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木伦河与水土保持植树造林调查

乌兰木伦河与水土保持植树造林调查

一、乌兰木伦河的调查与水土保持造林(论文文献综述)

刘英[1](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康世勇,夏素华,王海军,刘荣[2](2016)在《中国神华神东矿区生态建设模式》文中研究指明神东煤炭矿区地处我国西北半干旱严重风水、复合侵蚀恶劣生态环境,矿区煤炭井田范围内的风水荒漠化侵蚀危害,对矿区开发生产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制约和威胁。根据构筑神东生态安全矿区的可持续开发思路,在前期调查、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采取工程措施、植物绿化措施和围封管护相结合的综合建设手段,使矿区生态环境面貌发生了可观的变化。

郑娟[3](2012)在《煤炭井工开采的地表沉陷影响预测与生态综合整治、恢复对策研究 ——以陕西北部煤矿为例》文中认为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大规模煤炭资源的开发,也造成了煤矿开采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因此,预测井工方式开采煤炭所造成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沉陷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采取相应对策,以及生态补偿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恢复的等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在煤炭沉陷区生态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程实践,以陕西北部某井工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沉陷进行预测,并针对生态恢复与整治、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生态系统脆弱,抗干扰能力差;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以沙蒿、沙柳灌丛和白羊草草丛为主;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草地、林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主要土二地利用类型为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研究区内动植物群落结构较简单,种类单一,无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动物和植物。(2)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状态等因素,选择适用于研究区煤层开采地表变形计算的概率积分法,预测地表沉陷及对研究区地面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预测结果,1“井田各开采煤层的沉陷叠加值为5.41~15.16m,平均值约13.76m;2#井田所有煤层开采后,各开采煤层的沉陷叠加值一般为6.12-16.23m,平均值约14.53m;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影响范围预测结果为1“井田30-120m,2#井田35-130m;各煤层开采后其地表移动延续时间为200-650天不等;井田地表下沉最大速度范围为41.25~240.36mm/d。(3)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对研究区内的耕地、灌木林地、天然牧草地、地下水资源等造成一定影响。研究区受沉陷影响的耕地面积约1677hm2、灌木林地总面积为11189hm2、天然牧草地总面积为5292hm2。导水裂隙带在井田内局部地带贯通第四系,对植被根系涵养层水分影响较大,但总体上对第四系地下潜水的补、给、排条件影响有限。(4)对研究区提出包括确定综合整治目标、植被恢复和补偿以及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根据沉陷影响程度大小,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土地复垦修复与生态综合整治方案。(5)提出了具体的土地复垦修复与生态综合整治方案:对于沉陷影响较小的区域的灌木林地、草地,以自然恢复为主;对于在低缓坡度的沟谷阶地和缓坡沙滩耕地采取人工和机械填堵裂缝、整平沉陷台阶等措施进行土地复垦;对于宽缓低洼区的耕地采取以人工和重型机械填堵裂缝、整平沉陷台阶等措施进行整治受影响土地。

董书宁[4](2011)在《干旱、半干旱复杂矿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资源匮乏,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神府东胜矿区(以下简称神东矿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接壤地带,是我国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开采条件优良。随着煤炭资源开发规模逐渐增大,矿井排水、生产、生活、工业用水量逐年增加,煤炭工业发展与区域水资源供需、采煤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本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此,本研究以整理分析现有资料为基础,运用现场水文地质信息调查、室内外试验以及补充勘探等技术手段,通过理论分析、模拟预测等方法研究矿区水资源分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状况和矿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生产用水、工业用水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从系统论的角度评价矿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演化趋势开采利用潜力等,并结合矿区开发中长期目标,规划神东矿区未来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出矿区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模式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方案,为本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首次提出水文地质试验参数初选、水位拟合调整参数、随机阶层式结构评估沉积物空间变异性确定水文地质参数一套全新参数反演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大区域复杂矿井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中。该参数反演方法的核心:首先根据多组抽水试验所取得的各井孔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作为各井孔所在参数分区含水层的代表性水文地质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在模拟期末实测的地下水位资料进行水文地质参数调整;、最后通过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利用阶层式结构来评估沉积物空间相关性结构对渗透性的影响,运用随机统计方法以及最优化理论最终确定水文地质参数。采用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方法预测区域需水量,应用包气带水分运移数值模型确定降雨入渗系数,提高了矿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水资源量评价的工作精度。构建了矿区水资源多目标规划模型实现了复杂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按照神东矿区规划目标,制定了模型建立准则,构建了多目标、多水源、多用户、不同水质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决策变量、目标约束以及约束条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Optimization Toolbox)中多目标优化函数fgoalattain建立了本模型的优化算法;以不同规划水平年为基准进行了水资源优化调配,提出了不同水源不同用户之间水资源综合利用调配的最优技术方案,达到了水资源供给保证率最大、用水费用最低的目的。最后,形成以神东矿区为典型代表的大区域复杂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以及综合利用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即:区域供需水量评价→地下水模拟与管理→采矿影响评价→大区域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一套完整系统分析评价、模拟管理、优化配置、综合利用的理论技术方法。

