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3年:农村电力稳步前行

回顾2003年:农村电力稳步前行

一、回眸2003:农电稳健前行(论文文献综述)

葛颖[1](2021)在《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认为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字乡村”等工作相继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8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从业主体迅速增加,截止到2019年农村网店达到138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农产品上行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3975亿元。我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技术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拉动农产品上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是否实现了带动农产品上行、扩大农户的消费需求、壮大县域经济的初衷?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提档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指标为例,识别了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回答以下问题:电子商务影响农户行为的机理是怎样的?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电子商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陈述如下:(1)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因此识别农户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上,无论农户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倾向于采纳电子商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使其采纳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仅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中的通讯支出对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的主观解释表明,农户电子商务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电商采纳行为。(2)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制约了全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中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户的消费,基于微观农户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促农户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电子商务不仅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非生产性消费又可以提高农户的家庭生活性消费;通过增加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来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3)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分析发现,电子商务节省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原县农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多方式规避了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性,抓住政策机会,利用农户熟知的社群电商成功销售农产品;此外,电子商务通过扩大市场、提高农产品单位价格、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种植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以及羊群效应推动农产品上行。(4)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准确评估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运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电子商务是否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影响,结果显示,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匹配倍差法检验后依然成立;示范项目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显着,但对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最为显着,县域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导,优化了县域产业结构;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大于东部沿海地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市场与不确定条件下的跨期消费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机理,同时运用内蒙古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既丰富了不确定条件下跨期消费理论在电子商务促消费方面的应用,又拓展了电子商务促消费领域农户微观视角的定量研究。第二,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解释电子商务对农户销售农产品行为的影响,以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进行分析,发掘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内在逻辑,全面揭示农户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第三,提出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实证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何春[2](2018)在《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贫困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曾经占到世界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中国在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减少贫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最新的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了92.8%,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比较大,农村贫困形势仍然很严峻,尤其是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较差的老、少、边、穷地区,脱贫困难尤为严重,同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与低收入人群密切相关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阻碍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村居民减贫脱贫的步伐更为沉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绝无退路;同时还要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普遍认可、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可见减贫脱贫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人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学术界也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影响农村减贫的因素,多数学者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财政支出等宏观视角研究其与农村贫困的关系,也有部分学者从教育水平、健康素质、工作经验等微观视角进行研究。考虑到中国进入新常态时期,而城镇化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那么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又是如何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新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四个问题:第一,考察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第二,分析城镇化与农村贫困的关系;第三,比较分析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的中介效应大小;第四,探讨城镇化模式选择对农村贫困减缓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本文从影响农村贫困的因素探寻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得出城镇化发展通过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和完善社会保障四方面渠道减缓农村贫困。2.借鉴Panudulkitti(2007)的做法,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城镇化与农村贫困的关系,最后得出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且存在一个最优的城镇化水平,使得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最大。当城镇化水平未达到最优水平前,城镇化的发展对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当城镇化水平超过最优水平时,城镇化的发展不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U型”关系,还计算出中国城镇化减缓农村贫困的最优水平约为75%。3.对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村贫困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其中收入结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在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中的中介效应显着,中介效应大小依次减弱,而农村社会保障在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中的中介效应不显着。4.将城镇化分解为核心城市和二级城镇,进一步分析城镇化模式对农村贫困减缓的影响,从全国层面看,二级城镇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从区域层面看,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东部地区二级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而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

范庆元[3](2009)在《晋电百年 光耀三晋》文中研究指明拂开岁月的尘封,掀起历史的篇章。2008年1月16日,起点山西长治、途经河南南阳、直达湖北荆门的国内首个百万伏级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考核,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对于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标志着山西电网由一个省级电网升级为联系华北、华中、华东的枢纽电网,对于促进山西省能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

白金军,俞安[4](2009)在《千帆竞发勇者先》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 抚顺工行从最初国家的小“出纳”,到为百姓看守钱财的“储蓄罐”;从脱胎换骨的股份制改造,到成功公开发行上市,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这种体制的变化,抚顺工行不断超越自我,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劲头,努力探索前进。尤为可贵的是,工行始终?

