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诗:走出语言的迷宫

21世纪新诗:走出语言的迷宫

一、21世纪的新诗:走出语言的迷宫(论文文献综述)

李章斌[1](2021)在《从“刺客”到人群:当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个体”与“群体”问题》文中指出现代诗歌在社会与知识领域的"边缘化"是一个难以逆转的总体趋势,而如何处理诗歌写作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当代先锋诗歌的一个棘手的难题。在与社会的疏离和对抗中,先锋诗歌在写作伦理和主体意识上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意识,虽然它有助于保持诗歌写作的"自律"与"自足",但是也造成了写作的自我封闭与对现实的简化。在最近20年来,不少先锋诗人开始探索如何在与他人、社会的互动中激发新的语言能量和想象力,探索交往的"伦理"与"交互"的美学,新的写作范式和伦理正在被努力实践和开拓。

季凤[2](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陈智颖[3](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认为

高吉国[4](2017)在《语言分析与意象研究 ——以同一性为切入点》文中研究指明意象,是中国文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现在几乎已没人认为它是一个从西方舶来的概念,但这个观点在20世纪30、4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意象研究兴起的时候一度在学界还相当有影响。到了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时期意象研究的再次勃兴,以敏泽为代表的学者以扎实的论据有力地证明了意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但有一点也需坦率承认:在上个世纪初叶意象研究兴起的时候受到了以意象派为代表的西方理论的很大影响。论文从20世纪80年代的意象研究入手,重点考察了敏泽(钱锺书)、袁行霈、陈植锷、蒋寅四位有代表性的学者对意象概念的定义,抽取出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意两个理论要件。接着从境与意境的关系入手讨论了在定义上与意象有高度相似的意境概念,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境成为意境的同时象也就成为了意象,反之亦然。关于意象概念,还可以从最近学界讨论比较多的语象概念入手,在定义语象的基础上探讨它与意象之间的关系。论文在梳理现有语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一个定义:语象是具象语词在头脑中唤起的与之相应的事物形象。之所以如此定义语象,背后还涉及到象和意之间的关系,这同时也是论文要重点讨论的一个问题。论文先概述了几种对“象”的不同理解,接着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把象切分为三层,分别是:前语言阶段的象、作为音响形象的象和作为伴随物的象,然后分别探讨了这三个层面的象与意的关系。得出的一个初步结论是:象对于意的实现或达成并非必要,但对意的传达具有辅助作用。有了以上的理论铺垫语象和意象的关系就能说得比较清楚:语象不等于意象,语象只有在审美的观照中才成其为意象。在一个基础层面探讨了象和意之间的关系之后,接下来讨论的一个话题是意象与语词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常见的有两种观点:意象附着于语词和语词是意象的载体,有的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对其进行了理论的商榷。如果想深入理解意象与语词的关系,可以从一个更大的视野即语言和世界以及意象的同一与语词的关系入手来讨论。论文从信号、语词、句子的角度对语言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探讨,建议从语言是对世界成象的新视角来理解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探讨完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接着就过渡到了意象的同一与私有与语词之间关系的讨论。意象与同一性的关系现有的研究比较少,论文在简要介绍古典时期和近现代主要思想家的同一性理论,其中把重点放在黑格尔、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对同一性的论述。对意中之象可以从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符号自身的同一即语言设置的同一角度来理解,对意象的同一可以从黑格尔意义上精神的自我运动和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的自我开显角度来理解。从维特根斯坦关于私有语言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讨论话题:意象的私有。论文从内在之意与表达、语词与内在感觉两个主要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意象的私有还关联到对意象的理解,论文先谈了基本层面上的为什么需要理解,接着谈了维特根斯坦认为理解就是遵从规则,再从否定方面澄清了理解不是内在过程。在对意象的理解中,关注点应从欣赏者的内在过程换转到与谈论文本有具体关联的外部精微层次。