占光辉[5](2010)在《基于乌兰木伦河流域SWAT模型的植被与水资源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当地水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弄清楚鄂尔多斯的水资源情况势在必行。只有清楚了水资源的运移、转化和其影响因素才能全面的认识研究区的水资源问题,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水资源规划。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很强的物理模拟能力,它能够模拟流域降雨、蒸发、植被生长、土壤水、土壤侧流、地表径流、河道水运移及农业管理措施对流域的影响等,对于弄清当地水资源的运移、转化和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通过SWAT模型在鄂尔多斯境内乌兰木伦河流域的应用,研究和探讨了以下内容:1、通过SWAT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弄清了对研究区水资源运移和转化的敏感性因素,其中以SCS径流曲线系数最敏感,其后依次是土壤深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蒸发补偿系数和最大叶面积指数。2、由于SWAT模型很少应用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因此本文探讨了SWAT模型在研究区的适应性问题,发现SWAT模拟的可靠程度与降雨量的大小有关,在研究区当降雨量小于300毫米时模拟效果不理想,当降雨量接近400毫米时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很好。3、产流要素与降雨的关系。研究表明产流各要素与降雨有关,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土壤侧流随降雨实时变化;地表径流一年中出现的次数很少,且只出现在暴雨时;地下水回流对降雨表现出约1个月的延迟。而且产流主要由土壤侧流和地下水回流组成。4、植被对研究区水的运移和转化的影响。研究显示植被的增加会减小产流量、土壤含水量、产沙量和增加蒸发量。5、通过分析鄂尔多斯植被、降雨和水资源关系,并参考乌兰木伦河流域的SWAT模型,我们得出导致鄂尔多斯地区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等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大幅增加。区内的植被应该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不是盲目的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数量。

雷少刚[6](2009)在《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为研究地下煤炭开采对荒漠区脆弱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植被、水体(土壤水、包气带水、地下水)作为荒漠矿区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神东矿区为研究区域,集RS、GIS、GPR、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多尺度监测研究关键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监测技术与采动影响规律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在宏观尺度上,利用MODIS-NDVI实现了区域植被的月际时序监测分析,以及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具有明显的物候年周期性,植被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植被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总体来讲,矿区植被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建设影响,使得植被有明显好转,空间变异性增强。然而小尺度的植被现场调查与Landsat-NDVI监测表明,地下开采导致了部分矿井采区植被相对非采区小幅下降。为解释采矿对植被的影响规律,论文对矿区浅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表明,相对于土壤反射率、土壤湿度、地形湿度指数,土壤含水率与表观热惯量之间具有更加显着的相关性。通过改进的土壤温度预测模型,建立了适用于TM或ETM+的土壤温差转换模型。利用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提取任意深度的土壤温差信息,这比单纯利用MODIS影像能提取更高分辨率的表观热惯量。改进后的表观热惯量与10cm埋深土壤含水率的R2由0.264提高到了0.789。从而首次实现了基于表观热惯量法与TM/ETM+、MODIS影像相结合的土壤含水率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与现场调查一致发现,受地表沉陷影响,采区土壤含水率均略偏小于非采区。对工作面上方地下水采前、采中、采后的长期观测表明,采矿对地下水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且采后地下水的恢复过程缓慢。但是,该工作面上方植被并没有明显衰退。其原因在于,通过探地雷达(GPR)对包气带土壤含水的垂向分布研究给出了风积沙区地下水的临界作用埋深为8m,而该工作面的初始水位埋深远远大于临界埋深。此外,本文首次结合GPR与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对沉陷变形影响下的包气带土壤含水的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区研究,分析了土壤压缩、拉伸变形对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出今后沉陷变形区土壤特性的实验研究应分区进行。最后,根据对矿区植被、水体的地空一体化监测结果,给出了植被与土壤水的负倒数关系模型,地下水与土壤含水、植被的指数关系模型,以及地下水深埋区植被受采动影响的判别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的建议与措施。

王子玲,霍晓梅,符亚儒,高保山,麻保林,石长春[7](2007)在《神府东胜沙地矿区植被建设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神府东胜沙地矿区植被现状进行了调查,依据生态恢复原理对该区植被建设的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以及植物种选择与结构配置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区适生的植物种与结构配置模式。

