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与拓展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与拓展

一、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方平,吴楠,郭运华,胡艺川,王旭一,李新平[1](2021)在《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监测体系特征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安全监测体系是构建"智慧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大型水电工程技术研究的热点。在系统回顾中国大型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迭代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监测智能化的六大基本功能,即多维感知、系统诊断、数据整合、特征提取、信息融合及决策输出;详细论述了各特征功能的内涵、技术特点及实现途径。结合目前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态势,对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以云服务为支撑的大数据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及虚拟现实技术是智能安全监测技术下一阶段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

梁文娟[2](2021)在《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小型水库作为我国水库的主要类型,约占现有水库总数的95%,大多存在建成时间久、建设标准低、管理缺失等问题,成为我国水利行业亟需改善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水利工作重心转移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水利部针对中小型水库开展了一系列除险加固行动,如何提高其运行管理标准和水平成为关键问题。因此,开展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有助于识别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短板,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同时为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成效考核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全国其他地区小型水库标准化评价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10个地市共172座小型水库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其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基于此,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AHP-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选取了 4座不同类型的小型水库开展实证研究,最后针对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调研摸底了陕西省小型水库的分布、功能、特性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识别了影响水库运行的主要因素,引入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念,界定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内容,研判了陕西省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2)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解析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组织、对象、内容、目标及保障措施之间关系,结合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实际,识别并提取了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环境保护、保障措施5大因素建立了准则层,筛选出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法耦合应用,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五个等级标准,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运用可拓集合关联度来评价多种物元特征等级,利用物元结构对待评价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同时,建立了包含准备阶段、实施评价阶段、结果反馈阶段的评价机制及流程,为实证分析研究提供方法与路径支撑。(4)选取陕西省4座小型水库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以实地调研资料及专家问卷信息为基础数据,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W水库和ZZZ水库标准化水平均为“好”,TJH水库和MXG水库均处于“向差转化”状态,符合管理单位影响管理水平实际;专设管理单位的小(1)型水库运作管理标准化水平均高,小(2)型水库专设管理单位直接管理的小型水库比村管小型水库组织管理水平高,小(1)型水库比小(2)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整体高。基于此,提出了深化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贾慕昕[3](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沈扬[4](2018)在《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变形协调与工作性态预测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为混凝土筑坝工艺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一种新型筑坝技术,联合筑坝采用大体积高掺量粉煤灰的常态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共同筑坝,能够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环保适应性强等特点,未来将成为缓解进度压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在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材料、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运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与工程实践,对材料层面常态-碾压混凝土细观变形协调特性与结构层面上坝体变形安全预测、温度特性演化规律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联合筑坝工程不同部位混凝土力学性能数据为驱动,建立了联合筑坝形式下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智能预测模型(包括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值以及干缩变形率)。