杨子[5](2017)在《诗学观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荫李少君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魅力无限,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诸多理念、智慧、气度、神韵都蕴含在诗歌里。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古典诗歌强调情理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歌里既显现着具体的情境和场景,也包含着人生经验和哲学思考,提供了美学形象和意义世界。很多形象化哲理性的诗歌,具有启迪意义,乃至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导,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理华[6](2016)在《新时期诗歌的抒情变奏(1979-1999)》文中认为“抒情主义”作为一种诗歌理论,在现代诗歌产生之初便为诗人和新诗研究者所普遍推重,被认作是诗歌本质所在。围绕“抒情”的具体向度等诗学问题,新诗的理论家和创作者们展开了长期理论争鸣以及各自的创作实践。“抒情主义诗学”在“大众的”与“个人的”、“现实的”与“纯诗的”道路之间反复拉锯。新中国成立后,“大众化”、“民族化”的路向被官方意识形态扶正,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显在支配下,“抒情主义”作为现代汉诗的一个隐性阐释框架,支配着当代诗歌。随着新时期诗歌的崛起,一个又一个诗学潮流冲击着“抒情主义”的统治结构,现代汉诗理论得以渐渐脱离“抒情主义”框架下的对称性叙述。到九十年代,以语言本体论转向为标志,现代汉诗终于跳出抒情主义之围,重新发掘了抒情之外的诗学可能。本文在与“抒情主义”诗歌理论的对照下,考察了新时期诗歌诗学潮流的流变和得失,以及各阶段诗学潮流与“抒情”诗学之间的动态关系,希图梳理清晰“抒情主义”诗学支配性地位消失的过程,并管窥新时期诗歌的诗学规律所在,为现代汉诗抒情向度的发展资以参考。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分为两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抒情主义”在现代诗歌中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当代诗歌中“抒情主义”诗学隐在支配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第一章历时地考察了“抒情”诗学在新时期各个阶段中的影响,以及其在新时期诗歌中的发展过程。第二章主要从理论角度展开,论述了“新诗期”中“抒情”诗学的特点,“抒情”诗学与其他诗学范畴的弹性关系,以及现代汉诗从“抒情”本体论转向“语言”的过程。最后,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耿玉芳[7](2014)在《语词狂欢中的自我疗救——霍楠囡写作行为分析》文中认为霍楠囡是周口新生代代表诗人,在诗歌中塑造出一系列孤独的个体形象,坚定、淡然地独行于黑白世界之间,表现出对生活的忠实和认真。霍楠囡有着明确的语言意识,在对语言的肆意挥洒中宣泄那些隐藏在无意识深处的痛苦和忧伤,从这一意义而言,诗人的语言行为也就是自我疗救的过程。但对于曾经有过介入现实写作冲动的诗人来说,过度沉溺于语言的精雕细琢使她失却了一份担当精神和直面现实的勇气。透过语言的乌托邦,让人一眼看到主体灵魂的痛苦和现实生活的沉重。

刘欣[8](2012)在《徐德凝诗歌现象的文学社会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徐德凝诗歌创作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正在于,那些诚恳的诗句来自一颗真挚的诗心,它们抒写着诗人的强烈感受,它们与这个社会一同呼吸,它们不寄于形式上的枷锁,它们描绘着真实的民间。在文学的创作生态多元化的今天,诗不应仅诞自"职业诗人"之手;诗人不应只作"诗歌"。从都可以做自己的诗。诗应该与生活和平相处,诗歌应该是人在这复杂社会中的护身符。

