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道德院访问团与南昌道教交流

高雄道德院访问团与南昌道教交流

一、台湾高雄道德院参访团与南昌道教的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江前佰[1](2020)在《“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我国大量农村地区正面临着人口流失,耕地荒废等问题,乡村振兴迫在眉睫。我国台湾地区与内地情况相似,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六都,基于历史上的种种因素,于2010年出台了农村再生计划,鼓励村民自下而上进行社区更新。自农村再生计划实施以来,爆发了青年返乡的第三波热潮,许多农村重现活力。研究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为我国广大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2017年,我国台湾省农委会举行首届“金牌农村竞赛”来检验农村再生计划的第一阶段成果,北部地区的一些社区在该竞赛中脱颖而出。笔者前往我国台湾省的新竹县北埔乡南埔社区、新北市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和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农村再生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又通过对我国台湾省新竹市前溪社区、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和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的调研,对我国两岸村落形态、村庄环境、村民关系等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内地乡村建设中环境治理、产业提升、推广教育以及活化设计的相关经验。

袁野璐[2](2019)在《战后台湾禅和派道经团音乐文化研究》文中认为

陈方[3](2019)在《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庐山自东晋慧远法师起,就成为南方的佛教中心之一,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学作品在整个中国佛教文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僧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来看慧远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外部层次上具有佛经科文三分结构的特点,还运用了汉译佛典的“格义”之法进行诗文创作,并在诗文的意境上展现出“象境—神境—化境”的三个阶段。教团成员的佛教文学作品,也在导师的影响下呈现出对“象”“神”的重视、对三教的融通。除慧远外,东晋南朝时期的庐山僧人,以竺道生最有代表性,他的佛性理论使文学创作加深了对心性的思考、促进了南朝文学灵感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其语言观也促使文学理论对语言的讨论主题从工具论转变至本体论。至隋唐五代,庐山僧人数量激增,庐山佛教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与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文人的加入也使庐山的文学活动兴盛起来。中唐至五代的庐山出现了大量诗僧,他们在作品中运用了黯然衰残的景物意象,表达孤独飘零的情思意绪,同时也对当时流行的禅宗思想有深刻的阐说。从教外文人的佛教文学创作来看。陶渊明、谢灵运与白居易是晋唐庐山佛教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诗人。陶渊明作为在佛教传入中国前期的深受儒道思想浸染的文人,他对佛教的运用主要是在词汇层面,对佛教的接纳主要还是在佛教与儒道的相通之处。谢灵运倾心佛教,他的山水诗具有与佛经近似的体制模式;其佛学思想深受慧远、竺道生影响,他不仅将庐山净土文学中的净土图景搬入诗中,还将竺道生的佛学理念运用于文学创作。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从他被贬江州开始,洪州禅成为对白居易影响最大的禅学思想之一。洪州禅不仅使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注重心性的阐发、在创作上形成平俗浅近之美,也在生活心态上使其形成了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在僧传、传说等文献建构起庐山的神圣空间后,诗僧与文人对其展开了热情的歌颂:僧人通过运用显圣意象,延展了神圣空间的书写范围,并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圣哲先贤的崇敬之情与招隐世俗的希冀之情;世俗文人赞叹佛法的神秘灵异,向往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心念世俗却高喊归隐,将神圣空间作为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于其间参悟真谛。总体来看,晋唐阶段的庐山佛教文学,其审美主体的总体创作水平呈普遍上升的趋势;佛教文学作品具有佛学思想与时俱进、写作内容日益丰富、创作手法逐渐精进三个方面的特点。

