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

论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

一、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纵横谈(论文文献综述)

杨依希[1](2017)在《双言双语发展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矛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地区交流越来越亲密频繁,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认可和追求增强,大力发展双言双语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国家及一批语言规划学者希望通过发展双言双语来达到沟通语言交流、缓解语言矛盾、保护语言资源、提高国民语言能力等目标。但是,对比我国语言生活的实际状况,却并不乐观。在多语言或多方言并用的环境中,语言矛盾依然存在,甚至时有激化;濒危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仍难掩弱化趋势,双言双语往往沦为暂时的表象;不顾个人实际情况和能力盲目崇外,外语学习投入和产出比例悬殊,英语独霸、“普外”双语变“普英”双语等问题明显。我们看到,超出个人或小团体,进入社团范围的双言双语往往难以按预期理想发展,如何把控其发展趋向将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其实双言双语的发展并不简单,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多种矛盾。这些矛盾除去人们的主观影响,更多的是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涉及语言的属性和使用特点、语言接触及演变、语言竞争、人类认知与思维发展等多重因素。只有认识到这之间相伴生的矛盾,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双言双语,否则一味主张或反对发展双言双语都是无力甚至有害的。本文主要就我国的双言双语现象进行考察,站在国内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语言规划角度,围绕“双言双语发展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矛盾”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剖析其矛盾成因,并尝试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全文包括五大部分:绪论,主要界定“双言双语”及本文研究对象,说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第一章,总结支持者的观点,归纳出学者们希望通过发展双言双语来实现的目标,主要有“沟通语言交流,满足时代社会发展”“缓解语言矛盾,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保护语言资源,维护多元生态平衡”“提高语言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实力”四个方面;第二章,立足我国的国家通用语,对国内三类主要的双言双语现象“普通话和地域方言”“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和外语”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针对性指出各自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所期待达到的效果形成对比;第三章,在对上述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分析双言双语发展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之间矛盾的原因,有交际的经济省力原则、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人类的思维认知规律、语言现象的非单纯化等影响因素;第四章,就文中所揭露的矛盾,对我国的双言双语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主要有理清逻辑、适度适速、区别对待、人文关怀和科技手段。目的是希望客观、科学、慎重地对待双言双语的发展。

邹琳琳[2](2017)在《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围绕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及人才培养与校外资源的合作三方面,阐述"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系统的商务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期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推进地方经济和谐发展。

李秀[3](2016)在《范式理论视角下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翻译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对于研究者来说缺乏足够的时间距离,至今还没有一部系统、全面的学术着作来系统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翻译批评的发展脉络、描绘发展全景、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范式,作为一个重新认知科学史的分析性概念,是库恩(Thomas Sammual Kuhn)在研究科技革命发展史时于1962年抽象出的一个“术语”。凭借这一概念,可透过科学成果的外表万象,认识到其内部的规律。这正是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在研究自身学科发展或理论发展时所特别借鉴的。近年来,这一概念已经由自然科学领域引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入了翻译研究领域。本论文以“范式”视域为切入点,通过对1981-2015年间发表于国内的批评专着、博士论文以及刊登在国内15种外语类重要期刊,即《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语言与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中国俄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翻译批评的发展脉络、发展全景,并基于人文学科建立及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预测中国翻译批评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认为,一、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批评对象来讲,译本批评是重中之重。就批评性质而言,主要是艺术批评。就批评范式而言,综观中西翻译批评活动及其文献,可以划分为四种基本范式:传统语文学批评、与传统语文学批评一脉相承的文艺学批评以及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翻译批评整体上处于传统语文学批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译论的引进以及翻译研究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影响,中国译评者们先后将语言学范式、文化范式引入翻译批评。这两种新的范式与传统语文学范式,以及正朝着系统化、理论化方向发展的与传统语文学批评一脉相承的文艺学范式一起,构成了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范式多元共生的发展图景。为了叙述上的便利且鉴于两者的传承关系,本文将传统语文学批评与文艺学批评合为文艺学批评进行讨论。三、翻译批评范式的多元共生将会是一种常态。一方面,任何一个批评范式都不可能全面反映翻译活动的各个侧面或层次的特征。而且,将某一批评范式定为一尊,一则有违翻译研究的人文学科性质,二则导致翻译实践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整体上可将翻译批评的文艺学范式、语言学范式和文化范式看作一个多维构架,认真研究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方式与规律,研究其相互作用对于翻译个体(或群体)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从而指导翻译实践,预测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四、随着批评视域的不断扩大,客观科学批评观念的树立,新的批评范式定会突现。一方面,新的批评范式可能是对现有某个批评范式的进一步系统化、可操作化。比如,系统检讨翻译批评的近邻—文学批评,合理借鉴中外文学批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文艺学范式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新的批评范式可能是对现有多个批评范式的扬长补短。比如,当前的文艺学范式更多建立在国学基础上,可看作国学范式;语言学范式和文化范式则具有更多西学背景,应该算作西学范式。鉴于三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坚持翻译批评范式多元共生的同时;可以考虑构建一个集三者之优势的中西结合的范式。

