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大纲中的“量”

谈新大纲中的“量”

一、浅谈新大纲中的“量”(论文文献综述)

吕燃[1](2021)在《初中级留学生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习得情况分析与教学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义词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语言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它能使语言更加丰满、更加经济,便于人们记忆。但义项之间的联系使得义项之间具有相似性,虽然每个义项特定出现于单一语境中,但对于缺乏汉语语感和使用环境的留学生来说是学习得困难所在。本文根据对《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旧《大纲》)与《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中共有的初、中级共有的142个甲级双音节多义词进行研究,词汇义项有二至七项不等,具有三种及以下义项的词占总体比例最高,为15.9%。由此看来,考虑到多义词的难度和接受程度,初、中级阶段还是以二到三种义项的多义词为主。词汇的学习目的是更好地交际,按可承担的句法功能来看,绝大部分甲级双音节多义词句法功能紧紧围绕着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谓、宾、定四种成份。同时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两部《大纲》中的共有的一些问题,其中一部分词汇不能在词典查询到的问题,并且在对教材进行整理时发现课文没有反映出多义词的全部义项。由此看来,两部《大纲》和教材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学者们去深入挖掘和研究的。综合以上两部大纲中共有的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整理统计,本文对初、中级留学生进行了甲级双音节多义词习得情况的调查研究,因为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不同学校,为减少分歧,确保调查的科学性与信度,故本文选取了《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程1》、《HSK标准教程1》、《HSK1词汇大纲》、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四部分作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面对不同水平等级的初、中级水平留学生,难免会有对初、中级多义词的习得效果差异之处和特点的疑问。经过调查研究得出初、中级留学生对于甲级多义词的差异和特点在于:首先,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数据发现留学生对于双音节多义词使用频率的差异性,使用频率并不是匀速下降,而是呈快速下降到匀速下降两个阶段;其次,留学生对于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习得效果较好,并且习得具有汉语水平越高习得效果越好,先学习的词汇比后学习的词汇习得效果好,汉语水平越高答题时间越长的特点。综合以上习得特点及留学生提出的多义词习得的方法,以及调查和整理中发现的问题,对甲级双音节多义词提出了更有能反映学生需求的教学、教材及教学工具书以及学生学习三方面的建议,以求能更好地促进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习得。

张江丽[2](2020)在《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较大规模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料库,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简称"新大纲")和《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简称"旧大纲")为参照,考察了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复杂性的总体情况,分析了不同水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复杂性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学习者对新旧大纲词汇的习得比例不高,他们对新旧大纲词汇的习得比例分别为68.4%和59.6%。学习者的词汇复杂性不太理想,他们对新旧大纲难词的习得比例分别为53.2%和46.5%。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的复杂性均逐渐提高。初级水平学习者对新旧大纲难词的习得比例均为12.9%,中级水平学习者对新旧大纲难词的习得比例均为24.0%,高级水平学习者对新旧大纲难词的习得比例分别为35.0%和42.9%。教师应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低频词的习得效率,以此来提高词汇习得的复杂性。