通过对比分析四类数据挖掘算法的预测效果,根据K折交叉验证指标评价了四类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并对比了行业内已有研究成果经验与智能预测模型得到的成分重要性,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为联合筑坝混凝土设计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和手段。(2)先后从“材料”和“结构”角度出发,结合“变形协调”的理念,开展了联合筑坝材料复合试件细观应力和不同分区、分缝的联合筑坝结构动力变形特性仿真分析。通过智能预测模型得到粉煤灰掺量为20%-50%的大坝常态混凝土力学性能,采用非均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常态-碾压混凝土复合试件的细观强度特性与温度应力特性,评价了粉煤灰掺量对联合筑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展了模态分析和动力工况下弹塑性分析,从变形协调的角度评价了六种分缝、分区结构方案,进而确定联合筑坝结构的优化方向,得到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上述仿真分析结果为联合筑坝材料与结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3)考虑到联合筑坝材料温升特性差异,拓展了标准克里金的假设条件,提出了倾斜克里金插值法,并采用混沌萤火虫算法对倾斜参数强化寻优,提出了多模块、高精度的联合筑坝温度场重构预测方法。对比分析了倾斜克里金法、标准克里金法、一次反距离加权法以及二次反距离加权法四种插值方法温度场重构效果,结果表明倾斜克里金插值方法精度最高,在六组试验12个验证点中预测温度差值均不超过1.11℃,误差范围最小并且预测结果更加稳定。(4)针对时序预测模型的交互障碍、寻参复杂与优化不足等问题,以加法模型为基础重构各时序分解项作为模型底层,提出了一种耦合自动预测算法与专业知识的交互式变形预测模型。通过配置必要的直观参数实现交互式建模,同时简化参数寻优过程,并对原始数据噪声进行参数化清洗,根据仿真结果甄选模型参数缺省值进行自动预测,借助可视化展示及评价指标反馈进行精准微调以提高模型适配性,实现设计工况、科学预报等专业知识与预测模型的高度融合,进而完成高质量大坝变形预测分析。

刘亚香[5](2018)在《贵州省坝子耕地转型与功能演变耦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城镇化工业化仍以较快速度在全国范围发展,该背景下交通建设用地范围持续外溢,耕地作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源头,不论在数量空间格局上还是在功能形态上变化趋势均较明显。为坚持国家保护耕地红线不动摇,有效针对各省区状况保证高效的土地整理政策的实施,有必要提前把握耕地转型的具体情况和功能演变的过程,摸清耕地转型和功能演变的互馈机制。由此本文在岩溶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明显的特殊地貌—坝子的较大数据集和微观视角下,建立了坝子耕地功能分类体系与定量诊断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网格法,创建土地利用功能得分计算模型和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监测模型,分析了贵州省境内:(1)三种类型共15个坝子(2005、2010、2015年)3期整体土地利用转型的显性形态(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规律;(2)一个典型区惠水涟江大坝(1966、1973、1990、2005、2010、2016年)6期耕地功能空间演变的规律,并探索演化阶段特征,以期为贵州省坝区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贵州坝子耕地的空间形态随时间变化特征是其功能形态演变规律的外在表现。三种类型坝子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转型主要体现在研究期间坝区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占比变化、类型面积变化速率和耕地景观格局差异上;惠水涟江大坝的耕地空间形态转型体现在耕地数量和方向变化上。(2)在土地利用多功能和耕地多功能性内涵基础上,研究建立的岩溶山区贵州坝子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坝区三生功能贡献强弱程度标准和坝子土地利用功能定量诊断指标体系结合系统网格法,实现了岩溶山区坝子的耕地功能空间格局的有效识别;建立的坝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动态演变监测模型可敏感反映贵州坝子耕地功能时空动态演化规律。(3)岩溶山地地貌背景下坝子土地利用功能多元化发展既是客观存在也是未来趋势。根据坝区土地利用的典型特点、区域人类活动主体(人)与经济发展的主要需求导向,不同历史时期坝子的土地利用功能类别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较大。其中功能类型主要有9大二级功能,3大一级功能和总体多功能性;功能空间分布格局则相应呈现在各自指示地类的分布区域。(4)坝区各层级耕地功能除传统农业生产功能、自然生态功能、半自然生态功能持续减弱外,其余全部呈快速增强趋势,总体符合坝子土地利用功能的一般性演变趋势的前期假设,以农业功能为主但耕地功能多样性不断增加。(5)区域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是坝区功能功能演化的本质,以此为背景坝子显性转型和隐性转型各自总结为四个特征阶段。(6)依据的坝子空间和功能形态转型的阶段对比研究和相互关系的探讨结果,可以明确两者的变化规律受“个体、政府和市场”三个层面和“文化、制度、社会经济、人口技术区位”四个重要因素系统驱动控制。通过惠水涟江大坝的微观实证研究,结合贵州省历史标志事件对该驱动过程具体定性分析可得贵州坝子耕地转型与功能演变的致因为各项与土地有关政策的交替实施和调控。

黄炎[6](2018)在《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文中提出后工业化时代在创造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剧了人类对风险的不可感知性,滋生全球性的风险和危机。海洋酸化、气候变暖、物种灭绝、水源污染等等,诸如此类的风险开始蔓延。与传统社会的风险相比,后工业时代的风险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自然风险转变为人为风险,从经验性风险转变为不可预测性的风险,从个别风险转变为全球性的风险。在此过程中,环境风险逐渐呈现“科学不确定性”的特质,即现有的科学证据无法证明风险与损害之间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科学不确定性”风险引发的环境威胁,愈来愈多的国际环境宣言及条约纳入风险预防原则。然而,风险预防原则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该原则毫无疑问地处于国际环境法学理讨论的风口浪尖。本文以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为论题,试图考察国际水法条约、软法文件及相关国际判例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采纳程度,解构风险预防原则在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实施要件和具体措施,探讨该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洞悉世界各主要流域委员会的风险预防程序,并尝试构建适用于中国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风险预防合作机制。