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与遗产

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与遗产

一、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和遗留(论文文献综述)

牟敏瑶[1](2021)在《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富裕县三家子村作为当今世界上活态满语保存最好的村屯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文化模式的角度出发,将三家子满族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发现自清朝建村伊始,三家子村就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导的,有浓厚渔猎民族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模式。这种以传统满族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体系,以清朝灭亡为分界,逐渐开始缓慢的发生局部文化变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汉族人民大量迁入,彻底打破了这种长期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三家子原有文化模式在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下,发生文化融合、文化涵化促使三家子满族文化开始转型,最终满族文化由绝对主导文化沉淀为边缘文化。清代满族八旗驻防官兵作为三家子满族文化的直接文化来源主体,在建村之初形成的以满族文化为主导的稳定的、完整的文化模式,为三家子村至今仍然保留活态满语的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单一、完整的文化环境是保障三家子村文化样态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满汉文化的接触是导致三家子满族文化发生变迁的直接原因。三家子村满族文化在不同的变迁阶段分别展现出了稳定性、不同步性、主动性和不彻底性。三家子满语之所以能够以活态延续至今,是因为在三家子文化模式形成的初期,为满语提供了成体系的满族文化环境,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拥有充分的语言群体,在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满语逐渐成为了其文化整体中的主要文化元素,是民族特征和民族心理认同的重要标识,在完整的三家子满族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牟敏瑶[2](2020)在《三家子村满族文化演变历程概说》文中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家子村因其村民以满语作为日常交际用语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清朝建村伊始,三家子村就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汉族移民迁入,满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导致满族文化发生变迁。

王嘉裕[3](2020)在《辽宁省朝阳县传统囤顶民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对象是传统村落中的囤顶形式民居,研究的区域为辽宁省朝阳县。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生活模式对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模式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区在文化方面的往来也变得越来越密切,新文化、新技术的传入使得我国乡村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对于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技术的不认同导致了建筑在各个地区的发展开始“趋同”式朝向几个特定的方向发展,这种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传统建筑以及其中所留存的民族记忆已经变得岌岌可危。笔者前后5次进入朝阳县进行调研工作,在6个行政村村域内取囤顶民居样本200份整,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大量资料,对朝阳地区历史沿革以及发展现状基本掌握,并提出以目的为导向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实现策略。本论文除去结论部分共分五大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研究背景与研究切入视角。第二章整理了朝阳地区人口构成与村落现状,并以宏观角度分析了朝阳县传统村落的村址与格局。第三章内容对传统囤顶形式民居的各个空间部分进行了多角度解构,剖析了传统囤顶形式民居的内在建造逻辑。第四章首先对传统囤顶形式民居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归类论述,进而对囤顶房各个建筑部位的营建技艺进行了详细探讨。第五章通过对朝阳当地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在梢梁子构建以差旅目的为导向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实现策略,并通过设计案例论证了传统囤顶建筑形式与现代化生活理念的可兼容性。通过分析解读,我们看到了朝阳县传统囤顶民居的特异性与多样性以及其内在的建筑逻辑,并提出了针对囤顶民居以目的为导向的地域性建筑思想实现策略的多种解决途径。在当今全球建筑“趋同”的背景下,针对传统囤顶形式民居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有助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方法的更新,有利于地域化建筑思想的达成。

王海霞[4](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王京[5](2019)在《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研究案例数据分析——以《满语研究》创刊以来刊发成果为例》文中指出《满语研究》自1985年创刊以来,刊发了关于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研究的系列成果。通过对该刊创刊以来发表的106篇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关于此专题研究成果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从不同视角对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进行了全方位分析,研究成果中涉及语言学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田野实证法、考证溯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该刊刊发的神话研究成果反映出学界对满通古斯语族神话的整体把握,体现其对民间文化的动态关照,在建构神话学研究平台方面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学术追求。