付天松[4](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宋姝锦[5](2013)在《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关键词产生于自然科学领域。当关键词的功能从自然科学领域向人文科学领域扩张、迁移时,文本关键词这种新型关键词应运而生。文本关键词指参与语篇整体构成、业已给出的关键词,与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搜索关键词同是关键词的下位类型。文本关键词主要出现在学术论文语篇以及新闻语篇中,是语篇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语篇的其他组成部分发生各种联系,共同构成一个语篇整体。关键词,顾名思义是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这种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够承载最主要、最核心、最重要的信息,能够激活更大范围的信息储备,是获得更多信息资源的入口,是掌握重要信息的关键所在。而从文本关键词本体和应用的角度深入探讨关键词具有关键作用的语言学原因,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键词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以往加密、索引与检索功能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语篇功能。关键词应用于语篇写作当中,成为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词汇词衍变成了语篇词,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关键词下位类型——文本关键词。文本关键词既具有关键词的上述加密、索引与检索的关键作用,又具有独特的语篇功能。文本关键词首先应用于学术论文中,成为学术论文语篇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出文本关键词的下位类型——学术文本关键词。其后,文本关键词还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方法与写作手段,即以关键词为经,以对关键词的叙述为纬,对某一特定论域进行系统论述,衍生出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这种写作范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书籍和新闻语篇的写作,成为一种新兴的、极为常见的写作现象。无论是在学术论文语篇当中,还是在关键词写作范式语篇当中,文本关键词都参与了语篇整体的建构,与语篇整体其他部分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表现出独特的语篇功能。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文本关键词的语言本质特征及其语篇功能进行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文本关键词作为语篇的一个相对独立成分与属于同一语篇整体的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考察文本关键词对语篇的解读和建构功能。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言,介绍研究对象,综述对关键词的已有研究,介绍本研究借鉴的理论方法、研究价值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对关键词的本体研究。此部分首先梳理了关键词概念的发展源流,从关键词的功能角度归纳其类型: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检索关键词和文本关键词;然后通过对关键词与主题词、标题、流行语和热词进行比较,从语言学角度界定关键词并描写其特点。第三章,研究关键词写作范式。此部分首先提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是一种基于词典体发展而成的语篇构成方式,类同于词典条目中的词目与释文之间的关系,由关键词及其叙文构成。然后梳理关键词写作范式的兴起与发展,并总结出关键词写作范式的优势所在:它具有信息加工、信息组织、切入相关论域,以及能够形成具有较高开放性、客观性的文本空间等优点。第四章和第五章对文本关键词和关键词写作范式进行实例研究,主要研究存在于特定文本类型当中的文本关键词和关键词写作范式。第四章,重点研究学术文本关键词。此部分首先对学术文本关键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运用语法学、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考察学术文本关键词对学术论文的概括与建构功能,并分析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横向关联性以及对学术论文的摘要纵向关联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提取学术论文关键词的若干原则。第五章,重点研究新闻文本关键词,也就是关键词写作范式在新闻语篇写作中的应用。本章基于大量的关键词新闻语料,首先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综述了关键词新闻的发展沿革,然后描写此类新闻语篇的语体特点,最后总结出关键词在此类新闻语篇中的功能:信息凸显、信息概括、信息组织、信息导向、语篇衔接等功能。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交代了论题的源起,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的结论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徐高明[6](2011)在《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课程改革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以往社会需求与大学课程的关系研究中,从社会对大学课程影响的角度研究较多,而大学内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回应的研究较少;从市场或政府对大学课程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市场、政府、第三部门综合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背景,从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个社会需求的主体入手,选取了江苏省苏南、苏北不同区域,“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普通大学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以工科为主等不同类型共6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认知、理解和回应的过程与机制。在收集6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校—院—系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兼学术人员和学术人员等三类共18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强势政府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居于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应有的作用;招生市场和院校之间市场竞争对大学课程影响不大,各校为了应对就业市场在课程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尽管存在一些消极应付行为;第三部门对大学课程的影响微乎其微。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虽已形成了一定的互动,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来自校内外的困难和阻力。借助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揭示,在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互动中,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和回应是大学对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观念和制度这三个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协调关系的综合考虑的—个能动、能知的决策过程。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大学内部成员对这三个因素的价值判断和甑别的选择性回应,而不是机械的或复制式回应。根据影响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和理解因素的分析,论文建议在今后我国大学课程改革中要依法减少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过度干预,加快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新模式,并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从而达成行政与学术、学科与市场的平衡,实现政府、市场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和共赢。