侯本塔[4](2019)在《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发展到宋代,禅宗已成为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在禅门“一花五叶”仅存的临济、云门、曹洞三家中,又以临济宗的声势最为浩大。本文便是站在临济宗的本位立场,采用文献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宋代诗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是对临济宗传承、着述与交游之特色的分析。通过考察可知,宋代临济宗前后绵延一十五世,并发展出黄龙、杨岐、大慧、虎丘四个派系,它的影响在时间上贯穿两宋始末,空间上遍布全国各地。临济宗僧人的禅学思想丰富,文学素养精深,并创作了语录、灯录、僧传、笔记等多种类型的禅学着述。他们在与诗人的交游中,也展现出以公案、颂古和机锋为特色的时代新风。第二章为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该章对宋代八大颂古集和《正法眼藏》、《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公案入诗”与“诗文入案”两个视角开展诗禅关系的考察。公案入诗方面,首先对“义玄悟道”等六则临济公案在宋诗中的运用加以探讨,揭示出各则公案在诗歌创作中的主要作用和内涵演变;其次从苏轼与“三十六对”公案以及张商英的颂古创作入手,对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进行分析,分别指出苏轼诗歌的取象方式、表达方法和张商英颂古的渔父唱道、艳诗明禅之特色所受禅门公案的影响。诗文入案方面,分别从帝王公案、文人公案和诗歌公案三个方向进行展开,指出禅门公案对帝王与文人形象的建构,和对文人诗歌的拈提参究及禅学理解。第三章为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临济颂古进行竭泽而渔式的考察,共辑得颂古5000余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宗派特色和代表作家加以论述。第二节将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文献对读,排查出100余则颂古借用前人诗歌的案例,继而从借用对象、借用手法和借用效果三个层面对临济颂古“借诗明禅”之特色展开讨论。第三节首先对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进行考察,接着对这些总集误收、重收、失收的临济颂古加以辨析,最后以《禅宗无门关》为中心,指出临济宗颂古所具有的譬喻新颖、以贬为褒和豪猛粗放之特色。第四章为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该章第一节对临济宗“峻烈活泼”的宗风特色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加以阐述,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融通关系。第二节从呵佛骂祖、直下承当和杀活自在三个层面入手,对临济峻烈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之关系进行考察,认为临济宗风参与到北宋文人变革精神、文化自信和人生态度的建构之中。第三节是对“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关系的探讨,指出宋代咏物诗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所受临济宗的影响。第五章为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该章主要对松源崇岳、无准师范、虚堂智愚和西岩了慧等十余位虎丘派禅师的代表诗作、擅长诗体和典型诗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虎丘派禅师重家风、轻文采、好拈颂的创作倾向。

戴美玲[5](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郭学松[6](2018)在《闽台宋江阵的仪式、象征与认同研究》文中指出宋江阵是闽台乡土社会武术组织,是闽台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事项,凝聚了闽台民众数百年的历史记忆,是闽台同源文化的特殊例证。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访谈、口述历史、个案探讨等研究方法,以闽台宋江阵武术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追本溯源伊始,对宋江阵的发展历程、仪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基于此而阐释隐含在宋江阵仪式文化中的象征内涵,从而解构隐藏在广大民众内心的历史心性,透析这种仪式文化中的自我认同、族群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研究结果得出:一、考证了宋江阵之源起,挖掘整理了宋江阵仪式文化。通过文献考究和实践调查得知,闽台明确标记“宋江阵”印迹的相关文献与实物出现于清朝末年。在宋江阵源起的种种传说之中,论证了宋江阵成型于抗倭中的“鸳鸯阵”,提出了宋江阵源自水浒传的质疑,解构了郑成功“寓兵于农”、南少林反清复明、民团自卫等历史事件对宋江阵发展的推动作用。对闽台宋江阵的兵器、乐器、衣物等器物文化进行了系统挖掘与整理,其中呈现出我国台湾地区对这些文物保存的完整性;并从宋江阵整个仪式的“前阈限”、“阈限”和“后阈限”三个阶段,重点探讨了闽台两岸宋江阵仪式的身体展演过程。在这三个阶段中,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在仪式内容、仪式过程等方面与福建地区体现了较大差异,唯有武术技术体系和演练风格相似。二、梳理了闽台宋江阵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在近代,福建宋江阵的社会记忆主要与鸦片战争、抗法斗争、抗日斗争等历史事件关系密切;在日据时期,台湾地区宋江阵的主要功用是参与日据前期的抗日斗争以及日据中后期的庙会建醮仪式。