梁艳艳[6](2019)在《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丰富了对都市满族的民族志研究,主要田野点开封里城大院是一个位于中原古都开封的满族、蒙古族聚居社区,拥有着从八旗驻防城到1949年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延续三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通过对开封满族生命经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描述,运用历史记忆理论与族群认同理论,追溯社区“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观念”,论证满族族群认同的历史连续性,同时指出满族族群认同具有明显的符号性与建构性。清代八旗制度下旗人群体的文化遗存记忆,民国艰难经历导致满族群体普遍的结构性失忆与谱系性失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对于满族人身份的承认,长达三百年的共同特殊经历成为满族族群共享的有别于其他族群的集体历史记忆,从而形塑了满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在回顾开封满族的文献、口述与行为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观念在家庭与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口述与行动的重要性。从“历史实践”概念出发,强调既要重视人们用文字实践“历史”,对于大众记忆而言,更要重视用口述、行动实践“历史”,这都是主体性的体现。清朝结束、民国境遇、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持续一百余年的社会转型,导致满族没有外在显见文化特点,与汉文化的交融是满族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理性选择,选择性遗忘是他们普遍的集体性记忆。结构性失忆、谱系性失忆与集体性记忆共同凝聚为满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族群认同主要是主观性认同,与族群性相关的历史记忆“文化遗存”在家庭与社区中传递,具有隐秘性与持久性,形成民族社区的“地方性知识”。满族族群的根记忆、根认同在共同体中被世代传承,关于族群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族群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族群认同的核心是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主观信念。在大众中,关于族群性的历史记忆往往会浓缩为根记忆、根认同,简约地解释“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族源性问题,族群认同就是共享对于根记忆、根认同的文化解释。通过满与汉的族群认同建构的互鉴,本文认为寻根问祖的文化解释是中华民族各族群交流、交往、交融下的普遍文化现象,尊重与承认各族群的族群认同具有现实意义。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在不断地变迁,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平等观念逐渐通过民族政策的制度性民族认同建构对满族族群产生影响,编织入满族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改革开放以来,都市民族社区经历着制度性安排缺失的转变,以及面临着少数民族历史记忆空间被城市规划取代的困境。外部变化激发了开封里城大院社区重建宗庙、树立牌坊、办祭祖仪式、策划民族特色旅游等一系列“历史实践”行动,这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理性选择。这一个案反映出,历史记忆与聚居生活在族群认同建构上发挥着重要的根基性作用,但族群互动、民族精英及经济能力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议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活态历史记忆社区空间,留住“乡愁”与“族愁”,在城市规划中保留族群历史文化多样性,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历史的地方、有历史的人、可以通过文化自觉建构实践历史与文化的民族社区的可能性。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应当重视将少数民族符号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使得各民族共享旅游规划的政策红利,各民族的共生互补是促进民族团结之道。

孟凡宇[7](2019)在《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机制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传统村落急剧消逝,与之一同消逝的还有建基于传统村落之上的中华民族“根”文化。古代先贤在面对极端的自然生存条件,各民族以特有的文化观和宇宙观为指导,以调适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之归宿而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治水空间。对于如何保护生态治水空间这一传统杰作,探求其与文化的关联机制,已引起文化自信语境下社会各界广泛的共鸣。本论文通过归纳总结与模式推导、比较文化学与归纳演绎法以及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东北地区32个传统村落进行文化内环境与文化外环境进行梳理总结。基于吴良镛先生所阐述的传统聚落具有民族性和地区性两大文化表征作为分类原则,将东北地区传统村落分为5大类,9中类以及19小类。在吴庆洲先生的古城防洪八大治水节水经典方略的指导下,将传统村落治水空间解构为沟域层面的选址布局、村域层面的排蓄体系以及村内层面的功能单元等三个空间层次,基于文化生态学将文化分为适应自然和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并建立了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对应显隐性结构。本文基于上述研究视角,通过“同一民族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两个平行层面,基于地域典型性和对环境的充分适应型两大选取原则,选出满族赫图阿拉村、龙岗子村、三家子村以及朝鲜族水南村、汉族西沟村等5个典型案例开展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表现分析。研究发现,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是互为场景、互利共生的关系,其表现为在适应自然和适应社会双重条件的同时,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人的不同需求”是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文化空间多样性表现的内在动力。其中“人的需要”包括地区性因子震动过程中适应自然的需要以及民族性因子震动的过程中适应社会的需要。基于此,建立了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的立体生长模型和文化生成机制,并耦合构建了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关联机制的立体模型,通过典型案例的选取原则并基于民族差异最大化为指导,选取蒙古族佛寺村验证了关联机制的合理性,并引发了生态治水文化空间活态传承的相关思考。

