的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2)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因子影响度的计算方法作了介绍,以便有针对地提出对策与建议;(3)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作了简要分析,并利用基尼系数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在各分区上的匹配状况,得出了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对其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4)将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到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和分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在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采用量级指标和效率指标,结合基于耦合度建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比较一致,2010年至2016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持续变弱后,在2017年有所反弹;然而在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两种指标的评价结果却不尽相同,利用负载指数对比后发现,采用效率指标的评价结果要优于采用量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商洛市和宝鸡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较强,杨凌区和咸阳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其余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一般。可以看出,基于耦合度模型建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能够应用于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5)以效率指标评价结果为准,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区域和分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的影响度进行了计算,发现在区域和分区中,水资源本底条件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从水资源角度出发,对提升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二、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水资源合理配置
        1.3.2 供需平衡
        1.3.3 节水潜力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概况
    2.1 基本情况
    2.2 研究区水资源量
        2.2.1 水资源量
        2.2.2 供水量
        2.2.3 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2.3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禹门口引黄灌区现状年用水量
    3.1 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3.1.1 灌区要素
        3.1.2 灌区现状年农业用水量
    3.2 现状年生活、工业及生态用水量
        3.2.1 现状年生活用水量
        3.2.2 现状年工业用水量
        3.2.3 现状年生态用水量
    3.3 总用水量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和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4.1 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4.1.1 广义节水潜力
        4.1.2 狭义节水潜力
        4.1.3 生活、工业及生态节水潜力分析
    4.2 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4.2.1 规划年生活需水量预测
        4.2.2 规划年农业需水量预测
        4.2.3 规划年工业需水量预测
        4.2.4 规划年生态需水量预测
        4.2.5 规划年总需水量预测
第五章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1 径流来水量分析
        5.1.1 径流代表性分析
        5.1.2 实测年径流量分析
        5.1.3 典型年确定
    5.2 供需平衡分析
        5.2.1 需水量分析
        5.2.2 供水量分析
        5.2.3 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章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
    6.1 灌区可供水量
        6.1.1 地表水可供给量
        6.1.2 地下水可供给量
        6.1.3 再生水可供给量
        6.1.4 可供总水量
    6.2 水资源配置
        6.2.1 配置原则
        6.2.2 配置过程
    6.3 水资源配置结果及分析
        6.3.1 农业灌溉配置水量
        6.3.2 总配置水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和结论分析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内涵研究
        1.2.2 测度与评估
        1.2.3 韧性提升策略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韧性理论
    2.2 “人-地”复合系统
    2.3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和模型构建
    3.1 研究区概况
    3.2 山西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
        3.2.1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框架
    3.3 模型方法
        3.3.1 熵值法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3.3.3 障碍度模型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3.4.1 数据来源
        3.4.2 数据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估分析
    4.1 山西省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4.1.1 山西省整体韧性演化分析
        4.1.2 分区域(市)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4.2 山西省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4.2.1 山西省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4.2.2 分区域(市)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5.1 山西省城市韧性障碍因素诊断
        5.1.1 山西省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5.1.2 山西省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5.1.3 各地市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5.1.4 各地市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5.2 城市韧性提升对策
        5.2.1 经济韧性提升路径
        5.2.2 社会韧性提升路径
        5.2.3 生态韧性提升路径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论文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生态环境
        2.1.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协同发展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原城市群区域概况
    3.1 区域概况
    3.2 城镇化发展状况
        3.2.1 经济城镇化
        3.2.2 人口城镇化
        3.2.3 空间城镇化
        3.2.4 社会城镇化
    3.3 生态环境发展状况
        3.3.1 生态环境压力
        3.3.2 资源环境状态
        3.3.3 生态环境响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4.1 数据来源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的选取
    4.3 研究方法
        4.3.1 熵值法
        4.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4.3.3 引力模型
        4.3.4 障碍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1 中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时空分析
        5.1.1 城镇化发展时间序列分析
        5.1.2 城镇化发展空间序列分析
    5.2 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发展时空分析
        5.2.1 生态环境发展时间序列分析
        5.2.2 生态环境发展空间序列分析
    5.3 中原城市群耦合度时空分析
        5.3.1 耦合度时间序列分析
        5.3.2 耦合度空间序列分析
    5.4 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时空分析
        5.4.1 耦合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5.4.2 耦合协调度空间序列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
    6.1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6.1.1 各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联系
        6.1.2 各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空间联系
        6.1.3 各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联系
    6.2 障碍因素诊断
        6.2.1 城镇化发展障碍因素诊断
        6.2.2 生态环境发展障碍因素诊断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对策与展望
    7.1 研究对策
        7.1.1 提高各系统水平,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7.1.2 加强资源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生态绿色发展
        7.1.3 因地制宜,增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绵城市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2.2 理论基础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2.1 规划建设
