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设备过氧乙酸消毒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预防

透析设备过氧乙酸消毒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预防

一、透析器材过氧乙酸消毒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顾娇阳[1](2019)在《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医学发展,消化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广泛认识。据统计,美国每年可进行超过1千万例消化内镜检查及治疗。但消化内镜作为侵入性器械,加之其结构精细复杂,清洗消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操作以及不恰当消毒剂的使用均可能增加院内感染及病毒传播的风险。已有多篇研究表明存在内镜诊治过程中因不规范消毒致细菌交叉感染及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可能。做好内镜消毒、避免因消化内镜消毒不合格导致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整个医院感染控制环节中尤为重要。目前,2%戊二醛消毒液是最广泛应用的消毒剂,但随着长期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发现其存在诸多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2016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及多篇研究报道均指出,戊二醛消毒剂具有刺激性和致敏性,对皮肤、眼睛、耳鼻喉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尤为突出,可引发皮炎、结膜炎及职业性哮喘等疾病,甚至引起全身毒性反应;此外,消毒后残留的戊二醛可导致患者出现化学性结肠炎、腹部痉挛性疼痛甚至出血性腹泻。戊二醛消毒剂易在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上形成硬结物质且不易去除,可影响内镜器械使用寿命。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建议寻找并更换更加安全有效的内镜消毒液。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通过与酶、氨基酸、核酸等发生反应并裂解DNA碱基及双链产生作用,可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器械消毒及食品、制药等行业。为寻求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消毒剂,保证消化内镜的消毒及使用安全,进行了本试验研究。目的本试验研究通过进行内镜消毒前后细菌培养、消毒后病毒检测及内镜表面有无细菌残留等方面的研究,将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与2%戊二醛消毒液进行对比,评估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的内镜消毒效果,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6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分别使用2%戊二醛和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对内镜进行消毒,在指定步骤通过内镜活检通道采样,对采样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和致病菌检测,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CMIA)检测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消毒后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Ab)水平,选取部分使用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消毒的内镜连续采集样本5天,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和致病菌检测。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两因素重复检测方差分析,由95%CI范围决定P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戊二醛消毒液及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均能够使消毒后胃、肠镜菌落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CI 29.351-113.685;P=0.058,95%CI-3.778-207.528;P=0.004,95%CI 26.853-134.016;P=0.088,95%CI-13.959-176.892);过氧乙酸组胃镜消毒合格率(97.83%)及总合格率(98.36%)均高于戊二醛组(92.86%、94.44%),两种消毒剂的肠镜消毒合格率均为100%;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消毒后胃、肠镜取样样本中HBsAg、抗-HCV及TP-Ab均为阴性;连续采样5天的内镜在各时间点测得的菌落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能够达到对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标准,且经Ⅲ型过氧乙酸消毒后的内镜活检管道内壁无明显不易清除的细菌残留附着,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刘军,王佳奇,班海群,费春楠[2](2017)在《消毒过程对人体刺激性及危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各类消毒产品、消毒灭菌器械的大量应用,对控制医院感染和各类传染病的传播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各种消毒产品使用过程中或因为残留等因素在消毒过程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副作用可能会逐渐显现,对机体的有害反应也逐步开始增多。因此,了解每种消毒剂及器械在使用时容易对使用操作者或消毒对象(人体)造成的刺激性和危害,做好防护或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目前常见的消毒过程包括手、皮肤消毒、医疗器械的

房丹,单晓丹,康秀凤[3](2016)在《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与预防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护理与预防策略。方法对其临床表现分型、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护理是密切观察、准确及时处理,防止过敏反应的进一步加重。对曾发生过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患者改用非环氧乙烷消毒的透析器或在新透析器使用前按要求彻底冲洗,强调对新透析器预先用0.4%过氧乙酸预灌消毒后再使用或用患者自身下机时的残留血灌入下次需用的新透析器,能改善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是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最有效措施。结果本组24例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首次使用综合征,经上述方法处理首次反应大多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抓住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采用上述方法,使首次使用综合征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与预防。

