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商业文化

构建现代商业文化

一、构建现代商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何琳娜[1](2021)在《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文化的渗透,城市中各类消费空间被生产出来,从传统的贸易集市到商业街再到购物综合体,商业空间的发展演变不断适应消费模式和人们需求的转变。近年来体验式消费和虚拟网络消费的兴起对实体商业发展造成威胁,原有的单一的购物商业空间向承载生活方式和社交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变,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应运而生,以其复合化的功能空间和开放包容的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在商业和社交层面都有重要价值,具有使用、认知和审美等多种功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界面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历了近二十年高速增量发展,伴随城市扩张和城市化进程,商业体量规模也迅速增长,当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区域改造更新和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成为重要趋势。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面临消费模式转变、体验经济和线上网络购物等多方面冲击,呈现出空间和商业活力不足的衰落趋势,亟需对承载购物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商业步行街空间进行重新思考。西安骡马市步行商业街是明城区内重要的商业中心,从传统商业街发展到现代步行商业街,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和城市记忆的载体。作为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的典型代表,受到当时设计理念的局限,在业态功能、空间组织和物质环境等多个层面都难以满足当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其界面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改造提升策略。本文是基于消费文化的背景,对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的优秀案例,从规模组成、空间要素、物质要素和行为要素四个方面对比归纳其个性之中的共性,提炼总结出界面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相应的策略手法。接下来针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分析其界面空间现状。对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基于心理活动的空间变量、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和步行行为活动变量三类数据,层层剖析目前商业活性的因应,综合评定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状品质。最后结合案例研究,从功能、群体、单体和细部四个层面提出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探索城市既有步行商业街优化升级、品质提升的有效路径,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康佳意[2](2021)在《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城市夜景意象与城市夜景规划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意象、城市夜景意象及其夜景规划的背景、理论、发展和案例,借鉴了夜景发展好的方面,也明确城市夜景整体性不足、可意象性不高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系统研究了影响城市夜景意象认知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空间(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主观感受和其他特殊情况,了解相关因素如何对城市夜景产生意象特征;其次,结合夜景意象调查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夜景现状的优势与问题、现状夜景意象特征是否得到有效体现等内容,得到了楚雄市的城市夜景意象;接着,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夜景总体定位、城市夜景规划、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等内容。最终,提出结论,明确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五项误区,并提出要采用整体性及系统性夜景意象提升、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风貌以及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四项夜景规划策略方法,建立物质要素(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与文化要素两方面的城市夜景意象系统,构建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针对以上主要结论提出反思,为同类中小城市的夜景风貌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宋子昕[3](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指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马赫[4](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王延红[5](2020)在《基于活力评价的天津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破坏、居住环境恶化、功能结构衰败和活力丧失等矛盾日益尖锐,现行的历史街区保护更多强调历史建筑实体的保护,未能满足历史街区中活动人群更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保护”与“利用”背后的价值博弈让我们开始反思:应该改变什么?向什么方向改变?以及如何改变等等一系列问题。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梳理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历程可知,传统的定性分析,案例研究虽可解决历史街区保护的方向把握问题,有效地指导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但依靠主观经验及可借鉴合适案例少,针对具体案例的保护策略在推广上存在难度,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基础的定量评测研究是保护实践精准施行的关键。城市活力理论及多源数据在城市设计中的成熟应用给历史街区保护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基于历史街区的活力评价,以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为活力评价方法应用的实证评价对象,以其活力评价结果为理论依据,剖析历史街区活力影响机制,重点解析保护类指标和利用类指标与活力的相关关系,并依此引导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的改善与优化。文章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界定概念及研究范围;评述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概述研究内容及意义与路线等。