余健明[7](2009)在《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 ——以《老人与海》为例》文中提出欧内斯特·海明威具有高度的艺术才华,其艺术个性异常鲜明,既不拘囿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不隶属于任何现代主义流派,而是兼采各家之长,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即“海明威风格”,成为一位举世公认的风格作家。由此,海明威的文学作品一度风行世界,被翻译成包括汉语在内的世界多国文字。时至今日,他的不少作品依然为中国广大文学爱好者们所喜爱。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多年来一直在中国文学市场长盛不衰,从它面世至今,先后已经有近三十个翻译版本在中国出版发行,并还在不断地被重印。与此相匹配,对海明威及其作品的研究也在中国蓬勃开展。仅从中国知网(CNKI)查询到的有关海明威的研究文章就高达四千多篇。而与这种翻译出版和海明威研究空前繁荣不相适应的是,国内对其创作风格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笔者以“海明威风格”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文献库仅检索到相关文献16篇,其中真正明确以“海明威风格”为题的只有6篇。鉴于此,笔者选择了以“‘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为题开展一些基础性探索,旨在引起国内翻译界对“海明威风格”在汉译过程中的再现研究给予应有的重视。本研究以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符号体系为理论依据,借用英语和汉语有关文本分析软件,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老人与海》原文和五个代表性汉译文本分别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旨在析出“海明威风格”在原文和译文各个语言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及其异同,依此来检查与验证各位译者在汉译过程中对“海明威风格”的保留与再现,并得出结论:各汉译本均未能全面、充分地保留和再现海明威风格。全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具体如下:第一章简要回顾和梳理了主要文学风格理论,讨论了文学风格的定义和意义,重点介绍了布封的风格理论和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观。纵观中外,从事风格研究者自古有之。虽概念不一,但本质大抵类似,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思想主导”,另一种是“文辞主导”。“思想主导”者认为,风格即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本中的反映,通常视为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读者认识作家的重要依据。风格是作家个性特征的透视镜,形成了独特风格的作家,在作品中即使不标上自己的名字,读者也能见其文而知其名。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曾说,“风格就是人”,他的观点得到了黑格尔、马克思等的认同。我国古代文论中素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观点。这些论述都表达了同样的含义:文学风格乃是以作者主观的人格修养为根基,作者的人格修养常常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作者,便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以何种人格修养作为根基,作品便会呈现出何种品位、趣味和格调。“文辞主导”者认为,风格是文辞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亚里士多德主要在修辞学内讨论风格问题,古印度的毗首那他认为,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我国古代文论也常常以文辞形式作为划分文学风格的依据。实际上,风格不仅以内在的人格修养为根基,而且还要通过客观的、物化的形象和形式表现出来,缺少这种外在的形象和形式,文学风格仍然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文学风格乃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而这种外在的形象和形式本身也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作家要形成风格,就必须顺应和契合这种客观的艺术规律。德国学者威格纳特将风格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比成衣服和肢体的关系。笔者认为,风格既要肯定内容的作用,又不能排除形式的价值,毋宁说风格正是内容与形式的水乳交融。从本质上说,风格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相互协同的有机融合体,它是作家个人独特性物化的成果。一般认为风格的形成必须具有三个主要条件:一是具有开创意义,必须成为某种起点,并有力地影响以后的文学风尚;二是个性特点必须非常鲜明和清晰,不应含糊不清、朦胧暧昧,而应让人不假思索、一目了然;三是这种个性特点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贯穿在作家的一系列作品中。若达不到上述条件,就不能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风格是较高的、甚至是最高的要求。风格的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学批评活动,正如章庆炳先生所说,“‘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文学评论只关心作品‘写什么’,仅就‘写什么’发议论,那么这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学批评,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只是道德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议论,根本就没有进入文学批评的层次。真正的文学批评必须深入到文本的文体中去。”由此可见,不仅文学风格意义重大,文学风格的批评与鉴赏也意义重大。联系到文学翻译,“怎么译”同样是应该给与强烈关切的课题,风格翻译及其批评与鉴赏同样意义重大。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年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包括两个分支,即以雅各布森为代表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以什克洛夫斯基等为代表的“彼得堡小组”。他们主要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文学,主张文学研究要从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和风格等形式去研究文学自身的特质和规律。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目的是“为文学而文学”,文学批评的关键在于“文学性”,即文学的形式和结构,重点是文学的修辞及语言风格等。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审美过程,而非审美目的。为了延长审美过程和增强审美效应,他们提出并推崇“陌生化”手段,试图把人们从传统的认知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以崭新的目光去充分地感知审美对象。文学研究可以借助语言学的方法及理论,这样可以把着重点置于作品的内部研究,即形式为主的研究,也就能更好地剖析文学的作品结构,理解文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形式主义文学观为我们在翻译研究中注重作品的语言外形,并以此来再现原作者的艺术风格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二章检视了古今中外文学风格翻译理论,重点介绍了欧洲自西塞罗以来关于风格翻译的各种观点,而国内的风格翻译理论则着重介绍了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翻译原则和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符号体系理论。古代欧洲很早就活跃着翻译交流活动,并开始了包括风格在内的翻译标准的讨论。但与中国古代不同的是,一开始他们就把“风格”的传译纳入了争辩的范畴,且长久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普遍认为,西塞罗率先举起西方翻译界“风格翻译”的大旗,主张翻译既要注重内容的准确传递,也要注重形式的表达,同时强调保持原作风格。哲罗姆认为,风格是内容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建议译者应按译文语言特点移植原文风格。而奥古斯都则强调,译者应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调整译文风格,注意朴素、典雅、庄严三种风格的灵活运用。到了中世纪,风格翻译依然是翻译界争辩的焦点。曼里乌·波伊提乌认为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不可得兼。但丁在研究《圣经·诗篇》的拉丁语译文后发现,原文中许多诗的特征在译文中走失,从而得出文学作品不可译论,表明他是注重翻译中的风格传递。利奥纳多·布鲁尼明确表示,风格的传译是判别译者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德国的维尔和斯坦豪维尔等人为了达到最终影响德语的目的,更是不惜牺牲译文的易懂性来保留和再现“优美的”拉丁语修辞风格。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翻译界强调德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反对与其它语言逐词对译,主张保留德语的独特风格,不效法其它语言风格,不因模仿而破坏德语的风格。德利物·伊拉斯谟认为,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多雷要求译文必须通过各种修辞手段在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给读者“美的享受”。这一时期,尼古拉斯·格里马尔德、菲尔蒙·荷兰德和威廉·廷代尔等英国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认为,翻译中必须注重风格再现。格里马尔德主张用演说的语言规则来衡量翻译,强调译文应该像原文那样简练,不应添加多余的东西而损害原作风格之完美。菲尔蒙·荷兰德认为,原作风格必须在译文中得到反映,不同的作品必须采用不同的风格,不能不加区别。到了近代,欧洲翻译界对风格翻译的争论相对较少,但更多地出现了以翻译实践来证实、凸显原文风格的一些译者,其中首推达西埃夫人,她采用准确译法,逐词逐句地模仿原作的风格,为树立或恢复荷马在当时读者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法国的夏尔·巴特主张,保留原文思想的先后次序和表达方式能够体现作者的独特意图,强调用相同的表达形式和篇幅再现原作的表达形式和亮丽思想,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中的修辞手段和语言形式,以保持和再现原文的风姿。总之,从古至今,风格的翻译一直倍受欧洲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重视,尽管争议不断,但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出色的翻译大师和翻译理论家,他们极力主张并推崇风格翻译,并在实践中加以证明,推动了欧洲各国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学、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对风格传译似乎相当漠视。在古代佛经翻译中曾经有过“文”与“质”的争论,但其出发点不在原文风格再现上,而是更多地考虑翻译时直译还是意译等,这与古代欧洲翻译中明确主张风格传译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严复才得以改观。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的译序中首次发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感叹,其中“雅”就是针对风格而言的,但也只是强调译文语言应该“雅”,以满足封建士大夫们的阅读喜好。此后,“信、达、雅”就一直被中国译界视为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成为统领中国翻译界近百年的金科玉律。期间虽不乏学者撰文对此加以讨论,但大都聚焦于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和领会,即使有质疑者也大多只是试图扩大并延伸“雅”的内涵,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对“雅”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如刘重德在充分肯定“信”和“达”的基础上,大胆地对“雅”进行修正,提议改“雅”为“切”,形成“信达切”三原则,并将其细化为“信——信于内容;达——达如其分;切——切合风格”。这一理论观点开启了中国风格翻译研究的垂幕,翻开了中国翻译理论史上崭新的一页,对中国风格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刘宓庆认为,长期以来,翻译界对翻译风格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正是看到了目前翻译风格研究的的落后状况和翻译风格研究的迫切性,他在其专着《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列专章“翻译风格论”对翻译风格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论证。他认为,风格翻译具有一定的原创性(originality),但译文风格对原着风格即所谓“原型”存在相对的依附性,而翻译风格对原着风格的这种依附性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际间的风格意义转换时,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掘原语的全部风格意义。也就是说,译文风格要想适应于原文风格,达到风格表现上的对应,译者必须要善于体察原语的风格意义,要能识别原语中各色各样的表现这种风格意义的符号标记。这是因为风格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质素,而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往往会见诸于“形”,这种“形”就是风格的符号体系,即所谓的“风格标记”(stylistic markers)。通过对语言的结构形式也就是语言的符号体系进行分析,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原文的风格。根据刘宓庆的划分,风格标记通常分为“形式标记”(Form Markers)与“非形式标记”(Non-Formal Markers)两大类。所谓“形式标记”,是指着眼于语言的音、形变异的风格符号体系,它是我们借以识别风格的最重要的手段,通常包括以下六个类属性标记,即:音系标记(Phonological Markers)、语域标记(Register Markers)、句法标记(Syntactic Markers)、词语标记(Lexical Markers)、章法标记(Textual Markers)和修辞标记(Markers of Figures of Speech)。一个作家的风格咋看起来似乎非常玄乎,说起来好像也很“虚无缥缈”,但其实它们都以一定的语言物化形式存在,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这些物化的语言符号来认识和判断它们的。因此,要想从语言形式上认识原作所承载的风格意义,我们所要做的最基础的一步就是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这些标记符号,并能准确分析它们在文中所发挥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开对原作风格进行随意的主观臆断,才能使风格分析和风格的翻译转换等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客观、更加可操作。着眼于文章音、形等变异的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无疑是考察作家作品风格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单凭这些物化的语言形式符号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认识作品风格,因为风格还跟一些其它因素有关。要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认识作家作品风格,我们还必须借助于一些更高层次的符号体系,而这些更高层次的符号体系就是着眼于审美效果的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所谓非形式符号风格标记,主要是指风格中的一些非形式因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韵、风骨、气势、情调等等抽象的概念。这些东西往往是非直观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完全是一些主观印象,是属于意象的或心理的和情态的“非形式因素”,在美学上称为“非定量模糊集合”。虽然这些符号是“非形式的”,但却承载着重要的风格意义,我们在翻译时切不可忽视。风格是作家作品价值的重要组成成分,翻译中忽略风格意义和风格价值,要做到忠于原语是不可能的,同时也违反了语际转换的实质。要想完整、准确地把作家和他的作品介绍给目的语读者,译者除了要做到忠于原文思想内容外,还必须要在风格的传译上下功夫。刘宓庆先生的这套风格标记体系为我们在翻译中去分析和抓住原文的风格形式,体会和领悟风格意义,并在译文中去准确再现原作风格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下章将基于该理论对《老人与海》的“海明威风格”加以分析和梳理。第三章以《老人与海》为例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集中讨论“海明威风格”,包括在词语、修辞、句法以及篇章等层面的具体体现。借助英文词语分析软件Wordsmith,研究发现:全文共计词符26,966个,单词2,505个,每个词的平均词频高达9.29次,单词平均长度为3.79个字母,而单词与词符的标准比为34.28。全文共计1,162句,平均句长23.20个单词。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使用了大量的简单词汇,一到五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039个、4,736个、8,307个、5,920个和2,878个,总共达到21,880个,占总词数的81.14%,其中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出现次数最多,占比30.8%,接近全部单词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包含六个及以上字母的所谓长单词和“大词”占比非常小,合计只有总词数的18.9%,不到全文总词数的五分之一。即便是由六个以上字母组成的单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也是核心简单词汇或者由核心简单词汇派生而来的,仍然属于核心词汇范围。而包含十个及以上字母的单词总数只有区区的222个,占全文总词数的比例小于一个百分点,只有0.8%,即便是这0.8%的所谓大词中,还有一些单词是由简单词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等方式衍生而来的,其基本词干仍然是那种核心简单词汇。这一统计分析结果验证了海明威喜用大众化口语体简单词汇的说法。统计数据显示,《老人与海》中名词所占比例比较大,相关四项(单数名词、复数名词、专有名词单数和专有名词复数)相加达到4781个词,占全部总词数的17.73%。占比例最大的是动词,各分项相加共5772个词,占比21.40%。位居第三的是人称代词,共有4268个,占比15.83%。而排在其后的是限定词和介词、连词等,分别为3139和3135个词,分别占比11.64%和10.29%,两个大体相等。副词和形容词分别为2001个和1970个,各占总词数的7.42%和6.49%,排位第六和第七。《老人与海》中频率最高的前10个词中,定冠词THE以2312频次高居榜首,占全部总词数的8.57%。其后是连词AND,高达1258频次,占4.67%。位居第三的是人称代词HE,共出现1167次,占4.33%。