该历史阶段,两地宋江阵在保持彰显尚武特质的基础上,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较多已转型到乡土宗教、宗族、节庆等场域。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宋江阵逐渐在各种庆典中参与展演,而文革初期宋江阵只能以“隐文化”的形式存续;在台湾三十多年的戒严期间,宋江阵文化并未中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鼓励和支持,呈现出两地宋江阵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共同特性,以及福建宋江阵传承的曲折性与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发展的顺畅性之差异。在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宋江阵文化展演出现在节庆、祭祀、庆典活动等场域之中;在台湾解严之后,宋江阵不仅在庙会等场域中继续保持生命力,同时又融入到大中小学教育之中,而且还成为休闲观光赛事的内容;多元化传承及功能彰显方面,我国台湾地区远胜福建地区。三、阐释了蕴藏在宋江阵仪式中仪式内容、仪式过程、器物、展演场域、身体模仿等方面的象征内涵。在宋江阵仪式的展演中,“前闽限”过程中的保护神祭拜仪式表征了对农耕文化集体记忆与象征。在“阈限”过程中,宋江阵文化是对早期战场搏斗历史场景的记忆、再现与象征。在“后阈限”过程中,宋江阵仪式展演文化体现了圆满的象征文化内涵,这种象征文化唯有我国台湾地区存续,福建地区已基本消失。宋江阵中的兵器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与社会延续的历史记忆或集体记忆;锣、鼓、钹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精神的象征;香炉、符篆等象征了乡土宗教文化;传统武术服装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识别与记忆,其中草鞋是生活化象征;宋江阵中脚巾是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的象征;打面的色泽和线条是梁山好汉等英雄主义崇拜的文化象征。在传统武术门派识别、打面文化等方面所体现的象征寓意,更多的出现在我国台湾地区宋江阵文化之中。在乡土宗教祭祀仪式场域中,宋江阵被视为勇武本质的象征;在村落宗族或族群祭祀场域中,表征了族人对英雄祖先的尊崇;在节日活动中,宋江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展演与象征。四、解构了隐藏在宋江阵仪式文化中广大民众的自我认同、族群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心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建构逻辑。在宋江阵仪式展演场域中,个人的自我认同主要源自于个体需求而产生,并在族群内部以及族际之间形成社会影响;而我国台湾同胞的自我认同还包括对自我中华民族子民身份认同成分。宋江阵仪式文化中的族群认同有根基性的,主要源自本族群先人所参与宋江阵展演的历史文化;也有情境性的,将宋江阵文化建构成为本族群的文化组成部分,这种情境性以我国台湾同胞的移民特质得以彰显;在某种场域中,这种“原生性”和“情境性”所形成的族群认同是交替互补的格局。在中华民族这种场域中,宋江阵作为一种“惯习”,往往通过其特殊的历史记忆来烘托这种场域,并勾勒乡土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思绪。当自我认同得以实现时,才有可能凝聚成族群认同,最后思考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反过来影响族群认同的形成或自我认同的形塑;以自我认同为中心,可直接上升到族群认同,或者上升到中华民族认同的层面;然而,中华民族认同同样也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型构。

卞梁[7](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雅岚[8](2017)在《青云谱道院考:一座净明派千年道观的历史变迁》文中指出青云谱道院是一座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道教宫观,却未受到学界的足够关注。有鉴于此,笔者将尝试较为全面地呈现青云谱道院的历史变迁过程,梳理其道教历史渊源,以期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本文首先讨论青云谱净明道院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现存的碑刻情况,接着考证青云谱净明道院史料,进而分析青云谱道院建筑景观及历代重建修葺过程,然后梳理青云谱净明道院的斋醮科仪、养生文化、道派传承,以及它与南昌城历代民众之间的生活关联。笔者希望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对青云谱净明道院的考察,为江西道教历史及净明派发展找到更多的确实证据。

吴亚明[9](2016)在《2016年10-11月海峡两岸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10月1日,台北孔庙举行隆重的释奠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66年3日,第二届"两岸成年礼"公益文化系列活动在金门落幕厦门、龙岩和金门300余名中学生通过参加公益净滩、共习国学等活动互相见证"成年"。5日,金门县警察局刑警大队与刑事警察局宣布,侦破一起跨境两岸的诈骗集团洗钱案