陈宝群[8](2007)在《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文中提出摘要:针对黄土高原的土壤干层现象和人们对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存在问题的关注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以土壤含水量的测量为主要研究手段,综合运用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对土壤干层的评价标准、土壤干层的形成原因、土壤干层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异、土壤干层形成的动态过程、土壤干层的补偿与恢复、黄土高原环境退化的自然背景、黄土高原植被建设途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期望能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进展和新认识包括:(1)陕北黄土高原人工林地普遍有土壤干层发育,榆林地区土壤干层的发育强度高于延安地区。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异在年降水量550mm和400mm附近表现出两个突变现象,具体表现是:在年降水量400mm的榆林靖边县荒地没有土壤干层发育,而年降水量329mm的定边县荒地有土壤干层发育;在年降水量500mm延安北部延川县18龄苹果林地出现接近稳定凋萎湿度的强烈干层,而年降水量550mm的甘泉县20龄苹果林地出现的是较弱的干层。(2)洛川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的动态过程表现为春季显着失墒期、夏季显着增墒期、秋季稳定失墒期和冬季稳定增墒期。由于春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蒸腾作用强,春季失墒现象表现尤其突出,失墒现象以17龄中老龄苹果林地最为显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不仅在地表2米以上表现明显,在2米以下同样很显着。春季显着失墒期是土壤干层的主要形成时期。(3)2004年1月的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洛川地区极端丰水年的降水入渗使得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得到了较好恢复。17龄乔化苹果林地、17龄矮化苹果林地和8龄乔化苹果林地土壤水分恢复深度分别达到4米、5米和6米,不同的恢复深度取决于土壤干层的发育深度和发育强度。连续一年的土壤含水量测定表明,极端丰水年降水能够在短期内将土壤干层恢复到田间持水量水平,但是只具有2至3年的短期补偿效应,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或消除土壤干层的危害。(4)实验分析表明,重力水带土层在充分湿润或者比较湿润的情况下,土壤水的运动可以到达较大深度,能够补给薄膜水带的土壤水分亏缺,不会形成土壤干层,因此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形成原因在于土壤表层干旱。土壤表层干旱一方面使得重力水的入渗深度在正常降水条件下保持在2米深度范围内,重力水带含水量较低也导致薄膜水的运动速度变得很慢,使得薄膜水带的土壤水分一旦被利用就很难得到补给最终导致土壤干层的形成。(5)研究了陕西扶风全新世黄土剖面的土壤学和地层学特征,全新世古土壤S0与黄土L0之间显着的界面代表了一次季风气候转型。3100a BP是全新世大暖期结束的时间,黄土L0磁化率低,而pH值很高,表明在其堆积形成过程中气候比较干旱,土壤水分缺乏。这次气候转型标志着黄土高原由全新世大暖期相对暖湿的气候转变为相对干冷的气候,这就导致了黄土高原3100年以来水分不足的状况,这样的状况延续到现今,加上当今暖干化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黄土高原植被的退化和土壤干层的发育。(6)经过对前人详细的土壤干层评价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不同土壤地带土壤水分常数和土壤干层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吻合得很好的比例关系,由此提出土壤干层指数(土壤干层指数=土壤稳定湿度÷土壤含水量)作为土壤干层的定量化指标。以1.0、1.3、1.6、1.9、2.2作为划分非干层、弱干层、较弱干层、中等干层、较强干层和强干层的分级标准,并且以生长更新速率和生长发育过程的受影响程度为依据,对五种类型土壤干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7)通过对洛川地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提出了耗水指数Ic=(W1-W2)/W1,其中,Ic表示耗水指数,即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程度,w1和W2分别表示研究时段初始含水量和终了含水量。运用耗水指数这一指标可以对每一个测量深度的土壤含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反映每一深度层次土壤水分的差别。耗水指数意义明确、计算方便,是土壤水分动态研究和土壤水分分异研究中的一个定量化分析指标。(8)陕北黄土高原林场空间分布与河流存在密切的空间关系,是黄土高原森林植被非地带性的显示。长安县少陵塬修建水平梯田的坡地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斜坡下部较高而斜坡上部较低的现象,说明降水产生的径流在坡面上的重新分配是一个普遍现象。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坡下富集特点导致森林植被常延沟谷分布。(9)环境胁迫、水分胁迫和人口胁迫造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脱离造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缓慢。黄土高原地区应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以特色农业、林果业和草畜业等生态适宜型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建立以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依据的生态适宜型产业结构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高国雄[9](2007)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国内外关于人工植被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小尺度、单目标和简单的对比分析研究,而对于如何建立高效、稳定、优化的人工植被配置模式,怎样从根本上保证人工植被建设高效发展,维持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持续性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科学、系统地对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和有效调控,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区域标准地调查与定位试验相结合、单项技术与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相结合、定位对比观测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生态功能和调控技术,建立了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防风固沙林的生态功能,提出了适应不同立地类型的人工植被合理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及调控技术,为科学指导防沙治沙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在区域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广泛性、关联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从大尺度对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立地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立地分区划分和树种选择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主要树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排序:灌木为花棒H.scoparium(1.0)>踏郎Hedysarunlaeve(0.86)>沙柳Salix psammophila(0.84)>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0.83)>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L(0.77)>沙地柏Sabinavulgaris(0.65);乔木依次为合作杨Populus opera(1.0)>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0.70)>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0.66)>油松Pinustabulueformis Carr.(0.60)>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t.(0.58)。(2)从植被群落及景观格局特征与动态新角度研究了人工植被演替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表明,榆林沙地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片结构,根据立地条件的差异,分别形成以踏郎和紫穗槐为优势建群种的两类群落;引起植被群落演替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水分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人工林的介入下,沙地植被经历天然稀疏草本阶段——人工灌木固沙林阶段——人工灌木+天然草本阶段——天然草本优势种阶段的演替过程,使植被层次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趋于稳定。(3)采用动态仿真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提出了基于土地资源限制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基于水量平衡的合理密度和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其中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应为35%左右,林草植被总体覆盖率应为70%左右;主要灌木种的合理密度应为沙柳3621株/hm2、花棒763株/hm2、踏郎4729株/hm2、紫穗槐4892株/hm2、柠条3490株/hm2;防护林带空间结构配置应为稀疏型结构,主林带平均疏透度40%-50%,分层疏透度之差不超15%为宜,主林带间距150~200 m、副林带间距200~300 m为宜,林带走向应垂直于主害风向(宽带)或呈45。以上夹角(窄带)。同时,筛选设计了适合不同立地类型的最佳结构配置模式,包括防风固沙林52种,农田防护林18种,用材林8种,水域防护林9种,道路防护林22种。(4)在对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小气候调节、改良土壤、水文效应、生物效应等单项生态效益监测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五种主要固沙灌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按评价得分排序为踏郎(40.81)>紫穗槐(39.13)>柠条(37.43)>沙柳(37.31)>花棒(35.19)。反映了沙丘迎风坡以踏郎最佳;丘间地以营造紫穗槐较好;花棒、沙柳两处均可。采用混交造林,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5)对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稳定结构调控技术研究表明,人工调控可以改善林地环境,增强林分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其中平茬时间以冬春季休眠期进行为好,平茬间隔期以5年左右为宜;放牧利用应实行轮封轮牧,放牧后应封育2年以上;飞播时间应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宜,飞播植物种以花棒、踏郎、沙蒿(Artemis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为主,播种量以单播踏郎11.3-15.0kg/hm2、花棒15.0-22.5kg/hm2为宜,混播量以7.5kg/hm2较为适宜;人工造林以春季为好,采用容器育苗、大坑深栽、埋土越冬、覆盖保水、生根粉、保水剂等造林技术,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尤其对常绿树种和困难立地造林,效果更好。