连军,李晶晶[4](2013)在《自身血液透析后的血水预处理透析器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探讨透析器被自身透析后的血水预处理后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透析器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方法 72例2003年5月2013年6月于本院肾内科入住的透析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治疗组与实验的对照组,以36例为一组。对照组在新透析器使用前,新透析器将被0.4%的过氧乙酸灭菌、消毒,密闭2 h或者以上,接下来按重复用透析器应用;治疗组在最后一次使用透析器时,用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回血,于透析管路内残存约50 ml洗肉水样血水时停止给予回血,将管路与新透析器连结,给予密闭循环10 min,然后再放掉血水,用复用机依照自动复用程序冲洗消毒后按重复用透析器使用。结果治疗组FUS发生率6.9%,对照组1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患者自身透析后的血水预先处理他们将要应用的透析器,可明显降低透析器反应发生的二次风险。

徐龙进[5](2011)在《山东省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管理的应用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的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制定与实施、设施的动态运行管理和高压灭菌设备消毒效果的鉴定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SOP)。为了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的实施效果并进一步改进,山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委托山东省实验动物检验检测中心对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屏障环境设施进行了跟踪监测。通过“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动态检测实验”、“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高压灭菌效果检测实验”、“普通环境、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静态与动态空气落下菌数对比检测实验”、“济南市部分屏障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参数监测实验”对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应用进行了评估。1、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动态检测实验依据国标GB14925--2001每季度进行一次环境设施动态检测,共4次。结果显示:屏障设施静态运行时达到国家标准;动态运行时,检测结果经对比,虽然各项检测指标相对于静态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度3.45℃、相对湿度17.15%、气流速度0.02m/s、噪声1.28db、氨浓度10.25mg/m2、落下菌数0.86个/皿)但除了尘埃粒子数超标外,其它指标均符合静态运行时的国家标准。2、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高压灭菌效果检测实验按照相关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操作,对饲料、垫料、饮水和工作服等采用高压灭菌方式,对笼具采用高压灭菌和消毒液渡槽浸泡消毒。目的是在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运行过程中检验SOP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寻找一种合理的微生物控制措施,既达到国家实验动物与环境设施的质量控制标准,又减少设施运行成本以及劳动强度。实验结果:实验动物饮用水121℃高压灭菌30min后在洁净物间存放4d,细菌总数为0个/皿。饲料132℃灭菌7min后在屏障环境洁净室内存5d内能保证饲料无细菌。真空132℃条件下灭菌7min后放置7d,垫料仍然无菌生长,达到灭菌效果。132℃条件下对工作服灭菌5min后在屏障环境洁净储藏室内存放7d也无细菌生长。饲养盒经过高压灭菌或在常用的几种消毒液中浸泡消毒,效果都比较好,可达到无菌效果,且消毒液的使用周期能够维持7d。3、普通环境、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静态与动态空气落下菌数对比检测实验为了检验并改进人员、动物、物品进出屏障环境设施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每半年(持续三年)对普通环境设施和屏障环境设施分别在静态和动态下检测一次落下菌数。结果显示,普通环境中静态好于动态(静态2.57±0.95;动态18.47±5.43);在用垫料饲养和相近的饲养密度情况下,高效过滤器堵塞,屏障环境远不如普通环境(静态0;动态∞)。屏障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才凸显出其优势;在只考虑落下菌的情况下,干养远好于垫料饲养。屏障环境中静态好于动态;屏障环境在静态下能维持一个很好的状态;屏障环境自净能力随着高效过滤器的堵塞而减弱,更换高效过滤器后,自净能力恢复;IVC能显着降低屏障环境内落下菌,极大地改善饲养人员的工作条件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更衣室位于屏障与外界之间,要严把入口。风淋室在第3、4次检测时有落下菌,我们积极排查原因,通晓风淋工作原理后,彻底科学保洁。内走廊在第3、4、5次检测中有落下菌,发现各室通往内走廊的门、门锁有的有松动,关不严,影响了气密性。清洁准备室在第5次检测中发现了落下菌,多方排查后发现双扉高压锅与屏障墙体间有一道细小的裂缝。缓冲间是连接屏障与外界的通道,在第3、4、5次检测中有落下菌,自查后发现门下封条、门锁影响气密性,高效气幕可能失效,更换了高效过滤器后,第6次检测结果为OCfu/皿。4、标准操作规程的应用和评估2007年山东省实验动物检验检测中心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安评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试点运行,进行了“济南市部分屏障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参数监测实验”。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屏障环境设施内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换气次数)、压力梯度、噪声和氨浓度并做了相关的数据对比,并结合以上实验的数据全面考虑,验证了标准操作规范的实施和运行效果,也发现了操作规范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