风险预防原则的国内立法缘起于德国1974年《清洁空气法》,其后在瑞典、挪威、荷兰、瑞士等国得到普遍应用与发展。即使是起初反对风险预防原则的国家(如美国)以及长期崇尚损害预防原则的国家(如英国、法国)也逐渐在成文法和判例法中明确规定该原则。北海会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风险预防,历次北海会议通过的最终宣言均明确采纳了风险预防方法或原则。随着国际环境法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联合国也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宣言,如《世界自然宪章》、《卑尔根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等等,在不同程度上确认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尽管国际宣言对签署国并不具有拘束力,但其有关风险预防原则的规定却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国际条约。20世纪末,一系列国际环境条约及议定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巴马科公约》、《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保护波罗的海海洋环境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9.24号决议”等均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该原则逐渐由国际宣言中的“政治承诺”转变为国际条约中的“法律义务”。在跨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1992年《跨界水道与国际湖泊保护与使用公约》是首个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的公约。该公约要求缔约方应遵循风险预防原则,不应延迟避免危险物质排放造成的潜在跨界影响,即使科学研究尚未完全证明这些物质与潜在的跨界影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国际法委员会在1997年《联合国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评注意见中明确指出,风险预防原则适用于“国际水道生态系统的保护”、“污染防控”和“外来物种的引进”等三个方面。2004年《柏林水规则》是首个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协会涉水文件。该规则指出,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不利影响的风险时,流域国应采取所有合适措施,防止、消除、减少或控制水生环境危害,即使没有结论性的证据证明污染排放与其预计影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2008年《跨界含水层法条款草案》的起草过程中,特别报告员、国际法委员会以及各国政府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表述客观上体现出该原则作为一项正在形成中的国际习惯法规则的特点。在区域性流域协定方面,欧洲地区的流域协定因受1992年《跨界水道与国际湖泊保护与使用公约》的影响,直接在“一般条款”或“基本原则”中明确规定风险预防原则,并在协定正文中列举实施该原则的具体措施。非洲地区水资源匮乏,为防止经济活动对水道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其主要流域协定均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亚洲地区水安全环境较为复杂,其中东南亚流域较之中亚和南亚流域更注重对水体环境的风险预防。这些区域性流域协定是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水法中的具体实践,促进该领域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风险预防原则之所以在近三十年来迅速占据国际环境法学理讨论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其实施机制引导着环境法从预防规制向风险预防规制转变,是国际环境规制政策的变革驱动力。不过,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实施措施因环境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分。通过研究国际水道公约、宣言及国际案例,可以认为,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风险预防措施不仅包含一般的实体性措施,如“风险预防禁令”和“最佳科学技术措施”,且包括该领域特有的程序性措施,如“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程序”、“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程序”以及“跨界水体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等。其中,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实体性措施主要是指“风险预防禁令”和“最佳可行技术措施”。前者是“强风险预防原则”的体现,要求政府在面临科学不确定性且有严重环境威胁的项目时,采取禁止、限制或警告措施。后者则是“弱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表现,旨在通过法定的科学技术标准为排污者设定一个可预测的行为边界。近年来,风险预防禁令及最佳可行技术措施已广泛地适用于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通过考察国际水道立法和国际司法实践,本文认为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程序性措施主要包括同一流域内国家之间的“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程序”、“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程序”以及“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等。其中,“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程序”是沿岸国开发跨界水资源的前置性程序,对于促进各国水资源合作、减少国家间水争端、预防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程序”能够帮助沿岸国了解水文环境变化的性质、程度以及有害影响;“跨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跨界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工具,该项程序能够基于不断更新的科学证据评估风险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对于跨界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20世纪下半页以来,跨界水资源的环境风险逐渐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淡水资源不仅受到源自工业废水排放、化学和危险物质泄漏等水体生态内部的污染,更面临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国际合作成为沿岸国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路径。