余下七位依次是OF(544次,2.02%),I(508次,1.88%),IT(493次,1.83%),TO(455次,1.69%),HIS(446次,1.65%),WAS(435次,1.61%),A(397次,1.47%)。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排在前10位的单词几乎清一色都是英语里组词成句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功能性词语,包括冠词、连词、人称代词和系动词等,但没有形容词、名词和实义动词等。名词、形容词和实义动词等实词直到第13位才开始出现,分别是名词FISH以285频次排第13位,占比1.06%;名词MAN排第14位,出现265次,占比0.98%;而形容词OLD共出现247次,占0.92%,排在第15位。接在后面的第16到第30位的单词中同样很少见到名词、形容词和实义动词等,仍然大部分是连词、代词、介词等功能性词语。事实上,即便是在前30个单词中,也只有一个形容词入围,这有力地证明了海明威在写作中语言朴素自然,慎用形容词等修饰成分,与他长期所主张的简约风格相一致。事实上,海明威在他的创作过程中相当吝惜形容词的使用。借助wordsmith统计发现,在《老人与海》中,形容词(含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总共出现1970次,占总词符的6.49%。在所用的形容词中,绝大部分都是常用词,鲜有评判型形容词,即令有,也都是那种相对客观的等级形容词,如old,great,good,big,long,many,small,strong等等,而主观评判形容词非常少见,如sad和happy仅出现四次和五次,由此可见一斑。副词也是如此。统计显示,在《老人与海》全文中,副词共计出现2001次,占总词符的7.42%,列第六位。在词频排序中,前20名里竟无一个副词,最早的出现在第21位。尽管副词出现频率总体并不算太低,但其实这中间相当大的一部分主要是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先后顺序以及否定等意义,或在句子中发挥衔接作用,而用于描述人物动作状态的副词或是加强语气的程度副词等都相当少见,全文仅有aloud,slowly,steadily,alone,badly,carefully,gently,lightly,nearly等少数几个,且大都出现在第30位之后,再一次验证了海明威的风格:行文简洁,语词简朴,除了受制于句法或篇章要求的那些衔接词语外,几乎缺乏动作或状态修饰成分,全面凸显语言的质朴感。通过分析以上对各类词语统计所得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在选词用字方面具有如下风格:第一,大量使用英语核心词汇,其典型特征是长度短、使用频率高;第二,词语范畴相对集中,较少使用形容词,尤其是主观评判形容词,除了某些起衔接作用的功能词外,文中很少使用表示程度、强度以及方式等的副词,更少使用带有夸张性的词语等。这些“文辞主导”风格是出于“内容主导”风格的需要:如此遣词主要是用于描述比较笼统而又相对客观的事物或概念,使得所要表达的思想影影绰绰、若明若暗,不仅内涵丰富化,而且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张力,使得小说充满了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可谓事半功倍。这种风格与他的“冰山理论”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作为一名出色的语言大师,《老人与海》中也毫不例外地使用了不少修辞手段来加强语气、增强语句表达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老人与海》总共使用了各类修辞格达一百多处,主要涉及到明喻、暗喻、拟声、头韵、排比、倒装以及词类转换等等,几乎平均每一页都会出现一个修辞格例句,大大增强了原文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喻性修辞频繁出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为喻体来解释或说明一些不常见或难以描述清楚的物件或现象,使得一些较为抽象、陌生或者模糊的概念等变得更为直观、清晰,也更加简洁、形象、生动,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增强了表达效果。这种做法拉近了作者、对象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过目不忘,久久回味,极大地增强了文辞的表达效果,是海明威简约文体风格的又一种透视。相对于明喻、暗喻来说,拟声修辞格在《老人与海》中出现不多,但这仅有的几处表达,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表达效果非常强烈。《老人与海》中也使用了头韵修辞格,旨在通过声音效果来强化表达的需要,其作用主要是制造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有时可以给人一种机智、俏皮的感觉,但多以传递一种单调、乏味的精神状态、或者是厌恶、憎恨的情感色彩为主。《老人与海》中同时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恢宏,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倒装也偶尔见诸于《老人与海》,这几处表达的语气非常强烈,效果很好。除此之外,作者还多处使用了重复这种句法修辞手段,极大地强化了语言的表达效果。《老人与海》中另一项强有力的语言风格手段是词类转换。通过改变常用词语的词性,可使语句简洁而含意深远,真正体现了作者倡导的“越少,就越多”的风格特征。大部分情况下,词类转换是把常用的名词或者形容词作为动词来使用,或把名词或形容词、副词直接用作动词,其作用是既可以省去不少描情状物的修饰成分,又可以节约一到两个单词,使得“言少而意深”。除此之外,《老人与海》中还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修辞手段,如拟人、指代、借代、夸张、对比以及通感、一语双叙、矛盾修饰法等等。舒缓与紧促相融的节奏是《老人与海》中另一个风格特征。总之,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这些修辞手段的运用使得小说语言简洁、精炼,生动、形象,极富思想内涵,较好地践行了他所一向主张的“冰山原则”,成功地再现了他简约的文风。第四章首先简单概述国内海明威研究现状,然后介绍《老人与海》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最后比较系统地讨论《老人与海》各汉译本的风格在词语、修辞、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再现问题。在1911-1979年到1993年间的世纪期刊文库中以“海明威”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得574条记录,再输入“《老人与海》”主题词在结果中搜索,获得记录131条,但大部分文章分析讨论《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创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情况,专门探讨《老人与海》的文体特征和风格的文章很少,仅有69条。在1994到2008年文库中,以“海明威”为主题词进行搜索,获得2010条记录,其中有关“风格”的记录共计237条。而以“《老人与海》”为主题词搜索,共得802条记录。由此可见,虽然研究海明威及《老人与海》的文章较为丰富,但涉及其风格及作品翻译的研究文章较为稀少。以“海明威”加“翻译”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在世纪库中仅得17条记录,考量后发现,真正专门讨论海明威作品翻译的仅仅只有3篇。而在1994到2008年文库中,以“《老人与海》”加“翻译”进行搜索,只找到11条记录,研读后发现,其中4篇根本未涉及海明威的作品翻译,有2篇虽关涉《老人与海》的翻译,但仅旁涉《老人与海》的译例,而真正讨论《老人与海》翻译的仅5篇,如何明霞、汪桂芬的“《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译风比较”,该文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片段就语言风格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取了大陆翻译家海观和台湾翻译家宋碧云的两个中译本着重从语法、词汇和语句衔接等角度比较两个译本对原着简洁、凝练语言风格的再现程度,从而得出结论:宋译本在再现原着语言风格方面要优于海译本。刘文捷、王苹对比分析了《老人与海》三个不同中译本对原文衔接手段的把握和处理,研究发现,余光中和李锡胤在翻译中对原着中的衔接手段更加重视,更加注重它们在汉语里的恰当表达和再现。笔者认为,上述文章,尤其是何明霞、汪桂芬对海明威作品翻译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诸位作者引进了量化统计手段对《老人与海》的风格进行了分析比较,使海明威风格的分析讨论不再停留在主观分析层面,而是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但这些研究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对全文(包括原文和译文)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只选取了原着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完全说明问题。2、作者所做的统计分析比较粗略,不够深入,仅对片段原文及两个译本的总字数、句数、平均每句字数和“他”及“他的”的出现频率做了统计。3、作者只是从语法、词汇、句子衔接等方面对原文及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且为主观判断,没有进行量化对比,缺乏客观性。而且对其它如修辞手段、文化项等方面未做讨论。4、作者对两个译本的语言详细情况统计分析不够。5、比较分析的样本对象还不够丰富,仅比较了两个译本,且未能对目前影响最大、反响较好的译本进行比较。海明威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见长的作家,其风格影响了一代美国作家及世界文学创作,采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对有关风格翻译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增加比较的对象,对5个中译本进行全文统计分析。2、扩大比较范围,既要对语法、词汇、句法层面的翻译处理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要从文化、修辞等的翻译处理上加以研究。3、结合“冰山理论”对照研究译文,看译文是否恰如其分地再现了“海明威风格”,是否有偏差,偏差有多大等。比较分析各译本在处理“冰山”问题上的异同,从而对各译本的好坏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首先我们采用ICTCLAS(试用版)软件切割统计各汉译本在词语、句式上的总体状况。统计结果显示,五个译本的平均长度为43300字。除宋碧云译本外,另外四个译本的总字数非常接近,均与平均数相差一千字左右。宋碧云译本用字最少,全文仅38165个字,少于平均字数5135个,只有最大长度(海观译本)总字数的82.65%,几乎少了五分之一的字数。如果单纯从字数的多少来判断译文简洁与否,宋译本毫无疑问是最简洁译本了。另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宋碧云译本使用的总词数也明显低于其它译本,与最高的相差6000多个词语,差别悬殊,这似乎也表明,宋译本在海明威风格再现上做得比较好,比较贴近原文风格,因为海明威也喜欢重复使用很多词语,总用词量偏低。下面分别检视《老人与海》各汉译本中词语层面的海明威风格再现。《老人与海》全篇不足两万七千单词,虽有十来个人物,但大都只是间接地被提到或只是一闪而过,而真正算得上出场角色的主要人物仅老人和孩子两个。就是在这么个篇幅短、人物少的故事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各类人称代词,其中尤以第三人称代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根据conc300对译林出版社1999年4月英文版《老人与海》的词语统计结果显示,在《老人与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二十个词语中,人称代词就占了五个,其中有四个排在前十名之内,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he更是以1167个次位列第三,仅次于定冠词the(2312个次)和连词and(1258个次)。若综合考虑he,Nim和his,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共计出现1843次,占总词数的6.83%。为什么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使用频率会如此之高呢?这与作者大量使用人称代词变异有关。根据常规,人称代词一般用来指人,it用来指动物、物体、事物或婴儿。但在《老人与海》中,人称代词he,him,she,her等被大量用来指称动物、物体、事物甚至是抽象概念。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人称代词的这种变异用法清楚、准确地反映了老人与大鱼之间的微妙情感关系及其变化。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所调查译文中均未再现这层情感因素,甚至连作者特意用斜体传递的提示也未能注意到,只是简单地将原文中指称大鱼的he/him/his译成“它/它的”等。只有宋碧云注意到其中差别,试图用“牠”去翻译he,但“牠”仅表示雄性动物,并不表达任何情感成分,失去原文中he所表达的意思。原文到处都充满了海明威精心设计的各种人称代词变异,这种风格使得老人桑蒂亚哥这个硬汉形象变得更为丰满,也使我们对他的坚韧不拔的性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小说主题的深化和凸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老人犹如童话中的人物与动物交往一样,把鸟儿、大鱼等动物当成懂得人情世故的有理性的生命看待,不断同它们谈心,“争论”,向它们倾吐自己的情感和心声。他对鱼的讲话庄严、刚毅,表现出内心的自豪感及坚强的毅力;他对鸟儿说的话则比较柔和、亲切,表现出他那由于孤独而产生的痛苦以及渴望友伴的心情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合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的老汉,也体现了作者自身的人生哲学与道德理想。然而,在翻译成汉语时,除宋碧云外,其他几位译者都没有注意到海明威苦心经营的这些语言变异情况,没有按其所指进行直译,因而未能准确地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作者通过这种变异所试图表达的信息,使译文读者丧失了领略这位语言风格大师更多的精彩之处的机会,不能不说是异常的遗憾。笔者认为译者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该忠实地保留和再现原语的特殊语言风格,使译文读者有机会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海明威与古巴人民之间有着深厚情谊,为此他在《老人与海》中使用了大量的古巴人语言——西班牙语词汇。这些异国词语的运用给作品增添了一丝浓郁的异域色彩,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这些西班牙语外来词的使用发挥了非常特殊的作用,五位译者翻译处理这些词语时在表达效果上与原作有何异同呢?外来词语翻译处理对风格传译的影响又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五个译本中,董衡巽译本在翻译处理西班牙语词语时,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通过移植加注的方法,成功地传递了原文中西班牙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对保留和再现由外来词语变异所产生的语言风格特征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董译本是一个成功的翻译范本,值得译界借鉴。海明威在这部不太长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格,以使他的文字既生动形象,又简单而富有深意,在简单的表面下蕴含着丰富的含意。在各个译本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具有不少相通的地方,所以有很多使用了修辞手段的语句得到了修辞再现,但英语和汉语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有些语言差异无法完全准确地在另一种语言里再现。尽管如此,各位译者还是积极主动地去面对这些修辞手段,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再现原文修辞风格。《老人与海》使用了大量的明喻修辞,而译文基本上也都使用了汉语相应的明喻修辞,将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形式再现出来。明喻修辞的运用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方面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使得语句更加简洁明了。《老人与海》中拟声词语运用比较多。各译文也在形式上保留了原文的这种风格特征。但绝大多数译文未对头韵做出必要的反应,丢失了这些头韵表达的文体效果。偶有译者借助排比结构以及重复句等手段来替换原文的头韵,同样取得了不错的音韵效果,值得借鉴。究其原因是,头韵虽可以增强语句表达的音韵效果,但汉语中相对缺乏,故通常无法译出。当然,这并不表明译文可以对此置之不理,而是应当设法寻找其它弥补手段,以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通过考察《老人与海》各汉译本对原文各修辞手段的处理,我们发现,五位译者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注意到了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苦心经营,在汉语中积极寻找恰当的、相似的或者对应的修辞手段来再现原文风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五位译者在处理这类风格标记符号时,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意识和敏感性程度存在差异,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不一,表达的效果也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说,宋碧云、张爱玲和董衡巽三位译者风格意识更加鲜明,处理效果更好。本章从词语、修辞、句法和篇章等层面上集中讨论了《老人与海》的五个汉译本对海明威风格再现的处理。结果显示,五位译者基本上都能比较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思想内容,符合“内容主导”风格理念,但在凸显作者风格的特殊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别,未能充分彰显“文辞主导”风格意识,各译者虽都有不同程度的风格意识,但在对那些承载着风格意义的具体词语、句式、表达法等的处理上存在差异,有时差异较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不足,未能在译文中充分再现“海明威风格”,使得汉语读者无法充分感受纯正的海明威风格。第五章总结全文和得出结论。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读者识辨作者的语言外壳。海明威是世所公认的风格作家,其风格具有无比的艺术鉴赏价值,准确认识和完整再现海明威风格无疑是各译者的神圣使命。鉴于国内相关研究缺乏,本文选取《老人与海》有代表性的五个汉译本,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为指导,借助Conc300,Wordsmith,Ant Cone和ICTCLAS等分析软件,对《老人与海》原文及各汉译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考察各译本中风格再现问题,获得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证实了海明威风格中的用词简洁、语言朴素等特征。通过对英汉版本的对比分析发现,各汉译本在风格再现的程度和类型上存在差异,尚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风格标记符号统计分析显示,英汉版本中海明威风格在词汇、修辞、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表现存在异同:《老人与海》原文中使用了大量词汇变异和多种修辞手段,使其作品表象简单但内涵深邃,实践了他所一贯主张的“冰山原则”。通过对比分析汉译本对原文词汇变异及修辞手段的处理发现,各汉译本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少数译者甚至未能真正认识或很好地再现海明威苦心经营的这些文字冰山,因而就未能准确地再现海明威风格。总之,要真正、完全、彻底地再现《老人与海》中的海明威风格,尚有待译者共同努力。