中华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6](2009)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技术和管理指南》文中认为二零零九年十月第一部分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必需具备的条件一、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设置1.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必须是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才可以提出申请。2.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项目须按规定由相关医疗行政有关单位批准。3.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医院必须设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室、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更衣室、污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二、人员配置

王景福[7](2009)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防治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血液透析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的病人赖以生存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因血液透析所发生的各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及预后的主要因素。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use syndrome,FUS)是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之一,较少见[1]。近年来,随着多种类型透析器的临床应用及复用的限制使用,FUS的发生率较前增加,临床表现也呈多样化,应引起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FUS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王玉荣[8](2009)在《透析中心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文中研究表明在对透析患者的安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必须知道如何在治疗和护理中防止患者受到伤害,因此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风险系数是医生、护士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阐述几个常见隐患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9](2009)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技术和管理指南(供讨论修订用)》文中认为二○○二年六月第一部分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必需具备的条件一、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设置1.每个地级市设置一个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心。2.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必须是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才可以提出申请。3.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须经省、市卫生管理部门批准。

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人工肝学组[10](2007)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方法国内应用的人工肝技术是一整套包含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血浆灌流、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方法联合应用治疗重型肝炎的技术和治疗方法。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单用或联合应用以上技术。

二、透析器材过氧乙酸消毒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析器材过氧乙酸消毒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消毒过程对人体刺激性及危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黏膜的刺激反应
    1.1 含醇消毒剂
    1.2 醋酸氯己定
    1.3 含碘消毒剂
    1.4 复合季铵盐类
2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中的危害问题
    2.1 内镜消毒中出现过敏
    2.2 环氧乙烷造成的刺激及过敏
3 空气消毒措施不当造成的刺激
4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5 消毒液冲洗灌注引起的刺激
6 展望

(3)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与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临床护理与预防策略
    2.1临床护理
    2.3预防策略
3讨论

(4)自身血液透析后的血水预处理透析器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山东省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管理的应用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名词解释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设施
    二 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的运行管理
    三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
第二部分 山东省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关键问题探讨
    第一章 山东省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一 山东省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现状
        二 山东省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调查分析
    第二章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关键问题探讨
        一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屏障环境设施状况
        二 屏障环境设施软件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以本单位的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为例)
        1、搞好屏障设施管理的前提条件
        2、建立并严格执行一套完善、规范并具有可实施性的管理规程
        3、搞好屏障设施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保持设施内环境的持续洁净化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
        4、保持通风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保持进入物品消毒的可靠性
        6、保持人员和动物进入净化的有效性
        7、保持完善的记录资料,是屏障设施管理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动态检测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普通环境、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静态与动态空气落下菌数对比检测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高压灭菌效果检测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四 济南市部分屏障实验动物设施环境参数监测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动态运行检测
    1. 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的检测标准
    2. 屏障环境实验动物设施检测方法
    3. 屏障设施运行过程中影响微生物学指标的因素
结论
附录: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致谢

(7)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防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发生机制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疗
5 预防
    5.1 复用透析器
    5.2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5.3 充分冲洗新透析器及血液管路
    5.4 复用新透析器及血液管路
    5.5 自身血液预处理新透析器及血路管
    5.6 应用抗过敏药物