第二章梳理了原法租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历程,剖析其保护发展动力机制,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归纳了原法租界保护现状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第三章以城市活力为理论基础结合多源数据及数学模型,构建了历史街区的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以原法租界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GIS和SPSS的综合应用,结合第三章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流程分别得出原法租界历史街区整体及四类不同功能历史街区的活力评价结果并剖析活力影响机制。第五章在活力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历史街区整体活力空间分布、不同功能街区活力差异、普适类指标、实施保障四方面提出解决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利用之间矛盾的改善优化策略。第六章对文章研究成果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文章对后续其他地区及类型的历史街区活力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概念补充及方法理论支撑,基于历史街区活力评价视角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是补充完善现有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实践活动的技术依据。

陈阳[6](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指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何文婷[7](2020)在《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增量”转“存量”的快速推进、电商消费的剧烈冲击、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许多处于旧城中的步行商业街面临着环境品质恶化、经营质量下降等重重困境。而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归属感、空间体验及精神文化等需求的提高,旧城步行商业街作为一个地区自然物质、社会生活和精神制度文化的核心载体,地域文化体验或许可以成为旧城步行商业街发展的突破口,也将成为步行商业街研究的新议题。本文聚焦珠三角地区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内容,思考如何让多元化及个性化的地域文化体验特色融入到步行商业街设计中。从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出发,针对四条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研和地域文化体验感知调查分析,总结现状特征与问题并进行体验品质提升思考,希望为今后珠三角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背景缘由及研究对象出发,首先归纳关于人的体验、地域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其次探讨国内外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发展趋势;最后探讨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地域文化”、“体验”与步行商业街之间的关系,首先对珠三角地区地域文化背景进行梳理,总结出珠三角地域文化特征并归纳出其表现形式;然后梳理出五类地域文化体验要素及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第三部分为调查分析部分,首先聚焦于珠三角地区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并从中筛选出四条典型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步行商业街,进行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设计;然后将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的数据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体验媒介与地域文化体验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在实地调研中的地域文化体验媒介特征,深化了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的空间认知。第四部分为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思考,在前三章基础上针对珠三角地区旧城步行商业街的未来发展,及提升五大地域文化体验的感知需求,在文化主题定位、街道空间、建筑形制、景观设施、商业服务、文化活动五类体验媒介上提出相应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的方法。

鲍沁雨[8](2020)在《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厦门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建设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发展建设重点逐步从“城市增量”转向“城市存量”。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密集的人口分部吸引旅游经济、外来游客介入,在此背景下如何对外展示地方文化,形成“见物见人见生活”的历史社区是旧城发展中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商业街是旧城内各类人群汇集的公共空间,是旧城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也因此成为旧城更新中的重要抓手。中山路片区是厦门文化积淀丰富的旧城区,在既有的更新实践中,商业街“一层皮”式的更新方式使得游客与居民相分离,真实的地方生活与文化被埋没。针对中山路片区现状的发展困境,在历史社区的目标下,探讨商业街的发展提升路径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PSPL调研法、归纳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多种综合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包括第1章、第2章。就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框架等进行了叙述;对国内外商业街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构建了围绕空间、功能、社会三个层面展开的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主体研究,包括第3章,第4章。第3章以厦门中山路片区内十一条商业街为案例样本,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实证调研,总结归纳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现状主要问题。第4章就现状问题,借助相关理论工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为路径研究,包括第5章。在前文实证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商业街为重要抓手,提出整体的提升模式与“空间-功能-社会”的系统构建路径,并形成关于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整体规划构想。第四部分为结论展望,包括第6章。