常璐倩[3](2020)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旧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汉语二语教学大纲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澳大利亚的汉语教育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之后,澳大利亚的语言政策凸显出明显的亚洲语言优先倾向。在这一背景之下,澳洲的汉语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而维多利亚州更是成为全澳汉语教育发展的佼佼者。目前,维多利亚州基础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已初具规模。1992年,汉语纳入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简称VCE)考试体系,汉语也因此成为维州的“高考”选修科目。在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VCE汉语课程已包括汉语一语、高级汉语二语、汉语二语、中国语言文化社会四个分组。2019年,高级汉语二语和汉语二语的新大纲开始试行,使用了 11年之久的旧大纲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本文研究的大纲便是高级汉语二语教学大纲和汉语二语教学大纲,统称为“VCE汉语二语教学大纲”。本研究将对新旧VCE汉语二语教学大纲进行详细对比,旨在发现新大纲编写者的主体意志,并期望结合当前的汉语教学现实对新大纲的实施提出实用的策略建议。最后,本文也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国别汉语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对澳汉语推广的具体策略。本文在研究中综合使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一、新大纲的编写体现出四个层次的隐性语言规划,这些规划最终指向两个目的:(1)减少背景群体和二语群体的矛盾,保证汉语背景学习者数量的稳定,鼓励更多的二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最终使得汉语学习者的整体数量逐步上升;(2)通过更高的汉语学习要求和更精细的汉语教学方法来提高汉语教育的质量,保证汉语学习者和其他二语语种学习者的语言熟练程度相当,为澳大利亚的未来发展培养高水平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汉语人才。二、当前,新大纲面临汉语教学现实是:(1)汉语学习者背景复杂且二语学习者的数量不断下降;(2)不同背景的汉语教师存在固有的能力短板;(3)汉语课堂教学难度大且无统一教材。三、面对如此现实,笔者为新大纲的实施提出以下策略建议:(1)建立并完善课程申请要求细则,实现分组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2)针对不同汉语教师的能力短板,提供精细的师资培训;(3)调整课堂教学的模式,平衡并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4)开发新大纲的配套汉语教材,将新大纲四个层次的隐性规划融入其中。基于以上讨论,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国别汉语教学大纲编写中应重点把握本土化和保留汉语特性之间的平衡。而对于对澳汉语推广,则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1)开设澳大利亚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汉语专项强化课;(2)与澳方合作编写针对不同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教材与数字资源库;(3)改进赴澳志愿者的培训课程并开展中澳高校联合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项目。

邹璇[4](2020)在《新HSK1-3级词汇大纲中的独体字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独体字是由笔画组成、不能或不宜再行拆分、可以构成合体字的汉字。由于独体字形体简单而且构字能力和构词能力强,所以它是汉字学习的基础内容,尤其是对于从未接触过汉字的外国学生来说。本文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1—3级)词汇大纲为范围,从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对其中的独体字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相关数据提出独体字在汉字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提出教学建议以及进行独体字教学设计,旨在促进独体字的教学,从而促进整个汉字内容的教学。本论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先从概念、来源、分类三个方面分析独体字,接着对独体字在《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1—3级)词汇大纲中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共有118个独体字;然后统计独体字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布情况,选取的教材为《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配套教材《HSK标准教程》(前三册)。第三章统计了这118个独体字在前三级词汇大纲中的构字能力和构词能力。构字能力考察118个独体字充当前三级汉字音符、意符和记号的情况,构词能力部分统计了118个独体字在前三级词汇表中的复现率以及构词情况。第四章探讨了独体字的教学问题,首先是要明确独体字的基础地位,其次对独体字的教学提出建议:独体字单独作为汉字时,从字音、字形和字义三个方面分别侧重;独体字作为字符时,从充当音符、意符和记号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第五章为独体字的教学方案设计,论文首先明确独体字的教学思路和重点,其次以《HSK汉语教程1》中的第14课为依据,进行了独体字教学设计。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和概括了全文的观点。

黄伟[5](2020)在《HSK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兼类词类型复杂、数量众多,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其中动名兼类词在兼类词中所占的比重和使用频率都居于首位,因此在汉语教学中需引起一定的重视。《新大纲》四级考试是非汉语专业留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标准,词汇是《新大纲》四级考试的重点,而且四级词汇中多义词并不多,大部分以兼类词为主,所以在教学中,对《新大纲》四级里面的兼类词更要加以重视。所以综合下来,笔者最终决定把《新大纲》一到四级词汇中的动名兼类词作为研究对象。先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再立足教材和真题试卷,为初级阶段兼类词的教学及应试提供较为全面的建议。通过调查问卷发现:(1)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对动名兼类词的概念较为模糊。(2)动名兼类词的使用频率越低,其错误率就越高。(3)留学生对动名兼类词的名词词性的运用能力更强。通过对经典教材《汉语教程》及部分真题的考察发现:(1)教材中大部分《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的两种词性未得到完整呈现。(2)《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在教材中的复现次数不是很均衡,部分词语的复现不及时。(3)真题试卷等级越高,对动名兼类词的考察就越全面。(4)同一动名兼类词两种词性在真题中的比重有较大差别,大部分为名词词性的出现频率高于动词词性。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发现,笔者最后提出几点针对初、中级阶段留学生学习《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的相关教与学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动名兼类词的教学和应试提供些许借鉴。