萧巨昇[10](2016)在《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成为当代艺术致力的目标,是艺术创作的起点,也是艺术创作的终点,更是艺术发展的未来,这与水墨画一百多年来致力於革新的努力是完全相同的。百年来水墨画对革新的辩证,屡屡在水墨画坛掀起阵阵的波涛,而这股改革的力量如海啸般席卷两岸,不断的冲击﹑自省﹑生发成为改革的原动力,使水墨画的表现更为多元。民国以来学校体制的建立,早已成为水墨画改革的轴心,台湾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历经七十年的发展与变迁,使水墨画深耕於宝岛,成长茁壮,屹立不摇,遂成为大陆地区以外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宝地,同时也联系了两岸血浓於水的民族情感,在二十一世纪中显得格外地珍贵。就世界水墨画坛而言,台湾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传承与发展端赖於高校水墨画教育的体制运作,高校水墨画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师资、学生四大元素中,不断地改革演进,培养了许多的水墨画家,贡献卓着。然而近二十年来面对时代的变迁,人文情思﹑时尚美学的转换,台湾的水墨画教育有渐趋於衰微之势。本文以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为考察对象,企图透过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台湾高校水墨画教育的课程发展研究、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之研究等,从学校体制的运作与发展中,探求水墨画改革方向的可能性。并从台湾水墨画渐趋於冷门的现象中,藉由学校体制的因应之道,探寻水墨画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更希望藉由本文的研究,以确立台湾水墨画坛在整部中国水墨画史中应有的地位。

二、台湾高雄道德院参访团与南昌道教的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高雄道德院参访团与南昌道教的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内地农村的衰败与人口流失
        1.1.2 农村再生助台湾农村焕新生
    1.2 关于乡村活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1.2.1 国内的研究
        1.2.2 国外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金牌农村竞赛
        1.4.2 农村调研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中国台湾农村发展及农村再生计划的诞生
    2.1 各历史时期台湾农村的发展
    2.2 战后中国台湾农村的变迁
    2.3 台湾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及活化体系
    2.4 中国台湾地区划分及农村分布
    2.5 农村再生计划与农村再生条例
        2.5.1 农村再生计划提出和实施
        2.5.2 农村再生条例的内容
        2.5.3 农村再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5.4 农村再生计划整体愿景和区域目标
        2.5.5 农村再生执行策略和总体营造发展概念
        2.5.6 农村再生计划现阶段成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台湾北部农村再生社区
    3.1 客家黄金水乡——新竹北埔乡南埔社区
        3.1.1 社区基本资料
        3.1.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1.3 农村再生计划
        3.1.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3.1.5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3.1.6 南埔社区活化成果及现状总结
    3.2 跨区域开发——新北三芝区共荣暨安康社区
        3.2.1 社区基本资料
        3.2.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2.3 农村再生计划
        3.2.4 农村活化方式及社区现状
        3.2.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3.3 铁牛力阿卡——宜兰县员山乡内城社区
        3.3.1 社区基本资料
        3.3.2 再生计划前社区状况
        3.3.3 农村再生计划
        3.3.4 农村活化方式
        3.3.5 社区活化成果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两岸农村活化设计比较研究
    4.1 台湾地区未参与农村再生计划的农村
        4.1.1 普通农村——新竹市前溪社区
        4.1.2 艺术村——芝柏山庄和牧蜂农庄
    4.2 内地普通农村
        4.2.1 文明村——湖北省阳新县下屋村
        4.2.2 普通农村——安徽省亳州市余埠口村
    4.3 美丽乡村示范村——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4.3.1 农村基本概况
        4.3.2 农村改造及现状
        4.3.3 对该村现状的思考
    4.4 中国台湾与内地农村对比研究
        4.4.1 农村行政结构对比