方奕[9](2010)在《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它标志着人类历史进程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预示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跨入了新的时期。全球化语境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文化地位的稳步攀升,新世纪文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质素。面对西方文学这一强劲的“他者”,中国作家的心态渐趋平和,也不再亦步亦趋地竞相仿效;他们试图摒弃对西方的依附心理,摆脱焦虑和彷徨,走出影响的阴影,重新发掘本土自身的魅力内质,创作了一批与本土资源、中国经验、文化传统、古典形式有着深层联系的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在写作资源、艺术源流、主题呈现、表现对象、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述结构、语言类型、精神气质、美感神韵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长篇小说创作的新趋向,并共同建构着中国本土化的文学图景;在一个新起点上,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自主性与独创性的生长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以及参与全球价值体系的构建铺开了道路。然而不可否认,这种较为积极的反思和挖掘的背后,实际仍潜隐着一个巨大的参照系,那就是西方文学。毋庸置疑,我们是在西方语境的强势影响下来重新思索本土化问题,并考辨西方化比照下本土元素凸显的深层意义的。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始终若即若离,一方面,理智要求我们对其敬而远之,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真正摆脱它的牵绊,这是中国文学及其本土化实践所难以规避的尴尬状态。由此生成的文本往往呈现出带有西式底色的本土化特质,本土性与西方性的因素互相纠缠、牵扯、嫁接,并在冲突与融汇中构成动态样式,达到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也就是说,本土化决非纯粹的本土化,它是与西方因素相互纠结或冲撞着的一种动态整合过程,是全球化境遇下中国文学的一种重整方式,而这种重整仍与西方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暧昧关联。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而这种复杂性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之一。论文正是基于以上复杂情形,具体考察新世纪长篇小说回归传统、持守本土这股创作潜流的总体特征、具体表现及其价值意义。笔者从浩瀚的新世纪长篇小说中选取本土性浓厚的作品(尤其侧重于乡土题材的小说),以“本土化”为切入点,建构全新的理论框架将之囊括其中,并深入探析新世纪长篇小说本土化的特点、问题、复杂性纠缠的状况及其对新世纪文学的启示。整篇论文从文本与理论两个向度出发,用理论带动作品,以文本细读充实、丰富、深化理论框架,争取达到理论与作品互动互补的效果。论文共分四章,前有导言,后有结语。导言部分阐明论文的选题价值、创新点、研究现状、写作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建构文学“本土化”理论的整体框架;后三章以“本土化”为视角,分别从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对新世纪长篇小说展开评说,分析其本土化的文本表现及复杂状态;结语部分总结新世纪长篇小说本土化的特质、问题及启示等。第一章“本土化”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本章结合探源和发生学方法,重点溯源“本土化”概念,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化”历程,勾勒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的本土化趋向。第一节主要考察“本土化”话语,从“本土”、“本土化”、“文化本土化”等方面延伸,进而厘定“文学本土化”的内涵与阐释维度,并探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化”生成的历史必然性。文学“本土化”代表的决不是纯粹原汁原味或自我封闭的文学,它是指弱势主体的文学在受到强势客体文学的刺激和冲击之后产生的一种重整反应,是本土文学的自我想象和内在建构。它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意为由“非本土”状态变为“本土”状态或者将原属于“本土”的要素开掘出来。作为一种动态行为过程,文学“本土化”通过强调、发掘弱势主体中某些被遮蔽的文学质素,或者转变、内化强势文学的元素以融入自身的方式,来重申本土性之价值所在。对“本土化”的强调,似乎是全球化语境下弱势文学发展进程中必然发出的一种强音,它与传统性、现代性、西方性、本土性等关键词都密切相关。第二节则以“本土化”为切点,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史,指出探讨中国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是如何处理本土性与西方性之间的关系的。“本土化”问题关乎中国文学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前景,“本土化”与反本土化之间的抗争也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的内部张力。第三节为“新世纪文学”合法性证明的同时,指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所呈现的一种重要趋向:“本土化”,并分析其自主性生长与尴尬境遇。