张英[10](2006)在《神华集团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东矿区属世界八大煤田之一,位于西北地区陕西省榆林市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地区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该地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沙危害剧烈,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神东矿区自开发以来,就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有计划地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措施,通过多年的艰苦工作,试验研究,在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和工业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有效完成矿区风沙治理145km2,治理植被由14%提高到39%,重点治理区植被覆盖率达到65%以上,累计投入生态资金1.5亿元。 神东矿区环境脆弱,再加上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矿区生态治理已不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农业措施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试验,针对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在①采空区治理;②露天煤矿复垦区治理;③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体系。 研究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将对西部大开发乃至世界同类地区开展环境治理,资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示范借鉴作

二、乌兰木伦河的调查与水土保持造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兰木伦河的调查与水土保持造林(论文提纲范文)

(1)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3.2 研究方法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国神华神东矿区生态建设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神东矿区概况
    1.1 神东矿区自然条件
    1.2 神东矿区煤炭开发情况
2 神东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机理
    2.1 神东矿区生态环境危害特征
    2.2 神东矿区生态修复建设途径
        2.2.1 人工修复矿区生态环境途径
        2.2.2 矿区生态修复步骤
3 神东矿区生态建设规划设计
    3.1 神东矿区生态建设规划
    3.2 神东矿区生态工程项目建设设计原则
4 神东矿区生态工程建设技术
    4.1 神东矿区治理北部强度沙漠化土地
        4.1.1 设置机械固沙沙障
        4.1.2 乔灌草固沙防护林营造
        4.1.3 固沙防护林围封管护管理措施
    4.2 神东矿区治理井田水土流失
        4.2.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4.2.2 水土保持植物工程技术措施
    4.3 神东矿区植物土地复垦
        4.3.1 神东矿区地质沉陷区植物土地复垦
        4.3.2 神东矿区露天采煤坑植物土地复垦
    4.4 神东矿区河道综合治理
    4.5 神东矿区供水泉域水保涵养
        4.5.1 水源泉域水保涵养工程技术措施
        4.5.2 水源泉域水保林草涵养技术措施
5 神东矿区生态建设效果