风险预防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奉行风险预防原则是否意味着跨界水资源的环境保护与沿岸国社会经济发展是相对立的,或者说,环境保护本身就优于公民的生活水准、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其他所有的利益。如何应对风险预防原则实施效果的质疑?本章认为,成本收益分析是目前而言较为均衡和全面的分析方法。在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应考虑到不同沿岸国的社会经济需求,确保跨界水资源得到公平合理利用,还应考虑到沿岸国长远的社会经济利益,保障跨界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风险预防原则实施过程中的另一项挑战体现在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当环境风险的科学不确定性成为跨界水资源开发争端的核心问题之一时,科学证据可能成为影响案件成败的关键。但是,科学证据在向司法机构彰显真相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体现在科学证据的采信规则与举证责任方面。本章提出,当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牵涉到大量的科学证据时,国际法院可以委托独立第三方提供公开或秘密的专家意见,从而掌握阅读和理解科学方法所必需的技巧,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程序让法官拨开大量科学证据的迷雾,对案件事实、证据材料以及法律依据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是其国际法地位问题,即该原则是否具有法律拘束力并能否在实践中得以实施的问题。风险预防原则自产生之日起,其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抑或是法律措施、国际标准的争议从未间断。本章认为,尽管风险预防原则在特定情形下的适用需要个案解释,该原则已从《里约宣言》延伸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理、跨界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之中,愈来愈明显地反映出一种广泛认可的法律确信,是一项正在形成中的习惯国际法。中国是境内绝大多数国际河流的上游国,特殊的区位使中国成为亚洲大陆的“水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跨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与下游国之间冲突与博弈的焦点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影响“一带一路”战略进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必要重视并利用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作用,与其他国家合作采取适当的风险预防措施,努力将跨界水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降至较低程度。就湄公河下游水资源开发机制而言,1995年《湄公河协定》是下游四国合作开发跨界水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该协定框架下设立的湄公河委员会是湄公河下游流域唯一以跨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为宗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然而,《湄公河协定》的起草者并未参考同一时期国际涉水条约中的通行做法,也未能采纳欧洲地区流域协定的成功经验,在适用范围、风险预防程序、水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规定得不够科学合理。湄公河委员会则始终无法调和下游四国之间不同的利益主张,并难以影响成员国的国家政策。同时,位于湄公河上游的中国和缅甸均不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国,客观上影响了事先协商等风险预防程序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包括全流域所有沿岸国,尤其是上游国在内的风险预防合作机制。在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建构方向上,选用宣言、声明等国际软法作为跨界水资源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建构方向,已不仅是沿岸国之间无法达成流域条约时的次优选择,而是有效清除上下游国之间合作障碍的更优选项。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供给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包括水文信息交流机制、水体生态保护与利益分享机制以及因应气候变化的流域适应性管理机制。建议以澜湄合作机制为范例,构建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元江—红河等流域的合作模式,与“一带一路”倡议大格局形成了互补互进的配合机制。这将跨界水资源开发机制引向一条新路,即由上、下游国共同构建的,在公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区域合作机制。

杨娟娟[7](2017)在《基于模糊粗糙集的高拱坝健康诊断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坝工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拱坝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拱坝安全状态的诊断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高拱坝健康诊断模型没有或较少考虑的监测信息不确定性问题,本文将模糊粗糙集理论引入到高拱坝健康诊断中去,建立了基于模糊粗糙集的健康诊断模型,为高拱坝健康诊断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现阶段高拱坝健康诊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模糊粗糙集理论的优势,提出了构建基于模糊粗糙集的高拱坝健康诊断模型。(2)分析了模糊集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各自的优缺点,论证了二者有机结合的可行性,为构建基于模糊粗糙集的高拱坝健康诊断模型提供了合理的依据。(3)根据模糊集理论和粗糙集理论的互补性,将模糊理论与粗糙集理论有效融合。属性离散化过程中采用模糊分类的方法,有效避免了离散化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问题;采用引入了黄金分割法的属性约简方法,大大提高了约简效率;利用熵权法与专家评价结合的综合权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专家意见的主观性;利用模糊评价来逐级评价高拱坝的健康状态。