张杰[6](2020)在《《新HSK一本通》(六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界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用型汉语教材,关于对外汉语应试教材的研究较少。韩国应试教材《新HSK一本通》(六级)深受备考HSK6人群的追捧。故本文选取《新HSK一本通》(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词汇、语法点和话题三个方面统计分析,并将HSK六级考试大纲(2015版)作为参照对象,发现教材的优劣之处,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本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和意义,对《新HSK一本通》(六级)和HSK六级考试大纲(2015版)进行了简介,分别从《新HSK一本通》系列教材、对外汉语应试教材、对外汉语教材与考试大纲对比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阐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图表法。第一章研究教材词汇部分,分别从词汇数量、词汇复现率和词汇大纲覆盖度三个层面分析研究。指出教材存在近义词集中编排、生词注释顺序合理、重视副词教学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生词总量没有达到考试大纲要求、词汇注释不够详细、词汇大纲覆盖度不高等问题。第二章研究教材语法部分,分别从语法点数量、语法点编排情况和语法点大纲覆盖度三个层面分析研究。指出教材存在将相近语法点做明显区分、语法点编排顺序科学、语法点讲解和练习题紧密配合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语法点练习题数量较少、教材语法点重复率较低、语法点大纲覆盖程度不高、语法点注释不够详细等问题。第三章研究教材话题部分,分别从话题的分类、教材话题与考试大纲话题对比两个层面分析研究。指出教材存在大话题和考试大纲吻合、主题内容形式多样化、话题具有应试性、交际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缺失部分小话题内容和主题内容、话题复现率较低、话题大纲覆盖度较低等问题。第四章综合以上三章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建议。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阐述,并客观地分析本文的不足。

史琳琳[7](2018)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用字状况及其优化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课又作为汉语教学的核心课程,关系到语音、词汇、汉字、语法的系统知识,承担着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目标实现的重任。汉字作为综合课教学中的语言要素之一,与其他三个要素相比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局限于汉字的教学方法问题,与教材中汉字的选择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为此,本论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博雅汉语》、《发展汉语》、《汉语教程》三套综合课教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初、中、高级教材中的汉字用字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教材的用字总数、总字种数、字种等级、字种常用度分析以及所选的三套教材的用字比较,通过分析解释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中汉字的用字情况,包括合理性与不足之处,最后提出自己对综合课教材中汉字选用改进的建议。经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上存在这样两个问题:字种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在教材的总字量上差异过大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这两个问题,我们又进行了原因分析,我们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首先是课文太过追求话题性而选取了过多超纲汉字,其次是教材为增加教学内容而不控制总字量。因此,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又提出了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建议,主要是:在字种的选择上,首先要尽量选取《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中频率较高的汉字,还要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参照《新汉字大纲》的标准,科学地选择汉字编入教材。在字量上,要考虑学生所处的阶段性,结合每个阶段学习程度以及学习规律,合理的安排教材的字量。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对外汉语教材汉字使用的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方法、教材选用情况说明以及下文中汉字等级确定标准。第二部分是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汉字使用情况,包括教材的用字总数、总字种数、字种等级、字种常用度分析以及所选的三套教材的用字比较,揭示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用字的规律特点。第三部分是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汉字使用情况,包括教材的用字总数、总字种数、字种等级、字种常用度分析以及所选的三套教材的用字比较,揭示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用字的规律特点。第四部分是高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汉字使用情况,包括教材的用字总数、总字种数、字种等级、字种常用度分析以及所选的三套教材的用字比较,揭示高级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用字的规律特点。第五部是总结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阶段性变化,包括用字总数的变化、总字总数的变化、字种等级的变化和字种常用度的变化。从纵向上对教材的用字进行比较,揭示其阶段性规律。第六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在对第二、三、四、五章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总体情况,并根据数据资料解释综合课教材中汉字用字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问题的成因,最后给出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优化策略。