(8)透析中心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用药错误
    1.1 磷结合剂的使用
    1.2 铁剂的使用
    1.3 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
    1.4 红细胞生成素 (EPO) 的使用
2 跌倒
    2.1 发生原因
    2.2 预防措施
3 化学消毒剂的残留
    3.1 水处理设备监测
    3.2 透析机监测
    3.3 透析器监测
4 透析处方错误
    4.1 透析器的选择
    4.2 透析时间
    4.3 血泵速度
    4.4 透析液速度
5 感染控制
    5.1 可能传播的途径
    5.2 预防措施
6 小结

(10)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方法
    1.1 血液透析
        1.1.1 治疗原理:
        1.1.2 标准透析:
        1.1.3 高通量透析:
        1.1.4 特点:
    1.2 血液滤过
        1.2.1 治疗原理:
    1.3 血浆置换
        1.3.1 治疗原理:
        1.3.2 特点:
    1.4 血液灌流
        1.4.1 治疗原理:
        1.4.2 特点:
    1.5 血浆灌流
        1.5.1 治疗原理:
        1.5.2 特点:
    1.6 特异性胆红素吸附
        1.6.1 治疗原则:
        1.6.2 特点:特异性的吸附胆红素及少量胆汁酸等。
    1.7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
        1.7.1 治疗原理:
        1.7.2 特点:
    1.8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1.8.1 治疗原理:
        1.8.2 特点:
        1.8.3 治疗模式有:
        18.4 适应证:
2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肝素化方法
    2.1 常规肝素化:
    2.2 限量肝素化:
    2.3 体外肝素化:
    2.4 鱼精蛋白的理化性质:
    2.5 无肝素人工治疗:
3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护理
    3.1 人工肝治疗前的护理
        3.1.1 心理护理:
        3.1.2 观察病情:
    3.2 人工肝治疗技术的护理
        3.2.1 操作方法及消毒隔离:
        3.2.2 治疗时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3.3 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的监测及护理:人工肝治疗后, 仍需对患者进行严格认真的观察及护理。
        3.3.1 监测血生化的改变:
        3.3.2 监测体温, 防止感染每天测体温、脉搏、血压;
        3.3.3 血管通路的护理:
4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4.1 出血:
        4.1.1 插管处出血:
        4.1.2 消化道出血:
        4.1.3 皮肤粘膜出血:
        4.1.4 颅内出血:
    4.2 凝血:
        4.2.1 灌流器凝血:
        4.2.2 留置管凝血:
    4.3 低血压:
    4.4 继发感染
        4.4.1 与人工肝治疗管路有关的感染:
        4.4.2 人工肝治疗患者的血源性感染:
    4.5 过敏反应
        4.5.1 血浆代用品:
        4.5.2 鱼精蛋白的过敏反应 (见前)
        4.5.3 新鲜冰冻血浆的过敏反应
    4.6 治疗时常见的报警原理及处理
        4.6.1 停电报警:
        4.6.2 气泡报警:
        4.6.3 静脉压观察:
        4.6.4 动脉压观察:
        4.6.5 温度调节:
        4.6.6 跨膜压观察:

四、透析器材过氧乙酸消毒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Ⅲ型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研究[D]. 顾娇阳. 山东大学, 2019(09)
  • [2]消毒过程对人体刺激性及危害研究进展[J]. 刘军,王佳奇,班海群,费春楠.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01)
  • [3]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与预防研究[J]. 房丹,单晓丹,康秀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02)
  • [4]自身血液透析后的血水预处理透析器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J]. 连军,李晶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20)
  • [5]山东省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管理的应用性实验研究[D]. 徐龙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6]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技术和管理指南[A]. 中华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9
  • [7]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防治进展[J]. 王景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03)
  • [8]透析中心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J]. 王玉荣. 中国护理管理, 2009(08)
  • [9]人工肝支持系统技术和管理指南(供讨论修订用)[A].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
  • [10]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指南[J]. 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人工肝学组. 药品评价, 2007(01)

标签:;  ;  ;  ;  ;  

透析设备过氧乙酸消毒后过敏反应的发生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