对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同时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旧城更新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鞠斐[9](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范晓琦[10](2020)在《文化感知视角下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步行街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承载街道历史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安是知名的文化古都,其中不乏依托历史资源而产生的步行街。作为西安老城的明城区历经多代更替,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要素,尤其在核心区钟楼附近,基于历史环境形成了多条文化步行街。但是由于街道缺乏整体的规划且未能注重对文化特征的彰显,致使明城区内的步行街之间联系不足且文化感知度较弱,人们难以从步行街中感受到街道的历史特色以及城市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应对现有文化步行街之间缺乏联系、文化感知度较弱、同质化及商业化严重等问题,同时适应城市经济水平、时代发展趋势,打造真正对人们有较强吸引力的高品位步行街,我们应当从人的视角和感受进行考虑,加强对步行街空间设计的相关研究,在宏观层面上构建步行街文化空间体系,在微观层面上思考如何应用设计策略提升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度。本文正是从人群进行文化感知的视角出发,以西安市明城区内的重点步行街为研究实例,从步行街设计与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现状、西安明城区步行街问题的相关分析、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对策和以竹笆市为例的步行街空间设计应用这五大方面依次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从理论方面结合了文化感知与步行街设计,总结了在步行街中加强文化感知的意义,以及步行街内文化感知的主体、内容和媒介,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作者通过对西安明城区概况以及其中现有步行街历史及现状的调研,得出明城区步行街现存的两大核心问题——缺乏空间联系以及文化感知度较弱。接着针对这两个问题,论文分别展开对明城区步行街空间整合以及文化感知度的进一步分析,初步构建明城区的步行街空间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对步行街空间建设的相关启示。继而在后文中提出了文化感知视角下明城区步行街的空间设计目标、原则,以及从整体感知、环境感知和活动感知这三方面对步行街空间的优化提升策略,以期提升人们在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度。最终,本论文以竹笆市步行街为例,基于周边现状以及规划目标、定位,从环境感知媒介和活动感知媒介这两方面进行步行街空间改造设计的路径探讨,展示与推广街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同时加强人群对步行街环境、活动的文化感知。通过整篇论文的研究,一方面建立起了西安明城区内进行文化感知的步行街线路体系,另一方面也寻求到了适用于加强西安明城区文化感知度的步行街设计策略与方法,同时,对于其他历史城市的步行街空间设计与文化要素表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构建现代商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现代商业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
        1.2.3 界面空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1.4.2 街道界面空间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1.4.3 街道界面空间量化评价相关研究
        1.4.4 骡马市商业街的相关研究成果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技术路线
2.相关理论研究
    2.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与演变
        2.1.1 国外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2.1.2 中国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
        2.1.3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发展诱因研究
        2.1.4 消费社会下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
    2.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2.3.1 界面相关概念研究
        2.3.2 界面空间相关理论
        2.3.3 界面空间的要素
    2.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相关研究
        2.3.1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构成
        2.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功能和价值
        2.3.3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的发展趋势
    2.4 本章小结
3.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3.1 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案例研究
        3.1.1 成都远洋太古里
        3.1.2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3.1.3 西安曲江创意谷
        3.1.4 界面改造案例——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改造
    3.2 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特征提取
        3.2.1 功能层面——业态布局与动线组织
        3.2.2 街区层面——渗透性和开放性
        3.2.3 群体层面——连续性和秩序性
        3.2.4 单体层面——复合性与层次性
        3.2.5 细部层面——地域性和体验性
    3.3 本章小结
4.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评价研究
    4.1 西安市商业片区发展概况
        4.1.1 西安市区商圈发展概况
        4.1.2 钟楼商圈发展现状
    4.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和现状特征
        4.2.1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发展历程
        4.2.2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分析
        4.2.3 使用人群调查分析
    4.3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现状界面空间量化评价
        4.3.1 基于心理感知的空间变量
        4.3.2 基于行为活动的物质变量
        4.3.3 步行行为活动变量
        4.3.4 界面空间活跃度评价
    4.4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现实问题总结