        3.2.2 项目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构建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取
    4.3 建立评价模型
        4.3.1 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4.3.2 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4.3.3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
    5.1 数据来源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1 驱动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5.2.2 压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5.2.3 状态系统标准化数值
        5.2.4 影响系统标准化数值
        5.2.5 响应系统标准化数值
    5.3 主成分提取及系数计算
        5.3.1 驱动力系统分析评价
        5.3.2 压力系统分析评价
        5.3.3 状态系统分析评价
        5.3.4 影响系统分析评价
        5.3.5 响应系统分析评价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 太原市与山西省10 个地市级城市对比分析
    5.6 太原市与我国7 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6.1 缺乏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法规和标准
    6.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不到位
    6.3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响应度不高
    6.4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6.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陷入瓶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7.1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
        7.1.1 优化水资源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
        7.1.2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7.2 重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管责任
        7.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7.2.2 多部门齐“发力”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7.3 打造新型“智慧海绵”城市
        7.3.1 吸纳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7.3.2 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7.4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7.4.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税收投入
        7.4.2 拓展海绵城市建设其他融资方式
    7.5 提高群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
        7.5.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
        7.5.2 丰富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太行山区是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资源型缺水严重
        1.1.2 太行山区是国家贫困与生态脆弱重叠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挑战大
        1.1.3 太行山区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期,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 主要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土空间规划
        2.2.2 空间智能算法
        2.2.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2.3 文献评述
    2.4 研究框架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第4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1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分类
        4.1.2 国土空间格局水平变化特征
        4.1.3 国土空间格局垂直变化特征
        4.1.4 国土空间类型动态度空间关联
        4.1.5 国土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4.1.6 国土空间类型转换分析
    4.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4.2.1 驱动因子选择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空间分异探测
        4.2.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空间异质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冲突诊断
    5.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
        5.1.1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单要素评价
        5.1.2 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
        5.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5.2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1 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5.2.2 主体功能区冲突区特征
    5.3 国土空间功能问题表征与冲突诊断
        5.3.1 城镇人口变化特征
        5.3.2 水土资源平衡测度
        5.3.3 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5.3.4 植被变化的农户感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模拟与优化
    6.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目标与原则
        6.1.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框架
        6.1.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
        6.1.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6.2 多情景国土空间利用结构设置
        6.2.1 自然增长情景
        6.2.2 城镇化发展情景
        6.2.3 综合发展情景
    6.3 多情景国土空间布局模拟
        6.3.1 国土空间情景模拟的影响因子测度
        6.3.2 国土空间模拟参数设置与精度验证
        6.3.3 多情景模拟的国土空间格局
    6.4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1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冲突诊断
        6.4.2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6.4.3 多情景模拟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
    7.1 国土空间功能提升路径框架
    7.2 优势功能区引导
    7.3 加强重点城镇建设
        7.3.1 合理配置建设用地
        7.3.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7.4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7.4.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7.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7.5 协调城乡国土空间利用水平
        7.5.1 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
        7.5.2 协调人口与耕地利用
    7.6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1 分类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7.6.2 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地方性政策支撑
        7.6.3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模式
        7.6.4 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效率
        2.1.2 工业用水效率
        2.1.3 关中平原城市群
    2.2 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2.3 工业用水效率评价
        2.3.1 工业用水效率指标选取
        2.3.2 用水效率的模型方法选择
        2.3.3 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
    2.4 工业节水评价
    2.5 研究评述
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现状
    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现状
    3.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比率
    3.4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脱钩关系
        3.4.1 OECD脱钩模型
        3.4.2 Tapio脱钩模型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4.1 网络SBM-DEA模型构建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4.2.1 指标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3 工业用水效率测算
        4.3.1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4.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工业用水效率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5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5.1 工业节水潜力测算方法
        5.1.1 定额比较法