李名梁[8](2007)在《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日趋强化的环境下,我国的许多大学在办学中陷入“迷失”困境和“趋同”误区。如何办出大学特色,促进大学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办学特色已成为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等教育注重特色发展也成为一种世界趋势。研究办学特色问题不但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的变革,而且有利于我国大学避免“千校一面”的现象,寻求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组织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将大学视为一个典型的组织系统,基于对大学的组织特性和系统特性的两维度分析,从大学的社会职能与组织运行的角度,探讨了大学办学特色的概念、特征、功能效用及其形成过程,揭示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偏好,从整体上初步建构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理论。在分析大学社会职能历史演进以及梳理大学办学特色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围绕组织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在运行、发展和变革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独特的发展方式。同时,本文提出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两种机制,即“和谐耦合”的微观机制和“内外互动”的宏观机制。从微观上,揭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与“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相互耦合的过程;从宏观上,揭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大学在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分类定位与战略规划相结合条件下的特色建设的过程。在以上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以多元统计分析和R统计软件的应用为工具,本文从实证角度论述了大学办学特色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及影响特色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构建了大学组织不同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函数,并强调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必须关注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偏好,以提高特色建设的经济特性。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学科发展战略、形象识别战略和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并给出若干政策建议。

林明金[9](2002)在《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纵横谈》文中提出本文着重论述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献及其检索的意义、文献的级别和类型、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等