        4.4.1 空间形态层面
        4.4.2 功能组织层面
        4.4.3 物质要素层面
        4.4.4 场所塑造层面
        4.4.5 制度管理层面
    4.5 本章小结
5.骡马市步行商业街界面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功能层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业态
        5.1.1 明确街区定位
        5.1.2 主力店的入驻
        5.1.3 现有业态调整升级
    5.2 群体层面:空间重构——塑造积极空间
        5.2.1 周边街道空间结构整合
        5.2.2 提升界面空间连续性——廊道体系设计
        5.2.3 场景的沉浸度——空间序列设计
    5.3 单体层面:界面整合——促进互动交流
        5.3.1 底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5.3.2 中高层商业界面空间改造策略
    5.4 细部层面:场所营造——展示地域人文
        5.4.1 人性化街道设施和景观绿化
        5.4.2 展现地域性文化传统
        5.4.3 打造街区文化艺术主题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
表录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提升的要求
        1.1.2 城市夜景风貌容易被忽视
        1.1.3 城市夜景正成为夜间活力、夜间经济的重要支撑
        1.1.4 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美好生活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意象
        1.3.2 城市夜景意象
        1.3.3 城市夜景规划
        1.3.4 可意象性
    1.4 研究综述
        1.4.1 城市意象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夜景意象的研究综述
        1.4.3 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夜景规划引导的实践动态
    2.1 国外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2.2 国内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2.2.1 国内城市夜景规划的实践探索
        2.2.2 国内涉及城市夜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动态
        2.2.3 国内城市夜景对氛围感受、行为活动的研究动态
        2.2.4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2.3 云南地域性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动态
        2.3.1 云南省地域特色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2.3.2 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楚雄市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2.3.3 云南省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2.4 城市夜景相关案例分析
        2.4.1 大同市夜景案例研究
        2.4.2 鄂尔多斯市夜景案例研究
        2.4.3 武定县中心城区夜景案例研究
    2.5 城市夜景负面案例实践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因素分析研究
    3.1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
    3.2 物质空间因素分析研究
        3.2.1 夜景的区域因素
        3.2.2 夜景的边界因素
        3.2.3 夜景的道路因素
        3.2.4 夜景的节点因素
        3.2.5 夜景的标志物因素
    3.3 主观感受因素分析研究
        3.3.1 夜间的行为活动因素
        3.3.2 夜景的氛围感知因素
        3.3.3 夜景的地域特色因素
    3.4 特殊情况因素分析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意象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4.1.1 区位交通概况
        4.1.2 社会文化概况
        4.1.3 规划范围概况
    4.2 楚雄城市夜景意象调查分析
        4.2.1 调查范围
        4.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4.2.3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4.3 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启示
        4.3.1 现状夜景的主要问题
        4.3.2 现状夜景的主要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5.1 城市夜景规划的基础依据
        5.1.1 人文社会环境
        5.1.2 自然地理环境
    5.2 城市夜景规划的原则
    5.3 城市夜景总体定位
    5.4 城市夜景整体规划
        5.4.1 区域夜景规划引导
        5.4.2 边界夜景规划引导
        5.4.3 道路夜景规划引导
        5.4.4 节点夜景规划引导
        5.4.5 标志物夜景规划引导
        5.4.6 楚雄城市夜景总体布局
    5.5 城市夜景规划的可意象性强化
        5.5.1 协调楚雄城市夜景特质
        5.5.2 城市夜景的其他引导
    5.6 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引导
        5.6.1 夜景控制策略
        5.6.2 夜景管理策略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误区
        6.1.1 避免与白天的城市风貌规划同等对待
        6.1.2 避免简单采用灯光亮化形象展示
        6.1.3 避免夜景规划色彩搭配过于随意
        6.1.4 避免夜景规划产生“过度”现象
        6.1.5 避免夜景规划缺乏主观感受等方面的考虑
    6.2 中小城市夜景规划的策略方法
        6.2.1 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夜景意象提升
        6.2.2 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
        6.2.3 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的夜景风貌
        6.2.4 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附录 D:调查问卷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活力评价的天津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规划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新要求
        1.1.2 历史街区“保护”模式单一,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
