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和发布网络教学软件

制作和发布网络教学软件

一、网络教学软件的制作与发布(论文文献综述)

赵若妍[1](2021)在《基于APT教学模型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个性化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求的教学。由于中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暴露了中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信息技术》是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于2020年1月发布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课标,新课标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APT教学模型是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将技术工具(Technology)、教学方法(Pedagogy)和教学评价(Assessment)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型,可以实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目的。因此本文选取《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需要,通过聚类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融入APT教学模型,分析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技术工具,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对比实验法,进行中职《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研究。首先,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从企业的就业需求出发,确定教学重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难点,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构建了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指标体系,通过聚类分析将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分为优等稳定生、次优拓展生、中等潜力生以及普通提高生四种类别。其次,结合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在教学内容、学生差异性的需求,引入APT信息化教学模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前期分析,探究了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体现为课前自主探究、课中互动协作以及课后反思提升三位一体阶段。结合个性化教学设计与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构建了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框架,打造个性化的智慧教学课堂。最后,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流程,选择中职《信息技术》图文编排模块,进行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应用与实践,并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体现个性化教学效果。在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教师方面,学生对于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技术工具以及教学资源的设置均非常满意。通过数据分析和问卷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职《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可以提高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实现了中职个性化教学。

杨光[2](2021)在《高中生物教学交互式课件的制作技术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陈子柔[3](2021)在《移动端应用软件Tiktok中汉语学习短视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短视频的出现和流行,符合现当代人因生活节奏较快,进而期望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或娱乐的需求。笔者选择了近两年来大热的移动端短视频应用软件Tiktok作为研究汉语学习短视频的对象,从指标数据统计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中总结目前汉语学习短视频存在的共性优缺点,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关于Tiktok中汉语学习短视频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首先梳理与制定以往文献中汉语学习视频指标有关的一级指标及其说明。根据所梳理的以往指标,确立了基本信息、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与技术方面这三个一级指标。其次,将一级指标分类为频道和汉语短视频两类,在这两类之后下设二级指标并添加指标具体说明。再次,根据所制定的Tiktok汉语短视频指标,将统计结果呈现于表格当中,并结合表格数据和具体频道、视频例子进行分析说明。第三章是关于样本视频的选取和Tiktok短视频问卷调查内容。根据第二章中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抽样视频逐条打分,从而选出评分较高的前十名视频。在前十名的视频中选择喜爱度位于中等水平的两则汉语学习短视频作为样本视频,和问卷一同发放。其后说明问卷调查的题目设计理由和设计依据,并结合问卷发放过程中进行的随机访谈结果,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第四章是关于Tiktok汉语短视频优缺点及其启发。整合视频数据统计结果、问卷调查结果、个人访谈结果,总结现有Tiktok汉语短视频的优缺点,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从拓宽视频制作主体和增加交互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增加教学操练、清晰描述课型和丰富教学呈现方法等方面对汉语短视频制作提出建议和启示。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颖[5](2020)在《网络平台支持的生成性资源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兴起,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兴技术支持下,网络平台逐步应用于教学中,使得传统课堂教学中开始融入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学习。课程资源作为在线学习的基础,也受了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网络平台支持下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忽视了学习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所动态产生的资源即生成性课程资源,导致课程资源整体上缺乏活力、多样性等特征。因此,本研究以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为聚焦点,在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整体概述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提出网络平台支持下课程资源生成策略。本研究主要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成性学习理论和知识建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以及调查研究法在本科生《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中进行实践研究。首先对生成性资源的概念分别进行界定,并通过文献梳理,对生成性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接下来对生成性资源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包括生成性资源的特征、价值、优势、以及产生途径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平台支持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基于网络平台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从而提出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具体流程。接下来,在基于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案例的设计的实施。依据实施效果分析提出生成相关资源的开发策略。通过一系列研究,研究者认为,在网络平台支持下,课程的资源的生成主要依托于平台学习活动的实施。且平台资源的弹性预设可以有效的促进资源生成,教师的干预行为可以提升资源的生成质量。因此生成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注重资源的预设、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师干预。生成性学习资源的构建与应用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知识创新、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郑志高[8](2019)在《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整合技术开展教学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素养。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有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TPACK最初作为一种知识框架被提出,旨在探索和理解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备的知识。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它的内涵被扩展,对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等都进行了阐释,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同样存在TPACK发展问题。在师范教育阶段发展师范生TPACK,对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和今后专业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TPACK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范生教师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探索有效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是教育信息化赋予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本文围绕“用什么样的实践模式来发展我国师范生TPACK?”这一问题,开展了以下四项研究。第一,解析TPACK构成要素。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提出的TPACK定义,通过分析定义之间的联系、各个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TPACK有内在和外在两类构成要素,内在要素包括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外在要素是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物理与技术环境、文化、学生特征和教师个人人际关系。TPACK发展是内在要素的发展,即提升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水平,培养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技能,形成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心理以及遵循道德规范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和行为。第二,分析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此项研究以教师专业知识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职业道德和信息道德培养思想为依据,分别分析了 TPACK四个内在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并在讨论它们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宏观地描述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由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理解与内化、进行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与升华和反思五个活动环节构成。第三,构建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此项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其次,从功能目标、理论基础、操作程序、实施条件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的实践模式以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的发展为功能目标,以“设计型学习”与“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以包含“定义问题”、“准备开展设计”、“制定制作方案”、“制作作品”与“评价设计”五个活动环节的活动循环为操作程序,以多元化的方法来评价发展效果。应用模式进行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对教学环境、资源和课程以及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定要求。第四,验证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此项研究以准实验法为研究方法,开展了两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第一轮实践结果表明:构建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具有可操作。依据模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且比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学实践没有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显着变化;同时,师范生反映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与“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方面的问题。在针对第一轮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修正了模式后,此项研究进行了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发展实践也提升了师范生TPACK水平,模式仍具有有效性。同时,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变化非常接近于显着性水平,“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和“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修正后的实践模式更加完善。本文在理论层面解析了 TPACK构成要素,说明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构建了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 TPACK发展理论,为开展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范生TPACK发展案例,可以被我国教师教育者借鉴与参考。