田长丰[10](2021)在《中国“山-水-城”地景模式建构溯源与表达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说明

二、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纵横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纵横谈(论文提纲范文)

(1)双言双语发展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双语”
        二、“双言”
        三、本文所探讨的“双言双语”及其主要对象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双言双语方面的研究
        二、语言规划方面的研究
        三、我国语言的实际发展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研究双言双语发展问题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双言双语发展问题的理论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合法
        二、跨学科研究法
        三、比较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双言双语发展的理想目标
    第一节 沟通语言交流,满足时代社会发展
        一、语言交际的需要
        二、我国学者对双言双语在消除沟通障碍方面的期待
    第二节 缓解语言矛盾,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一、语言权利的关注
        二、我国学者对双言双语在缓解语言矛盾方面的期待
    第三节 保护语言资源,维护多元生态平衡
        一、语言保护的呼吁
        二、我国学者对双言双语在保护语言资源方面的期待
    第四节 提高语言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实力
        一、语言能力的重视
        二、我国学者对双言双语在提高语言能力方面的期待
第二章 当前我国双言双语的现实状况
    第一节 普通话和地域方言
        一、“普方”共用,但矛盾依然存在
        二、方言尚存,但难掩流失倾向
    第二节 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
        一、“普民”法律权益平等,但现实关系仍有敏感地带
        二、虽有保护,但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仍避免不了衰弱
    第三节 普通话和外语
        一、“普外”天平倾斜现象明显,易盲目崇外
        二、外语学习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实用价值多缩水
        三、英语一家独大,其他语种小打小闹
第三章 理想目标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成因
    第一节 交际的经济省力原则
        一、语言使用的实质是经济省力
        二、经济省力原则对双言双语发展过程的影响
    第二节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
        一、双言双语加大语言接触
        二、语言接触必然产生竞争
        三、语言接触必然带来影响
    第三节人类的思维认知发展
        一、学话能力的存在及个体间的差异
        二、优势语言和母语思维
        三、双言双语优劣势的不确定性
    第四节 语言现象的非单纯化
        一、语言教育具有社会文化意图
        二、语言矛盾背后影响因素复杂
第四章 双言双语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理清逻辑,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一、加强物质文明建设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 适度适速,遵循规律切勿冒进
        一、尊重客观发展规律
        二、合理使用语言规划
    第三节 区别对待,发挥过渡地带作用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培养不同类型的语言人才
    第四节 人文关怀,尊重主体选择权利
        一、适当的人文关怀
        二、服务大局与尊重个人
    第五节 紧跟时代,借助必要科技手段
        一、翻译技术
        二、音视频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样表、数据统计及说明
致谢