        1.1.3 大数据环境下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迎来新机遇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1.2.2 天津及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1.2.3 历史街区活力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研究不足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3.1 历史街区
        1.3.2 历史街区活力
        1.3.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历程梳理及现状研究
    2.1 原法租界历史沿革(1860—1945)
    2.2 保护起步阶段——(1945——1986)
        2.2.1 保护理念:普通街区化保护+点状保护
        2.2.2 保护实践:加强街区管理和文物建筑修复
    2.3 价值博弈阶段——(1987——2009)
        2.3.1 保护规划:总体规划+风貌保护规划
        2.3.2 保护理念:以“保护优先”为导向
        2.3.3 保护实践:建设性破坏和抢救性保护并存
    2.4 保护完善阶段——(2010——至今)
        2.4.1 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2.4.2 保护理念:整体保护+有机更新
        2.4.3 保护实践:多元模式实践的探索
    2.5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动力机制
        2.5.1 政治政策因素——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控制力
        2.5.2 经济活动因素——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支撑力
        2.5.3 建筑技术进步——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助推力
        2.5.4 社会文化因素——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催化力
    2.6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现状及利用问题研究
        2.6.1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特点
        2.6.2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现状
        2.6.3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矛盾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街区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3.1 历史街区活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3.1.1 城市活力提供理论支撑
        3.1.2 Gis空间分析法提供量化表达
        3.1.3 相关数学模型引导决策支持
        3.1.4 历史街区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3.2 历史街区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2 评价指标的初定及筛选
        3.2.3 评价指标的优化和确定
    3.3 历史街区活力评价指标的量化
        3.3.1 评价指标量化模型
        3.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3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3.4 不同类型历史街区活力评价
        3.4.1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研究单元划分及功能分区识别
        3.4.2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总体活力评价
        3.4.3 四种不同功能类型街区活力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活力评价
    4.1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总体活力评价
        4.1.1 历史街区总体活力外在表征指标量化及特征
        4.1.2 历史街区活力影响要素指标量化及特征
        4.1.3 历史街区总体活力影响机制解析
    4.2 商业型历史街区活力评价
        4.2.1 商业型历史街区活力等级空间分布
        4.2.2 商业型历史街区活力影响机制解析
    4.3 居住型历史街区活力评价
        4.3.1 居住型历史街区活力等级空间分布
        4.3.2 居住型历史街区活力影响机制解析
    4.4 公服型历史街区活力评价
        4.4.1 公服型历史街区活力等级空间分布
        4.4.2 公服型历史街区活力影响机制解析
    4.5 混合型历史街区活力评价
        4.5.1 混合型历史街区活力等级空间分布
        4.5.2 混合型历史街区活力影响机制解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5.1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总体保护与利用策略
        5.1.1 保护维持“高活力-高品质”历史街区
        5.1.2 持续优化“较高活力-低品质”历史街区
        5.1.3 重点提升“低活力-低品质”历史街区
    5.2 不同功能类型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策略
        5.2.1 商业型——增强原真性展示,丰富消费者体验
        5.2.2 居住型——降低建筑空置率,增设社区服务
        5.2.3 公服型——文化特色重建,引入多元投资主体
        5.2.4 混合型——强化立体设计,丰富夜间文化经济活动
    5.3 原法租界保护与利用中普适型指标的应用策略
        5.3.1 便利可达:重视空间衔接,重组交通流线
        5.3.2 环境宜人:打造景观文化,丰富街道设施
        5.3.3 空间舒适:组织多样化空间,优化空间尺度
    5.4 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实施保障
        5.4.1 多方参与:全面参与,实现历史街区的共谋共建
        5.4.2 规划管理:新技术促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
        5.4.3 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法律保护监督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6)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7)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背景
        1.1.1 选题缘由
        1.1.2 经济升级:全球体验经济时代到来
        1.1.3 消费转型:社会文化消费需求转型
        1.1.4 政策导向:建设全国高品位步行街
        1.1.5 文化背景:发扬传承岭南地域文化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1.2.1 关于地域文化的国内外研究
        1.2.2 关于体验的国内外研究
        1.2.3 关于步行商业街的国内外研究
        1.2.4 国内外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2.5 国内外旧城步行商业街案例分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际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旧城步行商业街体验要素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旧城步行商业街