缪韦[8](2018)在《《博雅汉语》与《HSK考试大纲》(2015版)话题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HSK考试大纲(2015版)新增了话题大纲,这对对外汉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度调整教材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本文基于新大纲,针对其中的话题大纲整理分析;以《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为例,整理分析教材中的话题编排;将教材和新大纲中的话题进行对比,发现教材与新大纲的吻合和不同之处,为教师教学和教材使用提供参考意见。本文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大纲、教材、话题的文献进行了综述,阐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新大纲,对新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话题分级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新大纲对话题的编排特点为:话题较为丰富、复现率高、逐级增加难度。第三部分,整理和分析《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涉及到的话题。对《博雅汉语》每一个阶段的教材进行整理,分析说明话题的编排和分布特点为:涵盖面较广、复现率不足、实用性和交际性较强。第四部分,分析对比了《博雅汉语》与新大纲的话题在等级、话题选取、话题编排上的差异,列举了话题的不同。第五部分,根据新大纲与《博雅汉语》中话题的对比结果,对相吻合的话题和不相吻合的话题为教师教学提出参考意见。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整理分析过程进行阐述,并客观地分析本文的不足。

罗琳[9](2016)在《现代合体字及其构成部件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推广,汉字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汉语学习者认为汉字难学的观点以及汉字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提高汉字课的教学效率,提升汉语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是目前仍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试着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2413个合体字及其构成部件为考察对象,用部件教学法进行合体字教学的尝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合体字的部件教学法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尝试,为国际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和研究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本文共分成五个部分,主要论述了合体字及其构成部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第一章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研究缘起和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现状的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本文语料及相关说明。通过对合体字及其构成部件的研究现状分析,笔者总结出汉字教学中一些可以拓展的地方,确定了本文的写作方面。第二章主要对合体字、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的概念进行判定,进而统计分析了《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合体字的数量和合体字构成部件的特点,并把合体字的构成部件分成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两类,以此分别统计分析了部件的数量、部件的构字能力、合体字的部件数以及部件的组合方式,最后筛选出了297个常用基础部件和384个常用合成部件。第三章从形、音、义和常用度四个方面,提出了以部件教学法教授合体字的建议。第四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从整体上对合体字的部件教学法教学进行了总体设计,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说明。第二节从合体字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合体字教学中部件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主要是设计了一个课堂教学案例,为如何用部件教学法教学合体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第五章为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和相关结论的一个总结概括,并对本文研究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需要完善的地方做了说明,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

于晓伟[10](2016)在《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讨论的同素逆序词是指现代汉语中两个构词语素颠倒位置后,其同字语素的义项同列在这个单字语素的义项条目之下的一对双音节合成词。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的研究成果,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和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大纲》、《新大纲》中的同素逆序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确立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同素逆序词等级词表;考察对外汉语教材中同素逆序词的选取与分布特点,以此提出相关的编排建议和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课题及意义、研究现状及水平、研究范围及语料、研究理论及方法。第二章为《大纲》、《新大纲》中同素逆序词的统计与考察。本章首先分别统计了《大纲》、《新大纲》中成对出现及单个出现的同素逆序词,并归纳总结同时出现在两个大纲中的同素逆序词,据此深入分析大纲中同素逆序词的特点;然后对183对同素逆序词进行语义关系的划分;最后通过人工干预初步剔除那些含有历史词、方言词或罕用词的同素逆序词对以缩小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同素逆序词等级词表的选词范围,通过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的词频统计以确定71对同素逆序词进入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同素逆序词等级词表。第三章为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同素逆序词等级词表的确定及考察。本章在第二章确定的等级词表的选词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习得难度考察和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词频统计分析,对71对同素逆序词进行二次等级划分,以最终确立三大级十小级的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同素逆序词等级词表;然后对部分使用频率较高、习得难度较大、出错率较高的同素逆序词进行“词性—语义—用法”上的辨析。第四章为对外汉语教材中同素逆序词的编排考察及相关建议。本章首先选取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博雅汉语》,对其中同素逆序词的选取与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考察;然后归纳总结对外汉语教材关于同素逆序词的选取与分布的问题,并据此从大纲、词典、教材和教师四个方面对同素逆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我们旨在对同素逆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有意义的指导,希望此举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特别是同素逆序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大纲的完善、教材的改进和词典的编撰。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丰富汉语内部的词汇研究。