林坤[9](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秦瑾若[10](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二、网络教学软件的制作与发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教学软件的制作与发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PT教学模型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 个性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1.2.2 数据挖掘在个性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1.2.3 聚类分析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1.2.4 APT模型的研究现状
        1.2.5 文献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对比实验法
    1.5 创新点
2 研究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APT信息化教学模型
        2.1.2 个性化教学
        2.1.3 中职学生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掌握学习理论
        2.2.5 数据挖掘理论
    2.3 技术应用
        2.3.1 因子分析
        2.3.2 聚类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分析
    3.1 中职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3.1.1 问卷编制
        3.1.2 信效度分析
        3.1.3 相关分析
        3.1.4 回归分析
        3.1.5 现状分析
    3.2 教学内容的需求分析
        3.2.1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
        3.2.2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重点的识别
        3.2.3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难点的识别
        3.2.4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重难点分析
    3.3 学生差异性的需求分析
        3.3.1 中职学生聚类分析的必要性
        3.3.2 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分析
        3.3.3 聚类分析在学生差异性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APT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设计
    4.1 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前期设计
        4.1.1 教学目标设计
        4.1.2 教学资源设计
        4.1.3 教学方法设计
        4.1.4 教学评价设计
    4.2 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过程设计
        4.2.1 课前自主探究阶段
        4.2.2 课中互动协作阶段
        4.2.3 课后反思提升阶段
    4.3 中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平台选择
    4.4 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框架
    4.5 本章小结
5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5.1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应用实践
        5.1.1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应用
        5.1.2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实践
    5.2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效果分析
        5.2.1 教学效果
        5.2.2 教学满意度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个性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企业需要员工掌握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调查表
    附录C 学生差异性对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影响的调查研究
    附录D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3)移动端应用软件Tiktok中汉语学习短视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外汉语网络教学研究
        1.2.2 对外汉语教学视频研究
        1.2.3 移动端应用软件抖音及Tiktok(抖音海外版)上的教学类视频相关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建构主义
        1.3.2 移动学习理论
        1.3.3 碎片化学习
        1.3.4 网络教学交互性
    1.4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移动端应用软件Tiktok汉语短视频数据统计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筛选
        2.1.1 调查对象筛选条件
        2.1.2 调查对象筛选结果及初步分析
    2.2 数据分析标准
        2.2.1 文献梳理
        2.2.2 Tiktok汉语短视频调查指标的确定
    2.3 频道调查结果分析
        2.3.1 频道基本信息
        2.3.2 频道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2.3.3 频道技术方面
    2.4 Tiktok短视频调查结果分析
        2.4.1 短视频基本信息
        2.4.2 短视频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2.4.3 短视频技术方面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
    3.1 样本视频筛选
    3.2 问卷设计
        3.2.1 问卷设立依据
        3.2.2 问卷说明
    3.3 问卷结果分析
        3.3.1 视频1 问卷结果统计
        3.3.2 视频2 问卷结果统计
        3.3.3 问卷结果总结
第四章 Tiktok汉语学习短视频发展建议
    4.1 当前Tiktok汉语学习短视频优缺点分析
        4.1.1 Tiktok汉语学习短视频优点
        4.1.2 Tiktok汉语学习短视频存在的问题
    4.2 Tiktok汉语学习短视频发展建议
        4.2.1 拓宽视频制作主体和增加交互方式
        4.2.2 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操练
        4.2.3 清晰描述课型,丰富教学呈现方法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汉语学习短视频编号
附录二:问卷
致谢