        4.4.2 村落布局对比
        4.4.3 建筑样式对比
        4.4.4 农民收入对比
        4.4.5 农村环境对比
        4.4.6 农村青年就业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再生计划”台湾北部农村活化经验
    5.1 计划为导向
    5.2 培根为基础
        5.1.1 何为培根计划
        5.1.2 培根学习与结业
        5.1.3 培根计划分区与培训团队
        5.1.4 培根计划的参与度
    5.3 自下而上,多方参与
        5.3.1 村民自发参与
        5.3.2 专业人士的参与
    5.4 设计理念与建设手段
        5.4.1 里山里海和永续发展理念
        5.4.2 雇工购料为手段
        5.4.3 传统文化和技术的传承
    5.5 农村社区中的活化设计
        5.5.1 道路与步道系统的活化设计
        5.5.2 公共空间和建筑的设计更新
    5.6 社区的管理与维护
    5.7 农村活化评价指标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我国台湾北部地区“农村再生计划”活化再生的内容
    6.2 我国内地农村活化现状
    6.3 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6.4 研究不足
    6.5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部分农村总图
附录 C:图表索引

(3)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上编
    第一章 慧远教团研究
        第一节 庐山慧远教团及作品疏证
        一、“教团”界定与研究现状
        二、慧远教团成员考证
        三、作品考证
        第二节 慧远的佛教文学创作
        一、科文特色的三分结构
        二、融会贯通的“格义”之法
        三、净土像化与境界三阶
        第三节 教团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宗炳:味象观道
        二、刘遗民:观照具“象”
        三、王齐之:舍象重神
        四、周续之、雷次宗、王谧:格义融通
    第二章 南朝庐山僧人与佛教文学
        第一节 众僧疏证
        一、刘宋僧人
        二、齐僧人
        三、梁僧人
        四、陈僧人
        第二节 南朝庐山佛学
        一、南朝庐山佛学的特点
        二、竺道生的佛学主张
        第三节 南朝庐山佛学对文学的启发
        一、涅盘学的兴起与心性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二、顿悟成佛与灵感的生发
        三、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言意鱼筌的内在思路
    第三章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与文学
        第一节 隋唐五代庐山僧人考辨
        一、隋代僧人
        二、唐代僧人
        三、五代僧人
        第二节 隋唐五代庐山佛教
        一、以庐山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为背景
        二、与世俗关系密切
        三、佛学思想有继承有邅转
        四、结社活动兴盛
        第三节 唐五代庐山诗僧与僧诗
        一、唐五代庐山诗僧
        二、唐五代庐山僧诗
    第四章 庐山神圣空间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神圣空间
        一、神圣空间的形态
        二、庐山神圣空间的建构
        第二节 文学书写
        一、从山林圣像到生命的圣化——神圣空间的扩展
        二、显圣意象的灵活运用——神圣空间的塑造方式
        三、神圣空间中的情思意绪
下编
    第五章 陶渊明诗文的佛学意蕴辨析
        第一节 陶渊明与佛教的渊源
        一、家族渊源
        二、陶渊明的佛教交游
        第二节 陶渊明诗文中的佛理
        一、佛教语汇的引用与演绎
        二、与佛教哲学思想的矛盾之处
        第三节 佛理外衣下的儒道内核
        一、顺其自然的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
        二、追求自由的道德理想与人生态度
    第六章 谢灵运的佛教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谢灵运的佛教因缘
        一、家族因素
        二、谢灵运与佛教的交集
        三、情系庐山
        第二节 谢灵运诗文的佛学色彩
        一、佛经体制与谢灵运诗歌的写作程式
        二、净土思想与文学创作
        三、《与诸道人辨宗论》与谢灵运的创作观念
    第七章 洪州禅与白居易的生活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与庐山的因缘
        一、匡庐便是逃名地
        二、忧喜心忘便是禅——白居易的禅学思想
        第二节 “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美学
        一、文学创作:诗意地栖息