二、回眸2003:农电稳健前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眸2003:农电稳健前行(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1.2.2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及资料来源
        1.5.1 二手数据资料
        1.5.2 实地考察与访谈资料
        1.5.3 问卷调查数据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基本概念
        2.1.2 其他相关概念
        2.1.3 相近概念之间的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社会资本理论
        2.2.5 市场均衡理论
        2.2.6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1.1 内蒙古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变化
        3.1.2 内蒙古农村电商规模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3.2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3.2.1 政策支持
        3.2.2 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3.2.3 示范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3.3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3.3.1 数据来源
        3.3.2 农户网购程度
        3.3.3 农户网购技能熟练度
        3.3.4 农户网购平台
        3.3.5 农户网购原因
    3.4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农村电商的推动政策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3.4.2 配套资金的下放与使用不合理
        3.4.3 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作用未充分发挥
        3.4.4 冷链物流的高成本限制了农产品上行
        3.4.5 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不利于农产品上行的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
    4.1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理论模型
        4.1.1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消费者电商采纳分析
        4.1.2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生产者电商采纳分析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4.2.1 人力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4.2.2 社会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4.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4.3.1 数据来源
        4.3.2 模型构建
        4.3.3 变量选取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农户采纳电子商务行为描述性分析
        4.4.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4.3 模型稳健性检验
        4.4.4 农户不愿意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
    5.1 理论分析框架
        5.1.1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机理
        5.1.2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机理
    5.2 模型与数据
        5.2.1 模型设置
        5.2.2 变量构建
        5.2.3 数据说明
    5.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基本模型的回归分析
        5.3.3 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
    5.4 结论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
    6.1 相关文献综述
        6.1.1 有关的经济学解释
        6.1.2 有关的文献综述
    6.2 研究方法与案例来源
        6.2.1 研究方法
        6.2.2 案例来源
    6.3 案例分析
        6.3.1 电子商务改变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机理
        6.3.2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
        6.3.3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4 理论分析
        6.4.1 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模式
        6.4.2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7.2.1 模型选择
        7.2.2 数据来源
        7.2.3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分析
        7.3.1 倍差法的前提假设条件
        7.3.2 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示范项目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
        7.3.5 地区异质性检验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
        8.1.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电子商务采纳行为
        8.1.3 电子商务提升了农户的家庭消费
        8.1.4 电子商务成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新载体
        8.1.5 电子商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效果显着
    8.2 政策建议
        8.2.1 优化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
        8.2.2 积极完善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基础体系
        8.2.3 加大对普通农民电商知识的宣讲
        8.2.4 基于已有产业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8.2.5 “引进+培育+合作”吸引电子商务人才
        8.2.6 依托电子商务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8.3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城镇化与贫困
        2.1.2 城镇化与农村贫困
        2.1.3 影响贫困的其他因素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城镇化与贫困
        2.2.2 城镇化与农村贫困
        2.2.3 影响贫困的其他因素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城镇化农村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贫困的内涵
        3.1.2 贫困的分类
        3.1.3 贫困的测度
    3.2 城镇化与贫困相关理论
        3.2.1 大推进理论
        3.2.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2.3 二元结构理论
        3.2.4 非均衡发展理论
        3.2.5 最优城市规模理论
    3.3 城镇化农村减贫效应的作用机制
        3.3.1 优化农民收入结构
        3.3.2 提升农村人力资本
        3.3.3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3.3.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现状分析
    4.1 城镇化发展现状
        4.1.1 城镇化发展历程
        4.1.2 城镇化发展特点
    4.2 农村贫困现状
        4.2.1 农村贫困水平
        4.2.2 农村贫困分布
        4.2.3 农村贫困特点
        4.2.4 农村贫困成因
    4.3 城镇化和农村贫困关系
        4.3.1 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变化规律
        4.3.2 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省际差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镇化农村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城镇化减贫效应的模型推导
        5.1.1 生产行为
        5.1.2 消费行为
        5.1.3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5.1.4 城镇化对贫困居民收入的影响
    5.2 城镇化农村减贫效应的计量分析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2.2 分析方法选择
        5.2.3 城镇化农村减贫效应的整体分析
        5.2.4 城镇化农村减贫效应的区域性差异
    5.3 城镇化农村减贫的中介效应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
        5.3.2 城镇化农村减贫的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镇化模式农村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介绍
        6.1.1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6.1.2 国内城镇化发展模式
    6.2 城镇化模式减贫效应的模型推导
    6.3 城镇化模式农村减贫效应的计量分析
        6.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3.2 相关性检验
        6.3.3 城镇化模式农村减贫效应的整体分析
        6.3.4 城镇化模式农村减贫效应的区域性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深化对城镇化发展的认识
        7.2.2 消除城镇化发展制度障碍
        7.2.3 突出城镇化建设重点领域
        7.2.4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回眸2003:农电稳健前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葛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D]. 何春. 辽宁大学, 2018(01)
  • [3]晋电百年 光耀三晋[J]. 范庆元. 黄河, 2009(03)
  • [4]千帆竞发勇者先[N]. 白金军,俞安. 抚顺日报, 2009

标签:;  ;  ;  ;  

回顾2003年:农村电力稳步前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