        2.1.2 地域文化体验
    2.2 珠三角地区的地域文化背景分析
        2.2.1 影响地域文化表达的因素
        2.2.2 岭南及珠三角的地域文化构成
        2.2.3 珠三角地区体验的地域文化特征及表现形式
    2.3 地域文化体验要素
        2.3.1 感官体验
        2.3.2 情感体验
        2.3.3 思考体验
        2.3.4 行动体验
        2.3.5 关联体验
    2.4 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构建
        2.4.1 体验与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关系
        2.4.2 地域文化体验系统模型
        2.4.3 旧城步行商业街的地域文化体验媒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珠三角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分析
    3.1 调研设计
        3.1.1 客体对象特征调研设计
        3.1.2 地域文化体验主观感知的问卷设计
    3.2 对象背景调研
        3.2.1 佛山岭南天地步行商业街:岭南传统民居文化记忆
        3.2.2 澳门议事亭前地步行商业街:中西方多元文化兼容
        3.2.3 广州上下九路步行商业街:西关商廊市井文化延续
        3.2.4 中山孙文西路步行商业街:近现代粤商文化复兴
    3.3 地域文化体验感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
        3.3.1 人口统计特征对比分析
        3.3.2 活动特征对比
        3.3.3 地域文化体验要素感知对比分析
        3.3.4 地域文化体验媒介评价对比分析
        3.3.5 地域文化体验感知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3.4 街道空间的布局解构
        3.4.1 城市空间格局
        3.4.2 交通到达组织
        3.4.3 街道空间结构
    3.5 建筑形制与界面分析
        3.5.1 街道整体界面
        3.5.2 界面与环境渗透
        3.5.3 商廊建筑类型
        3.5.4 细部建构特色
    3.6 景观设施的营造探析
        3.6.1 街道景观
        3.6.2 基础设施
    3.7 商业服务的调查统计
        3.7.1 业态分布
        3.7.2 经营特色
    3.8 文化活动的过程追踪
        3.8.1 生活性事件组织
        3.8.2 文化性事件策划
    3.9 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调查总结
        3.9.1 地域文化体验实地调查与问卷结果对比
        3.9.2 实地现状问题汇总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地域文化体验品质提升与思考
    4.1 构建珠三角文化主题,开启关联体验
        4.1.1 以历史文脉认同为主
        4.1.2 以时代特色适应为辅
        4.1.3 以珠三角商业文化发展为目标
    4.2 生成街巷空间序列,持续行动体验
        4.2.1 以商廊入口为起点
        4.2.2 以路径空间为骨架
        4.2.3 以节点空间为舞台
    4.3 塑造岭南建筑特色,激发感官体验
        4.3.1 继承珠三角传统建筑文化
        4.3.2 抽取岭南建筑的空间原型
    4.4 营造商街景观情境,提升情感体验
        4.4.1 商业街景观营造
        4.4.2 艺术人文设施
    4.5 活用地域文化遗存,启迪思考体验
        4.5.1 延续与活化物质文化遗存
        4.5.2 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存
    4.6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珠三角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8)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厦门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型期旧城保护与发展的再思考
        1.1.2 历史社区成为旧城更新的热点议题
        1.1.3 旧城商业街价值与意义的重塑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2.1 历史社区
        1.2.2 商业街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商业街研究进展
        2.1.1 国外商业街的研究动态
        2.1.2 国内商业街的研究进展
        2.1.3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的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空间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2.2 城市文化空间理论
    2.3 历史社区目标的本质内涵
        2.3.1 历史物质风貌的空间内涵
        2.3.2 传统商贸特色的功能内涵
        2.3.3 社区文化生活的社会内涵
    2.4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分析框架
        2.4.1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外在要求
        2.4.2 商业街发展的外在调研因子
        2.4.3 商业街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调研
    3.1 中山路片区的历史演化与现状概述
        3.1.1 历史演化
        3.1.2 现状概述
    3.2 案例调研框架、样本、内容及方法
        3.2.1 确定调研框架
        3.2.2 确定调研样本
        3.2.3 确定调研内容及方法
    3.3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空间层面案例调研
        3.3.1 街道形态
        3.3.2 街道界面
        3.3.3 街道活力点
    3.4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功能层面案例调研
        3.4.1 功能构成
        3.4.2 营业现状
        3.4.3 经营模式
    3.5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社会层面案例调研
        3.5.1 活动人群
        3.5.2 活动类型
        3.5.3 活动分布
    3.6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问题总结
        3.6.1 商业街空间体验单调乏味
        3.6.2 商业街功能构成同质单一
        3.6.3 商业街文化性活动的可参与性缺乏
    3.7 相关调研个案对比
        3.7.1 空间层面个案对比
        3.7.2 功能层面个案对比
        3.7.3 社会层面个案对比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的分类分析
    4.1 空间层面分析
        4.1.1 空间的目标性分析
        4.1.2 空间的舒适性分析
        4.1.3 空间的场所性分析
    4.2 功能层面分析
        4.2.1 功能的供给分析