        二、生活心态:体宁心恬的审美境界
    第八章 世俗与神圣
        第一节 世俗笔下的庐山神圣空间
        一、神秘灵异的神圣空间
        二、清幽静谧的方外世界
        三、洗涤心灵的净化场所
        四、行禅持律的指引明灯
        第二节 心系世俗与向往神圣
        一、身处神圣心系俗
        二、归隐皈依常流露
        三、热衷入社崇先圣
        四、了悟佛法心亦无
结语
附录1 唐五代庐山禅宗僧人宗系传承表
附录2 晋唐诗词中的庐山佛教文化意象
附录3 东西林寺诗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宋代临济宗的传承、着述与交游
    第一节 临济宗的法脉传承
        一、北宋中期以前的临济宗
        二、北宋中后期的临济宗黄龙派和杨岐派
        三、南宋时期的临济宗大慧派和虎丘派
    第二节 临济宗的禅学着述
        一、语录灯录类着述
        二、僧传笔记类着述
        三、拈古颂古类着述
        四、禅门宗义类着述
    第三节 临济宗的士林交游
        一、禅门公案与谈禅论道
        二、禅门颂古与诗文酬唱
        三、临济禅法与机锋对答
        四、别集序跋与祖师真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临济公案与宋代诗歌
    第一节 唐宋临济宗公案述论
        一、“八大颂古”所收临济公案
        二、《正法眼藏》所收临济公案
        三、《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所收临济公案
    第二节 公案入诗:临济公案及其诗歌表达
        一、悟道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一
        二、示法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二
        三、勘验公案:宋人“以临济公案入诗”之三
        四、宋代临济宗嗣法文人的公案接受研究
    第三节 诗文入案:临济宗的特殊参学法门
        一、帝王公案:皇帝形象的历史演变
        二、文人公案:文人形象的禅门建构——以“韩愈见大颠”为中心
        三、诗歌公案:上堂举诗与诗下开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临济颂古与宋代诗歌
    第一节 宋代临济宗颂古发展析论
        一、临济颂古的发展趋势
        二、临济颂古的宗派特色
        三、临济颂古的代表作家
    第二节 借诗明禅:临济颂古与前人诗歌关系
        一、借诗明禅之借用对象
        二、借诗明禅之借用手法
        三、借诗明禅之借用意义
        四、借诗明禅与颂古入诗
    第三节 颂古即诗:作为宋代诗歌的禅门颂古
        一、当代宋诗总集的颂古收录标准
        二、宋代临济颂古的辑佚考辨
        三、临济颂古的诗歌美学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济禅法与宋代诗歌
    第一节 临济宗禅法特色论析
        一、“峻烈活泼”的宗风面貌
        二、“触目是道”的悟道方法
        三、宗风特色与悟道方法之关系
    第二节 呵佛骂祖,杀活自在——临济宗风与北宋中期士林风貌
        一、呵佛骂祖:北宋文人的变革精神
        二、直下承当:北宋文人的文化自信
        三、杀活自在:北宋文人的人生态度
    第三节 触目是道,物物真灵——悟道方法与宋代咏物诗之关系
        一、咏物与说禅:宋代咏物诗的创作观念
        二、蹇驴与桃花:咏物诗歌意象的禅学化
        三、言体与言用:宋代咏物诗的创作手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临济宗虎丘派禅诗研究
    第一节 虎丘派前三世的禅诗
        一、朱瑾与像赞:虎丘绍隆的禅诗
        二、蜻蜓与唱酬:应庵昙华的禅诗
        三、送别与示徒:密庵咸杰的禅诗
    第二节 虎丘派第四世的禅诗
        一、自诒与贺寿:破庵祖先的禅诗
        二、啸月与弄潮:峻烈激猛的松源诗风
        三、赠别与山居:冲淡自然的松源诗风
    第三节 虎丘派第五世的禅诗
        一、衣食住行,花鸟草木:松源弟子咏物诗
        二、肆口而说,迅机痛快:无准师范的禅诗
        三、词章骈俪,敷腴调畅:石田法薰的禅诗
    第四节 虎丘派第六世的禅诗
        一、禅理生活,五律尤佳:虚堂智愚的禅诗
        二、古体赠别,骚体祖赞:石溪心月的禅诗
        三、禅会图赞,题号诗偈:西岩了慧的禅诗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唐宋临济宗禅师名录
附录二:禅林僧史灯录所收唐宋临济僧资料一览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闽台宋江阵的仪式、象征与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闽台乡土体育研究
        二、闽台乡土体育研究现状的反思
        三、闽台乡土体育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理论背景
        一、族群理论
        二、移民理论
        三、仪式理论
        四、模仿理论
第一章 钩沉索隐:闽台宋江阵仪式文化
    第一节 闽台宋江阵源起记忆
        一、“宋江阵”之词的呈现
        二、宋江阵的记忆与解构
    第二节 闽台宋江阵器物与信仰文化
        一、福建宋江阵的器物与信仰文化