        5.1.2 灰色系统预测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5.2.1 关中平原城市群未来工业用水预测
        5.2.2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5.3 分析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脱钩关系计算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方法
    2.2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
    2.3 LMDI模型研究进展
3 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特征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足迹模型及改进
    4.1 生态足迹理论与研究方法概述
        4.1.1 生态足迹
        4.1.2 生态承载力
        4.1.3 均衡因子
        4.1.4 产量因子
    4.2 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
        4.2.1 增加水资源账户
        4.2.2 考虑水资源的生态承载力
        4.2.3 生物资源账户的细分
    4.3 数据来源及说明
        4.3.1 数据来源
        4.3.2 相关参数来源及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足迹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
    5.1 用于评价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指标构建
        5.1.1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5.1.2 生态压力指数与安全等级
        5.1.3 生态经济协调系数
        5.1.4 足迹深度与广度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测算结果分析
        5.2.1 人均生态赤字及各账户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5.2.2 生态安全水平等级评估
        5.2.3 足迹深度与广度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LMDI模型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6.1 LMDI模型的简介
        6.1.1 Divisia迪氏指数法
        6.1.2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
    6.2 LMDI模型的依据与构建
        6.2.1 模型依据—Kaya公式
        6.2.2 LMDI—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
    6.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与建议
    7.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的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资源生态足迹
        1.3.2 水足迹
        1.3.3 农业面源污染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
    2.1 水足迹计算方法
    2.2 水足迹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2.3 农业面源污染计算方法
    2.4 等标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2.5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2.5.1 水量生态足迹
        2.5.2 水质生态足迹
        2.5.3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2.5.4 水资源生态盈余、赤字
        2.5.5 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
        2.5.6 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
    2.6 参数选择
        2.6.1 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
        2.6.2 污染物排放系数
        2.6.3 区域水资源产量因子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水量生态足迹
        4.1.1 水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4.1.2 水量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4.2 水质生态足迹
        4.2.1 农业面源污染计算结果分析
        4.2.2 水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4.3 相关性分析及ARIMA预测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ARIMA预测
5 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与对策
    5.1 水量可持续利用建议与对策
    5.2 水质可持续利用建议与对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山西省气候变化趋势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3.1 山西省近40 年气候变化趋势
    3.2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历史调整概况
    3.3 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现状
    3.4 山西省种植业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3.5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4.1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4.3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4.4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
    5.1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对策
    5.2 气候变化下种植业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对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耦合度模型
    1.3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和技术路线
2 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性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2.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2.2.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2.3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 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3.1 耦合度模型构建过程
    3.2 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模型构建流程
        3.2.3 模型对比方法
    3.3 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影响度计算方法
        3.3.1 GRA模型
        3.3.2 基于GRA的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影响度计算方法
4 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概况
    4.1 基本概况
    4.2 水资源概况
        4.2.1 区域水资源概况
        4.2.2 分区水资源概况
    4.3 社会经济概况
        4.3.1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4.3.2 分区社会经济概况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指标匹配分析
        4.4.1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4.4.2 基于基尼系数的水资源匹配均衡性评价方法
        4.4.3 研究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匹配现状
5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1 基于量级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5.1.1 区域尺度量级指标评价分析
        5.1.2 分区尺度量级指标评价分析
    5.2 基于效率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5.2.1 区域尺度效率指标评价分析
        5.2.2 分区尺度效率指标评价分析
    5.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3.1 指标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3.2 负载指数计算
        5.3.3 负载指数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4 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影响度与对策
        5.4.1 区域尺度因子影响度计算
        5.4.2 分区尺度因子影响度计算
        5.4.3 对策与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D]. 王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姚振中.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D]. 张孝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太行山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功能提升路径研究[D]. 周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6]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D]. 李竹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蔡梓萱.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8]基于水生态足迹理论的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 乔扬源.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气候变化下山西省种植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 李高磊. 山西大学, 2019(01)
  • [10]基于系统耦合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黄鹏程.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