新世纪长篇小说旨在建立一种基于中国生活、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本土化叙事,记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道路,展现本土文化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及其与西方性的交糅与碰撞,并创造足以丰富全球文学画卷的独特艺术形式。只是这种努力依然伴随着西方文学的介入和影响,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中国文学“本土化”的悖论性存在。第二章“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本章主要以理论解读与文本分析为研究方法,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视角,论述新世纪中国作家对“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从新编神话传说、重温传统文化、探秘中国人心等方面细化,分析本土资源是如何介入小说并与文本内质相互糅合的,以及它在新世纪文化语境中复归的样态与身份的尴尬。本土资源,指根植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层的文化传统、创作素材、艺术灵感、精神传承等。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学资源泛滥的困扰,似乎无法轻松地跳出西方经验与艺术形式的模子。中国也一直充当着“被启蒙”的角色,只如饥似渴地咀嚼着西方经典,却忽视了对本土创作资源的利用,成了艺术精神的流浪儿。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失语的尴尬,如何使本土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重获阐释,焕发精神生命的内在光辉,这正是新世纪长篇小说予以反思和回应的向度之一。本章第一节分析了新世纪“重述”系列小说在“看”与“被看”悖论下的创作样态,以及本土韵味与现代技巧交错一体的呈现形式,探讨“重述”这种叙事行为对本土资源运用问题的启示性。第二节回眸中华传统文化,从儒释道的深层复归、文化衰落与精神远逝、乌托邦迷梦的复活三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裂变。传统资源和文化精神始终是作家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新世纪以来,作家们改变仰视“他者”的姿态,逐渐回拨视线,深情回望传统,重新召唤本土文化资源或关注传统精神之远逝。第三节展现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对中国国民性和中国人心的诠释。这一人心的探问,承接了20世纪中国文学重视国民性剖析的传统,同时更注重本土色调和东方味道,强调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与东方式思维习惯,为中国人性的描绘作了详尽的图释。第三章“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本章以文本细读为主,从微观视角重点阐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对“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并以寻踪异域、乡土呈现为结点,串联起中国经验在不同本土空间中的叙事轨迹与精神延展。“本土经验”,特指生发于中国本土的独特经验,它包括一系列的人事物象、历史风俗、生存境遇、情感体验、文化心理等。新世纪以来,中国作家越来越注重拓展本土经验,这种开拓在广度、深度及美学意义上与20世纪相比,皆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尤其在边疆和乡土领域可谓独领风骚。本章第一节阐明了新世纪寻踪异域,发掘边疆资源的创作实绩。随着一批融边疆特殊人文风貌、文化精神、情感内蕴的长篇小说的出现,聚焦边疆的创作趋势持续升温,为丰富本土经验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小说放眼边疆,饱含感情地倾情书写,展示了中国边疆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坎坷变迁以及人们的内心挣扎。第二节则以新世纪乡土呈现为核心,揭露乡土中国的衰败之象。新世纪乡土小说以“村落”为聚焦点,集中显示了现代化转型下的乡村悲喜剧以及乡土中国的生存遭际,探析乡土叙事的终结与日常村庄世界的建构,折射出中国乡土世界的现代精神境遇与存在困境。第四章“本土化”形式建构与审美现代性。以审美现代性的形式建构为轴,解析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文体结构、艺术精神、叙事语言等方面的“本土化”体现,重点探明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现代技巧相互纠缠又互动相生的复杂状态。西方文学资源一直在中国文学界独占鳌头,传统叙事元素却备受冷落,新世纪以来,这种状况已有所改观。在探索长篇小说艺术形式时,中国作家开始以“回望”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园地,从本土积淀与写作风格入手,向传统资源和艺术形式寻求灵感,尝试以回归和创新的双重姿态构筑中国文学的新形象,拓展长篇小说的审美现代性,抒写本土化中国文学的最新表达图式。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作家并不能完全弃西方现代技艺于不顾,而只徜徉于本土艺术创建中,他们仍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性的影响,并于创作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造成本土性与西方性相糅合的文本效果。本章第一节从文体结构的角度,探究传统形式的现代更迭,其中重点剖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片断连缀式与“旧瓶装新酒”的古为今用式,后者包括章回体、凤头猪肚豹尾、纲鉴体、絮言体、诗经体、生活流式、对话式七种文体形式,这些都是在传统文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技巧所创造的。第二节从艺术内质的角度,以再现母语的魅力和诗性以及剖析天人合一的叙事模式为契点,阐析了新世纪长篇小说独特的古典美学神韵与精神气度。