(4)构建了基于模糊粗糙集的高拱坝健康诊断模型,利用粗糙集理论对高拱坝安全评价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利用模糊集理论对决策表中的连续属性模糊化,并利用模糊评价来综合判断高拱坝的健康状态,与传统粗糙集模型相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运用工程实例,通过模糊粗糙集模型对高拱坝安全状态进行分析,并得出了较好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合理,值得推广。由于高拱坝健康诊断问题的复杂性和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本文的研究成果还仅是初步的,今后对模糊粗糙集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顾磊[8](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谢红兰,王长海,李东[9](2016)在《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在观音阁水库的应用》文中指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研究工作,并应用于辽宁省观音阁水库。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并建设观音阁水库安全监测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预处理系统以及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全面、稳定运行,实现监测信息的实时采集、自动处理与智能管理,进一步提升观音阁水库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水库与大坝的安全风险。

沈海尧,傅春江[10](2015)在《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控现状及改进设想》文中提出电力行业水电站大坝高坝大库多、坝龄长,大坝安全重要性突出。大坝安全监控涉及安全监测、日常巡查、汛前汛后详查、定期检查、特种检查、分析论证、专家咨询、限制水位和加固处理等主要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电力行业大坝安全管理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监管有效,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及隐患,大坝安全处于受控状态。监测数据监控方面,国内专家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量研究成果尚未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也尚未在本领域得到应用。今后应着重从应用和提高两方面继续努力。

二、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监测体系特征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中国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
    1.1 自动化成型阶段
    1.2 数据集成阶段
    1.3 信息化发展阶段
2 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监测技术特征
    2.1 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的多维感知体系
    2.2 智能监测的系统诊断
    2.3 智能监测系统的数据整合
    2.4 监测信息特征值的提取
    2.5 多源信息的数据融合
    2.6 决策输出
3 结论与展望

(2)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运行管理研究
        1.2.2 水利标准化研究
        1.2.3 水库运行管理评价研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标准化评价必要性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2.2.1 小型水库基本情况
        2.2.2 典型小型水库调研
        2.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2.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述
        2.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内涵
        2.3.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发展历程
        2.3.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现状
    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必要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
        3.1.1 标准化体系内容
        3.1.2 标准化体系特点
    3.2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3.2.2 评价指标选取思路
        3.2.3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释义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2 组织管理指标
        3.3.3 安全管理指标
        3.3.4 运行管理指标
        3.3.5 环境保护指标
        3.3.6 保障措施指标
    3.4 本章小节
4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构建
    4.1 评价模型框架设计
        4.1.1 权重计算方法选取
        4.1.2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4.1.3 物元可拓模型框架
    4.2 指标权重计算
        4.2.1 层次分析法运算流程
        4.2.2 准则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4.2.3 指标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4.2.4 综合权重计算
    4.3 物元可拓模型的构建
        4.3.1 评价等级确定
        4.3.2 物元确定
        4.3.3 关联度计算
        4.3.4 等级划分
    4.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机制
        4.4.1 评价主体
        4.4.2 评价流程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对象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基本情况
    5.2 实证研究
        5.2.1 待评价物元确定
        5.2.2 关联度计算及等级划分
    5.3 评价结果及对比分析
        5.3.1 结果分析
        5.3.2 对比分析
    5.4 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1.3.1 基本概念阐述
        1.3.2 相关基础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2.1.1 人口变化分析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2.2 移民安居情况