崔莹[8](2019)在《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满族原称满洲,始建于17世纪,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融合汉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索伦族和锡伯族等民族并将其纳入八旗制度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发展的历史悠久,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到女真,是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后由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最终在皇太极时期结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满族及其先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留下了光辉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一种文化,自身具有内在的传播属性,传播构成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重要举措。纪录影像作为承载信息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功能,传播又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生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本课题尝试性地将纪录影像纳入到满族“非遗”的传播研究中,分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是从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为切入点,剖析满族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传播在其政治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满族的历任统治者对信息进行“把关”,享有主宰和优先支配信息传播的权力,成为意义的主要赋予者,不断构建和完善整个帝国的传播网络和机构,来实现庞大帝国的统治和运行。渔猎采集、氏族部落、八旗制度、满语文、萨满信仰、国语骑射等社会实践正是在满族崛起、统治和衰落的过程中形成的满族文化遗产,其承载的符号和意义凝聚着满族的“集体记忆”,延续着满族的民族特征;第二章针对传播与满族“非遗”保护的内在关系展开论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传播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来论证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第三章指出纪录影像作为传播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着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传递与传播。从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关系探讨着手,梳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书写历程,分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以及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遗”保护过程中生发的伦理悖论问题;第四章就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编码/解码”现象以及“场域”生成与变迁展开论述,总结出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其核心要素便是意义建构与意义生成,并进入仪式化媒介的传播渠道,经由仪式化传播,使承载满族“非遗”意义的纪录影像随着传播“场域”的变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第五章探析新媒体时代的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趋势和现实意义,从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加入融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云平台的运用,分析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现实转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不断深入发展,满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生存境况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冲击,那些依赖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人“人亡艺绝”的困境。影像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兼具艺术与传播的双重功能,以“仪式”与影像同构的表征形式在特定文化空间中呈现和传播“仪式”,又借鉴影像深描的表述范式与编码形成紧密结合,使得影像置身于不同的“场域”,以一个更自由的角色与“非遗”进行融合,传播经过精炼和改造的文化元素或地域文化的代表符号,实现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的生成与传播。纪录影像可以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广泛播扬,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传播,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留存的价值和意义。

宋思远[9](2019)在《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自然空间位置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是人类感知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基础。地名的特征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地域性,在人们生活繁衍的地区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满族之所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就是因为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而满语地名则是历史文化的浓缩,它既传承了满语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也蕴含着满族独一无二的灿烂文化。满语地名是满族风土人情的精华所在。本文通过对满族经济形态、生存环境、崇拜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地名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满族文化的认识。

孙作东[10](2018)在《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满族民歌发展的历史性回顾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结合已有的相关音乐文献资料,对满族民歌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和演唱研究。进而,对当代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应对之策。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满族民歌的产生、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以及当代遗存与满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民俗、语言等密切相关。清代是我国民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题材等方面都远超前代。在清代民歌获得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满族民歌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然而,也正是在清代,满语濒临消亡,满族民歌也呈现出与满族人口数量不相称的发展态势。第二章呈现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调查成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民歌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首要的是要对满族民歌的生存现状有一个全方位的观察和了解。在这一部分中,笔者详细记录了田野调查的过程,采访地域遍布东北地区,采访对象不仅有民歌传承人,还包括相关的文化工作者、音乐教师的调查采访。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采访,为考察东北满族民歌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第三章深入剖析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本章重点探讨满族民歌的题材和音乐形态。萨满神歌深刻影响了满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章还着力考察了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通过分析和研究,满族民歌具有主题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化,调式的丰富性,旋律的优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满族民歌具有独特的价值。第四章分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本章考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不同方式下、各种展演场景中的满族民歌演唱。为深刻理解满族民歌的传统风格、发展特点和衍变趋势,本章还对比分析了满语民歌和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从两个同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族群的具体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和逻辑来开展研究,进而找到满族与鄂温克民歌在音乐形态方面的异同和文化渊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展现了满族文化古老、通俗、兼容、独创的深邃内涵。第五章针对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提出理论思考和具体策略。满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民间化的自然传承、展演中的传承和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生态变化、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以及文化趋同化等挑战。对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既要有理论上的进一步创新和指导,也要在实践中切实把传承人权益的维护、保护机制的完善、“非遗”保护意识的建构落到实处。