        二、台湾宋江阵的器物与信仰文化
    第三节 闽台宋江阵仪式过程
        一、福建宋江阵仪式
        二、台湾宋江阵仪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展历程:闽台宋江阵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福建宋江阵
        一、近代福建宋江阵(1840-1949)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期间的福建宋江阵(1949-1976)
        三、改革开放后的福建宋江阵(1978至今)
    第二节 台湾宋江阵
        一、日据时期的台湾宋江阵(1895-1945)
        二、戒严时期的台湾宋江阵(1949-1987)
        三、解严后的台湾宋江阵(1987至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象征之林:闽台宋江阵的文化表达
    第一节 宋江阵仪式的象征文化
        一、仪式内容象征
        二、仪式过程象征
    第二节 宋江阵仪式中器物的象征寓意
        一、兵器文化象征
        二、道具文化象征
    第三节 宋江阵仪式展演场域中的象征
        一、宗教仪式中的象征
        二、宗族仪式中的象征
        三、节日庆典中的象征
    第四节 人物模仿中的身体文化象征
        一、人物模仿的象征
        二、肢体展演模仿的象征
        三、模仿欲望的解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勾勒认同:闽台宋江阵的历史心性
    第一节 自我认同:身体运动的工具基础
        一、自我认同的历史心性
        二、仪式中自我认同的身体表征
        三、仪式前后自我认同的结构与反结构
    第二节 族群认同:仪式展演的本源回归
        一、根基论:族群认同的逻辑起点
        二、情境论:族群认同的工具理性
        三、根基论与情境论互融:族群认同的移转
    第三节 中华民族:仪式中想象的共同体
        一、从仪式中审视想象的共同体
        二、从族群的血缘认知中华民族认同
        三、从文化的同源表达中华民族认同
    第四节 自我、族群、国家互构:仪式展演的隐喻
        一、从自我认同到族群认同
        二、从自我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
        三、从族群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
        四、中华民族、族群、自我认同的互动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限制
        一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1 梳理当代台湾水墨画与台湾人文背景发展的因果关系
        2 探寻台湾水墨画发展之趋势
        二 研究范围与限制
        1 研究范围
        2 研究之限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与架构
        二 本文关於水墨画概念之释义
        1 中国画、国画与水墨画
        2 日本画
        3 胶彩画、东洋画与国画第二部
        4 汉画
        5 台湾的「国画」名词转换与「水墨画」的形成
第一章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与省思
        一 民国初年的高等院校学校水墨画教育与台湾之关系
        二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建立
        三 正统国画之争与文化冲突
        四 师范教育体系的专业水墨画课程建置
        五 高等院校专业美术教育时代的来临
        六 美术馆的时代与各县市文化中心的成立
        七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黄金年代
        八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衰退期
        九 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整合与转型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与现状
        一 师院系统的现况
        二 艺术学校与其他美术科系的现况
    第三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理念
        一 全人教育与高等校院美术教学之关系
        二 民主思潮对高等美术教育之影响
第二章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发展研究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之教学目标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一 以培养书画创作人才为方向-精益求精的专业教学
        二 以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为方向-专才与通才的权衡得失
        三 以培养美术师资为方向-通才教育下的水墨画教育状况
        四 以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方向-其他艺术专才的水墨画自处之道