二、浅谈新大纲中的“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新大纲中的“量”(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级留学生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习得情况分析与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多义词的基础研究
        1.3.2 新旧《大纲》中多义词和甲级多义词的研究
        1.3.3 《现代汉语词典》中多义词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多义词概说
    2.1 多义词
        2.1.1 多义词的产生
        2.1.2 多义词的特点
    2.2 双音节多义词
        2.2.1 双音节多义词的界定
        2.2.2 双音节多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章 甲级双音节多义词
    3.1 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选取依据及合理性
    3.2 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整理情况
    3.3 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分类
        3.3.1 按义项数量划分
        3.3.2 按义项的原型范畴中词汇的句法功能划分
    3.4 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争议之处
第四章 留学生甲级双音节多义词习得情况调查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问卷中的词汇选择
        4.1.2 调查目的
        4.1.3 调查对象
        4.1.4 调查方法
    4.2 调查结果分析与说明
    4.3 调查结论中习得情况分析
第五章 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教学建议
    5.1 教学方面
        5.1.1 重视原型义的教学
        5.1.2 构建多义词词表
        5.1.3 对近义词进行对比,重视词义之间的联系
        5.1.4 重视多义词的语用功能
    5.2 教材与教学工具书方面
        5.2.1 提高教材释义的准确性、示范性
        5.2.2 提高新《大纲》的科学性
    5.3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求知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语料选取及研究方法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语料选取
    (三)分词软件的设计及相关问题说明
    (四)对照词表的选取
三、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分布状况
    (一)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分布情况——以新大纲为参照
    (二)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分布情况——以旧大纲为参照
四、不同水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复杂性对比研究
    (一)不同水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新大纲词汇的分布状况
    (二)不同水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旧大纲词汇的分布状况
    (三)不同水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复杂性趋势图
五、小结与启示
    (一)小结
    (二)启示

(3)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旧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汉语二语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汉语教学大纲相关研究
        1.3.2 澳大利亚汉语教育相关研究
        1.3.3 维多利亚州汉语教育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对比分析法
        1.4.3 访谈法
第一章 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汉语教育情况分析
    1.1 澳大利亚汉语教育情况分析
        1.1.1 澳大利亚的汉语教育政策
        1.1.2 澳大利亚的汉语教育现状
    1.2 维多利亚州汉语教育现状分析
        1.2.1 维多利亚州的汉语教育现状
        1.2.2 VCE汉语教育现状
第二章 新旧VCE汉语二语教学大纲概况介绍
    2.1 新旧大纲源流关系
    2.2 新旧大纲内容结构简介
        2.2.1 重要信息
        2.2.2 前言
        2.2.3 评估与报告
        2.2.4 单元通用学习项目
        2.2.5 各单元学习内容
        2.2.6 教师建议
第三章 新旧VCE汉语二语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3.1 前言对比
        3.1.1 分析对象与方法
        3.1.2 分析结果与讨论
    3.2 单元通用学习项目对比
        3.2.1 沟通与语言文化理解
        3.2.2 主题和话题
        3.2.3 翻译
        3.2.4 汉字表
    3.3 各单元学习内容对比
        3.1.1 分析对象与方法
        3.1.2 分析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新大纲编写与社会语境的关系
    4.1 新大纲编写者的主体意志
        4.1.1 地位规划
        4.1.2 本体规划
        4.1.3 习得规划
        4.1.4 声望规划
    4.2 新大纲面临的汉语教学现实
        4.2.1 汉语学习者的背景复杂且二语学习者的人数不断下降
        4.2.2 不同背景的汉语教师存在固有的能力短板
        4.2.3 课堂教学难度大且无统一教材
    4.3 新大纲实施的策略建议
        4.3.1 完善课程申请要求细则
        4.3.2 依照新大纲要求补齐汉语教师的能力短板
        4.3.3 调整课堂教学模式
        4.3.4 开发新大纲配套教材
第五章 新旧大纲分析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5.1 在国别汉语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方面
        5.1.1 本土化
        5.1.2 保留汉语特性
    5.2 在对澳汉语教学的推广策略方面
        5.2.1 开发澳大利亚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辅助汉语课程
        5.2.2 与澳合作编写针对不同汉语学习群体的汉语教材
        5.2.3 改进赴澳志愿者的培训课程与培养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大纲中英术语对照表