        4.2.2 功能的需求分析
        4.2.3 功能的干预分析
    4.3 社会层面分析
        4.3.1 文化性活动的参与主体分析
        4.3.2 文化性活动的活动内容分析
        4.3.3 文化性活动的聚集强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山路片区商业街提升模式与路径
    5.1 城市文化空间语境下的历史社区
        5.1.1 明确物质空间的媒介作用
        5.1.2 理解城市文化的多层次内涵
        5.1.3 强调人的联系的融合意义
    5.2 历史社区目标和商业街发展的关系
        5.2.1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基础
        5.2.2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中山路片区商业街提升模式
        5.2.3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中山路片区商业街提升路径
    5.3 商业街空间提升路径
        5.3.1 商业街网络系统重组
        5.3.2 商业街步行压力释放
        5.3.3 商业街慢行体验提升
    5.4 商业街功能提升路径
        5.4.1 商业街主题功能区划分
        5.4.2 商业街业态业种拓展
        5.4.3 商业街经营模式优化
    5.5 商业街社会提升路径
        5.5.1 文化性活动多元参与机制构建
        5.5.2 文化性活动内容传承创新
        5.5.3 文化性活动节点布局设置
    5.6 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商业街整体规划构想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记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文化感知视角下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步行街设计与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步行街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步行街的概念阐释
        2.1.2 步行街的起源与发展
        2.1.3 步行街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2.2.2 感知的相关概念阐释
        2.2.3 感知的整体过程
        2.2.4 文化感知的概念与视角解读
    2.3 文化感知与步行街设计的结合
        2.3.1 在步行街中加强文化感知的意义
        2.3.2 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主体及其特征
        2.3.3 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内容
        2.3.4 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媒介
    2.4 小结
3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现状
    3.1 西安明城区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文化特征
        3.1.3 街巷现状
    3.2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历史及现状调研
        3.2.1 骡马市步行街
        3.2.2 书院门步行街
        3.2.3 德福巷步行街
        3.2.4 北院门步行街
        3.2.5 现状问题总结
    3.3 小结
4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问题的相关分析
    4.1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整合分析
        4.1.1 西安明城区规划发展分析
        4.1.2 步行街空间整合的意义与原则
        4.1.3 空间整合下的步行街区域选择分析
        4.1.4 空间整合下的步行街线路选择分析
        4.1.5 明城区步行街空间体系构建与价值分析
    4.2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文化感知度分析
        4.2.1 文化感知度调查问卷设置
        4.2.2 文化感知度调查问卷分析
        4.2.3 对步行街空间建设的启示
    4.3 小结
5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对策
    5.1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明城区步行街设计目标
        5.1.1 延续传统文化脉络
        5.1.2 展示城市地域风情
        5.1.3 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5.2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明城区步行街设计原则
        5.2.1 历史文化叠加共存原则
        5.2.2 整体性与多样性兼顾原则
        5.2.3 文化感知全面化原则
        5.2.4 文化体验全民化原则
        5.2.5 规划设计人性化原则
    5.3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明城区步行街设计策略
        5.3.1 整体感知相关策略
        5.3.2 环境感知相关策略
        5.3.3 活动感知相关策略
    5.4 小结
6 基于文化感知的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案例探讨
    6.1 街道概况
        6.1.1 区位段落
        6.1.2 历史沿革
        6.1.3 周边现状
    6.2 规划目标与定位
        6.2.1 规划目标
        6.2.2 规划定位
    6.3 环境感知媒介设计
        6.3.1 建筑空间
        6.3.2 景观环境
    6.4 活动感知媒介设计
        6.4.1 业态布局
        6.4.2 人群活动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调查问卷
致谢

四、构建现代商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界面空间设计研究 ——以西安市文明城区骡马市片区为例[D]. 何琳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D]. 康佳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5]基于活力评价的天津原法租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D]. 王延红. 天津大学, 2020(02)
  • [6]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7]地域文化体验视角下四条旧城步行商业街调查研究[D]. 何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历史社区目标下的厦门中山路片区商业街发展研究[D]. 鲍沁雨. 华侨大学, 2020(01)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文化感知视角下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D]. 范晓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构建现代商业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