刘波[10](2010)在《“第三代”诗歌论》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第三代”诗歌运动(1984—1989)是继朦胧诗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先锋诗潮。从1984至1989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阶段,政治上“溽热”、“潮湿”,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思想文化上达到了“文革”之后一个自由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样一种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文化背景中,持续时间并不长的“第三代”诗歌运动,在诗学意义上有其重要的价值,在非诗学意义上也有一些值得阐释之处。因此,从诗学和非诗学两个层面重审“第三代”诗歌运动,对运动结束后诗人生活与创作做追踪性考查,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本文的既定目标。本文主要由五方面构成。绪论部分,首先梳理“第三代”诗歌的概念,对其最初的命名,以及它的发生与演变过程作必要的阐释。其次指认相比于朦胧诗和更早的“前朦胧诗”,“第三代”诗歌具有诸多新特点,其中最突出的当属反叛性、开放性、启蒙性与民间性。最后对80年代以来“第三代”诗歌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细致的理性分析,并确立本文的写作目的与创新点。第一章重点研究“第三代”诗歌的诗学资源。认为其诗学资源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继承与反叛,其中既有借鉴和吸纳,又有拒绝和超越。二是“第三代”诗歌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诗学资源的接受,这种接受是主动与被动交织在一起的。三是“第三代”诗歌具有自身的时代语境,即80年代中期各方面的社会环境与人文思潮,也对诗人们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可称之为自身资源。第二章从文化形态上阐释“第三代”诗歌运动。在一些人看来,“第三代”诗歌运动最重要的成就不是诗歌作品,而是一种行动的诗歌精神。本文认为,“第三代”诗人具有不同于朦胧诗人的出场方式,在8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氛围中,他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不仅在生活中普遍张扬一种反叛精神,而且在创作上也崇尚解构性,以口语化的语言实践,彰显独特的个人立场。第三章对“第三代”诗歌作整体性扫描。一是从具有“文化潮”倾向的流派入手分析“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和“非非主义”等流派,认为他们在学习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同时,更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入手,写出了比朦胧诗的更具历史感的作品。二是考察具有“生活流”倾向的“他们”、“莽汉”、“海上”、“城市”诗派等流派,认为他们以书写现实和当下为主,从生活现场里撷取鲜活的诗歌素材,凸显平民化的风格。三是解读80年代的女性诗歌写作潮流,认为从被压抑的身体的觉醒,到性意识的张扬,从“黑夜意识”到“闺蜜效应”,诗人们现代女性的独特经验开始呈现,并自觉承担起了女性诗歌书写的重任。第四章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第三代”诗歌运动。“第三代”诗歌运动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诗人的行走、聚会和“流浪”体验,他们以喝酒朗诵与书信递送的方式,实现对诗歌文本的直接传播,诗人们通这种交流诗歌与生活的独特方式,是其“灿烂”精神的体现。而除了朗诵和书信传播之外,民间诗刊也是“第三代”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平台。因此本文先回顾诗歌民刊的传统,然后考察“第三代”诗歌的民刊观念和具体形态,再次对另一种重要的诗歌传播形式——正规出版的报刊与诗集,进行深度观照。第五章分析“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影响和“第三代”诗人的创作转型。1989年后,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代”诗歌运动已经结束,随着市场经济与消费社会的到来,诗人们的选择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下海”经商,一部分则继续留守在诗歌现场。留守的诗人也分为几种类型,或改行从事其他文体写作,或继续写诗,但都面临着持续性写作和转型问题。“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超越了朦胧诗,另一方面又被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和之后的“70后”、“80后”诗人所超越,而且这样的影响正面、负面并存,经验、教训兼有。结语部分对“第三代”诗歌的历史与现状作整体性的总结,尤其是对其缺陷进行“病理性”解剖,认为时有宣言大于实践、理论大于文本、“非诗”大于诗性之嫌,这些不足都不乏警示作用。