(2)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培养定位
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 培养目标。
    2. 培养原则。
    3. 培养规格。
    4. 课程体系结构。
    5. 师资队伍建设。
三、人才培养与校外资源的合作
四、结语

(3)范式理论视角下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1.3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5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tages
    2.2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ubjects
    2.3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Paradigm Theory Revisited
    3.3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tudies in Light of Paradigm Theory
    3.4 Translation Studies in Light of Paradigm Theory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Applying Paradigm Theory to Research on Chinese TranslationCriticism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4.1 Introduction
    4.2 Translation Criticism:An Essential Par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4.3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Paradigms
        4.3.1 Literary Paradigm Evolving from Traditional Philological Paradigm
        4.3.2 Linguistic Paradigm:The Younger Paradigm in the New Era
        4.3.3 Cultural Paradigm:The Youngest Paradigm in the New Era
    4.4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Panorama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Paradigms
        4.4.1 Diversity Patter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aradigms
        4.4.2 Negative Understanding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aradigms
    4.5 Chines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w Era in Terms of Paradigms
        4.5.1 Diversity Patter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aradigms Unchanged
        4.5.2 Emergence of New Paradigms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Appendices
    附录A 文艺学翻译批评范式译本批评类论文
    附录B 语言学翻译批评范式译本批评类论文
    附录C 文化学翻译批评范式译本批评类论文
    附录D 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博士论文
    附录E 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着作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List of Published Articles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1 沈祖荣的论着
        2.1.2 胡庆生的论着
        2.1.3 刘国钧的论着
        2.1.4 洪有丰的论着
        2.1.5 戴志骞的论着
        2.1.6 袁同礼的论着
        2.1.7 李小缘的论着
        2.1.8 杜定友的论着
        2.1.9 杨昭惁的论着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2.1 桂质柏的论着
        2.2.2 裘开明的论着
        2.2.3 马宗荣的论着
        2.2.4 查修的论着
        2.2.5 皮高品的论着
        2.2.6 周连宽的论着
        2.2.7 吕绍虞的论着
        2.2.8 张遵俭的论着
        2.2.9 严文郁的论着
        2.2.10 毛坤的论着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3.1 彭斐章的论着
        2.3.2 佟曾功的论着
        2.3.3 鲍振西的论着
        2.3.4 赵世良的论着
        2.3.5 郑莉莉的论着
        2.3.6 赵琦的论着
        2.3.7 孙云畴的论着
        2.3.8 陈誉的论着
        2.3.9 周文骏的论着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2.3.16 倪波的论着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2.3.21 杜克的论着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2.3.29 左恭的论着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本章小结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本章小结
4 总结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关键词研究综述
        一、关键词的定义
        二、关键词的标引与检索功能研究
        三、关键词的功能转向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二、语篇的衔接连贯与互文理论
        三、其他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关键词研究传统的继承
        二、关键词研究的语言学向度探索
        三、关键词提取原则的确立
        四、语篇分析的有益尝试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关键词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关键词的启用、发展与类型
        一、关键词的启用与发展
        二、关键词的类型
    第二节 关键词的类型特征
        一、关键词与主题词
        二、关键词与标题
        三、关键词与流行语、热词
        四、关键词的类型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词写作范式
    第一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的追源溯流
        一、关键词写作范式在西方的缘起与发展
        二、关键词写作范式在中国的缘起与发展
        三、中西写作范式的交融
    第二节 词典体与关键词写作范式
    第三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及其特点
        一、关键词写作范式:词目+叙文
        二、关键词写作范式的词目特征
        三、关键词写作范式的叙文特征
    第四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拓展的语篇功能
        一、信息的概括性
        二、信息的组织性
        三、论域的介入性
        四、文本的开放性
        五、文本的空间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术文本关键词
    第一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研究简述
        一、学术文本关键词标引研究
        二、基于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应用研究
        三、以往研究的缺失
        四、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语篇概括功能
        一、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名词化特征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对正文内容的提取功能
        三、学术文本关键词内部的横向关联性
    第三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建构功能
        一、语篇连贯研究简述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与其他语篇成分的关系
        三、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构建功能
    第四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提取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闻文本关键词
    第一节 新闻文本关键词
        一、新闻文本关键词的界定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与新闻文本关键词
    第二节 关键词新闻的界定与发展
        一、关键词新闻的定义与类型
        二、关键词新闻的发展沿革
    第三节 关键词新闻的语篇特征
        一、关键词新闻的标题特征
        二、关键词新闻的主体特征
        三、关键词新闻的互文特点
    第四节 文本关键词在关键词新闻语篇中的功能
        一、文本关键词的信息解读功能
        二、文本关键词的语篇衔接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一、本文主要内容和观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6)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大学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外部环境的新特点
        二、大学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途径选择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评价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内容
    第二节 理论框架
        一、大学课程外部社会需求主体的认识与界定
        二、"三主体九维度"分析框架的建立
        三、"三主体九维度"分析框架的功能和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重要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及其选择缘由
        二、案例学校的选择
    第三节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可靠性
        二、研究伦理
    第五节 研究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过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在大学课程变革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节 政府对大学课程意识形态的掌控
        一、牢固确立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强制性统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第二节 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定制大学课程基准
        一、专业目录: 对大学课程的官方控制
        二、专业规范: 对大学课程进行具体框限
    第三节 教学评估和项目建设引导大学课程改革
        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大学课程实行过程控制
        二、"精品课程"项目引导大学课程建设
    第四节 强势政府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及其弊端
        一、政府在大学课程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必要性
        二、强势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不利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对大学课程变革的影响
    第一节 以"空壳化"的专业应对招生市场
        一、学生升学中挑大学选专业的局限性
        二、大学本科专业的"空壳化"
        三、课程信息资源匮乏加剧"空壳化"
    第二节 确保学生向"工作生活"过渡
        一、大学就业压力倍增
        二、大学"教育生活"中的课程变革
    第三节 构建与院校定位相匹配的课程
        一、责任促使一流大学领跑大学课程改革
        二、生存迫使地方普通高校实施特色化课程改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三部门对于大学课程变革的特殊性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一、第三部门的内涵
        二、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第三部门先天不足对大学课程的影响
        一、中美学术第三部门的个案分析与比较
        二、我国第三部门先天不足对大学课程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策略和困境
    第一节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策略
        一、不同层次类型大学课程回应策略
        二、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课程回应策略
        三、高等教育系统转型时期的的课程回应策略
    第二节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困境
        一、大学课程变革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内部困难和阻力
        三、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外部困难和阻力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大学课程变革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机制
    第一节 社会需求主体对大学课程的影响机制
        一、政府对大学课程的政策干预机制
        二、市场对大学课程的利益驱动机制
    第二节 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回应的新模式
        一、课程纵向结构由"三层楼"向"三平台"转变
        二、引进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第三节 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机制
        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二、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概念模型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第二节 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依法减少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干预
        二、加快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新模式
        三、大力提升教师参与大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水平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推广与展望
        一、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的推广
        三、研究的展望
附录
    附录一: 案例大学最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框架
    附录二: 访谈征询信
    附录三: 案例大学访谈资料编码表(隐去)
    附录四: 案例大学文本资料编码表(隐去)
    附录五: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教务处长版)
    附录六: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院长版)
    附录七: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教授版)
参考文献
后记