(3)煤炭井工开采的地表沉陷影响预测与生态综合整治、恢复对策研究 ——以陕西北部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1 生态学相关理论
        1.2.2 生态修复技术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煤矿井工开采地表沉陷预测方法
    2.1 地表沉陷机理
    2.2 地表沉陷预测方法
第三章 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评价方法
    3.1 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 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 陕北某煤矿井工开采地表沉陷预测与生态影响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4.1.2 煤矿概况
    4.2 生态环境现状
        4.2.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4.2.2 研究区植被的类型及覆盖度
        4.2.3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4.2.4 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与类型
        4.2.5 野生动植物与土壤类型
    4.3 地表沉陷预测
        4.3.1 预测原则
        4.3.2 预测模式、方法以及参数等因素的选取
        4.3.3 预测结果
        4.3.4 预测结果分析
    4.4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4.1 地表沉陷对土地破坏程度预测
        4.4.2 地表沉陷对地表植被涵养层地下潜水的影响预测
        4.4.3 各井田内土地破坏面积预测
        4.4.4 地表沉陷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分析
        4.4.5 井田开采对土壤的影响分析
        4.4.6 地表沉陷对动物的影响分析
        4.4.7 地表沉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地表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对策
    5.1 地表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
        5.1.1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与目标
        5.1.2 破坏耕地、灌木林地和草地的补偿方案
        5.1.3 土地复垦及生态综合整治方案
        5.1.4 生态恢复的配套措施
        5.1.5 防治生态退化措施
    5.2 生态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5.2.1 生态环境管理
        5.2.2 监测计划
        5.2.3 资金保证措施和补偿机制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4)干旱、半干旱复杂矿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任务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技术现状
        1.2.1 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2.2 水资源评价理论及技术现状
        1.2.3 矿井渗流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
        1.2.5 矿区水资源保护研究现状
        1.2.6 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的运用
    1.3 研究总体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总体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水资源供需分析
    2.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2.1.1 研究区地表水体
        2.1.2 乌兰木伦河河川径流量
        2.1.3 地表水体资源量
        2.1.4 地表水资源总量
    2.2 地下水资源评价
        2.2.1 不同降水补给条件下对地下水资源补给的影响
        2.2.2 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2.3 水资源总量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1 供水工程现状
        2.4.2 供水量现状
        2.4.3 用水量现状
        2.4.4 水资源供需平衡现状分析
    2.5 未来需水量预测
        2.5.1 基于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1)模型的需水量预测
        2.5.2 需水量预测
        2.5.3 供水工程规划
        2.5.4 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6 矿井涌水预测
        2.6.1 研究区各矿矿井涌水现状
        2.6.2 研究区各矿采空区充水现状
        2.6.3 预测依据
        2.6.4 矿井涌水量预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
    3.1 地下水系统概述
        3.1.1 地下水系统概念
        3.1.2 地下水系统特征
        3.1.3 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评价理论基础
    3.2 地下水系统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3.2.1 含水层系统条件概述
        3.2.2 主要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
        3.2.3 地下水系统划分及主要水文地质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点水源地水资源模拟评价及管理
    4.1 重点水源地地下水系统模拟
        4.1.1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4.1.2 数学模型概化
        4.1.3 定解条件
        4.1.4 参数反演
        4.1.5 模型运行结果与分析
    4.2 井-泉联合开采地下水可行性评价
        4.2.1 地下水管理模型
        4.2.2 井-泉开采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建立
        4.2.3 井-泉开采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解算及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煤活动对水资源影响评价
    5.1 采煤对水资源循环的影响
        5.1.1 改变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
        5.1.2 加速了降雨和地表水的入渗速度同时减少蒸发量
        5.1.3 矿坑排水使水循环复杂化
    5.2 采煤对煤层顶板含水层结构的影响
    5.3 采煤对地表水的影响
        5.3.1 采煤对地表水系的影响
        5.3.2 采煤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5.4 采煤对地下水的影响
        5.4.1 地下水位下降与覆岩破坏之间的关系
        5.4.2 采煤对主要含水层水位的影响
        5.4.3 采煤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5.4.4 采煤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5.5 采煤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5.5.1 采煤对水资源总量的影响
        5.5.2 采煤对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杂水资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
    6.1 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概述
        6.1.1 数学模型
        6.1.2 决策变量
        6.1.3 目标函数
        6.1.4 约束条件
    6.2 研究区复杂水资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6.2.1 模型建立的原则
        6.2.2 决策变量的选择
        6.2.3 目标函数的建立及目标约束
        6.2.4 约束条件的确定
    6.3 模型求解方法
    6.4 模型运行结果及分析
        6.4.1 大柳塔井区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2 补连塔矿区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3 上湾矿区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4 煤液化供煤系统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5 哈拉沟矿区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6 乌兰木伦矿区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7 石圪台矿区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8 活鸡兔井区水资源优化结果分析
        6.4.9 研究区水资源优化结果综合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7.1 矿井水资源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7.2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7.2.1 供水工程供水潜力分析