二、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和遗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和遗留(论文提纲范文)

(1)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状况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三家子满族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三家子村概况
        一、三家子村落形成与人口来源
        二、三家子村现状
    第二节 三家子满族文化生成
        一、三家子满族文化渊源
        二、三家子满族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满族文化主导时期
    第一节 三家子村生计方式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二、以射猎为业的民族习惯
        三、旗人优养制度保障
    第二节 三家子村日常生活
        一、家族组织形式
        二、服饰、饮食与民居
        三、婚丧习俗、传统信仰
        四、日常交际语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与汉族文化接触后的文化变迁
    第一节 三家子满族文化缓慢弱化期
        一、生产生计重心转移
        二、传统习俗特征逐渐消失
        三、日常交际用语发生转变
    第二节 三家子满族文化极速衰退期
        一、以汉族传统生产方式为主
        二、日常生活与汉族相似
        三、语言向汉语单语转化
    第三节 满汉文化涵化稳定期
        一、生产方式再调适
        二、满汉文化协同的日常生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家子村文化模式变迁分析
    第一节 三家子村满族文化变迁的轨迹
        一、三家子满族文化模式的变迁历程
        二、三家子村满族文化变迁的维度
    第二节 三家子村文化变迁分析
        一、长期处于文化稳定状态的原因
        二、引起文化变迁的原因
    第三节 三家子满语与三家子村文化模式
        一、三家子满语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二、三家子满语与文化变迁
        三、三家子满语的现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三家子村满族文化演变历程概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族文化主导时期
    1. 早期三家子满族的生计方式
    2.早期三家子村的文化样态
二、满族文化演变时期
    1.三家子村生计方式的变化
    2.三家子村日常生活的变化
三、满族文化演变分析
    1.单一主导文化使三家子村满族文化保持相对稳定
    2.满汉民族文化接触导致三家子村满族文化变迁

(3)辽宁省朝阳县传统囤顶民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朝阳县传统村落现状
    2.1 历史沿革
        2.1.1 概况
        2.1.2 起源与演变
        2.1.3 人口构成
        2.1.4 宗教与民俗
    2.2 传统村落的选址与格局
        2.2.1 传统村落选址
        2.2.2 传统村落格局
    2.3 本章小结
3.整体规划空间结构与单体建筑特色
    3.1 传统囤顶民居现状
        3.1.1 概述
        3.1.2 传统囤顶民居的地域性适应方法
    3.2 传统囤顶民居建筑特色
        3.2.1 建筑的平面
        3.2.2 建筑的立面
        3.2.3 建筑的剖面特点
    3.3 建筑群体空间肌理
    3.4 本章小结
4.朝阳县传统囤顶民居的营造技艺
    4.1 地域化的建筑材料
    4.2 传统民居形式的起源演变
        4.2.1 起源
        4.2.2 发展
        4.2.3 囤顶民居的出现
    4.3 传统囤顶民居施工
        4.3.1 基础与地面
        4.3.2 墙体
        4.3.3 屋顶构造
        4.3.4 传统门窗样式
        4.3.5 传统取暖方式
    4.4 传统囤顶民居的细部装饰
        4.4.1 建筑外部装饰
        4.4.2 建筑内部装饰
        4.4.3 建筑色彩与图案
    4.5 本章小结
5.对于传统囤顶民居的优化策略
    5.1 朝阳县周边旅游资源与住宿条件
        5.1.1 旅游资源分布
        5.1.2 胜利镇居住环境调查
    5.2 改造方案
        5.2.1 建筑基地
        5.2.2 设计思想
        5.2.3 总平面设计
        5.2.4 平面的优化重构
        5.2.5 立面的保护与修复
        5.2.6 剖面的改造与优化
        5.2.7 外环境的改造
    5.3 细部设计
        5.3.1 建筑质感与肌理的运用
        5.3.2 建筑色彩的运用
        5.3.3 装饰手法的运用
        5.3.4 建筑场景的构建
    5.4 更多的可能性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5)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研究案例数据分析——以《满语研究》创刊以来刊发成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研究成果的丰富性
二、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1. 语言学方法
    2. 比较研究方法
    3. 田野实证方法
    4. 考证溯源方法
三、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研究数据分析的结论与思考
    1. 打造满通古斯神话专题研究成果的整体性与持续发展
    2. 对民间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3. 神话研究数据学术探索与方法创新