        2.2.1 城市住区分类
        2.2.2 移民住区调研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2.4 民生情况
        2.4.1 经济发展分析
        2.4.2 产业结构分析
        2.4.3 人民收入分析
    2.5 生态环境情况
        2.5.1 城市生态格局
        2.5.2 现状环境质量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6.1 交通基础设施
        2.6.2 市政基础设施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2.9 本章小结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1.2 移民安居情况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1.4 民生情况
        3.1.5 生态环境情况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2.2 移民安居情况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2.4 民生情况
        3.2.5 生态环境情况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1.1 人类社会系统
        5.1.2 地域环境系统
        5.1.3 支撑体系系统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2.1 人类社会系统
        5.2.2 地域环境系统
        5.2.3 支撑体系系统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3.1 人类社会系统
        5.3.2 地域环境系统
        5.3.3 支撑体系系统
    5.4 评价结论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E调查问卷设计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变形协调与工作性态预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依托工程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坝变形协调与结构动力分析研究进展
        1.2.2 混凝土力学性能预测研究进展
        1.2.3 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分析研究进展
        1.2.4 大坝变形安全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联合筑坝形式下混凝土多力学性能预测模型与分析
    2.1 数据挖掘智能预测模型建立
        2.1.1 贝叶斯岭回归
        2.1.2 高斯过程回归
        2.1.3 决策树回归
        2.1.4 梯度提升树回归
        2.1.5 K折交叉验证
        2.1.6 评价指标选取
    2.2 水工结构不同部位混凝土数据收集分析
    2.3 联合筑坝混凝土多力学性能预测
        2.3.1 预测结果分析
        2.3.2 交叉验证
    2.4 成分重要性分析
    2.5 鲁棒性验证
    2.6 小结
第三章 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材料变形特性分析
    3.1 计算原理与方法
        3.1.1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3.1.2 非均质有限元方法
    3.2 计算模型与参数
    3.3 常态-碾压混凝土力学性能数值试验模拟
        3.3.1 立方体抗压强度数值试验模拟
        3.3.2 单轴抗压强度数值试验模拟
        3.3.3 侧限抗压强度数值试验模拟
        3.3.4 斜剪强度数值试验模拟
    3.4 常态-碾压混凝土温度应力数值试验模拟
        3.4.1 立方体复合试件温升应力数值模拟
        3.4.2 立方体复合试件温降应力数值模拟
    3.5 小结
第四章 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变形协调分析方法
    4.1 计算原理与方法
        4.1.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4.1.2 罚函数接触模型
        4.1.3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4.2 计算模型与参数
        4.2.1 坝体混凝土本构模型验证
        4.2.2 有限元耦合模型验证
        4.2.3 联合筑坝有限元模型
    4.3 动力工况联合筑坝变形协调分析
        4.3.1 模态分析
        4.3.2 不同分区结构方案动力响应与变形协调分析
        4.3.3 不同分区材料方案动力响应与变形协调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温度场重构与演化规律分析
    5.1 计算原理与方法
        5.1.1 倾斜克里金插值法
        5.1.2 混沌萤火虫优化算法
    5.2 联合筑坝温度场实时重构过程
    5.3 联合筑坝温度场插值效果对比
    5.4 联合筑坝温度场演化规律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工程变形安全预测分析
    6.1 交互式大坝变形预测模型框架与原理
        6.1.1 模型框架
        6.1.2 趋势项T_t
        6.1.3 周期项P_t
        6.1.4 标记项M_t
    6.2 交互式大坝变形预测模型构建与实现
        6.2.1 前端处理
        6.2.2 参数配置
        6.2.3 反馈优化
    6.3 联合筑坝结构变形安全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6.3.1 源数据描述
        6.3.2 准确性验证
        6.3.3 鲁棒性验证
        6.3.4 灵活性验证
        6.3.5 应用规律总结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贵州省坝子耕地转型与功能演变耦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1.2.2 耕地利用转型研究
        1.2.3 耕地功能变化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过程
2 相关研究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耕地与耕地功能
        2.1.2 坝子及其界定
        2.1.3 土地利用形态与土地利用转型
        2.1.4 系统耦合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2 耕地系统论
        2.2.3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2.4 农业多功能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预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选择