        7.2.2 研究区内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7.2.3 研究区外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7.3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7.3.1 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研究区水资源系统特征及供需分析
        8.1.2 复杂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
    8.2 主要创新成果
    8.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乌兰木伦河流域SWAT模型的植被与水资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文模型概念和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技术路线
    1.5 ARCSWAT2005 介绍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貌、地质概况
    2.3 水资源概况
    2.4 植被生态概况
第3章 SWAT2005 原理、输入和输出
    3.1 SWAT2005 原理
        3.1.1 水文模块
        3.1.2 土壤侵蚀及泥沙输运模块
        3.1.3 营养物资输运模块
        3.1.4 植物生长与经营管理模块
    3.2 SWAT2005 输入
        3.2.1 流域结构
        3.2.2 降雨
        3.2.3 天气发生器
        3.2.4 土地利用
        3.2.5 土壤
    3.3 SWAT2005 输出
第4章 SWAT2005 在乌兰木伦河流域应用
    4.1 数据准备
        4.1.1 数字高程DEM 数据
        4.1.2 水系
        4.1.3 气象数据
        4.1.4 土地利用
        4.1.5 土壤数据
    4.2 模型构建
        4.2.1 子流域划分
        4.2.2 水文响应单元HRU 生成
        4.2.3 输入数据写入与修正
        4.2.4 模型运行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4.4 参数校正
    4.5 模型验证和评价
    4.6 模型适应性分析
第5章 模型分析及应用
    5.1 研究区产流特征分析
    5.2 植被最大叶面积指数对研究区的影响分析
        5.2.1 植被最大叶面积指数对产流的影响
        5.2.2 植被最大叶面积指数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2.3 植被最大叶面积指数对蒸发的影响
        5.2.4 植被最大叶面积指数对产沙的影响
        5.2.5 小结
    5.3 植被与地下水关系
第6章 鄂尔多斯植被与水资源关系研究
    6.1 鄂尔多斯自然地理概况
    6.2 鄂尔多斯水资源变化特征
        6.2.1 地下水变化特征
        6.2.2 地表水体变化特征
    6.3 鄂尔多斯植被变化特征
    6.4 鄂尔多斯植被与水资源关系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6)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与关键环境要素确定
        1.3.2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演变规律监测与分析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
    2.1 荒漠区环境问题研究
        2.1.1 荒漠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研究
        2.1.2 荒漠区植被、土壤水、地下水关系研究
    2.2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与生态重建研究
        2.2.1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
        2.2.2 东西部矿区环境问题差异
        2.2.3 矿区生态重建
    2.3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监测技术
        2.3.1 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2.3.2 水资源动态监测
    2.4 总结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域整体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气候
        3.1.5 植被
        3.1.6 土壤
    3.2 研究区主要矿井情况
        3.2.1 补连塔矿井
        3.2.2 大柳塔矿井
        3.2.3 榆家梁矿井
        3.2.4 活鸡兔矿井
        3.2.5 乌兰木伦矿井
4 荒漠矿区植被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4.1 植被信息指示因子选择
    4.2 基于MODIS 的大尺度植被时空演变分析
        4.2.1 MODIS 数据获取与处理
        4.2.2 基于MODIS 的NDVI 时序变化分析
        4.2.3 NDVI 时序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4.2.4 矿区MODIS-NDVI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2.5 小结
    4.3 基于Landsat 的植被时空变异分析
        4.3.1 Landsat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3.2 NDVI 计算与分析
        4.3.3 基于Landsat 的植被空间特征统计分析
        4.3.4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差异分析
        4.3.5 主要矿井植被现场调查分析
        4.3.6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相对变化分析
        4.3.7 小结
    4.4 总结
5 浅层土壤含水遥感反演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5.1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基本原理
    5.2 研究方法
        5.2.1 土壤反射率法
        5.2.2 土壤湿度分量法
        5.2.3 地形湿度指数法
        5.2.4 基于TM 的表观热惯量法
        5.2.5 土壤温度信息反演
        5.2.6 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建立
    5.3 矿区土壤含水反演与空间差异分析
        5.3.1 矿区土壤含水率反演
        5.3.2 土壤含水率与植被、地形相互影响关系
        5.3.3 采区与非采区土壤含水率差异比较
    5.4 总结
6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规律研究
    6.1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研究背景
    6.2 探地雷达基本原理
    6.3 GPR 探测包气带土壤水理论与物性基础分析
    6.4 野外实测与图像解译
        6.4.1 测线布置与野外实测
        6.4.2 图像处理与解译
    6.5 探测结果应用分析
        6.5.1 包气带土壤水垂向分布规律研究
        6.5.2 变形区土壤水横向分布差异研究
    6.6 GPR 实验验证
    6.7 总结
7 工作面尺度下地下水位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7.1 研究区数据获取
    7.2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7.2.1 绝对水位高程变化
        7.2.2 离地表的相对水位变化
        7.2.3 含水层厚度变化
        7.2.4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
        7.2.5 地下水受三带变化影响分析
        7.2.6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7.3 总结
8 荒漠矿区环境要素关系模型
    8.1 NDVI 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
    8.2 荒漠区地下水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
    8.3 荒漠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模型
    8.4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影响的判别模型
9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1.1 监测技术方面
        9.1.2 影响规律方面
    9.2 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建议措施
    9.3 论文主要创新
    9.4 研究不足
    9.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神府东胜沙地矿区植被建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 植被建设的生态恢复原理
    2.1 遵循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
    2.2 坚持乔、灌、草相结合
3 沙地矿区植被建设的生态规划与植物种选择
    3.1 矿区沙漠化土地分布
    3.2 矿区的植被分布
    3.3 立地条件划分
    3.4 风沙区及覆沙黄土丘陵区适生植物种的选择
    3.5 井田作业区适生植物种的选择
    3.6 美化绿化区适生植物种的选择
4 沙地矿区植被建设的结构配置模式
    4.1 风沙区
    4.3 井田作业区
    4.4 美化绿化区
5 结语