(6)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及田野调查概述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满族相关研究综述
        (一)满族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二)八旗制度与满族文化认同
        (三)满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二、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一)历史记忆理论综述
        (二)族群认同理论综述
        三、现代性与文化自觉
第一章 开封的地名记忆与八旗历史文化
    第一节 满洲城、里城与里城大院的地名记忆
    第二节 社区内部传承的旗人文化遗存
        一、“小八旗”“八旗两蒙古”与族群来源
        二、“挑马甲”与旗人文化模式
        三、“月白京腔”与语言族群差异
        四、社区饮食记忆与满族原生文化
        五、动物把式、北城派斗鸡与族群边界
    第三节 开封的八旗历史文化记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满族群体的谱系失忆与祭祖传统
    第一节 民国特殊境遇与满族的文化涵化
        一、遣散旗营“由旗化民”的身份转变
        二、原址聚居共渡难关的族群经历
        三、艰难生活的文化涵化选择
    第二节 开封满族祭祖传统的记忆
        一、清代驻防城祭祀的文字记载
        二、名门望族的家谱与祖坟
        三、无家谱满族家庭的祭祖传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封里城大院的新中国岁月
    第一节 民族聚居社区的政策性差异与共同体情感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少数民族扶助政策
        二、“乡土社会”的地域共同体认同
    第二节 社会资本变化与旅游工业场域
        一、开封里城大院社会资本的变化
        二、旅游工业场域的城市记忆结构
    第三节 开封里城大院的集体历史实践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地方历史叙述
        二、开封里城大院的民俗旅游想像
        三、开封满族族群文化记忆建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贾奶奶口述历史访谈
    二、纪念开封清末民初旗人先贤
致谢及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机制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1 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的急速消亡
        1.2.2 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1.2.3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新抓手
        1.2.4 新时代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新要求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概念阐述
        1.4.1 东北地区
        1.4.2 传统村落
        1.4.3 生态治水空间
        1.4.4 关联机制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5.1 国内外关于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综述
        1.5.2 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的研究综述
        1.5.3 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空间与文化的研究综述
        1.5.4 综述结论
    1.6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构建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关联机制的研究视角
    2.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环境分析
        2.1.1 传统村落的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区性两大特征
        2.1.2 文化内环境
        2.1.3 文化外环境
    2.2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及典型案例选取原则
        2.2.1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分类原则
        2.2.2 基于民族文化视角下的东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2.2.3 传统村落典型案例选取的原则
    2.3 构建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之间的显隐性关系
        2.3.1 基于经典方略理论的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解构
        2.3.2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传统村落文化解构
        2.3.3 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显隐性关系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表现分析
    3.1 同一民族不同地区视角下的典型案例选取
        3.1.1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3.1.2 东北地区的满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3.1.3 满族传统村落典型案例选取
    3.2 山底型传统村落的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
        3.2.1 抚顺市赫图阿拉村的选取
        3.2.2 沟域层面选址布局与文化的关联性
        3.2.3 村域层面排蓄体系与文化的关联性
        3.2.4 村落内部功能单元与文化关联性
    3.3 山腰型传统村落的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
        3.3.1 锦州市龙岗子村的选取
        3.3.2 沟域层面选址布局与文化的关联性
        3.3.3 村域层面排蓄体系与文化的关联性
        3.3.4 村落内部功能单元与文化的关联性
    3.4 平原型传统村落的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
        3.4.1 齐齐哈尔市三家子村的选取
        3.4.2 沟域层面选址布局与文化的关联性
        3.4.3 村域层面排蓄体系与文化的关联性
        3.4.4 村落内部功能单元与文化的关联性
    3.5 同一民族不同文化外环境下的生态治水空间响应
        3.5.1 沟域层面的选址布局
        3.5.2 村域层面的排蓄体系
        3.5.3 村落内部的功能单元
        3.5.4 基于地域差异背景下关联性的对比思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表现分析
    4.1 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视角下的典型案例选取
        4.1.1 长白山中低山地地区—满族和朝鲜族
        4.1.2 燕山—辽西中低山地—满族和汉族
    4.2 朝鲜族传统村落的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
        4.2.1 图们市水南村的选取
        4.2.2 沟域层面选址布局与文化的关联性
        4.2.3 村域层面排蓄体系与文化的关联性
        4.2.4 村落内部功能单元与文化的关联性
    4.3 汉族传统村落的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
        4.3.1 葫芦岛市西沟村的选取
        4.3.2 沟域层面选址布局与文化的关联性
        4.3.3 村域层面排蓄体系与文化的关联性
        4.3.4 村落内部功能单元与文化的关联性