二、21世纪的新诗:走出语言的迷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新诗:走出语言的迷宫(论文提纲范文)

(1)从“刺客”到人群:当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个体”与“群体”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三、选题依据
        (一)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应用前景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一、抒情语境转型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二、情感特质变异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三)具体维度例析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一)抒情之冷热
        (二)抒情之轻重
        (三) 个案例析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一)从透明到含混
        (二)互文性抒情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一)戏剧性(小说化)
        (二)散文化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语言分析与意象研究 ——以同一性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意象研究现状概观
        一、意象的内涵及范畴史
        二、意象与语象之关系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存在不足
        一、研究意义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意象概念梳理
    第一节 现当代学者论意象
        一、敏泽(钱锺书)
        二、袁行霈
        三、陈植锷
        四、蒋寅
    第二节 意境与意象
        一、意境浅说
        二、境与三境
        三、二者关系
    第三节 语象与意象
        一、语象的几种定义
        二、现有语象概念的疑点
        三、怎样界定语象最合适?
第二章 象与意之关系新探
    第一节 古典“象”理论的梳理
        一、从象形到概念
        二、从立象到忘象
        三、象作为达意的中介
    第二节 象的语言学切分
        一、前语言阶段的象
        二、作为音响形象的象
        三、作为伴随物的象
    第三节 意与象之关系再定位
        一、意与前语言阶段的象
        二、意与作为音响形象的象
        三、意与作为伴随物的象
        四、小结
第三章 意象与语词关系新探
    第一节 学界的主流观点
        一、意象附着于语词
        二、语词是意象的载体
    第二节 对主流观点的质疑
        一、蒋寅对袁行霈的质疑
        二、王尚文对陈植锷的反驳
        三、论说现有几种观点
    第三节 语言成象
        一、信号与语言
        二、意义与意思
        三、对应与分析
        四、世界与语言成象
    第四节 语词与意象关系新论
        一、语词的意义与意思
        二、语词的概念义及其他
        三、语词与意象关系新说
第四章 同一性、意象的私有及其理解
    第一节 同一性理论概说
        一、古典时期
        二、近现代时期
    第二节 语言设置的同一
        一、符号的同一性
        二、语言设置的同一
    第三节 意象的私有
        一、内在之意与表达
        二、语词与内在感觉
    第四节 意象的理解
        一、为什么需要理解?
        二、理解不是内在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新时期诗歌的抒情变奏(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隐没的航程——当代诗歌的“抒情主义”前史
第一章 “抒情主义”的当代航线
    第一节 如何为歌颂命名——一种抒情诗学的加冕
    第二节 合唱结束之后:重返写作的愁绪与寻回个性的朦胧诗
    第三节 异向分流与诗学裂变:第三代诗歌与抒情诗学
    第四节 穿过火焰之门:90 年代诗歌与抒情主义
    第五节 超越身份政治的多重书写:女性诗歌与抒情主义
第二章 “抒情主义”的结构
    第一节“抒情主义”的对称性叙述
    第二节 公共的还是个人的:抒情主体建构
    第三节 抒情诗学的弹性维度:象征、叙事与日常性
    第四节 本体的转向:由情感到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7)语词狂欢中的自我疗救——霍楠囡写作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消费主义时代:诗歌何为?
二、孤独个体:生命的自在与自由
三、语词狂欢中的思想碎片
四、主体与现实:语言的敞开及其限度

(8)徐德凝诗歌现象的文学社会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诗歌:探询与护佑
作为诗人的徐德凝的身份确认
    (一) 诗人身份的标准
    (二) 权威压迫下的诗歌
    (三) 诗与人的理想关系
结语徐德凝诗歌现象的文学社会学意义