(8)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黄土高原环境演变研究
        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
        3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
        4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 研究目标
        3 研究方案
        4 主要工作
第二章 陕北黄土高原的土壤水环境变化
    §2.1 榆林地区的土壤水环境
        1 榆阳区土壤含水量
        2 靖边县土壤含水量
        3 定边县土壤含水量
    §2.2 延安地区的土壤水环境
        1 洛川县土壤含水量
        2 甘泉县土壤含水量
        3 宝塔区土壤含水量
        4 延川县土壤含水量
    §2.3 洛川凤栖镇附近土壤含水量季节特征
        1 2003特大丰水年冬季土壤含水量
        2 2004年春季土壤含水量
        3 2004年夏季土壤含水量
        4 2004年秋季土壤含水量
        5 2004年冬季土壤含水量
第三章 土壤干层的形成和分异
    §3.1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形成原因
        1 土壤干层形成的气候原因
        2 土壤干层形成的土壤物理原因
        3 土壤干层形成的植被因素
        4 水土流失与土壤干层
        5 地貌条件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6 土壤干层形成的时间因素
    §3.2 延安地区土壤水分生态与植被建设
        1 延安地区概况及采样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3.3 半干旱榆林地区的土壤干层
        1 荒地和农田的土壤干层
        2 苜蓿地的土壤干层
        3 油松林地的土壤干层
        4 苹果林地的土壤干层
        5 白杨树林地的土壤干层
        6 讨论
        7 结论
    §3.4 特大丰水年洛川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
        1 人工植被土壤含水量
        2 讨论
        3 结论
    §3.5 渭北旱塬洛川地区土壤水分动态
        1 人工植被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2 讨论
        3 结论
    §3.6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量化指标
        1 土壤干层量化指标
        2 土壤干层的分级评价
        3 延安地区中龄苹果林地土壤干层的分级评价
        4 结论
    §3.7 土壤干层形成机制和分异规律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3.8 土壤干层对区域水循环的可能影响
        1 20%的人工植被耗水强度
        2 14%的土壤干层上限含水量
        3 5%的地下水循环参与率和43mm的径流深度
        4 13亿m~3的径流损失和对黄河径流2.9%的影响率
        5 结论
    §3.9 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定量测评模型
第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建设
    §4.1 陕西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成壤环境变化
        1 研究地点、地层划分和年代
        2 磁化率和pH值指示的成壤变化
        3 粒度成分与成壤环境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2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与植被建设
        1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分布的空间特征
        2 陕北林场空间分布成因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4.3 黄土高原生态适宜型产业战略选择
        1 当前生态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 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
        3 以产业基地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生态适宜型产业必须“量水而行”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研究概况
    2.1 人工植被建设实践回顾
        2.1.1 国外人工防护林建设概况
        2.1.2 国内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2.2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2.2.1 防护林类型区划研究
        2.2.2 适地适树研究
        2.2.3 造林技术研究
        2.2.4 抚育更新研究
        2.2.5 防护林带结构优化模式
        2.2.6 关于防护林体系的研究
    2.3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2.3.1 森林生态效益及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3.2 森林生态效益计量与评价方法
        2.3.3 防护林带生态效益研究
        2.3.4 人工固沙林生态效益研究
        2.3.5 人工防护林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4 人工植被稳定性评价与调控技术
    2.5 人工植被建设研究发展趋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气候特征
        3.1.3 植被与土壤特征
        3.1.4 水文条件
        3.1.5 社会经济条件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标准地调查
        3.4.2 防风固沙效益
        3.4.3 小气候测定
        3.4.4 土壤取样与分析
        3.4.5 水文效应
        3.4.6 光能利用率测定
        3.4.7 群落特征与景观分析
        3.4.8 综合评价
4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种研究
    4.1 榆林沙区立地环境因子分析与评价
        4.1.1 立地环境因子分析
        4.1.2 立地环境因子综合评价
    4.2 榆林沙区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
        4.2.1 立地分类原则
        4.2.2 立地分类系统
        4.2.3 立地条件类型
        4.2.4 立地质量评价
    4.3 榆林沙区适生树种的选择
        4.3.1 主要防风固沙植物种生理生态学特性
        4.3.2 主要树种解剖结构特征
        4.3.3 不同立地适生树种的选择
        4.3.4 主要树种适宜性评价
    4.4 小结
5 人工植被群落特征与景观格局分析
    5.1 榆林沙地植被区系组成与特征
        5.1.1 植被的区系组成
        5.1.2 植物生活型构成
        5.1.3 植被类型与分布
        5.1.4 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5.2 植被群落的动态演替
        5.2.1 沙地植被演替过程
        5.2.3 人工植被演替的驱动因素
    5.3 榆林沙区景观格局分析
        5.3.1 景观类型的划分
        5.3.2 景观格局特征
        5.3.3 景观动态分析
    5.4 小结
6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
    6.1 基于土地资源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6.1.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与调整
        6.1.2 人工植被用地结构的现状及调整
        6.1.3 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6.2 基于水分条件的人工植被合理密度
        6.2.1 流沙地的水分平衡
        6.2.2 固沙林地的水量平衡
        6.2.3 固沙林的水分利用
        6.2.4 固沙林地理论造林密度
    6.3 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
        6.3.1 防风固沙片林结构因子的筛选及确定
        6.3.2 乔木防护林带的配置结构
    6.4 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结构优化配置
    6.5 小结
7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
    7.1 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
        7.1.1 人工植被的防风效益
        7.1.2 人工植被的固沙作用
    7.2 人工植被的小气候效应
        7.2.1 乔木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7.2.2 灌木固沙林的小气候效应
    7.3 人工植被的土壤效应
        7.3.1 土壤物理效应
        7.3.2 土壤化学效应
    7.4 人工植被对降水的再分配
    7.5 人工植被的生物效益
        7.5.1 人工灌木林地生物量
        7.5.2 人工灌木林光能利用率
        7.5.3 灌木林地的生产力
        7.5.4 固沙林地地被物
    7.6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6.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7.6.2 评价方法
        7.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7.7 小结
8 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调控技术
    8.1 人工植被平茬复壮调控
        8.1.1 平茬对灌木植物生长的影响
        8.1.2 矮林作业法更新复壮
    8.2 人工植被放牧调节
        8.2.1 放牧利用对灌木林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8.2.2 放牧对灌木林地水分的影响
        8.2.3 放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2.4 放牧对固沙林生物量的影响
    8.3 人工林地更新造林调节
        8.3.1 飞播造林恢复
        8.3.2 人工造林恢复
    8.4 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获得奖励
致谢