    4.4 同一地区不同文化内环境下的生态治水空间响应
        4.4.1 沟域层面的选址布局
        4.4.2 村域层面的排蓄体系
        4.4.3 村落内部的功能单元
        4.4.4 基于民族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关联性对比思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机制解析
    5.1 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之间关联机制的影响因素解析
        5.1.1 人的需求是关联机制迭代发展的内在动力
        5.1.2 关联机制中“人的需求”层级划分
    5.2 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面对“人的不同需求”的关联表现分析
        5.2.1 生存需求优先阶段:生存需求制约着空间选址
        5.2.2 经济需求优先阶段:生产方式决定着空间布局
        5.2.3 质量需求优先阶段:生态实践影响着排蓄体系
        5.2.4 人格需求优先阶段:意识形态对生态治水空间的需求
    5.3 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机制立体模型构建
        5.3.1 人的需求导向下的生态治水空间立体生长模型构建
        5.3.2 地区性和民族性导向下传统村落治水文化生成机制建立
        5.3.3 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关联机制的立体模型
    5.4 典型案例验证
        5.4.1 验证案例的选取
        5.4.2 典型案例对关联机制的验证
    5.5 面向当代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活态传承的相关性思考
        5.5.1 人口回流是传统生产与生活场景延续的保障
        5.5.2 强化地区性和民族性导向下的差异化建设
        5.5.3 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促进公众参与的保护方式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意义的赋权机制
    1.1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崛起
        1.1.1 八旗制度的建立——从“牛录”到“固山”的嬗递
        1.1.2 满文的创制——老满文向“有圈点满文”的改进
        1.1.3 信息传播机构形成与管理——八贝勒共议与六部三院的设置
        1.1.4 宣传策略与情报战——“君权神授”的灌输、“七大恨”檄文的宣告以及军事密报的获取
    1.2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确立
        1.2.1 信息传播系统的革新————南书房、军机处设立和启动御史制以及密折制度
        1.2.2 信息传播网络的完善——“驿、铺、塘”驿传网络的搭建
        1.2.3 新闻传播与官方出版——“邸报、京报及辕门抄”和以“资治”为目的的刊刻
    1.3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衰落
        1.3.1 驿传的衰落——文报“迟递、私拆和丢失”与政令传达“上下不通”
        1.3.2 大兴文字狱——从“华夷之辨”到“万马齐喑”的局面
        1.3.3 满语的衰落——“国语骑射”的废弃与强大缜密的汉语文
第2章 传播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传播核心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辨析
        2.1.1 概念的提出与流变
        2.1.2 概念的外延与中国经验
        2.1.3 新时期“非遗”保护体系的完善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2.2.1 “文化、传播、符号”三者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2.2.2 传播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能
    2.3 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3.1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况
        2.3.2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实困境与传播路径
第3章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意义的传播载体
    3.1 何谓纪录影像:区别于语言文字的又一种语言
        3.1.1 影像语言符码与意义表征
        3.1.2 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天然交集
    3.2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写历程
        3.2.1 “文以载道”的范畴——服务于政治的新闻纪录片
        3.2.2 “未始即终”的滥觞——关于满族的“民纪片”拍摄计划被迫中断
        3.2.3 “乍暖还寒”的时节——带有人类学色彩的满族调查纪录影像
        3.2.4 纪录时代的“春天”——满族“非遗”纪录影像的多元化发展
    3.3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
        3.3.1 文化空间与情感体验
        3.3.2 “意象”的产生与表达
    3.4 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悖论
        3.4.1 纪录影像的建构性——非绝对客观真实纪录
        3.4.2 “原生”与“再生”的博弈——原真性的缺失
        3.4.3 谁是“他者”?谁是“我者”?——触碰敏感的伦理问题
第4章 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意义的生成与传播
    4.1 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
        4.1.1 媒介仪式化与仪式化传播——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特征
        4.1.2 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动态过程
        4.1.3 仪式与影像同构——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表征形式
    4.2 纪录影像传播的“编码/解码”现象
        4.2.1 含蓄蕴藉、意趣旨规的“深描”表述范式
        4.2.2 纪录影像语言是一个含蓄意指系统
    4.3 纪录影像传播意义的“场域”生成与变迁
        4.3.1 意义生成的四个“场域”
        4.3.2 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场域”变迁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路径——意义的现实转换
    5.1 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数字化催生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5.2 纪录影像传播的社会价值:“互联网+”时代纪录影像传播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5.3 纪录影像传播的文化价值:“一带一路”背景下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战略布局
        5.3.1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赋予时代的意义
        5.3.2 “一带一路”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5.3.3 “一带一路”背景下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影像传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附录1: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附录2:满族人口普查统计表
附录3: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纪录影像列表