        3.1.2 自然地理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4 坝子耕地利用空间形态转型
    4.1 贵州坝子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4.1.1 坝子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特征
        4.1.2 坝子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
    4.2 坝子耕地的数量变化与空间格局特征
        4.2.1 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特征
        4.2.2 耕地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
    4.3 微观坝子耕地利用空间形态转型——惠水坝子
        4.3.1 惠水坝子耕地数量变化特征
        4.3.2 惠水坝子耕地方向变化特征
5 贵州坝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动态演变理论
    5.1 坝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理论假设
    5.2 坝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定量综合诊断
        5.2.1 坝子功能分类及诊断指标体系构建
        5.2.1.1 坝子功能分类体系构建
        5.2.1.2 坝子功能定量诊断指标体系构建
        5.2.1.3 坝子功能定量诊断指标权重确定
        5.2.2 坝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动态演变监测模型构建
        5.2.2.1 坝子土地利用功能得分计算模型
        5.2.2.2 坝子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监测模型
        5.2.3 坝子功能定量空间化方法
        5.2.3.1 土地利用类指标
        5.2.3.2 社会经济类指标
    5.3 案例验证—惠水涟江大坝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动态演变
        5.3.1 微观实验区选择背景与概况
        5.3.1.1 选择背景
        5.3.1.2 实验区概况
        5.3.2 网格定量识别分析
        5.3.2.1 研究区系统网格构建
        5.3.2.2 坝子功能指标原始数据计算
        5.3.2.3 坝子功能网格化
        5.3.3 坝子土地利用功能动态演变
        5.3.3.1 九大二级功能空间格局与演变
        5.3.3.2 三大一级功能动态演变
        5.3.3.3 总体多功能演变
6 贵州坝子土地利用转型与功能演变耦合机理
    6.1 坝子土地利用转型与功能演变关系
    6.2 坝子土地利用转型与功能转型阶段验证
        6.2.1 坝子土地利用转型与功能转型阶段模型
        6.2.2 坝子土地利用和功能转型阶段
    6.3 坝子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动力系统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2.1 数据方法层面
        7.2.2 研究角度层面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三、选题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风险预防原则一般理论
    第一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理论基础
        一、风险社会与后现代化理论
        二、环境风险的科学不确定性
        三、环境风险规制原则的变革
    第二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立法进程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国内法缘起
        二、风险预防原则之宣言承诺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条约规定
    第三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概念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定义纷争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文本表述
        三、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要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水法中的体现
    第一节 国际水法条约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一、1997年《国际水道公约》
        二、1992年《赫尔辛基公约》
    第二节 国际水法文件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一、国际法协会的软法性文件
        二、2008年跨界含水层法草案
    第三节 流域协定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采纳
        一、欧洲地区之主要流域协定
        二、非洲地区之主要流域协定
        三、亚洲地区之主要流域协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沿岸国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机制
    第一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实体性措施
        一、风险预防禁令措施的适用
        二、清洁生产技术措施之实践
    第二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程序性措施
        一、环境风险事先通知的程序
        二、定期交换水文信息的程序
        三、跨界环境影响评价之程序
    第三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合作性机制
        一、沿岸各国合作义务之确立
        二、流域委员会组织管理机制
        三、流域适应性环境评估机制
        四、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险预防原则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
    第一节 实施风险预防原则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风险预防原则实施效果的质疑
        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法律价值
        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适用风险预防原则中的科学证据问题
        一、科学证据的独立性可采性问题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国际司法实践
        三、科学证据采信规则的优化构想