(10)神华集团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神东矿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
    1.1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1.1.1 概况
        1.1.2 环境质量现状
        1.1.2.1 大气质量
        1.1.2.2 地表水
        1.1.2.3 地下水
        1.1.2.4 土壤
        1.1.2.5 噪声
        1.1.3 神东矿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1.1.4 神东矿区的沙漠化情况
        1.1.5 神东矿区庭院绿化情况
        1.1.6 国家林业部、水利部验收评审意见
        1.1.7 神东矿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8 神东矿区环境治理的长期性
    1.2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目的意义
        1.2.2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1 神东矿区风沙治理的生物化研究
        1.2.2.2 神东矿区污水处理的研究
        1.2.2.3 采空塌陷区治理研究
        1.2.2.4 庭院绿化效果研究
        1.2.2.5 露天煤矿复垦回填区生态治理研究
        1.2.2.6 地下水、河水污染研究等
        1.2.3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理论试验研究
    2.1 风沙治理试验研究
        2.1.1 设计一说明
        2.1.2 设计方案
        2.1.3 作业时间及技术要求
        2.1.4 治理的效果
        2.1.5 分析说明
    2.2 神东矿区裸露岩石山地生态治理研究
        2.2.1 设计说明
        2.2.2 治理效果
        2.2.3 分析说明
    2.3 神东矿区污水处理研究
        2.3.1 污水集中处理方案
        2.3.2 氧化塘处理污水工艺
        2.3.3 氧化塘处理后污水化验指标
        2.3.4 试验分析
    2.4 露天煤矿复垦区治理研究—以马家塔露天煤矿复垦区为例
        2.4.1 复垦特点
        2.4.2 治理情况
        2.4.2.1 治理的方式
        2.4.2.2 生态重建技术
        2.4.2.3 治理的效果
        2.4.3 复垦区治理分析
    2.5 庭院高标准绿化试验研究——上湾煤矿工业场区及住宅区绿化试验
        2.5.1 上湾煤矿工业场区绿化
        2.5.1.1 设计构思
        2.5.1.2 树木品种选择
        2.5.1.3 技术措施
        2.5.2 上湾煤矿住宅区绿化
        2.5.3 绿化效果分析
    2.6 神东矿区环境管理与监测分析
        2.6.1 矿区环境管理
        2.6.2 环境监测
第三章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实证经验教训
    3.1 组织管理
    3.2 工程造价管理
        3.2.1 神东矿区园林绿化及防风固沙工程预决算管理办法
        3.2.1.1 园林绿化工程计价办法
        3.2.1.2 防风固沙工程预结算指标
        3.2.2 林木抚育工程预结算说明
        3.2.2.1 绿化工程抚育
        3.2.2.2 挖土、排水及平整场地
        3.2.2.3 抚育成活率(见表)
        3.2.3 绿化工程概、预、结算管理
    3.3 资金管理
        3.3.1 资金来源
        3.3.2 使用原则
        3.3.3 使用范围
    3.4 生态工程施工管理
        3.4.1 设计管理
        3.4.2 招投标管理
        3.4.3 施工管理
第四章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思路与方法
    4.1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思路
        4.1.1 坚持法制观,完善和加强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4.1.2 加强矿区开发中的环保科学研究
        4.1.3 坚持生态观,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
        4.1.4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2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方案
        4.2.1 指导思想
        4.2.2 原则
        4.2.3 中长期规划
        4.2.3.1 目标
        4.2.3.2 规划年限
        4.2.3.3 规划建设范围
        4.2.3.4 实施项目
        4.2.3.5 防护林
        4.2.3.6 水土保持林
        4.2.3.7 防风固沙林
        4.2.3.8 矿区污水净化规划
        4.2.3.9 住宅小区,场区绿化
        4.2.4 实施步骤
第五章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中有待克服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5.1 神东矿区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振兴
    5.2 煤炭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
        5.2.1 加剧了人为水土流失,引起了新的地质环境灾害
        5.2.1.1 人为开挖和固体废弃物堆积,加剧了人为侵蚀
        5.2.1.2 煤炭采掘引起了地面塌陷灾害
        5.2.1.3 诱发的及潜在的滑坡、岩崩危险
        5.2.1.4 河道堆积物量大,严重影响行洪
        5.2.1.5 水气资源受到破坏与污染
        5.2.1.6 土地利用演变与资源退化
    5.3 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建议
        5.3.1 窟野河流域尽快列为国家重点治理流域
        5.3.2 建议把“晋陕蒙接壤区能源开发中环境建设研究”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5.3.3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乌兰木伦河的调查与水土保持造林(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2]中国神华神东矿区生态建设模式[J]. 康世勇,夏素华,王海军,刘荣. 神华科技, 2016(06)
  • [3]煤炭井工开采的地表沉陷影响预测与生态综合整治、恢复对策研究 ——以陕西北部煤矿为例[D]. 郑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4]干旱、半干旱复杂矿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D]. 董书宁. 长安大学, 2011(02)
  • [5]基于乌兰木伦河流域SWAT模型的植被与水资源关系研究[D]. 占光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6]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D]. 雷少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
  • [7]神府东胜沙地矿区植被建设技术研究[J]. 王子玲,霍晓梅,符亚儒,高保山,麻保林,石长春.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06)
  • [8]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D]. 陈宝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3)
  • [9]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 高国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神华集团神东矿区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试验研究[D]. 张英. 内蒙古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乌兰木伦河与水土保持植树造林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