(4)新HSK1-3级词汇大纲中的独体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语料说明
第二章 独体字概念及其在词汇大纲中的分布
    第一节 独体字的概念、来源和分类
        一、独体字的概念
        二、独体字的来源
        三、独体字的分类
    第二节 独体字在词汇大纲中的分布
        一、独体字分布情况
        二、独体字的来源分布情况
        三、独体字的分类分布情况
    第三节 独体字在教材中的分布
        一、《HSK标准教程1》中独体字的教学分布情况
        二、《HSK标准教程2》中独体字的教学分布情况
        三、《HSK标准教程3》中独体字的教学分布情况
第三章 独体字在词汇大纲中的构字和构词状况
    第一节 词汇大纲中独体字的构字情况
        一、用作音符的独体字状况
        二、用作意符的独体字状况
        三、用作记号的独体字状况
    第二节 词汇大纲中独体字的构词情况
        一、独体字字频情况
        二、独体字构词情况
第四章 独体字在《新大纲》中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确立独体字教学的基础地位
        一、掌握独体字笔顺笔画是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
        二、理解独体字是形成系统汉字观的基础
        三、识记独体字是科学记忆汉字的基础
    第二节 独体字的教学建议
        一、单独作为字的教学
        二、充当字符时的教学
第五章 独体字教学方案设计
    第一节 确立独体字的教学思路
    第二节 独体字教学方案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四、教学流程分析
    第三节 教学方案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二、期刊文章
    三、标准
附录一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词汇大纲(1—3级)
附录二 《现代常用独体字表》(音序检索表)
附录三 词汇大纲(1—3级)独体字构字表
附录四 词汇大纲(1—3级)独体字构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HSK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兼类词的本体研究综述
        1.2.2 动名兼类词的本体研究综述
        1.2.3 动名兼类词的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对象及所涉材料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涉及的材料
第二章 初、中级阶段留学生动名兼类词的习得情况
    2.1 调查对象及调查问卷的设计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2.2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2.2.1 个人信息部分
        2.2.2 《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学习情况调查部分
        2.2.3 《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测试部分
第三章 《汉语教程》和真题中《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考察
    3.1 《汉语教程》(修订本)概述
    3.2 《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在教材中的复现情况
        3.2.1 复现数据统计与分析
        3.2.2 复现特点
        3.2.3 复现问题
    3.3 真题中的动名兼类词统计
        3.3.1 真题中《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的分布统计表
        3.3.2 《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在真题中的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材、真题和《新大纲》三者的对比结合分析
    4.1 《汉语教程》与《新大纲》的结合分析
        4.1.2 《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在教材中的缺失方面
        4.1.3 教材对动名兼类词的侧重方面
    4.2 《汉语教程》与真题的对比分析
        4.2.1 教材与真题的侧重部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在教材与真题中的建议
    5.1 对《汉语教程》中动名兼类词的编排建议
        5.1.1 动名兼类词在教材中的数量与分布问题
        5.1.2 教材对动名兼类词的选择
        5.1.3 教材中动名兼类词的词性标注
        5.1.4 动名兼类词在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部分
    5.2 对初、中级阶段留学生动名兼类词的教学建议
        5.2.1 阶段性进行动名兼类词教学
        5.2.2 对动名兼类词进行完整展示,正确引导
        5.2.3 加强对动名兼类词的练习与巩固
    5.3 《新大纲》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在真题中的应试建议
第六章 对动名兼类词“生活”、“习惯”的教学设计
    6.1 教学目标
        6.1.1 认知领域
        6.1.2 技能领域
        6.1.3 情感领域
    6.2 教学重难点
    6.3 教学方法
    6.4 教学步骤
        6.4.1 导入词语(3min)
        6.4.2 词汇讲解(15min)
        6.4.3 课后作业布置(2min)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6)《新HSK一本通》(六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HSK一本通》(六级)词汇部分
    第一节 教材词汇统计分析
        一、教材词汇数量
        二、教材词类统计情况
        三、教材听力、阅读、写作三大部分词汇数量
    第二节 教材词汇复现率
    第三节 词汇大纲覆盖度
        一、教材词汇呈现方式
        二、教材超纲词汇
第二章 《新HSK一本通》(六级)语法部分
    第一节 教材语法点统计分析
        一、教材语法点统计
        二、教材语法点重复情况
    第二节 教材语法点编排情况分析
    第三节 语法大纲覆盖度
第三章 《新HSK一本通》(六级)话题部分
    第一节 教材话题的分类
        一、教材话题的分布
        二、教材话题分析
    第二节 教材与新大纲话题对比分析
        一、吻合话题分析
        二、缺失话题分析
        三、复现率较低话题分析
        四、小结
第四章 教材编写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材编写建议
        一、《新HSK一本通》(六级)编写建议
        二、《新HSK一本通》(六级)优点对其他应试教材的编写启示
    第二节 教学建议
        一、词汇教学建议
        二、语法教学建议
        三、话题教学建议
        四、应试能力提高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用字状况及其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 教材的选用说明
    1.5 汉字的等级标准
    1.6 数据的测量软件
第二章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的汉字使用情况
    2.1 教材的用字总数
    2.2 教材的总字种数
    2.3 教材的字种等级
    2.4 字种常用度分布
    2.5 小结
第三章 中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汉字使用情况
    3.1 教材的用字总数
    3.2 教材的总字种数
    3.3 教材的字种等级
    3.4 字种常用度分布
    3.5 小结
第四章 高级汉语综合课教材的汉字使用情况
    4.1 教材的用字总数
    4.2 教材的字种总数
    4.3 教材的字种等级
    4.4 字种常用度分布
    4.5 小结
第五章 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阶段变化
    5.1 用字总数的变化
    5.2 字种总数的变化
    5.3 字种等级的变化
    5.4 字种常用度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优化策略
    6.1 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总体状况
    6.2 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问题的成因
    6.3 综合课教材汉字选用的优化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汉字表)
    附录2 :汉字使用频率表
    附录3 :《博雅汉语》字种
    附录4 :《发展汉语》字种
    附录5 :《汉语教程》字种
致谢