    第三节 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地位探析
        一、风险预防原则地位的理论纷争
        二、习惯国际法识别要素理论流变
        三、风险预防原则地位的发展路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险预防原则在中国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适用
    第一节 中国的跨界水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的跨界水资源概貌及特征
        二、中国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三、上游国困境理论的化解与突破
    第二节 风险预防原则在湄公河流域的适用
        一、湄公河下游合作开发制度演变
        二、风险预防原则在下游国的适用
        三、下游风险预防程序的内生缺陷
    第三节 构建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中国贡献
        一、中国主导构建国际制度的机遇
        二、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建构方向
        三、风险预防合作机制的供给模式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术语解释
    附录二:图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基于模糊粗糙集的高拱坝健康诊断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1.2.2 高拱坝健康诊断研究现状
        1.2.3 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模糊粗糙集理论
    2.1 经典集基本理论
    2.2 粗糙集基本理论
        2.2.1 知识、知识库与不可分辨关系
        2.2.2 粗糙集基本概念
        2.2.3 粗糙集中的隶属函数
        2.2.4 属性约简
    2.3 模糊集基本理论
        2.3.1 模糊集基本概念
        2.3.2 模糊关系运算
        2.3.3 模糊隶属函数的建立方法
        2.3.4 模糊模式识别
        2.3.5 经典集合论、粗糙集理论、模糊集合论特点比较
    2.4 模糊粗糙集相关理论概述
        2.4.1 模糊粗糙集基本概念
        2.4.2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属性约简
        2.4.3 黄金分割思想
        2.4.4 改进的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
        2.4.5 模糊综合评判
        2.4.6 基于熵权法的权重确定
第三章 高拱坝模糊粗糙集健康诊断模型研究
    3.1 评价指标确定与度量
        3.1.1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集
        3.1.2 评价指标度量
    3.2 模糊粗糙隶属度
    3.3 连续属性模糊化
        3.3.1 模糊化基本概念
        3.3.2 属性的模糊化
    3.4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属性约简
    3.5 模糊评价结果
        3.5.1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3.5.2 权重确定
        3.5.3 模糊评价结果
第四章 工程实例应用
    4.1 工程概况
    4.2 决策表的建立
        4.2.1 条件属性集的确定
        4.2.2 决策属性集的确定
    4.3 基于模糊粗糙集改进算法的的属性约简
        4.3.1 条件属性的模糊聚类分析
        4.3.2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属性约简
    4.4 模糊综合评判
        4.4.1 模糊关系矩阵
        4.4.2 确定权重系数
        4.4.3 综合评价
    4.5 高拱坝安全综合评价
        4.5.1 坝肩及近坝区诊断
        4.5.2 整体安全状态评价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10)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控现状及改进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控成败案例
    1.1 天生桥一级大坝
    1.2 白云大坝
    1.3 汤漱上库坝
2 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及监测现状
    2.1 安全检查
    2.2 安全监测
    2.3 监测数据监控技术
        2.3.1 粗差识别
        2.3.2 单监测量数学模型监控
        2.3.3 多监测量综合监控
3 电力行业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现状
    3.1 监测信息报送
    3.2 主系统
    3.3 分系统
    3.4 子系统
    3.5 软件架构
    3.6 监测数据监控
4 监测数据监控改进设想
    4.1 找准监控对象
    4.2 改进监控方法
    4.3 应用软件大升级
    4.4 加强监控管理工作
5 结语

四、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工程智能安全监测体系特征及发展趋势[J]. 李方平,吴楠,郭运华,胡艺川,王旭一,李新平. 人民长江, 2021
  • [2]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D]. 梁文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4]常态-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结构变形协调与工作性态预测分析研究[D]. 沈扬. 天津大学, 2018(09)
  • [5]贵州省坝子耕地转型与功能演变耦合机制研究[D]. 刘亚香.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6]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 黄炎. 华东政法大学, 2018(12)
  • [7]基于模糊粗糙集的高拱坝健康诊断模型[D]. 杨娟娟.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9]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在观音阁水库的应用[A]. 谢红兰,王长海,李东. 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16
  • [10]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控现状及改进设想[J]. 沈海尧,傅春江. 大坝与安全, 2015(05)

标签:;  ;  ;  ;  ;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与拓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