(9)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基础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考证法
        2、调查分析法
        3、逻辑推理法
第一章 东北地区满语地名的源流
    第一节 以地形、地貌特征命名的满语地名
    第二节 以动物植物命名的满语地名
    第三节 以经济生产或生活方式命名的满语地名
    第四节 以崇拜与信仰命名的满语地名
    第五节 以风俗习惯等其他方式命名的满语地名
第二章 满语地名来源的自然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一、地理条件
        二、气候条件
    第二节 满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渔猎采集经济
        二、农业畜牧经济
    第三节 满族先民的崇拜与信仰
        一、对自然的崇拜
        二、对动植物的崇拜
        三、对祖先的崇拜
        四、满族的原始信仰
第三章 满语地名对满族文化传播的作用
    第一节 见证了东北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体现出东北满族文化的内涵
    第三节 为满语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满族史略
        一、族源及分布
        二、人口、语言文字
        三、民俗、宗教信仰
    第二节 满族民歌
        一、满族民歌的产生
        二、满族民歌的当代遗存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寻踪
    第一节 辽宁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一、新宾县
        二、岫岩县
    第二节 吉林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一、吉林市
        二、九台市
    第三节 黑龙江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一、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
        二、孙吴县四季屯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民歌田野调查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过程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题材
        一、劳作歌
        二、时政歌
        三、仪礼歌
        四、生活歌
        五、情歌
        六、童趣歌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音乐组织形式
        一、旋律
        二、节奏、节拍
        三、曲式
        四、歌词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分析
    第一节 语言环境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一、满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二、汉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三、满汉语交融演唱的满族民歌
    第二节 多元形态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一、一声众和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二、半吟半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三、哼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第三节 展演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一、民俗信仰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二、媒体推崇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第四节 鄂温克民歌及其与满族民歌的比较
        一、鄂温克民歌的演唱
        二、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
        三、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演唱比较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一、民间化的自然传承
        二、展演中的传承
        三、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第二节 满族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变化
        二、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
        三、文化趋同化中的民族认同
    第三节 对满族民歌传承的对策
        一、维护文化持有人的基本权益
        二、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
        三、呼唤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和遗留(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家子满族文化变迁研究[D]. 牟敏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三家子村满族文化演变历程概说[J]. 牟敏瑶. 满语研究, 2020(02)
  • [3]辽宁省朝阳县传统囤顶民居研究[D]. 王嘉裕.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神话研究案例数据分析——以《满语研究》创刊以来刊发成果为例[J]. 王京. 满语研究, 2019(01)
  • [6]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D]. 梁艳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8)
  • [7]传统村落生态治水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机制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孟凡宇.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8]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D]. 崔莹. 吉林大学, 2019(10)
  • [9]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研究[D]. 宋思远.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10]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D]. 孙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三家子满族萨满教:记忆与遗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