(8)《博雅汉语》与《HSK考试大纲》(2015版)话题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汉语水平考试的大纲的研究
        1.2.2 教材的研究
        1.2.3 对外汉语中话题教学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新大纲中话题设置情况
    2.1 新大纲的整体变化情况
        2.1.1 新大纲中新增内容
        2.1.2 新大纲中改进内容
    2.2 新大纲话题内容
        2.2.1 新大纲一级话题内容
        2.2.2 新大纲二级话题内容
        2.2.3 新大纲三级话题内容
        2.2.4 新大纲四级话题内容
        2.2.5 新大纲五级话题内容
        2.2.6 新大纲六级话题内容
    2.3 新大纲中话题的编排
        2.3.1 大话题的编排
        2.3.2 小话题的编排
    2.4 小结
3 《博雅汉语》中话题设置情况
    3.1 《博雅汉语》教材介绍
    3.2 《博雅汉语》话题内容
        3.2.1 起步篇话题内容
        3.2.2 加速篇话题内容
        3.2.3 冲刺篇话题内容
        3.2.4 飞翔篇话题内容
    3.3 《博雅汉语》教材中话题编排
        3.3.1 大话题的编排与分布
        3.3.2 小话题的编排
        3.3.3 《博雅汉语》的话题选取和编排特点
    3.4 小结
4 《博雅汉语》与新大纲话题对比
    4.1 《博雅汉语》与新大纲的等级对比
    4.2 《博雅汉语》与新大纲的话题内容对比
        4.2.1 初级阶段话题内容对比
        4.2.2 中级阶段话题内容对比
        4.2.3 高级阶段话题内容对比
    4.3 《博雅汉语》与新大纲话题特点对比
        4.3.1 教材与新大纲话题吻合内容分析
        4.3.2 教材早于新大纲话题内容分析
        4.3.3 教材晚于新大纲话题内容分析
        4.3.4 教材话题缺失内容分析
        4.3.5 与新大纲相比,教材中复现率较低部分话题内容分析
    4.4 小结
5 教学建议
    5.1 针对教材与新大纲相吻合话题的教学建议
    5.2 针对教材中早于新大纲要求的话题的教学建议
    5.3 针对教材中晚于大纲要求的话题的教学建议
    5.4 针对教材缺失的话题的教学建议
        5.4.1 针对缺失的经济话题的教学建议
        5.4.2 针对缺失的其他小话题的教学建议
    5.5 针对复现较少的话题的教学建议
    5.6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现代合体字及其构成部件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现代合体字及合体字教学的研究
        1.2.2 关于部件及部件教学的研究
        1.2.3 基本评价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本文语料及相关说明
第二章 《新大纲》中合体字及构成部件分析
    2.1 现代合体字的判定
        2.1.1 判定时涉及的概念和原则
        2.1.2 判定时的具体流程
    2.2 《新大纲》中合体字的数量分布
    2.3 《新大纲》中合体字的构成部件分析
        2.3.1 部件的分类情况
        2.3.2 部件的数量统计
        2.3.3 部件的构字能力
        2.3.4 合体字的部件数分析
        2.3.5 部件的组合方式
    2.4 确定《新大纲》中合体字的常用部件
        2.4.1 《新大纲》中合体字常用部件的筛选
        2.4.2 《新大纲》中合体字常用部件的特点
第三章 以部件教学法教授合体字的教学建议
    3.1 分析部件的组合方式记忆合体字的字形
    3.2 借助部件的明确称谓把握合体字的读音
    3.3 通过部件的含义联系合体字的意义
    3.4 参照部件的常用度安排合体字的教学顺序
第四章 以部件教学法教授合体字的总体设计及教学实例
    4.1 以部件教学法教授合体字的总体设计
        4.1.1 课程设置
        4.1.2 教学对象
        4.1.3 教学目标
        4.1.4 教学内容
        4.1.5 教学原则
    4.2 以部件教学法教授合体字的教学实例
        4.2.1 课前教学准备
        4.2.2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4.2.3 课堂教学反思和改进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合体字的部件分析
    表1 合体字拆分出的基础部件数据表
    表2 合体字拆分出的合成部件数据表
附录2 合体字的部件统计
    表1 基础部件数量及构字能力统计表
    表2 合成部件数量及构字能力统计表