        五 以培养应用艺术人才为方向-水墨认知课程的点缀作用
    第二节 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研究
        一 「课程」之理论依据与高等校院专业美术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二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三 以艺术创作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四 以美术专业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发展
    第三节 两岸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教学的交流发展现况
        一 两岸水墨画交流的几种模式
        二 两岸学术交流的价值
第三章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
    第一节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师资结构
        一 教师本身的条件:学术专业、教育专业、人文素养
        二 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师资结构的形成
        三 台湾水墨画师资养成的几种渠道观察与研究
        四 其他师资对水墨画教学的影响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与画风类型研究
        一 师资与学院风格塑造的面向
        1 延续明清以来的传统风格
        2 运用水墨画传统表现时代现象的折衷风格
        3 倾向西方艺术美学思维之画风
        二 学院风格与水墨画坛之关系
第四章 台湾地区近年来高等专业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
    第一节 教学成果中的学术与创作成果
        一 关於水墨画的学术研究
        二 出版学术专业刊物
    第二节 美展与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
        一 台湾地区水墨画类之美展现状
        1 以传统与创新为取向
        2 以当代与前卫为取向
        二 以前卫或当代为主要诉求的美展对水墨画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学院风格中的逸格画风与台湾水墨画坛
        一 台湾另类水墨画风格素描
        二 「学所学与自用我法」学院教育体制下的另类风格
        1 既古典又饶富新意,具有装饰的个人独特美感的水墨画家潘信华
        2 笔墨线条的组合,几何绝对的构成,水墨画家罗睿琳
        3 後现代的置入与古典东方美学的当代阐述-游雯迪
        4 粗放豪迈的大写意风格-栾兴美
        三 「逸格」与创作
结论: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价值与未来
    一 学术性之教学/教学与研究
    二 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知识与道德
    三 创造性之文化生活/专精与博通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记事年表
    附件2 :台湾高等校院美术科系历史沿革表
    附件3 :师资培育法
    附件4 :第 1-39 届台湾省展国画评审委员表
    附件5 :台湾高等美术校院教学目标与能力指标总表
    附件6 :2012-2013 年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大事记
    附件7 :文化建设基金管理委员会 1989-2002 年延聘驻校艺术家一览表
    附件8 :大观书画 1-351目录
表格检索
图表检索
图版检索
谢志

四、台湾高雄道德院参访团与南昌道教的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再生计划”后中国台湾北部农村活化设计研究[D]. 江前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战后台湾禅和派道经团音乐文化研究[D]. 袁野璐.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 [3]晋唐庐山佛教文学研究[D]. 陈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临济宗与宋代诗歌研究[D]. 侯本塔. 暨南大学, 2019(12)
  •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6]闽台宋江阵的仪式、象征与认同研究[D]. 郭学松.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青云谱道院考:一座净明派千年道观的历史变迁[J]. 陈雅岚. 老子学刊, 2017(02)
  • [9]2016年10-11月海峡两岸大事记[J]. 吴亚明. 统一论坛, 2016(06)
  • [10]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D]. 萧巨昇.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标签:;  ;  ;  ;  ;  

高雄道德院访问团与南昌道教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