(5)网络平台支持的生成性资源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生成性思维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
        1.1.2 网络平台支持下生成性资源的价值凸显
        1.1.3 资源的生成及利用是促进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网络平台的概念
        2.1.2 生成性资源的概念
    2.2 生成性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2.2.1 生成性资源的特征
        2.2.2 生成性资源的优势
        2.2.3 生成性资源的价值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生成性学习理论
        2.3.2 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
第3章 网络平台支持下生成性资源的影响因素及生成流程设计
    3.1 网络平台支持下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3.2 网络平台支持下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学习者因素
        3.2.2 教师的因素
        3.2.3 学习环境的因素
        3.2.4 课程资源的因素
    3.3 网络平台支持下生成性资源的生成途径
    3.4 基于生成性资源的教学流程设计
        3.4.1 分析教学目标,设计预设资源
        3.4.2 熟悉平台内容,初步生成资源
        3.4.3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构建生成
        3.4.4 发布学习活动,促进资源生成
        3.4.5 师生评价筛选,优化资源生成
第4章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生成性资源案例设计与教学实施
    4.1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程分析
        4.1.1 课程内容分析
        4.1.2 课程实施对象分析
    4.2 Moodle平台实施环境分析
        4.2.1 学习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反馈
        4.2.2 支持学习者在线交流、协作
    4.3 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
        4.3.1 行动研究的基本架构
        4.3.2 第一轮: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
        4.3.3 第二轮:思维导图设计与制作
        4.3.4 第三轮: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第5章 基于网络平台的生成性资源教学效果调研及应用策略
    5.1 效果调研及分析
        5.1.1 生成性资源数量分析
        5.1.2 生成性资源质量分析
        5.1.3 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5.2 实践效果总结
    5.3 生成性资源构建与应用策略
        5.3.1 创设良好支持环境,为资源生成提供有力支持
        5.3.2 注重课程教学设计,多维度挖掘生成学习资源
        5.3.3 科学设置评价标准,提升资源建构层次
        5.3.4 依托平台聚合技术,整合优化生成资源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生成性资源初级评价指标
    附录B 生成性资源评价指标
    附录C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8)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1.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1.1.3 解决当前我国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需求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TPACK
        1.2.2 TPACK发展
        1.2.3 TPACK发展实践模式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过程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TPACK内涵研究
        2.1.2 TPACK发展研究
        2.1.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TPACK基本理论研究
        2.2.2 TPACK发展研究
        2.2.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3.1 TPACK内涵研究现状评述
        2.3.2 TPACK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2.3.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TPACK构成要素及发展的内涵解析
    3.1 TPACK构成要素解析
        3.1.1 研究过程
        3.1.2 已有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
        3.1.3 TPACK构成要素
        3.1.4 TPACK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3.1.5 与TPACK Framework构成要素的关系
        3.1.6 与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四个能力维度的关系
    3.2 TPACK发展的内涵解析
第4章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理论分析
    4.1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1.1 对TPACK知识要素的再认识
        4.1.2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
    4.2 师范生TPACK技能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3 师范生TPACK心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4 师范生TPACK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5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4.5.1 TPACK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综合分析
        4.5.2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
第5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构建
    5.1 实践模式构建思路
    5.2 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特征透视
        5.2.1 研究过程
        5.2.2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的教学要素的特征
        5.2.3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
    5.3 实践模式构成要素解析
        5.3.1 功能目标
        5.3.2 理论基础
        5.3.3 操作程序
        5.3.4 实施条件
        5.3.5 评价方式
第6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应用及迭代
    6.1 第一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6.1.1 研究设计
        6.1.2 实验数据分析
        6.1.3 实验结论
    6.2 第一轮发展实践反思与实践模式修正
        6.2.1 对实践结果的反思
        6.2.2 对实践过程的反思
        6.2.3 实践模式的操作程序修正
    6.3 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6.3.1 研究设计
        6.3.2 实验数据分析
        6.3.3 实验结论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献
        (一) 英文期刊文献
        (二) 中文期刊文献
    二、学位论文
        (一) 英文学位论文
        (二) 中文学位论文
    三、着作
        (一) 英文着作
        (二) 中文着作
    四、电子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核心概念
        (一)苗族文化
        (二)课程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一)苗族文化课程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四、文献综合评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一、样本学校深描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一)技术标准
        (二)元数据规范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一)课程导航作用
        (二)课程导航内容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五)智慧教学模式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MOOC
        1.4.2 混合式学习
        1.4.3 学习适应性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2.3 总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2 社会学习理论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4.1 研究思路
        4.4.2 研究方法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4.5.1 研究对象
        4.5.2 研究环境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5.2.1 实施基础
        5.2.2 访谈具体设计
        5.2.3 资料具体分析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5.4 专家咨询
        5.4.1 专家团队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1 调查研究设计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1 理论探索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9.1 基本情况
        9.1.1 参与者
        9.1.2 实施课程
        9.1.3 实施环境
    9.2 行动研究设计
        9.2.1 设计思路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9.3.2 课程资源建设
        9.3.3 学习活动设计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9.4.1 数据的收集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9.5 行动研究实践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9.6.1 理论探索
        9.6.2 实践效果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10.2 研究的不足
    10.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网络教学软件的制作与发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PT教学模型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研究[D]. 赵若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中生物教学交互式课件的制作技术及其应用[D]. 杨光. 西南大学, 2021
  • [3]移动端应用软件Tiktok中汉语学习短视频研究[D]. 陈子柔.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网络平台支持的生成性资源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为例[D]. 赵颖.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D]. 郑志高.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制作和发布网络教学软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