(10)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课题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 本体研究
        (二)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三、研究范围及语料
        (一) 同素逆序词的概念界定
        (二) 语料范围的说明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 研究理论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纲》《新大纲》中同素逆序词的统计与考察
    一、同素逆序词的对比统计和分析
    二、同素逆序词语义关系的划分
        (一) 同素逆序同义词
        (二) 同素逆序异义词
    三、同素逆序词在语料库中的频次统计和分析
        (一) 人工干预
        (二) 语料库频次统计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同素逆序词等级词表的确定及考察
    一、习得难度和词频统计
        (一) 习得难度
        (二) 词频统计
    二、部分同素逆序词的辨析考察
        (一) 生产-产生(甲-乙)
        (二) 达到-到达(乙-乙)
        (三) 合适-适合(甲-乙)
        (四) 对面-面对(乙-丙)
        (五) 互相-相互(甲-乙)
        (六) 青年-年青(甲-乙)
        (七) 语言-言语(甲-丁)
        (八) 负担-担负(丙-丙)
        (九) 前面-面前(乙-乙)
        (十) 感情-情感(乙-丁)
        (十一) 对应-应对(丁-超纲)
        (十二) 愿意-意愿(甲-超纲)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同素逆序词的编排考察及相关建议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同素逆序词编排的统计分析
        (一) 《新实用汉语课本》同素逆序词编排的统计分析
        (二) 《博雅汉语》同素逆序词编排的统计分析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同素逆序词编排问题及教学建议
        (一) 对外汉语教材中同素逆序词编排存在的问题
        (二) 同素逆序词教学的相关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浅谈新大纲中的“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级留学生甲级双音节多义词的习得情况分析与教学建议[D]. 吕燃. 河北大学, 2021(02)
  • [2]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研究[J]. 张江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05)
  • [3]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旧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汉语二语教学大纲对比研究[D]. 常璐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新HSK1-3级词汇大纲中的独体字教学研究[D]. 邹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HSK一到四级动名兼类词调查研究[D]. 黄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新HSK一本通》(六级)研究[D]. 张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用字状况及其优化策略[D]. 史琳琳. 广州大学, 2018(01)
  • [8]《博雅汉语》与《HSK考试大纲》(2015版)话题对比分析[D]. 缪韦.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9]现代合体字及其构成部件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罗琳. 南昌大学, 2016(03)
  • [10]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考察[D]. 于晓伟.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谈新大纲中的“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