(9)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价值与创新点
    二、研究现状之概况
    三、写作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本土化”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
    第一节 文学“本土化”的理论建构
        一、概念的溯源和厘定:从“本土”到“本土化”
        二、背景与话语的生成:全球化语境凸显“本土化”
        三、释义及其阐释维度:由文学“本土化”说开去
    第二节 回望历史:20 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化”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的自主性生长与尴尬境遇
        一、“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合法性证明
        二、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重要趋向:“本土化”
第二章 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
    第一节 重述:想象的腾飞与寓意的变奏
        一、“看”与“被看”的悖论语境
        二、“故事新编”后的神话传说样态
    第二节 回眸: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裂变
        一、儒释道的深层回归
        二、文化衰落与精神远逝
        三、乌托邦迷梦的复活
    第三节 探秘:独特的中国之“心”
        一、重铸中华“狼图腾”
        二、“尴尬”或“风流”
        三、本土性的“深面孔”
第三章 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
    第一节 寻踪异域:发掘边疆资源
        一、民族百年与沧桑命运
        二、水乳交融的藏地风情
        三、灵魂飘散与心灵救赎
    第二节 乡土呈现:颓败的村落之象
        一、现代性转型与乡村悲喜剧
        二、超越乡土启蒙叙事
        三、建构日常村庄世界
第四章 本土化形式建构与审美现代性
    第一节 文体结构:传统形式的现代更迭
        一、片断连缀式:“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古为今用式:“旧瓶装新酒”
    第二节 艺术内质:古典美学神韵的再现
        一、母语魅力:汉语诗性及审美之维
        二、天人合一:叙事转换和模式更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10)“第三代”诗歌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第三代"诗歌的命名与兴起
    二、"第三代"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三、研究范围、现状与方法
第一章 "第三代"诗歌的诗学资源
    第一节 "影响的焦虑":对朦胧诗的继承与超越
        一、由朦胧诗开始的旅程
        二、"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的转换
        三、突破一种"影响的焦虑"
        四、从"呐喊"主义到"日常生活"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中国实践:"第三代"诗歌对西方的接受
        一、中国"嬉皮士"的出场
        二、冲破"伊甸园之门"
        三、有意或无意的模仿之路
        四、从"西方思潮"到"中国经验"
    第三节 "自我"的创造:时代语境下的"第三代"诗歌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现代派"的崛起
        二、思想解冻中的语言狂潮
        三、力比多贯注的年轻群体
第二章 文化形态中的"第三代"诗歌运动
    第一节 "在路上"的"灿烂":"第三代"诗人的生活现场
        一、诗人聚会:诗意的传达与交流
        二、流浪与行走途中的诗人
        三、段子式的笑话与诗歌的姻缘
    第二节 平民的狂欢:"第三代"诗人的心态分析
        一、青春与激情:"充满犯罪感的乐趣"
        二、平民意识的崛起
        三、焦虑与狂躁叠加的"极端"心态
        四、旁观者心态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反叛与解构策略
        一、反叛精神的张扬
        二、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解构的生成与抒情的放逐
        四、口语与书面语:反叛和解构的载体
第三章 众声鸣唱:"第三代"诗歌群落扫描
    第一节 "文化潮"的转向:在传统与历史中寻求诗意
        一、返观传统的经验抒写
        二、在史诗与大诗中接近历史
        三、"非非主义":"反文化"的文化潮
    第二节 "生活流"的彰显:回归日常与当下的生活之诗
        一、俗世美学的批判性呈现
        二、"莽汉主义":从生活体验开始
        三、想像与俗世的对接
    第三节 身体、黑夜与性意识:女性主义诗歌的崛起
        一、性别经验的彰显
        二、身体的觉醒与性意识的凸显
        三、黑夜意识的出场
        四、女性写作的日常化
第四章 生存与延续:"第三代"诗歌的传播学考察
    第一节 朗诵和书信传播中的缪斯体验
        一、几种特殊的传播方式
        二、朗诵:诗歌传播的形象之魂
        三、书信:私密交流的诗歌传播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与民刊传统
        一、80年代诗歌民刊的产生
        二、"第三代"诗歌民刊的发展形态
        三、"第三代"诗歌民刊的价值与局限
    第三节 正规出版形态下的"第三代"诗歌
        一、"第三代"诗歌正规出版的演变
        二、报刊杂志之于"第三代"诗歌的价值
        三、诗歌社团、流派结辑选本:巩固的立场
        四、"第三代"诗歌综合选本的意义
第五章 "第三代"诗歌的转型与影响
    第一节 无奈的告别:经济大潮裹挟下的困惑与选择
        一、群体的解散:一个案例
        二、诗歌大潮退却后的困惑
        三、商业浪潮裹挟下的选择
    第二节 艰难的守望:"第三代"诗人的持续性写作
        一、进入个人化写作的时代
        二、向成熟写作的转型
        三、新世纪的"归来"
    第三节 价值的"中间物":"第三代"诗歌的影响与反思
        一、"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过程
        二、"第三代"诗歌的精神遗产
        三、"第三代"诗歌的影响缺陷
        四、超越与被超越的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四、21世纪的新诗:走出语言的迷宫(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刺客”到人群:当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个体”与“群体”问题[J]. 李章斌. 文学评论, 2021(06)
  • [2]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4]语言分析与意象研究 ——以同一性为切入点[D]. 高吉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5]诗学观点[J]. 杨子. 中国诗歌, 2017(04)
  • [6]新时期诗歌的抒情变奏(1979-1999)[D]. 谭理华. 暨南大学, 2016(02)
  • [7]语词狂欢中的自我疗救——霍楠囡写作行为分析[J]. 耿玉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8]徐德凝诗歌现象的文学社会学意义[J]. 刘欣. 文化学刊, 2012(02)
  • [9]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D]. 方奕.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第三代”诗歌论[D]. 刘波. 南开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21世纪新诗:走出语言的迷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