(7)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 ——以《老人与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学风格理论概述
    1.1 什么是风格
    1.2 文学风格的意义
    1.3 布封及其风格理论
    1.4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第二章 文学风格翻译理论概述
    2.1 国外风格翻译理论
        2.1.1 古代西方风格翻译理论
        2.1.2 中世纪西方风格翻译论
        2.1.3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风格翻译论
        2.1.4 近代西方风格翻译理论
        2.1.5 小结
    2.2 国内风格翻译理论
        2.2.1 刘重德的风格翻译论
        2.2.2 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
        2.2.2.1 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
        2.2.2.2 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
第三章 海明威风格
    3.1 海明威风格研究述评
    3.2 “海明威风格”在《老人与海》中的表现
        3.2.1 《老人与海》在词语使用方面的特点
        3.2.2 《老人与海》中的修辞格运用
        3.2.3 《老人与海》中句法和篇章方面的特点
第四章 《老人与海》的风格翻译
    4.1 《老人与海》研究述评
    4.2 《老人与海》汉语译本情况
    4.3 《老人与海》翻译中的风格再现
        4.3.1 《老人与海》各译本词语分析统计
        4.3.2 《老人与海》风格翻译在词语层面的表现
        4.3.2.1 《老人与海》中的人称代词变异及其翻译
        4.3.2.2 《老人与海》中外来词语的翻译
        4.3.3 《老人与海》中修辞手段的翻译比较
        4.3.4 《老人与海》中句法及篇章结构的翻译比较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8)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崭新形势
        1.1.2 我国大学的发展面临重大变革
        1.1.3 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4 办学特色:大学办学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1.2.2 实践意义与实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本文基本概念界定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着力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述评
    2.1 关于大学社会职能的历史演进
        2.1.1 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是“学者”的乐园
        2.1.2 工业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服务站”
        2.1.3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扮演多重角色
    2.2 关于大学办学特色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2.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概况
        2.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分布
        2.2.3 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中的若干观点
        2.2.4 大学办学特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组织系统理论
        3.1.1 组织系统理论概述
        3.1.2 组织系统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3.2 战略管理理论
        3.2.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2.2 战略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3.3 和谐管理理论
        3.3.1 和谐管理理论概述
        3.3.2 和谐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3.4 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3.4.1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概述
        3.4.2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概述
        3.4.3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概述
        3.4.4 上述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及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现状及反思
    4.1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的现实境况:一个案例的分析
        4.1.1 五类不同院校专业设置的演变情况概略
        4.1.2 基于院校专业设置演变的办学特色境况分析
    4.2 我国大学对待办学特色的现实态度分析
        4.2.1 大学特色办学意识日益增强
        4.2.2 大学逐步将办学特色视为学校发展战略
        4.2.3 大学愈益重视借鉴国外着名大学办学特色的经验
    4.3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存在的若干误区分析
        4.3.1 大学办学特色总结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4.3.2 大学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4.4 误区存在的认识症结及主要根源分析
        4.4.1 认识症结
        4.4.2 根源之一:高度集中的高教管理体制
        4.4.3 根源之二:刚性统一的大学评价制度
        4.4.4 根源之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观念
        4.4.5 根源之四:过强过浓的市场意识导向
        4.4.6 根源之五:不尽完善的大学竞争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理论建构
    5.1 组织系统:对大学的释读
        5.1.1 大学的概念分析
        5.1.2 大学的组织分类
        5.1.3 大学组织系统的两维度分析
        5.1.4 大学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异同分析
    5.2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基本理论
        5.2.1 大学办学特色的概念阐释
        5.2.2 大学办学特色的相关概念分析
        5.2.3 大学办学特色的特征分析
        5.2.4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基本原理
        5.2.5 大学办学特色的功能效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和谐耦合: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微观机制
    6.1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微观机制分析框架
        6.1.1 办学特色:“和谐主题”的判定
        6.1.2 和谐耦合:微观机制分析框架的提出
    6.2 设计优化: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控制机制
        6.2.1 大学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完善
        6.2.2 大学制度条例的规范与完备
        6.2.3 大学管理机制的选择与创新
    6.3 能动致变: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演化机制
        6.3.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环境
        6.3.2 激励与竞争环境
        6.3.3 道德与公平环境
        6.3.4 监督与法治环境
    6.4 和谐耦合: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双规则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内外互动: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宏观机制
    7.1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宏观机制分析框架
    7.2 大学内外部分析
        7.2.1 大学外部分析
        7.2.2 大学内部分析
    7.3 大学分类定位
        7.3.1 合理分类:大学定位的前提
        7.3.2 大学定位的主要因素
        7.3.3 大学定位的基本途径
    7.4 大学特色建设
        7.4.1 特色建设的主要内容
        7.4.2 特色建设的阶段-层级结构模型
        7.4.3 特色建设的基本原则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8.1 大学办学特色相关问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8.1.1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8.1.2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8.1.3 调查的主要结果及其分析
    8.2 大学组织利益主体的特色效用函数分析
        8.2.1 政府及其官员的特色效用函数
        8.2.2 大学及其工作人员的特色效用函数
        8.2.3 在读学生的特色效用函数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大学发展战略及政策意蕴
    9.1 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大学发展战略
        9.1.1 大学学科发展战略
        9.1.2 大学形象识别战略(UIS)
        9.1.3 大学整合营销传播战略
    9.2 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政策意蕴
        9.2.1 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9.2.2 创新大学评价体系,规范大学排名
        9.2.3 引入产业运作机制与市场机制,增强大学经营观念
        9.2.4 改革大学领导班子选任制度,造就优秀的大学校长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论文研究的结论
        10.1.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0.1.3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形成机制研究的问卷调查
致谢

(9)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纵横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献的特点
二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献的类型
    1.图书
        (1) 教科书
        (2) 专着
        (3) 丛书
        (4) 工具书
        ①百科全书
        ②词典
        ③年鉴
        ④手册
    2.期刊
    3.其它文献
三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1.图书分类法
    2.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步骤

四、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纵横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言双语发展的理想目标与现实矛盾[D]. 杨依希.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2]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邹琳琳.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2)
  • [3]范式理论视角下中国新时期翻译批评发展研究[D]. 李秀. 山东大学, 2016(02)
  • [4]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5]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D]. 宋姝锦. 复旦大学, 2013(02)
  • [6]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D]. 徐高明. 南京大学, 2011(10)
  • [7]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 ——以《老人与海》为例[D]. 余健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1)
  • [8]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D]. 李名梁. 天津大学, 2007(08)
  • [9]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纵横谈[J]. 林明金.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
  • [10]中国“山-水-城”地景模式建构溯源与表达机制探索[D]. 田长丰.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论英语语言文学文献检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